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个人文档 >求职自荐信 >

北京大学自荐信新版多篇

北京大学自荐信新版多篇

北京大学自荐信新版多篇

北大自主招生自荐信 篇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叫xx,是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高三29班的学生。我来自农村,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正因为来自农村,我从小就懂得了父母生活的艰辛,懂得了美好的生活需要自己去创造。姥姥是当时村里一个所谓的文化人,我与北大结缘始于幼时姥姥的“唠叨”,当时还是一个孩子,北大就成为了我心中魂牵梦萦的圣地。

我酷爱读书。上学以后,我了解到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拥有国内最雄厚的师资力量;了解到了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校训;了解到北大走出的都是有担当,有责任的热血青年。我心中更充满了对北大的向往,并且更坚定了进入这座中国最高学府学习的决心。

三年前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郓城一中,在高中,我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每次成绩都能在全级名列前茅。在学习上,我善于独立思考,并且善于抓住各科间的纵横联系,同时也明白错误与问题是提升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契机,因此,我善于发现问题并喜欢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在课外的阅读中,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汲取了许多中国传统的精髓并获益匪浅。

学习上,我积极进取,。课外参加了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等兴趣小组,在每次的小组活动中每次都有较出色的表现。20xx年暑假,我参加了山东省组织的数学夏令营,并直接获取了参加全国数学奥赛的资格;在中学生数学联赛决赛中荣获山东省二等奖;在全国生物学科竞赛中,荣获山东省一等奖;化学奥赛荣获省一等奖。高一和高二学年,我在学校组织的八次期中、期末考试中,每次成绩都能名列全级榜首。每学年都获得学校“蓝盾奖学金”,校“十佳优秀学生”等荣誉。我爱好科学,喜欢钻研,20xx年,我设计的“矫正视力眼镜”、“方便碳素笔”等科技发明,获国家发明专利。

闲暇时间,我喜爱打太极和乒乓球,是我校“太极社”的优秀成员。在20xx年代表我校参加了全省太极拳比赛。课余时间,我还喜欢唱歌,在每年的元旦晚会,我每次都能高亢一曲,并且能赢得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

北大,是我心中学习的圣地,是我一直追求的学习殿堂,我也一直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着。我知道北京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在我省的录取分数线比较高,实现这个梦想不容易,但我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这一理想,我一直希望圆梦北大,亲耳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用的人才。如果我能够得到您的青睐,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我一定认真准备,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用成绩证明我是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

20xx年11月26日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 篇二

尊敬的北京大学招生组的老师:

您们好!

很高兴借此机会向您呈上我的自荐信,并介绍我自己。

我叫,今年17岁,来自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目前就读于大连市中学,是一个性格沉稳,爱好文学的高三文科学生。三年前,我以优异成绩考入我们学校,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我已经从当初的稚嫩单纯,蜕变成了如今的阳光、自信、踏实、执着,并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熟悉我的人都说,我生性温和,但在温和的外表下,我隐藏着一颗炽热而蓬勃的心,一颗怀有凌云壮志的心。在今年的自主招生高校里,我选择北京大学作为自己的梦想殿堂。

提起北京大学,映入脑海中的最先是京师大学堂。风雨百年,岁月苍茫,当年的京师大学堂已经成了今天的由国家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xx计划全国最著名的高校之一,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

北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曾经汇集了胡适、鲁迅、梁漱溟、刘半农、马寅初等大师来此传道授业解惑。想想这些,都会令人心潮澎湃,为之向往。而且近几年,我们高中每年都会有人考入贵校,看着他们自豪的面庞,让我也十分渴望能在今年盛夏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贵校的一名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在学习上,我是一个做事果断、有主见的人,愿意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喜欢积极主动地学习,那种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在我看来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求学的道路上,我努力静心钻研,孜孜不倦,每日三省吾身,守着一颗宁静的心,不断地超越自己,挑战自己。我的成绩始终在学校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学习标兵”,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生活中,我则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上至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下至世界文学精粹,只要是好书,我统统不会放过。我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在历史与文化的广袤长路中上下求索,我看到岁月涤尽铅华,沉淀下来的,满目风景美不胜收。

正如语文老师对我的评价——思想细腻、悟性很高、极具文艺潜质,平凡中散发着创造性的思维。除了读书外,我还积极进行文学创作,钻研散文、诗歌、小说等写作技巧,独立创作,积极投稿。我手写我心,我在文字的世界感受到了畅快与自由,庆幸的是,我所写的文章经常见诸于各级报刊杂志,其中一篇还获得了创新作文国家级奖的殊荣。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未来,我很想继续在文学之路上越走越远,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就是我的梦想之地。该学科创办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本学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我曾不止一次幻想过我已经成为了贵校的一员,在燕园聆听着教授们的谆谆教导,沐浴着北大智者圣光,在文学的道路上昂扬阔步,迈向了明天。

我选择北大,就是选择我的未来、我的人生。追求卓越,开拓创新是北大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学海无边苦作舟、山登绝顶我为峰”。我真诚地希望北大能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我,我相信,北大会因为我而自豪。

最后,感谢您能抽出时间审阅我的自荐信。

此致

敬礼

大连市中学

20xx年4月5日

北京大学导游词 篇三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大学导游词

北大燕园其实是原来燕京大学的校址,但是很多北大学生对此段历史知之甚少,然而最近有很多团体来北大参观,最让人神往的莫过于未名博雅的秀丽景色,如不能让参观者知道关于这个园子的真实历史,实在让人惭愧,谨以此文分享给愿意做导游的学生,希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为这个校园增添光彩!

