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元旦随笔(新版多篇)

元旦随笔(新版多篇)

元旦随笔(新版多篇)

关于元旦的征文 篇一

20xx年12月30日下午,学校广播室里播出明天上午第三、四节课在各班教室里举行“走进新春,迎新年”庆祝活动。

12月31日第三节课教室里热闹起来,向老师说:“有气球的同学把气球吹大系好,在上面系上彩带,然后把它挂在窗户上和黑板上。”然后,向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了“喜接新春”几个大字。顿时掌声四起,教室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同学们忙着布置教室,有的吹气球,有的挂彩带,欢乐的气氛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叮——叮”,下课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出教室,来到楼下,看到每个教室里都喜气洋洋,整个校园都欢腾起来。特别是98班的`教室,布置得真漂亮。天花板上挂满了心形的气球、闪光的彩带、红色的灯笼、五颜六色的花,让人目不暇接。

上课了,教室里沸腾起来,因为庆元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想在活动中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我也不例外。有的同学讲故事,惹得我们哄堂大笑;有的同学讲脑筋急转弯,可我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我和付雨萌、晏煜、江佐瑶等同学表演了《蜗牛和黄鹂鸟》这首歌,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教室里欢声笑语,我们唱着、跳着、欢笑着,尽情地欢庆新年的到来。

“叮——叮”,下课了。同学们在狂欢中送走了20xx年,迎来了20xx年。我们班的“喜迎新春”班队活动在师生的欢歌笑语中接束了!

关于元旦随笔 篇二

夜深了,想必邻居开的Party也已结束了吧。我望着天花板,静听着全家3只钟一起摆动的声音。我知道,再听若干声之后,旧的一年会离开,永远不再回来。而我初中的黄金时代,也将戛然而止,这个元旦,或许将成为我初中生活中最后的一个有气球和笑声还有白雪的日子。

这个元旦是与众不同的,晶莹的雪给这个日子盖上了一层温馨的白色。还记得那两天下雪的日子,走廊上伸出一张张稚气的脸,有的在感叹,有的咧着嘴,还有的伸出滚烫的舌头,希望尝一尝雪的味道。我让雪爬满我全身,看着它们轻轻地着落,然后化成水,最终烟消云散。我还让它们钻进我的鞋子里,凉凉的,没有夏季雷雨的那种粘稠的感觉。在洗手间照镜子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脸红红的,喜洋洋的笑挂在正中,鼻子都笑没了。是啊,这种情景是这个元旦特有的,也是专属于我们这些不打伞在雪中玩耍的孩子的。

如果说雪的到来是一种意外收获的话,那元旦联谊会就是我们预算中的一件乐事。我们从12月中旬开始准备,其间有否定的失落,有割爱的痛苦,有排演的艰辛,有寻找的繁琐。然而这一切已是往事,我把它们沉到记忆的河底了,正真跃在水面上随阳光跳动的是准备过程中的快乐,以及从未体验过的经历。比如自由操作老师的电脑,借排演的名义逃课,听许多搞笑故事以及看学校夜幕中的模样。这一切欢乐在联谊会当天达到了高潮,我们出乎意料的台词,奇怪的奖品,新奇的节目,让大家酥软了,像半溶的。奶油喜字蛋糕。我们红色的脸上显出发烫的欢乐。

关于元旦随笔 篇三

今天是元旦,我早早就来到学校,因为下午有庆祝会,我的心一直为这事而激动着。有不少同学已经到校了,看来他们也是和我一样的心情啊,还有同学带来了彩带,装饰班级,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我也好想为这次活动服务啊!每节课的课间我都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联欢呀?好不容易盼到下午1:30分,元旦庆祝会开始了。

我兴奋而紧张,因为有我的表演节目呢,我和好朋友要合唱《荷塘月色》,马上就要表演了,老天保佑我不能关键时候掉链子啊!!虽然我在家已经练过很多遍了,可我就是淡定不了哇,我祈祷着,前面同学的表演我都无法静下心来欣赏,只是傻傻地跟着同学们一起欢笑鼓掌。轮到我们上台了,我感觉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还好,到了台上我反而镇定了,和我的伙伴发挥得很不错,连我的同桌张子阳都说,没发现你唱歌这么好听嘛,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没想到平时粗枝大叶的他还挺会夸人的嘛!

