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先进事迹材料 >

好儿媳事迹材料(精选5篇)

好儿媳事迹材料(精选5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5篇《好儿媳事迹材料》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好儿媳事迹材料》相关的范文。

好儿媳事迹材料(精选5篇)

篇1:好儿媳事迹材料

好儿媳事迹材料1

在独塘乡一直传颂着一位孝顺媳妇的故事,附近村庄村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她的善良、贤惠、懂事和孝顺。

家里的婆婆已年过八旬,身患偏瘫,已卧病在床40年,公公因患病成植物人15年了。丈夫常年外出务工,家里的事情全靠她一人承担,她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吃苦耐劳,节衣缩食,不辞辛苦地照顾着婆婆、公公和孩子,从没听她说过一次抱怨的话。不论再忙再累,她每顿饭第一碗总是盛给婆婆;做饭总是依着老人的口味,烧得软烂可口。夏天,她坚持每天给老人洗澡;冬天,怕老人冻着,她在老人房间里生上炉子,买来电热毯。特别婆婆身体不好,她还专门买来补药为老人每天熬制,亲自喂老人服下,她经常问婆婆想吃点什么,只要婆婆开口的,下顿餐桌上准少不了。媳妇自从进了家门之后,吃苦耐劳,把整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一边干农活一边又要照顾年迈的婆婆,街坊邻居问她:“俊兰,你成天忙里忙外的累不累啊?”她总是把最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说:“不累”。人身都是肉长的,***每天帮婆婆擦洗完都很晚了,然后自己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休息,婆婆把媳妇所做的一切看在眼里却只能疼在心里。

每到冬天,都是婆婆最难熬的日子,***每天坚持给婆婆打热水泡脚,每周固定给老人洗两次澡。有一次,婆婆感染上了流行感冒,高烧不退,***就一直守在婆婆身边,寸步不离。一会儿试验体温,一会儿用酒精擦拭,并且按规定时间给婆婆喂药。可连续两天仍不见好转,***心里甭提有多难受了,看着婆婆烧红的脸颊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妈,咱去医院吧”,婆婆半睁着眼睛再次摇了摇头,她知道儿子的日子并不富裕,孙子也到了取媳妇的年龄,她这个老太婆已经够让媳妇操心的了,怎能去医院让他们花更多的钱呢。***

篇2:好儿媳事迹材料

**华,现年54岁,中共党员,阆中市城北小学校教师。一九七七年八月参工,曾在天宫一小、飞凤二小、裕华小学、白塔小学任教,一九九0年九月调入阆中市城北小学任教至今。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多年担任学校女工委主任、年级组长。从教三十三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十三年。

百善孝为先。

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民教师,赵秀华不仅是家长和学生喜爱的老师,同事敬爱敬重的好大姐,丈夫心头永恒的好妻子,更是公公和婆婆无法割舍的好儿媳。

作为好儿媳,赵秀华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振聋发聩的表白,不发豪言壮语,不要宣传报道。她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心态,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写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写着“孝”的朴实与无华。

一九九八年夏,赵秀华的婆婆突发脑溢血,在住院的三十多天里,赵秀华和丈夫轮流照顾,喂药、喂水、喂饭,梳头、洗脸、洗脚,端倒便盆、擦洗身子……三十多个日夜,赵秀华曾多次中暑而呕吐、发煤或晕倒,但她从耽误过一次,她默默无闻的行为,深深感染着同病房所有的人,感染着医生和护士,曾一度被医院传为佳话。

出院后,赵秀华的婆婆留下了后遗症,半身瘫痪,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赵秀华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揉肩捶背,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赵秀华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婆婆的手脚指甲都是灰指甲,很硬很臭,()赵秀华每月都要给她修剪一次,之前都先用温盐开水将婆婆的.手或脚浸泡半个多小时,待指甲或趾甲软了后,她才用剪刀慢慢地、细心地一个一个的修剪。握剪刀的肌肉发红了、关节发肿了,她没叫苦,没说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看似简单然而却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事情,大写着人间的至孝真情。

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赵秀华心疼极了。她经常寻医问药,四处奔波,只要听说哪家医院能治婆婆的病,不管多远,她都带想办法让婆婆去看。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挖空心思买来给婆婆服用。

