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方案 >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精品多篇)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精品多篇)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精品多篇)

《摇篮曲》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

聆听《摇篮曲》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聆听印度歌曲《摇蓝曲》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印度摇篮曲教案教后记。

2、情感目标:在欣赏活动中,感受印度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印度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3、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对印度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材分析

1.背景资料--印度音乐

印度是世界上人种、宗教、文化和音乐方面种类最为繁杂的地区之一。印度音乐受波斯、希腊、蒙古、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外来影响与印度原有文化相融合,形成完整、独特的印度音乐文化。印度音乐,尤其是印度古典音乐与宗教、神话有密切的关系。印度音乐有其特点的音律、调式、旋律、节奏、曲式、体裁、乐器和乐队、演唱方法和表演方式。"拉格"和"塔拉"是印度古典音乐的两大支柱。"拉格"是一种旋律的程式、框架。"塔拉"是印度音乐复杂节奏节拍体系的总称。印度音乐的特点之一,是形成种类繁多的装饰性乐句和装饰音体系,音乐进行多曲线形、波浪式和螺旋式而很少直线式。印度音乐还有独特的器乐体系。印度的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多为歌舞形式。

2.歌曲简介

歌舞在印度电影中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每部影片都穿插绚丽多姿、优美动听的歌舞场面。印度电影音乐吸收了印度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素材,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风格。例如印度影片《流浪者》中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和《大篷车》、《奴里》中的插曲等。

电影《两亩地》反映了印度贫苦农民的生活遭遇。故事情节:忠厚朴实的农民夫妇向波和芭罗以及他们的儿子,依靠两亩地为生,但财主霸占了这仅有的两亩地。失去生活来源的向波带着儿子到加尔各答谋生,历尽苦难,幼小的孩子偷偷地以擦皮鞋赚钱,最终没能摆脱苦难的噩运。《摇蓝曲》是影片里贫苦农民向波的妻子芭罗接到丈夫从加尔各答奇来的信,但是她不识字,就去找雇她做帮佣的女主人,请她读信,当她走近主人家时,女主人正对着自己的婴儿唱着这首摇蓝曲。歌曲宁静平和,带有祈祷式的音调,既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也表达了盼望生活安宁的愿望,教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印度摇篮曲教案教后记》。曲调具有摇蓝曲的共同特点,也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演唱形式为女声独唱,用印度民族乐器伴奏。这里我们听到的是电影中用原文演唱的录音。

印度影片《两亩地》,属于印度电影中较少见的批判现实主义佳作。该电影在20世纪50年代曾在我国公映。

3.音乐分析

这是一首具有印度民族风格的摇蓝曲。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以及波浪式、螺旋式的旋律进行,给人以深情、婉转、缠绵的感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印度音乐是建立在印度独特的、与西欧古典音乐不同的音乐要素如"拉格"和"塔拉"体系基础之上的,现在用我们的记谱法并进行音乐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乐谱和分析仅供参考。

歌曲记谱为D大调,可以认为是a多里亚调,用7/8拍子即3拍+4拍,速度缓慢。曲式结构特点是,重复句的多次反复出现。这个多次反复出现的乐句旋律进行平缓,在五度范围内进行,给人以恬静的`感觉。

全曲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24小节,经短小的过门后,从第26小节到结束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视为由A+过门+A+A+B+A,由五个乐句构成。

A句从第1-4小节,歌词为"安睡,宝贝,快快呀安睡。")。

B句第15-20小节,歌词为"天上小星星,烁烁闪光辉,甜蜜的梦催着你入睡")也可以把过门前的A句视为歌曲的一个引子。

第二部分,可视为结构,第二部分重复一次反复时省去过门,由四个乐句构成。

C句第26-32小节,歌词为"梦神来回"和"是我心肝")。

B句第32-37小节,歌词为"花园多宁静"和"你使我快乐")。

A句第38小节到结束。

由此可见,全曲共九个乐句中,A句共反复了6次,给人以深刻印象。

教学重点

熟悉歌曲《摇篮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

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情绪。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通过欣赏了解印度民族音乐的特点,其旋律特色的音响效果,对于歌曲内容的了解比较简单,所以在聆听和模仿上多花点时间。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师弹琴向生问好生听琴向师问好情感交流

