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美术说课稿(多篇)

美术说课稿(多篇)

美术说课稿(多篇)

什么是说课稿? 篇一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美术说课稿 篇二

大家好!我是东风43小学的翁朦,很荣幸我能参加此次的说课比赛。今日我说课的资料是小学美术五年级第十册第六课的资料《喜怒哀乐》。

针对教材资料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把本节课设计成美术造型表现课。接下来,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说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喜怒哀乐》这一课要应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十分丰富活跃的时期,结合这一学龄特点,教材要求让学生了解人物表情的不一样表达方式,经过观察与写生,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本课是一节集欣赏性、表演性、创造性、乐趣性于一体的美术课,根据教材要求,本课为一个课时教学。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人物表情的不一样表达方式。

技能目标:经过写生,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

情感目标:理解不一样表情下不一样的经历,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

本课的重、难点:分析五官的微妙变化所产生不一样的表情。结合表情特征,大胆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肖像画。

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离不开必须的教学方法,我说课的第二板块就是教法。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课堂中的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游戏教学法:

(2)示范指导法

(3)引导欣赏法

以上的方法主要使学生获得学习兴趣和成就感,让他们进取投入学习之中。

三、说学法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问题讨论法

2、自主学习法

我时刻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进取互动,让他们充分体会创作的欢乐。

四、说教学过程

(如果说研究教法、学法是教学的前提,那么我认为合理优化地组织教学过程便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亲近学生,游戏导入。(本环节用时3分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简便进入课题,我出示一幅趣味的故事画。一只鸡蛋打碎了,旁边的四只鸡蛋看到这一现象露出4种不一样的表情。学生观察故事画,提出两个问题:旁观鸡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表情?猜一猜谁才是这只碎鸡蛋的好朋友?经过学生一翻讨论,得出了答案。并借此机会引出人物四大表情:笑、哭、怒、愁。

(设计意图:使用游戏激趣法,用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事物入手导入课题。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以此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很快认识到产生的表情和心境有关。)

2、解析图例、总结规律。(本环节用时6分钟)

这一环节,我首先给大家出了一道连线题。让学生把出示的人物表情照片和对应的简笔画表情连起来。学生很快就把对应的表情连起来了。而在简笔画人物表情中五官变化的比较十分清晰。使用问题讨论法,让学生根据简笔画中出现的五官特征,讨论总结出画表情的口诀。学生边读口诀边亲身体验做出喜怒哀愁四种表情,同桌之间相互观察。

(经过本环节的设计,降低了总结五官变化规律的难度,培养学生进取主动的开动脑筋,让学生敢于说出自我的见解和猜想。由学生合作、讨论交流、构成共识、而得出的结论更能被熟记和领悟,从而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3、游戏测试、巩固知识(本环节用时2分钟)

这一环节中,我例举了产生微妙变化的眉毛、嘴巴、眼睛等单独的五官,让学生先讨论后猜,这是哪一种表情中的五官。

(设计意图:使教师对学生掌握五官表情的情景进行检测和反馈,为后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

4、欣赏名画、感受意境(本环节用时7分钟)

本环节,我准备了4副具有代表性的大师作品。首先为大家讲解这幅肖像画当代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自我感受画面主人为何有这种神情。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发表感慨,再继而让学生讨论分析作品中五官变化和规律。让他们更深刻的体会大师作画的意图和情境。这一阶段是作为本堂课情感升华的部分。

(设计意图:经过引导学生对大师作品的欣赏,让学生由情入景,深切的感受到画面的心境与意境,进一步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创作时大胆抒发心境奠下基础。)

5、步骤示范、技法总结(本环节用时5分钟)

示范前,我先抒发自我的心境,讲述今日发生了许多让我感到开心的事,能够用一个“乐”字来概括。我忍不住想把“乐”画出来。在黑板上示范自画像。边示范边提醒学生作画能够将五官适度夸张,结合表情口诀。以及用线的粗细、疏密、深浅虚实等,并留出一个五官“嘴巴”,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根据我的表情添加。

(设计意图:经过示范指导法,让学生更清楚更有效的掌握作画的步骤,留空示范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合作意识,与教师建立亲密关系。也为他们后续无拘无束的作画做好铺垫。)

