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工作总结 >调查报告 >

大学做调查报告多篇

大学做调查报告多篇

大学做调查报告多篇

大学做调查报告篇1

调查人:

调查时间:

20xx年12月12日

一、调查背景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社团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才能的舞台。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进行调研,总结有效的管理方法,使社团更好地发展与合作,为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作贡献。

二、调查介绍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群体的不同特征,归纳了13个方向(各院系以及协会)2个类别的学生群体进行调查。涵盖了协会定位、活动时间频率、讲座、公益活动、媒体、晚会活动等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课题,从细节着手,系统归纳,进而科学的指导校园活动的开展。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12个院系和一个协会中的大一学生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其中涵盖了生活在各个层次的文科类,理科类学生。在调查中我们采用笔试的调查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本次实发156份有效146份,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参加社团。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是出于对社团活动的兴趣。大学是学生发展兴趣的最好时机,大多数学生都有一两种自己的兴趣爱好,各校丰富多彩的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第三、丰富课余生活,结识更多朋友。66%左右的同学加入社团的目的是发展爱好,提高能力,35%的同学则是为了扩大交际,结识新朋友,10%的同学是处于从众心理,只有8%左右的同学是为了以后的工作作准备。

2、社团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社团是否真正的起到对学生的启发锻炼作用,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学生参与社团时间的长短。参加社团的同学当中,能坚持参加社团两年以上的同学只有3%左右,甚至有12.5%的同学在参加社团不到半学期就退出,剩下的同学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选择退出,31%左右的同学是因为太忙了,23%左右的同学发现自己不感兴趣,20%的同学认为社团氛围不好;第二,是否做到人尽其才成员都会在社团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一般来说每一个社团都有自己独立的管理体系,除社长外还设有专人负责对外宣传、组织活动等。管理层的社员往往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通过组织活动他们可以很快了解社团运作的过程,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有机会受到社团上级管理组织的嘉奖。而普通社员得到锻炼的机会相对较少,有些社团活动缺乏竞技性,社团成员的个人兴趣或特长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有的社团活动缺乏知识性,仅仅以集体游艺或观赏为出发点,对社员的成长帮助不大。还有的活动互动性不强,不能制造更多的机会给社员沟通和交流,不能有效扩大社员交往面。调查显示,有21%的同学因为感觉学不到东西而退出社团。

3、社团活动的弊端。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了几个问题。首先是活动流于表面,有的社团为了追求场面上的效果而做样子给人看,拉观众等现象不时发生,违背了办活动的初衷;其次,功利性太强,有的人参加社团已经不再是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而只是为了能在简历上写上自己是某某社团的负责人,为了比别人出风头,这都不是一个社团人应该有的思想。最后,矿大有很多种类繁多的社团,但是一些社团存在严重重复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使用,同时社团活动的单一无创意也是重要问题之一。

建议:

1、从培养社员能力角度出发,组织更多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社员有效参与。首先,社团活动要切实从社员的兴趣出发,增强活动的知识性。大学生群体对于知识和新鲜事物的需求十分强烈,增加活动的知识性可以满足更多大学生的求知愿望。其次,增强活动的竞技性。竞技型活动有利于社员提高能力、发展兴趣,能更大程度地调动社员的积极性。而且竞技类活动可观赏性强,可以吸引更多本社团以外的成员,对于增强社团知名度、壮大社团规模都有十分显着的效果。第三,在活动设计上注意创新,提高活动的质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使社员更加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团。

2、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使社员的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第一,针对社团管理成员和普通社员锻炼机会上的巨大差异,增加民主选举在社团管理成员选拔中的力度。第二,考核社员日常出勤率和活跃程度,对积极分子给予提拔或组织和参与活动的机会。第三,对于社团的活动场所、言论空间、表现机会,每一位社员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例如文学社的刊物必须保证新老会员都有同等的发表权利,防止刊物成为几位管理成员的言论纪念册,避免社团成为几个管理成员的小团体而失去其社团本身的意义和作用。