西校门

西校门是北京大学原来的正门。因为是校友1926年捐资所建,故也称作校友门。193月15日,燕大正式挂匾,同时举办男女两校合并的联欢会,合并仪式由蔡元培主持,校门上燕京大学的牌匾为他所题。

西门华表

这两座华表是圆明园安佑宫中的遗物之一,当年被安放在安佑宫琉璃坊前。在清末民初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记载曰: “鸿慈永祜,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民国十四年犹及见之。闻人言:今已为燕京大学所取。” 根据这段记载,这两座华表至迟当建于乾隆七年(1742)。至于如何从圆明园移到燕园,当年的《燕京大学校刊》曾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称移此华表时,曾“商诸圆明园之主管者,拟将此石柱移归本校保存,并经地方当事人之认可,遂鸠工起运,陆续移来三座”,“国立北平图书馆落成,商准北平市政府,将存放天安门前之石柱移归该馆,同时函商本校,请将所存之三柱移赠其一,当即准如所请,函报市政府备案,并声明尚存二柱,仍由本校保存,旋得市政府认可,於是本校行政执行委员会乃决议将此二柱竖立於贝公楼前,以资瞻仰。此项竖立费及配制柱顶之镇物费,为数约一千数百元。” 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这对华表,会发现一粗一细,并非一对。原来1925年燕京大学建校舍时,只从圆明园运来了三根,第四根却被运到城里,1931年曾横卧在天安门前道南。当北京图书馆建文津街新馆时,欲将燕大多余的一根华表搬走与天安门前的另一根合成一对,不料搬运时阴错阳差,结果燕大和北图的华表皆不成对,成就了这一桩趣事。

贝公楼(Bashford Hall):

燕大的主楼,即现在北大的办公楼,称为贝公楼,是为纪念美以美会会督贝施德(又译贝施福),1926年落成时的英文名即为Bashford Hall。燕京大学的前身是美国美以美教会开办的汇文大学。其首任校长李安德是丁韪良的一位密友,当李安德于1893年因病去世以后,包括丁韪良在内的校董事会一致推选贝施福为汇文大学堂的第二任校长,同时选举刘海澜为常务副校长。贝施福当时也是美国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的校长。虽然他于19正式来北京传教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实际主持和过问汇文大学堂的具体事务,但由于他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教育家,同时又具有管理一所美国名牌大学的丰富经验,所以他对于提升汇文大学堂学术和管理水准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尤其是自从他亲自来北京主持美以美会的教务活动之后,以及在1913-19任上海美以美会会督期间,更是在汇文大学堂的财力上给予了鼎力支持。与此同时,贝施福还是一位藏书家和多产的史学家,编著过《中国与美以美会》(1906)、《美以美会在华一百年文献集》(1907)和《中国述论》(1916)等重要的在华教会史文献。1919年在上海逝世之前,贝施福向汇文大学堂遗赠了他所收藏的大量书籍,其中有很多是善本书。它们后来成为燕京大学图书馆西文书收藏中的核心部分。至今在北大图书馆的书库中仍能找到上千册有贝施福亲笔签名的西文书籍,内容大都跟在华传教士和中国历史文化有关。为了纪念他对于汇文大学堂和燕京大学的突出贡献, 1926年落成时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卫理会海外传教团捐款16万美元建造。 贝公楼的正门是在可以远眺燕山的西面。门前原来有一棵挺拔而高大的松树,还有一块西方所有大学校园均少不了的长方形草地。贝公楼正门上方的屋檐之下还挂有一块很大的牌匾,上书“贝公楼”三个大字。从1939年和1941年《燕大年刊》的老照片上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块牌匾。“贝公楼”的牌匾其实跟那块被奉为国宝的“大学堂”牌匾一样,都是具有很高历史文物价值的。

贝公楼原来正门的上方有一个小阳台,每当校内举行大型的集会时,这个阳台常常被用作一个讲坛,而听众们就站在办公楼与西校门之间的一大片草地上。1957年,当苏联的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周总理陪同下访问北大时,就曾经站在这儿对下面站满草坪北大师生发表过热情洋溢的讲演。可惜这样的壮观场面如今已难以重现。

宁德楼(Ninde Hall)

宁德楼(又称宗教楼,今北大外院民主楼),是燕园第一座建筑,1922年落成,作为学校的宗教学院所在地,由在上海的甘维尔夫妇捐赠,以纪念前美以美会会督宁德威廉牧师(Bishop William X. Ninde)。宁德威廉牧师与其妻1895年来华,自此从未中断过祷告,祈求这个伟大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早日福音化 。宁德楼二楼有小礼拜堂,学校的主要圣事都在这里举行,这里还进行许多重要的选举,这个礼拜堂至今犹在。

穆楼(McBrier Recitation Hall)

由托事部的司库、银行家穆布莱(McBrier)捐款10万美元所建,今为北大外文楼。科学楼(Science Buildings)

其中一个由洛克菲勒基金会用于建设北京协和大学医学预科的资金中的一部分兴建,今为北大化学南楼和化学北楼。燕大图书馆

燕京大学图书馆位于贝公楼南侧,即今天的北京大学档案馆,是由托马斯•贝利(Thomas Berry)夫妇的三个女儿为纪念父母的遗愿——“在全中国推广学习”而捐款五万美元兴建的,以其收藏的善本书和古籍书而著称。1952年院系调整时,它已有图书期刊40万册,未编图书期刊18万册,另拓片1余张,木刻书板2400块。其中收善本以明、清刻本及抄本居多,宋元版本也不少。 善本书数量高达3578种,37484册。由于燕大作为原教会学校的特殊地位,在西文书收藏中最著名的要数基督教神学和有关基督教在文化传播史方面的收藏。古籍丛书也是国内图书馆中收藏最丰富者之一。此外,燕京大学图书馆还收到来自各方的赠书。其中有孙中山先生从自家书架上亲自取下的一包书,还有美国校友分别于1924年和1927年赠送的书。李赋宁先生在一篇题为《我与北大图书馆》的回忆文章中写道,在他初来北大任教的日子里,正是燕京大学保存的西文特藏书,使他能够顺利地备课和准备讲演稿,并在北大图书馆度过了一段祥和而严肃的研究时光。

