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讲话致辞 >庆典致辞 >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新版多篇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新版多篇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新版多篇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敬爱的老师、亲爱的校友、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带着一份渴望与敬意,带着一腔激情与企盼,我们终于迎来了学校十周年校庆。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学生向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向辛勤工作、默默奉献的每一位临海六中的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从进入六中的第一天起,我们的校长就教育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要我们时刻牢记明志、敬诚、求是、创新的六中校训。从那一天起,六中的学子们就时刻把它们铭记在心,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今日六中的校园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处处弥漫着文化的氛围!处处朝气蓬勃,处处奋发进取,处处闪耀着青春的亮丽和风采!

清晨,走进洒满晨光的教室,在朗朗的读书声里,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课堂上,我们尽情地展现我们的才华,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间,我们一起谈心来增进彼此的友谊,共叙同窗之情。有时欢呼雀跃、谈笑风生,有时独倚栏杆、沐浴阳光,享受这最美好的金色年华!夜自修时,我们埋头苦读,时而凝神思索,时而挥笔解题,时而背诵记忆,我们在学习中成长着,我们在成长中学习着,学习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我们校园的上空时时回荡着学习的主旋律!

在这个成长的摇篮里,我们的活动丰富多样、异彩纷呈。每一个投篮的动作,滑下了一条条优美的曲线,每一次上抛的空中旋转,诠释着运动的灵魂与力量。运动会上,我们看见了每个运动员那离弦之箭般的冲劲、整装待发的气势和战无不胜的决心!拉拉队阵容庞大、气势恢弘,加油助威的呐喊声气焰冲天、响彻云霄!运动铸就了我们强健的体魄,而知识竞赛更使我们变得聪颖和睿智:作文竞赛,我们抒情言志;书法大赛,我们挥毫泼墨;科技制作,我们匠心独运;文理大赛,我们各显神通;表演台上,我们欢歌劲舞„„青春的风采在这里铺洒,扎实的基础在这里打下,成才的梦想在这里实现,学子的豪情在这里挥发!

而这一切的一切,是谁在背后默默地支撑着我们?是谁用博大而无私的爱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们健康成长?那是我们的老师啊!是我们临海六中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啊!他们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老师在我们忧愁苦闷的时候找我们个别交流谈心,缓解我们内心的压力,给予我们精神的力量。在我们徘徊不定、犹豫不决的时候,给我们指明方向,使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至今我还清晰得记得老师那句“辛苦三年,幸福一辈子;幸福三年,辛苦一辈子”的谆谆教导,至今我还清晰得记得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以诚相待,守信、宽容、理解、尊重和友爱是美德的人生道理。同学们,我们如何能忘记晨光中老师带着霜露的头发?如何能忘记暮色中老师匆忙的背影?如何能忘记课堂上老师的步步引导、循循善诱?如何能忘记老师在办公室里与我们的坦诚相见、促膝谈心?老师啊!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没有浸润着您的心血,哪一朵没有散发着您的笑影!春蚕一生没说过自夸的话,但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十年栉风沐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十年春华秋实,默默耕耘出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我们的母校正在风雨兼程、扬帆进发!我们的校长曾这样对我们说:“所有的名牌都是人创造的,你们应该去做一个创造名牌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享受名牌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知识去开创未来,用智慧去实现理想,用行动去增添母校的荣光!去做一个创造名牌而不是只会享受名牌的六中人!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一起创造母校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谢谢!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绿源文学社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语文组教师,代表见证绿源文学社成长历程的老教师,向绿源道一声:生日快乐!

