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企业文化 >企业工作总结 >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新版多篇)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新版多篇)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新版多篇)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 篇一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行政,紧紧围绕服务我区“三新”建设,突出重点,讲究实效,狠抓落实,特别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我局全面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确保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总结如下: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弱势群体就业形势严峻。本地大龄富余劳动力一方面文化层次较低,谋生手段单一,生存技能较差;另一方面思维模式落后,对政府和企业依赖性较强,自谋发展能力弱,导致就业困难。

(二)部分企业特别是建安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今年以来,我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企业拖欠员工工资(劳务费)的案件呈高发态势。1-10月全区共发生205起涉及2983名企业员工总案值达438.243万元的案件,群体性突发事件32起,其中建筑领域案件数83起涉及1815名农民工总案值达300.91万元,群体性突发事件有27起。建安企业案值约占总案值的70%,建安企业突发事件数占总数的84%,具有较大的社会稳定隐患。

(三)本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紧与工作任务重矛盾突出。我局部分事业单位总体来说职能明确、分工合理、机构精简。但是,由于区划调整后各单位在职能等方面发生变化,不同程度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及不适应,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普遍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促进我局全面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央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此,我局领导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健全各项制度,明确分工合作,广泛宣传动员,全体党员思想统一,态度端正,学习刻苦。教育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边学边改,突出强调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制订并落实了“用帮扶促进农民增收,用推动就业促进弱势群体脱困,用服务促进企业发展”的工作方案,实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标。把先进性教育与自身建设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我局成立伊始提出的“处理好五种关系”,“强化五种意识”,“做到十戒十心”的要求,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不断提高全局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工作本领,激励干部争先创优、奋发有为;把先进性教育与海沧区建设15周年庆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学习钟书记在全区15周年庆上的讲话,重温了海沧建设的历史,明确责任,增强信心,激励斗志;把先进性教育与各项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突出重点,强化服务,扎实落实计生、综治、普法、效能和安全等工作,促进了我局全面建设上台阶。整个教育活动,计划周密,程序严格,工作扎实,受到了来我区调研的市委吴凤章副书记和市委常委、组织部黄笑影部长的充分肯定。

(二)整体协调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开展,为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有效保障

1、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局始终把促进就业再就业作为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截止10月,已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286人(其中进厂务工929人,灵活就业357人),完成市下达我区全年任务数500人的257%;培训634人,完成市下达我区全年任务数100人的634%。

一是创新政策,重点帮扶弱势群体。积极研究解决大龄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长效机制,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关于政府出资购买企业部分岗位招收本地大龄富余劳动力有关问题的报告》,区政府已原则上同意该报告提出的方案,并责成公用事业公司通过成立农村环卫队、保洁绿化养护服务队等方式,招收这些就业弱势群体。目前,已解决30名本地大龄富余劳动力就业,整个方案实施后,预计3年内可以解决800名以上本地大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此外,年初我局还和社区、镇、村干部共同深入全区各社区、镇和村进行调研,摸清了底数,排查出198户特困家庭富余劳动力并编印成册。同时,分别向36家经营良好的企业征集用工岗位,向全区企业发出倡议信,恳请企业为特困家庭提供就业援助。

二是努力拓展劳务派遣业务。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探索通过劳务派遣这一新型用工形式推进本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思路,在全市各区中率先成立了劳务派遣公司,全面承接人才服务中心的劳动派遣业务,不断理顺工作关系,业务开展情况走在全市各区前列。截止10月,区劳务派遣公司已同柯达、翔鹭、亨特等5个大型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务派遣关系,派遣劳务人员610人,其中新增劳务人员523人,本地劳务人员251人,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继续落实好各项就业惠民措施。一年来,我局不但用好用足上级关于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还认真落实去年区出台的《关于建立海沧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的意见》和《海沧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险费补贴暂行办法》,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截止10月份,向招用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企业发放社保补贴180万余元,预计到年底可达190万元。今年3月,在东孚镇举办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共有22家企业提供招工岗位1256个,2000余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应聘,现场270人达成用工意向。在培训方面,分别组织了多形式、重实效培训7期,培训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634人,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此外,面对今年劳动就业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社会各相关人士共同开展如何处理部队转业退伍军人、离退休人员和返聘人员出现工伤,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企业务工流失大等问题的研讨,集众之力,集众之智,共商对策,遏止了问题的发展势头。目前,区、镇(场)、村三级劳动力就业服务网络发挥作用突出,工作的力度、广度、深度有了进一步增强。

2、注重预防,努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给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年来,我局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突破口,抓紧抓实。一是始终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不断完善企业调解、行政调解及社会调解工作机制,使一些劳资纠纷、劳动争议信息,化解有力,反馈及时。二是注重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做到“二经常”、“三及时”,即经常相互交流信息,经常相互探讨有关劳动政策法规;及时受理,及时调解,及时开庭调查和裁决,不断提高办案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三是依法认定工伤和仲裁案件。按照“依法、公正、及时”的办案原则,向群众公示劳动仲裁、工伤认定办事流程、联络电话、服务承诺等,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争议仲裁、工伤处理程序和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劳动争议仲裁庭规范达标建设得到加强,各项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四是以指导、督促企业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工业园区活动。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周密详实的实施方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深入到出口加工区一线开展工作,请市局领导进行专题授课,帮助企业解疑释惑,确保了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据统计,截止10月份,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45件涉及308人,办理企业申办《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共198家,审核上报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共11家,办理《未成年工登记证》共10本,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1件75人,涉及金额80多万元,办理工伤事故调查认定303起303人,做工伤笔录76份,结案率100%。

3、依法维权,大力加强劳动监察执法。一年来,我局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增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勤政执法、不徇私情,敢于顶住社会各界的压力和说情,对违法企业严肃处理,依法处罚。同时,注重对劳动行政执法是否廉洁、公正进行监督检查,以增加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透明度,至今未发现执法人员向企业或个人吃、拿、卡、要的不廉政行为,树立了不徇私情,严格维权的良好形象。

一是突出专项执法检查和综合治理并举,严厉查处各类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在加大常规检查力度的同时,认真落实劳动接待制度,实行举报首问责任制,方便劳动者举报投诉,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违法行为。同时,与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贯彻《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情况专项检查、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技能法规情况专项检查和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专项检查等活动,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标出发,从整顿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入手,突出元旦、春节、国庆、九·八等重点时段,对违法企业依法处置,确保海沧区社会稳定。截止10月份,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534户涉及职工5.6万多人,接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275次件涉及1385人,其中处理市长专线电话转办45件61人,案外处理244起,妥善处理突发事件32起,处罚企业8家,罚款11.715万元,为农民工2915人追讨工资396.113万元。通过惩重违法行为,警示和威慑违法用工单位,有效地制止了违法行为的蔓延,达到了维护劳动保障管理秩序的目的。

二是及时制止群体突发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稳定压倒一切,在对待群体上访、暴力追讨工资、怠工、罢工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局高度重视,正确处理好理与法的关系,大力倡导通过正当途径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各种不理智行为。并入110联动系统后,按照劳动纠纷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方案的要求,不断提高全天候接处劳动纠纷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如*年7月5日,顺利解决了厦门华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4名员工因企业改制经济补偿金问题而欲跳楼的突发事件。还有今年5月9日由于出警及时,制止了金中大(厦门)纺织有限公司40多名员工因工资纠纷问题,要集体围堵海沧大桥的突发事件。

三是突出制度创新和源头管理,引导行业自律和用工单位自我管理。今年以来,我局从区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依法行政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探索劳动执法工作的长效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规章行为通报的通知》,逐步建立了对违法用人单位实施行政性、市场性和社会性惩戒相结合的制度。依法建立了书面审查制度,对辖区内的1564户用人单位发放书面审查法律法规宣传材料7820份,目前,共有368户用人单位参加书面审查,已通过了216户,审查中补签劳动合同3600余份,补缴社保金52.2万元。通过书面审查活动,督促了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规范劳动管理,摸清了用人单位劳动管理状况,纠正了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法力量不足与工作任务重的矛盾,真正使用人单位从被动接受检查变为主动自查。

四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依法行政氛围。我们坚持面向服务群众,紧紧围绕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关心的劳动保障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以案说法,专家咨询专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并结合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采取集中培训、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法律法规政策,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排难解惑。截止10月,共组织企业管理人员集中培训2次60多人,开展有关维权方面咨询活动3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多册,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4、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险体系。解决被征地农民保险问题是保障失地农民老年生活、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的大事,区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多次对做好该项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为此,我局认真做好《厦门市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在我区实施前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到湖里区、思明区、集美区等试点区进行取经,学习了解他们的试点情况,以及了解岛外各区的动向。多次深入镇、村调研,摸清底数,积极着手拟定我区实施的具体细则,目前已数易其稿,多次报区领导审阅,基本完成了方案拟定工作。

做好农保交接拓展工作。今年3月根据市劳动保障局安排,将原杏林区承办的农保业务移交我区,共办理集美区移交并录入农保档案手续32166人份,进一步推进了我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网络化建设。

加大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做好待遇支付工作。共组织7场有关社保政策咨询活动,向参保单位及职工发放各类法规及宣传材料40000多份,开展《工伤保险及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知识》有奖答题竞赛2000人次。截止10月31日,各项待遇共计支付12698238.84元(不含已执行社会化发放的本市退休职工养老金和本市职工的失业救济金)。其中养老保险支付7570084元,失业保险支付798496元,工伤保险支付2090138.35元,医疗保险支付2041306.35元,生育保险支付198213.58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支付84473.40元。

6、扎实开展退管业务,服务离退休人员。按照“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原则,突出在“细”字上下功夫。一年来,新接收企业离退休人员49名,减退13人,迁出4人,办理离退休人员遗属救济手续5例,完成26位53年12月以前参加工作人员的认证工作,完成36位居住在外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报备手续,办理“敬老优待证”15份,设立老人活动中心一个并配发价值约8000多元的文体器材,并适时组织适应老年人特点的文体活动,深得离退休人员好评。同时,通过参加市组织的退管工作考评,促进了区退管中心、两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居委会的退管工作。

(三)促进人事人才工作全面协调发展,为我区“三新”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坚持“阳光操作”,把好机关事业单位选人用人关。在两次大规模招考工作中(一次事业单位编内人员招考,一次驾驶员编外用工招考),与相关单位主动协调,认真筹划,突出服务,共同把关,所有程序实行“阳光操作”,做到了条件不放松,要求不降低,确实把一些思想好、素质高、技术精的同志选到用人单位。另外,在统一招用编外用工的基础上,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部门,采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各用人单位进行招考工作。据统计,截止10月,通过考试录用事业单位编内工作人员共25人,招收并办理用工审批手续124人,其中编外用工73人,临时工用51人。

4、强化服务,扎实做好日常人事管理。一年来,我们按照热心服务的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内部协调管理,扎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的各项日常人事管理工作。据统计,截止10月份,在人事方面,完成了全区100多家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工作,通过考核,区机关共评出优秀28人、嘉奖50人、记功5人,事业单位评出优秀49人,有效地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按照组织程序和规定,办理了人员调动19人,退休11人,人事任免19人,辞职、解除合同、自动离职审批手续15人,并做好8名新招公务员的考核及有关录用手续,接收人事档案33份。在公务员培训方面,对全区公务员英语水平进行摸底调查,开展了全区公务员普通话、电子政务和公文写作等培训,不断提高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在工资及待遇管理方面,按照“认真、细致、耐心”的要求,完成了全区工资待遇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高标准完成了机关单位工资津补贴的清查工作,目前,作为试点区,正组织开展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测工作。在职称管理方面,审批了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13人,更改学历16人,审批了19家单位职数156个,其中高级48个,中级108个,聘任了34家单位职称154人,其中高级18人,中级69人,初级68人。在人事业务方面,新增人事企业15家,办理人事调动106人,毕业生申报106人,报到164人,安全接转流动人员档案315份,目前,在人才中心管理的人事档案有2356份。此外,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各项要求,确保档案管理严肃规范。

*年工作思路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的精神上来,紧紧围绕区“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紧密结合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把握规律,完善思路,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在创新工作机制、方法上下功夫,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人才服务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求突破,狠抓落实,努力开创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1、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要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以参加市劳动保障局组织的行风评议和创建优质服务窗动为契机,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严格依法行政,为群众提供满意服务为目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探索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