年轻时非常能干的婆婆知道自己半身不遂,起不了床,虽然有孝顺的儿媳侍候着,但想着就这样成了家里人的拖累,看着一天天消瘦下去的儿媳妇,她逐渐消沉,愁眉不展,茶饭不思。赵秀华看到婆婆这样,便丈夫商量,发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以及婆婆能谈得来的人,让他们跟婆婆谈心,帮她走出阴影。就这样,下班后,赵秀华把又一天的趣闻趣事讲给婆婆听。婆婆失眠症发作时,她在身边一遍又一遍哼唱着婆婆爱听的小曲直至她入眠。周末,她还让孩子陪婆婆说话,给她讲笑话,让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婆婆终于又树立了生活的信心。

长时间和睦相处,赵秀华同婆婆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等。婆婆常对邻里说“这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我才有了这么个好媳妇,我这个大媳妇就是我的女儿啊!”几十年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红过脸,发生过争执。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或奶奶的生日都要给买上点小礼物。

经过赵秀华的精心护理,婆婆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慢慢地,她能下地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了,言语也逐渐清晰起来,还可以和邻居聊天了,家里又有了欢乐的笑声。南街上的居民都夸赵秀华孝顺,她总是不好意思的笑一笑,淡淡地说:“人都有老的时候,我这么做都是应该的。”

赵秀华是这样理解“孝顺”的:花钱为老人买喜欢吃的、喜欢喝的、喜欢用的东西叫“孝”,让老人不怀疑、不生气、不担心叫“顺”.一处四季珍复秋冬,赵秀华总让公公和婆婆吃得开开心心,穿得干干净净。

在古老的南街周边,大家都知道赵秀华的名字,婆媳如同母女,婆婆叫她从不叫大名,总是亲切地、甜甜地叫“华华”.“一个做儿媳的能得到婆婆这样的疼爱,是一种特别的荣耀和幸福。”赵秀华这样真切地坦露着自己的心声。

二00四年三月,公公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无法自理,出门后根本就回不了家。有一天,公公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离家出走了。下午下班后,赵秀华回到家后才知道。她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四处寻找,一直找到晚上十点多钟都不见人影。在全家人大失所望的时候,西城派出所的民警通知到文成派出所领人。当一家人把全身湿透、神志�殂薄⑷�身是泥的老人带回家,赵秀华和丈夫给公公洗完澡、换好衣服、吃过饭后,已是深夜十二点了。自此,老人的身边就没有离开过人。二00五年九月,公公又一次不注意离家出走了。这次出走,致使老人大腿跟部骨折。从此以后,公公就只有在床上治疗和生活了。每一天,赵秀华和丈夫都轮流要给他喂饭、洗脸、接便。老人不能端碗吃饭,她就一口一口地喂,为了减轻老人长时间一个姿势卧床的痛苦,她就定时为老人翻身、擦洗身体。有时公公大小便失禁,弄脏了被褥,她就立即去清洗。邻里常称赞说:赵秀华是真孝顺,她是公公、婆婆的女儿,真不愧是读过书的人。

赵秀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大爱的意义。孝顺是一种储蓄,期限到了,总是能兑付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

赵秀华热爱工作、无私奉献,忠于爱情、勤俭持家,尊老敬老、任劳任怨,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人民教师,同时,更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好妻子、好儿媳,她为传承传统文化、创建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迎风而歌!

篇3:好儿媳事迹材料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在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阳泽河村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多少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公、服侍婆婆,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她就是李风英,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孝亲敬老的好儿媳,她的可敬可爱和高尚情操广为传颂。