十年,正是风华正茂之时;一轮绚烂的朝阳,染红了半壁清晨十年,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十年,走过多少意气风发之客,一群朝气蓬勃的书生,正在耕耘一片文学的沃土。十年,毫末渐渐成长为栋梁,宝剑已微露锋芒,绿源正乘着丰满的羽翼,飞向理想的远方。 绿源这片沃土,汇集起文学的缘分。在这里,同学们我们以文会友,寻觅到多少知音。高山流水的断弦织续起应答酬和的桥梁,编织出一抹友谊的云锦。说什么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说什么阳关无故人?在这里,谁人不识君。说什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在这里,处处都是可以畅叙豪情的朋友。

同学们请我们记住: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这儿,绿源,为我们指引着方向。在这里,我们释放学习的压力,培养起广泛的兴趣。广阔的课堂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与施展的舞台。可是,又有哪一项离得开文学素养?我们的文学社正是以抒写校园纯粹文学,引领校园先进文化为外在形式;以理念陶冶思想;以活动发展能力,以文学土壤培育素质教育之花。以文学素养促进人文情怀的发展,为我们的青春点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腹有诗书气自华,满腹经论,更应有的放矢。绿源,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供我们驰骋。在这里,我们施展才华,锻炼能力。这里汇集着众多少年才俊,这里到处都是你们施展的空间,因此,这里也充满机遇与挑战。面对机遇,我们应时刻准备着,一展书生意气,笔墨诗书。而对于挑战,我们会以一种自信、乐观、坚强、平实、宽容、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也要以同样的心态笑对人生。在一次次把握机遇,一次次迎接挑战,我们的能力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文学社培养起我们的综合能力,以便在精英文化盛行的明天,能占据一方天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你们正如同初升的太阳,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穹庐。我们走过了天真与懵懂,走在人生的花季雨季,憧憬着未来的锦绣前程;我们的绿源文学社也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迂回曲折,走在发展壮大的征途上,面前依旧是一条漫漫长路。这条路,还需要在座的你去开拓。

我们应该坚信,明天的绿源将更加绚丽!

我也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够抒写出更多、更优秀的华美篇章!谢谢,谢谢大家!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篇三

尊敬的罗豪才副主席、黄胜副省长、王志民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初夏的德州,雨过天晴,花繁叶茂,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德州学院建校4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全校两万余名师生员工,向出席庆典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40年,德州学院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历经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德州学院三个历史时期。1971年5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文革”中诞生,经历了启程的步履维艰,在规范和超越之中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3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教育学院、德州市直业余大学三校合并办学,组建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开启了综合性办学之路。1999年以来,又先后并入了德州纺织工业学校、德州第一职业中专、德州农业学校(山农大德州专科部)、德州卫生学校、德州体育运动学校。(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20xx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本科层次的德州学院,标志着学校从普通专科学校向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德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可以说,德州学院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学科优化、资源整合的凝聚史。

在40年的办学实践中,伴随着全国教育事业大发展、大变革、大跨越的进程,几代德州学院人自强不息,抢抓机遇,敢为人先,踏实办学,使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40年来,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高。我们始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责任,积极推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已建成国家和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8个。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累计培养了9万余名各级各类的合格人才。在专科时期,以培养中学教师为主,有效解决了德州地区基础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这些人才中,有呕心沥血的辛勤园丁,有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有敬业奉献的人民公仆,还有勇于开拓的创业精英。举办本科教育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高一层次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至今已有数千名同学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几年在全国和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xx余项,获奖层次和数量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深化系统培养理念,加强校企合作, 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40年来,科学研究成果丰硕。我们努力构建科研平台,注重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被授予首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近几年,获批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5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8项。论文和成果数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质量不断提升,科研项目进帐经费大幅度攀升。

40年来,服务社会功能不断凸显。我们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三次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积极探索区域高校与地方发展的互动模式,牢固确立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广泛开展社会普及活动,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出台了两期《全面服务德州行动计划》,在服务全运会、德州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筹办世界太阳城大会等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0年来,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推进。学校大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40年风雨,40年征程,孕育了“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铸就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品格,这是德州学院40年来生生不息、薪火传承的精神财富,也是德州学院追求卓越、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大力推进区域文化创新,出版了《德州地域文化丛书》,为德州的地域文化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先后与美、英、俄等国家的20余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级交流与合作关系,不断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