这次我们班的联欢会节目相当的丰富多彩,同学们都精心准备了自己的拿手好戏,有的同学表演竹笛,有的同学吹长笛,萨克斯,还有同学挑战小品表演……这当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个是小合唱《外婆的澎湖湾》,她们歌唱得声音很齐,而且当她们唱到:“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的时候,让我在这严寒的冬日仿佛又回到了夏天温暖的海边。她们面对着面,两个人一排,手拉着手,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在唱到一半的时候,还变换了队形,看样子他们也是经过了精心准备呀!看着她们投入的表演,听着她们充满感情的声音,我也情不自禁地边鼓掌边和她们一起哼唱。

不知不觉联欢会结束了,我的心还沉浸在快乐之中!

关于元旦的征文 篇四

伴着时光老人的脚步,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20xx年。

在20xx年的前一天下午,我们班成功的举行了一场联欢会。

中午,李晗雪等同学把我们班“打扮”地漂漂亮亮的,在黑板上写下了:庆元旦联欢会,着几个大字,还画上了一些气球、花……等多种装饰还在教师的门上、窗上粘上了气球。在电风扇上挂起了五颜六色的彩带。如果你猛地走进教室,你一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下午,同学们来了,并坐倒了自己的位置上,观看表演。过了一会,联欢会开始了。先是主持人发言,发言完毕后,联欢会正式开始了。有弹吉他的,有拉大提琴和拉小提琴的,有说相声的,以打快板的,有唱歌的,真是应有尽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弹琵琶着项节目。“下面,由彭月欣为大家演奏琵琶。”彭月欣迈着步子走到了教室中间,并坐了下来静静的弹,当她弹到令一首曲子时,哪声音好像百鸟争鸣,哪曲子真是清脆动听。她弹的时候仿佛融入到了里面。她的曲子弹的既流畅又优美,我的身心都陶醉其中了。不一会,彭月欣的演奏完毕了。啊!听这一首歌,我的脑海中的烦事、愁事,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听着一首曲子,我仿佛获得了无数精神上的粮食,真是百听不厌。我们班梅表演完一个节目,台下的小观众,都回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最后,我们为了庆祝新年的来到,还唱了一首歌——《同一首歌》。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这今天这欢聚的时刻……”随着这一首歌的唱响,我们终于迎来了20xx年。

中国元旦节都有哪些习俗 篇五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饮料、食品,还有药物,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椒柏酒。在东汉《四民月令》中已经出现。

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南朝庾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描绘了元旦朝贺受到赏赐椒柏酒的喜悦心情。而唐代武平一《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一诗,以“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之句,表达以健康长寿之身服务万年天子的愿望。饮椒柏酒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山东历城、浙江嘉兴均有此俗。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之。

屠苏酒: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进屠苏》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苏而已。”

韩鄂还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四时纂要》中披露了这一预防瘟疫的屠苏酒方:大黄、花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两,乌头半分。他说将以上八味切细,装入深红色的口袋里,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来连口袋浸在酒里。全家从小到大,依次稍许各喝一些,一年没有病。

胶牙饧:隋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胶牙的含义是“使其牢固不动”。实际上此俗寄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隋注还说“今北人亦如之”,可见此俗的广泛性。自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有“春盘先劝胶牙饧”之句,反映了唐代元目的食俗。不过胶牙饧在南宋以后作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从元旦食品中消失。

五辛盘: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玉烛宝典》卷一引)。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荆楚岁时记》隋注说是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如《风土记》所说可活动五脏,是祈求健康的东西。

《荆楚岁时记》注引《庄子》说:“春日饮酒茹葱,以通五藏。”可见元日食辛菜的传统由来已久。隋唐时代的孙思邈在《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厉气。”(《岁时广记》卷五91)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又说:“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杜甫诗所谓‘春日春盘细生菜’是矣。”这种食辛盘迎新当是晚起的意思。

敷于散:是一种中药,药方出自葛洪《炼化篇》,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粉碎成末,用干净井水饮服。

却鬼丸:《荆楚岁时记》隋注讲的处方是:武都雄黄丹散二两,用蜡调和,使之像弹丸一般,正月初一早晨,男的佩戴在左臂上,女的佩戴在右臂上。如此鬼便会逃避的。不过《荆楚岁时记》说的却鬼丸是服食的,与注不同,可能佩戴是后起的风俗。南朝梁的文学家庾肩吾《岁尽应制》中有“金簿图神燕。朱泥却鬼丸”之句,说明除夕夜有准备却鬼丸的活动。司空曙《酬卫长林岁日见呈》有“朱泥一丸药,柏叶万年杯”的诗句,反映了唐朝尚有此俗。

