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通用多篇

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通用多篇

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通用多篇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一

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阅读《梁启超家书》,就会了解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梁启超教育子女的表现堪称典范。

写信时,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多忙,最少隔个把月要来一封信,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之余,梁公也没忘夸一夸女婿、儿www本站uawen.本站cn媳。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二

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钱钟书。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埋首国学,钱钟书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三

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丰子恺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与子女约法,强调最多的便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大学毕业后,子女各自独立生活,并无供养父母之义务,父母亦更无供给子女之义务。同时,子女独立后,要与父母分居,双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属邻谊性质,绝非义务。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四

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可以总结成三点:第1、孝顺;第2、自立;第3、节约。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妈妈就经常教育我:“孝顺是一个人的基本美德。”爸爸妈妈总是以身做则,给我作了一个好榜样。去年婆婆生病了,爸爸妈妈就把婆婆接到我家来住。妈妈经常专门给婆婆做一些好东西吃。我就也受到了妈妈在影响。我买回来的一些东西都要先让婆婆尝尝,才能自己吃。吃饭时也必须先让婆婆吃,婆婆不吃,我们谁能不能吃。

妈妈经常给我说的另一件事就是:“凡事都要靠自己,不能依赖别人。”从小妈妈就叫我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所以我养成了整理东西的习惯,不用让妈妈操心。长大了,妈妈就叫我自己上下学,她从没有来接过我。就连下了大雨,我忘了带雨伞,妈妈也不来接我,她总让我自己想办法。有一回,放学回到家发现妈妈不在家,就开始写作业,写完作业了妈妈还没有回来,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叫了,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说她在加班呢。我不想让妈妈担心,就自己拿着钱去外面买了碗面吃,是妈妈教会了我自立。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放的传统美德。不乱花钱,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在家里爸爸妈妈经常这样对我说,不光要在家里节约,出去外面也要节约。有一回,我们去旅游住在宾馆里,晚上我们出去散步,刚下到楼下,突然想起了灯没有关,妈妈就让我跑上去把灯关掉了。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它引领着我健康成长。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五

鲁迅教子顺其自然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六

每个幸福的家庭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我的父母都是朴实厚道的农民,他们没有多少文化,他们用最朴实的方法——自己的言行,教育我们兄弟姐妹七个,从小就懂得如何尊老爱幼。由于受父母的影响,我们这一代对父母都很孝顺,我们的下一代也同样继承了“孝”的家风。每当过年过节、生日什么的,我母亲的电话就成了热线电话,远的打电话问候,问身体情况怎么样?并叮嘱要注意身体;近的则陪在母亲的身边,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其乐盈盈。

其次是节俭,小时候,父母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记得有一次,哥哥带从未出过远门的父母去长沙玩,我也随同一起前往,住在旅馆时,我的一双袜子有点烂了,就随手扔进了房间的垃圾桶里。回到家后,我父亲一声不响地从裤袋兜里掏出一双折叠整齐的袜子递给我,我一看,这不是我在长沙扔掉的袜子吗?望着赤脚站在我面前的父亲,我当时很是羞愧,感觉自己做了天大的错事,心里难过极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乱倒食物、乱扔东西了,节俭过日子。我儿子也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

“勤”就是勤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质朴善良的父母用他们的勤劳影响着我们这个大家庭。出身农民的爸爸妈妈,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劳动。父亲农活一忙完,就去帮别人做木工活,一年四季,天天奔波劳累。母亲白天忙农活,晚上则做针线活,帮人缝衣服。记得我们小时候,过年都要穿新衣服,每到将近年关的日子,母亲总是忙到深夜才睡。大年三十,是母亲最忙的日子,几乎通宵不睡,要在晚上十二点前把别家的新衣服做好送去,才忙着做我们几兄妹的过年衣。勤劳一生的父母,把个“勤”字在她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激励着我们努力工作,不断向上。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七

今天,妈妈教给我一个词语,叫诚实守信。她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我们家的家规就是:诚实守信。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要做一个人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我讲过《狼来了,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中,放羊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谎,结果他的羊被狼都咬死了。这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所得到的惨痛教训。

爸爸说:“守信的好孩子会让更多人喜欢,你一定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妈妈也总告诉我:诚实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定要诚实做人。平时爸爸妈妈总是教育我“做人一定要厚道,厚道!”虽然我以前还小,并不太懂是什么意思。可是我现在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已经慢慢的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并且严格的要求自己。

我从小就受到了妈妈和爸爸诚实守信的影响。生活中,我尊敬长辈,时常会帮爷爷奶奶拎东西,他们会很高兴的夸我一声好孩子;爷爷奶奶生病时,我会帮爷爷奶奶倒水、拿药,还给他们柔软背,爷爷奶奶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还会经常帮爸爸妈妈干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答应了同学的事一定会尽心做好,大家都爱和我交朋友。

正因为这些简单而质朴的家风家训的影响,我才收获如此丰富。所以,我一定要牢记长辈的话,将我家良好的家风发扬下去。这样,我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家也有家规。但我这里写的不是家规,而是家风。