6、大胆创作、巡回指导(10分钟)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阶段。

在积累了必须的美术技法和情境之后,学生的表现欲望已经很强烈了。这时我给学生自主创作的机会。以镜子中的自我为模特,画一幅生动的肖像画。也能够画你的同学、父母、教师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表情。

(作业设计意图:这一阶段是对自主学习的体现。让学生对自我抒发心境后五官的微妙变化产生了兴趣。让他们画出具有表情特征的自我,是很趣味的一件事。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也间接教育学生用心观察生活。)

在巡回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明白想要表达的心境,但由于拘泥于技法,又害怕把自我画的不像,导致人物表现的很紧、构图不饱满、表情不夸张生动这些问题。于是我立刻当堂挑出一位学生的作品,这幅作品线条画的不够流畅、也不是很像自我,但将人物表情表现的很夸张,笑的时候颧骨和下巴也会跟着变形,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大胆的画出了自我的感受,我抓住机会大力的表扬这幅作品。这时很多同学不再纠结于画像不像,都放开手笔,大胆的去创作,随心所欲的去表达自我的心境。以至于来后出又现很多生动的作业。

7、展示作品、自评互评。(本环节用时5分钟)

对作品的评价这一环节我尤为重视,我设置了两个环节:1、学生自评,给自我作业写上评语或评分,为大家讲述这张心境背后的故事。2、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猜画面所表达的是什么表情,也能够从美术技法,如线条、构图这些方面去评价(这样设计评价方式的目的是让学生之间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景,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本事、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8、课堂小结,扩展延伸。(本环节用时2分钟)

本节课是以线描述生的方式画人物表情。但其实色彩也能表达人物的心境,比如为开心的人物肖像加上暖色调的背景,更能衬托画面的喜感。为哀愁着的人物背景加上冷色灰色调,更能衬托人物的悲愁感受。

然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提议同学们回家为自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画一张肖像,并为画面填上适合的色彩。

最终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对大家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祝愿大家笑口常开!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课堂。学生回味无穷。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目的是经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的表情变化及规律,并用绘画表现人物的不一样神态。我从两方面入手,人物表情神态中最突出的就是眉毛、眼睛和嘴巴,只要让学生抓住这三个器官在产生不一样表情时的变化,就能准确的描绘出人物表情,以此突破本课的重点。

然后引导学生欣赏大师的绘画作品,顺水推舟,继而发展到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明白我们也是未来的大师,增强他们作画信心。在此基础上,我再做示范突__决本课的难点。我认为这也是本堂课的亮点所在。

本堂课也存在着些不足:学生的作业代表了一节课的学习成果,我对作业的点评应当从美术技法层面升华到情感表达层面,让他们大胆联想抒发看到作业后的感受。这样才能让学生到达知识与思想的双丰收。

美术新课标指出:教学不仅仅关注美术学习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本节课经过合作探讨,实现了创新意识、思维、本事的培养,实现了知识与本事的同步提高。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体验表情乐趣的活动,让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在玩儿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

我的说课完毕!

美术说课稿 篇三

一、说教材

《让色彩动起来》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旨在启发学生对强烈的对比色及其运用方面展开探索,对色彩对比形成综合认知,并加以巧妙运用,引导学生学习用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充满动感的作品,加强学生对色彩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从而使学生对色彩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能客观地理解、表现事物。而且色彩,在孩子的心中是美妙的,是神奇的。他们往往能创造出我们成人想象力所不及的童话般的美丽。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除去这种对色彩的情感表现,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色彩方面的知识,如原色与间色、冷暖色、明度等。故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对比色的知识,形成综合认知并加以巧妙运用。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

对比色的灵活运用。

五、说教法、学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法、实践练习指导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在操作中发现并进行自主探究和评价,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基本的绘画工具等。

七、说教学过程

皮亚杰曾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出示具有动感的图片,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感受到“动感”后,我会紧接着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共同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从而揭示课题。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认识对比色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设置了“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的环节。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学生往往会从红色、黄色等鲜亮的颜色回答,我会顺势抓住学生的回答,出示色相环并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以及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进而总结出在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通过观察色相环认识对比色,而且通过这样的一个环节也设置了一个坡度,降低了难度,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对比色的积极性。

(二)感受对比色

在学生对对比色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后,我会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通过初步的欣赏与观察,使学生自主的感受对比色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从而激发他们深入了解运用对比色让画面动起来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会让学生回归生活,思考在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所以我设置了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的环节。