3、有效利用社团资源,加强社团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协调与监督,使社团活动更有序地开展。社团在保证活动性质积极向上、服务同学的前提下可以充分联络学校周围的商家,争取资金赞助。目前虽然各个社团都在上一级管理组织的要求下制定有自己的章程和管理制度,但是具体施行的力度不够,应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虽然社团成立和活动以自愿为基础,但社团的性质和活动的影响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而社团外部管理体系在监督社团发展方向上负有重要责任,必须保证社团活动积极向上,有助于大学生身心。

大学做调查报告篇2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平与发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发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国的大学里,学生往往是只学习专业知识,并没有更多地与社会接触。而在国外,如美国,它们的学生同样是采取休学分的.制度,可是学校的政策放地更宽,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踏入社会,寻求工作。那样学生可以及时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现在社会上所需要的什么样的人才。对比之下,国外的大学生总体的竞争实力,就强于我国的大学生。

所以,我国大学生应该走出过去那种单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为综合型复合人才,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发展的情况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的国内或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会不断发生。这些可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

我国过去几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其焦点是外延规模的扩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们的视神经,当外观视觉上的吸引力降低时,所有问题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内部。中国高等教育将从数量时期全面进入一个质量时期,将从注重外延发展到打造内涵实质。育人的意义既广大又深远。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问题,会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中产生恶果。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的确发生了一些带有全局性的负面影响,我们的优秀人才,正在为他们的优秀付出代价;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也将为此付出代价。解决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力量,需要每一个人都来关注。但近几年的大学生表现出低素质。低能力……这种种的现象已使大学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所动摇。

那么,大学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给了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什么?是知识?品质?能力?还是一无所得?

调查目的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是我们最先触碰到时代的前沿;也是我们,心跳和着民族的脉搏;更是我们该去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况,我调查小组特作此调查!

调查问卷的分析

1、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邯郸市内四所大学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邯郸大学、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学生,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6份(来自城镇大学生:512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434人),回收率:94.6%。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2、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以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访问、网上调查为辅,对邯郸市内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大学、邯郸学院、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3、调查的结果

在所调查的大学生里,有的是一年级新生,也有的高年级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着各自的梦想,对未来的期待来到了大学!他们在没上大学的时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设想着自己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大学的学活是怎样的!但,他们一旦在大学里生活上一个月、一年、几年,他们有的人就会失望的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和我当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简直是天壤之别!”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有90.5%的大学生说他们的现在的生活和高中时所期待的不一样。有的抱怨说学校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说学校设施不全,有的抱怨说学校师资水平不够等等,表现出一系列的不满,却他们很少考虑自身的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话,很少去查阅资料,自己解决它们,更有甚者会置之不理。但还是有52.3%学生会向讲师或同学们咨询,来解决。()大学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应该学会独立的生活、独立的思考,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大学的校园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他们从中汲取着不同的营养,大学的生活已经很接近社会了,被人们称为“小社会”。在这小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处理突发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活动,都认为在活动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勇气,还增加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圈也扩大了!但有近21%的学生却对于这些活动不予理会,认为这些都是些没有意义的事,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网、谈对象等。

大学做调查报告篇3

我在很久以前就听说了“网购”这个词,淘宝网更是家喻户晓的知名网站。人们对于网购这种购物形式众说纷纭,在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觉得网购存在很大的风险,也很少人真正尝试过。我一直都对网购很感兴趣,很好奇,在今年春天我开始了我的“网购生涯”。从那以后,身边的同学也纷纷开始了网购。后来网购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什么东西都喜欢从网上买。像我这样喜欢网购的大学生有多少呢?因此我选了这个主题。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为了揭开网购的真实面目,让更多的人了解网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此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由于调查的困难性,选取了本学院进行调查)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网上购物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关于上网购物基本情形和情况。

3、调查方法:对经贸学院的全部学生(限于三年级以下)进行分层,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层,在总体中抽取容量为60的样本,在每层中进行系统抽样,根据每层样本量占总体的比重,在三层中分别抽取容量为22,22,16的样本。随机选定某一学号后,间隔10进行抽样,得到样本。