准备上课

二、聆听歌曲《摇篮曲》

1、师介绍歌曲背景。

2、播放歌曲范唱。

3、问:音乐的风格特点。

4、师生小结。

1、听歌曲背景简介。

2、聆听歌曲范唱,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3、讨论交流。

4、师生小结。

《摇篮曲》是一首有印度民族风格的摇篮曲。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丰富的装饰音,给人以深情、婉转、缠绵的感受。

三、下课。师弹琴向生再见生听琴向师再见。情感交流

教后记:以前我们听过舒柏特和我们国家的《摇篮曲》,风格各异。但是这首歌曲的民族特色十分浓厚,因为印度特有的歌曲旋律让人很难忘,所以学生很感兴趣。

《摇篮曲》音乐教案 篇二

通过学习歌曲,让幼儿感受摇篮曲温馨优美的意境,并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旋律的舒缓流畅,充分感受摇篮曲的美。

活动目标

1、感受摇篮曲温馨优美的意境,运用肢体语言表达旋律的舒缓流畅。

2、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回忆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呵护,感受妈妈的爱。

3、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活动难点

尝试与同伴合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并填词哼唱表达感情。

难点剖析

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妈妈关爱宝宝的情境,是需要幼儿切身体验感受的,教师需要适时合理的引导,让幼儿感受到这样的情境。在填词方面可以让幼儿分段填唱,这样幼儿又容易掌握些。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一、欣赏音乐。

1、倾听音乐,说说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意境。

二、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1、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2、你的妈妈有没有给你唱过摇篮曲?是怎么唱的?

3、谁能跟着音乐来表演一下。

三、扮演角色,合作表演

1、幼儿自由结伴,分别扮演妈妈和宝宝,随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

2、用提问引导幼儿评价自己的肢体表现。

四、填词哼唱,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这是很生动形象的表现环节,除了表演角色外,同伴间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引导性的语言和行为对幼儿的表现很重要。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摇篮曲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音乐体裁,很多的作曲家都写过许多优秀的摇篮曲,平时生活中也能接触到较多的摇篮曲。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对于幼儿说来不算陌生。在本活动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幼儿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纲要》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幼儿尽快入境。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再引导幼儿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使幼儿轻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理解了歌曲的意境。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了乐曲理不清,斩不断的母爱之情。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幼儿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力求对幼儿表现出了应有的热情和宽容,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母爱关系,扩大了幼儿的音乐视野。

《摇篮曲》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能辨别处于进行曲的不同之处,运用各种姿态表现对曲子的理解和感受。

2、让幼儿从音乐欣赏中体验到美的享受。

3、发展幼儿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表现静谧夜景的图片。布娃娃、摇篮、吊篮各一个。会打呼噜的小熊一个。布娃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摇篮曲的磁带一盒。外国摇篮曲中国民间摇篮曲、外国摇篮曲和进行曲的各一盒。

活动过程:

1、出示摇篮,提问幼儿:这是什么?摇篮是干什么用的?

2、出示晚上的图片,提问幼儿:这是什么时候?忽然传来哭的声音,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想一想小妹妹为什么哭啊?(要睡觉了)老师当妈妈拍着小妹妹唱着摇篮曲让她睡觉。

3、教师放摇篮曲导入课题。

4、教师弹唱“摇篮曲”让幼儿抱娃娃学一学妈妈是怎样用手当摇篮摇小妹妹睡觉的。

5、教师提问幼儿:歌曲里都是有谁?(晚风婆婆、月亮姐姐、小宝贝)