2、做好我区推行《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相关工作。《厦门市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在我区的实施的调研摸底工作已进行了一年,区领导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我区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细则。我们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为我区全面推行此项工作,广泛宣传,加强管理,努力解决被征地农民老年生活问题,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3、切实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组织培训,对投产企业提前介合培训,充分利用我区现有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同时,广泛进行调研,吸取借鉴其他地区在培训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加强培训,使我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学历、技能上具备相应的就业竞争力,逐步遏制成长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配合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部署,继续加强物流、家政、物业等方面技能培训工作,为海沧三产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4、加大对特困弱势群体的就业帮扶。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调查,通过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与公用事业公司等单位的协调,指导、配合做好大龄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群策群力,尽最大力量帮扶特困弱势群体。

5、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它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干部人事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在我国干部人事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此,明年我局将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狠抓公务员法的学习和培训。依据《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把培训目标、培训方法与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务员法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切实把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6、着力推动人才工作新局面。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建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同时,结合我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建设一支包括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更新观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要不断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拓宽渠道,广纳人才。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 篇二

公司现拥有固定资产50多万元,固定员工280多名,并拥有“***”注册商标。几年来,公司立足社区积极开展劳务派遣,不断开辟新的再就业途径,先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00多人次,累计为就业人员发放工资180余万元,为社会的稳定和下岗职工家庭的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几年来,公司在开拓中创新、在发展中壮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一、以优质的家政服务赢得顾客的信赖和认可,在*形成“做保洁、找巾帼”的良好口碑

*年初,不甘于平淡毅然辞去公职的,在经历了一次次求职失败打击后,决定自己创办以妇女为主体的经济实体。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决定从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家政服务开始创业,*年3月在*州妇联的直接支持下,和5位下岗女工组成了的“***家政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市场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创业初期,家政中心开设了遍及市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劳务服务项目:粉刷、搬家、封闭阳台、水暖电安装维修、管道疏通、清洗保洁、保姆钟点工等,每项业务都需要专业的工具设备,第一年仅工程工具设备及广告宣传费就投入了6万元,但经过一年的运作,发现贪多嚼不烂,都会干但都不精,且工程项目技术含量高,质量纠纷多、帐难结,极不利于行业品牌的树立。2001年公司以“突破一点(保洁)带动全局”的品牌战略为出发点,制定了一整套严格规范管理制度。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公司结合实际及行业特点,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办法。一是制定《保洁部员工服务循环图》、《家政服务工作细则》、《员工行为规范》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细化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二是制定科学的薪酬分配方案,降低保底工资,根据工作量及实际业绩分级提高职工工资提成比例,对各个不同阶段及每季度、每年销售业绩及工作表现优异者给予家电用品、摩托车及提供到内地旅游机会的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我们还深入学习知名企业先进服务流程操作体系,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一证件、二公开、三到位、六不准”的星级服务承诺,员工上门服务首先向客户递上星级服务承诺卡,以便客户随时监督员工服务,服务完毕客户完全满意后在设计详细的派工单签署意见,并评选当日的优秀员工,而且服务质量跟踪与质量回访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程序,服务质量直接与员工工资挂钩,每天有专人寻访服务用户,每月召开员工工作总结会,评选当月服务明星、优秀组长,实现规范管理,统一着装上岗、统一挂牌服务,统一收费标准,形成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家政从此步入了有序发展的轨道。

公司录用员工始终坚持优先选用本地下岗失业女工,并且每月定期对她们进行思想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下岗女工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存有国企铁饭碗的老思想的问题,我们教育员工要敢于迅速转变观念,勇于战胜自我,勇敢地从事家政服务行业,从而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荣誉感。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增强企业竞争力。面对*几十家大大小小家政公司的激烈竞争,我们吸取教训,决心走专业化道路,公司四处借钱几万元,购置了6台吸水洗尘机、一套多功能清洗机、蒸气机及玻璃套装工具等,改变了简单原始的服务方式,提高了竞争能力,公司专业保洁中心,独树一帜,在*率先将保洁服务商品化,将包年家庭保洁按次数制成精美的钻石金卡、银卡、贵宾卡。卡虽小,但它一时间成为企业答谢客户、领导关心下属生活、子女孝顺母亲、丈夫体贴妻子的最实惠的礼品,33家行政企事业单位还作为员工福利与公司定了团体保洁单,这一创新使零打碎敲的家庭保洁业务转为全年固定的团单经济。目前公司清洗保洁中心已发展到相当规模,现已拥有长期包年保洁家庭客户*多家、单位客户30多家。他们每年和公司合同续签率都在90%以上,成为公司的固定客户。公司还与多家房地产和家政公司合作,推出“买房送保洁”和“装修送保洁”业务。在*现形成了“做保洁、找巾帼”的良好态势。

公司在安置下岗失业人员方面做出的成绩引起了*州人民政府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关注。20*年,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亲临公司考察,并对公司服务中心的资质和社会信誉度等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决定将公司确定为*州州级再就业基地。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还积极引导,鼓励公司向新的领域、新的行业发展,***劳务派遣有限责任公司便应运而生。

二、紧紧围绕和推动行政企事业单位后勤体制改革,大力挖掘和开发后勤岗位,实行连锁经营。

(一)虚心学习,为找准开发项目打好基础。在原有家政的基础上成立劳务派遣公司向用人单位进行劳务输出,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项目和业务,在无一点行业经验的情况下,公司一班人没有灰心丧气,首先虚心学习多家劳务派遣公司的经验材料并实地考察观摩。通过网上资料查询我们了解到:根据中央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精神,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实行机关企业运行机制,提高后勤保障和服务的档次与水平。而服务保障工作按专业全部由对口确保有一定实力和保障力的单位、企业承包服务,即实行专业公司后勤劳务派遣。据资料显示,公司一班人经过认真思考和积极商讨,最终决定将实施行政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项目劳务派遣作为公司的发展重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普查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实施行政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项目劳务派遣并不象我们所想像的那么简单,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接受它还需要一个过程。许多被普查的单位对后勤服务社会化还很陌生,特别是一些主管领导对后勤服务社会化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至于怎么搞还是一片茫然。还有不少领导顾虑重重,担心实行后勤托管会把现有的平衡打乱,引发新的人事矛盾、资金等问题,于是他们有的推诿,有的干脆拒绝。就在我们感到希望渺茫的时候,通过普查获得的一组新数据又给我们增添了信心,那就是普查的100多家单位中可开发的保安、保洁、保绿等岗位竟然有900多个,岗位潜力极大。于是,我们毫不气馁,鼓足勇气,一次又一次的到各单位递托管意向书,谈后勤劳务派遣的优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众多的被普查单位中,终于有3家单位表示愿意与我们合作。机不可失,公司便迅速成立项目小组,投入到实地测量、了解情况、制定托管方案、起草协议书等项工作中。于此同时,公司人力资源部又在为即将开展的实质性的工作做好准备,他们电话通知登记在册人员并邀请他们到公司,根据人员的年龄、专长等特点进行定向岗位培训,与其签定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以便将来把他们派遣到确定的各个岗位上去,完成劳务派遣运作的全过程。

(三)真诚、热情的服务,科学、规范的管理,赢得社会各界的好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历经了一年的市场培育与努力争取后,终于在20*年6月*州医院全院医用楼保洁项目的招标中,我公司以自身的品牌优势、多年的保洁经验及优惠的价格,一举中标,从而开辟了*州行政企事业单位后勤劳务派遣的先河,并从此跻身医院特殊物业领域,有力推动了我州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

公司首先与医院签定劳务派遣协议,然后再与派遣人员签定劳动合同与岗位协议,并对人员进行岗前全面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培训,择优上岗。

医院只提出服务标准与规范,并按月向我公司支付劳务派遣费,员工的日常管理、安全操作、服务礼仪、物耗采购等均由公司负责实施,从而使各科室护士长真正从琐碎的后勤管理中解脱出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主业,投入到为病人服务工作中去。

实行劳务派遣后,公司深深体会到后期管理的重要性,公司对被派遣单位的劳务派遣工作实行项目管理,做到“管理落实到个人,责任落实到个人,个人效益和工作质量挂钩,项目效益和服务质量挂钩”。

为确保被派遣单位的劳务派遣工作顺利进行:1、我们在医院设立“***劳务派遣部”,公司派出高级管理人员主管此劳务派遣项目,并专设项目主管一名,主要负责项目的日常运作及管理、人员的调配、工作安排及与贵院沟通;负责对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及物料管理,努力使被派遣单位的后勤服务切实达到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水平。2、为不影响保洁工作的开展,公司根据条件采取轮岗、每周五下午以会代训的方法,结合工作内容及性质开展专项培训,重点是工作技能及职业道德,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实行定期考核,择优上岗。3、公司每月不定期的进行工作巡查,并征求院方领导、总务科、护士长的意见,在病人中进行满意度调查,有重点的进行整改。4、组织派遣员工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主管主动关心员工的生活,让派遣人员产生了极大的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

州医院的卫生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我们的工作得到院方一致的认可与好评,并迎接了国家卫生部、自治区卫生厅、州市卫生部门的多次检查与验收,为院方赢得了荣誉,我们的托管范围也由外科大楼逐步扩展到全院,延伸到分院,20*年10月又接管了州医院整个家属区的保安、保绿、保洁物管项目。

公司在管理中注重机制创新、制度规范、管理科学,提高了医院的后勤保障服务质量,在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并真正使被派遣单位感受到省心、省力、省钱的优势。

由于州人民医院后勤劳务派遣项目的成功运作,全州各家医院纷纷到州医院及公司实地考察、了解到后勤服务实行劳务派遣顺应了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需要,于是很快达成意向,我们以平均每月一家单位的速度迅速接管了*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阜康市人民医院、米泉市人民医院及呼图壁县人民医院、兵团农六师奇台医院等多家医院共9万平方米的医用楼日常卫生保洁和陪检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以及*市二中、州人民医院等多家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家属区保安、保洁、保绿物管工作,同时我们还接管了外企——益海粮油工业公司厂区及市区宿舍的后勤管理与宾馆式服务。

公司在后勤托管运做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整套严格规范、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与运作模式,使公司一跃由传统普遍的家政清洁公司,转换成为医疗系统特殊物业领域劳务派遣的专业公司,并最终在全州形成统一经营理念,统一经营管理,统一企业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的连锁经营模式,有效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规模效益。公司通过此项后勤岗位的开发,新招用安置了180多位下岗失业人员,并使他们重新拥有一份集体归属感与荣誉感。如今,走进全州八县市的各家医院,身着统一服装、充满工作激情、并与公司签定了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卫生员,已经成为*州医疗系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稳固发展原有项目,积极探索、努力创办经济实体,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扩大就业安置基地

通过两年多的拼搏,公司一班人深深感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站稳脚跟,仅仅通过家政服务、社团保洁等微利行业来增强企业实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在稳固发展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围绕社区努力创办经济实体,不断扩大自己的就业安置基地,使企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最终将企业做大做强。

按照这一思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多次到乌市考察,并从网上搜集大量资料与信息,努力寻找投资小、见效快、切实可行的新项目,。经多方努力,20*年7月公司与新疆*天山畜牧(原德隆)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负责该公司在*市场的鲜奶销售和配送工作。于是公司创办了“众心”配送中心,在*市各住宅小区设立了40多个鲜牛奶销售点,经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鲜奶销售终于运做成功,销售量一天天上升,销售点一天天增多,截止目前我们的鲜牛奶日销量达到2.8吨,跃居*第一位。每当大家看到身着统一白大褂遍及*各小区的销售员,想到每天有5000多市民在等待着我们的卫生奶,公司员工都倍感自豪。配送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公司也为“4050”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残疾人创造了46个岗位,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

两年多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自治区和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给了我们很多的荣誉。20*年,***劳务派遣有限责任公司荣获自治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的接见和颁奖。公司总经理萧民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州级“三八红旗手”、“十大创业女标兵”。所有这些,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我们将以此为动力,更快、更好地发展,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不辜负党和政府对我们的期望。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州妇联领导随时对公司的发展与工作给予积极支持、直接领导和业务指导。正是在他们的关怀、重视与鼓励下,公司才慢慢发展壮大起来。