在具体的实践练习前先提出问题: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你认为如何用色最合适?强化学生对于对比色的认识。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会巡视辅导并用ppt滚动更多作品,给同学们提供创作资料。

环节四: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色彩的运用、创作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生生互评,最后我将给予及时反馈与总结,在展示点评环节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以鼓励、肯定为主,多从建议性评价出发,培养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节五:小结作业,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小结作业——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并让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

美术说课稿 篇四

一、说教材

《色彩与生活》是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本课引导学生从了解生活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入手,认识学习色彩搭配知识对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生活中的色彩,使学生对色彩现象及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说学情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思维方式也已从直观形象思维向高级形象思维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对色彩知识具有初步的了解,但对色彩搭配的认识有限,缺少运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练习色彩搭配,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明白恰当的色彩搭配体现着人们对色彩规律的认识与对美的追求,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主要手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色彩现象,它的形成受色彩规律制约;好的色彩搭配是我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的重要手段。

难点则是:使学生学会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学生能运用色彩知识去进行色彩搭配的练习并进一步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所体现的多种文化艺术内涵。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中我以色彩为主线贯穿,依托视觉形象引导,在教学中采用活动探究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绘画工具如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七、说教学过程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所以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出示图片并提问:请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引起学生兴趣。接下来我会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继续追问:假如让你选择,你想生活在哪个环境中,黑白的还是彩色的?为什么?揭示课题《色彩与生活》。

环节二:探究色彩,新课讲授

(一)色彩三要素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我将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相结合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蔬菜、天空及衣柜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三要素,教师讲解色彩三要素的概念。

(二)色彩的搭配方法

当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与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时,出示两组家居装饰图,鼓励学生观察分析:两组在色彩搭配上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哪一组的色彩?为什么?色彩的搭配方法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不同的色彩搭配方法。

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怀特曾说:教育不是为了青年人谋生,而是教会他们创造生活,美术课程更是如此。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运用本课学习色彩知识及色彩搭配方法,为校服进行色彩搭配。学生创作完成后自主展示并描述作品,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教师做最后总结。学生在展示成果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积极参与评价。

环节四:小结作业,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色彩三要素及色彩搭配方法的相关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举例说说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八、板书设计

让色彩动起来

一、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纯度

二、色彩的搭配方法:

色相对比、冷色调搭配、暖色调搭配、对比色搭配

小班美术活动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材

(一)选材意图:

春天柳树变化特征

美术的教育价值

(二)学情分析: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根据本班幼儿具体的美术活动能力而采用的美术活动形式

(三)活动目标分析:

1、知道春天时节柳树的变化特征,学习用树枝甩 打来表现柳树。(重点)

2、通过树枝甩画来激发幼儿热爱生活、喜爱大 自然的情感。

3、通过树枝甩打来表现各种姿态的柳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体验绘画的乐趣。(难点)

(四)活动准备的分析:

经验准备:

认识颜色墨绿色和黄绿色、认识柳树

材料准备:

8K白卡、柳树树枝、柳树图片若干、刷子、调色盘、墨绿色和黄绿色水粉颜料、抹布

环境准备:

幼儿座椅半圆坐在前面、教室后面排列分成四大组的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有纸、已经调好的颜料盘两个(墨绿色和黄绿色)、抹布和树枝

二、说教法学法

1、提问法

2、观察学习法

3、示范讲解法

4、分组操作法

5、个别指导法

三、说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二)出示材料,吸引幼儿兴趣。

(三)教师示范操作,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五)作品展示。

四、活动反思

优点:幼儿参与性高,最后的作品效果也非常好。

不足:教师在方式方法上及流程中的问题。

思考和调整:怎样更好激发幼儿美术创作兴趣,体验绘画乐趣?

