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论文模板 >论文模板精选 >

哲学论文(精品多篇)

哲学论文(精品多篇)

哲学论文(精品多篇)

有关哲学的论文3300字 篇一

浅谈中国画中的道家哲学精神

中国画是一种精神劳动,它要求画家具有高深的艺术修养(包括人生经历、学养沉淀、胆识、才识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

它通过表现不同于西方透视的空间意识和奇妙的精神氛围以及对绘画语言创造性的运用来表达中国人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源于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主张适应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基于此,我们要用心感悟自然,使自己的精神得以升华。

在创作绘画时,必须将内心杂念彻底涤除,心境升华到对世俗繁杂之事一尘不染的空灵境界,才能创作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妙品佳作。

这种感悟方式是一种精神的升华,体现了物我互融的大思想,使物我感应达到物我为一的境界,最终将超越存在的精神力量得以体现。

《庄子·人间世》云:“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乘物以游心”,就是要求我们在作画时,心要平,气要和,神要静,虑要远,心随物游中,万物是如此之玄妙。

将自我融于万物,通过心灵遨游,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摆脱各种世俗观念的羁绊,神游物外,得庄子之逍遥、老子之无为,才知绘画之本源,然后回归本体,复入有我之境,达到下笔如有神,乎随心远,笔随意至,乃至于意犹未尽的境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眷恋山水,领略玄趣,追求道家的精神境界,这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指出山水画的作用是“澄怀观道”“澄怀味象”。

“澄怀”就是要领略玄趣,荡涤污浊势利之心,遁于空静的山林,体会圣人之道。

远离尘浊世俗,“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静静地思索,深沉地入静,方能得道。

有世俗名利之心的人,奔走于势利之途、名利之场,一心想发财,一心想做官,还能“不争”“处下”“无为”吗?还能像庄子一样拒绝礼聘吗?还有时间和心思去“逍遥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吗?

众多文人雅士游山观水,歌诗以咏之,绘画以形之,通过歌咏描绘自然山水,寄托自己的情怀,寻求老庄的精神支柱,寄托高逸清雅的情操。

受到老庄之道影响的画家,不愿出世为官,而是遁入山林,与自然为伴,求得自我的解放。

他们的审美意趣是老庄的审美意趣,是朴素、自然、清淡的,传统中国画的发展就是深受这种审美意趣的影响。

庄子曰:“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刻意尚行,离世异俗”(《庄子·刻意》),这是高人、逸士刻苦自励的修身之道。

画家何尝不是如此,自魏晋以来,历代有成就的画家,哪一位不是自甘寂寞、雕励心志、淡泊名利?正因为他们安心于寂寞,安心于恬淡,“无功名而治”,不混杂于世俗,“不刻而高”,所以才有一个清澈而平静的创作心境。

于是,他们笔下的作品是佳作妙品。

从六朝的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到“元四家”的倪瓒、王蒙、黄公望、吴镇,他们殊途同归的经历和成功都验证了“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天地之道”和“圣人之德”。

道家主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第二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

静是画的另一种境界。

画唯其静,方能产生一种文气和秀逸,静极生动,静中有动,静动谐宜。

老子主张以静悟道,达到神会的地步。

在绘画中,画家要本着一颗虚静澄明的心与画以神相会。

这样,画家的境界与道融为一体,与万物融为一体,与道同体,自然而然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庄子云:“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庄子·人世间》)。

庄子认为,人只有达到心境澄明的境界,才可以从内心世界中体悟道。

庄子的唯道集虚是绘画创作的佳境。

在绘画过程中,必须先散其怀抱,进入一种虚静状态,来到空明的境界,在那种无半点尘俗的无我之境中散步,凝神静思,心游万物才能含英咀华,才能画出无一丝烟火之气的绝妙作品。

绘画进入一种静虚的境界是十分必要的。

“向纸三日”,不是画不出来,也不是不会画,或不知画什么,而是神游于虚境,采集绘画之道。

如有的画家不喜欢当众作画,不外乎是怕别人扰乱了他那种虚静的心境,打断他悟道的思绪。

《庄子·天道》云:“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虚静,关键是人静、心静。

绘事本寂寞之道,历代成就卓著的大家,如黄宾虹、李可染都提倡绘画要耐得住寂寞。

惟其寂寞,方可顺其自然。

甘守恬适、淡泊,要达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三个寂寞的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①在虚静恬淡、寂寞空疏的环境中,人虽寂寞,但心不寂寞。

看似无为其实有为,无为中有为,有为中无为。

在这种空旷、虚幻的世界里,悟透自然之玄机,而后挥笔作画,还怕画品不高吗?

