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文旅“新玩法”消费新体验有什么精品多篇

文旅“新玩法”消费新体验有什么精品多篇

文旅“新玩法”消费新体验有什么精品多篇

文旅经济如何发展? 篇一

创新开展惠民工程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文博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已经实施了十多年,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也存在经费不足、人才短缺、内容同质化等比较集中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提质增效?

魏新:建议加强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考核,对部分人流量不足、利用率不高的公共文化场馆,停止或减少政府财政补贴。对社会力量主导的公益文化场馆,加大支持力度,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样化,推进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提质增效。

李国新: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要素均衡发展。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保障力度,让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与时俱进;二是积极发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激发供给活力,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服务需求;三是大力推动人民群众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服务的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生态。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当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立体化、个性化,对文化产品质量、品位和风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文艺生产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应如何有效适应这一新的情况,以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李国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文艺生产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发挥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需要进一步重视群众性文艺创作和生产,强化基层文化馆(站)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生产的组织、指导和展示功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创造迸发涌流,是文艺百花园生气勃勃的生动写照。

杨俊:守正创新才能让文艺创作生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首先,文艺作品要有当代意识。以戏曲为例,内容可以是讲传统的故事,样式上仍旧是穿着古装戏服,但在表达的主题上、在思想性上,一定要是现代的。比如,老戏新拍时,要注入当代意识、当代表达。其次,文艺工作者要善于运用互联网,要主动适应网络传播对文艺创作提出的新要求,还要利用好网络平台能及时反馈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这一特点,反向指导文艺生产创作。再次,文艺来自人民,要回馈于人民。要积极将文艺生产创作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群众身边。

梅亦:建议在国家层面实施“百部舞台好剧中国行”支持计划。一是优中选优建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库,提供“点单式”服务,为全国巡演提供剧目支持。二是推动开展“百部好剧中国行”行动。通过精品剧目的全国巡演,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树立中国形象。三是打造永不落幕的云剧场。加强省际交流,借助全国戏曲剧种联盟等平台,共建优秀舞台艺术整合与协同发展平台,共享精品剧目,共担保护传承濒危剧种重任。同时,创新服务方式,创建云剧场,探索戏迷会员制,适当收费,将经典、濒危剧种剧目搬上云端,永久保护、广泛传播。四是增加巡演资金投入。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文艺演出力度,为纳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库剧目的交流演出提供资金保障,根据不同地区差异,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购买标准,搭建起精品好剧与大众的桥梁,激活经典,以文化人。

持续推动文旅复苏 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帮扶旅游业”。今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明显复苏迹象,下一步,该如何进一步增强文旅消费能力,持续推动文旅复苏发展?

魏鹏举:过去三年,由于出行不便,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需求都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与满足,从而形成一种累积效应,文旅消费已成为老百姓的消费刚需。世界这么大,要去转一转。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国内整体居民消费升级最主要的一个出口。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文旅消费,提供更好的文旅消费环境。关键还是要做到三点:首先从财政政策方面要更有针对性,一个是帮扶文旅企业,尤其是在过去三年深受疫情影响、处在生存边缘的一些文旅企业,要让它们恢复生机。第二要切实提升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创造更好的交通条件和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而且愿意消费。第三要不断推进文旅消费新业态的发展。这些年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效,但还需要结合现代人们消费的变化,结合现代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新型文旅消费业态的迭代发展。总的来说,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文化科技融合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消费的复苏,会带来一种良性的互动,相信文旅消费在后半年会有更好的发展。

