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个人文档 >社会实践报告 >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多篇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多篇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多篇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篇1

调查目的:

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许多学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从而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调查对象:

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大学生社会实践。因此这次调查就选择了在读大学生50名,其中石油大学20名,传媒大学10名,北京印刷学院10名,北京理工大学5名,石油化工学院5名。年级分别为大一学生5名,大二学生30名,大三学生15名。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大学生有否参加过暑期工、兼职或实习,最想参与何种社会实践,所参与的打工或实习是否与所学专业相符,能否体现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以及在工作或实习中获得了什么等问题进行展开。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存在就是合理”,职业没有高低之分,无论什么职业都有其可取与不可取之处,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是能够赚钱的工作,就可以去试一试,品牌代理,促销等以前不会是大学生从事的工作,现在都成为了大学生们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

的同学认为如果要参加社会实践,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职占40%;而56%的同学有做过兼职,20%打过暑期工,14%参与过实习,表示从未做过的仅占10%;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14%)、网络的实习实践(6%)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或打工时从事派传单、商品促销(22%)、校园销售(14%)、当餐厅服务员(8%)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76%学生认为所实习或兼职的工作与自己专业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仅24%的人认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够使大学里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只占38%,在实习或工作中66%的人满意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12%的学生认为兼职是为以后的求职做准备,在选择实习或打工目的是什么的时候,有32人选择“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占了总数的64%,选择“赚取生活费”,占了20%。从选项人数中显示,大学生兼职以赚钱和充实自己为主要目的。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将打工看得很重了,钱虽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过打工获取的经验对将来就业时有所帮助应该是更多学生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打工时间上的弹性还是很大的,这应该和他们宽松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关系。56%的人会选择在假期实习或打工,30%会选择任何没有课的时间,12%会选择周末。有31人认为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赞成合理兼职或打工实习,19人很赞成兼职、打工,没有人反对。54%的人都提出学校除了提供就业指导以及专业课程外,还应该提供实习机会,22%觉得学校应该提供就业体验,至于选择素质拓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各占12%。

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没有人在参加社会实践上选择“参加‘三下乡’活动”一项,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的求学经历、生活条件、所处社会大环境都相对优越,也没有经过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们意志往往比较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较差,常常是对社会的要求较高,对自我的要求较低。当前,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成为不少地方采用人才的两个新标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三下乡”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支援农村的教育事业,同时给农民带去相应的指导,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从群众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于知道自己的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现在大学生,除了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来自城市的,往往这些学生家庭环境好,父母亲更是不允许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所谓的 “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样,学校所提倡的通过 “三下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就未能够达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三观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个体价值观体系中,人生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总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系统中其它价值观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是围绕自己出发,致使大学生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更不用说参与“三下乡”活动服务人民了。

另外,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结论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作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将强烈的使命感转化为学习、服务、实践、奉献等实实在在行动,把行动变为责任,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说不仅有助于他们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篇2

一、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尽管如此,大学毕业生数量仍在逐年上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小组的成员对身边的同学就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展开了调查。

调查时间:20xx.12。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提高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调查方法:通过网上派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二、本次调查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激烈的竞争,职业活动的竞争尤其突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相对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势在必行。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意义有以下几点:首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而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其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从而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再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使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并便于从宏观上予以调整和掌控,能让大学生在职业探索和发展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和精力。最后,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能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是大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奋斗的动力,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另一方面,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首先,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许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他们眼高手低,没有看清就业形势,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提高就业市场配置的成功率,降低离职率。大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自我认识不足造成就业市场配置率低。同时,部分大学生盲目就业和择业造成人职不匹配,草率跳槽,使得离职率不断攀升。最后,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降低就业压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能够尽早为就业做准备,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某项技能,从而在毕业时能够积极应对企业的考验。

综上,我们小组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达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目的。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未来有无规划?有又是如何规划的?

