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中国十大励志人物(精品多篇)

中国十大励志人物(精品多篇)

中国十大励志人物(精品多篇)

中国励志人物(五)蔡崇信:马云背后的男人,为阿里他做了三件大事 篇一

文/林巧燕

他曾在阿里巴巴一无所有的时候,辞去高薪职业,与马云共患难,他被媒体评为“马云背后”的男人。放弃七十万美元的年薪,和马云白手创业,用马云的话来说,蔡崇信当年的年薪可以买下几十个当时的阿里巴巴。

一见钟情

蔡崇信和马云同龄,但背景相差悬殊,蔡崇信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法律界的名人,他自己也是法学博士兼经济学士。

在纽约做了三年律师后的蔡崇信跳槽到瑞士的一家风投公司,做了亚洲区域总裁,年薪70万美金,还娶了当时台南帮大佬的孙女,在台湾地位显要。

1999年,蔡崇信35岁,一位在台湾做IT的朋友请他帮忙把公司卖给马云。众人都知,马云创办阿里之前经历过三次失败的创业,彼时的马云正在进行第四次创业。

蔡崇信第一次见到马云就被他的人格魅力迷住了,或许这也是马云的魅力所在,阿里的前CEO陆兆禧也是仅仅见了马云一面,就毅然决然卖掉公司,加入阿里巴巴。

蔡崇信告诉马云自己懂得法律和财务,可以加入阿里巴巴帮助他。

然而,当时的阿里巴巴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只有20多人的团队,一个在建的Alibaba,一间像黑网吧一样的工作室。

马云听完蔡崇信的话吓一大跳,说自己付不起那么高的薪资,一个月只付得起五百块,让他再想想。蔡崇信也很严肃地告诉马云,“我已经想好了,我就是想加入创业公司,跟一批人一起共事”。

不久,蔡崇信辞去了年薪70万美金的总裁之位,成了阿里巴巴的CFO(首席财务官)。

加入阿里巴巴,这是蔡崇信为马云做的第一件大事。

聚融资

蔡崇信加入以前,阿里巴巴尚未注册,二十多个员工大多数是马云的学生或者朋友,基于对马云的信任和崇拜一起共事。

蔡崇信加入以后,效仿新浪、网易、搜狐三大互联网巨头建立了企业架构,并对阿里的股权进行合理分配。

打牢内部基础后,阿里开始对外融资。此前,马云曾进行37次融资,然而37次都失败了,试问,有谁,有哪一家风投会投资一家创始人没有过成功史,甚至连工商注册都没有的公司?

说到底,无非就是外界不相信马云的梦想,可能更不相信他本人,但蔡崇信却选择无条件相信马云,还拯救了垂死边缘的阿里。

1999年8月,投行巨头高盛香港地区的投资经理,决定投资大陆的互联网行业,他是蔡崇信台湾的好友,是蔡崇信说服他投资阿里,这一投就是500万美金。

早在蔡崇信加入之前,马云先前筹的款已经几乎用光了,甚至500元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这次融资是阿里史上意义非凡的一次,不仅获得了发展基金,投资巨头高盛的领投也让阿里在商界有了信用保障。

三限制

拿到融资后的阿里发展势头锐不可当,成功引起了日本软银集团孙正义的关注,他约见马云,相谈甚欢,决定拿出3000万美金投资,换取阿里40%的股权。

这时,蔡崇信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觉得彼时的阿里并不缺钱,引进新一轮的巨额融资会稀释第一轮投资者的股权,引发股东们的不满。

无奈,马云坚持要拿下这一轮投资,蔡崇信做了妥协,接受软银集团的投资,但对其有三个限制。

其一,限制其投资金额;其二,限制其持股比例;其三,限制其对阿里董事会的控制权。

蔡崇信和马云一起出席了同孙正义的谈判,最终敲定为软银集团的投资金额为2000万美元,持股30%,同时董事会仍由阿里合伙人主导。

这笔投资不久后就迎来了互联网泡沫,大量互联网企业倒下,但阿里凭借这一笔投资度过了困难的时期,同时也守住了创始人对阿里的控制权。

2004年,蔡崇信又拿下8200万美元的融资,用于淘宝的发展。

这之后,阿里的发展外界有目共睹,马云也成功登上了“首富”的宝座,而这一切,离不开他“背后的男人”,蔡崇信,他曾在阿里一无所有的时候同马云共患难。(文章来源: 南财专访)