魏新:下一步,旅游市场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建议在激励政策和管理措施上下功夫。一是延长免费时限。比如,对全国3A级以上景区,凡属集体所有制的,均全年免费;同时,积极鼓励私有制同类景区,也免费向社会开放,通过免费开放带来更多的餐饮食宿和购物消费。二是拓宽免费类型。除景区外,博物馆和全部文物保护单位,只要具备开放条件的,也一律全年免费开放。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文物是静默的历史,通过观瞻馆藏文物和古建古迹,社会民众的文化艺术素养不断得到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快更广传播,民众文化自信的底气更加坚实和厚重。三是给予特定优惠。此次抗疫中,广大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风前行,他们的精神感人肺腑,建议参照军人、退役军人免费的做法,所有景区对他们长期实行凭证免费。四是规范网络预约。五是摆正服务定位。景区可以免费,但服务不能免责,质量更不能打折。六是加强监督管理。各景区在深挖特色旅游,提升自身品位的基础上,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打击各种不法不利不当行为,维护景区品牌形象,维护地区发展形象。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重点中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快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文化与科技等行业融合趋势凸显、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升级、文化消费模式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新时期,加快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魏鹏举: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纳入现代产业建设体系,另一方面要超越现代产业体系的建构,突出文化属性,体现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担当。建议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着力:一是在文化属性上,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和责任,包括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二是推动文化创新,将文化创新和其他领域的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进行深度的有机融合。目前,文化科技融合的一个焦点领域就是信息化和数字化,乃至智能化。三是建构合理的、可以自我掌控的现代文化产业链,也就是从内容的生产、传播、再生产,以及相关的周边产品开发,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产业链。四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与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市场是检验产业是否合理、产业是否有竞争力的关键。首先要为国内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要提升我们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文化市场的双循环。

李国新:进一步打通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通道。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产业终端产品和服务重要消费场所,文化产业又为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比如今天成为图书馆标配的自助借还设备、文献消毒设备、数字阅读设备等,就是事业产业互动发展的生动案例。今天,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数字化文化体验场景建设,需要大量的装备、系统、软件,瞄准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的新需求,文化产业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广阔。此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一个重要内容是积极发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与此相伴随,一个专门承接公共文化场馆、活动管理运营的现代服务业群体呼之欲出,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增添了新元素。

文旅“新玩法” 消费新体验有什么? 篇二

“五一”假期就要到了,踏青旅游,寻亲访友,舒展身心,正逢其时。各地也都在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创新供给,打造沉浸式的文化游览项目,其中不少项目已经小有名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想来亲身感受。这些个性十足的项目会让身临其境的游客拥有魅力独特的旅游新体验。这种文旅融合的新玩法,正在形成一种新趋势,成为新型消费的重要场景。

走进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各种唐代历史人物会以你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现。

在日晷前提问的是狄仁杰,在酒肆旁对诗的是李白,为了能感受这样鲜活的唐朝市井文化,很多游客会买票进来和这些演员近距离互动。

要想让游客有身临其境穿越回唐朝的感觉,光靠扮相可不够。这些演员还需要了解和尊重历史,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唐朝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角色随机应变,让游客感受到互动的乐趣。像这位很受欢迎的玄奘法师扮演者,就特意在互动中加入了很多细节。

声声叫卖带着游客们回到了千年前繁华的唐朝街市。一袭红衣的酒娘推销着新酿的桂花酒,别具风情的舞姬拉着客人们游戏。游客愿意在这里游玩、消费,不仅仅是因为美食,更是沉醉于美食里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种文旅相融合、以沉浸式历史场景为特色的消费方式,给游客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既拉动了消费,又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大众生活。

夜晚来临,整个大唐不夜城灯火辉煌、盛唐重现。街头就是舞台,各种传统表演随处可见。行走在其中,你能看到穿着各式汉服的人,不过他们并不是这里的演员,而是远道而来的游客。

为了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有不少游客特意在这里的店铺买了汉服,还去找专业化妆师做了妆发。

在大唐不夜城里,除了各种餐馆、商铺,还特意建起了一些历史遗迹和街区景观相结合的博物馆、非遗体验店,在这里,很多游客会付费体验自己动手制作艺术品,更深入地参与和体验历史文化。古老的非遗技艺被巧妙植入到各种新潮的文创产品中,让这种文旅融合的消费有了更多文化衍生品。

文旅融合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拉动消费、传播传统文化起到推动作用。党的报告中提出,要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繁荣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政策指引下,许多地方也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可行方案,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在南京,近几年,当地政府也抓住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出台政策、发挥创意,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

在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内,沉浸式互动演出《南京喜事》正在上演。

演出讲述了南京大户人家宁家的八个子女为老太爷贺寿的故事,其中每一个子女都掌握着一门南京当地的非遗技艺,在演出中他们会各显身手。演出以这样的创意对南京百年来的文化风俗进行了全景式的生动呈现。