从从问卷1、2题调查统计结果可知,约74%对的大学生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其中有“长远大致或细致规划”的同学占63%,而有“长远或短期细致规划”的同学只有27%。这一结果显:当代大学生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意识是较强的,但是在细致规划未来这点还有待加强。比较细致的规划大学生的未来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实现目标的决心,有利于大学生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

(二)大学生对未来规划的理解以及途径是什么?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做事前规划是有必要的。近半数的同学“大致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其主要了解途径是学校的宣讲;有39%的同学“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的较少且不够全面,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讲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课外阅读、影视报纸媒体等方式加强同学们对职业规划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大学生对自己生涯的部分具体规划情况

70%的大学生“想或已经选择第二专业”以加强自身的工作能力,说明大学生对严峻就业形势有所认识并通过提高自身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大学生对毕业后“考研”、“出国”、“就业”的选择较为相当,分别约占总人数的1/3,在此特别提醒打算毕业后出国的大学生要注意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家庭经济能力。70%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优先考虑工资、福利和个人发展空间”。69%的大学生认为“选择工作以自己决定为主”,认为“选择工作以父母建议为主”的同学只有12%,说明大学生们的独立自主意识较强,但是建议大学生们在选择工作时也应辩证的听取父母建议和接受学校的引导。这有利于加强大学生了解社会对工作岗位的需求状况,帮助大学生选择自己胜任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人生价值。

(四)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的忧虑以及其相应的解决的方式

6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前景“压力与希望并存”,只有少部分约4%的大学生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前景“不清楚”。而且87%的大学生面对目前紧张的就业情况寄希望于“自己能力的提升”。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认识比较全面,并且选择了正确的并且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即加强自身能力。我们认为,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是充满生命力的一代,应该增强自己对未来的信心,相信自己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四、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我们发现了大学生生涯规划中展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国家方面

(1)国家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国家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择业观的宣传与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实现社会价值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地位,更深地考虑社会需求,并结合主观条件与客观实际规划职业生涯,从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国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况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创造稳定的就业环境。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半数学生担心的就业问题是客观环境艰难。因此,国家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政策,才能从从本质上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3)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宣传力度,保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上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够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

(二)学校方面

(1)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开展相关课程讲座,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并引起大学生的重视。

(2)学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学校在传授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增加应用性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从而减轻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对自身实践不足的忧虑。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多学习课外知识。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1)大学生一定要注重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使自己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

(2)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实力有所担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在学习中完善与发展自我,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

(3)大学生要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中,我们充分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实践,以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

(4)大学生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是自主创业也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点。

(5)大学生要培养责任意识。这需要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社团活动、班级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大学生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能够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由于调查范围有限,加之小组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对有些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反映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科学性还有待验证。但是,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为老师以及学校提供资料,有利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计划,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人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可以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本次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希望大学生能够提高竞争意识,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在此祝愿广大大学生,拥有一个辉煌的职业生涯。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篇3

1. 报告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日,且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导致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关于环境的问题也日益尖锐。面对迫在眉睫的环境恶化现状,全球人类都在关注和拯救地球,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等主题不断充斥着21世纪的生活。我们现在从国情入手,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入手,将其紧密联系,深入剖析,提出符合国情的措施活动内容。

12.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外部空间,人类对自身、社会的改造必将会影响环境,导致环境问题,因而环境问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人类文明的进程历经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由于生产力的不同,导致处于不同阶段的社会具有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展开,全球面临了严峻的生态危机:空气污染、核威胁、温室效应、能源危机等困扰着世界各国。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西方一些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者也就把生态学问题纳入自己研究之列,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关于生态危机的激进主义结合起来,创立和发展了一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与一般的生态主义者局限于描述生态危机的现象,并将之归因于科技进步或人性弱点的做法不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把生态危机的产生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联系起来考察。认为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大部分国家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生产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被运用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

按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自然界并不是没有抵抗的客体,自然界并不服从所有人的需要。人类活动必须尊重自然的界限,同自然界保持和谐一致,不能追求征伐自然,统治自然。否则就会遭受自然的惩罚。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追求利润,掠夺性地去开发自然资源,结果造成了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