道家主张精神绝对自由,人要接近自然、摆脱社会的羁绊,身体也不能过受约束,如《庄子》第一篇便是“逍遥游”,他对人生和艺术的理想追求是“任自然”,主张艺术创作应当摆脱外物的干扰和人为的矫揉造作,

适应身心的自由,在保存自我中发挥天性,就像生活在江河湖海的鱼儿和翱翔在天空的鸟儿一样逍遥自在、无忧无虑。

他在《庄子·田子方》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

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礡,赢。

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里面描绘了一个解衣斑驳的画家形象。

他认为,有创造力的画师,平时举止超群,敢于弃绝纪律和礼节约束,在创作时进入旁若无人的特有精神状态,即专心致志,不拘形迹,任情恣性,甚至行为荒诞不经,这才算是真正画师所具有的风格气质。

道家认为,真正的道在自然之中,画家只有亲近自然,在认识自然和解读自然中悟道,物我之间才能形成一种超出客观的审美感受,显现人类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理想。

因此,历代的画家都注重写生,师法自然,追求艺术精神之美。

文人雅士画家,不欣赏人为雕琢的世俗之美。

《庄子·渔父》云:“法贵天真,不拘于俗。

”庄子的这种观点对于绘画的启示是深刻的,它要求我们师造化,以天然为法,却不拘于程式。

在创作时,画家要以真性情来表现物象之本真和神采。

例如“元四家”“明四家”和清代“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则堪称为“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与意境》中指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缕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的解放。

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

”②这样一种境界,被称为“天趣”“天然”“天真”。

它的对立面是“人工”,是“巧”。

《庄子》中提出“能体纯素”“反其性情而复其初”“朴素而民性得”“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这种自然无华的美是最高境界的美,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十分重视的一种风格。

哲学论文 篇二

1.事实与事物

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一定可以“勾画出世界的图像”,因此世界必然可以认知的。基于这个观点,维特根死坦首先否定了传统的以事物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他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不是事物的总体。”换言之,维特根斯坦所建立的是“事”的哲学而不是“物”的哲学。传统的物的哲学中,形而上学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去认知物体的属性、性质、实体和本质,去“追求经验背后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而又涉及到一般与个别的问题,最终我们考察的对象从存在物上升到存在本身。这种哲学注定是无法实现的,从休谟开始,人类能认识存在本身就收到了批判,到康德把“物自身”,排除了认识论领域,这一形而上学观点就被否定了,因为它要求我们去认识超出理性认知的对象,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维特根斯坦把事实作为世界的基本组成,他说“世界是事实的总体”,“世界分解为诸事实”。

2.事态与对象

事态原先被罗素翻译为原子命题,即事实的组成部分。维氏认为事态是最基本的事实,事实要么是事态,要么是事态的复合。但是反过来,事态并不一定是事实,因为事态包含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实,不仅是在世界中真正发生了的事实。“事态是对象(事物)的结合”,事态就是事物在世界中存在的载体,事物通过在事态中与其他事物相结合来存在,它的本质就是能出现在各个事态当中。对象在事态中与其他对象结合的方式称为事态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包含在对象之中的,对于一个对象,它与其他对象所有的可能的结构也就是所有他能构成的事态,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对象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始终不变的,因此,给定了一个对象,就相当于给定了它的形式,也就给出了含有该对象的所有事态,“如果给出了所有的对象,那么同时也就给出了所有可能的事态”,因此,事物的本质就是存在于诸事态当中,当我们知道一个对象,就等同于知道了它出现于诸事态中的可能性。维特根斯坦同时规定,世界的形式即是所有对象的形式的总和。对象的可能的事态构成了对象的形式,它是不变的,而对象的外在性质,即哪些事态成为了事实则是可以变化的,称之为对象的配置。对于不同的对象,我们只能通过形式和配置区分它们。对象之所以不能成为世界的基本实体,就在于它不具有独立性,一个脱离于事态的对象是不存在的,因为当对象独立存在时,我们只能知道它的可能的事态,而不知道哪些事态在现实中被实现了,我们也就无法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信息。同时,对象还是简单的,即对象不可以被分解为别的事物。当我们想象一个不同的世界时,它与现实世界一定共有着一种形式,否则我们无法想象出它。而由于这形式是由所有的对象的形式构成的,因此所有对象的形式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不变的,也就证明了所有对象是一定存在的和不变的,因此,“不变者,实存者和对象是一个东西”。假设一个对象是复合的,那么它就是多个不同的对象组合而成的,在这些对象没有组合成这个对象的时候,这个对象就不存在。因此,一个对象的复合性就要求它可能不存在,与之前的结论相违背,因此对象一定是简单的。对象与其他对象不能复合成一个复杂的对象,而只能形成一个事态。事态与对象不同,事态具有存在的独立性,它的存在不依附于其他任何事态,从一个事态的存在与否也不能推导出另一个事态是否存在。