甘德阁,麦风阁(又称姊妹楼,今南阁和北阁)

甘德阁为Mrs David Gamble捐款所建,南北二阁建于1924年,北边的麦风阁为音乐教室和男女学生活动室,南边的甘德阁当时作为女部的办公楼使用。它们是以美德博士(Miss Luella Miner)的名字来命名的。麦美德博士是原华北协和女子大学的校长,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以后,便自动成为燕大的女部,麦美德(Miner)就成为燕大首任女部主任。麦博士在任只有三年,但是为燕大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而在海淀新校园落成时,依据当时给建筑命名的惯例,就将这两座美丽典雅的阁楼以麦美德来命名了。从甘德阁和麦风阁到南北阁的转变,估计也是因缘于钱穆先生的提议。从那时开始,甘德阁和麦风阁的名称就逐渐被人们淡忘在历史的角落了。

圣人楼(Sage Hall 今天的俄文楼)

当时是女子学院教学楼,由罗素•塞奇基金会(Russel Sage Foundation) 捐资兴建,二楼有礼拜堂,专供女子圣事服侍之用。钟亭铜钟系雍正皇帝降旨所造,是1928年,学校用哈佛燕京学社的款项从黑寺 购得。每隔半小时,校园里会响起悠扬的钟声。

男生宿舍(红一到红四楼),女生宿舍(静园周围的院子)

男生宿舍由众多美国慈善家捐资兴建,第六宿舍由中国人捐资兴建。现在男生宿舍作为行政办公室,女生宿舍是各个文科院系所在地。

思义亭(又称鲁斯亭,今称湖心亭)

为斯克兰顿城(Scranton)的友人为纪念副校长路思义(Henry Winters Luce)所建)(一说为路思的长子亨利•鲁滨逊•路思(美国《时代》、《生活》杂志的创办人)捐资兴建)。路思义对中国的基督教高等教育事业有很大贡献,他像司徒雷登一样,积极筹款,促进了山东齐鲁大学的组建,1919年担任燕大副校长,积极为燕大建设筹款,鉴于他的贡献,台湾的东海大学还有以他为名,由贝聿铭设计的路思义教堂。

临湖轩

临湖轩作为校务长住宅,为司徒雷登友人美国费城的乔治•柯里夫妇捐建,其实,司徒雷登只住很少的部分,其他分别为学校接待、议事的场所,学校里各种社团开聚餐会、茶话会、招待贵宾、举行婚礼都可以在这里。1929年燕大创建10周年座谈会上,冰心教授提议命名为“临湖轩”,并请当时的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题匾。女子体育馆(Boyd Building今北大二体)

女子体育馆系米兰•鲍埃的父母威廉•鲍埃夫妇(Mr. and Mrs. William Boyd)于1927年捐献了9万美元给燕京大学来建设一座女子体育馆,他们还捐献了1万美元在燕京设立奖学金。威廉•鲍埃先生曾经是YMCA(男性基督徒年青人联合会)的秘书,而鲍埃夫人又是国际YWCA(女性基督徒年青人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因此,他们在美国基督教为亚洲捐款的运动中极为活跃。由于他们的努力,在美国基督教女子团体捐助的亚洲7所女子学校中,燕大得到了最大的一笔。300万美元中的60万被用来建设燕京大学校园,鲍埃夫妇10万美元的捐助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女儿米兰•鲍埃毕业于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化学系,因为对基督的信仰,1923年离开了刚订婚的未婚夫,远涉重洋,来到燕京大学教化学,是燕大最早的女教授之一,米兰后来成为燕大董事会的秘书,继续为燕大的发展筹集款项。不仅如此,她还极其关心中国人民的命运。抗日战争,米兰为中国难民救助会工作,筹集了很大一笔钱。她的女儿卡米拉参加了基督教教育学会的亚洲交流项目,并在1979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作讲座,她的外孙女谢海日(Heather Smith Xie)24岁来到中国教书,如今,谢海日与她的中国丈夫谢勇住在香港,两个小孩先学中文,后学英文,已经能够流利地讲普通话、广东话和英文。她把她的家庭和生活看作中美友好交往的一个见证。

天安门广场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及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占地面积达44万平方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国家机构按文东武西的格局分列广场两侧。东边建有国家博物馆,西边是人民大会堂,中间耸立国旗旗杆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在广场南部。最南端是正阳门及其箭楼。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开始时仅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坊。屡毁屡建,直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才重建为九五开间的重檐歇山式顶楼,取“受命于天,安邦定国”之意。改名为天安门。天安门除了举行其他盛大仪式之外,也曾经是清朝皇帝举行“金凤颁诏”礼的地方。每逢冬至去天坛祭天,夏至到地坛祭地,孟春到先农坛 耕,以及皇帝大婚或出兵亲征,都要从天安门出入。举子们的黄榜也是从此捧出的。

现在的天安门城楼在城台正中大门上方挂有一幅巨型毛主席画像。画像高6米、宽4.6米,总重约1.5吨。每年国庆节前都要重新绘制。第一幅画像的作者是周令钊。现在画像的工作由北京美术公司的葛小光先生接续。在城楼重檐正中悬挂的国徽是以周令钊和张仃的创意为基础,最终由梁思成设计完成的,国徽的图案由天安门、国旗、齿轮、麦稻穗和红绶带组成。城楼内根据开国大典时的环境布置有国画“铁骨傲霜雪,幽香透国魂”及董希文创作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