6、教师讲解摇篮曲大多数都是6/8、3/4节拍的它的曲调优美,节奏缓慢,唱时委婉动听,是小弟弟小妹妹、小朋友最爱听的曲子。小朋友听摇篮曲能心情舒畅,安静地入睡。

7、教师告诉这首摇篮曲是6/8拍的,教师和幼儿一起打节奏。

8、出示小熊告诉幼儿:“小熊睡觉时也爱听摇篮曲”把小熊放在摇篮里边摇边齐唱摇篮曲,可请个别幼儿上来摇,唱完后小熊打呼噜睡得更香了。

9、教师简单介绍摇篮曲的来源:摇篮曲在我国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曲调不同的摇篮曲。摇篮曲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请幼儿欣赏东北民歌摇篮曲和世界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的摇篮曲。幼儿边听边抱起娃娃用手作摇、拍等动作。

10、教师告诉幼儿:摇篮是能摇动的或能吊在高处的用藤条或线绳编成的,小弟弟小妹妹可以在上面睡觉的小筐或小篮子称为摇篮。

11、教师放音乐摇篮曲和进行曲请幼儿区别出来。并讲清这两首曲子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活动延伸:

出示“小妹妹的梦”图画一张,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美丽的梦,并让他们用彩笔画成一幅图画。

《摇篮曲》音乐教案 篇四

[教学理念]

《摇篮曲》是九年义务小学音乐课本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本课在第一课时学会歌曲表达对母亲最崇高的爱。

本课教学注重学科综合,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音乐与美术事例即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音乐,把音乐与语言、英语等在内的与音乐艺术有关的其他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跨科整合,激励创新,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用真情感染学生,以自己对音乐作品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让学生在歌曲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一、感受音乐,跨科整合,激励创新课的一开始,打破以往的师生问好,发声练习等陈旧的教学方法,在让学生欣赏我画的美丽画面时,要求学生自己用美丽的彩纸装饰画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交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们积极动脑,每一名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到前面展示,师生共同参与,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教学。

二、聆听音乐,在模唱旋律突出重重,解决难点这节课是第二课时,在学生完整学唱《摇篮曲》的基础上,我又精心设计几个变化音让学生模唱,例如愿每一句的句尾的5和1音改编成5543和11然后分成两组,一组唱主旋律,一组唱变化音,并发给学生小星星看看谁最聪明,让学生自己拿着这个小礼物,到前面把听出不同的音粘贴在音符下面。学生一下子对这种教学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都聚精会神地用耳去聆听、模唱,效果很好,初步让学生掌据了二改声问的简单和声的变化,通俗易懂。

三、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以美育人,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蕴含着许多的素质教育因素,教师要从音乐创新的角度去改进教学方法,认真挖掘教材内涵,有针对性地将音乐的育人功能渗透到教学之中,一首歌的歌词常常表达歌曲的主题及情绪,了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方面,《摇篮曲》这首世界名曲就是描述了母亲对孩子的那种深深地情浓浓的爱,我首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在我的感染下,全班同学和我共同有感情的朗读孟郊的著名诗句《游子吟》,然后我又创了一首献给母亲的小诗,用《摇篮曲》的旋律边弹边唱:“妈妈,我亲爱的妈妈,妈妈在哪,哪,哪就最快乐,你是世上我最爱的人,祝您平安,祝您健康长寿。”通过我的引导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现对自己母亲的心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四、发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作灵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唱、说、讨论等形式,我们又不约而同地进入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妈妈我想对您说”同学们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即兴创作,有的动手做彩纸粘巾同心圆上面写着“妈妈我爱您”、有的用流利的英语诉说对母亲的恩情、有的叠出许多千鹤巾在黑板上、有的用舞蹈表达情感,还有的给母亲亲自动手做小礼物等等,真正做到新课程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案例[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摇篮曲》第二课时,使学生感受简单的二声部合唱的效果,用轻柔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二)运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创作歌曲,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听辨变化音,准确地模唱旋律,感受二声部和声的效果。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创作歌曲。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电脑,课件等。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教师首先在黑板上面一幅宝宝安然入睡地图画,并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自己动手拿出剪发、彩纸随意粘贴(师生共同能参与,跨科整合,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完成作品之后,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夜幕降临了,深蓝色的天空,繁星点点好象无数颗小眼睛一眨一眨,大地显得格外的宁静,耳边传来妈妈轻柔歌声,你们听……