3. 活动内容:

1.作为大学生,在能力、知识水平和经验条件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本着事实就是的原则,我们选定了实践课题“保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做起”。

城市垃圾是指为维持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产生的,相对于占有者来说不具有原有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液态、固态和半固态形式存在的废弃物。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垃圾的年产量日益增多,垃圾成份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加上历年来堆存在城市周边尚未处理的60多亿吨陈腐垃圾,使得垃圾的处理难度增加。城市垃圾现象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也已成为人类现代文明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就城市垃圾现象的相关知识宣传,我们小组选择了更为贴合社区居民生活的内容——垃圾分类。然而垃圾分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后果将不可设想。

2.分配任务: 本小组就“城市居民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意识薄弱”这一问题展开了社会实践。确定了收集整理资料的人,准备物资的人,还有联系社区,策划行动的人等等。确定了这些我们的小组就算是正式开始行动了。

3.前期准备:我们小组将收集的资料整合成传单的形式,大概包括以下几点内容:①垃圾分类的概念、②垃圾分类的意义、③垃圾分类的误区、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通过这次的资料收集我们确实懂得了许多之前一直忽视的知识,也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在我们以后的实际生活应用中确实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下面是传单部分内容的摘抄: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餐厨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3.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4.医疗废物包括带血的棉签、手术刀等含病毒垃圾。这种垃圾需要特殊处理,消毒后才可以进行填埋。

4.活动路线:首先是11月23号上午的活动,全体成员9:00在小西门集合之后出发去文心公园,向在公园散步的人们分发传单并讲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选取文心公园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公园离学校较近,开展活动比较方便,其二就是该公园经常聚集着许多带着小孩的大人,垃圾分类,从小抓起,多向小孩子宣传知识,更能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有成效。

在正式活动那天,天气有些许闷热,我们统一穿着红色的马甲,手拿一摞传单,兴致勃勃地走向文心花园开始了我们的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刚走进花园就有一位母亲领着孩子走过来问我们是来宣传东西的吗?在得到我们肯定的回答之后她非常热情地向我们要了一张传单并说想拿给小孩子看普及一下知识,我们都十分高兴在活动未开始前就收到附近居民的欢迎。所以接下来我们的一位组员就很热心地向小朋友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意思、详细做法等,小朋友听的也很认真,在一旁负责拍照记录的我立刻把这一幕定格了下来,感觉甚是欣慰呀。

接着我们继续向公园进发,公园里来休息的男女老少很多,有些是带着孩子过来野餐,有些是老爷爷老奶奶过来纳凉散步,又或是一些大妈大叔在跳舞健身。我们立刻开始了我们的发传单行动,每个人拿着一叠传单对着各位居民进行宣传讲解。组长还特意去找了一张KT板,希望支持我们活动的人可以在上面签上他们的名字来作为这次活动的见证。在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努力奋斗,我们的签名板上终于挤满了来自各个年龄阶层的名字,甚至包括老人和小孩,当那些刚学会拿起铅笔写自己的名字的小孩在听完我们的介绍之后都拿着我们的马克笔一字一笔地在板上签下他们的名字时,我真的觉得我们这次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在他们心里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完成在文心公园的垃圾分类宣传之后,我们小组还考察了周边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以海心花园为例。该小区是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在获得安保人员的许可之后,我们小组进入到了花园内,在前庭入口处即可以看到三个分类垃圾箱,分别是: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可以看到垃圾都有规整地投放到垃圾箱内,在垃圾箱周围也没有出现乱放乱扔垃圾的行为。在小区的宣传栏上我们还可以看见张贴着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宣传,可见海心花园在垃圾分类知识传播这点上确实落到了实处。

4. 实践后思考:

根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自然界并不是没有抵抗的客体,自然界并不服从非人的需要。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自然,同自然界保持和谐一致,而不能盲目地谋求征伐自然,统治自然,如果人类的活动超越了生态规律的界限,人类势必要遭受自然界的惩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是否和谐统一,如果没有生态文明,人类也势必会陷入生存危机,进而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也势必衰落。当今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为了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生产,掠夺性地去开发自然资源,结果造成了危及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人类不加遏制地向自然汲取、不顾后果的开发利用,已经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现状警示我们,人类劳动生产力的增长不能超越某一极限,同时以谋利为宗旨的无限的商品生产一定要结束。此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都在不同程度地破坏着自然,使得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全人类要求生存要谋发展,也只有学会尊重生态规律,善待自然,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我们以小见大,在这次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当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

1. 市民们虽然十分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活动,也表示之前接触过的类似宣传也不少,但是简单的纸上谈兵对他们来说仍然不足够。更多的实际学习操作可能更能让他们接受。

2. 条件限制。许多小区内对垃圾分类问题仍旧不够重视,相关的设施仍不够完善,市民们也是有心无力。比如一位女士向我们描述到的:她们家每次用废了的电池都会积攒下来,按照垃圾分类原则应对其进行单独处理,但是她却苦于小区没有专门的处理地方,足见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

3. 不可避免的,还是有部分市民不是很能理解我们的活动,对此类知识仍不够重视。

4. 对活动的评价

这次实践活动已经在部分市民的心中埋下了启蒙的种子,很多之前没有方面相关知识的市民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小孩子和年长的老人——都是在人群中较缺乏此类知识的群体。相信我们派发的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传单和几句简单的介绍,但都会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相关的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应用。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篇4

关于大学生如何看待鬼神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从古至今,人们对鬼神的看法各不相同,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了解大学生对鬼神的看法,我们小组成员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旨在帮助更多的大学生端正对鬼神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调查对象

南京晓庄学院在校大一学生(本调查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实际收回100份)

三、调查内容

1、你相信世界上有鬼吗?

A、相信 B、不信C、半信半疑

分析:有48%的人选择相信,33%选择半信半疑,仅有19%选择不信。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鬼神的态度还是很不明确的。

2、你觉得鬼神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A、到夜晚会特别害怕

B、相信恶有恶报,上天会惩罚坏人

C、做坏事饱受折磨,推动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

D、众生受苦享乐,都是自作自受,与鬼神无关

分析:选A的人占51%,选B的人占36%,只有少部分人选了C、D。这说明大学生对于鬼神有一定的畏惧感,鬼神对于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有一定影响。

3、如果有鬼神存在,你会怎么做?

A、敬奉它,烧香拜佛求保佑 B、不去管它

C、与它斗争

分析:选A的人占35%,选B占60%,仅有5%选择C。这说明虽然有不少大学生信奉鬼神存在,但大部分不迷信鬼神,这是个好现象。

4、当你遇到灵异事件,你觉得?

A、纯属巧合 B、幻觉 C、鬼神作怪

分析:58%的人选择A,30%的人选B,12%的人选C。这说明了尽管许多大学生相信有鬼神,但并没有把现实和鬼神混淆。

5、对于求神拜佛,你比较认同哪种观点?

A、神明知音我们的生活,拜神自由神庇佑

B、半信半疑,但宁可信其有祈求保佑

C、是坚定的科学主义者,从不拜佛求神

分析:选A的人占11%,选B的占40%,选C的人占49%。这表明了现在的大学生在科学与鬼神之间倾向于科学,但对鬼神仍存有怀疑之心,态

度并不明确。

四、个人心得

1、XXX

在科学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大家无疑是相信科学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我们无法用科学知识来解释的问题,例如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鬼神。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无神论者,这些年的学习让我对鬼神并不相信,但是又有一些毫无根据的害怕。我觉得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对这些始终半信半疑,不信吧,好像总有一些我们无法解释的问题;信吧,又没有经历过,好像无法解释为什么。

