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讲话致辞 >代表发言 >

党员干部关于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发言稿(精品多篇)

党员干部关于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发言稿(精品多篇)

党员干部关于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发言稿(精品多篇)

党员干部弘扬延安精神优秀发言稿 篇一

党的以来,同志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新飞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结合时代条件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精神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先进性和纯洁性、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在我们党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同志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有利于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历史之“根”。我们党是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同志告诫我们:“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因为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之“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全面从严治党也是如此。如果忘记了我们党是从哪里走来的,就会迷失前进方向;如果忘记了我们党的历史之“根”,执政之树就难以长青。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之所以“四风”盛行、不严不实,甚至陷入腐败泥潭,就是因为忘记了我们党的历史之“根”,忘记了我们党的精神血脉,也忘记了自己入党时候的初心。人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本来,才有未来。全面从严治党,只有返本才能开新。大力弘扬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革命精神,让党员干部重温那些苦难辉煌的伟大历史,经常接受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以精神纽带连接历史和现实,强固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之“根”,为全面从严治党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可以使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获得源头活水、永远保持生机活力。

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有利于为全面从严治党补足精神之“钙”。对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的滑坡最危险,精神支柱的坍塌最致命。因此,同志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当前,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冲击,一些党员干部精神之“钙”流失严重,得了“软骨病”,成为精神上的侏儒,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医治这种“软骨病”,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延安精神的形成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基础和支撑的。当年,为什么那么多人千辛万苦奔赴延安?因为延安是一个有理想信念、可以实现理想信念的地方。美国记者斯诺到延安后,看到的是一种“东方魔力”;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他们所说的“魔力”“希望”,反映的正是延安精神的巨大力量。延安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未来,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大力弘扬延安精神,需要我们像当年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用延安精神打扫思想灰尘,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挺起精神脊梁,践行“三严三实”,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

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有利于为全面从严治党健全教育之“体”。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把握从严治党的规律。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就是全面从严治党需要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同志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就要求我们把制度“笼子”扎得更严密,把思想“总开关”拧得更紧,把教育体系建得更完备。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在制度这一“刚”的方面抓得比较多,这两年成效尤为显著;在构建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方面还大有空间、大有工作可做。延安时期,党确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关于民主集中制、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关于统一战线等许多经验和做法,有些沿用至今;像张思德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一直教育和激励着我们,不断给我们增添正能量,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营养剂。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核心在“从严”。建立健全从严治党教育体系,可以在更深层次和长远发展上推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促进党的“五位一体”建设取得更加扎实、更加丰硕的成果。

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以伟大精神推进新的伟大工程,新闻宣传责无旁贷,人民日报社更要自觉发挥“旗舰”和“排头兵”的作用。我们必须积极主动作为,宣传好、弘扬好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革命精神,为全面从严治党丰富精神滋养、提供精神支撑。当前,尤其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在内容上做足“融通”文章。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已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宣传弘扬革命精神,不能画地为牢、自缚手脚,不能标签化、程式化、简单化,而要将其有机渗透、融入到相关宣传之中,实现内容上“融通”,使革命精神成为相关宣传的价值底色和精神内核,在润物无声中让人们感受革命精神的真谛和魅力。二是在平台上做好“融合”传播。当前我们正处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时代,革命精神的宣传弘扬如果只局限于传统媒体上,就很难让包括延安精神在内的革命精神的宣传弘扬更加广泛地覆盖到方方面面受众。现在,人民日报社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电子屏、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个类别、数百个终端载体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我们要把弘扬革命精神、全面从严治党的宣传拓展到新兴媒体的各种平台上,以一个融合的大平台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进一步把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孕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唱响,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党员干部关于弘扬延安精神主题发言稿 篇二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忠实践行群众路线中形成了延安精神。“只见公仆不见官”是党的干部形象的真实写照,“军政军民鱼水情深”成为党群干群关系的真实体现。

陕西作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把提高思想认识与突出实践特色相结合、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把加快“三个陕西”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相结合,把弘扬延安精神贯穿始终,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叫响“向中央基准看齐”,以整风精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立行立改用行动取信于民,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各级党员干部普遍补了理想信念的“钙”、拧紧了纪律上的“螺丝”、打扫了思想上的“灰尘”,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受到了洗礼,精神得到了提升。