一;大爱之心从自己做起

聪明漂亮的她,总是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在学校是班里的班长,学校的校花,学雷锋积极分子,模范学生,70年代初和同班级的男班长申振华结为夫妻,当时婆家弟妹多,家庭非常困难,仅有一个窑洞和五间破房,在娘家排行最小的她来婆家成了老大,下地干活,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弟妹,婚后几十年来没分过小家,她与两位老人,弟妹们朝夕相处。弟妹们结婚后,产床前每次都有嫂嫂的身影,大人的血裤,小孩的尿布,都要收拾干净,“嫂子比母”这话用在她身上一点都不过。在教育孩子上,她本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原则,身体力行做榜样。孩子们走向社会,不管在做人,做事,特别是品行方面都是佼佼者,邻里乡亲都夸风英有两个可爱、懂事、孝敬老人的娃。人常说;“人生最难找到的是知音,人生最难教育的是孩子。”她以身作则,影响孩子,感染孩子,在法治健全的社会中,以德育人显得多么重要啊!她诚信热情,敬老爱幼,乐于助人,不仅对家人这样,对亲戚邻居也是如此。人人都说她品德高尚,有教养,村里谁家有事都要主动帮忙,有老人到家串门,她总要把好吃的东西送给老人,冷的食品在炉子上烤烤,再倒杯开水。有人问她;“你这样做是为什么?”她淡淡一笑,“道理我也说不出来,但我只知道,作为一个人,应该多做好事,多做善事。看见可怜的人,看见需要帮助的人我心就发软,不帮,良心不允许,这就是我做人的起码要求。”几十年就这样一晃而过。

二;点点滴滴从细微之处做起

人常说闺女是妈的贴身小棉袄,李风英却是婆婆公公的贴身小棉袄。?提起她,邻里乡亲无人不晓。大家都知道,她对公公婆婆细心呵护,百般照顾。家里弟弟,弟媳在北京,丈夫要工作,因此照顾婆婆公公成了她生命的主题。她要经常亲手帮婆婆擦身、洗脸、洗脚,虽为媳妇,胜过亲女。每顿饭她总是先要问问婆婆公公想吃什么,挑他们最喜欢吃的去做,因此,多少年来她一直是吃着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饭菜。婆婆患十几种慢性疾病,个性强,脾气急,心里烦,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喜欢唠叨,她能理解这是病魔带给老人的一种痛苦发泄,她都默默地听着,心平气和的和老人谈心,化解老人的不平和郁闷。常常跟公公婆婆拉家常,说开心事,聊弟妹们的成长成功的经历逗老人乐,公公婆婆很开心。邻里的婚丧嫁娶,亲朋好友办事上礼金,都要先听听公婆的意见,让他们感到在这个家还有地位、还有权、说话还算数。在日常生活中,她经常主动给老人买这买那,每当乡下赶集时,老太太一手拄拐杖,她一手搀着婆婆的腋下,迈着碎步陪伴左右,让老人的心不再孤独,知道的是媳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闺女呢!多少年来婆媳关系一直非常融洽,从未发生过不愉快,是邻里羡慕的和谐之家。

老人上了年纪,经常发生便秘、小便失禁、咳嗽之类的老年病,她总忘不了按时喂老人服药。公公年老体弱,瘫痪在床,长时间把身上都黏的红肿,她发现后及时让儿子买好褥疮垫,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她不嫌脏不怕累,一天天,一年年,始终让老人的家里保持着洁净舒适。她端屎接尿,洗衣喂饭,翻身子,换被褥,帮公公洗脸、擦身、换衣服、喂药、喂水。公公胃口差,需少食多餐,别人三餐他要六餐,每餐都要亲自端到手中,甚至喂到口中,老人不能自理的,全由其媳妇为其服务。说实话,一个中年妇女为其公公擦洗身子,难免有羞涩之处,可为了尽孝,她无怨无悔,实在难能可贵。

三、善解人意,于无声之处做起

婆婆去世后, 瘫痪在床80多岁的公公精神受到严重打击,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为了解除老人的寂寞,照顾更加方便,她打破了世俗陈旧的观念,主动和公公住在一屋,在公公最孤独痛苦的时候给他精神上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一个年近六十岁的女人,患有高血压,腰椎、颈椎增生,严重失眠,眼底出血,双手皲裂症,尽管这样也没有影响到她对老人的照顾。公公大小便失禁,经常拉尿在被褥上,满手裂口的她,每次清洗都钻心的疼痛,到冬天更可想而知,但她从不叫苦叫累,从不嫌脏怕臭,不厌其烦地将床上用品和衣服搓洗干净,有时一天要换好几次。每天一边给公公刮脸,一边和他谈心,一边按摩,一边拉家常,始终让老人开心。为了照顾老人,直到今天她都不会打牌摸麻将,她在默默的学丈夫怎样给公公抠干粪便,以便丈夫不在家时担当这份工作。公公去厕所是件大事,也许是常人能做到的,可别忘了她是一个儿媳,刚一开始双方都难为情。一次,公公多日没解大便,憋得满头大汗,疼痛难忍,急的喊救命,她没想那么多,边做思想工作边用手抠着干粪便,她那么认真,耐心,细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操作,终于解除了干结大便带来的痛苦,公公当场放声大哭:“你救了我一命,孩子,你不是儿媳妇,你是我的亲闺女”.