在中国“鬼神论”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在我国的古代,因为佛教流传入中国,为我国的对鬼神的看法提供了基础,再后来佛教对鬼神论的宣传让人们对鬼神的看法更加强化,甚至是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崇高的信仰,以至于当人们有婚丧嫁娶、风雨不调、疾病缠身等事的时候,都会祈求鬼神的保佑,如此一来,鬼神已经成为风土名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而在古时,鬼神的看法同样深入到文学创作中,有很多的中国巨著都与鬼神有关,例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部小说里描述了各种各样的鬼怪,惟妙惟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生在农村,这是一个封建的环境,鬼神的观点是伴随我长大的。在亲人的眼里,鬼神是一种信仰,是主引行为的向导这是几千年的传统了,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十分无助或者迷茫的时候,这时在现实中没有办法只能寄托于人格化的神鬼,或者获得心理安慰,或者代做决定,或者寄托情感。但,归根结底,这还是与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息息相关的。

在我看来,鬼神是否存在是人类还无法涉及的一个领域,或许这只是人类的一种意识的,精神的寄托。

2、XXX

迄古至今,绝大多数人是相信鬼神存在的,从问卷也可看出现如今的状况,而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对鬼神也很是畏惧。我就是问卷中的典型患者,不敢走夜路,不敢看鬼故事,连鬼这个字眼都不能提,这确实会对我的生活产生影响,太过畏惧使我变得胆小怕事,阻碍了我挑战未知事物的可能。

我现在明白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作用。鬼神只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不可能跳出来扰乱我们的生活。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要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我想我要做的就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认识过程,我会让自己试着接受有关鬼的图片、电影之类的,毕竟熟悉之后就会慢慢自然了。我也会慢慢地去练胆量,一个胆小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克服这些障碍。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篇5

转瞬间,短短一段时间过去了,我们也结束了这一段暑期社会实践。虽然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时间并不是非常长,但我们还是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有很多日常生活中有需要的东西,对我们的各方面发展都有一定的好处。社会实践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对我们的思想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们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社会实践是我们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增长见识最有效的途径。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也许刚开始我们并不是很明白这一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也认为它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毕竟它只有这么短的一段时间,又能改变我们多少呢?然而,当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结束的时候到来时,我知道,它虽然很短暂,但仍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我们能够从中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实践必定有它的道理在,有其必要性。存在必然是需要的。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先去了瑞安,和当地的小学生一起去了万松山公园免费凉茶供应点,对那里凉茶的某些方面做了些简单的了解,例如:凉茶的组成成分,一年大概的费用,以及主要的饮用人群等等,并在那里做了些义务劳动:帮他们把煮凉茶的草药搬出来晒,并打扫了草药的储藏地点。同时我们问了当地的负责人,了解了煮凉茶的费用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捐赠。他们的爱心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方便。每天早上,总有很多人来到这里运动,当口渴时,就喝一点凉茶,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与好处。接着,我们到温州市区各个凉茶点去了解情况,进一步了解温州凉茶。然后我们又在实验室里查资料,对凉茶的各种组成成分,进行了解,知道它们所属的科属以及具有的作用,对凉茶做一个总结。

在这一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先去了各个地方实地考察,了解温州凉茶的几种基本组成成分。以前我并没有这一方面的知识,甚至也没有接触过凉茶,对这并不了解,可以说毫无所知,然而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对凉茶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补充了一些我原本没有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凉茶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茶,就某种程度而言,它更多的是一种药,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凉茶。凉茶也有很多的禁忌,例如:凉茶并不应该喝凉的,反而最好喝热的,这样更有效果。而隔夜的凉茶是不能喝的,对身体并不好。还有一些人,如月经期的女子也不应喝凉茶。

因此,我们在喝凉茶之前也应该先对它做一些了解,不应盲目的跟从他人喝凉茶。要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其实不仅仅是凉茶,其他很多东西在使用前也都应该先了解一下它的作用以及副作用、禁忌等等。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合理的使用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反之,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胡乱的使用,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坏处,甚至是伤害。因此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食品及其他安全问题,对自己以及对他人负责。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更加了解到了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古语“团结就是力量”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依然有他的地位。团队合理的分工合作会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好处,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节省时间及其他资源。而一个团队合作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团队有时并不需要统一行动,合理的分配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各自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有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实践的第二天,我们要到温州各个凉茶点实地考察,了解情况。我们选择了分开行动,各自去几个点,了解情况,回到学校后在进行汇总和整理总结,这为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我们的效率。因此,充分了解自己的团队以及要完成的工作,在进行合理的分工安排,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为大家节省时间及其他资源。时间就是金钱,因此这样的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团结就是力量。