我们家的家风可多了,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就挑几个给你们讲讲吧:

爷爷奶奶都爱帮助人。有一次,对门的小哥哥一个人在家,奶奶就让他到我们家吃。吃饭时,奶奶不停地给他夹菜,把我都给忘了,也没见她给自己夹几口菜。真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人想少。

爷爷对自己很小气,对别人却很大方,他总是告诉我们对别人一定要慷慨。有人借东西,爷爷二话不说双手奉出;有人遇到难处,爷爷定会鼎力相助。

爷爷从小就告诉我们要拾金不昧。有一次,我和妈妈捡到三百元钱,我就在妈妈的公司里东问问西问问,但是这是徒劳的。就在我和妈妈焦急地等待失主“找上门来”的时候,一位阿姨跑过来说钱是她我丢的。仔细询问过后,我和妈妈把钱还给了她。阿姨不断地向我们说谢谢。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都为这件事而高兴,仰望星空,满天的星星都为我们拾金不昧的精神眨着眼,露出敬佩赞许的目光。

我也听过别人家的家风,大到国家领导人,小到普通百姓:卖切糕的小哥的家风是用心去做每一块切糕,某位国家领导人的家风是把每一个百姓的小事情做好。家风再普通不过了,但是,它是每一个家庭的支柱,支撑着每个家庭的良心。家风最普通不过了,但是,它都牵动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正能量。

乐于助人、慷慨大方、拾金不昧、诚实守信……家风让我家和睦快乐,让我们幸福健康。我会让这股正能量继续传递发扬。

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想:家风到底是什么?原来啊,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我家的家风是“孝”,俗话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

小时候妈妈总会问我,现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你那么好,如果以后他们老了会不会对他们更好?那时候的我,不知道这是一种责任,但是我依旧会害羞地笑笑说:“我会”。现在已经是12岁的我在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我会很勇敢的很大声的告诉他们我会对那些爱我的人加倍的好。其实都是受妈妈的熏陶:那时候奶奶生病了,要开刀,爸爸和爷爷在北京。于是这个重担就落到了妈妈的身上,妈妈一边要照顾年幼的我,一边要照顾生病的奶奶。虽然有时候她会很累,但她在我们面前总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在妈妈的照顾下,奶奶的身体渐渐好起来。

我们家的家风也是“善”,与人为善、团结邻里。

我们家住在老街,我家所在的这栋楼有十一个家庭,有刚上六年级的学弟;有快上高三的大姐姐:有刚刚学会走路小妹妹。记得有一次我要进楼下的防盗门,可是翻遍书包也没有找到磁卡,这时我才想到妈妈放在桌上提醒我别忘了,我竟然还真的忘了。哎,这可如何是好?正埋头苦思之时,刚准备打开家门的陈阿姨看见了我,她匆匆下楼给我开门,并提醒我下次别忘了。

还有这个寒假,晚上去倒垃圾的我正好遇到三楼的李奶奶。李奶奶看见我拎着一袋垃圾,她说:“小璇啊,垃圾给奶奶吧,奶奶正好要出去。”谢过了老奶奶,我就上楼了。那时候的我心里涌过一阵暖流。

我的好家风有“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有“善”,与人为善、团结邻里。还有很多,但是家风教会了我很多在世面上看不见的知识。谢谢爸爸妈妈和邻居!

每人的心中都会有四五条父母要你铭记于心的家训。我也不例外,现在就让你来跟我体验一下我家的家风吧!

有一年新年,我远方的姑姑来我家做客,爸爸让我去接大姑,要我客客气气的跟大姑打招呼、热情的和大姑打招呼、热情地帮大姑拎东西。我把大姑请进了屋里,姑姑坐下了,我突然发现桌子上有水,我就想去擦水,妈妈马上把我叫了回来,说:“你在擦水的时候要注意一件事,不要朝着客人的方向擦,这是对客人的不敬,要往自己的方向擦。”我当时还嫌妈妈啰嗦呢。饭做好了,是我最爱吃的饺子,我要吃了,爸爸赶紧拦住了我,说:“孩子,等一下,吃饭的时候要等客人,这是礼貌。”姑姑坐下来吃饭的时候,还夸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呢。

记得还有一次,我在家里自己做木偶,做木偶的事对我这个笨手笨脚的男孩来说简直是天大的难事。做木偶既费时有费力,做到一半我就生气的把木偶扔到了一边,坐在边上生闷气。这是爸爸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这只是人生当中很小很小的挫折,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要有不服输、坚持不懈的精神,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听了爸爸的话,我又重新拿起了木偶,耐心地做出了一个木偶。这只木偶到现在我还一直保留着。

就是这样,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教育我、鼓励我。教育我怎样做人、怎样为人处事,应该具备着什么样的精神,使我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现在我也渐渐懂得了,父母为什么要对我进行这样的教育: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也要靠我们这一代去建设。

这就是我的家风,相信你们的家风也和我一样吧!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八

每人的心中都会有四五条父母要你铭记于心的家训。我也不例外,现在就让你来跟我体验一下我家的家风吧!

