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工作总结 >调查报告 >

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多篇

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多篇

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多篇

【第1篇】对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一、现状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步伐加快、总量持续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以优质粮油、生猪、茶叶、烤烟、中药材等为重点的农业主导产业,以烟草、设备制造、化工、建材、矿产冶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支柱和以旅游业、房地产开发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xx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由xx年的26位提升到19位;xx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0.81亿元,增长13.1%,三年年均增长12.4%,增速比“十五”期间加快3.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年累计完成30.56亿元,xx年达到13.25亿元,增长32.2%,年均增长21.27%。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72亿元,增长24%,年均增长16.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6亿元,增长23.5%,年均增长2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167元,增长20.3%,年均增长17.56%。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达到3360元,增长20.2%,年均增长18.1%,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但是跳出南郑看南郑,我县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破文秘杂烩网解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仍然比较滞后。经济总量仍然较小,xx年尽管我县生产总值达50.81亿元,但与位居全省首位的神木县相比相差近3倍,神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70349元,我们是10307元,仅是神木的14.65%。财政总收入神木是712050万元,我们是107187万元,仅是神木的15.53%。发展速度仍然较慢,xx年,全省83个县市中,有53个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汉中市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市生产总值增长12.8%,南郑增长13.3%,均低于全省14.4%的增幅。农民收入依然偏低。xx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3.9%。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93元,占全省90.4%,南郑农民人均纯收入xx年3360元,虽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但与全国相比差距仍在拉大。加快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二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仍然突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特色基地规模小,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品质量不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偏小;工业骨干少,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综合抗风险财政体系尚未形成,单极化(烟财政)现象十分突出,财政自给率仍然较低,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能力脆弱。培育壮大群体支柱财源,构建综合抗风险财政体系的任务十分紧迫。四是城镇化水平不高。目前全国城镇化水平为44.9%左右,全省为40.6%,而我县仅为33%。特别是县城人口少,规模小,难以形成聚集和辐射带动效应。

二、思路和重点

尽管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但同时也面临难得的机遇。从大的方面来看,一是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近一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服务业等,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二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农业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经济园区建设、交通、城镇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随着西汉、成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以及规划中的宝鸡至南充铁路、西汉蓉高速铁路、襄樊至天水国家级高速公路、宝鸡至巴中高速公路、汉中机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使南郑有望融入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经济圈、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圈和以武汉为重要节点的长江中下游经济带,为我们突破交通等瓶颈制约、加速信息沟通和经济横向联合,扩大招商引资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三是由于东部地区产业升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急于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这对于我们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改善城乡面貌,提高民生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四是我县生物、矿产、水能、旅游等资源丰富,为我们立足资源抓特色,依托特色强产业,围绕产业上项目,依托项目求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特色取胜的路子提供了巨大潜力。五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县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特别是人民谋发展、促和谐、奔富裕的真切期盼、参与热情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为我们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率先突破提供了重要前提和保证。