一、强化敬畏意识,在坚定立场中明确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我们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确立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吸引了大批热血青年和有志之士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把延安精神作为重要教材,以延安精神为镜子,对照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要求,深入查找理想信念方面的差距,切实增强政治定力,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敬畏意识,敬畏历史、敬畏人民、敬畏权力,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强化群众观点。延安时期,党中央之所以能冲破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靠的就是党和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同住土窑洞、同吃小米饭、同穿粗布衣,形成了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感情;靠的就是党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弘扬延安精神、强化敬畏意识,必须时刻铭记“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始终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恩人,常怀敬畏之心、感激之情,始终做到为民立场不动摇、爱民本色不变质、亲民作风不丧失。

站稳政治立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大众的立场。延安时期,党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大生产运动,开展“三三制”政权建设,发展民主政治等,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弘扬延安精神、强化敬畏意识,就是要自觉、全面、具体、持续地向中央基准看齐,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严守党的纪律。延安时期,我们党严格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执行党的决议、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维护党的生机活力,从多方面加强党的纪律,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弘扬延安精神、强化敬畏意识,就是要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做到令必行、禁必止。更加自觉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要更加敬畏权力,自觉把权力行使置于党的纪律之下,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夯实责任意识,在干事创业中履行使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思想的影响,我们党通过整风运动,全面清算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影响,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革命取得了胜利。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学习党章和延安整风精神”、“从领导干部做起、从我做起”、“正确对待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习关于“秦亡于奢”重要批示等专题,组织集中学习和深入讨论。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夯实责任意识,坚持向人民负责、向历史负责的品质,自觉向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开战,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要求落实到实实在在地为民行动上来。

继续解放思想。延安时期,我们的党通过整风运动从根本上端正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面对建设“三个陕西”的历史任务,面对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中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自觉把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做法中解放出来,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陕西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方式关系发展效果,关系群众福祉。延安时期,边区土地贫瘠、生产落后、外资匮乏、条件艰苦。我们党把自身的使命任务、群众的愿望要求和边区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今天,陕西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处在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处在建设西部强省的关键期,面临着许多矛盾、困难与挑战。实现既定目标,就是要围绕做大总量、做优质量,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挥科教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担当意识。延安时期,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自觉肩负起抗日救亡的历史重任,汇聚起革命的洪流,延安成为革命的中心。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记“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以人民利益为先,以党的事业为重,是非曲直面前旗帜鲜明,公私对错面前原则至上,风险考验面前迎难而上,歪风邪气面前较真碰硬,不推诿扯皮、不文过饰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标立规、做出榜样。

三、提升服务意识,在竭诚奉献中践行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放手发动群众,建立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军民鱼水情谊。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维护群众利益。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关键是要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共产党提出的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的政策”,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处在封锁环境下的边区建设成为民主、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当前,我们要把弘扬延安精神、提升服务意识作为有力抓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把就业致富、上学看病、住房社保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挂在心上,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贯彻到“神经最末梢”,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解决群众困难。及时解决群众困难,群众才会把党当恩人、当亲人、当自家人。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同时,注重解决群众各种困难,始终坚持把群众意愿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依据。当前,我们要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及时掌握群众所忧、所怨、所难,与群众打成一片,“认亲戚”“结对子”,送思想、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

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延安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在自然条件恶劣和敌人包围封锁的双重考验下,建设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社会,被誉为“民主的中心”“中国的希望”,就在于党的各项政策体现了民意,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顺应了民心,真正做到了军民水乳交融。当前,弘扬延安精神、提升服务意识,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好民心“温度计”、掌握民情“阴晴表”,见微知著、防患未然,把矛盾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不断拆除党群干群关系“隔阂墙”,架起党心民心“连心桥”。

四、保持清正意识,在严于修身中永葆本色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标志。延安时期,面对敌人的包围封锁,“困难真是大极了”,我们党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保障。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组织20多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访群众、找问题”,深入全省2.6万个村、1800多个社区和基层单位,驻村蹲点、现场办公、结对帮扶。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实现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任务。

