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精选 >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工作总结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工作总结

【概述】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工作总结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kzxin”为你整理了这篇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和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绿色发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机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积极筑牢生态屏障,有效扩大投资,不断提高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倾力打造智慧生态现代新城。现将我县2020年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充分发挥和平县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爽、江河水质优越的良好生态优势,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坚持差异化特色发展,推进与大湾区的产业共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农业产业不断优化。以打造成为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为目标,扎实推进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平片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猕猴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腐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集中连片发展猕猴桃、腐竹、优质稻、百香果、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项目15个,下车猕猴桃、贝墩腐竹列入我省首批“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引进广东润泽食品有限公司、广东益嘉数字油茶产业有限公司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66家、家庭农场139家;累计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6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 31个、省名牌产品6 个、市金牌农产品4个、区域公用品牌2个。和平县国家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规范运营,并通过该中心推动我县农特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园区北扩、“五化五网”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六路两桥”建成通车,智慧“双创”物流园建成使用,园区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深化产业链跨区域对接融合,2019年以来承接大湾区企业 17家,涵盖了电子科技企业如深圳小合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五金制造企业如东莞精奥五金机械厂、东莞精联五金厂,新材料企业如深圳市长丰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东莞鑫盛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图志有限公司等,合同投资总额达62.7亿元。全域旅游成效初显。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模式,翠山竹海、公白花海、阳明古镇、芭提雅温泉度假村、蝴蝶峰度假村等旅游项目加快实施,热龙温泉度假村、荣佳国韵温泉度假村、林寨古村等景区内涵持续提升,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民宿项目建成运营,打造形成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分散景点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串珠成链,积极打造集生态康养、观光度假、运动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胜地。

二、积极筑牢生态屏障

和平县坚守生态之“本”,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同时,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科学路径,生态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提升。林业生态持续巩固。深入开展绿化和平行动,2020年完成森林碳汇重点工程2.9万亩、森林抚育12.7万亩,建成18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目前全县林地面积16.4万公顷,林木绿化率75.86%,森林蓄积量948.6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01平方米以上。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和林地征占手续审批,加强林业执法检查,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各项措施,森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屏障。水资源环境全面优化。加强水源水质保护,县内浰江、和平河、贝墩水、礼士河、优胜水等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均达地表水Ⅱ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全面落实河长制,对重点河流和水库、发电站开展“清漂”行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以及大湾区的饮水安全。空气质量持续提升。积极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深化工业锅炉和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加强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控制,严格管控露天焚烧秸秆、垃圾、工业废物等行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达到96.00%以上。污染防治有效落实。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从源头控制好污染源,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排查和清理整顿。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基本完成,14个镇级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三、不断提高基本服务均等化水平

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对标大湾区先进标准,下大力气构建与大湾区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推动教育教学合作交流。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政府教育履职顺利通过国家督查组实地核查。福和幼儿园、南园幼儿园建成使用,县教师发展中心、星星中学、上城幼儿园、乡镇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教育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为推动与大湾区教育教学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主动对接深圳市福田区教育,推动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训体系互动融合,持续开展和平教师到深圳跟岗学习和深圳教师到和平“送教上门”活动,积极推动与福田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学习交流合作活动。推动医疗卫生合作共享。县新中医院竣工并投入使用,和康医院、妇幼保健院新院、和平县人民医院二期、村级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积极引入大湾区优质医疗资源,人民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推动医疗大数据共享对接,借助远程医疗平台系统与中山医、省医、南方医、华侨医等20家省级医院连通互动,实现省、县、镇、村一体化远程诊疗。加强诊疗合作,与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佛山中医院等13家三级甲等医院及10个专科技术团队建立技术协作关系,通过借脑、借力、借技术的方式,提升我县医疗总体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技术服务。加强与大湾区医疗卫生人才交流,聘请大湾区医院教授、专家到我县开展坐诊和指导。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对接衔接,我县定点医疗机构已上线省内异地结算平台3家、跨省平台3家。推动社会治理合作联动。平安和平、法治和平建设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全民禁毒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雪亮工程”扎实推进,已接入各类视频资源3800多路,预计今年8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县共划分网格1124个、配备网格员1124名,县综治中心和17个镇综治中心实现综治视联网系统全覆盖,微小网格事件和疑难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处置;“智慧新警务”建设加快推进,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2019年全县接报警情、“八类重点”案件分别同比下降36.8%、28.5%;推动与大湾区警务合作交流,联合打击处置各类跨地区犯罪活动,为融入大湾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扩大投资

和平县牢固树立抓项目抓投资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始终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摆在核心工作位置,切实增强责任感,细化工作措施,实行重点项目县领导挂钩责任制,并将每一个重点项目分解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督查指导,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1-10月份,和平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6.2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累计完成4.3亿元;第二产业累计完成16.8亿元;第三产业累计完成55.14亿元。全县64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2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0.9%。

五、存在的问题

虽然和平县在构建区域新发展格局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对比珠三角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平县在招商引资、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市场深度合作、开放包容等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二是改革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对发挥和平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创新思路举措还不多,实际成效还不够明显。三是硬环境和软环境不够完善。与珠三角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网络还不够完善,营商环境不够优化,离打造与珠三角先进城市同等水平营商环境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四是民生短板亟待补齐。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仍然短缺,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五是生态环境仍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监督机制、评价考核及责任追究等制度仍需建立健全,生态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与打造粤北生态功能发展区的标准还有不小差距。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来,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切实找准我县生态发展区的目标定位,不断推动我县区域发展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持续在实现互联互通上攻坚突破。加强路网联通,高效推进赣深高铁(和平段)、大环城公路、“四好农村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推动河惠汕高速、河梅韶高速项目,努力实现县域、县际、市际和省际四级道路高效联通。加强规则联通,主动对标对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政策法规、政务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等对接。加强要素联通,加快建立促进与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我县与大湾区各类要素高效顺畅流通、资源高效合理配置。

(二)持续在深化产业共建上攻坚突破。一产方面,以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平片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猕猴桃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壮大猕猴桃、百香果、油茶、优质稻、茶叶等农业产业,全力打造成为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二产方面,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北扩等项目建设,持续完善园区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产业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着力引进一批能发挥我县资源优势的大项目好项目,与大湾区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供应链。三产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特色资源,积极引导大湾区现代服务业体系向我县延伸拓展,大力推进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旅游项目,打造独具和平特色的“康养地”“体验场”。

(三)持续在推进改革创新上攻坚突破。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认真落实“科技创新十二条”和省、市“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金融十条”等政策,加大企业创新普惠性政策支持,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打造一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推进与大湾区协同创新,主动对接大湾区科级创新平台,积极与大湾区研发机构合作,探索引进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到和平设立研发机构,引导和支持更多的大湾区科研机构、科学人才、科创成果、科技金融等向和平流动集聚。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认真落实省“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扬帆计划”,充分发挥即将投入运营的智慧“双创”物流园的平台作用,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引进培育急需紧缺创新团队、高端人才和智能人才,吸引更多的有为青年参与我县发展建设。

(四)持续在加快绿色发展上攻坚突破。以生态为特色融入大湾区发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优先贯穿融入大湾区建设全过程全力推进生态绿色发展高地建设,切实打好碧水保优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涉农治污战、森林保卫战,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努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坚决守好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努力建设成为大湾区生态“后花园”。

(五)持续在改善民生福祉上攻坚突破。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加快构建与大湾区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就业、住房、交通等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民生领域加大投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社会治理,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全民禁毒工程,大力推进平安和平、法治和平建设,加快推进法治建设“四级同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zzj/gongzuojingxuan/0g6r1.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