三、调查结果分析

1、通过对样本中网购人数的调查,得到以下数据:大一学生样本中有9人进行网购,在该层中的比例为56.25%;大二的有15人,占该层的68.18%;大三的有11人,占该层的50%。

以95%的把握推断经贸学院中网购人数比例范围为45.36%~70.44%

2、在没有在网上购物的同学中,有近50%的同学认为网购不安全,而在有过网购行为的同学中有97%的同学觉得网购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92%的人会尝试网上购物。

3、在网购人群中,因为节约费用而选择网购的占网购人数的62%,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出于好奇和寻找新奇商品而选择网购。在众多的购物网站中,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有48.57%的网购者会把网站商品是否齐全作为他们选择购物网站的主要标准。其中,淘宝网名列前茅,有87、3%的同学选择在淘宝购物。

4、大家都在网上买些什么呢?经调查,数码产品位居榜首,占到总消费的37.7%,其次是服装27.87%,在网上买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占到总数的19.67%。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鲜等问题),却几乎无人在网上购买食品。

5、本次调查中,还对同学们的网购消费水平进行了调查,有42%的同学每季网购一次,每月一次和每年一次的同学分别占总体的25.8%和27.5%。还有4.7%的网购达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购物的平均交易金额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间的人数都占总数的42.8%,其他金额范围分布较少。

6、在网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困难是商品描述不清楚,达到45%,其次是商品数目繁多和网站太多,网上市场太杂乱(21%),网购市场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物还不是很普及,但潜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阻碍他们开始网购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们认为网购值得信任了,网购的方便,省时,商品齐群等优点一定会吸引绝大多数的人开始网购。目前,人们在网上消费的商品种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网购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要优化购物体系,打破这种局限。

购物网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他能让我们实现资源共享,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便宜的,质量最好的,最时尚的商品,坐在家里就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未来网购一定会成为人们的主要购物形式之一。

大学做调查报告篇4

我们大连地区的高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消费理念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大连地区选取了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对其校的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关注大连地区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引导在校大学生最终走向健康消费。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们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大连市高校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消费与自身条件之间的联系”及冲突;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合理规划性、理性。

调查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和主要消费项目及消费心态及各人心目中理想的消费状况。

实地调查之后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大连市大学生消费状况,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倡导“节约型校园文化”。当然作为调查人员的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并影响到周围的同学。

深层次的讲,通过调查并对结果的发布,希望结果能令当代大学生发人深省,意识到合理消费的重要性。这对形成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合理理财更对整个社会消费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二问卷及采访概况

1问卷的发放

本次问卷共发放450份,有效问卷410份,占所有问卷的91.1%。发放时,我们以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主,随机发放,基本上做到了男女生1:1的比例发放。

2问卷的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伙食费用、通讯及网络费用、恋爱支出、文娱方面、储蓄方面、购物态度和理念以及消费的自我满意度。

3采访的内容

采访采取随机的形式,与问卷的发放和填写同时进行,随机选取同学进行交谈,内容与问卷内容相关,采访问题大致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生活费来源状况、兼职方面、自我消费结构的评价及谈谈自身条件与自我消费合理性的联系等,问题由组员随机提出,在交谈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数据统计与采访的分析

1、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

1)大学生消费结构总体概况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总额主要集中在500—800元和500以下。其中有54.07%的同学月消费集中在500—800元,23.98%集中在500元以下,而伙食费又占总消费的74.80%。由此看来,我们身边的大学生的消费还算合理。

2)储蓄方面

数据表明,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连地区的大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

3)生活资金来源

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因此,再回头看前面大额的、惊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赚得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手大脚的花钱?

