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讲话致辞 >代表发言 >

会议发言人

会议发言人

目录

会议发言人
第一篇:会议工作人员.@会议发言人的表现评估第二篇:如何做好新闻发言人第三篇:网络发言人第四篇:外交部发言人第五篇:企业新闻发言人常识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会议工作人员.@会议发言人的表现评估

 

会议工作人员的表现评估

□ 会议工作中,精通业务,胜任工作

□ 具有公关意识,能自觉维护组织的形象

□ 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行为得体,语言规范

□ 会议工作中显现出厌倦懈怠神态与行为

□ 会议工作可靠,总能按时完成所布置的任务

□ 与同事合作协调,相处融洽

□ 掌握会议工作中某方面的技能有困难

□ 要求多少就干多少,但从不做额外奉献

□ 脾气很好,从不与人争吵

□ 有时控制不了自己,轻易发火

□ 会议工作中只需上司极少的监督指导

□ 对上司的批评指导能虚心接受

注:该评估表可设计得很长,会议工作各方面的好、中、差情况都可列入。考评者只需要照清单勾选,简单易行。也可加权计算得分,再统计出总分。

会议发言人的评估表格

会议编号:发言人:

1、 发言人的讲话怎样?

□精彩□很好□一般□很差

2、 会议的目标是否明确?

□是□否

3、 会议是否达到了目标?

□是□否

4、 你是否推荐再次安排这类会议?

□是□否

5、 评论:

第二篇:如何做好新闻发言人

 

如何做好新闻发言人

有一群特殊的公务员频频亮相镁光灯下,出现在荧屏上,曝光率之高不亚于影视明星,他们就是政府的形象代言人——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实际上是专门用于向公众沟通政府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回答社会对于公共管理方面的疑问的专业人员。

他们主要负责:准备新闻发布会前的材料,联系有关部门; 发布有关新闻,阐述政府的观点立场; 代表政府或部门回答记者提问; 关注新闻发布后的反响效果。 新闻发言人是一种制度,是对公众知情权有效履行的途径之一,是沟通媒体、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重要桥梁。

他们的一言一行经常成为报纸的头条,但他们也时常会卷入舆论的漩涡,遭来广泛的质疑;他们是信息的传播者,却也是信息的过滤器。他们有时是消防员救火队,有时却是适得其反火上浇油。职业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做好一名称职的新闻发言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胸怀全局, 精通政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说过, 作为新闻发言人, 内知国情, 外知世情, 这是最重要的, 口才和技巧还在其次。一些初做新闻发言人的领导干部, 有时抓不住工作重点, 把大量精力耗在了发布时的表情、肢体语言以及答问的技巧等方面, 这显然是本末倒置了。其实,“准确”是对新闻发言人的第一要求, 在此基础上, 表达和技巧越娴熟越好。而要做到准确, 就必须时刻关注大局、了解大局, 做到胸怀全局。要想做一名称职的新闻发言人, 就要深入学习研究

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本地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只有这样, 才能从容面对各种复杂问题, 做到胸有成竹、灵活自如。二要坦诚务实, 言之有物。一方面, 发言态度要诚实。新闻发言人, 在公众面前的诚实表现是一个“基本分”。要让媒体和公众了解你、理解你并认同你、支持你, 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诚实是“催化剂”。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提出的问题涉及面也比较广, 肯定会有一些事情是发言人不知道的,对于一些实在不能当场回答的问题, 应坦诚告之, 切不可以谎话来搪塞。一旦说了谎话, 就可能永远地失信于媒体、公众。另一方面,发布内容要真实。新闻发言人是新闻来源的重要渠道和提供者, 所发布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 符合事实真相。作为单位新闻发言人的各级领导干部, 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准确掌握信息来源, 全面真实地了解所要发布信息的真实情况和相关背景资料, 对政府及其机关即将出台的一些新政策和新动态应该积极参与, 这样才能真实、准确、全面地把握要发布的信息内容, 从而发布出更具权威的主流信息。