40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16人,硕士学位教师564人;教授88人,副教授432人。获得国家和山东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7人次。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聘任硕士生导师30余人。一支具有较高思想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办学空间不断拓展,由面向德州招生发展到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人数由最初的241名工农兵学员到目前的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办学层次从专科到本科,再到联合培养研究生,办学类型从单一到综合,发展到52个本科专业,涵盖11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工、管为主,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教育、部分重点学科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格局。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 占地1100余亩的校区东扩积极推进,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40年来,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师专、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人事、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40余项单项奖励,在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工作会议等省级以上会议上进行典型发言10余次,学校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

从“文革”时期的艰难创业,到改革开放后的稳步发展,再到新世纪的跨越前进,回顾40年的坚守与突破,我们深切感受到:

坚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是成功办学的基本前提。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勇于改革创新是成功办学的不竭动力。

坚持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是成功办学的力量源泉。

坚持不断解放思想、秉承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是成功办学的精神法宝。

坚持顶天立地、凝练特色是成功办学的有效途径。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成功办学的重要保障。

学校40年的发展和成就,凝聚了几代德州学院人的奉献、奋斗和汗水,承载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关怀和厚望。在今天这个继往开来的日子里,我们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是你们多年来的热情关爱和大力支持,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精神和物质环境;衷心感谢学校的老领导、老同志——是你们以远大的目标、执着的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衷心感谢学校的历届校友——你们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以你们的良好素质、过硬技能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为母校赢得了声誉和好评;衷心感谢学校师生员工——你们在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用辛勤和忠诚,撑起了学校发展的一片蓝天;衷心希望同学们牢记“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把握好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扎实走好每一步,植根学校沃土,茁壮成长,早日成为国之栋梁!

40年校庆,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机遇;是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新契机;是开拓进取、再创伟业的新起点。我们一定要按照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大力”的要求,切实落实国家和山东省《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思路,全面完成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责任,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真正把学校办成一所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认可的大学。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历史,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德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德州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篇四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一转眼,明源公司就已经十岁了,今天迎来了它十周年的庆典。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代表广东明源工程勘察有限公司董事会及全体员工,对三年来给予公司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对十年来,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所有兄弟姐妹表示最亲切的慰问!

回首过去十年里,我们发扬“踏实肯干、拼搏进取、勇于付出、积极创新”的精神,以明源人特有的激情,面对各种挑战,遇难勇进,同心协力,圆满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累累硕果,十年来我们曾多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我们的努力使明源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形象日益提高,使公司的良好声誉日益增强;我们要将成功化为行动,把过去的荣耀,当成是我们今日的新起点,当成我们明日奋进的新动力!

下一步,公司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稳健立足广东市场,积 极开拓国内市场,树立《明源品牌》,让眀源品牌走出广东,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我相信,在所有眀源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客户朋友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团结协作,再接再厉,眀源集团必定会取得更大的辉煌!

最后,祝愿本次庆典圆满成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篇五

各位尊敬的、亲爱的、有情有义的、有说有笑的、没老没少的、没心没肺的嘉宾、朋友、老师、领导、同学、同事、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们:

大家早上晚上从早到晚没日没夜年年月月生生世世——好!

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欢乐的日子,也是一个严肃的日子,高尚的日子。我们在中华民族红山文化的发祥地,号称蒙辽通衢、燕赵门楣的冀辽蒙三省交汇之地,当年康熙大帝叹为平地涌泉的平泉县,超级低调地隆重纪念一个书院的十岁诞辰。这种谦虚自敛的胸襟简直是人类文化史上空前的举贤不避亲的壮举。

遥想十年前的今天,本人听说过博客二字,但并不知博客为何物。所以,首先要感谢的,是当年的新浪网,热情邀请并越俎代庖为本人开设了博客,有一段时间还向本人支付稿费,简直就是管吃管住的农民讲习所。一年之后,还举办了东博书院一周年庆典,后来,世界上又出现了亘古未有的一个书院的千日庆典,真是往昔岁月,峥嵘璀璨。

此前,孔和尚早有创立书院的打算,以此作为对中国教育体制的补充和纠偏。没想到,这个书院首先办到了网上。当时,很多人不懂什么叫书院,甚至有人以为是书店或者出版机构。看今朝,书院已经遍及大江南北,这真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再吃肘子也不迟。