综合分析各种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及xx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县委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任务,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机制创新为动力,持续推进“五大突破”,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全面提升劳务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步伐,努力构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南郑。力争到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7%,达到8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 %,达到 15450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20 %,达到3.87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23 %,达到 30.7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6 %,达到5600 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县经济发展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夯实县域经济的发展基础。一是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产业,按照市场化、品牌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的要求,发展壮大优质粮油、茶叶、烤烟、生猪、中药材、蔬菜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蚕桑、苗木花卉、藤草编等后续产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攻坚,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优势、规模连片、相对集中的原则,推进“一村一品”向“一乡一业”,“多乡一业”转型,加快建立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粮油产业要建设平川、丘陵二农区优质粮油产业带,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3万亩。建成米仓山沿线9万亩生态茶叶产业带和丘陵小南海、塘口、两河等13个乡镇4万亩优质烤烟产业带。以发展专业村、万头养猪场为重点,带动家庭养殖,建成全省生猪养殖大县,年饲养总量达到175万头。中药材产业要突出骨干,加快gap生产基地建设,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蔬菜产业重点在汉江、濂河、冷水河沿岸发展精细菜、地方特色菜,扩大设施蔬菜规模,在元坝、碑坝等山区发展野生菜、高山菜,建设7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柑桔产业建成梁山山脉沿线4万亩柑桔产业带。二是精心培育龙头企业。要扶持壮大一批,选择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打造县域名牌产品。嫁接改造一批,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有资金实力,有科技含量、品牌市场的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引入机制、引进技术,使之尽快壮大起来。招商引进一批,鼓励引导各类工商企业、技术院校、投资商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实施品牌战略,把资源、资金、技术向骨干龙头企业聚合,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三是建立健全与产业化配套的服务体系。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切实做好试点县建设工作,高标准建设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纪人队伍,直接为农民提供生产、营销、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2、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培育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坚定不移地走县域工业化道路,重点抓好卷烟、设备制造、建材、矿产冶金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加快中小企业示范县建设步伐,培育骨干企业、名牌产品,实现工业经济总量扩张、质量提高、水平提升、效益增加。工业经济总量年均增速25%左右,力争到2022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由xx年的44.99%提高到70%左右。力争到2022年末,培育年产值30亿元的企业2户以上,10亿元左右的企业2户以上, 1亿元以上的企业10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的个数由xx年的34户发展到70户以上。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搭建企业发展平台。围绕“两园两区一带”(即梁山建材工业园区、碑坝矿产冶金工业园区,草堰机电设备工业聚集区、阳春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大河坎至阳春濂水河流域中药材种植及提取加工产业带)为重点,科学合理布局,高起点编制园区规划。增加建设投入,抓好工业园区道路、供排水、供电、环保设施等基础建设,改善园区的硬环境。引领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催生新的产业群。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工业园区市场化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让利于企业、促其发展。二是狠抓骨干工业企业培育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扶持行业优势明显、代表性强、成长性好、市场空间大、产业链长,具有较强带动力的企业发展,帮助其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骨干企业。实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建立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联动协调机制和推进机制,强化重点工业项目的规划、论证、报批(核准)和建设工作,确保工业项目建设可持续发展。三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实施好“330工程”(即:培育30个骨干企业,30个科技型企业,30个成长型企业),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快速成长。四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积极推行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企业管理,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权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改变企业产权单一、管理落后而造成的效益低下问题。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组、改制、改造。