四、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敬业向上的团队

通过公司的发展,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人。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几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靠稳定的收入留人,靠深厚的感情凝聚人,靠搭建舞台发展人”,打造敬业向上的团队,从而使企业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一是建立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保证对客户的长期优质服务。始终坚持实行“人性化管理”,打造企业品牌。“***,言而有信”是公司对外的服务承诺,也是对员工的承诺。公司每月10号准时发放工资,即使资金严重紧缺,也想尽办法借款筹集,这一做法从未改变。二是坚持“诚信、谦逊、关爱、严格”的管理理念,公司提出新的顾客服务导向,即一线员工为客户(外部顾客)提供服务,管理人员为一线员工提供服务,一线员工就是管理人员的顾客(内部顾客),公司的服务理念是“让顾客100%的满意”。

我们坚持“诚信、谦逊、关爱、严格”的管理理念,做到任何时候对员工守信用,服务态度谦和,关心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谁有困难就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员工在公司得到了最大的尊重与肯定。公司还定期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员工们充分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三是公司始终注重培养优秀人才,努力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重点选拔优秀员工到管理岗位上来,目前公司已从员工中提拔了6位主管,这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员工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其它同行相比,***的员工队伍非常稳定,保证了公司的高速发展。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公司的姐妹们,只要你给她们一缕阳光,她们就能给你整个蓝天。公司正是靠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靠感情凝聚了每一位员工,大家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这个集体,支撑着公司一步一步走向灿烂辉煌的未来。

回想公司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令我们感动和欣慰的是社会各界给予我们的关爱。如果说公司得到了一些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么这是自治州党委和政府关心、扶持的结果,是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州妇联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支持和各项优惠政策均能落实到位的结果,是***的姐妹们向困难挑战,向命运抗争,用汗水和智慧体现自身价值,在艰苦奋斗中把创业的梦想变成现实的结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我们虽然做了一点工作,但与兄弟地区的同行相比,我们做的很不够,以后的道路还很漫长,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将继续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加快横向与纵向的发展。以多种服务为主、多种经营并举为格局,新上“陪伴式家教”“高级陪护”等以妇女为主体的经营项目,不断扩大自己的就业安置基地,走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只要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为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弱势群体撑起更广阔的蓝天。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 篇三

一、基本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69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60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6%;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481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4.6%;“4050”人员再就业7364人;帮助一家有两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再就业4691户。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3828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12.7%。全市现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50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二)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

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8285本,核发商贸、服务型企业及主辅分离经济实体等《认定证明》51家。全市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收416.76万元;为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收114.58万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70.32万元。为941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12.7万元。

(三)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

全市共组织再就业培训28242人,占年目标的113.0%,培训再就业率达到61%;创业培训3185人,完成年目标的124.9%;就业前培训5573人,占年目标的139.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649人,完成年目标的147.1%;我市还被选定为全国八家创业培训(SIYB)试点城市之一。

(四)失业保险扩面征缴迎难而上

全市失业保险扩面137家,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15527人,占全年扩面任务的116.7%;收缴失业保险费5283万元,占年目标任务的100.1%。按时足额为247369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5334.31万元,保障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五)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

全市21个街道、182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经费全部到位,就业服务工作已步入正轨;37个乡镇(农场)也都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办),确定了专职工作人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电脑、宽带安装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实现了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全覆盖。

(六)劳动保障和劳务派遣促进灵活就业

劳动保障劳动关系总数47132人,其中新增劳动关系4713人,办理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1806人;全市已有4026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劳务派遣实现了灵活就业。

(七)综合工作成果显著受好评

(八)党员先进性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全局党员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确立了新时期党员先进性标准,找到了就业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整改,促进了就业事业各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服务质量。

二、主要做法

(一)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岗位促就业

我们把新增就业岗位摆在责任目标考核的首要位置,逐层分解下达。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也都积极行动起来,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在做好日常职业介绍和劳动力市场定期劳务集市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七条渠道开发岗位促进就业。

一是继续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新增就业岗位扩大就业。2005年,我市招商引资力度更大,一大批项目落户黄石。我们配合市招商部门,把引资与就业相结合,通过招商办厂新办企业,开发出一大批就业岗位。全年新开工和改、扩建、技改项目24个,新增就业岗位12727个,新增就业9431人。

二是激发企业潜能,扩大生产吸纳就业。我们配合经贸、工商、总工会等部门,利用企业改革改制、新办项目扩大生产的机遇,主动送工送政策上门,安置就业5815人。

三是拓展社区服务业增加岗位扩大就业。利用城市发展趋势和社区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发展社区“三保”(保安、保洁、保绿)、“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项服务”(家政、配送、医疗),挖掘“三大管理”(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812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安置就业7341人。

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培育再就业基地安置就业。我市各级政府结合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兴建和改造服装、日用生活品、装饰建材等集贸市场;工商、城建、邮电等部门和部分企业通过设立报刊亭、电话亭、售货亭、送奶亭等方式,创造岗位安置就业5802人。

五是鼓励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通过落实再就业税费减免扶持政策,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帮助6922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和季节工、钟点工等弹性就业方式实现了就业。

六是创业培训孵化小老板,以创业带动就业。举办创业培训班,并通过后续跟踪扶持、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服务,孵化出小老板941人,从而带动3213人就业。

七是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派遣扩大就业。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劳务输出力度,在巩固原有劳务输出基地的同时,又建立了三处劳务输出点,发挥输出一批、稳定一批、带动一批的作用,实现城镇新增劳务输出就业人员4256人。

(二)深入开展“新三化”建设,完善服务机制促就业

一是加强三大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即:不断加大服务硬件设施的建设。今年,我局投入了160余万元,添置了hp小型机,为全市网络信息的传输通畅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备;为适应培训工作的迅速发展,我们还投入了近50万元用于训练中心的设施改造,建立了引导性培训教室。不断加强信息网络建设。通过国家劳动99三版在我市测试成功和实际运用,我市就业信息网络在职业介绍、流动就业、劳动保障业务、劳务派遣和就业统计等业务领域,全部实现了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新改版的黄石就业信息网日访问量达600余次。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出台了就业与失业登记办法,规范公共就业服务;建立了失业预警机制;强化了就业登记、录用备案、用人申报和空岗报告、市场准入、职业供求信息分析、信用评价等项制度;规范了考评标准、考评办法及监管体系,就业服务各项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二是利用三个结合,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功能。即坚持定期集市与专项集市相结合、大型集市与小型活动相结合、进场求职与送岗位上门相结合。我们充分调动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市场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就业需求服务的作用。本着努力打造“品牌职介”、“特色职介”的指导思想,在定期集市的同时,我们还与相关部门、企业联合举办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11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8300个,安置就业10700人。我们还配合冶钢改制,组织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专场招聘会,一次解决了256对双下岗失业夫妻中的135对再就业。同时,我市129个社区还分别召开了小型招聘会。

三是拓展两项业务,开辟就业服务新领域。即拓展劳动保障业务。劳动保障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劳动保障关系总数已达57493人,比上年度净增近万人。业务范围也得以扩展,新增了代办社会保险续接手续等项业务,实现了与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的整体联动。拓展劳务派遣业务。我市劳动力市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全部进入劳务派遣资源库,通过岗前培训,派遣的成功率也得到提高。我们还完善了派遣公司招聘的职工录用备案和就业登记制度,合理确定了劳务人员工资待遇,劳务派遣业务大受欢迎,促进了我市灵活就业大发展。

(三)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责任监督,落实政策促就业

一是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我们从4月至6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再就业政策实效专项行动,协调各再就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区(县、市)对本系统、本单位和区(县、市)落实再就业政策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二是积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我市各有关部门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服务,减免相关税费。因为这些政策的落实,用人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税费减免政策还帮助一些自谋职业者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一定的政策优势,增强了竞争力,税费减免政策促进12357人再就业。

三是充分发挥社保补贴促进就业的作用。由于我们加大了商贸服务型企业社保补贴工作宣传力度,企业的积极性比较高。黄棉物业公司、旭康食品公司等几家企业在了解到这个政策后而大举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特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试点工作已从今年8月份开始,在我市2个城区中的4个社区先行试点。从目前情况看,群众非常拥护这项政策,积极接续社保关系,有的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6000多元,起到了支持和鼓励灵活就业人员的积极性,稳定了社保,提高了政府执政为民的诚信度。

四是创建信用社区,促进创业拉动就业。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为基础,通过承办小额担保贷款的银行与社区的合作,创建了方便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贷款的“信用社区”。这一做法解决了不能提供有关财产担保或第三人担保,而又有强烈创业愿望下岗失业人员获得担保机构提供的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难题,从而激发一批下岗失业人员贷款创业的热情。

(四)加大培训力度,推进“技能就业工程”建设

技能“缺乏”日益成为就业的瓶颈,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民工早日就业,应对业已出现的“技工荒”。我局进一步强化了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多形式、多途径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民工增加就业技能,使他们具备在市场中竞争就业的能力。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一是举办就业引导性培训,激发失业人员的求职热情。为了贯彻人本服务理念,帮助下岗失业人员了解再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办法,我局特别制作了一盘引导性培训光碟,并将光碟在劳动力市场大厅、网站和电视台等媒体播放。详细介绍职工在下岗失业后如何申领失业保险金、免费参加再就业培训、选择职介机构求职、利用再就业扶持政策创业,以及委托劳动保障事务等方面的程序、办事方法,他们享有哪些权利,收到了良好反响,极大促进了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和进入劳动力市场竞争求职的积极性,使得报名再就业培训和到劳动力市场求职的人数猛增。

三是广泛开展创业培训,孵化一批小老板。我们在本地媒体全方位宣传创业培训政策和培训后创业成功的典型事例,同时建立了市、区(县、市)两级创业培训机构和由各部门专家组成的强大授课阵容,加大后续扶持力度。在对学员进行创业指导、提供创业项目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与有关部门协调落实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工商执照。今年以来,全市已举办创业培训28期,其中创业成功的610人。他们创办实体又安置了2582人就业,不少下岗失业人员已成功的掘到了创业中的“第一桶金”。

(五)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大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一是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狠抓就近开发就业。阳新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向农业的广度、深度开发要岗位,实施了“百村万人”工程,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进行造册登记,为他们提供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培训,先后有2.2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从事林特水产开发就业,1.3万人实现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大冶市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园区建设等项有效措施,增强了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同时还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领域开发了种养管理、商品快递等劳务性岗位,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据统计,全市在乡镇、社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近1.35万人。

二是狠抓劳务输出,发展打工经济。我们大力发展输出基地,在原有的温州、东莞、泉州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发展了浙江乐清市、杭州市萧山区两个基地。通过不间断信息引导输出,开展“有序流动”组织输出,申请民工专列方便输出等方式,2005年大幅度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劳务输出任务。输出极大地缓解了我市就业压力,也赚回了大量资金,其中阳新县劳务输出今年赚回了12个亿。

三是狠抓维权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市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们加大了农民工的维权力度。一方面积极做好劳动关系的处理工作,加大对不签订劳动合同行为的处罚力度。去年来,先后对数家单位进行了处罚,补签劳动合同1900余份。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事求是地制定工资指导价位,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落实。

四是抓机构建设,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机构延伸至了各乡镇,全市37个乡镇劳动保障所实现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工作职责“六个到位”,所有的乡镇(场)全面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了网络,配备了微机和彩电,其中有8家上了宽带,劳动保障体系的健全,让广大农民外出务工得到了及时、可靠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大冶市还出台了农民工培训就业补贴(培训一人补助300元,介绍就业一人补助150元)政策。

(六)强化扩面征缴措施,增强失业保障能力促就业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我市失业保险克服了出中心和全市第二轮企业改组改制大批出现失业人员的压力,截止目前,全市共有19554名失业人员正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顺利完成了出中心到失业保险的平稳过渡和并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一是建立机制,调整思路,成立专班。我们建立了按月通报制度,严格扩面审核认定程序,及时、准确、客观反映全市扩面任务进展情况。在扩面工作中,针对私企点多线长、流动性大的特点,我们积极调整扩面工作思路,改过去简单下达限期参保通知书的做法,主动上门为业主和员工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还成立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专班,联合相关部门利用六、七、八月展开扩面征缴攻坚战,为全年扩面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按月申报,全力做好社会保险费核定工作。强化核定职能,实行“两表一签字”,严把缴费基数核定关,在核定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时按月申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上年度财务报表和工资报表,及时核对企业是否按要求申报和代扣代缴及缴费情况,并实行职工签名和公示制度,堵住了参保单位瞒报、漏报工资总额的漏洞。同时我们还积极配合地税部门做好正收工作,并制定清欠工作进度表,做到月有强制核定计划,月有清欠工作总结,以稽核为契机进行专项清欠。