三要掌控局面, 注重平衡。会场动态瞬息万变, 新闻发言人必须具备临场应变和掌控现场局面的能力, 不能目中无人, 自说自话。要很好地掌控发布会的局面, 除了会前要注意与媒体和记者沟通外,还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度”: 其一, 要把握好平衡度。各家媒体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 在发布信息时, 要善于找到平衡点,尽可能地满足各方的需求; 在回答问题时, 也要掌握平衡并做到尽可能全面, 既要把握会场动态, 又要呼应发布的主题。此外, 点请记者提问也要注意平衡, 对本地媒体记者和中央及兄弟省市的媒体记者以及会场前后左右的记者都要平衡照

顾到。其二, 要把握好收放度。要把握好回答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 做到收放自如, 心中有数, 既不能因怕出错而守口如瓶, 也不能样样都和盘托出。新闻发言人要通过实践磨炼, 争取达到“发于其所当发, 止于其所应止”的境界。

四要心态平和, 不卑不亢。新闻发言人与记者在发布会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新闻发言人遇到挑衅性的问题时, 千万不能被其激怒, 而让人感到你有失风度; 遇到有对抗情绪的记者时, 也要尽量保持冷静, 微笑是最好的化解办法。总之,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 新闻发言人情绪上都要做到自信自如、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干练沉稳, 对媒体的提问要努力做到反应敏捷、沉着坦然、简洁自如。当然,这种自信和从容来自于平时的修炼和充分的准备。新闻发布会的准备, 尤其是发言人个人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发布前的短短几天就能够实现的, 要靠平时的不断积累。

五要形象朴实, 言简意赅。新闻发言人是政府的形象代表, 应该具备现代的形象意识和形象素质, 包括在外表形象、精神气质、言谈举止、职业素养等方面均应具备自己的独特魅力。所以, 在整体形象上要庄重大方, 着装要符合自己的气质和身份, 给人一种稳重、可信赖的感觉; 语言上要朴实直率、通俗直白, 少用官话和套话, 体现出政治智慧和清新的文风。

第三篇:网络发言人

 

一、热点事件

政府“网络发言人”新闻链接:

自8月初广东省工商局针对反映韶关工商局“涉嫌滥用职权”的网帖以“广东省工商局网络发言人”的名义予以回复后,9月初,地处中国西南的贵阳市人民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正式亮相。

此外,云南等一些省区也提出,将在各级政府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

3.38亿网民构成的网络社区使中国开始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云南躲猫猫事件”“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新余干部出国旅游清单事件”“贵州习水官员嫖宿幼女事件”,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迅速炒热、放大,各级政府不仅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更要学会直面庞大的网络受众,“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是地方政府希望与网民“零距离”接触的积极尝试。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和传统发言人制度相比,网络发言人制度多了些尖锐,少了些含蓄;多了些隔空角力,少了些正面交锋。但网络上的草根精神往往会弥漫在尖锐的发问上,所提问题也常常不容回避。

现状:

1. 由于现实言路管道的不畅,网络被越来越多的民众视作表达意愿和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而且,这种表达又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即时性、非实名性等,政府想要像对待传统媒体那样管制网络又是很困难的。因此,此种情形下,网络的巨大民意构成了对政府的现实压力。政府要想有效地化解此种压力,必须创造一种能够与民众进行良性沟通的方式,及时回应来自网络的各类质疑和诉求,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由于充分地利用了现代传播

手段和规律以及互联网技术反应迅速的优势,确实比一般的新闻发言人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意、引导和把握舆论。

2. “网络发言人”在广东的出现,便是网络监督日益主流化、常规化现状的水到渠成之产物。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既开拓了政府与网民正式交流的权威通道,有望对纾解网络民意产生实效;又以一种官方和制度化的新形式,表达了对网络民意、网络监督的平视(而非俯视)、正视(而非侧视)与重视(而非蔑视),体现出行政理念的日趋成熟。

存在问题:

1. 网络新闻发言人很大程度上是被网络民意“逼”出来的。这从多个已设立该制度的地方的有关官员的解释就可看出,其初衷多半是为了应对网民对政府行政或某些事件的质询。虽然这也很必要,但政府的主观意图,似乎并不是为了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因为说到底,网络新闻发言人只是利用了网络的技术手段和传播规律而已,其背后的操作方式与新闻发言人制度并无二致,因而时间一久,很难保证不会把现实中的“外交”辞令和“打太极”搬上网来。我国现在多数政府部门都设有新闻发言人,但众多新闻发言人给人的印象是,大话、套话、空话显得多,宣传的迹象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布成效,甚至民间有对政府信息反着理解的看法。显然,这种信息公开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是起不到沟通公众与政府感情的作用的。

2. 利用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来隐蔽地管制舆论。各国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都隐含着通过向媒体提供信息的方式来巧妙地影响和引导媒体与舆论的政策意图。从政府的角度而言,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我们的问题在于,当民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还比较狭窄时,如果一些地方政府通过隐蔽的方式管制和控制舆论,会影响民众对事物的判断,实际上这是对民众知情权的一种隐性剥夺。因此,不排除一些地方今后在尝到了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甜头”后,试图利用该制度来软性管制舆论的可能性出现。

3. 发言人不能驾驭网络舆情。目前我国网络发言人只是简单传递官方态度,对网络舆情缺少必要的关注,对网络特点缺少必要的了解,很难成为合格的“发言人”。今后在网上像“躲猫猫”、“俯卧撑”之类依然少不了,这种网上突发事件,我们的发言人能否轻松应对?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网上舆情的复杂性,也可能令“发言人”手足无措。

三、应对措施

1. 就目前的情形而言,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要取得民众的信赖,必须变被动回应为主动发布。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改变对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的认知和态度,从目前的“恩赐”和“被迫回应”两种不良心态中转变过来,主动去回应民众对其自身利益和社会问题的关切。否则,极可能会染上目前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一些陋习。

2. 网络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迅速反应能力,同时还要做到发言精确权威,用事实说话,避免使用模糊辞令,减少网民猜疑空间,“这背后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而不只是一个人”。网络新闻发言人应培养对复杂舆情快速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特别在重大突发事件中,面对来势汹汹的网民各类质疑与斥责声音,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团队必须从中归纳和判断出网民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引导公众理性思考。

3. 政府相关部门要赋予发言人相当的自主权力,构建一套联动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发言人只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机构的代言人而已,并不是说他个人能进行这样一个政策的决策,或者说对一个事件马上能够作(请继续关注好 范文网)出回应。如果这个机构对于发言人没有支持的话,即使我们设立再多的发言人,在遇到一些有需要的时候,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时候,他们依然还是不能够发挥作用。

4. 网络发言人的进一步制度化和它的持续性很重要。“网络发言人”制度能否真正有效地实行下去,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网民,不是媒体,而是制度建立者本身的态度。就像传统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提供的应该只是原材料,之后还要加上记者自己的观点和调查,而不

是直接提供成品。但如果政府部门还保有直接提供成品的思路的话,网络发言人制度也是一样换汤不换药,归根结底要看“网络发言人”的建立者本身能否真正做到不护短,是否敢于面对和纠正自身的错误。

“网络发言人”的覆盖面要广。网络发言人要面对大众,要多为处于社会底层的、需要帮助的、话语权少的人服务,受惠的面积越大,“网络发言人”制度越能够长久坚持下去,并得到老百姓的尊重和认可。

第四篇:外交部发言人

 

外交部发言人:中印边防部队已解除在天南河谷地区的对峙

新华网北京5月6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6日就中印双方解决边境对峙事件答记者问时说,中印边防部队已解除在天南河谷地区的对峙。

有记者问:中印双方是否已就解决天南河谷对峙事件达成了共识?目前双方现地对峙状态是否已经解除?