城门前面是与故宫内相通的金水河,河上横跨7座汉白玉金水桥,中间5座分别与天安门城楼的5个门洞相对。正中是供帝后行走的御路桥,两侧为宗室王公行走的皇族桥。再向外的两座是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最外面位于太庙和社稷坛门前的,是供四品以下官员及其其他人员行走的公生桥。在金水桥南北两岸各有一对雕刻于明永乐年间的石狮子,东侧的都是雄狮子。脚踏绣球,象征一统寰宇。西侧的都是雌狮子。脚踩幼狮,寓意母仪天下,子孙绵延。它们都把头微微倾向内侧,以示保护御路保护皇上。金水河南岸还有一对立于明成化元年高约10米,重达20吨的汉白玉华表,与其对称在天安门内侧也有一对。华表顶部承露盘上有一小兽,俗称“望天吼”。其作用是用来警示皇上。据说华表源于用作路标的表木和听取意见的诽谤木。现在的华表只是用来起装饰作用。

华表以南这条车水马龙的大街就是“中华第一街”——长安街了。明清时期的长安街东起东单牌楼,西到西单牌楼。全长十华里号称“十里长街”。如今的长安街,东起通州,西至石景山,全长42公里。可谓“百里长街”。

长安街过后,由近到远。首先看到的就是,由曾联松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面国旗的制作者是国营永茂实业公司的宋树信。高32.6米的旗杆是由特殊处理过的,20年不会腐蚀的无缝钢管分4节组装而成。

天安门广场南部的方形建筑,就是安放毛主席遗体的毛主席纪念堂。纪念堂占地面57万多平方米,全部工程仅用6个月就完成。在主席逝世一周年时正式对外开放。纪念堂内由北大厅、瞻仰厅和南大厅组成。北大厅中央是高3米的毛主席汉白玉坐象,坐像的背后是巨幅祖国山河图。瞻仰厅是纪念堂的核心部分,内有黑色花岗岩砌成的梯形棺床。上面安放着有毛主席遗体的水晶棺。南大厅北墙为汉白玉石墙,上面镌刻有毛主席的诗词《满江红》。

现在咱们来看广场的东西两侧。在广场的西侧是1958年10月兴建,1959年国庆前竣工的人民大会堂。整组建筑平面呈“山”字形,正面墙呈“弓”字形。中央最高处为46.5米,因此大会堂是整个天安门广场上的最高建筑。大会堂四周用143根巨柱支撑,东部有金色大铜门5扇,正门上方高悬着全国最大的国徽,极为宏伟壮观。中部是著名的万人大会堂,三层扇形会场可容纳10000人。穹窿形的顶部中央位置为巨大的红五角星灯,发出70道光芒,周围是40片葵花瓣、500个满天星及三层水波形灯槽。喻意“万众一心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北部为我国最大的宴会厅。可同时供5000人宴会,一万人酒会。南部是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办公楼部分还包括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特区各具特色的会议厅。

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巍峨建筑就是国家博物馆了,北半部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南半部是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建成于1959年8月。有两层展室,自1961年7月1日正式开放。以自“五四”以来的革命资料为主要展品,分为《近代中国陈列》和《当代中国陈列》各展厅内有图片、文字说明和大量实物。

中国历史博物馆前身是北京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7月。1959年迁入。基本陈列是《中国通史》,展品跨越从奴隶社会夏商周到太平天国直至清王朝灭亡数千年历史,分朝代展出文物、货币、书画等40多万件历史文物。

现在咱们再回到广场的最南端,这里的两座建筑就是内城中最高大的城门正阳门及其箭楼了,“正阳”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之意。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光绪年间被八国联军炮火击毁,后重建。

好了,天安门广场及天安门的参观到此就结束了。现在给大家20分钟自由活动。

故宫

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群。

故宫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五年,完工于永乐十八年,历。是我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其名称是借喻紫徽星垣而来。占地72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周围环绕有50米宽的护城河和10米高的城墙。共有房间9000多间。迄今已近6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群。这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是按《周礼?考工计》中“前朝后室,左祖右社”的原则营建的,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布局规整。

故宫整体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宫两部分。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的主要场所,其中心建筑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分立两翼的文华殿、武英殿。后宫也可分为三部分。那就是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官为主题的正宫,以奉先殿、皇极殿为主题的东宫,以养心殿、储秀宫为主题的西宫。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也就是南门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神武门。

过了午门可以看到一条曲折多姿,状似玉带的人工河,它就是玉带河。横跨河上的五座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桥——玉带桥是通往前朝三殿的必经之路。

前朝三殿俗称三大殿,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也是紫禁城中最高大的建筑。

穿过明朝皇帝御门听政的太和门就可见到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屡毁屡建,曾经叫过奉天殿、皇极殿。最终于清顺治年间重建后改名为太和殿。高约35米,东西宽约63米,正面立有红柱子12根,是当时北京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基座是用高约十米的汉白玉和艾青石砌筑而成。基座四周围有云龙云凤图案石望柱,基座底部还雕有一千多个汉白玉螭首,螭首的口中有排水用的小孔。遇上下雨,可见“千龙吐水”的奇妙景观。石阶两侧放置有18座香炉,殿前露台上放置4只流经铜缸,象征“金瓯无缺”。左右两侧的的铜龟铜鹤分别象征江山永固和帝后的长寿。东边的日晷象征受命于天。西边的嘉量,象征皇帝公平公正。殿内有沥粉金漆大柱48根。中间是平地床,上面摆有金漆雕龙宝座。殿顶有“藻井”取镇火之意。中间穹隆圆顶上有一条口衔宝珠的盘龙。宝珠涂水银,名为“轩辕宝镜”。用来象征即位者似乎正统皇帝,是轩辕氏皇帝的后代。

太和殿的主要作用是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时,皇帝亲临受贺;新帝登基、颁发重要诏书、发布新进士黄榜等国家大典也在此进行。

位于大和殿后面的中和殿,为方形攒尖顶建筑。同样气象不凡。曾经也有三个名字——华盖殿、中极殿、中和殿,此殿的名称本身就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它的主要作用主要是一:太和殿大朝时在此等候上朝时辰和休息;接受官员朝贺。二:皇帝去先农坛亲耕前一天,在此验看种子和农具。三:存放皇帝的家谱。