三是加强对失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我们通过社区为享受失业保险人员提供失业保障服务。社区承担了失业保险待遇的初审、发放和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职能并全部纳入社区实行网络管理,有效防止了冒领失业保险现象,调动了失业人员和低保人员的就业积极性,因实现就业,收入提高后一些人主动申报取消低保。

三、存在的不足

(一)就业再就业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在就业岗位总供给严重不足的同时,近年来劳动力素质难以满足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不足、提供新增岗位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唯有加强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发挥市场调节功能,才能适度的缓解就业压力。

(二)社保补贴资金严重不足

一些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原来在企业欠费较多,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存在资金困难。并且这部分就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保险不好接续,因而补贴难以兑现。补贴的范围未将医疗保险纳入,灵活就业人员存在看病难的问题。灵活就业人员面宽、人多,目前我市灵活就业人员交保险的大约有1.5万人,资金需求量为3658万元/年,仅靠地方财政无力解决。

(三)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呈下降趋势

改制后的企业失业保险的断保现象增多,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完后,至今仍有不少企业不再缴失业保险费的。如冶钢集团改制后有近8000人不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大幅下滑。

四、下步工作打算

根据当前劳动就业发展趋势和我市面临的就业形势,2006年我市劳动就业工作将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抓好调整后再就业政策的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落实税费减免政策

继续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和企业认定证明的发放(特别是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申领《再就业优惠证》)及跟踪管理工作,推进再就业政策实效行动,利用再就业联席会议协调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企业的税费减免工作。

2、落实“四项补贴”政策

其中安排岗位补贴资金,继续为大龄特困和双下岗失业人员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1000个。加大社会保险补贴力度,认真做好“4555”人员和特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援助和社保补贴试点工作。积极为有再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

3、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扶持力度

充实担保基金,扩大放贷比例,把小额担保贷款与创业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创业成功率。推广信用社区创建和为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再就业小额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工作,降低小额担保贷款门槛,简化手续,培养出更多的小老板。

(二)全面推进“新三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1、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夯实就业服务基础

一是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投入。根据就业服务“新三化”的要求,各级劳动力市场根据实际进行改造完善,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办事环境。二是全面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规范化建设。确保所有县辖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按照省的要求实现“八统一”,即统一工作职责、业务流程、资料台帐、服务规范、管理制度、信息系统、设施标识、人员配备标准。三是统一公共就业服务计划;统一设立公共就业服务项目;统一确定与服务绩效挂钩的专项经费使用办法;统一服务项目评估;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在全市范围获得统一的服务。用高质量服务促进就业,全年完成新增就业4.5万人。

2、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四项办法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制订出台《黄石市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办法》、《黄石市城镇失业和就业登记管理办法》、《黄石市特困群体再就业援助实施办法》、《黄石市政府出资购买培训成果实施办法》等四个文件。完善就业与失业登记办法,规范公共就业服务;强化就业登记、录用备案、用人申报和空岗报告、市场准入、职业供求信息分析、信用评价等制度;推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承诺服务,建立劳动力市场信用考评标准、考评办法及监管体系,提高劳动力市场社会信用水平,加快就业服务制度化。

3、开展专项与特色服务,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一是继续组织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上门。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组织,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同等服务。二是强化免费职业介绍和免费再就业培训,落实就业服务补贴,推广劳务派遣、社区就业模式,加快完善促进灵活就业的服务方式。三是定期进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轮训,完善岗位服务质量考核监督机制,组织开展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鉴定工作,妥善解决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养老、医疗保障问题。四是根据“金保工程”建设的要求,利用好劳动99三版软件,加快建立健全以“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信息共享”为目标的劳动力市场和失业保险信息网络,统一软件。开展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信息监测分析工作。同时,完成好省厅下达的劳动99三版软件中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的本地化试点工作。

(三)加大失业保险工作力度,完成全年扩面征缴任务

一是开展攻坚战,将失业保险的扩面重点放在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和非正规就业人员上,将教育、卫生系统参保情况列为专项检查目标,对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实行代扣代缴。二是做好职工在不同经济类型单位间转换时失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防止参保人员流失。三是加强核定工作,利用五险一单、统一申报核定、一票征缴机制,核实核准缴费基数,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开展失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稽核。对与养老、医疗没有交叉的失业保险单位核定,我们将严格“两表一签字”。同时,重点查清有缴费能力、改组改制单位、事业单位的参保人数和工资总额。四是加大失业保险欠费清理力度。实现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确保完成明年的征收5100万元的目标,完成省下达的扩面任务。

(四)围绕“技能就业工程”,不断提高就业培训能力

1、组织实施农村转移就业培训计划,大力推进“技能就业工程”,明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

同时努力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的筹建工作,使之成为我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实习基地。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鼓励有培训资质和能力的民办培训机构发挥作用,逐步形成覆盖城乡、服务于城镇和农村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开发培训服务体系,要始终瞄准培训是为了就业的目标,坚持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相结合,针对市场变化和生产发展需求,超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定向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

2、扩大创业培训规模,完成全国SIYB项目试点城市的培训任务

添置一批培训设施,改善培训条件,建立一支高水平、负责任、事业心强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报名渠道,综合运用国家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创业典型,并辅之以小额担保贷款及后续支持服务,调动社会各方面、各部门的力量,共同支持创业,全年创业培训2600人。

(五)统筹城乡就业,帮助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 篇四

一、企业在创业期的招聘策略

企业是新生儿,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实力也很弱,公司规模小、人员少,但却极富灵活性和成长性。各方面均不成熟,制度基本没有,企业文化也未形成,由老板直接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的目标是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的发展与业务的开展主要依靠老板的个人能力,大家高度团结,效率高,品牌知名度差,市场占有率低,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创业期高层团队依靠创业精神维系比较稳定,中层相对稳定,但一般员工却由于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保障体系不健全,工资待遇低等因素的影响流动率通常较高。

对外部人才的需求不突出,数量少,以一般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的招聘为主,招聘极少的中层,基本没有高层招聘。

对人员的要求较高,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业绩是重点选择标准,最好是多面手;尤其是一些对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比较认同、年纪较轻的人员。

吸引人才的手段主要依靠良好的职业前景、工作的挑战性和领导者的个人魅力。薪酬虽然较低,但弹性相对要高,最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也可采取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

由于企业资金不充裕,招聘费用较低,多采用朋友介绍、网络招聘和招聘会等招聘渠道。

企业还没有形成人力资源的专业部门,甄选主要依赖老板的个人判断力。

用人的灵活性较强,一人多岗和因人设岗的现象明显,对招聘时间和招聘效率没有明确的要求。

二、企业在成长期的招聘策略

企业逐步走向正规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并快速增长,人员迅速膨胀,品牌知名度急剧上升,机构和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经营思想、理念和企业文化逐渐形成;跨部门的协调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复杂和困难;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组织均衡成长和跨部门协同。高层之间开始出现分歧,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的员工主动辞职,员工流动性相对较大。

人才需求大,外部招聘数量多,高层、中层、一般员工等各层级均有。对专业技术人才和中层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要求人员具备相同职位的工作经验,能直接上手,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同时对变化的适应速度快。

吸引人才的手段主要依靠较大的晋升空间、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与行业平均水平接近或以上的薪酬。

有一定的招聘费用,由于招聘需求急迫,因此采用以招聘会为主,网络招聘为辅,在专业人才的招聘上开始引入猎头的建立广泛而灵活的招聘渠道。

企业已经设置了人力资源部,但专业性不强,甄选主要依赖用人部门的部门经理进行评判。

要推测业务的发展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用人开始有一定的计划性,对招聘时间和招聘效率的要求高。

三、企业在成熟期的招聘策略

成熟阶段的企业是企业发展的颠峰时期,在这个阶段规模大,业绩优秀,资金充盈,制度和结构也很完善,决策能得到有效实施,企业非常重视顾客需求、注意顾客满意度,一切以顾客至上为原则,重视市场和公司形象,要求计划能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而如何使繁荣期延长并力争使企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增长期成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企业的成熟期,晋升困难,各层面人员的流动率低,在人员规模上相对稳定。企业的发展,主要是靠企业的整体实力和规范化的机制,企业内部的创新意识可能开始下降,企业活力开始衰退。

人才需求不多,外部招聘数量少,只在公司开拓新业务和新市场时才会产生大量的外部人才需求。

人员要求高,强调综合能力素质,尤其是创新意识、执行力和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

吸引人才的手段主要依靠企业实力和形象和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酬。

招聘费用充裕,高级人才的招聘以猎头为主,辅以内部推荐、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校园招聘、平面媒体等丰富多样的招聘渠道。

人力资源部具备较好的专业性,开始使用评价中心技术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进行评价,业务水平则由用人部门的部门经理进行评判。

规范的招聘计划,对招聘时间和招聘效率有明确的规定。

四、企业在衰退期的招聘策略

这是企业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整体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全面下降,赢利能力全面下降,资金紧张,危机开始出现,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寻求企业重整和再造,使企业获得新生。企业内部官僚风气浓厚,人浮于事,制度多却缺乏有效执行,员工做事越来越拘泥于传统、注重于形式,只想维持现状,求得稳定。人心涣散,核心人才流失严重,一般人员严重过剩,高层更替频繁,并波及到中层。

对外部人才的需求集中在一把手上,其他层级基本以内部竞聘为主,无对外招聘。

要求高管具备改革意识、大局观、决策能力、战略眼光和驾驭企业的整体能力,尤其是同行业类似企业的运营经验,有扭亏为盈的经历最好。

吸引人才的手段主要依靠利益分享机制和操作权限。

招聘经费锐减,但由于招聘时间短,而且还是高级、稀缺人才,因此仍然以猎头为主要渠道。

一把手的招聘由董事会直接进行评价,并引入专业的人才评价机构辅助。

企业招聘方案(二)

一、成长型软件企业概述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诸多软件行业在厦门地区兴起,软件园一期、软件二期已经无法满足软件行业飞速发展的需求,随之而来的软件三期已在建设中,软件行业一般经过长时间的产品研发周期,一旦将产品推出市场,获得收益就可以爆炸式增长,所以软件企业从初创期进入成长期的速度十分迅速。

成长期是企业发展成长最快的阶段,这时企业的经营规模扩大、市场开拓需求、公司架构及制度规范化建立、企业经营理念以及企业文化逐步形成、部门之间协调合作越来越多,同时企业可能获得一些外部投资基金,人力资源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将制约着企业快速发展的步调,所以管理方式的有效性和规范化以及相应的职能分工日益突显重要。以此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有效的人才招聘方能适应成长型软件企业爆炸式发展的需要,为软件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爆炸式扩张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分析人力资源有效招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二、成长型软件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进入成长期的软件企业对于各部门、各层次人员需求量较大,市场营销部门需要快速抢占产品市场份额,追求企业营业额最大化;产品部门需要对产品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制定品牌推广策略,提供售前售后服务支持;研发部门需要引进高端人才,借以保证行业技术领先,以及新产品应用的研发;企业战略规划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需求也相应增加。由此可见,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和快速性与企业的高速发展息息相关,制定有效招聘策略为成长型软件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是这个时期人力资源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

三、成长型软件企业招聘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大部分成长型软件企业在初创期的整理管理水平远远低于企业高速扩张发展的速度,工作重心集中在研发部门产品开发工作和市场营销部门业绩扩展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不足,软件企业初期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大多只负责事务性工作,缺乏人力资源整体战略规划,初创期企业组织架构无法适应企业中长期经营发展战略需要,整体人才需求规划的缺失,对于岗位分析、岗位工作说明书、人才供需情况以及长期招聘体系规划的建立科学合理的分析,招聘体系的整体缺失滞后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速度。

2、岗位用人需求分析不规范

岗位需求分析包括岗位的的使命,成果,能力,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价值观,团队风格等全方面分析工作。成长型软件企业缺乏完善的岗位需求分析,导致招聘人员对于岗位胜任力素质和人岗匹配缺乏把握标准,只能凭借主观工作经验去评判,很难实现人岗匹配,同时人员流失率也大大增加。

3、招聘渠道单一

大部分软件企业招聘渠道主要通过网络招聘为主,网络招聘渠道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成本较低、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等特点,日渐成为软件企业主要的招聘渠道。对于初创期软件企业人才需求较小,网络招聘渠道基本能满足企业招聘工作的需求,随着软件企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成长阶段,网络招聘对高端人才和紧缺性人才(如急缺数量较大的软件销售人员)到岗率将大打折扣,招聘有效性远远无法满足企业当前的人才需求。