4)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53.2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同时不合理和非常糟糕也占到了28.86%,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数字。

综上所述,在消费结构方面,伙食费占去了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有74%之多,其次是休闲娱乐和日常用品的花销,学习费用与人情交际费用排于其后,文娱方面消费逐渐增加,大学生受社会及周围同学的消费影响,攀比及虚荣心有滋长的苗头,这满足大学生作为纯消费群体的生活费状况,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但尚未能获得经济独立所以在消费上又受到了很多的制约,消费结构是合情合理的又是满足大连当地物价等状况的。

2、大学生消费理念

1)合理消费是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41.46%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的是价格合理,其次的是质量问题。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73.98%的大学生遇见促销的商品只是偶尔购买,所以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比较理性,合理消费还是主流。

2)时尚名牌“永葆青春”

大学生处于时代的前沿,追求新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所以我们在问卷中也提到了相关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85%。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在采访中,有同学介绍,有的女同学为了买名牌产品,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节食—不仅保持身体苗条而且省钱。可见大学生对时尚名牌的热忠非同一斑。

3)消费方式多元化

如今的大学已不再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4)消费方式信息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大学生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逐渐在取代现金交易,刷卡逐渐成为现代大学生主要的支付手段。

总的来说,大连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消费理念符合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其他地区大学生的理念基本保持一致,力求合理消费、追求时尚名牌、消费方式多元化、消费方式信息化是我们身边大学生共有的特征。作为几乎的纯消费群体,我们都希望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费,进行理性的消费,但在现实中往往又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消费欲,这是我们的弊病。绝大多数的同学不会很受外界广告的影响而大量地购买促销产品,更重视的是商品的质量即是否耐用、价格是否合理,当然也有少部分同学购买衣物及用品时讲求“稀奇有趣张扬个性”,这于家庭环境和个人的消费理念有很大的联系。在问及勤俭节方面时,51.22%的同学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倡勤俭节约,43.50%的同学认同“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这是欣慰的。而追求时尚品牌又永远都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男女生装扮方面观念相当,有约12%的同学每月将要用去400元以上的费用来包装自己,消费理念影响着大家消费结构安排的合理性,我们要联系家庭的实际情况,不攀比,不盲从,不冲动,不盲目,针对需要的、必要的进行消费,将钱花在刀刃上做到精打细算才是正确消费理念塑造的关键步骤。

四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1消费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23.98%的同学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54.07%的同学月消费在500--800元之间,有18.70%的同学月消费在800--1200元之间,有3.25%的同学有1200元以上高消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现在高校校园里,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的t恤,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或mp3,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一个月消费5000元是常事。当然高校校园里也不乏这样的贫困生,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到100元,有的甚至去拾别的同学吃剩的馒头或是不吃晚饭,他们的消费仅仅停留在生存这一层次。在采访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勉强维持学业,只有月消费在800元以上者才比较自由、潇洒,才可以衣、食、游无忧。

一般来讲,农村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差距会逐渐缩小,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2追求时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不少同学说,他们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mp4,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3人情交际消费愈演愈烈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人情消费有蔓延之势。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视为不够人情。请客者档次越高,被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有“人性消费”,每月的人情消费超过了100元。人情“包袱”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五大学生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家庭熏陶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所以家庭是培养自己孩子的第一环境,要重视家庭的熏陶。

2、社会影响

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3、学校风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六总结与对问题的应对之策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科学消费观是指人们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根据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消费,以实现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观念。当今的大学生在消费时往往比较冲动,他们缺少消费的理性,缺少消费中的算计,因而常易发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无端浪费等不会花钱的现象,他们敢花钱但不会花钱,缺乏理财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消费实践中学会花钱,克服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无端浪费等毛病。另外我们认为大学可以在合适的课程中加入一些理财的内容,以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使在校大学生懂得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原则,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引导学生花钱要花在刀刃上,不要一味追求档次讲究攀比,更多地应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等。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期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

2、社会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确立公正的市场环境

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

3、学校加强学生对消费观念的培养,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大学做调查报告篇5

调查方式 : 消费者调查问卷

调查人 :xxx(财会金融学院 金融保险1107班)

调查时间 : 6月25日-7月15日

调查目的:为改善银行服务行业

调查背景 :中国入世后,金融市场开放以来,国内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虽然银行服务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广大居民迅速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和有限的银行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服务水平仍存在滞后的现象。金融行业的服务质量总体还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行业,提升顾客满意度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银行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的满意度。所以提高服务质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一、调查内容的分布情况