十年来,东博书院从博客、微博,发展到网站、月刊等各种网上网下平台,影响日益深远,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好几笔。我们远学《新青年》,近学新华社。虽然新青年今天看来有点愤青加公知,新华社今天看来有点朝阳群众加西城大妈,但是我们东博书院同样也有很多成长中的不足和缺点。据说有位中央领导曾经评论曰:一个孔庆东,顶得上半个新华社。我们愿意把此话看作是一种批评加勉励。今年是《新青年》创刊一百周年,新华社创立84周年,难道我们能满足于《新青年》和新华社当年那种青涩的水平吗?

十年来,东博书院吸引了数以亿计的受众的关注,得到了数以万计的朋友的关爱。我们要感谢的人群之庞大,恐怕是整个平泉加上北京都站不下的。我在微信朋友圈里透露了一下消息,就有上百家企业要来赞助,上百位朋友要来参加,有的还排练了节目。是我狠心谢绝了他们。前天晚上,还有一位被我除名的前东博书院成员央求要来参加,我告诉他:你要独自战斗,在书院外面帮助书院。

所以除了我们已经打印出来的鸣谢对象外,在此只能抱歉地大部分予以省略。

而盘点一下我们书院的战绩,我随意例举几个今天没有到场的朋友的网名,挂一漏万,就足以让大家联想起十倍百倍的其他朋友及其光辉业绩。比如傲妈、比如江帆、比如伊水、比如野火。他们都是东博书院最出色的战士,也是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公民。

但是我还想特别感谢三种人。一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二是国内的腐败利益集团,三是诸多无耻小人。这三种人出于阶级自觉或者智商乱码,十年来对东博书院发起了此起彼伏的围剿和攻击,重大的战役数以十计。东博书院的外墙上弹痕累累,东博书院的屋顶上硝烟弥漫,东博书院的大门外流血漂杵。他们的英勇、他们的奉献、他们的前赴后继,不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因为它们基本上是来一个伤一个,来一群臭一群。比如某媒体集团,勾结和指挥数以百计的媒体,数次发起对东博书院的狂轰滥炸,结果是他们自己一天天烂下去,发行量一天天逆增长,领导人一个个被双规,最后他们的名字成为一个贬义词。多少个这样的好汉倒下去,而踏着他们可耻的尸骨,东博书院巍峨地站起来!正像毛主席感谢日寇和感谢蒋介石那样,我们也要向这些负能量勇士的牺牲表示感谢和敬意!

上述这种未免有几分故作英雄气概的话,其实也包含了一点我们的自恋和自嘲。真正的英雄是群众,他们才是保护东博书院的铜墙铁壁,他们才是滋养东博书院的甘泉和乳汁。昨天上午我到北京大学参加北大中文系系友会成立大会,当得知我们东博书院要举办十周年庆典,许多老中青系友表示了由衷的祝贺。德高望重的段宝林教授拉着我的手,捐给东博书院五千元人民币,再一次表扬我们书院办得好!

十年来,我们看到了爱国民众的觉醒,看到了正义精神的复归,看到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崛起面前的发抖和发狂。像鲁迅先生所形容的,我们听到了林中的响箭,看到了峰顶的曙光。我们只是这时代的汪洋大海中的一艘驱逐舰或者巡洋舰,连航空母舰都算不上。但是我们愿意和普天下的正义的同胞团结在一起,打造中华文明的联合舰队,为祖国,为人民,为先烈,为子孙,继续倚天屠龙,继续笑傲江湖。