有一年新年,我远方的姑姑来我家做客,爸爸让我去接大姑,要我客客气气的跟大姑打招呼、热情的和大姑打招呼、热情地帮大姑拎东西。我把大姑请进了屋里,姑姑坐下了,我突然发现桌子上有水,我就想去擦水,妈妈马上把我叫了回来,说:“你在擦水的时候要注意一件事,不要朝着客人的方向擦,这是对客人的不敬,要往自己的方向擦。”我当时还嫌妈妈啰嗦呢。饭做好了,是我最爱吃的饺子,我要吃了,爸爸赶紧拦住了我,说:“孩子,等一下,吃饭的时候要等客人,这是礼貌。”姑姑坐下来吃饭的时候,还夸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呢。

记得还有一次,我在家里自己做木偶,做木偶的事对我这个笨手笨脚的男孩来说简直是天大的难事。做木偶既费时有费力,做到一半我就生气的把木偶扔到了一边,坐在边上生闷气。这是爸爸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这只是人生当中很小很小的挫折,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要有不服输、坚持不懈的精神,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听了爸爸的话,我又重新拿起了木偶,耐心地做出了一个木偶。这只木偶到现在我还一直保留着。

就是这样,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教育我、鼓励我。教育我怎样做人、怎样为人处事,应该具备着什么样的精神,使我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现在我也渐渐懂得了,父母为什么要对我进行这样的教育: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也要靠我们这一代去建设。

这就是我的家风,相信你们的家风也和我一样吧!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九

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写“家风。”“家风是什么?”我回到家问妈妈。

妈妈说:“家风,家风就是我家的风俗,要靠你自己去发现。”

到了吃饭时间,看着满满一大桌我爱吃的菜,我拿起筷子就要加菜。爸爸叫住了我,说:“爷爷开始吃了,你才能吃。”我明白了,家风就是尊敬长辈,吃饭时长辈先吃,我们后吃。有一次,我盛了一碗汤,头趴在桌子上,嘴里不断发出声响。妈妈就对我说,吃饭不能发出声音。我明白了,家风就是吃饭不声,吃自己面前的菜,不挑食。

一次,叔叔来我家做客,我见了连忙说:“叔叔好,叔叔请坐!”叔叔夸我懂礼貌,我心里非常高兴。知道了懂礼貌也是一种家风。 妈妈就对我说:“你帮我做点家务,就有新的家风了。”于是我就去扫地,扫完地又去洗菜。妈妈就夸我做得好。真的我又知道了讲卫生爱劳动也是家风。

我家对面有一个小孩,他很坏,经常和小伙伴打架,骂别人。妈妈对我说:“一个孩子要有教养,不打人不骂人。”

家风就是尊老爱幼懂礼貌,讲文明,讲卫生。一个家庭如果有一种良好的家风,就会益于子孙后代。我们一起带领家人建一个好的家风。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十

家是社会的细胞,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一个家庭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子孙的希望和鞭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五代十国时期章仔钧在《章氏家训》中所写的那样:

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礼懈如痴,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

阅读是润物细无声,爱阅读这个习惯,得益于我的母亲,母亲手不释卷,是她们那个年代的高中生,就如今虽过了花甲之年,眼睛已不如从前,可也还带着眼镜,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曹文轩曾说:“一个人读书的兴趣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童年中你没见到好书,你一生很难培养好真正的读书兴趣。”从小母亲就教导我,女孩子要多读书,要自立自爱,我对书籍的敬畏感和亲和力也慢慢产生,在我小小的心灵中种下热爱读书的种子,这份对于书籍的热爱也传承下来。当我们这个小家庭有了新生命诞生,也不由自主的给儿子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或丈夫就在每晚睡前给他读绘本。

通过一幅幅童趣的画面,与儿子共享读书的时光,尽管儿子不认识字,但不知在什么时候他完全记住了绘本上的内容,过了不久,他便会一边看着图画,一边用只言片语准确无误地读出声来,即便是长篇的绘本,他也可以断断续续地讲完它,所以,当我们一旦读错了,他会立即说“不对!应该是……”更多了我们之间亲密互动,读书时被我们握着的手,被我们环抱着,这些温馨而美好的瞬间,而父母和子女间的陪伴和传承,也正是因为读绘本这个媒介,悄然的发生着。经常陪儿子阅读绘本,也能让也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大受启发和裨益。比如《鳄鱼爱上长颈鹿》,矮个子的鳄鱼先生爱上了 高个子的长颈鹿女士,最开始,鳄鱼和长颈鹿彼此迁就,却始终有一方过得不舒服、不自在,最后并肩作战,一起努力去解决问题,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这也是一种“书香”家风。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才有社稷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书香仍将绵延,家风也会如此一直传承,这是一个家族记忆的流传,更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的延续。

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无言的教育、无字的教育、无声的教育,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影响着儿子成长与性格塑造多方面的发展。

家风对人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生命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儿子在我们的影响下,也俨然成了一个小书迷,爱书的程度丝毫不比我们逊色。真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家风体现国风,在传承优良家风中学会担当,在正家风、齐家规中追求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传承好家风,奉敬贤德人。

正如习所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gdxv34.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