中国励志人物(一)陈年:归去来,野心勃勃的少年 篇二

想必您已经看到过很多在商界取得成功的传记,但大多都是别人写的,而依自己写成的传记的人却不是太多。而陈年算为数不多的一个,他曾在几年前出版过他的自传体小说《归去来》。提起陈年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已经不清楚他为何人,但提起他创办的凡客,估计应该还有些印象。

今天我们不妨听一听关于这位财富人物陈年的一些陈年旧事。

1969年4月,陈年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薛店镇丰乐庄。丰乐庄地处黄土高原,当地地势叫作“塬”,村民在塬上挖窑洞做居所。陈年的父亲是闻喜县第一位考上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他的母亲出身北京高干家庭,与他父亲是大学同学。在他父亲在老家已结婚的情况下,他的母亲带着身孕来到丰乐庄,在陈家生下陈年。

当时陈年父亲在武汉接受知识分子再教育,陈年母亲天天盼着他回家,白天等不着晚上接着等,问陈年奶奶“妈,他晚上回来过没有?”但是,陈父没有回来,可能是因为接受再教育中途跑回家的话,会遭到处理。

在陈年出生25天之后,久等他父亲不归的母亲离开了丰乐庄,将他留给了他奶奶。

陈年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归去来》一书中写道,直到19岁,他才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他母亲,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子。

奶奶既当爹又当妈地一手拉扯大陈年。那时候孩子没奶吃,陈年奶奶弄来一只羊,煮羊奶给他喝。他长得瘦小,大脑袋支在细脖子上,晃悠悠的,好像会轻易折断。他和另外三个没妈的堂兄弟跟着奶奶长大。

奶奶每天给他们做面条、蒸馒头吃。家里穷,没有白面,是黑黑的高粱面,更吃不到肉。在陈年小学老师张金桃的印象里,陈年经常生病发烧,总夹着一只体温计。张金桃家和陈年家是邻居,她的丈夫和陈年父亲是发小,两家有几代人的交情。陈年不到一岁时,她曾去过天津看望陈年母亲,她告诉后者: “奶奶管得挺好的,你别操心了。”当时陈母提起自己的儿子就掉眼泪,托张金桃带了一大堆当时最时髦的营养品炼乳回乡。

陈年的小学同学畅金娟记得,老师问大家:你们最爱的人是谁?同学们都说爸爸妈妈,陈年写的是奶奶和爷爷。“那次我看他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发呆,看起来很可怜。

陈年在中学时一度去大连,与生父和继母居住在一起。他没有怎么读高中,就跑回了家。村里人猜测,毕竟和继母隔了一层,不好处。回老家后,他做了薛店镇中学的英语老师。教了一阵子书,他又返回大连读高中,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在大学又中途结果辍学。之后,他去了北京,追逐他的文学青年梦。

据陈年大舅妈(实际是他堂兄的大舅妈,陈年亦称呼大舅妈)回忆,陈年90年代初到北京,没地方住,在桥洞里睡了半个月,每天买些榨菜、方便面吃。他给奶奶写信说没钱,奶奶卖了家里的粮食,凑了一百多块钱,寄给了他。这是奶奶去世后,一年清明节陈年回来,讲给大舅妈听的。说起这事,陈年眼睛都红了。

在去现在小米手机CEO雷军创办的卓越网之前,陈年的朋友、专栏作家许知远问:“为何非要做生意?”陈年说,这个社会太势利了,在这个时代证明你自己的方法就是挣更多的钱。

他再问陈年,金钱对你意味着什么?他说:“金钱是游戏规则,更多的金钱意味着,你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你也可以让更多的人过得富足。金钱是最公平的。”

摆脱贫穷,是陈年渴求成功最初的动力。即使在他符合社会通常的“成功”定义的时候,他也没有装腔作势地说,我不是为了钱。钱能解决很多问题,这是一个困居塬上窑洞的少年最朴实的想法。(来源/微信公众号·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中国励志人物(三)任正非,44岁两万一千元创下华为 篇三

1988年,深圳。同样是从国营单位离职的王石,已经靠倒卖玉米,科教仪器发了大财。1988年,王石把自己的“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更名为“万科”,正式洗白。同年12月,万科发行中国大陆第一份《招股通函》,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2800万元,正式涉足房地产行业。此时的王石不会想到在深圳湾畔一个杂草丛生的地方,另一位中年创业者才刚刚搭起两间简易房舍。