美术说课稿 篇六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七课的《最受尊敬的人》,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个学习领域,是集人文性、欣赏性、互动性、创造性等特点为一体的美术课。

《美标》提出:“美术 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我深挖教材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文魅力,引导学生去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使学生更容易抓住描绘对象形象神态等特征,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寓教于乐,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也让自己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好伙伴,使学生主动、自觉、愉快地进行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好。在充满生活情趣的绘画中,让学生养成尊重、关怀、友善等品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现在我就《最受尊敬的人》一课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敬请指教。

准确把握,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最受尊敬的人》虽然是小学第二学段造型表现领域里表现人物肖像的课题,但它并不孤立存在,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抓住了与学生切身感受联系的一条线:从一年级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的《我的新同学》,二年级培养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特征的《我心目中的老师》,到三年级培养学生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形象神态等特征的《最受尊敬的人》等,基本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发展顺序。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它强调的不是学生描绘形象的精准度,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大胆表达自己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热爱,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会抓住人物形象、神态特征,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为四年级的人物画:了解人的基本结构——《我的新同学》;五年级:了解人物大体比例和不同姿态——《我和我的小伙伴》、《为解放军叔叔画张像》等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造型和色彩基础,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也正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课前鼓励他们结合曾学过的人物肖像画方法预习、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尽可能收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是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设置悬念导入以及寓教于乐,联发想象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学生抓住不同职业的人物的外貌特征,对肖像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形象神态等特征。

能力目标: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学生会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养成尊重、关怀、友善等品质。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抓住不同职业人物的外貌特征;感受色彩、线条的表现力。

难点:能用绘画、拼贴等多种制作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

四、教学具准备

师:名家作品、VCD片断、绘画工具、学生作业用纸

生:课前预习观察人物特征,水彩笔、油画棒、钢笔等绘画工具

有机渗透,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设想以下几种教学法:

1、悬念设置法。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说过:“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好奇激发起兴趣,所以才引起了探究反射,思维也就随之活跃起来了。因此在教学的导入阶段设置一些悬念,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悬念的设置也是演示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同时学习肖像画的画法,一举两得。

2、直观感受法。

观看VCD片断,感受解放军、医生护士在人们最危难的时候依然坚持在危险的最前线,加强学生对他们尊敬之情,并对他们的形象特征有更深刻的印象。

3、问题引导法。

“老师在画的时候是通过哪些特征的描绘,让你们一看就知道我画的是解放军叔叔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还有哪些人也值得我们尊敬呢?”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问题设置的针对性是很重要的,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思考不同职业人物的形象神态等特征,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又让学生挖掘出不同职业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4、游戏联想法。

“贪玩”是学生的“天性”,而游戏又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形式。我把这些内容融入课堂,可以增加学生的心智活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5、引导欣赏法。

通过不同画种的作品欣赏,积累美术表现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体会画家是怎样抓住人物最显著、最令人记忆深刻的特征,以及色彩、线条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安排。

自主发展,说学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努力创设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本课教学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1、游戏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举例和有趣的小游戏,带领学生走进课题情境之中,使学生主动、自觉、愉快地进行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让同学们通过学习,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创作能力。

2、互动交流法。

学习教育心理学指出:“合作、交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能力。”萧伯纳也曾说:“你一个苹果,我一个苹果,交换了还是一个苹果;你一种思想,我一种思想,交换了便有了两种思想。”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不同的想法,从而也激发了自己的创造思维,也培养了口头交流能力。

美术说课稿 篇七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 ,它在课程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以前课程的延伸,也是对以后课程的提高。因为这都是对材料的认识与理解、并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的课程,意在为学生打开一片探索和创作的天地,本课以大量的 为主线、辅以生动的讲解,使学生从应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审美创造的愿望。

二、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提高物以致用、审美、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设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 的学习,培养了

三、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我定为一下内容:

1、教学重点:掌握 ,学习

2、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掌握了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法,利用多媒体,教具,挂图,实物的展示让学生感受 的魅力。

并不断的采用欣赏,启迪,讨论,展示交流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并注重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五、学法指导:

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六、根据以上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导课:

新授: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授课结束,布置作业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制作,

作业展 评:我将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手法,鼓励同学们大胆的把自己的做平拿到讲台上来展示,

然后让作者自己说一下自己的构思想法,自评结束后请其他的同学互评说一下你最喜欢的是哪幅作品,并说出你的理由,并加以评价。

最后教师评价总结,因为每个学生创作设计的都是独特的,我们应该对每个学生抱以热切积极的期望,并从各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与长处。

课堂的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拓展,延伸,根据新课标的指出教材不是我们唯一教学的资源,课堂不是唯一获取知识的渠道,因此在这一环节让学生拓展知识面,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09jz5j.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