3.逻辑空间

维氏认为所有的可能的事态都不只是可能的,而是存在的。“在逻辑中没有纯粹是可能的事情,逻辑涉及每一种可能性,而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这些可能性一定“存在于一种无限的空间之中”。维氏把世界分为两个部分:可感世界和可理解世界。可感世界由所有以发生的事实构成,而可理解世界,即逻辑空间,则由所有的可能的事态构成。维氏说,“在逻辑中没有纯粹可能的东西,一切可能性都是逻辑的事实”,所以一切可能性都在逻辑空间中存在,每个可能的事态占据了一个主目位置,也就是一个空间点,如果某个事态被实现,成为了事实,那么这个空间点就是被占据的,所有被占据的空间就代表着现实世界。每个对象在逻辑空间中代表一定的空间,即是它所有可能的事态代表的空间点的总和,也就代表它的形式,而它的事态中哪些空间被占据就规定了它的配置。因此,逻辑空间就代表着世界的形式,它是不变的和实存的。“在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对于每一种可能的世界,它的全部由逻辑空间中被占据的点的总和所规定,因此,每一种世界本质上都是逻辑空间的子空间,它们共享共同的形式,只是在对象的配置上有所区分。

如何写哲学论文 篇三

高中阶段,议论文的写作教学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难就难在学生无话可说,也不知怎么来说。对应着议论文写作其形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不知怎么来说”这一结构形式上的问题可以通过平时的模仿、训练、巩固、强化从而得以解决。而“无话可说”这一内容、材料方面的问题才是我们作文教学与学生作文写作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解决好了这一难题,其他的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可这“解决”二字却谈何容易。可以说,至今也没有多少语文教师能够说他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然而,针对此问题所进行的思考与探索却一直没有停止过。

我校自20xx年以来,一直在开展由邱学华先生创立并倡导的“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学法”这一课题的教学改革实验,运用其相关理论去解决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自己对此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想法。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自己是如何运用“尝试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原则,结合课堂教学来进行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议论文论据的搜集、运用以及拓展迁移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说说邱学华先生的这套教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核心就是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我尝试、自主探究,然后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归纳、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与内容,并对此进行相应的总结与点拨,从而完成知识的传授。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上述理论可体现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自主尝试”“兵教兵互助合作”。那么,在进行议论文论据的搜集与运用的具体教学活动时,如何来体现“尝试教学理论”的相关理念与原则呢?

我们先来尝试操作一个例子。

我们向学生提供一个话题:“逆境与成功”,然后要求学生自我尝试着去审题立意,并根据自己的立意去自主探究,搜集并运用论据。这一过程结束后,我们操作第二步,将所有学生的审题立意归类,然后师生共同明确哪些是最佳立意,哪些是一般立意,哪些已经偏题跑题。然后再对论据进行归类,哪些是典型论据,哪些是一般论据,哪些不能成为论据,最后让学生选择最佳立意与典型论据,运用我们所要求的模式来作文。作文完毕,这一教学过程是否就结束了呢?没有,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求学生将搜集得来的论据进行归类,无论是最佳立意的,还是一般立意的,甚至偏题、跑题的论据。首先要求学生明确一点,上述收集的所有论据除去不能成为论据的材料外,所有的论据都是有用的。这些论据中的某些事例或许不能用来论证此观点,但换个场合它们却会成为其他观点的典型论据,所以将这些论据划分为有用论据。然后将有用论据进行分类,将它们分为正面论据与反面论据两大类。然后正面论据又可分为古代中国、古代外国、现代中国、现代外国四个类别。划分完之后,现代中国又可分为:1.名人名言名事;2.格言俗语。其中名人名言名事又可细分为自然科学家(再细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社会科学家(再细分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化等)、社会名人、企业家以及体艺明星等类别,名事包括新闻、时事时政、广告词等类别。正面论据分类中的古代中国、古代外国、现代外国也都依各自特点而类同,反面论据亦然。这样一划分,就形成了一个有关论据搜集、归类的结构图表。