在这场戏中,除了介绍梅花篆字的人是专业演员,这些和她交谈的都是来看演出的观众。在这里,观众并不只是简单的看客,同时也是剧中的角色,他们要换上传统服饰,和演员一起入戏。

这些正在学写梅花篆字的观众,其实也正在演出,他们演的角色是剧中的八小姐请来给老太爷贺寿的客人,他们要用梅花篆字写下对老太爷的祝福。

这些巧妙的设计把南京特色非遗文化不着痕迹地融入到剧情中,让观众能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许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由此爱上了这些传统技艺和文化。

易文珂是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作为一个南京本地人,她一直很想能走出课堂,去探寻书本之外、家乡的历史。于是这个周末,她约上了同学一起来看《南京喜事》的演出。为了能有更好的游览体验,他们特意买了观看时间更长、互动机会更多的深度体验票。演出开始后不久,她们就被剧中的八小姐请进了房里。很快,让她们惊喜的互动环节开始了。这些对话并没有经过预先设计,而是演员根据观众的表现即兴发挥,一问一答诙谐有趣,让易文珂和张为傲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姜明明是江苏苏州的一位青年评弹演员,平常一有空她就会去看话剧、舞蹈等各类演出,想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来创新自己的评弹表演。这个周末,她特意从苏州赶来南京看《南京喜事》的演出。

演出中特意设置了一个宾客献礼的环节,鼓励观众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为剧中的老太爷贺寿。这让姜明明感觉很新鲜,于是她主动上台表演了一段评弹。这种沉浸式表演的新体验让她印象深刻。

在这个开放的舞台上,唐诗宋词、历史传说、戏曲武术,各种传统文化都被创新演绎。许多来这里的观众,通过这种参与式体验,从以前很少接触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到逐渐了解、产生兴趣,甚至爱上了它们。

现在,《南京喜事》的演出已经成为南京旅游的一个新亮点,从2020年10月1日开演之后,《南京喜事》一共演了700多场,票房收入1200多万元。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个宝藏,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各地都在挖掘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与当下消费热点相结合,打造文旅融合的项目,让拉动消费和传播文化形成互动、相互促进。

这是在浙江杭州,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勾连起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和近1000年的南宋文化;这是在福建武夷山,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将大红袍的传说娓娓道来,诉说着一杯茶的前世今生;而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的《大宋·东京梦华》则选取了多首人们熟悉的经典宋词,勾勒出北宋都城东京的历史图景。

这些各具特色的文旅融合项目已经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游客来探寻古老文化、体验新式消费。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在这个春天,沉浸式、互动式的文旅融合新业态,让消费者可以在历史文化中徜徉,满足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同时,这种沉浸式文旅项目,使得一些景点从“卖门票”升级到了“卖场景”,让消费者的吃穿住行变得更加自然,实现了文化传播和提振消费的同频共振。希望有更多优质的文旅融合项目能够脱颖而出,让游客在美丽中国中感受文化中国。

文旅经济是什么? 篇三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多年来,我省大力传承弘扬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深挖蕴含其中的文旅资源“富矿”,全力推进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文旅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福建处处有文化,满眼皆山水,发展文旅经济优势独特、潜力巨大。我们要以开展学习贯彻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增强文旅产业发展动能,推动文旅资源大省向文旅经济强省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旅游生活的更高需求。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拓展就业渠道、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供给与需求上双管齐下,既立足福建特色,做足“文旅+”文章,提供更丰富的文旅产品,又着力促消费、扩投资,加速推动文旅市场复苏,激活文旅市场“一池春水”。要提升服务水平,以游客的满意指数、幸福指数为目标,打造良好的八闽旅游品牌形象。要加快智能化进程,把数字文旅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提供更具科技含量的新体验、新服务。要加大政策供给和投入力度,强化一把手抓文旅经济的意识和本领,推进全领域、全行业、全要素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正当其时、恰逢其势。让我们携起手来,把这次大会制定的发展目标,与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相结合,让山海之美与人文之韵更好为发展增光添彩、为百姓造福添福,全面促进文旅市场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奏响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wwgdz1.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