本次民意调查的内容包括客户选择光顾的银行、银行服务质量的评价、客户认为银行服务业务应改进的方面等三大部分。

(一)、客户选择的银行

在本次民意调查中,客户选择光临的银行按照计数累计由大到小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所占比重分别为25.6%、22.8%、17.9%、11.7%、8.2%、7.2%、4.8%、1.8%。在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有30%的客户会选择就近的银行进行业务办理,也有接近32%的客户会因为银行的服务态度好坏而选择银行,也有接近35%的客户在选择办理业务的银行时把等待时间是否更短放在第一位考虑,还有2%的客户受其他因素影响来选择银行,这当中个人情感因素和习惯占了主导。

(二)、银行服务质量的.评价

据统计七成调查者去银行主要办理存取款、转账汇款业务,三成是办理投资业务。而在与银行进行交易时,大部分受访人员还是觉得很安全的,只有1%认为不安全。由此可见,银行的安全性还是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的。银行从根本上吸引跟多的客户就必须从业务安全性上下手。

绝大部分群众选择银行时仍会以四大国有银行为首选。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服务水平确实比前几年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多年来在市场中占有着相对的垄断的地位,客户群体较大,中间业务较多,市场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同时银行一线工作人员相对少,年龄高龄化,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服务满意度偏低;另一方面,在央行对存贷款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提高服务质量使顾客享受更好的服务,都要付出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所花费的成本要从银行利润中支出,一些银行因种种原因在服务上投入较少,导致服务效率偏低,顾客满意度偏低。

(三)、银行服务质量尚需改进的方面

通过上述的分析,客户在问卷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集中体现了银行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在这次调查中,受访者大多数要求缩减业务办理手续过程,他们觉得繁琐的业务程序浪费了他们过多的时间,提高员工服务质量是 客户最集中的期望和反映,主要表现在员工客户服务的接待和操作手续的效率,同时提供更丰富的银行项目也不可忽视。

二、调查结论

从服务的角度来看, 我们应该从员工和顾客两个方面的努力来提高服务质

量。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受往往是从一线员工那里获得的。根据客户调查的分析结果, 银行员工的专业素质、员工的响应速度、业务流程、业务权利和义务、员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应该是目前银行改善内部服务质量的主要内容。从外部服务质量方面来看, 缩短业务时间、重视顾客要求、关注顾客意见、根据顾客要求改进服务方面应该是目前银行需要重点改进的内容。

(一)区域分化进行

现在一般银行虽然进行了分区,有柜台区、等候区、自助服务区,但还是不能足够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还应该设立相关的个人理财顾问咨询专台,做好顾客细分,实行差别化服务战略,通过对不同客户需求,进行分批分类服务,以减轻柜台负担,提高服务效率。另外,要大力发展atm机的数量和分散地点,不断完善atm机自助渠道功能,让自动柜员机能够充分分担柜台人员对普通客户,降低大众客户服务成本,达到顾客分流的目的,提高柜台服务效率。

(二)业务分离进行

根据客户的需求整合业务流程,规范柜员业务操作程序,应进一步整合业务处理中的同类内容和环节,最大限度地削减不必要的工作环节,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处理速度 。分化业务流程,合理地把一个大的业务流程分成若干个小而具体的业务流程,这些经过细分的业务流程可以包含一个部门或一个团体,也可以只包含一个员工、一个环节;明确各个流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也要确定测量范围。

(三).效率办事提高

等候时间过长,特别是在繁华的城市网点中,存取款速度较慢,影响存取款

的速度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员素质问题,但是主管原因也不能忽略,系统在制定上实现事权分离的同时,一笔业务2人办3人办也是客户不能理解而抱怨的原因之一。

大学做调查报告篇6

一、调查目的,对象、时间及方法

调查目的:睡眠,是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有的人睡眠的时间长,有的人睡眠的时间短,自然精神就不一样,人每天都必须睡10小时,然而现在很多的中学生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那么就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听课效率也会降低,像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会让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渐渐变成一个差生,这也是一些中学生由小学升到中学的命运,说得深刻一些那么就会对我们的国家兴盛产生负面影响。

调查对象:部分在校大学生,随机抽查223人(包括男女)