再接下来,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从结构图表中去拓展,进一步搜集论据。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能够发散思维,扩展视野,从古今中外中搜集不同的论据。每个学生都各自收集了相当数量的论据,然后再展开“兵教兵”互助环节,将搜集得来的论据再次进行分类,哪些是典型的,哪些是一般的,哪些是不能成为论据的,然后就是同学之间论据的互换交流、交叉收集与传阅。这一交流活动可以是同班之间,也可以是教师任教的班级之间,甚至可以是同年级的平行班之间。这样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归纳出典型的、符合审题立意要求的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的论据。这样搜集下去,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所收集起来的论据随之组成了一个论据库,拓展开来就成了一个作文论据材料的资源库,以后写议论文时,就可以从中提取相应的论据材料来作文了。

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继续运用“尝试教学理论”来进行深度探究。

在“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相关原则下,教师引导并要求学生对搜集来的论据进行隐含价值再挖掘。何谓“论据的隐含价值再挖掘”呢?举个例子来说,前面我们的话题为“逆境与成功”,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居里夫人发现镭的事例。那么通过深度探究,我们可以从居里夫人身上挖掘出如下的一些价值:其一,居里夫人与丈夫共同发现镭,表现了夫妻之间同心协作、共同取得事业的成功;其二,居里夫人所在的家族有多人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又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其三,居里夫人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经常拿钱物去资助他人,又表现出可贵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其四,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二战期间,波兰深受法西斯的伤害,居里夫人为了祖国的自由而积极奔走,又体现出令人敬仰的爱国精神。这样一挖掘,有关居里夫人的这条论据就转化为能论证五个方面问题的论据材料,一下子就提高了论据的使用价值,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榨油”,也就是要尽可能多的从一个人身上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论据材料。

接下来,在“尝试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老师再选出一个人或一个事例,要求学生也这样去挖掘其隐含价值,使学生们能熟练操作。等学生们都熟练了以后,就又可以将搜集来的论据分类,然后再分派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兵教兵”互助活动,将所有可能有隐含价值的论据的隐含价值挖掘出来,积累下来,成为新的论据材料。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一个星期提供一个话题,要求学生按照上述操作流程去操作,不停地搜集,不断地交流,不懈地积累,几个学期下来,积累的论据材料是非常可观的,学生写议论文时就不再无话可说,无论据可用了。

谈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样去搜集、去挖掘,论据不总有搜集完的一天吗?其实,这大可不必担心。我们在前面的结构图表里有这样的积累途径――古今中外的论据材料、新闻、时事时政,这些事例,尤其是新闻、时事时政是日新月异,动态的、永恒发展着的。所以,它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又何来终竭之说呢?反倒随着时间的推移,论据材料会不断更新、不断丰富。

论据的搜集完成之后,接下来我们要解决论据运用的两个问题:其一是论据本身的基本运用;其二是论据的拓展运用。

首先,我们来说说论据本身的基本运用。

这个基本运用是这么样的含义:我们所搜集来的论据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很长的一段话。若是一句话,在将其与观点联系起来进行论证说理时,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扩展,我们可设计不同的句式来展示这一条论据,使之富有文采,富有表现力,富有令读者信服的力量。若是一段话,我们又必须对其进行精简,使之既能与观点紧密联系,又富有说理性,同时我们也要对其进行句式方面的设计,使它们有文采,有说服力,且具有典型性。只有这样,学生们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论据有典型性,有说服力,论据语言有文采,简洁自然,逻辑严密,论说力量十足,从而在保证论证过程有理有据,论证得当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增加文章的文采,提升文章的档次。

其次,我们来谈谈论据的拓展运用。

前面我们谈到,在学生所搜集的论据中,有些能很好的论证此观点,而有些却与观点的联系并不紧密。那么,这些联系不紧密的论据怎么办?我们在将其搜集来之后,对它们进行了归类,进行了“榨油”,挖掘了其身上的隐含价值,而现在我们就可以拓展运用他们身上的隐含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论据其隐含价值的效益。

具体怎样来做呢?

