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战争的成语(精品多篇)

战争的成语(精品多篇)

战争的成语(精品多篇)

关于战争的成语 篇一

【破釜沉舟】

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

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战争的成语 篇二

1、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2、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3、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4、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5、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6、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7、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8、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9、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10、矢石之难: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战争的成语 篇三

1、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2、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3、勤兵黩武: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4、戎马倥傯: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5、甘为戎首:甘:情愿,甘愿;为:做;戎:军事,征伐;戎首:挑起战争的人。甘愿当战争的主谋。

6、以逸制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7、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8、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9、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

10、戎首元凶: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指挑起战争的罪魁。

11、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12、干戈满眼: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13、偃武櫜兵: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14、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15、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16、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17、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18、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19、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20、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21、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22、流血浮丘:流的备能够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23、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24、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5、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26、锋镝之苦:锋:刀或剑的尖端;镝:箭头。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战争的苦难。

27、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团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28、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29、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30、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31、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32、燕雀处帷幄:比喻战争的时间很长,军帐上都筑起了鸟巢。

33、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34、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35、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36、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37、鼓衰力竭: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38、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39、宿将旧卒:指久经战争的将领和士兵。

40、轻动干戈: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41、甲胄生虮虱: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

42、偃武息戈: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43、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44、偃武休兵: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45、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46、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47、风尘之警:指战争或骚乱的警报。

48、伐罪吊人: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

49、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

50、息兵罢战:停止或结束战争。

51、久经沙场:指长期经历战争的考验。

52、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53、龙战鱼骇:比喻战争激烈。

54、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55、以战去战,以杀去杀:去:消除。用战争去消灭战争,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56、手中败将:在战争中被自我打败或在竞赛中输给自我的人。

57、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58、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59、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60、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61、干戈满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62、穷兵极武:穷:竭尽;极:用尽。极力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63、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64、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65、黩武穷兵: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66、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我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67、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68、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69、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70、汗马之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71、干戈满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关于战争的成语 篇四

【运筹帷幄】

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设酒宴,招待文武官员。刘邦 说:“诸位不要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又是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的呢?” 有两位头领马上回答说;“项羽待人轻慢而且好侮辱人,陛下仁 厚而且爱护别人。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征服的地方就分封给大家,跟天下人同事利益。而项羽妒贤嫉能,有功的忌妒,有才能的怀疑,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摇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在军帐中出 谋划策,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面姓, 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 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态,我 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才下的原因,项羽虽然有一位重要的谋士范增,但他却不信任。这就了被我攻灭的原因。”

关于战争的成语 篇五

【势如破竹】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统一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立即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为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兵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士气高涨,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战争的成语 篇六

兵荒马乱、兵连祸结、兵戎相见

赤地千里、楚界汉河、春秋无义战

大动干戈、倒载干戈、放牛归马

烽火连年、烽火四起、风尘之变

归马放牛、化干戈为玉帛、祸结兵连

金戈铁马、连天烽火、龙血玄黄

穷兵黩武、散兵游勇、休养生息

以逸待劳、以战去战、枕戈寝甲

白骨露野、兵拏祸结、兵戈扰攘

兵慌马乱、黩武穷兵、刀枪入库

倒戢干戈、伐罪吊民、伐罪吊人

干戈载戢、鼓衰力尽、汗马之功

金戈铁甲、金戈铁骑、来好息师

龙战玄黄、龙战鱼骇、磨盾之暇

破斧缺斨、戎马倥偬、上兵伐谋

矢石之难、休兵罢战、偃革倒戈

偃甲息兵、偃武櫜兵、偃武息戈

偃武休兵、以战养战、有事之秋

止戈散马、止戈兴仁、铸甲销戈

关于战争的成语 篇七

【成语】: 势如破竹

【拼音】: shì rú pò zhú

【解释】: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成语故事】: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战争的成语 篇八

战火纷飞、战略战术、战天斗地

战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

乌合之众、围魏救赵、四面楚歌

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步步为营

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

再衰三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草木皆兵、马革裹尸、乌合之众

四面楚歌、揭竿而起、打草惊蛇

用兵如神、攻其不备、背水一战

破釜沉舟、风声鹤唳、风吹草动

战无不克、百战百胜、百战不殆

连战皆捷、屡战屡败、速战速决

血战到底、以战去战、背城一战

短兵接战、各自为战、孤军奋战

决一死战、明耻教战、南征北战

能征惯战、休兵罢战、浴血奋战

骁勇善战、百战百胜、步步为营

四面楚歌、作壁上观、暗渡陈仓

城下之盟、杀身成仁、纸上谈兵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围魏救赵

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连战皆捷

草木皆兵、再衰三竭、马革裹尸

乌合之众、四面楚歌、揭竿而起

打草惊蛇、用兵如神、攻其不备

浴血奋战、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风声鹤唳、风吹草动、战无不克

百战不殆、屡战屡败、速战速决

血战到底、以战去战、背城一战

短兵接战、各自为战、决一死战

明耻教战、南征北战、能征惯战

孤军奋战、休兵罢战、骁勇善战

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29v670.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