保和殿为三大殿中位于最后面的殿宇。为重檐歇山顶。它同样有过三个名称——谨身殿、建极殿、保和殿。保和殿在明朝时有两个作用:一、皇帝在登临太和殿之前在此试穿朝服。二、每年年终在此举办庆功宴,宴请文武百官。在清朝时同样有两个作用:一、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在此宴请外藩王公大臣及外国公使。二、乾隆年间改在保和殿举行科举考试的殿试。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皇帝亲自命题,亲自考核。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殿试始于隋朝,终止于清末光绪年间。

游览完了前三殿,我们就来到了后寝区的正门乾清门。乾清门以北为后宫,是帝后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乾清门是前朝与后宫的分界线,清朝皇帝在此“御门听政”。西边几间较矮建筑为雍正年间设立的中央的决策机关——军机处。乾清门内东面是上书房,为清代皇子读书处。

乾清宫是后宫的正殿,也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和平时处理政务的地方。自雍正皇帝移居养心殿后这里不再是皇帝的寝宫。宫前露台上陈设铜炉四只,龟鹤各一对,日晷,嘉量各一个。露台两侧还建有“江山社稷小金殿”乾清宫内正中设有金漆宝座,后面有金漆屏风。上面悬挂的“正大光明”匾是雍正秘密立储藏诏书的地方,颇有神秘色彩。乾清宫的作用主要是:一、皇帝在此处理日常政务。二、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都要在此进行内朝礼和赐宴活动。三、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的两次千叟宴也是在这里举行的。另外明朝许多震惊朝野的重大事件、宫闱秘闻也都发生在这里,如:“壬寅宫变”、“红丸案”、及“武宗戏火”、“崇祯出逃”等。

内廷的最后面就是御花园 原名宫后苑。花园占地仅1.2万平方米,却容纳了20多座、十几种不同风格建筑。御花园正中间为天一门,过天一门是钦安殿,钦安殿是御花园中的主体建筑,也是皇宫中轴线上唯一的一座宗教建筑,内供奉玄武大帝。北京有名的连理柏就在御花园中。御花园内还有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的四个亭子——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

故宫里的这是建筑都是我国古代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们非凡技艺和丰富想象力的结晶,是我国乃至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好了,故宫我们就先参观到这里。

北京大学导游词 篇四

北大燕园其实是原来燕京大学的校址,但是很多北大学生对此段历史知之甚少,然而最近有很多团体来北大参观,最让人神往的莫过于未名博雅的秀丽景色,如不能让参观者知道关于这个园子的真实历史,实在让人惭愧,谨以此文分享给愿意做导游的学生,希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为这个校园增添光彩!

西校门

西校门是北京大学原来的正门。因为是校友1926年捐资所建,故也称作校友门。193月15日,燕大正式挂匾,同时举办男女两校合并的联欢会,合并仪式由蔡元培主持,校门上燕京大学的牌匾为他所题。

西门华表

这两座华表是圆明园安佑宫中的遗物之一,当年被安放在安佑宫琉璃坊前。在清末民初崇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记载曰: “鸿慈永祜,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民国十四年犹及见之。闻人言:今已为燕京大学所取。” 根据这段记载,这两座华表至迟当建于乾隆七年(1742)。至于如何从圆明园移到燕园,当年的《燕京大学校刊》曾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称移此华表时,曾“商诸圆明园之主管者,拟将此石柱移归本校保存,并经地方当事人之认可,遂鸠工起运,陆续移来三座”,“国立北平图书馆落成,商准北平市政府,将存放天安门前之石柱移归该馆,同时函商本校,请将所存之三柱移赠其一,当即准如所请,函报市政府备案,并声明尚存二柱,仍由本校保存,旋得市政府认可,於是本校行政执行委员会乃决议将此二柱竖立於贝公楼前,以资瞻仰。此项竖立费及配制柱顶之镇物费,为数约一千数百元。” 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这对华表,会发现一粗一细,并非一对。原来1925年燕京大学建校舍时,只从圆明园运来了三根,第四根却被运到城里,1931年曾横卧在天安门前道南。当北京图书馆建文津街新馆时,欲将燕大多余的一根华表搬走与天安门前的另一根合成一对,不料搬运时阴错阳差,结果燕大和北图的华表皆不成对,成就了这一桩趣事。

贝公楼(Bashford Hall):

燕大的主楼,即现在北大的办公楼,称为贝公楼,是为纪念美以美会会督贝施德(又译贝施福),1926年落成时的英文名即为Bashford Hall。燕京大学的前身是美国美以美教会开办的汇文大学。其首任校长李安德是丁韪良的一位密友,当李安德于1893年因病去世以后,包括丁韪良在内的校董事会一致推选贝施福为汇文大学堂的第二任校长,同时选举刘海澜为常务副校长。贝施福当时也是美国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的校长。虽然他于19正式来北京传教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实际主持和过问汇文大学堂的具体事务,但由于他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教育家,同时又具有管理一所美国名牌大学的丰富经验,所以他对于提升汇文大学堂学术和管理水准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尤其是自从他亲自来北京主持美以美会的教务活动之后,以及在1913-19任上海美以美会会督期间,更是在汇文大学堂的财力上给予了鼎力支持。与此同时,贝施福还是一位藏书家和多产的史学家,编著过《中国与美以美会》(1906)、《美以美会在华一百年文献集》(1907)和《中国述论》(1916)等重要的在华教会史文献。1919年在上海逝世之前,贝施福向汇文大学堂遗赠了他所收藏的大量书籍,其中有很多是善本书。它们后来成为燕京大学图书馆西文书收藏中的核心部分。至今在北大图书馆的书库中仍能找到上千册有贝施福亲笔签名的西文书籍,内容大都跟在华传教士和中国历史文化有关。为了纪念他对于汇文大学堂和燕京大学的突出贡献, 1926年落成时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卫理会海外传教团捐款16万美元建造。 贝公楼的正门是在可以远眺燕山的西面。门前原来有一棵挺拔而高大的松树,还有一块西方所有大学校园均少不了的长方形草地。贝公楼正门上方的屋檐之下还挂有一块很大的牌匾,上书“贝公楼”三个大字。从1939年和1941年《燕大年刊》的老照片上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块牌匾。“贝公楼”的牌匾其实跟那块被奉为国宝的“大学堂”牌匾一样,都是具有很高历史文物价值的。

