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新版多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新版多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新版多篇】

明史宋濂传阅读答案 篇一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 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走送之 ( ) (2)俟其欣悦( )

(3)濂具以实对( ) (4)微景廉 ( )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家贫,无致书以观。

译文: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译文:

8、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乙文中,宋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

9、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一处,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室

10、结合甲、乙两文,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8分)

6、(4分)(1)跑 (2)等待 (3)全,都 (4)没有7.(4分)(1)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买书)来读(看)。(2)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派人侦探监视。

8、(4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9、( 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10.(4分)读书方面: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博览群书等。做人方面:尊重老师、实事求是、敢于直言、唯善是举、诚实守信等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篇二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的意思。(2分)

① 沿溯阻绝 溯: ② 或王命急宣 或:

③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④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小题3】[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①逆流而上 ②有时 ③飞奔的马 ④全,都

【小题2】①遮蔽天空,挡住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小题3】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2】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隐、蔽、曦议”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小题3】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要求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选文主要是通过内容,来表达一种主题情感,回答时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篇三

孟德传

【宋】苏辙

(1)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祐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2)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3)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利:通痢,腹泻

B.逡巡弭耳而去 弭:低垂

C.德自分死矣 自分:自己料想

D.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 庶几:差不多

答案 D

解析 D项庶几:希望、企图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 ( )

A.既为兵,不获如志 惟山之深者往焉

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C.一日十病十愈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答案 C

解析 A项:①信息在第一段: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句子是说其志向没能实现;B项:②信息在第一段: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这是孟德介绍猛兽情况;D项:②信息在第三段: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是本文作者的评论感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了解到它们大多有能辨识人气的习性。

B.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

C.苏轼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意识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气,而外物感觉得到。

D.苏轼的《书<孟德传>后》写了一则小儿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没伤害小儿的故事。

答案 B

解析 B项:宋孝孙并没有派人向上级报告。原文在第二段:知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大意是孟德被捕后,知州让他作为自首者将其安置在泰州。该项无中生有。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篇四

文言文,完成小题 。

[甲]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包拯》)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勉谕儿辈》

【注释】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小题1】解释文中的划线的词语。(4分)

⑴恶吏苛刻__________⑵饮食如布衣时__________

⑶若思得之艰难__________⑷可办粗衣几件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⑵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小题3】[甲][乙]两文都有写主人公对后代的要求, [甲]文侧重对子孙在__________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而[乙]文侧重对儿辈在__________方面要求是__________。(4分)

【小题4】[乙] 文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是一警句,若你要向别人推荐,能说出其中蕴藏的含义吗?(3分)

答案

【小题1】⑴ 憎恶,讨厌⑵指平民⑶ 得到⑷置办

【小题1】⑴ 不遵从我的意愿,不是我的儿子和孙子。 ⑵ 不饿不冷就足够了,何必要求吃好穿好呢?

【小题1】[甲]从政清廉[乙]生活节俭

【小题1】示例:要懂得居安思危,珍惜拥有的日子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填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句的内涵的能力。根据警句的意思向别人推荐即可。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篇五

(一)共7分

1.B

2、(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3、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二)共7分

4、(1)先前,原先(刚才) (2)暗中 (3)交换(3分,每词1分)

5.(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2分,意对即可)

6.示例1: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示例2: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2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三)共8分

7.C

8.B

9、“惊惭”的原因是打死的鸭子是能言之鸭,进贡之鸭,名人之鸭。内官是个惧上欺下的人。

(四)共10分

10、⑴给 ⑵等到(等)⑶于是,就⑷书写(写)

11.A

12.入抱犊山,学书三年;未得笔法,捶胸呕血;盗墓求书;学书画被过表;精思学书,如厕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

(五)8分

13、⑴得到 ⑵但是、然而 ⑶除掉、去除 ⑷这(或“它”),代指竹子 (4分,每小题1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14.我们江南人砍掉竹子把它们当柴烧(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15.“物以稀为贵”、“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事物的好坏贵贱是相对的”(2分,意思基本对即给分)

(六)12分

16、云 来 时/ 睢 阳 之 人 不 食 月 余 日 矣/ 云 虽 欲 独 食 /义 不 忍! /

17、C

18、①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终究没有为自己发兵的意思,就骑马迅速离去。 ②这只箭就是用来做标记的。

19、拔刀断指、宁死不屈

(七)18分

20.①习:学习,研究,熟悉 ② 发:打开 ③ 为:担任 ④ 明日:第二天

21.①太祖皇帝常常劝他好好读书。②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天。 ③赵普的脸色没有丝毫改变,镇定的跪着捡起来退下。

22.①年轻的时候熟读官员官吏制度治理国家方面的书籍,精通选贤任能治理国家。 u ②深入研读《论语》以其理论来治理国家。

23.太祖皇帝刚开始对赵普举荐的人不了解所以“不用”,后来赵普再次举荐,太祖仍不了解还是“不用”并对赵普有些烦了,最后赵普坚持举荐,太祖由此看出赵普的忠心尽职,且体会到被举荐人的不一般,所以“重用”。

(八)共10分

24.(1)买 (2)曾经 (3)离开 (4)正好(恰好)

25.B

26.我的心才变得坦然,不再挂念(这件衣服)

27.只有不被外物拖累,人才会变得坦然。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297gz0.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