3、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打造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一是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实施重点突破,持续推进城镇化发展。到2022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镇为支撑、以集镇为基础的全县城乡一体化框架,县城和建制镇、集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化率达到35.4%,城镇人口达到19.6万,力争使全县城镇化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陕南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切实抓好县城建设。依托我县毗邻汉中市区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汉中“双百”城市规划实施、加快“一江两岸”开发建设和城市重心南移的良好机遇,按照“相互呼应、功能对接、产业互补、融为一体”的原则,以汉南大道、大河坎东片区开发建设等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面貌,加快推进周家坪、大河坎城区与汉中中心城区一体化进程,使县城成为汉中今后商住、休闲发展的重点新区。三是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西汉高速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宝巴高速公路沿线,以及汉宁公路、二南公路、汉通公路沿线城镇带建设。将圣水镇、梁山镇、阳春镇、高台镇、新集镇、元坝镇确定为县域北片一级城镇发展轴带,并积极争取将梁山镇、新集镇、圣水镇申报为全省100个重点镇扶持范围;黄官镇、青树镇、牟家坝镇、碑坝镇确定为县域南片一级城镇发展轴带;濂水镇、协税镇、红庙镇为县域西片二级城镇发展轴带;小南海镇、法镇、湘水镇为县域南片二级城镇发展轴带;到2022年将胡家营乡、喜神坝乡发展为建制镇。四是加强城镇规划编制和管理。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规划投入,启动县城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汉中“双百”城市规划修编县城总规和城镇规划、村庄规划,xx年底前完成县城总规、建制镇规划修编工作,到xx年完成12个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到2022年完成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4、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及第三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围绕“打造汉中休闲旅游目的地”与“秦巴天府·水韵汉中”旅游品牌,按照“山水南郑·诗画家园”主题形象,认真实施全县旅游总体规划,以开发黎坪和天汉水城旅游区为重点,加快黎坪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工程。加快天汉水城旅游区开发建设步伐。狠抓小南海、龙岗寺等宗教和历史文化景区开发,提高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结合“和谐城乡游”和新农村建设,加快青树、红庙、黄官、元坝和小南海等旅游重点集镇建设,改造城镇风貌,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打造旅游名镇。加大乡村旅游景点开发,大力扶持发展农家乐。开发旅游产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条。二是扩大旅游宣传营销。以唱响“黎坪”和“天汉水城”两大品牌为重点,全面实施“三位一体”宣传模式,通过定期举办“两节一会”、设置宣传牌、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方式,提升南郑在外知名度和旅游美誉度,塑造“山水南郑·诗画家园”良好旅游形象。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旅游合作机制,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宣传互动、联合促销、共同受益。三是创新旅游发展机制。坚持旅游经营项目市场化运作,实行旅游开发“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鼓励国有、集体、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股份制或其它经营方式投资开发旅游项目。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到2022年,年接待游客达1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12亿元。旅游总收入在gdp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5、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一是培育壮大民营主体。围绕放宽准入领域、精简审批项目、落实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四个环节,结合构建县域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矿产开发、建筑房产、三产服务和机械加工六大工业体系,大力发展企业集聚区和产业集聚区,推动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鼓励全民创业。放宽企业名称、投资主体、经营范围、出资期限、出资方式、经营方式、投资领域、投资比例等限制;健全完善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服务等创业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适当放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以及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广大群众不拘形式、不拘规模自主创业,壮大民营经济发展基础。三是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度。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有功人员。加快构建政策性、商业性和民间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破解中小企业资金难题。到2022年,全县民营企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年均递增15%;总产值达到60亿元,年均递增15%;工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年均递增15%;营业总收入达到90亿元,年均递增15%;初步形成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格局。

三、措施和对策

一是优化发展环境。着眼于打造汉中最具优势的投资环境,大力建设透明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执法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功能完备的人居环境,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利用我县的区位、资源优势,加大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推介力度,凭借优势项目、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激发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热情。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办法、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直接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加强招商引资成果后续工作的落实,竭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每年县财政投入资金600万元,用于生猪、茶叶、中药材等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及后续产业发展。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要加大财政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完善财源建设激励机制,将招商引资、财政收入作为考核部门和乡镇的重要指标,年终对完成任务的部门或乡镇进行奖励。

四是提高金融保障水平。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进一步加大对县域工业金融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好企业贷款难问题。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资金投入,帮助金融机构开发适应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品种、融资产品。

五是坚持科教兴县,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为工业、农业和劳务输出培养技术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训长效机制。加快实施县乡实用人才工程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阳光工程”,提高从业人员科技文化素质。改革和创新人才管理体制,重视培养和挖掘使用县内人才,注重吸引外来人才,拓宽取才、引才渠道,形成纳才、用人的良性机制。全面实施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注重培育和保护农村科技大户。设立县域优秀人才奖励资金,重点奖励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第一线优秀人才。建立科技投入的保障机制,增加县本级科技投入,改善基层科技基础条件。到2022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六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狠抓干部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成员驾驭市场经济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积极选拔在发展经济中成绩突出的优秀基层干部进入各级党政班子,注重把熟悉市场经济、城市管理、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为乡镇、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成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推动南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加强对《南郑县科级干部管理有关规定》和县委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考核,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落实科学发展有创新、发展县域经济有实绩的,给予表彰奖励,特别优秀的,予以提拔重用。定期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进行研判,及时研究解决班子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建立经济发展情况巡查制度,每年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各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推动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巡查,并及时予以通报。通过强化干部监督和管理,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