李风英说:“人生最难做好的是细节,人生最难处理好的是关系,特别是婆媳关系。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我也会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尽的法律义务,也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当今中央倡导和谐社会,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庭的幸福和睦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谐,社会才和谐,家和万事兴,国强民才富。”

这就是她多少年辛勤劳动,用自己的爱心对长辈尽显晚辈孝心的感人事迹。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感人故事。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像她贤惠、仁慈的媳妇,多少年瘫痪在床的公公能否活过这么开心的80春?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人孝敬一下长辈并不难,难的是多少年如一日的孝敬长辈。俗话说的好“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她几十年细心照顾公公、婆婆的感人事迹,使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多少年来,她就是这样承传着这个优秀的民族传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关心婆婆,孝敬公公,尽一切努力让老人开心,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如今,公公已经84岁高龄,由于她的悉心关爱,老人对晚年充满着更多的期望和憧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位朴实无华的普通农家妇女身上散发着沁人的芳香。

篇4:好儿媳事迹材料

齐耳短发,又黑又瘦的脸庞,因常年劳作而略显疲惫的神情。初见李xx,和普通农家妇女毫无区别。就是眼前这个外形普通的妇女,从xx年开始,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照顾婆婆和公公两位先后瘫痪在床的病人,书写了一首“百事孝为先”的人间大爱之歌。

1987年,正值23岁青春妙龄、善良温柔的李xx带着女孩的纯真梦想走进了丈夫德xx的家庭。 在那个年代,同一般普通农村家庭一样,丈夫家境并不殷实,几乎是一穷二白。但好强的李xx和丈夫却不气馁,他们决定用勤劳的双手,白手起家。李xx白天上地和家人共同劳动,晚上回家还要预备第二天的伙食、纳鞋底、做针线,负责一家的洗洗涮涮。很快,村里人发现德家变得干净、有生机了。

结婚两年后,女儿德xx出生了,小家伙的问世让这个家庭平添了许多快乐。当时农村还没兴起农业产业调整,农民大多都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都比较清苦。就在女儿两岁时,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李xx带着女儿到北京去打工。丈夫德xx会开车,就跟人跑运输,李xx则一边照顾女儿一边打点零工。

虽然身在北京,但李xx的心却无时不在惦记家中的两位老人,每月发工资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公婆寄回去家中的开销,逢年过节,无论多忙,她都会和丈夫回家去和公婆团聚。公婆在家种田理地,他们夫妇二人在北京打工挣钱,李xx家的日子过得幸福殷实。1995年,儿子德宗辉北京出生,为这个幸福的家庭更增了一丝喜气。

天有不测风云。xx年末一天,原本身体硬朗的婆婆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后经诊断患上了脑瘤。为了让家人安心,李xx带着一双儿女回了家。她一边照顾公婆一边耕种自家十多亩承包地,丈夫凭着驾驶技术给别人跑长途运输。xx年婆婆做了脑瘤切除手术,却留下了后遗症――身不能动,口不能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刚开始婆婆要么赌气不吃饭,要么口齿不清地嘟囔。李xx知道好强的婆婆那是接受不了瘫痪的现实,就一边给她洗脸,梳头,洗脚,按摩,一边给她讲在北京的生活和趣闻趣事。慢慢的,老人心中的郁闷化解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逐渐地会自己吃饭、自己翻身、会自己坐起、有人扶着会下地挪几步,虽然每一个动作完成都很费力,但婆婆病情的好转让她的心里装满了希望。