贝公楼原来正门的上方有一个小阳台,每当校内举行大型的集会时,这个阳台常常被用作一个讲坛,而听众们就站在办公楼与西校门之间的一大片草地上。1957年,当苏联的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周陪同下访问北大时,就曾经站在这儿对下面站满草坪北大师生发表过热情洋溢的讲演。可惜这样的壮观场面如今已难以重现。

宁德楼(Ninde Hall)

宁德楼(又称宗教★★楼,今北大外院民主楼),是燕园第一座建筑,1922年落成,作为学校的宗教学院所在地,由在上海的甘维尔夫妇捐赠,以纪念前美以美会会督宁德威廉牧师(Bishop William X. Ninde)。宁德威廉牧师与其妻1895年来华,自此从未中断过祷告,祈求这个伟大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早日福音化 。宁德楼二楼有小礼拜堂,学校的主要圣事都在这里举行,这里还进行许多重要的选举,这个礼拜堂至今犹在。

穆楼(McBrier Recitation Hall)

由托事部的司库、银行家穆布莱(McBrier)捐款10万美元所建,今为北大外文楼。科学楼(Science Buildings)

其中一个由洛克菲勒基金会用于建设北京协和大学医学预科的资金中的一部分兴建,今为北大化学南楼和化学北楼。燕大图书馆

燕京大学图书馆位于贝公楼南侧,即今天的北京大学档案馆,是由托马斯•贝利(Thomas Berry)夫妇的三个女儿为纪念父母的遗愿——“在全中国推广学习”而捐款五万美元兴建的,以其收藏的善本书和古籍书而著称。1952年院系调整时,它已有图书期刊40万册,未编图书期刊18万册,另拓片1余张,木刻书板2400块。其中收善本以明、清刻本及抄本居多,宋元版本也不少。 善本书数量高达3578种,37484册。由于燕大作为原教会学校的特殊地位,在西文书收藏中最著名的要数____神学和有关基督____化传播史方面的收藏。古籍丛书也是国内图书馆中收藏最丰富者之一。此外,燕京大学图书馆还收到来自各方的赠书。其中有孙中山先生从自家书架上亲自取下的一包书,还有美国校友分别于1924年和1927年赠送的书。李赋宁先生在一篇题为《我与北大图书馆》的回忆文章中写道,在他初来北大任教的日子里,正是燕京大学保存的西文特藏书,使他能够顺利地备课和准备讲演稿,并在北大图书馆度过了一段祥和而严肃的研究时光。

甘德阁,麦风阁(又称姊妹楼,今南阁和北阁)

甘德阁为Mrs David Gamble捐款所建,南北二阁建于1924年,北边的麦风阁为音乐教室和男女学生活动室,南边的甘德阁当时作为女部的办公楼使用。它们是以美德博士(Miss Luella Miner)的名字来命名的。麦美德博士是原华北协和女子大学的校长,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以后,便自动成为燕大的女部,麦美德(Miner)就成为燕大首任女部主任。麦博士在任只有三年,但是为燕大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而在海淀新校园落成时,依据当时给建筑命名的惯例,就将这两座美丽典雅的阁楼以麦美德来命名了。从甘德阁和麦风阁到南北阁的转变,估计也是因缘于钱穆先生的提议。从那时开始,甘德阁和麦风阁的名称就逐渐被人们淡忘在历史的角落了。

圣人楼(Sage Hall 今天的俄文楼)

当时是女子学院教学楼,由罗素•塞奇基金会(Russel Sage Foundation) 捐资兴建,二楼有礼拜堂,专供女子圣事服侍之用。钟亭铜钟系雍正皇帝降旨所造,是1928年,学校用哈佛燕京学社的款项从黑寺 购得。每隔半小时,校园里会响起悠扬的钟声。

男生宿舍(红一到红四楼),女生宿舍(静园周围的院子)

男生宿舍由众多美国慈善家捐资兴建,第六宿舍由中国人捐资兴建。现在男生宿舍作为行政办公室,女生宿舍是各个文科院系所在地。

思义亭(又称鲁斯亭,今称湖心亭)

为斯克兰顿城(Scranton)的友人为纪念副校长路思义(Henry Winters Luce)所建)(一说为路思的长子亨利•鲁滨逊•路思(美国《时代》、《生活》杂志的创办人)捐资兴建)。路思义对中国的____高等教育事业有很大贡献,他像司徒雷登一样,积极筹款,促进了山东齐鲁大学的组建,1919年担任燕大副校长,积极为燕大建设筹款,鉴于他的贡献,台湾的东海大学还有以他为名,由贝聿铭设计的路思义教堂。

临湖轩

临湖轩作为校务长住宅,为司徒雷登友人美国费城的乔治•柯里夫妇捐建,其实,司徒雷登只住很少的部分,其他分别为学校接待、议事的场所,学校里各种社团开聚餐会、茶话会、招待贵宾、举行婚礼都可以在这里。1929年燕大创建10周年座谈会上,冰心教授提议命名为“临湖轩”,并请当时的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题匾。女子体育馆(Boyd Building今北大二体)