调查时间:20xx/12

调查方法:微博调查法

成分a睡眠时间~~a计0分,b计1分,c计2分,d计3分

成分b睡眠质量~~a计0分,b计1分,c计2分,d计3分

成分c睡眠状况~~累加条目②和④~~“经常”计3分,“偶尔”+a`e计2分,“偶尔”+f计1分,“从不”计0分

成分d睡眠障碍~~a到e每项计1分,f计0分

成分e影响因素~~a到e每项计1分,f计0分

大学生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成分a+成分b+成分c+成分d+成分e

二、调查处理及分析

睡眠质量指数分布情况分析

根据大学生睡眠质量指数总分计算方法,计算出223名被调查对象的得分情况(表一)。得分越多说明睡眠质量越差,分数不能超过19分,从而对所有人群分为四个等级:0~4分(良好),5~9分(一般),10~14分(差),15~19分(极差)。总体上看,大约45%的大学生睡眠质量良好;大约48%的大学生睡眠质量一般;大约7%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差甚至极差。

利用excel统计分析223名被测试者的得分分布得出拟合曲线(图一),曲线的两个高峰表明处于这两个峰左右的人数居多,峰1对应3分,峰2对应7分,以5分为分界线,形成了两个单峰函数,这两点很好的代表了处于这两者间的人群的大学生睡眠质量指数情况。从而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处于睡眠质量一般水平以上,原因可能是调查对象大部分为大一、大二学生,考研、就业压力还不是很大,心理状况大体良好,大学生睡眠质量指数会受一些环境因素、平时生活习惯、情绪因素等影响。峰3属于少部分人群睡眠质量差,本身可能受到经济状况、遗传状况、心理压力等原因的影响。

进行回归趋势拟合分析

由excel对图一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睡眠质量人口比率回归趋势线(图二中黑色曲线),趋势线为次方4次方的回归方程

y=-0.0027x4+0。1560x3-2.7898x2+15.441x+3.1424,r2=0.8896

相关系数的平方r2=0.8896越接近1,说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与试验数据拟合的越好,此曲线具有可信性。从回归曲线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睡眠质量指数在2~6分之间人群比重,与上述分析结果相同。

质量的因素概括为4类:环境因素、情绪因素、学习压力及其他因素。其中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睡眠的自然环境(如噪音、别人打扰、嘈杂等),情绪因素主要指由人际关系以及恋爱等导致的不良情绪体验,其他因素包括经济、遗传、心理问题等。从选择人次来看,环境因素和学习压力是两大主要因素,选择人次分别占总人数的51.57%和43.50%,也有大约1/4的人认为情绪因素影响了睡眠(如表二),说明睡眠质量与这几个因素均有显著相关性。扇形图(图三)更直观的显示了这几个因素的比例。

环境因素分析

环境因素在这里占有39%的比例。我们处于6人宿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大一的同学更是如此,还未相互适应,使得这种客观的因素占有主导地位,再加上不适应周围新的生活环境,导致某些大学生睡眠质量不高。良好的睡眠环境是高质量的睡眠所必需的条件,要拥有高质量的睡眠,讲究睡眠卫生,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一个人在声音嘈杂,光线刺眼的环境中是很难拥有高质量的睡眠的。学校提供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能让我们很好的放松大脑,提高睡眠效率。

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占32%的比例,我们是学生,学习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于目前大学生们面临的学习竞争和就业压力较大,为了保障自己有充分的竞争力,纷纷加强学习强度,考证、考研等使自己处于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从而降低了自己的睡眠质量。

情绪因素和其他因素

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影响也处于显著地位,例如: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等这些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心理,从而对睡眠造成了影响。有相当大一部分同学不懂得合理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面对现代化的通讯及网络有些学生会彻夜不眠,难以自拔,对于喜爱的活动不顾时间的早晚,学习与娱乐的时间不能合理安排等等,都会造成自己的生物钟紊乱。