历史有着惊人的戏剧性,与万科第一批上市不同,后面这家公司后来也成长为千亿规模,但至今未上市。而另一个截然不同是,跟万科吃定国内市场不同,这家企业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他们从开始就没享受到什么特别的“政策红利”。这名后起创业者叫做任正非,而这个公司叫做华为。

1988年,王石37岁,已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而只十几公里之外的简易房里,刚筹集了两万一千元的任正非正准备创业,这一年他已经44岁了。

英雄莫问出处。话虽这样说,但迟暮真是英雄的。天敌。44岁,任正非不但老了,而且被开除,被离婚,从部队转业干部到国企高管,最后到一撸到底,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历史总是要通过这样决绝的悲情成就一段佳话,后来无数的传记这样记载那段故事,“1987年,任正非因为工作失误离开南油公司,被逼着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1987年,也是一个草莽英雄起家的年代。1987年,宗庆后靠借来的14万元承包连年亏损的杭州上海校办企业经销部,并开始蹬三轮卖冰棍。1945年出生的宗庆后,这一年刚好42岁。

1987年,两个日后引领中国经济转折点的人一个刚从清华毕业,赶赴MIT攻读硕士学位。一个即将从杭州师范毕业。

去MIT的张朝阳遇见了尼葛洛庞帝,他们是最早投资中国互联网的人。杭州师范毕业的马云创办了海博翻译社,开始了曲折的试错过程。

1987年,44岁的任正非被迫辞职,离开了转业后分配到的南油公司。是下面这段文字激发我研究1987年的深圳,1988年的中国和这两年的任正非。“一个44岁老男人,经营中被骗了200万,被国企南油集团除名。曾求留任遭拒绝,还背负还清200万债。妻子又离婚,他一个人带着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借钱创立了华为公司。已过了冲锋势头,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看谁都比他强的一个人,逆袭成功。用27年把华为带到通讯行业世界第一位置。如果是你也有类似,今天你在哪里呢。”

翻阅目前市面上的任正非传,基本上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是有根据的。但后半部分有刻意曲解的成分。任正非当时是有一点点资本的,跟几个朋友一起创业也并非孤家寡人,他从南油退出时已经官至副总经理。而且他处在管制最为宽松的深圳,当时他跟王石一样,靠倒卖产品差价获得第一桶金。而且他们都赶上深圳最适合创业的年代,1988年,那不过是中国的“五月花号”把全中国最不安分的人都带到了这个国境线最南端的小渔港的时候。

为了说明一个人的传奇其实并不必附会他的苦难过去,并非苦难越多越能衬托一个人的成功意义。44岁的任正非,并不比70多的褚时健缺乏励志性,那些触底反弹的故事只要让人们明白触底不一定会跟着反弹就够了,而不用一直强调底有多深多长。

任何人,如果灾难足够长,困难足够多,命运足够惨一定是可以被打倒的,所谓活下来的人,三分之一靠努力,三分之一靠人品,三分之一靠运气,概莫能外,缺一不可。后代人写历史,不应老盯着人的意志和主观能动性,这会教坏年轻人,因为大部分走投无路的成功说到底不过是靠了运气之手在背后推了一把而已。

一个和谐的社会,要靠制造历史并活跃在当下的上一代来鼓励,比如林肯最好的鼓舞对象是1800年代的年轻人,而任正非,王石,宗庆后,马云,鼓舞的是这一代的年轻人。他们的故事曲折离奇且经过了足够的时间考验,远比你看到现在任何互联网+的一夜暴富的传奇有参考价值的多。

若成功太容易,它的深刻性和参考性就可能不足。同样是成功者,陈天桥和史玉柱可能恰好只是在对的时间抓住了对的行业。“恰好”是统计学里的概率问题,不可能人人学会。

倒是任正非这种不屈服和不放弃能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动力。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每一个有追求但身陷囹圄的年轻人,在最无助的时候想想任正非,你应该还没有他那么惨吧,至少你还有青春,还有宽松的社会环境,还有再来一次的可能。

相信历史总不缺乏再一次的巧合,只是到那个时候,能不能问自己一句,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份,当时的你在哪里?跟谁风云际会?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5wgw66.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