见惯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突然窝在家中伺候瘫痪病人,她的心一时无法平静。再加上她性子急,又缺乏护理病人常识,常常是到婆婆拉尿到床上还不知道,孩子放学回家后才发现饭没做好。那段时间,丈夫天天长吁短叹,两个孩子异常安静,公公天天抽闷烟,婆婆每日以泪洗面。她意识到,必须调整心态,做好家中的主心骨。

从护理婆婆开始做起,她专门跑到医院去咨询,依照医生的吩咐,从生活保养到药物调理方面仔细的护理老人。看到老人一天天好起来,丈夫笑了,公公眉头舒展了,孩子又有欢声笑语了,一种久违的快乐又重新回到这个家。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李xx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生活却又一次考验了李xx。xx年冬季,公公突患脑出血,留下了右侧身体半身不遂的后遗症,说话口齿也不清楚。一家人都懵了,已经瘫了一个,再瘫一个,可咋办?

“我能伺候好他们两个,你们放心吧。”面对家人痛苦的眼神,她知道自己是家中的主心骨,绝不能垮。

白天干农活,回家就伺候一双瘫痪在床的公婆。不论再忙再累,给公公婆婆喂饭、擦身子总放在第一位。做完家务,再给公公婆婆按摩,每次都累得手软胳膊疼,但看到公公婆婆舒心的笑容,她觉得值了。

年复一年,李xx每天重复着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只要是公公婆婆爱吃的饭菜、只要是有利于老人健康的食品,她都是尽最大的可能来满足,从不计较花钱的多少,而她自己却从不和同龄的媳妇们比穿戴,朴素地过着平凡的日子。在她的熏陶下,两个孩子也十分尊重孝敬爷爷奶奶。他们主动帮李xx给老人喂饭、洗脸、接大小便、陪爷爷奶奶聊天、扶爷爷出去晒太阳,节假日里还和妈妈一起干农活。更令她欣慰的是,懂事的儿子考上了哈尔滨体育学院。

真心终于换来开心。公公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啊。”邻居说他有福气,公公却说,“都是媳妇照顾得好,让我多在世上活了几年。”

左邻右舍也说:“没有李xx的孝敬之心,她的公公婆婆活不到今天呀。”

也曾有人问她:“你这样累死累活的干,值吗?”她淡淡地一笑,“没有什么值不值的`。说实话,在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照顾公公婆婆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的核心和源头。如今,生活还在继续,面对一双半瘫的老人,面对一双懂事的儿女,面对因劳累身体大不如从前的丈夫,李xx坚信: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值得珍惜,再苦再累都值得!因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篇5:好儿媳事迹材料

面对别人的称赞,刘彦华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刘彦花,现年50岁,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20xx年,和她生活了20多年的婆婆突患脑出血离开了人世,从此,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公成了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由于婆婆去世,公公一蹶不振也病倒了,她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每天耕作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陪在公公身旁,安慰老人,鼓励老人振作起来。

后来,公公的病情加重,丈夫为了生计常年出外打工,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回来,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她每天为公公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公公在床上躺了二年。她为公公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公公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小芬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为照顾卧病在炕的公公,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她自始至终都倾注着一个媳妇对婆婆的孝心,她怕近80岁的公公寂寞,每天都要给公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新闻。

公公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为了减少磕碰,她每天都要把饭菜盛好端给公公,一天三顿,一年360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刚入秋,她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被套给公公铺上。冬天出门之前,她总是把饭菜盛好温在炉子上,让公公什么时候起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公公爱干净,她总是把公公的衣服被单、褥单洗得干干净净。

公公在医院住院,她一有空就到医院跑前跑后、干这干那,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老人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了!”这么多年,老人无论大病小病,总是第一个由她照顾。

当公公听说旗妇联要推荐好媳妇的消息后,非要把她推荐上去,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她说:“爸,作为小辈,我们孝敬您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让别人知道呢?”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干活的动力”

丈夫在外地打工,她了解丈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她承揽了全部家务。为了做家务,这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忙到12点多。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打工,公公病了,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远在外地的丈夫。在她报喜不报忧的一个又一个电话中,丈夫在赤峰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年,既开阔了视野,又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

刘彦华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xianjincailiao/gdn5jj.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