【第2篇】市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市紧紧把握经济结构调整良机,把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战略举措,以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有效地激发出民间巨大的创业热情,全市私营个体经济蓬勃发展,结束了全市工业经济徘徊不前的局面,增强了全市经济的整体活力。

挖掘自身潜力,化资源优势为发展的现实优势

形成农业产业化的比较优势。××市拥有耕地191.96万亩,水域108.69万亩,年产粮食104万吨,水产12.6万吨。××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群众找到了一条成本低、见效快的致富途径。全市2000多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年转化农产品45万吨,加工销售收入16.8亿元,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人均获得年收入870元。

形成集聚经济要素的创业优势。近几年,××市把吸引能人回乡创业,作为发展壮大私营个体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继1999年市里制定出台大力推进私营个体经济的40条优惠政策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也都制定具体办法,积极动员和鼓励在外能人回乡镇投资创业。近几年来已先后有400多名在外能人回乡办企业,投资总额累计达3亿元。与此同时,××市还通过分布在外的能人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为家乡发展工业采购原料、营销商品、传递信息,集聚经济要素。

形成区域经济竞争的产业优势。为了发展传统手工业,使其为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服务,××市成立了若干行业协会。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这些行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逐渐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以日用金属小制品为例,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和产业提升,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竞争实力大增,在广东等地已出现“戴南不锈钢产品一条街”。

倡导差别竞争,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规模产业

力避重复,找准自身目标市场。××人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找准自身的目标定位,逐步形成了“一镇一品”或“一地一业”的产业特色。戴南镇80%以上的私营个体工业户从事不锈钢www.制品生产,年成交额超过12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8。垛田、城东镇的脱水蔬菜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脱水香葱在韩国市场的占有率达68%。

注重配套,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实践中,××通过拓展产业链,力图将企业的外部资源本地化,营造出行业内部化优势,逐步形成规模优势。以不锈钢产业为例,戴南镇生产了几十个系列、上千种规格的不锈钢制品,产供销配套成龙,自成体系,各类产品覆盖全国大中城市,形成了一条不锈钢制品产业链。

做大规模,确立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市通过扶优扶强,优化组合,联小成大,不断引导和帮助企业做大规模,改变个私工业低小散发展格局,形成群体优势和规模效益。目前,全市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已有14家,私营个体工业产值超亿元的村14个,戴南镇永丰村已过3亿元。脱水香葱、子午轮胎钢帘线、自行车链轮曲柄、不锈钢制品、劳保系列用品等10个主导产品已成为全国单打冠军。

彰显特色,塑造独具魅力的区域品牌。××市根据本地农业特色产品较多的实际,为地方农、副、水产品申请注册商标;结合企业经济情况、产品特点、销售情况,积极开展广告宣传,扶持特色品牌;帮助企业申请名牌认定,大力开展打假保名牌活动;借助品牌,进行市场化运作。目前,全市现有16家私营企业商标荣获江苏省和泰州市著名、知名商标称号。

放大典型效应,谋求整体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瞄准更高参照系,不断提升两镇发展水平。××市委、市政府着力引导戴南、张郭两镇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事在人为、能快则快的观念;树立永不满足、见强思超的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观念。现在,戴南镇提出了“争当苏中、苏北第一镇”的新目标,张郭镇也喊出了“冲过长江争上游”的新口号。两镇确立了更高的发展参照系,力争使制度更新、结构更优、规模更大、特色更明。

扩散两镇的发展观,拓展两镇的致富路。××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争创戴南、张郭式乡镇活动,明确具体的考核目标和奖惩办法,大力扩散两镇“能人经济、实业兴镇”的发展观。通过典型带动、宣传发动、行政推动,在全市上下营造比、学、赶、超的浓烈氛围。在两镇典型带动下,安丰镇工业近两年翻了一番;周庄镇去年工业入库税金1050万元,比上年增长60%以上;昭阳、临城等乡镇去年都有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落户。