4、招聘人员缺乏培训

招聘人员对于招聘岗位需求分析的不足,导致招聘人员缺乏对岗位胜任力理解的不足,没有完善招聘程序和招聘面试操作技巧,更甚者,有的招聘人员连自己岗位的职责都不清楚。招聘人员缺乏企业招聘工作前的系统培训,直接影响企业招聘的质量,从而导致招聘效率低下,人员流失率增大。

5、缺乏完善的招聘体系

很多成长型软件企业管理者,认为只要通过网络渠道搜索大量简历,不断通过人员面试筛选,将人员招聘到相应空缺岗位即可,忽略招聘工作的前期准备和招聘工作的评估反馈,人员招聘工作只是招聘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缺乏完整的招聘体系建立,一味追求人员面试的数量,而不是重视人岗匹配和人才综合素质的评估,可能导致招聘人员招聘压力过大,进而直接影响招聘的人才的质量,降低招聘的有效性。

6、招聘工作缺乏总结

大多数成长型软件企业没有意识到招聘结果的成本核算以及招聘效果评估的重要性,没有合理有效的招聘成本控制,无法对于各个招聘渠道的优缺点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对于招聘整体工作中的得失没有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样就无法对招聘工作的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经验

四、成长型企业有效招聘的策略

(一)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跟据软件企业的成长经营战略,确定公司组织架构,制订部门定编及岗位工作说明书,明确人才需求;制订出年度招聘计划和费用,将年度招聘计划,分解到月度,形成月度招聘计划,月度招聘计划包括:招聘岗位的岗位分析,缺编岗位人数,岗位任职要求,招聘费用,招聘渠道的选择,人才到岗时间的确认。保证整体力资源部门工作系统有效进行,为企业高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二)岗位需求分析规范化。

a) 明确岗位使命,使命是工作核心目标的执行概要。它归结出工作的实质,让大家明白你为何需要聘请某人。

b) 描述岗位成果,描述了一个人在岗位上必须干出什么。多数岗位需要3-8项成果,人们常用的工作描述没什么用,因为它们写的全是工作活动,或者是人员入职后将要做到的事情。(例:每一年的销售额为100万元)

c) 提出岗位胜任能力,能力排在前两个因素之后,使命清晰无误地定义了工作的实质,成果描述了必须完成的任务,能力则规定了你期望新人如何做以胜任工作,创造成果。

d) 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融入企业文化的人即便再有才干,也做不好工作。聘人失误的一大关键就是忽略了简单的事情。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转化成每个岗位需要的能力。就能避免犯不考察应聘者文化适应性的大错误。

e) 企业战略规划,它把你的经营计划分解成各个岗位的成果。并打造团队凝聚力,它统一文化并确保大家看清愿景。

f) 团队建设工作,很少有人能够把实现目标成果的任务下放给团队中的个人来完成。如果不定下目标,大家怎么知道该集中精力做什么,或者该花多大力气?你又如何知道大家有没有达到要求?

(三)扩展招聘渠道

(1)主流网络招聘技巧

目前主流网络招聘渠道主要通过各大人才招聘网站,比如地方性招聘厦门人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招聘、厦门IT人才网招聘等等,在这些网站上必须注意岗位关键词,例如iPhone手机开发工程师这一职位,在信息时,可以改成iPhone手机开发工程师(IOS开发),符合一些软件工程师人员求职的关键词搜索习惯,这样有利于公司的岗位信息可以传达给应聘者。

(2)新网络媒体辅助招聘

新网络媒体主要包括QQ、微博、论坛、博客、微信等网络媒体工具,可通过人力资源QQ群、软件园微博、软件行业论坛、知名博主推荐、微信招聘信息推送等手段将招聘信息出去,利用辅助招聘渠道,有时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劳务派遣公司招聘

目前劳务派遣公司推出招聘的服务,即劳务关系由招聘企业负责,派遣公司只负责人员招聘面试的工作,根据人员上岗就业时间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适合一些相对要求比较不高的岗位,比如软件销售岗位,就可以由劳务派遣公司招聘,这样人力资源部就能从繁琐的初级人员招聘工作中解放出来,更有时间可以来进行人力资源体系建立,保证公司有序高效发展。

(4)猎头服务

成长型软件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一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比如各地区分公司管理者、营销总监、首席软件开发工程师等等高端人才,一般的招聘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这时候就能考虑利用猎头公司推荐招聘,利用猎头公司的资源,保证高端人才的快速到岗率,为企业占领市场先机赢得时间。

(5)内部推荐

在公司推行伯乐奖制度,鼓励员工推荐人才,研发部门的人员招聘也是软件企业常见的难题,研发人员可以利用内部推荐模式进行招聘,这是目前软件企业招聘研发人员最有效的模式,将原本需要支付给猎头公司的费用,作为伯乐奖励给予推荐人才的内部员工,一来有利于节约企业招聘成本,二来也能激励员工推荐人才,增加企业向心力

(6)其他招聘渠道

其他招聘渠道有校园招聘、参加行业研讨会、现场招聘等等,可以作为辅助招聘渠道,收集一些储备人员的信息

(四)制作招聘操作手册

针对招聘工作人员培训不足对岗位分析不够理解等特点,可制作招聘操作手册。招聘操作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招聘人员的岗位职责、招聘管理流程、招聘计划、用人需求分析、招聘渠道选择、筛选简历和面试技巧、薪酬谈判技巧、招聘工作总结、员工入职跟踪等,通过规范性的招聘操作手册,提升招聘人员工作能力和招聘技巧,进而提高企业人员招聘的质量,降低人员流失率、

(五)建立完善招聘管理体系

基于人才胜任力特征,建立完善招聘管理体系,分析内外部因素对招聘工作的影响和制约,制定具体的招聘策略和招聘程序,根据公司人员编制招聘的需求,制定年度、季度、月度人员招聘计划和费用;编写制定岗位分析说明书,建立胜任力特征模型;对招聘渠道的建立与评估,招聘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六)招聘工作总结

对招聘成本的核算和招聘效果进行评估,完善招聘管理工作流程以及招聘成本控制,合理扩充利用渠道招聘资源,保证人才到岗率,减少人才的流失率

结束语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 篇五

__年在项目管理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公司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下,我紧紧围绕岗位职责,狠抓劳务分包合同评审管理工作,认真搜集、整理、上报生产派遣单,积极协助领导做好劳务分包工程招投标以及对劳务分包商、班组的考核工作,高效完成领导交付的各类任务,较好地执行了“生产派遣单实施办法”等制度,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效。个人在工作上、学习上、思想上也取得长足的进步。现将一年来的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尽职尽责,狠抓劳务管理。

一年来,我按照“生产派遣单实施办法”,认认真真执行两级公司关于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的管理规定,抓好劳务管理工作,为提高项目部管理水平贡献了一份力量。

一是积极协助项目部领导做好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招投工作。一年来,我参与了招标文件编制、招标文件评审、招标文件发放、开标、评标、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分包合同洽谈、分包合同评审、分包合同签订等环节的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积极配合领导开展各项工作。作为负责合同评审工作的业务主管,我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对于产生疑问的地方,积极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求证,确保劳务分包商的信息真实,身份合法,符合公司劳务招标制度的各项要求;对于提供虚假信息的分包商,及时向领导汇报,严防不合条件分包商进入劳务派遣环节。同时结合实际需要,积极向领导提出建议,适当在合同中增加一些条款,明确一些合同细节性的内容,进一步规范分包商的行为,尽量减少和避免劳务纠纷。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全年完成17个项目部、2个事业部的85个劳务合同评审工作,并及时将已签分包合同的收集、存档,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进一步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二是做好劳务分包商的考核工作。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及时搜集、汇总有关劳务分包商及班组的信息,分别进行了半年度和全年度考评。为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我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及时、如实填报“分包单位过程考核表”、“分包合同执行情况评价表”,全面评估分包单位和班组的履约能力、服务态度和配合意识,并及时合格分包单位名录,公开考评结果,让项目部、劳务分包单位的能够明确自身差距,同时监督他们及时整改不足,充分发挥考评工作的指导与督促功能。一年来,45个承包班组、40个承包单位的考核都比较到位。

三是做好日常监督协调工作。日常工作中加强了分包单位、承包班组的协调,积极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及时提醒、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每季度一次合格分包单位名录,做好监督工作。同时,协助领导协调处理各类纠纷,化解矛盾,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一年来,参与处理较大纠纷起。

二认真负责,坚决落实生产派遣单制度。

一年来,我严格执行《生产派遣单实施办法》,每天收集各在建项目的所有生产派遣单,并对各类生产派遣单进行分类、整理、汇总,做到了每周进行一次评分,每月公布一次排名。在完成派遣单管理工作中,坚持严格加耐心的原则,对于不能及时上交派遣单的单位,随时进行督促,并耐心指导一些部门单位认真填报内容,确保信息真实、全面。同时,会同领导和周围同事加大了现场核查力度,根据考核制度对各在建项目部进行了严格考核,对生产派遣单制执行不力、弄虚作假的项目部作出了相应处罚。为做好这项工作,经常自觉加班加点,整理材料,保证了该项制度全面落实到位。在执行派遣单制度方面,全年共计查处问题起,警告或者处罚了个单位,表彰个单位,以奖优罚劣的形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与督促效果。

四精心细致,高效完成上级各类任务。

作为项目部的合同管理人员,我不但负责劳务合同评审工作、生产派遣单管理工作,还负责信息化管理、协调各方、完成领导临时交付的任务等各项工作,工作内容较为繁杂琐碎,涉及的头绪多,因此我充分发扬精心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从细节做起,从小处入手,力求高效完成各项任务。一年来,每月上报工程报表,力求每一个数字、每个小数点、每张表格准确无误,做到了及时、全面、精准,未出现任何漏报、错报现象。在湖南住房和城乡建设网录入集团总部所有一、二级建造师的相关信息,约有300人;输入中级职称干部员工相关个人信息,人数达到780人,工作量相当大,工作态度做到了不惧繁难,耐心细致,工作内容做到全面客观,有效显示了公司人才团队的强大实力。仔仔细细编制劳务分包合格分包商台帐,每季度按时更新上传至OA系统,积极为信息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围绕部门中心工作,及时汇报个人工作情况和工作出现的难点问题,积极向领导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对于领导交付的临时性、应急性任务业尽心尽力完成,努力服务部门健康运行。

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为适应项目管理新形势的需要,我特别注重学习,坚持不懈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一是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学习了建党90周年讲话、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尤其对“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保持了高度的警觉,成为自我加压、创新工作的动力,牢固树立了创新争优意识、廉洁从业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结合岗位需要,业余时间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了公司的相关文件,进一步开阔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履职能力,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一年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周围优秀同志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工作中执行指令的时候多,贯彻落实上级政策的时候多,在合同评审、承包商考核、落实生 产派遣单制度等方面,创新管理的点子少,向领导提出创新性的办法不多,创新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成效;二是由于忙于具体的事务,学习方面不够深入,学到的有些理论知识没有及时转化为工作能力,成为指导具体工作的推动力。三是注重严格管理,但有时与合同分包商、兄弟部门的信息沟通不够到位,对基层单位、业务单位、业务班组等服务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个别同志还不满意。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及同事们:

2015年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帮助与支持下,办公室紧紧围绕支队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在加强学习、廉洁自律、综合协调、上传下达、督促检查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较好的履行了办公室职责,现述职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认真组织学习,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今年办公室组织支队相关领导及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组织撰写心得体会。组织认真学习中共十会议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通过各类学习进一步提升政治素养,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了整个支队作风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认真抓好办公室干部职工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办公室服务领导及干部职工的本领。

二、做好公文处理和档案管理工作。办公室工作的职责就是上传下达、政令通畅,协调内外关系,做好领导的助手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后勤保障。今年的日常工作中办公室紧紧围绕自身职责,负责各类文件的收发、归档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对归档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及时准确向支队领导上报重要或是急需处理的文件。累计办结各类公文件,发公文篇,整理档案卷。