三、结论及建议

根据对随机抽取的223名大学生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45.29%睡眠质量较好,47.98%睡眠质量一般,5.82%睡眠质量差,0.91%睡眠质量极差。通过excel做出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回归分析曲线也直观的表现出以上结果。处于睡眠质量一般水平的比例大约占1/2,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受到的一定的影响,excel做出的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指数相关因素扇形图直观的表明,四类因素:环境因素、情绪因素、学习压力及其他因素中环境因素和学习压力是两大主要因素,有着显著性的影响。

保持良好舒适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环境是高质量的睡眠所必需的条件,要拥有高质量的睡眠,讲究睡眠卫生,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对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形成有规律的睡眠。每天应按时就寝,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无论何时入睡都要定时起床,如果躺在床上超过20分钟仍无法入睡的话,可以听一些舒缓柔和的音乐等来帮助入睡,形成有规律的睡眠。

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小学习压力,正确使用互联网等现代化工具。沉溺于网络游戏,不仅对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还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适当并长期的做体育锻炼是缓解心理压力的很有效的方法,如:跑步、打太极拳等,因此,要想身体健康,除了保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外,参与适量的体育运动也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大学做调查报告篇7

由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主持,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实施的《20xx年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最愿为美食花钱;极青睐自助游,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更倾向暑假出游,网络成为信息主要来源;新媒体是他们分享旅游见闻的首选。

本次调查的抽样样本库为教育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985、211院校和普通高校名单中抽选的23所高校,调查对象涵盖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3所高校的约1800名在校大学生。共收回问卷1751份,问卷有效率约为97、88%。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总数的49、51%,女生占总数的50、49%,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大一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20%,大二占31%,大三占29%,大四占10%,研究生也占了10%。

出游意愿强烈境外旅游仍未普遍

调查显示,近九成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热爱旅游,这说明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多数属于正面。

从出游范围看,57、57%的被调查者近来曾在省内旅游,比20xx年高出了3、54%;58、08%的被调查者最近在国内其他城市旅游过,比20xx年增长了10、5%;只有7、54%的被调查者最近去过国外旅游。

在出游频率方面,47、91%的被调查者每学期出游一次,而28、65%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一次,只有15、36%的被调查者每学年出游三次以上,8、02%的被调查者从未出游过。

在出游时间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出游时间在3天至一周,占据了总数的56、77%,比20xx年增加了约3个百分点;而进行一周以上长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则为6、66%,比20xx年下降了4、15%。

在被调查对象中,46、82%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500~1000元,32、07%的被访者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之间,与20xx年相比增长了4、18%。

旅游费用资金来源的调查结果与20xx年大致相同,60、64%的被访者资金来源于父母,23、01%的被访者是通过平时节省生活费来积攒旅游资金,11、7%的被访者是通过做兼职工作。

39、45%的被调查者愿意把生活费的10%~20%用于旅游;28、29%的被访者愿意把20%~30%的生活费用于旅游,与20xx年相比下降了5、31%;10、75%的被访者愿意把生活费的三成以上用于旅游,但与20xx年相比,下降了2、89%。

在阻碍大学生旅游的因素中,“资金缺乏”仍是最大的因素,虽然比例比20xx年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但仍然占据了64、39%;“时间不足”仍然排在第二位,占据了23、62%,比例比20xx年稍有增长。

住宿花销最多最愿为美食花钱

在短途旅游中(3天以内),40、88%的人花费在200元以内,41、92%的人花费在200~500元,只有14、12%的人花费在500~1000元。

在中长途旅游(3天以上)中,花费在200元以内的比例降至22、11%,200~500元的比例下降至34、66%,而500~1000元的比例上升至25、22%。

在所有花销中,住宿成为花费最多的项目,占据了31、73%;其次是景区门票,占了20、88%,交通(17、38%)和餐饮(16、98%)位列其后。

而在花费意愿上,78、22%的大学生愿意为美食花钱,看特色演出(38、37%)、买当地特产(33、66%)和景区门票(32、1%)均排在美食之后,此结果与20xx年相同。

自助游极受青睐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

在本次调查中,有73、17%的被访者选择自助游的出游形式,说明自助游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受青睐,选择旅行社团队游和社团旅游的则分别只占据了14、91%和6、28%。