女子体育馆系米兰•鲍埃的父母威廉•鲍埃夫妇(Mr. and Mrs. William Boyd)于1927年捐献了9万美元给燕京大学来建设一座女子体育馆,他们还捐献了1万美元在燕京设立奖学金。威廉•鲍埃先生曾经是YMCA(男性_年青人联合会)的秘书,而鲍埃夫人又是国际YWCA(女性基督_人联合会)的创始人之一,因此,他们在美国____为亚洲捐款的运动中极为活跃。由于他们的努力,在美国基督____团体捐助的亚洲7所女子学校中,燕大得到了最大的一笔。300万美元中的60万被用来建设燕京大学校园,鲍埃夫妇10万美元的捐助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的女儿米兰•鲍埃毕业于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学院化学系,因为对基督的信仰,1923年离开了刚订婚的未婚夫,远涉重洋,来到燕京大学教化学,是燕大最早的女教授之一,米兰后来成为燕大董事会的秘书,继续为燕大的发展筹集款项。不仅如此,她还极其关心中国人民的命运。抗日战争,米兰为中国难民救助会工作,筹集了很大一笔钱。她的女儿卡米拉参加了基督____学会的亚洲交流项目,并在1979年第一次来到中国作讲座,她的外孙女谢海日(Heather Smith Xie)24岁来到中国教书,如今,谢海日与她的中国丈夫谢勇住在香港,两个小孩先学中文,后学英文,已经能够流利地讲普通话、广东话和英文。她把她的家庭和生活看作中美友好交往的一个见证。

男子体育馆(Men’s Gymnasium)

即现在的北大一体,大楼是由燕大在美国的托事部主席Mr. Franklin Warner捐资兴建,旁边的运动场地是在纽约的Mr. Carl Hamilton帮助下整理出来的。

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是圆明园的遗物。1930年燕京大学的毕业生从原朗润园的主人载涛手中将石鱼买下赠给母校作为毕业留念。

博雅塔

为了向全校供水,亟需建一座水楼,但是它必需与未名湖的风光相协调,于是便仿照通州燃灯塔外形建此水塔,并从燕大教授博晨光(Lucius Porter)曾经在华北做过传教士的叔父James W. Porter那里捐来一笔钱专供建造水塔使用。塔便用博晨光教授的名字而命名,称为“博雅塔”。水塔仿通州古塔样式,共13层,高37米,中空、螺旋梯直通塔顶。

北大自主招生自荐信 篇五

尊敬的`老师:

您好!

首先,诚挚的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自荐信!

北大是中华民族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摇篮。百年风雨,她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令多少中华儿女魂牵梦绕。今天,我怀着“引领社会,回报祖国”的理想,带着一颗虔诚的心灵,站在北大神圣的殿堂前,向老师作以下陈述:

我来自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无锡。我的童年,是无忧无虑和充满欢乐的,那是一段在绿茵场上快乐奔跑、在蓝天下自由呼吸的难忘岁月。我喜欢篮球、足球、乒乓球,这让我拥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我喜爱书法,曾在市区比赛中多次获奖,也让我学会了在宁静中思考;我喜欢唱歌,这让内敛的我学会了在舞台上展现自我;我喜欢阅读,这让我在书海里愉悦的徜徉,三年级时发表文章让我崭露头角,五年级时获得市作文竞赛二等奖;每学期的“三好学生”,更是让我收获了自信。

上初中后,我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校艺术节七项比赛六项获奖;区足球、乒乓球竞赛有我矫健的身影;《一本书的独白》征文曾获江苏省二等奖;《关于无锡农村废物污染情况及治理的调查报告》在国家核心期刊《中学生物学》(20xx年XX期)上发表。在学校组织的数学、化学、物理竞赛中多次获得第一名,初三六次大考连续获得年级第一名,学校综合素质评比第一名,第20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科学大众杯金钥匙科技竞赛二等奖,曾获“无锡市、锡山区三好学生”称号,中考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江苏省天一中学强化班。

上高中后,我把北大作为心中要攀登的那座山峰,为了这个理想,我不断挑战自我,勇攀学业高峰,成绩名列前茅,曾多次获得年级总分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每学期都被评为校“三好学生”,被校团委推荐为“无锡市我身边的青春榜样”,20xx年11月,代表学校参加教育部组织的“21世纪东亚青少年大交流计划”访日活动,20xx年8月参加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体验营。每年寒暑假,我积极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精心设计问卷,走访、调查、座谈,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分析判断能力,曾连续获得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在家庭,孝敬父母,爱做家务;在班级,做老师的好助手,做同学的知心人。树立了当代中学生的良好形象。

高中阶段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高三:“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一届中学生作文大赛特等奖(江苏省第二名),获得省教育厅奖励免费去澳大利亚游学考察;

第XX届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

20xx年全国中学生数学联赛(江苏赛区)二等奖;

第XX届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

无锡市三好学生称号。

高二:“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

20xx年江苏省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

20xx年XX月,代表学校参加教育部组织的“21世纪东亚青少年大交流计划”访日活动。

高一: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高一年级铜牌。

我向往北大、热爱北大,立志北大,这是我心中不变的理想。因为我深信:梦想有多远,就会走多远。追求卓越,勤奋踏实,明天一定会美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xx年XX月XX日

北京大学导游词 篇六

大家好,欢迎来到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很高兴能够作为大家的导游,我叫马天意,大家可以叫我“马”导游。希望大家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一起在北大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

但是,在出发前,我要先强调一下纪律,请大家听好:

1、校园不是公园,这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希望大家不要喧哗,一起来感受校园里该有的氛围。

2、校园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爱护环境,不要践踏草坪,攀枝折花,乱丢废弃物。

3、校园里的人非常多,大家走的时候排成两列纵队,紧跟队伍,千万不要走丢走散了。

要出发了,大家要紧跟着我的思路和脚步,否则你将会错过很多知识和景色哟!出发了,首先先让大家回顾一下北大历史。北大创办于18,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京师大学堂”匾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慈禧发动政变,把所有的变法都废除了,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北大从此延续至今。(原校设在北京石景山东街)

19易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北大首任校长,积极开设外语学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课程。19红楼竣工,校本部设在故宫后的沙滩。