我们作文训练时一般的作文程序是:出题者提供材料、话题,然后我们根据材料和话题而审题立意,然后根据审题立意去搜集论据,再然后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构思、设计,最后下笔成文,从而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而我们现在谈及的论据的拓展运用,却是上述作文过程的逆过程,即由论据而引申推延,由引申推延而发掘出新的立意,由新的立意而写成新的文章。

在这一由论据而发掘出新的立意的过程中,教师平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始终要求学生的立意指向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观、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态度,使其立意始终能立足于一定的人生高度。这样坚持写下来,学生的论据多了、新了,学生的审题立意也多了、新了,然后再加上作文结构的模仿、训练、巩固、加强,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会水涨船高。

上述一系列过程,我们将其称之为:议论文论据材料的搜集、运用以及拓展迁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尝试、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其学习的主体性,而教师也能及时指导、归纳、总结、明确,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很好地体现了“尝试教学理论”的“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兵教兵互助合作”等几项原则,因而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在议论文教学与写作中,学生无话可说及不知怎么来说、不知从何说起的难题,给了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一个好的突破口。

笔者的实践证明,这种议论文写作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它能有效地解决议论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我们都可以在这一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进行共同的探讨。

哲学论文 篇四

摘要: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人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生产活动,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环境的恶化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又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环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关键词:科技发展、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科技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首先必须得认识这个世界。

然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而且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也是一致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人类所改造的客观世界的主体是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是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世代繁衍的必由之路。

〔1〕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成本的与日俱增,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人类在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日益匮乏,从而又加重了人类的生活负担,这正在演变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日后的科技发展中更好的保护环境,如何在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发展中找到协调发展的路径,已成为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对待自然的态度从敬畏,到控制、剥削,直至自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过程。

自然观正是在人与自然界长期相互作用、影响下形成的;作为世界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认识,是关于自然系统的性质、构成、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随着人类对世界、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到现在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人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生产活动,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环境的恶化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而自然灾害的发生又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环境,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人类科技的发展也经历了同样长时间的过程;然而对近代科技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是以1784年随着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人类进入了蒸汽动力时代为主要标志,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它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大机器生产取代了以往的手工作坊,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

工业革命席卷欧洲大陆,英、法、德以及美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与此同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观,人类第一次萌发了征服自然、改造物种的信念。

而且从此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人类开始使用机械进行生产劳动,同时也开展了化学在工业和农业的应用……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第一次这么深刻的突显出来,传统的技术创新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难题。

〔3〕正如有人评价:“科学方法与机械技术相结合,将创造出一种“新工具”,一种新的研究体系,它使得知识和物质力量结合在一起。

然而人类对技术的不适当的应用,使技术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当环境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恶化、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损耗、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资源、能源日益枯竭和土地沙漠化时,却以损害和剥夺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后代人所依赖的资源为代价换换取少数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的好转,这导致了代内和代际环境权利的不平等,违背了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造成了生态伦理困境”。

现代人虽然有巨大的技术力量,却发现自己远离了自然。

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但并不能自动使环境得到改善,自觉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才是环境改善的关键。

我们没有必要非要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不要因为经济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放松对环境的保护。

环境问题应该时刻关注,不应等到污染到一定程度再来保护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和利用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能源短缺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

人类通过对能源开发和应用的历史及其结果的深刻反思,从20世纪后期开始有意识的弥补曾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并将探索新的洁净能源看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致使能源的结构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1981年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这对于全球开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

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潜力巨大,适宜就地开发和利用。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的主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对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可能。

据阿尔巴尼亚4月15日《世纪报》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说,由于空气污染,欧洲各国的人口平均寿命已减少了8。