三、主动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由于办公室是综合协调部门,接触的范围大、人员多。因此时刻要求自己做到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日常工作中我注重强化大局认识,较好地发挥了综合协调作用,努力做好“四个协调”:一是搞好与领导工作之间的协调。对领导分管的工作胸有成竹,遇有必须请示的事情,按程序请示领导。既提高办事效率有减少琐碎事务对领导工作的干扰。二是搞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够在部门之间解决的问题尽力在部门之间解决,加强部门协作、聚合力量,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团队精神。三是搞好上下级之间的协调。认真听取干部职工意见,发挥好承上启下、上传下达、信息反馈作用。四是搞好与外来办事人员之间的协调。办公室做为支队对外形象的窗口,不仅承担内部协调的职能,同时也承担与外部群众协调的职能,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和一言一行的举动中,维护整体形象,维护政府执法队伍的公信力。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__年已经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公司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各分厂各部门及各位同事的积极配合帮助下,我和综合办的全体同事一起,立足于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工作。

这一年,我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紧紧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发挥职能作用,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一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综合办各项工作目标,取得了一定成绩。正在积极向着团结、务实、高效的奋斗目标稳步迈进。

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主要工作职责是:主持综合办的全面工作;指挥实施综合办员工完成各项事务工作;为公司方针目标和任务完成,承上启下、沟通协调;抓好公司行政管理,落实公司后勤保障,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述职如下,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一、协调服务工作

作为综合办的负责人,自己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办是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综合管理机构,是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各方的枢纽,时刻推动各项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中心。特别在东西厂区的整体管理中,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与具体要求,传达工作指令,监督工作落实,以上级领导的工作思路、决策为主线,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特别是在劳务派遣工作、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职工文化活动、周边关系协调等方面以及公司有关文件、各类稿件的撰写起草都能较好的完成任务。

二、综合办的日常管理工作

首先,根据各阶段工作的开展及工作要求,及时召开工作会议,阐明工作重点,分工、分职责、有布置、有落实。

第1、理顺工作关系,坚持原则,严格工作程序、严格工作质量、严格工作纪律。在对各部门的服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第2、认真抓好文档管理工作,充分把握政策性和思想性及时督促办理各种文件的收发、登记、呈阅、催办及立卷、归档;并记录了__年大事记;严格控制公章印鉴的管理使用及公章的移动使用;认真办理了综机公司及荥阳分公司的资质年审工作;配合高新科技的申报,办理了大量的文件查阅、文件

填补、资质取证、资料准备等工作。第3、车辆管理工作:我们严格按照《车辆管理办法》,强化了车辆管理,与司机签订了全年安全行车目标责任书。在我们的统筹安排、认真调配下,较好的保证了公司领导、部门日常业务和活动的用车,我们的司机非常辛苦;在燃料管理中,严格执行油卡加油管理制度,审核油耗,严格把关;在车辆维修管理中,以定点汽修厂、4s店为主,要求司机对修车质量、配件价格严格审核。__年小车班无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

第4、后勤管理工作,坚持新区后勤管理例会(每月一次),加强了后勤管理工作力度,及时了解基层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领导服务好,为各部门服务好,为职工生活服务好,排忧解难,提供方便。

一是节省开支,搞好环境卫生绿化工作,对花木草坪的维护修整、卫生清理、环境美化一一落到实处。目前,西区大门东的花木已基本移走,做好了扩建车棚场地的准备。

二是东西厂区的澡堂管理,自己动手更换保温层、加热管、换喷头、加管道、定时间,节约了用水量、节约了电力、燃料,及时清扫、消毒、换气减少了疾病的传播。目前,西区锅炉使用有4年多了,经常修修补补,已老化。我本着能坚持一天,就多使用一天,为保证洗澡水的供应,准备在3月初更换新锅炉。

三是新区卫生保健站管理工作,据统计,全年接诊(包括输液、抓药、小病治疗、小伤包扎等)共计1100余人次。并且,在公司举办的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中,起到了及时的保健作用。关键是监督控制药品的采购来源及就诊规定。员工的健康与我们息息相关。这也充分体现了公司领导处处对职工的关怀。

四是新区供水的管理,新区供水责任重大,直接影响食堂用水、职工饮用、洗浴等,__年进行了多次供水系统的抢修,并对水井、水质等进行了严格管理。保障了新区的供水。而且,为公司节约用水,对东西区供水系统坚持进行跑冒滴漏检修,减少了浪费。

五是单身宿舍的管理,单身宿舍的居住人员大多数为招来的新员工,自理能力较差。管理人员不辞辛苦,除打扫楼道、厕所外,时常到房间里为他们打扫。目前,为了加强管理,为各分厂腾出了部分更衣间,单身宿舍卫生管理比__年年初大有改观。

六是职工食堂的管理,管理好食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饭菜的价格控制、饭菜的质量把关、前厅后厨的卫生、职工饮食习惯、消费的不同、承包人的理念等等,为食堂管理工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为上台阶,进行了多次整顿,只要员工投诉,立即说事儿。但效果不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虽然,我一心想把食堂的整体管理工作搞好,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胆子不大,总怕弄巧成拙。今后要多学习、多探讨、借鉴先进办法,把食堂工作办好。特别是到了今年5月份以后,机加工迁入新区,食堂是大事,必须确保全体员工的就餐工作。

七是通勤车管理,一年来,与××公交紧密合作,按照分厂的时间调整,随时调整发车时间,由于乘车员工的逐渐增加,我多次到现场协调,全年基本保证了员工的正常通勤。

第5、办公费用管理控制工作(附__办公费用一览表)

__年初,制订了《办公用品管理办法》,公司文销品的全年指标是5500元,实际用了3688.95元,在管理中,严格规定、严格控制把关,起到效果。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他办公费用比09年略有增长。如:多项办公设施的增加、办公机具增加及维修、配件、耗材、后勤修缮、车辆维修、燃油、通讯费、招待费等等,手紧点能省一省,手松点就多一些。因此,__年要以降低成本费用为宗旨,探索新模式,进行改进,手要紧一点。

第6、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根据上级领导的规划部署,围绕核心职能,负责人力资源日常事务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落实、加强执行。

1)开展职工培训教育工作: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按照__年公司教育培训大纲,先后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讲座;技能培训讲座;新工岗前教育培训;以及各种参观学习活动;为新形式的文化教育培训工作开辟了新路,总结了经验,收到良好效果。目前,培训场地是一个受限问题。(具体内容见邵春梅述职报告)

2)招聘工作:根据公司招聘计划、内部竞聘、及被招聘人员的实习和鉴定,做了大量工作。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招聘工作还要增加新内容,比如:人才的挖潜与储备、怎样做好指导、协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系列工作。

3)劳务派遣的管理工作:此项工作是__年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项重大举措,意义深远。因此与劳务派遣公司积极合作。但在工作推进中,屡有不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沟通、加强磨合。

4)在薪酬管理、社保福利、劳动

人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员工的入职、调动、离职及办理社保的随时增减、工伤、职业病的相关办理等,为公司的运营、员工的安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第7、积极开展职工文化活动工作

在__年的工作中,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员工积极投身工作的热情,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合办、工会、配合团总支举办了大型的国庆文化周活动、篮球比赛、冬季长跑等。协办了郑州市及荥阳市技术比武大赛。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利用西区多功能餐厅二楼,重新扩展了职工之家,开办了娱乐中心:有乒乓球、台球、室、放映室、阅览室,受到了广大员工的好评。但在娱乐中心的管理上,还需进一步提高。

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进员工相互间的友谊和交流,也就等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

第8、临时交办的工作

临时交办的工作有他的特殊性,即要求高还要工作严谨。我总是非常操心、非常认真、非常积极的、高质量、高要求的办理每一件事情。在客户来访、事务接洽、案件处理、周边环境等,做到了认真、准确、及时、周到,为公司的外事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由于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而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综合办整体工作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总不敢掉以轻心,总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自觉接受监督。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等方面,经过锻炼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积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加强团队建设 形成工作合力

综合办是公司一个特殊群体,我特别注重加强协调。一是加强内部协调,从为领导提供高效服务,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的职责出发,要求综合办人员加强协作,根据工作需要做到分工不分家。日常工作,能独立完成的要独立完成;重大活动、重要任务,则由大家共同完成。二是在工作相互之间、部门之间搞好对接,树立整体合力观念。做到岗位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互相替补,平等相处,全局一盘棋,达到合力效果。三是遇到同志们的工作或家庭等方面出现困难的时候,要关心爱护,力所能及地提供方便、给予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大家都能够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年来,我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综合办员工岗位类别太分散,因管理不够过细,员工团结协作的精神体现的不是十分到位。

第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我还在学习阶段,管理不到位,组织不顺手,受到上级领导的多次批评。

第三,自己的思想观念、工作理念与公司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今后,自己决心认真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为公司发展,努力做到:

第一,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围绕综合办工作统筹规划,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注重本部门的工作作风建设,加强管理,树立综合办形象,增强综合办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部门工作氛围。

第三,根据公司__年方针目标,展开综合办工作及6s管理活动。团结一致,勤奋工作,不断改进综合办对其他部门的支持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四,根据__年新制定的四个文件,加大力度,狠抓办公用品的费用控制、车辆管理、劳动纪律及指纹考勤,严格规章制度。

第五,抓好后勤管理工作,跟进后勤服务,及修缮工作。

要求食堂管理有新突破、单身宿舍管理有亮点、环境卫生有改观、职工文化娱乐活动有发展。

第六,综合办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是__年的核心工作。如果工作迟钝,会直接影响相关工作的工作进程。因此,抓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件大事。

总之,综合办工作涉及面广、琐碎繁杂,我始终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积极认真地抓好每一项工作。在工作中发扬成绩,随时纠正缺点和错误,希望上级领导、各部门、各位员工对我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使我进一步创新改进,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以上是我的述职报告。谢谢大家!

本人__年生,本科学历。原在a市财政局任培训中心副主任,__年9月7日经公选被任命为b市接待办副主任。一年来,在领导的关心和接待办的集体领导下,在机关全体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服从工作安排,加强学习锻炼,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任职以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个人修养

第二、认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服务后勤的业务知识。

对于本人来说,b市是一个陌生的

城市,接待也是一个崭新的行业。为了能尽快适应环境,更好地开展工作,本人努力坚持“向人学、向书本学”的学习型适应思路:一方面,虚心向接待战线的老同志请教,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工作安排等来规范自己的接待行为;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历年的《接待与交际》、《中国机关后勤》、等书籍杂志,从中汲取营养,努力掌握有关接待专业知识和b市风土人情,在最短时间内把自己塑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接待人和一名真正的b市人。第三、认真加强科学文化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严格按照领导干部所必须的“t”字型知识结构要求自己,在工作之余努力丰富自己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今年6月参加并顺利通过了公务员英语日常用语培训考试,7月,参加了中共__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并以高出分数线1多分的成绩被录取为党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二、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

第一、接待工作。

任职以来,在党组的正确领导和一把手主任的直接指导下,本人跳出了“就接待搞接待”的思维模式,努力创新接待理论和接待方法,用抓经济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接待,明确了接待工作既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又要注重经济效益、讲究接待成本的工作思路,培养了自己良好的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和服务观念,树立了接待工作应具备的窗口意识、开放意识、奉献意识,认真、细致、周到、高标准地完成了各项接待工作。__年9月至__年2月,本人接待和参与接待重要的领导及客商共计52批次15余人次;完成或协助有关单位完成了市项目建设推进会、县区互动交流参观、人代政协两会、农村工作会议、全民创业大会等21个重要会议的会务工作;配合有关单位接待并推动举行了__集团、__集团等重要客商在b市大型投资项目的签约仪式;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第七届__节”、__农洽会、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接待工作,成功举办了“百名客商聚__,b市与客商心连心”招待酒会和投资说明会等大型接待活动。

第二、“双出”工作。

今年2月25日我被定为__年度市“外出招商引资、外出学习锻炼”人员,接到通知以来本人充分认识到“双出”工作对于b市富民强市、对于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意义,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半年来,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和__同志组成的“双出”小组先后前往浙江义乌、丽水、上海、张家港、昆山、深圳、珠海、广州等地学习考察,共在外地42天,拜访了大批客商,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招商信息;邀请并接待了*、*、*、*等客商来b市投资考察洽谈,并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与__实业公司签定了总投资额34万元的“华都大厦”项目(已到位资金53万元);另与香港__集团薛总初步达成了“环保园”、与深圳__集团初步达成了“玉米饲料”、天上人间等项目的投资意向。