常怀忧患意识。延安时期,我们党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党、忧民,为国家存亡、民族前途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牢记“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换取对党的信任度。

厉行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党的领导人布衣草履、素食淡饭,体现了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今天,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标准,以俭养德、以德养政,不讲排场、不比阔气,真正做到与群众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为实现“中国梦”积蓄正能量。

更加严格自律。延安时期,我们党把外在的纪律约束和内在的自律促动结合起来,警醒全党防止骄奢腐化、脱离群众,缔造了一个“十个没有”的全新社会。在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用好延安精神这个传家宝,用好严格自律这个优良传统。把延安精神作为涤荡思想尘埃、充盈内心世界、提升道德情操的有力武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紧紧围绕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把“三严三实”作为座右铭,自筑“防火墙”,自套“紧箍咒”,自设“高压线”,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打造百毒不侵之体。

总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时限,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永远在路上。今后,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党内生活、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这“四大法宝”,继续用好延安精神这个“压舱之宝”,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敬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清正意识,在继承好、弘扬好、发展好延安精神中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组织保证。

党员干部弘扬延安精神优秀发言稿 篇三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结晶,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传家宝。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共产党人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准确把握实事求是。注意经常不断地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坚持实事求是,这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也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世界观。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不能从任何主观臆断出发,必须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出发。就是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认识问题;就是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看待中国和世界,看待全局和局部,对待集体和个人,对待成绩和不足,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方法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作了一个经典性的论述,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并且强调“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实事求是解决的是立场、观点、方法问题,是审视问题的角度。把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应用到具体事物中,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规程,要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如果无视这些中间环节,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降低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法则,必然导致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我们发扬延安精神,是为了解决现在的问题。现在的情况和延安时期的情况有很多不同了,要根据现在的‘实事’去求现在的‘是’。”

三、实事求是是人类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科学方式。人们掌握现实世界的方式,都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是联系“实事”和“是”的桥梁。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一种是人与“实事”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作为主体去改造客观世界,取得不以自身为转移的“是”,关于“实事”的真理性认识。不这样,人们就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另一种关系是“实事”对人的关系,人们根据自己对“是”的理解而取舍“实事”,力图使“实事”服从自己,把“实事”纳入自身设定的“是”的范围使“实事”符合自身的需要,结果是人受到“实事”的改造,人变成了被改造的对象。人通过实践以实求是,以是取实,便达到了主客体的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四、实事求是的过程,实际上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群众中来,是从“实事”中求“是”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则是以从人民群众中求到的“是”为指导,能动地改造“实事”的过程。实事求是知易行难。腐化堕落、违法乱纪者,自私自利心术不正者或者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者,都是难以做到实事求是的。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有一种大无畏的奉献牺牲精神,达到无私的境界。能否做到实事求是,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是不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的一种标尺。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传承好实践好延安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期实践“三严三实”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一、努力践行“三严三实”,需要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政治信念和道德追求。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直接影响个人的判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人,可以自觉抵御各种利益诱惑,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把个人发展和事业进步结合起来,把政绩突出和品德高尚结合起来,把做好当前工作和追求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以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追求;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努力践行“三严三实”,需要提高实事求是的能力,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基本素质。如果不能牢固树立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观点,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事物发展有其内在规律的观点,就很容易犯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缺乏实事求是的能力和理论储备就会重“实事”轻“求是”,就会重现象轻本质,就会重偶然轻必然从而背离实事求是。因而准确把握实事求是的深刻内涵、拥有实事求是的知识保障、掌握实事求是的本领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三、努力践行“三严三实”,需要形成实事求是的环境,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和规范要求。自律和他律从来是共同作用于主体性作用发挥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把实事求是既建立在较高的主体觉悟和能力上,同时又建立在有力的外在监督保障上,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实现。制度具有规范化、持续性的效果,一旦形成,就不易因为个人的因素而改变,就会促进风气的改善。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使人们敢讲、能讲、愿讲真话,从而引导形成实事求是的环境和氛围,使人们自觉实事求是,从而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hzc/daibiao/mpvl9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