6个月,而对于工业大国德国更为严重,该国人口平均寿命减少了10。

2个月。

瑞典科学家日前表示,郊区手机发射基站间的距离较远,手机需要发出更强的电磁波来维持通话。

因此郊区住户使用手机时面临的风险就更大。

美国科学家于2月15日发表的一份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孕妇吸入了被污染的空气,那么胎儿的DNA可能也会随之受到损伤。

这项研究首次向人们揭示,妇女怀孕时暴露在燃烧后受到污染的环境中,

可以导致其腹内胎儿的染色体发生异常。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儿童环境卫生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是在对60名新生儿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一结论的。

作为一项大型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研究小组对这些新生儿暴露在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AHs)中的程度进行了监控(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由于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或是在石化燃料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为了测定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程度,这些新生儿的妈妈、

一些怀孕妇女都要填写问卷调查表,并且要在她们怀孕的最后3个月随身携带便携式的空气监测器。

研究人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平均污染水平,把这些孕妇的受污染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组。

随后,研究人员会对新生儿的脐带血进行分析,

观察他们携带DNA的染色体。

研究者发现,受污染程度低的孕妇,其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受污染程度高的孕妇所生的婴儿染色体异常的几率。

这些都是发展中的一些负面效应。

这些新的问题都等待着人们去解决。

20XX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给无锡市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6月29日,家宝专程到江苏无锡对太湖污染及治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家宝还先后考察了朗盛(无锡)化工有限公司、帝斯曼柠檬酸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

在梅梁湖泵站和蠡湖展示馆,他详细询问了调水引流和蠡湖水环境治理情况。

在芦村污水处理厂,家宝向企业和地方的负责人了解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要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工艺水平,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

针对太湖、巢湖和滇池的水污染事件,家宝指出,太湖、巢湖、滇池是长江水系的三颗明珠,周边地区都是风景胜地,历史文化悠久,城乡经济繁荣,但一个时期以来“三湖”污染日益加剧,水环境继续恶化,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行“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的指导方针,通过全面、系统、科学、严格的综合治理,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使“三湖”湖体富营养化加重趋势得到遏制,水质有所改善,逐步恢复“三湖”地区的自然风貌,努力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他提出十点要求:

第一,当务之急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预防蓝藻再次大规模暴发,确保城乡居民饮水用水安全。

第二,强化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排放管理,禁止新上向“三湖”排放含氮、磷污染物的项目,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第三,加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并确保正常运行。

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

第四,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第五,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

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建立生态湖滨带,做好调水引流工作。

第六,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污染治理投入机制。

第七,科学论证,制定各个湖泊的综合治理措施和技术解决方案。

第八,加强各方协调配合,太湖流域治理要建立高层次的组织协调机制,抓紧编制综合治理方案。

第九,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加快制定太湖、巢湖、滇池等管理条例。

第十,落实防污治污责任制,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基层、企业和个人。

总之,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一百年,全球人口与经济在迅猛增长。

然而,由于人类大多数成就以破坏和污染自然环境为代价,或者以少数人的利益损害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

因此人类的'胜利是局部的,伴随人类成就达到顶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达到了普遍化和严重化的程度。

当今世界第一次出现资源全面紧缺的现象,人口老龄化现象开始出现,

世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第一次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提出的挑战是严峻的和全球性的,它再一次告诫

: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的恶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必然的联系!科学技术的能力越为强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也就越为明显“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污、资源枯竭、生态危机,无不与现代科技的无节制使用有直接关系”现代科技也给人类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它所引起的负面效应成为笼罩在人类心理与文化中的阴影。

〔4〕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如政治法律观念、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和宗教等,都应该对科学技术的双重效应作出反应与反思。

而这些反应与反思作为当代文化的时代精神!又会影响与改变当代社会的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

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

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在当今社会,由于环境问题成为国际性问题,

并与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交织在一起以及环境保护成为世界性潮流,必然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这就迫使我们必须立足于世界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

我们要在世界观、方法论、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反思,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是不仅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也包括人的发展的全面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反思人类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力图将其转变成了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倡导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被认为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唯一出路,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社会发展模式的最佳选择模式。

在我国,环境问题愈演愈烈,面对世界性的环境危机的挑战,结合我国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恩格斯的环境哲学相关论述,以唯物主义哲学关于环境的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无疑会提供给我们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剖析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探索出环境问题的解决之路。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lwmb/jingxuan/29866y.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