华春莹说,近日,中印两国通过协商,就妥善解决中印边界西段发生的事件达成共识。目前,双方边防部队已解除在天南河谷地区的对峙。

华春莹说,事件发生后,中印双方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本着建设性的合作态度,通过有关涉边机制、外交及边防会晤渠道及时妥善处理。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符合中印双方的共同利益。中方愿与印方共同努力,争取早日达成一个公平合理和双方都能接受的边界问题解决方案。

第五篇:企业新闻发言人常识

 

企业新闻发言人常识

一、 企业新闻发言人的重要性
 
企业通过新闻发言人对外发布信息,传播企业形象。简单地说,企业新闻发言人就是企业和老总的形象包装师,是企业与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的中介人,是企业公关部门的核心人物,他们受企业委托,向公众表达企业对某些事情的意见与主张,发言人可以及时稳定地向公众和媒体发布企业发展的各种信息,吸引媒体关注,保持企业声誉,通过发言人,企业可以更好地与顾客沟通,使顾客产生信任感,让顾客了解企业,关爱企业。
 
二、 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必备条件
 
1. 有效传播与沟通能力,这涉及到知识面(包括新闻业务、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的能力及反应力、外表——包括身体语言;
 
2. 执行原定计划并加以灵活调整的能力;
 
3. 头衔很重要——新闻发言人应该在公司身居要职,有权代表公司讲话;
 
4. 要明确自己的定位:面对媒体,新闻发言人代表的是企业,永远不能代表自己。
 
三、企业新闻发言人发言前后的几个重要环节
 
1. 明确目标
 
2. 明确当天的发言重点、关键信息
 
3. 要研究媒体、研究采访提纲
 
4. 演练环节和必要准备
 
5. 要与公关经理保持密切合作、事前确认、事后跟踪效果
 
四、把握对媒体态度与尺度
 
我们所面对的是媒体。媒体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更不是战略咨询顾问。媒体就是一种传播渠道,它具有如下特性:
 
工具性:媒体是一种工具。如果利用得当,将会事半功倍;利用不好,将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带来负面影响;
 
独立性:客观上企业对媒体是无法控制的,能够做到的只是通过公关努力改善与媒体的关系。不要认为付与记者专访费用就可以让记者完全为我所用,因为花钱买到的只能是它的版面,而不能买它的真实思想和言论;
 
功利性:媒体记者从自身发展考虑,会把文章的可读性放在第一位;
 
不可逆转性:话一出口,覆水难收。加之网络传播速度,因此必须出言谨慎;
 
五、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原则
 
1. 诚实为上策,谨慎发言
 
记住你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被列入媒体报导。也绝对不要相信记者说的“你告诉我,我不会写”之类的“惯性骗术”。
 
受访时千万不要说谎,或者说没有把握可以永远圆谎的谎言。
 
自己不确定或手边无确实资料的问题,可以直言不清楚,不知道,或者稍后确定之后再回答即可。资料一定要确保正确,如果给错资料,媒体一旦曝光就很难收拾。
 
2. 发言是权利也是责任,不要无可奉告
 
媒体不会因为你拒绝接受采访就不予报导,而是转向寻求你的竞争对手或从旁门左道挖取消息,所以积极面对媒体,寻求平衡报导空间不但是你的权利,也是责任。
 
3. 专业术语深入浅出,尽量不要中英文交杂
 
有些专业人士,因为对自己领域非常熟悉,在做说明时,往往忽略媒体需求,只求技术性说明,不但满口专业术语,甚至中文,英文一起来,

流于表现自己。如果记者不能听懂你讲的话,所有的发言都是枉然。所以发言人要视媒体的属性及记者的功力,注意自己发言的深浅。
 
4. 发言人握有发言权,在媒体面前适当的呈现企业的立场、政策及情况介
 
绍是基本的要求。一个成功的发言人可以为企业形象锦上添花。相反,一个不称职的发言人可能会影响企业权益。一个尽责的发言人除了要多注意本身口才的训练,媒体关系的经营之外,也应该多看电视、多听广播、多看报纸、杂志,学习发言技巧,从而领会其中三昧。
 
六、回答记者提问时的常用方法
 
1. 摇旗式——如同把准备陈述的观点写在一面旗子上,不时地举起来“摇
 
动”。时刻提醒自己此次发言的目的与诉求是什么,不断提及,不断深入;
 
2. 筑桥式——在记者提问的问题与事先准备好的公关关键信息之间筑起一
 
座过渡的桥梁,巧妙地用几句话把记者的话题引到自己想说的话题上,而不是被记者牵着鼻子走;
 