今后,东博书院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文化传播理念,将古代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传统相结合,立足中华,吐纳寰宇,坚信天道,捍卫人道,摒斥邪道,坚守正道,探索和开创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金光大道。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篇六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20xx年2月28日XX公司十周年的生日,是值得所有安迪普人庆贺的日子。公司成立十年来,在公司领导和员工的大力支持下,安迪普由小到大,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对全体安迪普人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公司成立十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公司管理层向各位领导和全体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十年来公司蓬勃发展,硕果累累,特别是我们每个员工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目前公司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但总的来讲,机遇大于挑战。困难毕竟是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我们要克服种种困难,迎难而上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再接再厉,共创辉煌,使企业的发展迈出更大的步伐。我们坚信,在大家的齐心协力,安迪普在未来的征途中必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荣誉承载过去,开拓旨在未来。过去的十年只是一个逗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优势,创新理念,整合资源,打造精品,形成人才和产品优势,就一定能开拓出一个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最后,我代表公司管理层再一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事,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欢聚一堂,共同为我们集团10周岁的生日欢庆,作为的一名员工我感到无比的高兴与自豪,在此,我代表公司的老员工衷心的祝福——我们集团的十周年庆典。

今天,的发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自1997年成立以来,从十几名员工发展到近500名员工,从以前400平米简

陋的办公室,发展到现在拥有平米现代化设施的办公大楼,从一个小规模公司,发展成为在行业内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我们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能有今天这般傲人的成就,与我们在座的每位领导、同事是密不可分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的创业也是如此,现场有不少的老员工,当年艰苦创业的场景,作为发展的见证人应该最有体会了。艰苦的环境,简陋的设施,在当时,我们并没有为此而却步,怀着满腔热情,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1997年,那是我刚加入大家庭的日子。回忆那段珍贵的岁月,我不禁感慨万千。当时的我,亲身参与了四川联通寻呼营销系统项目,亲眼目睹在座的老同事,也是我的前辈,更是我的老师,为了拿下这个项目,在前期投标工作开展的时候,他们不分昼夜,几天里轮流加班,每天仅仅休息三四个小时,涂总更是几天里不曾回过家,为了尽可能的让投标书完善,大家熬更守夜,同心协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成功赢得了四川联通寻呼营销系统项目。他们这种敬业精神,给刚踏入公司的我,上了深刻的一课,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受益匪浅。

1999年,移动gsm室内分布系统项目启动,对于当时我们来讲,所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而且困难重重的项目。人力少,技术薄弱,并且缺乏必要的经验。记得那时我们一个员工,需要同时身兼多个岗位,有人既是项目经理,也是技术员、还要参与工程实施,白天进行施工,晚上还得加班做方案。在当时人员配备并不充分的环境下,大家并肩作战,做工程实施的、做技术服务的、做后勤支援的,各岗各位,各司其责,紧密团结,友好协作,我们与公司共同经历了来自各方各面的重重困难,同事们没有半点怨言。在公司上层领导和员工的坚持努力下,我们走过来了。开始,公司的销售业绩相比往年实现了迅猛突破。 今天的,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自初开始引进管理,使得以前许多不合理的制度得到规范,让企业逐步走向正轨化、程序化、整体化,这也是为我们走向全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大家应该记忆非常深刻,这也是小灵通网络优化大规模启动,最关键的一年,当时非碘病毒肆虐,全国上下极度恐慌,很多单位业务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我们的员工没有因此而畏惧,为了刚启动的小灵通网络优化项目,勇敢奔波在全国各地第一线,进行试点工程。所以,公司把握住了这个契机,迅速在全国各地开拓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由此,从一个本地企业开始走向全国。

公司全面开展四川网通scdma项目,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我们迅速完成了50余套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建设速度与工程质量完全满足甲方要求。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今天来之不易,十年来我们经历了许多坎坷、挫折。面对困难大家沉着冷静,认真的分析、解决,从中得出了许多经验,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简洁高效务实创新”这八个字,作为公司的管理理念,升华了我们的企业文化。

近几年,我们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设立分公司。,我们成立了产品研发中心与设备生产中心,并且拥有了自主产权的产品。通过这些年脚踏实地的积累,公司规模日愈壮大,业务更是趋向于多元化发展。