第三、其他工作。

按照年初领导班子的分工,__年本人协助成立了机关房地产管理与开发中心、机关物业管理与生活服务中心,加大二招清算组资金清算力度,加快欠款欠条回收进度,协调办理了原二招职工的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协助办理了职工医疗保险、房产证手续、档案托管、解除劳动关系合同签证和宿舍楼改水、分户水表安装等工作,协助并协调处理了老干楼部分老干部问题,化解了原二招职工群访事件,消除了不稳定因素,保证了机关工作、生活的正常秩序。

三、坚持严于律己、努力做好表率

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本人严格按照______同志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要求,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始终保持青年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努力成为青年同志的楷模。

二、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本人十分珍惜b市市委市政府给自己这次到b市工作的机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勤奋从政、克己奉公、淡泊名利,努力克服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发挥年龄优势,主动、超量地开展工作。在一把手和班子其他成员以身作则的榜样激励下,本人也培养了自己不怕吃苦、不怕劳累、连续作战、持久作战的工作作风:__年,由于有接待任务,本人在b市度过了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没和家人团聚的中秋节;家属生育,由于当时正值__节筹备期间,我只在医院呆了一天就回到了b市;接待__集团林总一行,连续两夜工作到凌晨2点;为了节省费用,徒步行走在地面温度达56度的深圳街头,险些中暑。

一年来,本人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

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一、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时间、机会偏少,对b市市情的了解只局限于书本经验的理性认识上,缺乏实在的感性认识。

二、在工作中与领导交流沟通不够,有时候只知道埋头拉车。

三、由于自己是年轻干部,又是在陌生的地方,所以在开展工作时缺乏魄力。

总之,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一直是我工作中的最大障碍,应当更加清醒地面对现实。在今后年度的工作中,本人一定会进一步解放思想,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积极配合一把手和班子其他成员,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理论,牢记“两个务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接待工作,为__在__产业带的率先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__年度局办公室工作,紧紧围绕着局党政年度工作目标要求,我和全体人员精神振奋,扎实工作,较好地履行了联系内外、协调上下、沟通左右、服务整体的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年内既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工作计划性进一步得到增强。在制订全年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安排的基础上,认真编制每周工作安排,积极完成每月行政工作会议纪要,把握月度全局工作重点;积极完成每季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季度工作打算,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协同有关处室围绕年内两次务虚会议,做好半年度工作总结和全年工作总结。积极协调局长办公会、行政办公会和市民运动会工作会议及工作例会,确保日常工作运行有序。

2、基础管理进一步得到规范。机关文电、机要保密、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应急管理、秘书事务、体育史志等工作运行正常。(1)局机关日常公文流转、交接和归档工作有序,全年收文1744件,发文699件,接收机要函2378件,发送机要函1906件;完成1588件世游赛组委会文书档案并向市档案馆移交,档案资料利用服务工作正常。(2)按时完成机关固定资产管理清产核资工作,获得机管局好评。(3)较好完成了奥运、重大赛事、内外交流合作、领导出访等行政接待和后勤保障工作。(4)完成全系统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摸底、治理和补缺工作,完成机关公务车辆清理、更新、新增工作,制定公务用车节假日外出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全系统车辆管理。

4、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进一步取得实效。以贯彻落实体育是民生、体育是精神、体育是文化为主线,宣传工作突出“三个加强”:加强新闻宣传重点的把握;加强局系统宣传资源的整合;加强与新闻界的沟通联络。(1)制定局系统宣传工作计划,指导、策划、组织、协调重大体育赛事、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的宣传报道,在奥运保障、市民运动会筹办等中心任务的宣传动员和舆论导向方面,取得积极成果;(2)积极组织体育新闻工作,形成新闻亮点,营造宣传声势;(3)扎实推进上海体育官方网站建设,在全市官方网站建设综合评估活动中连续获得好评;(4)加强965365上海体育官方微博运行管理,自4月6日正式上线以来,迄今共编发微博726条,被上海援引103条,在主动引导网络舆论,维护上海体育良好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前市政府通报表扬全市27个政务微博先进单位,我局榜上有名;(5)加强了体育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围绕体育强区建设、体教结合培育人才等方面的报道有亮点、有特色,很好地推广了先进经验,对于重点工作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6)增强体育文化建设力度,引导全系统树立“大体育文化观”,着力挖掘蕴含在体育工作各个领域中的丰富文化价值和文化作用,启动《上海体育志》修订工作,开展体育博物馆文物征集,上海体育博物馆陈列室年内开馆,首期展览世界乒乓球精品展对外开放。

5、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得到推进。(1)牵头完成“965365”体育热线建设工作,体育社会化服务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2)积极推动局系统信息化建设,指导形成《上海体育局信息化建设三年计划》,加快信息化资源整合和拓展建设;(3)积极落实全市信息化建设工作部署,协同推进上海体育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覆盖工作。

6、工作化解力度进一步加强。(1)局系统全年接信144件,接访35批次,来电32次,其中局机关自办25件,经办理答复后未出现重复,也未发生重复疑难;网上受理市领导批转件54件,均按时办结,其中机关办理28件,按期办结率98%;办理局领导批示件20件,均按时办结。及时有效化解了合肥第五建筑公司“讨要工程款”来访,东方男篮俱乐部退回队员引发的少数民族运动员家属来访,宝山区游泳池中毒病人等事项。(2)协调办理涉及体育方面的市人大代表书面意见14件和市政协委员提案7件,办公室共主办10件。(3)会同人事等部门,认真贯

彻落实安全稳定的工作,及时部署和检查,加强重大节庆、重大活动、重大节日的系统安全稳定工作。二、工作特点:

本人以围绕贯彻落实局党政中心工作为根本,努力发挥枢纽作用和助手作用,积极参与奥运备战全过程,积极参与市民运动会全过程,积极推动全局重点工作的全面落实,注意及时领会上级对重点工作、重大问题的指示精神,注意把握局领导对全局工作的要求、推动领导决策的落实,一定程度上注意了研究情况和最新动态、主动思考,强化工作落实。坚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加强支部建设,统筹服务、协调执行、宣传引导能力逐步提升。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步进步,离不开局领导班子的关心指导,离不开机关各处室的支持协作,离不开区县体育和直属单位的理解帮助,离不开办公室每一位同志的辛勤努力,离不开办公室本身在历史发展中宝贵的关系积累。

三、存在不足:

总结一年工作,我深深感到:1、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在主动学习、把握上海体育在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的发展进程中,趋势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还很不够;在学习体育专业知识、规范行政机关办公上还很不够;在办公室定期学习、充分沟通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办公室例会制度、党支部学习制度建设上需要认真规范。2、服务的主动性不够。在思想境界、认识水平、工作标准上需要进一步提升:一是主动服务的意识还不强,二是创新服务的能力还不够,三是服务的质量、满意度还有一定差距。3、落实的精细度不够。科学分工、定期调研、及时督办的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在运用资源、争取资源、形成落实体系的整合手段上有待于进一步丰富。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产业集聚;农村;就业;伊宁县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040-03

由于农村就业能力较弱,极大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对于有效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伊宁县从实际出发,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脱离土地向二、三产业转移,有效增加了农民劳务收入。

一、伊宁县基本概况

伊宁县位于伊犁河谷中部,属于温带半荒漠气候,冬春温暖湿润,夏秋干燥较热,昼夜温差明显,年平均气温9.3摄氏度,年降水量200mm,全年日照时数2 800~3 000小时左右;无霜期160~175天。县境东西距最长116公里,南北距最宽95公里,总面积6 152.55平方公里。

伊宁县县乡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国道218线和省道220线横穿辖区全境,“精伊霍”铁路也贯穿全境。有利于产业发展及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伊宁县农村就业现状和特点

(一)伊宁县农村就业现状

伊宁县是全疆人口大县、农业大县。2011年,县辖总人口41.7万人,少数民族占85%。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8.41万人,创收4.4亿元,其中长期转移3.07万人(6个月以上),带动全县农村人口33.2万人均创收1 325.8元,人均增收356.8元。农村总户数7.1万户,人口约33.2万人,农村劳动力18.5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8.5万人。由于地处偏远,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大量劳动力沉淀在农村,农牧民增收致富任务艰巨。

(二)伊宁县农村就业特点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七大特点:

一是从转移人数看,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伊宁县分别转移农村劳动8.1万人、8.3万人和8.41万人。从总量来看,变化不大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劳动力转移队伍相对较为稳定。

二是从转移渠道看,无序外出偏多。据统计,伊宁县每年有6 000名农民工通过劳动部门进行培训,占当年转移劳动力总数的1%左右。截至2011年,全年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有组织转移3.54万人。

三是从年龄结构看,2011年,转移劳动力中年龄在27~37岁、38~48岁两个阶段的人员比例均在30%左右,说明伊宁县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青壮年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较高于其他劳动力,他们能够从事体力劳动,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可以适应不断改变的外部环境,因此成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如下页表1所示)。

四是从文化程度看,2011年,转移劳动力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约占50%,转移劳动力学历较低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目前农村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部分劳动力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二是高中及以上学历的转移劳动力由于其文化程度较高,大部分都已进入城镇工作,因此,转移的劳动中这部分人较少(如表2所示)。

三、伊宁县农村就业转移经验及做法

(一)抓好组织领导、政策落实、资金配套三大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一方面伊宁县组织乡村干部走村入户与群众算经济账、收入账,让群众认识到外出打工是快速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以村为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播放宣传片、播出用工信息、以播放在外出务工场景专题片等形式,对村干部、农村党员、“三老”人员、宗教人士、农牧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引导群众克服畏难情绪,解决“不敢出去”的问题。

加大投入,加强资金保障。伊宁县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2005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转移就业专项资金、劳动力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经费等1 206万元。

(二)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促进劳动力转移

一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培训中心、各类职业中学、技校、远程培训等培训力量,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培训,全面推进农民工由“体能型”转变为“技能型”。

二是大力推行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2+1、3+2”学习培训模式,促使新增劳动力有外出务工的一技之长,积极拓展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训,每年至少为伊宁县培训并转移就业800名较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三是坚持培训质量与就业效果挂钩,创新管理模式。劳动力培训过程采取开放式模式,一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都可在伊宁县开办培训班,极大地增强了伊宁县的培训力量,持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工资待遇高于无证人员,有力促进了劳动者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争取持证上岗的意识,形成了培训过程、职业鉴定、实现就业相互挂钩的良性监督、管理机制,以培训促就业、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待遇的社会效应得到良好发挥,这种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已在全州乃至疆内得到广泛推广。

(三)围绕县域重点发展,实现就地就近转移

一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按照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的思路,把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作为推动伊宁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常抓不懈,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40多家大集团、大企业入驻伊宁县,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伊宁县内自治区、自治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共12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7家,自治州级龙头企业5家。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近几年来,伊宁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粮食、畜牧、林果、蔬菜四大基地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大力组织发动农牧民积极参与县内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1年县政府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批准经过培训拿到职业资格证的农牧民可以组成施工队、挂靠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创业,进一步提高了就业机率。

(四)加大中介组织的培养

加强劳务经纪人队伍和中介组织建设。鼓励农村能人、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从事劳务输出中介工作,大张旗鼓地对劳务经纪人进行表彰奖励,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全县劳务经纪人由2004年的70人发展到目前的1 323人,成为带动劳动力转移的一支重要力量;扶持组建10家劳务派遣公司,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化。通过经纪人带动和劳务派遣公司劳务输出量占到转移总量的60%以上,在岗位开发,劳务派遣、转移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伊宁县是全疆的农业大县,农村劳动力问题相对突出,通过积极发展经济,以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形成“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转移模式,使伊宁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县市借鉴。

参考文献:

[1] 蒋翠。基于产业集聚的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伊宁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情况报告[R].伊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1.

