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论文模板 >

浅议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政策中家庭存在的问题

浅议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政策中家庭存在的问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双减”政策的出台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教育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关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集中体现。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五项管理”,从国家层面力度巨大,从教育部门层面坚决贯彻执行,那么从家庭教育的层面来看,是否能够做到步调一致,同步推进呢,这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浅议落实“双减”“五项管理”政策中家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长期以来,作业都是家长关注的焦点,每天学生一回到家家长首先督促的就是完成作业,现在小学一、二年级取消了回家作业、其他年级学生也大大缩减了作业量,一旦学生回到家不做作业或者只做一会儿作业,家长潜意识里就觉得是不是孩子偷懒,对孩子产生不信任感,进而想方设法为孩子增加新的作业形式,通过自己布置、请别人出题、买课外练习、下载重点题型等多种方式让孩子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书本中。最终结果导致学生的作业时间和作业量并不能达到改革预期的要求,自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根本上没有解决减轻作业负担的问题。

家长间相互的攀比心理导致课外培训“换汤不换药”。“双减”政策中限制了节假日、晚上课外培训的时间,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应该是保障了学生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用来增加睡眠、锻炼体质、优选读物等的时间。然而就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课外培训机构通过调整上课时间和上课形式,把集中培训安排在周一至周五晚上20:30之前,学生一放学马上到培训机构上课;节假日因为不能集中补习学科性知识,就改成兴趣班培训或者“一对一”的入户家教。一旦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依然在上补习班,家长就开始忧虑,毕竟别人家孩子都在补习,学习的时间和内容更多,就感觉起点也不一样了,生怕孩子又输在了起跑线上,为了平衡还得想法子让自家孩子也参加各种培训。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真正的负担并没有得到减轻,甚至有可能更加重,因为周一至周五晚上补习完了还得回家完成学校及补习班布置的作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原来上大课的改成“一对一”,收费自然更高,实在困难的只好不加入,无形中其实也造成了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平等的事实。

家庭教育的作用显现效果不一。在“五项管理”中,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每一项的管理与家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家庭整体的教育氛围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在一个家庭中家长自身的示范作用,如果家长自己在家里整天都是抱着手机各种玩法,时常熬夜,孩子从心理上就会不自觉地模仿家长,尝试家长的生活方式。同时,家长沉浸手机,自然就减少了与孩子的交流,减少了组织家庭活动的方式,孩子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参与家庭生活,也就越加依赖于手机世界,越形成依赖对其他的活动愈发缺乏兴趣。孩子就是在这样的不良循环中逐渐手机上瘾,就算学校进行严格的管控,孩子要么会采用各种手段私自携带手机,要么就是身在课堂心在手机,并不能真正解决手机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比如读物管理,在学校里禁止了不良读物的进入,但是如果在家里没有家长的把控,学生依然有可能接触到一些不良的读物;尤其是一些农村家庭,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孩子在家,隔代长辈一般都只管孩子吃穿,甚至有好些并没有什么文化,只要看到孩子看书都以为是在学习,又怎么能监管到孩子去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方面的读物呢?再从体质管理上来说,现在的家长对于独生子女一般都比较宠爱,过分注意孩子的安全,孩子在家里活动多了会说太淘气,户外活动多了又觉得存在安全隐患。在家长的意识里,还是觉得孩子乖乖呆在家里看书是最好的,又怎么能养成孩子通过各种活动增强体质的习惯呢?

总而言之,无论是完成“双减”任务,还是加强“五项管理”,靠单方面的学校教育很难完成。教育改革的任务还需要更多调动家庭、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真正认识到教育对于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意义,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的意义,携起手来,形成合力,才能还孩子一个天真的童年、快乐的少年、趣味盎然的校园。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xzy/jiaoyujiaoxue/lv5vm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