如今,我觉得把称作是我们的家更合适,一个有全体的领导、职工组成的大家庭,作为大家庭的一员应该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用心呵护这个大家庭,工作中大家严格按照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工作,严于律己,一心一意为公司谋发展;生活中大家亲如兄弟姐妹,互帮互助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亲人的温暖,家的温馨。 我很荣幸加入,并且和大家一起工作,我相信在以后与大家共同工作的同时,自己的各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并将成为一名真正具有精神的员工。我坚信:的发展是无限的;前途是光明的,员工是优秀的。我愿意和大家一同扎根,为我们共同的家贡献自己全部所能与爱心,愿我们大家共同携手为,更加美好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在的这十年,我自身能力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在这里我得以成长,在这里,我获得了无数锻炼的机会。我非常感谢提供了这样的发展平台,更要感谢涂总十年来给予的信任与栽培。感谢给予我的每一个机会,没有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这里,我要感谢在座的前辈,我的老师,在的这段岁月里,对我工作的指导与帮助。还有在场的我的同事们,以及此刻,远在全国各地执行任务而无法到场的同仁,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与理解! 此刻,相信在场的同仁,都有着同我一样激动的心情,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就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出色的表现,来回报。

最后,祝愿明天的更加辉煌。

我的发言完毕!再一次感谢大家。谢谢!

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篇八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各位穆旦文学社的社员:

我们迎来了穆旦文学社成立十周年的隆重庆典,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它将会铭刻在我们每一个文学社社员的记忆中。

穆旦文学社是由“所谓”文学社和“缘缘”文学社合并而成,去年11月正式定名为“穆旦文学社”。我觉得“穆旦文学社”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名字,因为“穆旦”是一个闪耀着光辉的名字,以“穆旦”这个名字来命名我们的文学社,这是我们文学社的骄傲和荣耀。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出版社曾推出《20世纪桂冠诗丛》,入选诗丛的都是世界第一流诗人,第一辑推出了奥地利的里尔克,法国的瓦雷里和中国的穆旦。确实,穆旦作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代表人物,跟20世纪世界级大诗人并肩站立而当之无愧。

穆旦最可贵的是始终坚持诗歌艺术的独立品格。中国现代诗人中,能够历经时间的磨洗而越来越闪耀真金光芒的,不会太多,而穆旦必定是光芒愈来愈强烈的一个。穆旦诗歌那穿透历史的尖锐,那承担时代的凝重,那探索生命奥秘的深邃,对我们的写作无疑是一种珍贵的启示。我们的写作应该像穆旦的写作那样,去见证一个沉重的时代,去探索复杂的人性,去承担人类的良知和苦难,去磨炼和拷问我们的生命与灵魂。

穆旦的诗,穆旦诗歌中的丰富和丰富的痛苦,至今仍能强烈地打动我们的心灵,请听一听他半个多世纪以前写下的诗句:

……我们站在这个荒凉的世界上,

我们是廿世纪的人生骚动在它的黑暗里,

我们有机器和制度却没有文明

我们有复杂的感情却无处归依

我们有很多的声音而没有真理

我们来自一个良心却各自藏起……

这样的诗句所表现的一个现代人的困惑、迷惘和沉痛,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既然我们的文学社以“穆旦”为名,我们就不能亵渎了这个神圣的名字。

“穆旦文学社”,我说了穆旦,还要来说说文学。我要说:热爱文学的人有福了,上帝将会赐予你们源源不断的智慧、激情、善良和爱。热爱文学,跟热爱足球、热爱钓鱼不是一回事,因为文学跟灵魂有关,跟思想有关,跟历史有关。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文学是其中最有光芒的珍宝,推动一个民族进步的各种力量中,文学的力量绝对不可忽视。法国人认为,在推动法国历史前进的三十位伟大人物中,至少有15位以上是诗人和文学家。而文学对我们热爱文学的每一个人来说,它的神奇,它的美丽,它的丰富,它不可征服的魔力,它伟大的想象力和不朽的创造精神……每时每刻在改变着我们的人生——它把我们的贫乏变为丰富,把我们的浅薄变为深邃,把我们的浮躁变为沉着,把我们的狭隘变为广阔。我们既然选择热爱文学,我们既然选择参加穆旦文学社,那么,就让我们去贪婪地享受文学,去充满激情地创造文学。

文学,值得我们用自己的一生去热爱。

谢谢大家!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hzc/qingdian/gn4lr7.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