各人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间的《风土记》中已出现。《风土记》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练形是道家用语,指修炼形体,认为可以成仙。生吃鸡蛋是为了长生。《太平御览》卷二九引《荆楚岁时记》说:“梁有天下不食荤,荆自此不复食鸡子,以从常则。”即梁武帝信奉佛教,不再吞食属于小荤的鸡蛋。

汤饼:是指古代凡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饼法”中,讲了“水引馎饦法”,其中“水引”制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可知水引和馎饦属于同一类型食品,只是水引似今面条,馎饦似今长揪皮。其实宋人说的“年馎饦”是一句概括语,也包括了水引。北宋《岁时杂记》说:√本站★√“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岁时广记》卷五引)索饼就是前代的长引。长引是说拉长的东西,索饼指像绳索一样细长的饼,两个名称讲的都是形状细长的食物。由上可知,宋代元旦流行吃面条之类的`食品。

流传至今的元旦食品要数饺子和年糕了。

饺子:前身是“馄饨”。馄饨是指面食中带馅的食品。北齐人颜之推曾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唐段公路《北户录》注引)类似今天的饺子。明代《正字通》说:“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或谓之‘粉角’。北人说角如矫,实即饺耳。唐人谓之‘牢丸’。段成式《食品》有‘汤中牢丸’,即今水饺子;其‘笼上牢丸’即今蒸汤饺也。食毕出门拜年,由近及远,元午直到烧灯后。”据此则唐牢丸近似饺子,而且有煮有蒸。宋代食品中出现角子一词.元代把饺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语。

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元旦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如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明嘉靖时山西《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元代扁食一词在民间流传下来。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

在南方,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志称“节糕”,明正德广东《琼台志》记载当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汁笼蒸春糕,围径尺许,厚五六寸,杂诸果品岁祀,递割为年茶,以相馈答。”其形制类似今天的生日蛋糕。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记载更为详细,说将黍粉和糖为糕,叫做“年糕”,有黄色和白色之别。大的一尺见方为“方头糕”,还有像元宝的“糕元宝”,用于除夕供先、亲戚朋友间的赠答。此外,还有细长的“条头糕”、宽大的“条半糕”。过节时富家雇人制糕,一般人可在糕店购买。

关于元旦的征文 篇六

1 等待

望你

从萌芽到苍翠欲滴

又到老无相依

随水逐落叶,春泥碾作尘

那留在水面的落痕

见证了你生命的终结

那一圈又一圈的年轮

诉说着你生命的轨迹

想你

从戳破蛋壳到展翅翱翔

年轻的你

有冲破凌云之气势

有鸣唱漫山遍野之雄心

与风雨同搏

与日月同行

可仍旧败给了岁月

曾经奋飞的翅膀

已不那么苍劲

曾经敏锐的眼眸

也失去往日的锋芒

终于,你倒下了

将眼神定格于一生执着的蓝天

2 念你

三尺讲台挥洒着你的热恋

三寸粉笔倾吐着你的流年

几十载

青丝染成了白发

皱纹爬上了额头

依旧毫无怨言

青春奉献给这片挚爱的土地

流年似水

似水流年

那点滴的回忆

是水波荡起的漪涟

扣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让我们

以坚强的意志为食粮

以明天的目标为动力

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这样才能不悔昨天

不悔曾逝的流年

不枉度此生

3 岁月流金

我问,

时间是什么?

大地告诉我,

时间是滚滚东逝的春水。

天空告诉我,

时间是永不疲倦的飞鸟。

我问,

岁月是什么?

鲜花告诉我,

岁月是刻在了母亲脸上的纹。

露珠告诉我,

岁月是染白了父亲头上的发。

时间老人驾着马车,

从我身边驶过,

只留下两道深深的印迹,

渐行渐远,悄无声息。

哦,原来

时间是这样的易逝。

当十八岁向我走来,

当吹灭最后一根蜡烛,

心中才猛然一震,

我的青春,

已了无踪迹。

此时,

才蓦然明白,

原来,

岁月流金!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x9x3j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