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分层推进。××市对工业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加大培育扶持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素质,将私营个体经济做大做强,营造整体规模优势;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的乡镇,要 求着力外引内培,招商引资,填补空白,强力推进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乡镇,要求大力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深加工、产业链上做文章;对沿河沿路等区位优势明显的乡镇,着力发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优势,做足交通经济、路桥经济的大文章。近年来已有昭阳、周庄、安丰、戴窑四镇及经济开发区跃入争创戴南、张郭式乡镇经济发展行列,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正在××日益显现。

【第3篇】乡镇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隽水镇各村、社区充分利用城区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民增加收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各项经济指标逐年攀升,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显着提高,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各项基础设施显着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来看,隽水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偏弱,发展步伐滞后,村级招商引资困步不前,产业结构落后,调整优化乏力,历史债务负担沉重。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村级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培育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推进我镇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新一届镇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镇村级集体经济概况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我镇共有21个村、社区,农业人口近4万人。xx年全镇村级收入843.5万元,村平40.17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280万元,仅占33.2%,;实现集体经济收入上5万元的村8个,仅占38%,不足万元的村6个,占28.6%,其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有银城、银山2个社区,占9%。

2、村级集体企业情况。就村级集体企业而言,全镇现共有18家村级集体企业,其中仅宝塔砂布厂和宝塔造纸厂两家年产值过千万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6万元,占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的45.7%。年产值过百万元的有宝塔茶厂、宝塔纸箱厂、宝塔磨料磨具厂、旭红砂布厂等4家企业。由村集体直接经营管理的有宝塔砂布厂、桃源茶叶加工厂2家,其他16家企业均发包或租赁给个人经营。

3、产业分布情况。xx年村级集体工企业收入176.2万元,占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的62.9%,退耕还林及其它农林产业收入76.9万元,占27.5%,其它产业收入26.9万元,占9.6%。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层次低,规模小而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薄弱。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镇只有占38%的8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万元以下的有6个村,占28%,整体经济实力薄弱。8个集体经济收入上5万元的村中,只有宝塔村形成了涂附磨具、铜材及其配套产业,资产及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科技含量较高,其他村集体经济收入则主要来源于砖厂、门店租金、茶厂和退耕还林的政策性收入等低层次产业,对环境破坏大、管理粗放落后、规模小效益低,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镇xx年实现的28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中,宝塔一个村就达140.8万,占50.3%,比其他20个村(社区)的总和还多,而宝塔村的经济收入又集中在宝塔砂布厂一家,其每年上交120万,占全村收入的85%。由于收入来源过分依赖于单一产业,一旦行业经济效益滑坡,必然会直接导致村级集体经济出现大幅震荡。

2、融资难度大,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

目前,由于一些村负债情况还比较严重,银行存在惜贷现象,贷款手续繁多,审查苛刻,导致一些村级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下降。在我镇,特别是10个社区的集体企业发展资金,60%以上靠如土地开发等方式自我积累资金来发展集体经济,30%的资金通过其他渠道筹集,银行贷款不到10%。过多的非正规渠道融资不仅增加了融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融资风险和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各村在进行土地开发过程中,没有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的思路下进行大开发和大整合,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分散。以村一级自身的经济实力,难以实现土地的高标准开发建设,致使土地的开发利用初级化,回报收益最小化,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造成村级集体经济难以在上规模、上档次上有所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3、干部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创新发展能力薄弱。

有些村干部对集体经济的理解比较片面和滞后,认为集体经济就是集体办企业、上项目,集体经济集体管,由于管理跟不上,集体资产流失严重,挫伤了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上有顾虑;部分群众怕搞垮了受连累,背上新的债务,思想上有障碍。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大局。个别村干部则存在小富则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缺乏艰苦奋斗和创新发展的精神,发展观念滞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思路不多,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导致村级集体经济一直不能取得创新和发展。

4、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不利于整体发展。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且呈日益加大之势。单就8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过5万元的村来说,的为宝塔140.8万元,最低的是雁塔5.3万元,两者相差26倍,与旭红29万元相比,两者相差也达5.5倍。从而形成宝塔一枝独秀的单极发展趋势,对我镇经济的整体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将延滞我镇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步伐。