在选择出游的同伴时,“要好的朋友”仍然占据首位(39、86%),其次是“家人”(27、09%),“同学”(11、91%)和“独自一人”(10、82%),“恋人”则占了9、79%。

在“是否会乘坐以下交通工具”的选择当中,71、16%的被访者选择会乘坐“火车”,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坐比例远远小于火车。选择会乘坐“汽车”的有50、6%,选择“飞机”的有20、96%,另外还有10、57%的人选择“自行车”,6%的人选择“轮船”。

观赏风景仍是出游首要目的

在旅游目的的调查中,“观赏风景”(56、38%)仍为第一位,比20xx年增长了18、45%;“增长见识”(48、71%)仍排在第二位,比20xx年增长了19、5%。

更倾向暑假出游网上寻找出游信息

在旅游时间的选择上,“暑假”依然是被调查对象的首选,选择此项的人数占总体的63、85%,而选择“十一黄金周”(33、12%)、“寒假”(32、44%)、“五一等小长假”(31、47%)、“双休日”(25、01%)的比例则远远低于“暑假”。

在“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了解旅游价格信息”两项调查中,“网上信息”均名列前茅,分别为61、56%和65、1%,这占据了绝对的比例,远远超出“朋友介绍”和“通过旅行社”等方式。

55、27%的被访者表示会提前两周进行旅游准备,30、07%的被访者选择“提前一个月”,此结果与20xx年基本持平。

旅游舒适度仍是首要关注因素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舒适度”仍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占39、52%;其次是“费用”,占23、04%;第三是“安全”,占20、85%。此结果基本与20xx年持平。

在“旅游过程中感到不满的环节”调查中,“住宿”(39、06%)和“交通”(32、38%)仍是让大学生容易感到不满的环节。

最爱用新媒体分享图片

大学生群体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分享旅游感受的方式上,传统方式如互赠照片、发彩信等早已不是主流方式,而“博客”(54、25%)、“社交网站”(48、32%)和“微博”(30、5%)则成为大学生最倾向选择的分享方式。

77、49%的被访者会选择与他人分享旅行图片,只有16、13%的被访者会选择用文字记录旅行感受。

境外旅行更青睐自然风光类景点

本次调查在往年基础上增加了境外旅游的项目设置,其调查结构与之前的类似。

“看世界新角度”(70、76%)成为大学生选择境外旅游的最主要目的,其次是“长见识”(65、68%)和“锻炼自己”(61、39%)。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进行境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及能够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

而在选择境外旅游目的地中,“自然风光类”更受大学生青睐,占了66、78%,“历史人物类”则稍逊一筹,占33、22%。

根据调查结果,大学生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停留的时间比国内旅游的时间更长。有58、7%的被访者选择停留10天以上,31、25%的被访者选择停留一周,而做3~5天的短途旅游的仅占6、78%。

“背包自助”和“交换游学”成为出境游最主要方式

在选择境外旅游的出行方式中,“交换游学”(37、66%)和“背包自助”(35、26%)成为最主要的两种方式。而在选择“背包自助”的人中,男生占了55、45%,女生占了44、55%;在选择“交换游学”的人群中,男生占了43、99%,女生占了56、01%。由此可见,在选择境外旅游方式上,性别上存在有一定差异,男生更愿意进行背包自助旅行,而女生则更偏向于通过交流或交换项目,边学习边旅游。

在对阻碍境外旅游因素的调查中,“交通费用高”(58、31%)成为首要阻碍因素,其次是“签证困难”(44、89%)和“安全问题”(43%)。而“无信任旅行社”则是最小的因素,仅占了22、9%,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在选择境外旅游时,对旅行社的信任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青年是旅游的主体参与人群,而大学生群体,又是其中最有活力与市场潜力的群体,全国大学生旅游意向调查已经连续进行了3年,中国青年报社青年旅游传播研究院将每年持续进行这项调查,使旅游主管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该群体的旅游意愿、消费动态,为旅游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对旅游市场发展作出前瞻性判断;使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定制出针对性强的旅游产品;使青年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能在同一坐标系下,了解同龄人的喜好,为出游提供很好的参照系。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zzj/diaocha/1ynwr6.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