3. 脱壳式——当不便直接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不要生硬拒绝,可用“冠
 
冕堂皇”、无可挑剔的话进行回答,“顾左右而言他”;
 
4. 牛眼式——此招式的妙处在于: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要把话题紧紧
 
放在自己的关键点上,并且尽可能地放大,对其它与之不相关或联系不紧密的话题都可以视而不见。
 
七、回答记者提问时的小技巧
 
1. 请记者举手提问,在提问之前先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媒体名字。重复他们的问题以便所有的人都能听到。
 
2. 如果记者是在描述而不是在问问题,您可插入讲话并礼貌地说:“请问您的问题是什么?”
 
3. 如果记者问了您不能回答的问题,您不必因为承认不能回答而感到为难。您可建议“也许我的同事某某比我知道得多,可能更适合回答您的问题。”
 
4. 如果记者问了不友好的问题,您可以避免回答,指出这里不是争论的地方。可以将回答延迟,建议与他私下会谈。

5. 如果有记者一个接一个地问,不管别人,您可建议会后私下谈,并说:“我很欣赏您的兴趣,但其他人也有机会提问才公平。”
 
八、发言礼仪常识
 
会议发言有正式发言和自由发言两种,前者一般是领导报告,后者一般是讨论发言。正式发言者,应衣冠整齐,走上主席台应步态自然,刚劲有力,体现一种成竹在胸、自信自强的风度与气质。发言时应口齿清晰,讲究逻辑,简明扼要。如果是书面发言,要时常抬头扫视一下会场,不能低头读稿。旁若无人。发言完毕,应对听众的倾听表示谢意。
 
自由发言则较随意,应要注意,发言应讲究顺序和秩序,不能争抢发言;发言应简短,观点应明确;与他人有分歧,应以理服人,态度平和,听从主持人的指挥,不能只顾自己。
 
如果有会议参加者对发言人提问,应礼貌作答,对不能回答的问题,应机智而礼貌地说明理由,对提问人的批评和意见应认真听取,即使提问者的批评是错误的,也不应失态。
 
有两种不好的习惯需要加以改正,一种是边想边说,在句子中间出现了不应有的停顿,使听话的人无法判断您是否已讲完。另一种是不停地讲,不出现任何停顿,这时人们便不得不打断您的话。
 
九、让说话具有说服力的几点提示
 
1.讲话要有权威的感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熟悉你讲话的内容,你对你的题目了解得越多越深刻,你讲得就会越生动越透彻。
 
2.使用简单的词汇和简短的句子。 最简洁的文章总是最好的文章,其原因就是它最容易理解,关于讲话和对话也可以说是同样的道理。
 
3.使用具体和专门的词汇和词语。 绝对掌握了这种艺的人是耶稣,他说话使用的词汇和发布命令所使用的词语都是简单、简洁、一语中的并且容易理解的。例如,他说的“跟我来”不会有人不明白。

4.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词汇和说一些没有用的事;
 
5,说话要直截了当而且中肯。 如果你想在你所说的各种事情上都取得驾御人的卓越能力,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集中一点,不要分散火力。相信你肯定会击中靶心。
 
6.不要夸口。 不但永远不要夸口或者言过其实,而且在陈述你的情况时还要动脑筋为自己留有余地,这样你就不必担心会遇到什么责难。
 
7.对待记者不可盛气凌人。即使你可能是你要讲的这个专题的权威人士,你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盛气凌人地对待听众。
 
8.要有外交手腕及策略。 圆滑老练是指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去说适当的事情又不得罪任何人的一种能力。尤其是你对付固执的人或者棘手的问题时,更需要圆滑老练,甚至使用外交手腕。
 
9.要坦率而开诚布公地回答所有问题。 如果能按照前面列出的提示去做,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一点。
推荐你访问本站获取更多好范文! 

阅读此文后还关注了以下内容:

中心发言人制度

中心发言人稿6

企业新闻发言人常识

中心发言人稿4

我是新闻发言人主持词

标签: 发言人 会议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hzc/daibiao/3229p.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