19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他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长,胡适、钱玄同为文科教授,李四光为理科教授,马寅初为教务长,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也应聘在北大教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经过李大钊的介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在当时认识他的第一夫人杨开慧,北大教授杨昌济的女儿。那时北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云集。

1919年,北大师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李大钊、胡适等人领导了文化革命的新启蒙运动,北大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平很不安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纷纷南迁长沙,后又转到云南昆明组建临时“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持续八年,西南联大持续了八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是出人才最多的时期之一。西南联大汇各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维系中华教育命脉,在此精神的激励下,培养了如诺贝尔获奖者杨振宁、李振道,两弹元勋邓稼先,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

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10月北大迁回北平沙滩复校,胡适扩建北大,设有六个学院,33个系。

新中国建立以后,1951年,政务院任命马寅初为中国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52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并,从沙滩迁到西郊海淀的燕园。院系调整,北大响应国家基础学科的号召,调出农学、工学、医学、地学、法学等学科。纷纷组建海淀区学院路上的八大院校,如北航、北医、地大、北科、农大、矿大等。把工科并入清华大学,北大只保留文科与理科,成为一所侧重基础学科的文理科综合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基础科学的研究人才。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 篇七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自荐信

尊敬的北京大学招生办老师:

有目标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一个人若没有目标,就如同迷失了方向的船只, 随波逐流,永远没有温馨的港湾。我的目标,就是求新务实地创造,以成果回报社 会,以人格魅力影响世界!而我最向往的北京大学,也将成为我生活的契机。

王国维曾提到人生的三个境界,我的过去就是“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因为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因此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记得那是 小学五年级的期末测试,不知是换了考场,还是题目的角度难度不合我的口味,我 一向引以为豪的数学在那次考试中只有区区80分。老师们不好严厉地批评我,毕竟 我平时的专注有目共睹;父母却是非常失望地将我“软禁”起来,不能出门,不能碰 电脑,甚至于“新闻联播”都成为禁忌。 我后悔自己太不认真,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在被关在家的时间里,我就把那张试 卷翻来覆去地看,我看错的题目,重新做它们,继续寻求更快更好的解法。这种开 拓初次尝试是很累的,阿拉伯数字围成紧箍咒,向我的头上套去。

直到进入初中才逐渐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正确学习方法”,才了解“不认真”是 过于笼统的概念。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无论谁都会进步,譬如我并没有刻意去琢磨 那些错题,而错题于我就像是甘甜的乳汁,有着汲取不尽的养分。后来当听到有人 评价我认真、仔细、“肯钻”、“坐得住”时,我并没有多大的感觉。静下心进而 回顾,已经在长年累月中成为习惯,岁月的流逝虽会将锋芒磨尽,但遗留下来的却 是至宝。 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堪称现在生活的映照了。每天往返于学校 家庭间,尤其是进入高三,重复单调的生活让人产生厌倦。可是我明白我所要追求 的是什么,我为“伊”而憔悴,但却“终不悔”。这是希望的作用:当我看见新的 药物治疗病人、新的材料用于生活、新的设备提高产率,看到人民的。生活美好,我 就会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也就成为支持我继续奋斗的力量。 我看小说,我看其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或者作者所要表达的美好愿望;我看动漫, 我看其中所展现的美好人性,或者享受作品本身带给我精神的放松。我把我的感受 写进博客,我为自己创造发泄的条件,于是有人评价我冷静、客观、“有思想”, 于是有人说我赶得上潮流,有创新意识。

其实这些都是一家之言,自己怎么样,只 有自己最清楚。 我曾不太善交际,从而一度将“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奉为经典。但是看到同学回家 都有伴儿,遇到困难都可以向死党寻求帮助,我便也感到孤单与落寞。可是社会毕 竟是自己的社会,个体的生存几乎都是靠个体的力量,没有谁会一直陪同自己走下 去:父母会先于自己逝去,配偶则必须在成人后在“对的时间”遇到,朋友更不可 能如影随形。我意识到了,也就尽力让自己融入生活圈,竟发现其实一切很简单, 需要的只是善意、友好和坦诚。

我在高中遇到很多天资聪颖的人,在感叹的同时也逐渐发现其实“上帝在厚重的墙 上开了一扇小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现在是一个人,但也 必须从完善自我做起。在“修行”的途中所感受到的灵魂的升华是愚钝的我无法用 笔描述的。我嫉妒过竞赛优异的人,并且在得知胸有成竹的化学竞赛落榜时也难过 得无法入眠。但等到冷静下来细细分析,其实自身还有非常多的漏洞:气氛紧张时 容易先入为主,遇到困难“肾上腺素分泌会急剧增多”从而影响思维。

我努力克服 它们,并且见贤思齐。 当然如果进入北京大学,那里将肯定是我展示自己的平台了。在理想的指引下,我 将继续秉持高中以来优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继续贯彻全面发展,努力在各方面都 让自己满意;在生活上也必须更加照顾自己了,虽然现在也是一人,但远在他乡,当 圆月嵌入苍穹时也会不免引起乡思吧。未来的生活有许许多多的变数,可以是充满 激情,也可以是颓唐无奈,生活会有非常多的诱惑,但是我必须坚守住心灵的净 土:无论怎么改变,我所追求的理想不变!

我希望为科学研究竭尽心力,我希望为国 民思想精神的升华奋斗终身!不仅仅是大学,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无论怎么改变, 必将始终为了崇高的事业奋斗,向着理想奔驰!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蓦然 回首”时,我的梦想,已经在“灯火阑珊处”。这也应该是我人生的最后一个境界 了。 我享受挑战,勇于尝试没有把握的事,我知道绚烂的未来需要靠自己创造。我一直 幻想自己是名英武的骑士,驾着名驹,在广袤的历史田野中,向着理想奔驰!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rwd/zijianxin/60rdr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