5、村级债务包袱沉重,不利于全力发展。

至xx年底,全镇村级债务总额累计达1071.9万元,村均51万元。有债务的村、社区14个,占66.7%,其中白沙、桃源、柳峦、石泉、新塔5个村(社区)债务均超过百万元,共计733.87万元,占全镇村级债务总额的68.5%。形成这些债务的原因较多,主要是经营性亏损、老财贸任务借款、基础设施投资、各类达标升级及非生产性支出等。村级班子很大的精力用于清偿债务,难以全力投入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6、村级招商引资困步不前,不利于突破性发展。

近几年,我县隽水、锡山等盛县级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着。但由于村一级招商引资在土地开发、基础设施、政策措施、投资服务体系等软硬环境上无法与盛县级工业园相比。因此虽经努力引来一些客商前来考察、咨询,但最终能够成功落户的没有几家,不利于集体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如下阔去年花很大精力引入的一个肉牛养殖项目,实地考察后一去不返;一位老板有意在石泉投资钟表厂项目,却找不到一块条件适宜的地盘,最后落户麦市工业园。

三、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干部意识转变,建设强有力的村级班子。

有没有一个敢于创新、富于开拓的强有力的村级班子,有没有一个敢于创业、善于管理的好班长,是决定村级集体经济能走出多远的关键。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采取公开招聘、异村交流、村企互兼、下派任职等形式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村级班子,并牢固树立只有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才能解决办事难的问题,才能为群众兴办各种福利事业,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群众信赖,凝聚力、战斗力才会不断增强的发展意识。镇党委、政府要经常组织村级班子成员进行思想意识、管理知识的培训,制订政策解决基层干部福利待遇、医疗养老保险等切身利益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使之全身心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2、因地制宜,选准集体经济发展的好路子。

在选择发展路子时,要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跟风上、盲目投资现象。一是兴办村级集体企业,象宝塔一样,走工业兴村的路子;二是兴建或经营专业市场,走商业兴村之路;三是发展立体林业。比如东港、桃源每年在林业上分别可收入4万元、8万元,可在此基础上,扩大规模、调优品种结构、引入深加工等配套项目,走立体林业的发展路子;四是兴办第三产业,城区内几个社区可大力发展餐饮、娱乐等服务业;五是创新资本运营手段。以现有土地、资金、资产入股或合资、合作兴办企业或参与企业发展;六是经营集体土地和物业。发挥城区优势,开发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厂房、仓储设施和商住楼等二、三产业载体,对外出售、租赁,走物业经营的路子;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村委会可以在技术、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培植集体农业生产基地,走特色农业、服务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路子。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落实县、镇招商引资政策或创造性地建立招商引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镇一级要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的思路下对村、社区实施倾斜的扶持政策,结合各村、社区的优势、特色,实行统一政策、统一宣传、统一引进、科学布局,充分整合招商的人、财、物资源,集中力量,明确主导产业,重点突破,把一些规模相对较小不适宜在盛县级工业园区发展的项目引荐给村、社区。并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村级在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的积极性。

另外,各村组目前掌握着大笔土地补偿金,可否借鉴深圳等沿海地区及宝塔村的经验,鼓励、引导其集中资金开发一批标准化厂房用来出租给企业,既可以避免集体土地的大量流失,又发展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同时解决了投资商将大量资金用于投资厂房和设备,导致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的实际问题。

4、强化管理,千方百计盘活资产,化解村级债务。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弱,是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管好并盘活存量资产,使其保值增值,比新增资产投入更为重要。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完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同时,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分离,并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定期公开帐目。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积累机制,实行集体经济收入分配比例和分配总量控制,防止分光吃光,积蓄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大村级债务清偿力度,通过增收还债、清欠还债、节支还债、归责还债、降息减债、核销减债等手段减轻村级债务压力,集中精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标签: 多篇 调查报告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zzj/diaocha/9d2m0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