[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摇篮曲》通过复习巩大,进一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印象,为导入新课作准备]。

(三)教师小节: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就是上节能课我们的学的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的作品《摇篮曲》,今天教师就和同学们再次走进《摇篮曲》的第二课的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的歌曲、处理歌曲、创作歌曲。

二、新课教学

1、再仔细聆听一遍《摇篮曲》谁来告诉教师在哪一个音出现变化,并用自己独特方式作一下标记。学生到前面来用x指出变化音的位置,如:33217125‖33234210‖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培养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2、教师弹奏变化音的旋律,要求学生模唱,熟练之后分成两组,一组唱主旋律,一组加入变化音,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完整演唱。

(通过听、唱、比较、判断等方法,进一步感受理解音乐要求在音乐中的表现。)如:33217125543‖332342111‖

3、师生共同努力将舒伯特的作品二度创作,谁告诉教师同学们还有哪些不同的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学生回答:独唱、合唱、齐唱、伴唱……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再现歌曲)

4、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人孟效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正是歌颂伟大的母爱而著称世界上只有母爱是最伟大、最崇高的,并为自己的母亲献一首小诗,用《摇篮曲》的旋律演唱出来。

(在教师表现的过程当中,学生也被当时的情境深深地感染了,大家一同朗育、诵《游子吟》,这首赞扬母亲的古诗这种立意与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使之心灵得以震撼,从感生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

5、教师和学生们共同走入下一个环节“妈妈我想地您说”。

对这首歌曲情景创意。(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自己母亲的爱、诗朗诵,即兴表演,用英语送妈妈一句话,手工制作同心圆,叠千纸鹤等等,通过乐曲的情境,师生共同活动,即兴选择各种表演形式进行综合展示汇报,使学生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后记

我在设计,创编《摇篮曲》的第二课时的整个过程中,力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构建一个多方位、多视解的立体化的教学思路,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整节课我把音乐与美术、语文等音乐艺术有关的其他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跨科整合、激励创新培养学生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在音乐实践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因此,我采用“情境导向→导学铺垫→掌握新课→参与表现→总结全课”的课堂结构模式圆满地完全成了教学任务,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这节课是第二课时,在学完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所以我设计本课时先让学生听出变化音,然后让学生用“啦”音模唱,最后分给体验其音乐的艺术效果,接着我设计了一个二声部的结尾,让学生演唱感受合唱的魅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协作精神,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蕴涵的音乐美,在导入新课我用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教育的情境,通过美术、背景音乐,学生参与粘贴完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在愉快的气氛中自愿接受音乐美的陶冶。

二、挖掘教材中的一个“情”字

音乐教育是人的情感教育,其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丰富人们对人类情感性质的洞察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课教学就试图从“情”字入手,挖掘其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进而积极有效地实施美育。《摇篮曲》是表达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通过乐曲的演唱,我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有的学生用红纸制作一颗火热的心上面写满诗句,有的学生装折叠了许多纸鹤,礼物虽小却代表孩子们的一片童心,尤其是韩强同学听乐曲动作表演生动形象,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演染的淋漓尽致,受到在座老师及学生的好评。他们良好的音乐素质和音乐表现力在这节课得到充分发挥。

也许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每节课后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一些遗憾,本人更觉得本课存在着很多不足,假如让我再上一次数会更多地留给学生创作音乐与表现音乐的空间;我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用音乐的主题,自己没定情绪,速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我会让更多的学生根据对作品的理解来创作表演,来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总之,我将继续努力更好地教学方法,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上好每一堂课,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艺术人才。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xzy/jiaoyufangan/ny3jv9.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