暑期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并不仅仅是呆在房间里研究,还必须外出到各个凉茶点进行走访调查了解,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炎热的天气在考验着我们,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感觉整个人都快要燃烧起来了,但我们都坚持了下来。也许每个人学到的东西不一样,有的人学的多,有的人少,但我相信,这份坚持是值得大家赞赏的,只要坚持下来了就是胜利。

暑期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的舞台,是我们不可缺失的锻炼机会。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可以锻炼我们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使我们了解更多的事。为我们以后步入社会,打好了铺垫,以便于我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次锻炼机会。因此,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后我们也应该把握好各种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加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打好铺垫。

虽然这次实习我们不是去找工作,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我们没有在服务他人,体验工作的艰辛上得到太多的感受,但我们在其他方面获得了很多。例如,我们走访了温州地区的很多免费凉茶施放地,了解了其实我们的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助人为乐的人。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温州地区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免费的凉茶提供地。

在这么多的地方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红日亭。它是有很多老人开设的,用别人捐赠的钱,免费提供给行人和附近的人一份爱心。她们在冬天的早上免费提供粥,在夏天她们煮凉茶,为行人提供凉茶。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花费很多钱,而且打发了退休后的时间,但这是一项辛苦的事情,多年坚持下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冬天,我们最喜欢赖床的时候,他们却要早早的起床,甚至在天还没亮时就起来了,当他们煮好了粥后,再运到红日亭,其后还要洗碗,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他们付出很多。而坚持多年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这份爱心。所以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还是有很多真心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的人。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敬佩的。

但任何地方都不会十全十美的。在我们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不好的地方。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基本上大家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发传单,可是传单的效果又有多大呢,我们很多人都会在马路的各个地方发传单。而很多人都会选择忽略他们,管自己走路,还有些人虽然接下了传单,但他们不会去看上面的内容,只是随手接过,一转身他们就随手把传扔单进了垃圾桶,甚至有些人还随手把传单扔在了地上,所以当我们发完传单后,可以看到地上到处都是纸张。这些都使整个城市的环境变得差了起来。也给了别人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

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都是由人组成的,只有其中的人好了,城市或者国家还会真正的繁荣富强,给他人美好舒适的感觉。人们的素质高了,就不会有人乱扔垃圾,那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就会整洁,使大家都开心快乐。

每个地方都会有它的缺点,这是我们避免不了的。但我们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克服这些缺点,使我们自己的家园越来越好。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不乱扔垃圾,那居住的地方就会越来越美丽。这样才能越来越完美。

社会实践是我们都会经历的一件事。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我们实践的主题内容,还能对当地的风土民情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个地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他是我们走出校园,了解社会的重要的一步。使我们对社会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以后正式步入社会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把握好这次机会。社会实践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篇6

在今年的七月份,我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身于社会的工作。虽然,我只是做暑期工,虽然,我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一切都是那么难忘,也令我受益终身。

回想找暑期工的那段时间,我觉得可谓一波三折。因为我要经过多处地方的寻觅,才找到那份工作。不过静下来想想,我之所以陷入那种境地,其实与我没有把握时机有关。因为在我放假的头几天,我都只顾着休息和等待消息,却没有主动去找工作,结果到了后来,有招暑期工的地方都已经招满人了,我才开始行动。这正与马克思哲学观点中,提出的“不失时机,促成飞跃”不谋而合。它教会我们要把握好时机,促成事情发展的成功。假如我们没有在条件充分时立刻抓紧时机,那么成功将会离我们而去。这也恰恰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总是想找份适合自己去做的暑期工,这时候其实是在一种量变之中,但光是想,又没有实际的行动,结果还是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还是找不到工作。