[3] 伊宁县2011年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R].伊宁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1.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 篇八

一、考核目的

开展社区服务协管员队伍半年度考核工作,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整合后半年来区社区服务协管员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社区服务协管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巩固“四员”整合成果,提高社区服务协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具备“一岗多责”素质和能力、适应社区“一站式”服务管理工作要求的社区服务协管员队伍,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提供保证。

二、考核对象

我街各社区所有在岗的社区服务协管员。

二、组织实施

社区服务协管员半年度考核工作由区社区办负责统一领导,我街综合服务管理中心组织成立专门考核组,负责组织社区服务协管员考核工作、审核考核结果,报区社区办备案,由区社区办汇总,报市综治办和市劳务派遣公司。

三、考核内容和考核等次

(一)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相关人员的日常考勤情况,完成业务工作情况和参加培训情况。

其中日常考勤情况的标准参照《区社区服务协管员管理暂行办法)》文件中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参加培训情况的标准为重新聘用和新招聘的社区服务协管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并实行持证上岗。每个季度都要组织社区服务协管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和技能培训。

(二)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关于社区服务协管员队伍整合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业务,工作勤奋,有创新精神,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合格:正确贯彻执行《关于社区服务协管员队伍整合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或比较熟悉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不合格:政治、业务素质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或工作责任心不强,完不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

在实施考核时,要严格坚持标准,其中,优秀等次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参加本区考核总人数的15%,不合格等次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参加本区考核总人数的15%。

四、考核方式和程序

(一)考核方式

本次的考核工作应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实事求是和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个人总结、民主评议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二)考核程序

1、12月28日至31日,制定具体考核方案,并适时召开考核动员会,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传达学习《关于社区服务协管员队伍整合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2、月日至日,以社区为单位,及时收集整理下辖社区服务协管员的个人半年工作小结等有关书面材料,并组织座谈交流活动,开展民主评议鉴定。

3、月日至日,由街道考核组深入所辖各社区对社区服务协管员逐一进行考核,同时征求所在社区居民和社区服务管理站站长的意见,通过综合考量有关情况,确定每个考核对象的考评等次。

4、月日至日,以街道为单位,召开半年度考核工作总结会,对相关考核结果进行张榜公布,并报区社区办备案,以便区社区办汇总,及时报市综治办和市劳务派遣公司,以利及时兑现奖惩。

六、考核结果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 篇九

──金马劳动保障所年工作总结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农村经济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镇的劳动保障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认真学习和实践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有关决定,切实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步伐,做大做强劳动力资源开发这一目标和任务,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农民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扩大就业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进一步扩大了劳动力转移规模。经过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埋头苦干,创新实干,我镇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地做好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年的工作思路。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年的基本工作

针对我镇人多地少和剩余劳动力较为丰富这一现状,结合泸政发〔〕号和泸发〔〕号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金马镇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金发〔〕号)文件,之后又制定了《金马镇关于年度劳务输出目标责任考核的实施意见》,及时下达《金马镇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年度劳务输出指标的通知》(金政发〔〕号)文件,根据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年劳务输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都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奖惩办法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且还把劳务输出工作列入中心工作目标责任考核。

在具体工作中,我镇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能人帮带,充分利用泸西县金水建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努力把金马的劳动力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加快全镇经济发展。全镇_年度计划向外省及省内输出农村劳动力人,比县委、县人民政府下达的任务数人增加人,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业比例提高到%。今年至月,全镇通过各种渠道共输出劳动力人,完成县下达任务数人的%。其中由县劳务输出公司输送人,累计已达人,就业中心输送人。输出省外人,省内人,县内人,输出人员主要是从事建筑、加工、运输或进厂务工等城市经济的各行各业中。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劳务输出不仅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知识、文化、经济的双向流动,从而达到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还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劳务收入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好的村子出现了“外出一个,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大大推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发展,劳务输出已经逐渐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做好劳务输出工作,不仅可以使劳动者增长见识、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还可以为家乡创汇,为家庭创收,同时还有有效地减缓就业压力。总之,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了收到了良好的效应,其做法主要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产业来抓

镇党委、政府认真领会县委、政府劳务输出工作会议精神,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抓紧实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局面,专门成立了镇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发劳动力资源的决定,把劳务输出纳入对各村委会考核的重要指标。镇主要领导还经常深入到各村委会督促此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密切协作,为劳务输出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还把劳务输出工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劳务输出的领导和管理。

(二)加大宣传舆论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为使县委、政府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这一决策深入全镇万多人民群众中,我们充分利用广播、墙报以及《金马快讯》和《今日金马》等刊物,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劳务输出的成功经验和典 型事迹,让群众摒弃外出务工是羞人行为的思想,提高人们对劳务输出的认识,充分利用赶集天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广泛宣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跟农户讲实惠,把县委、政府支持与鼓励劳务输出的有关政策宣传到农户家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外出务工是一项学技能、长见识、增收入的有效途径,进而放下思想包袱,打消思想顾虑,转变择业观念意识,积极外出创业务工。在宣传中还通过身边的典型例子,让大家了解“靠土地增收有限,走出去创业海阔天空”的道理,从而形成了“走出家门闯世界,外出务工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部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形成推动劳动力转移的合力。镇政府为有效避免“人难找,事难办”现象的出现,召开了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求劳保所、派出所、计生、信用等部门要简化办事手续,认真做好各种服务工作。镇政府还与各村委会签订劳务输出目标责任考核,并把劳务输出考核纳入全镇中心目标考核范畴,还要求机关干部职工关心、支持外出务工人员,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做到“输出一个,帮扶一个,带动一片”,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来抓,努力营造“党委重视、政府主抓、各方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局面,为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认真组织,严格把关,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为确保输出的务工人员安置得好、稳得住、干得好、有效益,对来报名的人员严把年龄、文化程度、身份证、身体条件、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等关口,真正做到符合条件一个,办理手续一个,面试合格一个,组织输出一个,这些硬件使务工者突破了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安置不好、稳定不了或其他思想观念问题的产生。各村民委员会还经常与劳动保障所联系,做好务工人员家属的思想工作,把务工者的生活情况、待遇情况及时告诉其家属,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为外出人员带去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扎实的工作使我镇输出人员的稳定率达%。

(五)按时上报劳动力资源和劳务输出情况报表。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各阶段劳务输出情况,镇劳动保障所积极配合镇企业办切实做好劳动力资源的调查建档、职业培训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服务,认真做好劳动力储备情况的调查,及时准确地上报农村劳务输出情况统计报表以及各种业务报表,没有一次漏报、缺报,并且还全面落实了我镇辖区范围内离退休人员数,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切实抓紧抓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已把全镇范围内离退休人员造册登记,还超额完成了县局分给我镇的报刊征订任务数。同时还认真做好技校招生工作,圆满完成县局下达的任务数。

(六)认真形势,加强业务学习。

学习是永恒的,只有不断学习,才会进步。乡镇自月份成立劳动保障所以来,由于人员少,事情又多,对劳动保障知识了解甚少,要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就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劳动保障方面的业务知识,这就要求每个干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因此,我们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认真听了县局个科室主任讲解的业务知识,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内增强了素质,对外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金马镇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镇的劳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与县委、政府的要求也还存在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十分艰巨,这些都与主客观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部份人员担心上当受骗,对陌生世界存在畏惧感和“家乡宝”观念较强,还存在着“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忧,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观念意识,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不足,组织工作有待改进

从目前金马镇劳务输出的状况来看,村与村之间仍然存在着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出现村与村之间劳动力输出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差距,部分地区的劳务输出仍然是民间自发的、无序的,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致使劳动力输出效率不高,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的积极性。

(二)求职人员择业意识还未转变

在众多的求职人员中由于他们受传统择业意识的影响,很难找到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唯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是他们择业的标准,否则宁愿守在家里,也不愿到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做事,还有既使在国有单位几十元每月的工资,也不愿到每月几百元的集体、私营企业中去,形成有要人的单位找不到人,有人又打不到单位的反差,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三)现有的劳动力资源素质偏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劳动的需求,严重影响劳务输出

劳动者素质偏低,是由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培训、技术技能水平、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反映的。目前,全镇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特别是面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农民工明显不具备竞争优势,难以适应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高科技的客观要求,这样就使部份务工人员在返乡后就乱造谣,给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四)受区域环境的制约,落后地区劳动力转移困难较大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文化素质低,这样就给劳务输出带来了困难,主要是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形成特有的满足现状的思想意识,不愿走出家门闯世界,形成小富即安的思想。其次是劳动就业不能与信息变化同步,失去许多就业机会。

(五)宣传力度还不大,广度深度不够,劳务输出工作还未形成社会的共识,广大农村劳动力对外出务工心存疑虑,怕这怕那,没有从“以地为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停留在“宁守穷家安稳,不愿外出创业”的家乡宝观念

三、金马镇劳动保障工作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劳务输出工作

镇党委、政府还要进一步把劳动力输出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从政策上、体制上为劳务输出创造有利的环境,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我镇的劳务输出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培训,提高我镇劳动力素质

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取州、县培训资金,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 现有的技校培养渠道,进一步加大技校招生力度,保证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利用金马职业中学,按照“定点培训,定性培养,定向输出”的要求,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政策法规水平,加强职业中学的劳动技能课教育,针对性地组织劳动力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提高我镇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劳动力就业的需要,从而突破行业、岗位的条件限制,进而实现量上的规模扩张和质的飞跃发展。这样既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又促使劳务输出的稳定和提高,为劳务输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

为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我们将严格规范劳务输出秩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无证打工等现象的发生,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订单、劳务派遣、项目拉动等多种形式,千方百计扩大转移输出的渠道和规模。抓紧实施好石缸冲村委会“劳务输出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来告诉那些持等待观望甚至怀疑态度的人,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四)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空间

一是加快中心集镇建设的力度,推动我镇二、三产业的发展。二是积极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创业,提升现有乡镇企业的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肉牛、蔬菜产业化发展。通过二、三产业的就业渠道及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条件。

(五)加快实施“异地转移”战略,拓宽农村劳动力跨区流动渠道

充分利用现有的某省、某省、昆明等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开拓新的输出市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一是加强与外地劳动力市场的沟通联系,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二是加强劳务输出的市场管理,建立合法、有序、畅通的劳动力输出机制。三是做好输出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务输出效率。

(六)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劳务派遣公司工作总结 篇十

现阶段,计划内大中专毕业生通过以下途径可以获得干部身份:一是通过考试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二是在企业(包括国企)工作一年后办理转正定级。第一种途径是由各级人事考试中心负责实施,第二种即由各级人才服务中心负责审批。笔者在南京人才服务中心档案与人事部工作的这九年间,在转正定级这个问题上,也感受颇多:从流程上讲,首先需要接收毕业生的单位必须在各级人才服务中心委托人事,毕业生与该单位签订三方协议,报到证必须派遣到该单位。再者毕业生要从报到证派遣日期算起,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由单位对该毕业生做出工作总结并向人才服务中心申报转正定级。从流程和准备材料上看,并不复杂,但在实际工作中,却遇到不少问题:1、报到证遗失导致无法确认该毕业生是否是派遣到该单位的。2、虽然毕业生早就在该单位实习工作,但学校开出报到证的时间较晚,到离职时在该单位工作不满一年,导致无法办理。3、在集团下属公司工作,报到证派遣单位和实际签合同的单位是上下级关系,名称有差异,导致无法办理。4、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派遣到另一公司工作,但劳动合同、报到证名称不统一,无法办理。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说明了学校对在校大学生宣传就业事项不力,人才服务中心也只关注于办理事务本事,并没有过多考虑怎样防范错误的发生,充当了事后诸葛亮的角色;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流程的不熟悉、不关注、不在乎。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鼓励企业灵活用人,鼓励大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提倡分层次教育,却用“干部身份”这个枷锁束缚了社会相当一部分人才的手脚,使得没有办理转正定级的大中专学历人才不能在社会上、城市间正常流动;使得企业急需的人才无法办理城市间的调动手续;使得教育不能做到分层次教学,不管合适不合适都往大学里面挤,职高、技工学校不被重视,造成技能型人才短缺。相当一部分通过刻苦自学取得学位的人才却因为“干部身份”的问题而流动受到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劳动人事制度方面改革的重要内容,劳动人事部门在努力尝试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各地人事部门有“人才服务中心”,而劳动部门又有“人力资源市场”,经过这么多年的运作,两套市场体系职能交叉。即便是经过六次行政体制改革,劳动部和人事部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但部分城市在人才流动业务上还是各自为政:如人事部门调用档案只能通过人才中心办理;劳动部门审核办理社会保险要将档案调入劳动部门。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一是事实上存在的利益关系,二是对所谓“干部”身份的固有概念,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用人单位在两个部门间的的不必要奔波。

所以,当务之急,应当尝试取消大中专毕业生办理转正级确立干部身份的做法,同时建立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业务上最大限度的整合,形成统一的、高效的人才流动模式,为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印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人发[1996]118号文件

[2]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 《高等学校毕业生见习暂行办法》,(87)教学字第022号文件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qywh/qiyezongjie/dq955j.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