面对了几次找工作的失败,我却没有放弃,我还是四处打听,哪里还会招人。而且我发现光是自己一个人去找的力量实在太单薄,于是我就请求亲戚,朋友一起来帮我留意一下,这也反映出,人一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面对困难时,要冷静地分析问题的所在,并要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不是轻易地放弃。

最终,我还是来到了一家商店做“理货员”。这时候,我是觉得有种成功感,因为我觉得,我的不放弃是有价值的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挥阻碍事物的发展。”它要求我们要拥有正确的意识来对世界进行改造,用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的行动。没错,正因为我有不放弃的信念,我才找到我的第一份暑期工。

找到暑期工,其实就是意味着另一阶段新的开始,因为我要开始上班。

第一天上班的时候,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却觉得自己融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当中。因为这家商店在每天的早会前,主持会议的人总会先精神饱满地说:“各位同事早上好!”接着大家就会神采奕奕地回答:“非常好!”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壮大士气。而且在那里工作,最令我感到震撼心灵的是和大家一起卸货。在一条长长的楼梯上,大家站成一条传货线,即使再多的货物,都很快地从一楼传到二楼。其实,上面的内容,目的都是说明整体与部分的问题。在同一结构里,假如每个元素能合理地组成在一起,那么它们发挥的作用就会大于其总和。这家商店每天坚持这种问候方式,其实是想让大家彼此增强认识,使大家的心团结在一起,更有利提高干劲;而搬运货物这种工作线的合理的安排,其实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使大家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加大了工作效率。

而且在我工作期间,我还了解到同一货物摆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销售量,这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关。而且,货物要坚持“先进先出”的摆放原则,货架上摆放的货物要时刻整齐。的确,这不得不让我想起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原理。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处在一种联系当中。商店里一般都是讲同类的商品摆放在一起,而将能销售量较大的商品放到显眼易见的地方,从而提高商店的营业额。而且值得我关注的是,那家商店总喜欢开展特价活动,经常保持将最新的货品更新到货架上,这又恰恰反映了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以一种运动状态。保持一种发展的目光看问题,不断对自己进行改进,这样才能适应时势的发展。

但话又说回来,其实这份工作是很辛苦的,而且受到的报酬又是不多。在每天劳累工作后,我总有一种自己立刻想躺下就睡一觉的感觉,不时,我还会萌发出放弃的念头。可是,哪份工作是不辛苦呢?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如果要纵观整个人生来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虽然现在道路是艰难的,但其实是一个吸收经验的过程,假如没有了这段辛苦的小小的一段路,没有这样曲折的一段路,我又岂能明白父母赚钱供养我们的艰难,我又岂能真真正正地取得进步,向前发展呢?

“书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没错,假如没有这次社会实践,我又怎能得到如此丰富的认识,吸收到如此多的书上没有的知识呢?譬如如何去以礼待客,如何使用打价机,如何安排摆货位置……这些即使书本上是有的,但如果没有去实践过,是根本不会了解到过中的细节问题的。这样,也证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能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得到了许多新的认识,它们将会成为指导我以后的人生如何去走,为我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些认识还是要不断通过再次实践的验证,这样才可以确保它们的正确性。

还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还明白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因为结合我自己当前的状况,我当时只是大学一年级,而且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社会经验,因此,我就不要好高骛远,只顾着找份高层次的工作,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反而一事无成。因此,我就要选择一份从基础做起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吸收过中的经验,又可以体现到基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使自己更要珍惜日后取得的成果。

这次社会实践使我受益良多,它虽然是我人生的一段小插曲,但它却响出了动听的乐声,使整段曲谱增添了活力;它虽然是我人生的一段小路,但它却独显出美丽的风光,使整段道路增添了光彩;它虽然是我画中的一笔,但它却勾画出画像的轮廓,使整幅画显得清晰而富有美感!

我为我这次社会实践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rwd/shehui/7vxnr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