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自查自纠报告 >

乡镇司法自查报告多篇

乡镇司法自查报告多篇

乡镇司法自查报告多篇

【第1篇】乡镇司法办人民调解现状调研报告

加强人员配备和业务指导,切实提高调解成功率。一是在乡司法所增派专业工作人员指导村级调解工作的进行,形成业务上的联系。二是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吸纳一批热心公益事业、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懂政策、懂法律、文化程

在乡综治办工作已经一年了,在与矛盾纠纷打交道的同时我们总是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着提高调解效率,减少矛盾纠纷的方法,先就此谈几点浅薄的意见。

一、乡基本情况

乡素有“楚天茶叶第一乡”和“山歌之乡”的美誉,东邻县城,西接 ,南临 ,北出 ,乡政府机关所在地距县城52公里。全乡国土面积3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587亩,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14个村民小组、8067户、27614人,农村劳动力13605人,29个党支部,1155名党员,上年农民年均纯收入2360元,属典型的革命老区和土家族聚居区。全乡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6个,其中,乡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村人民调解委员会15个,有调解员112人,制度建设逐渐规范,“大调解”格局基本形成。xx年以来排查排查矛盾纠纷103起,调处成功76起。xx年以来排查矛盾纠纷85起,调处成功63起。矛盾纠纷的发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危害影响经济发展。

二、矛盾纠纷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根据 年对矛盾纠纷的统计来看,乡矛盾纠纷大致分为由山林土地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由婚姻家庭邻里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因修公路等基础建设引发的矛盾纠纷三个大类,在矛盾总数中的比例接近2:1:2。其中,山林、土地纠纷往往是因为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时期山林、土地界段划分不明确、重合,填写过程中文字表述不准确等原因引起;婚姻家庭矛盾在家庭内部矛盾一般较小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大,多数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累积引起的;邻里纠纷产生的原因较多,在家族式地区容易引起群体性纠纷或暴力行为,社会影响较大;因修路等基础建设产生的纠纷大多数涉及占地、线路设计和补偿等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调解和处理好不仅极易影响农民自发修路的积极性,也是引发群体性纠纷的原因之一。现在对纠纷化解的方式主要是人民调解,但由于社会文化多元化,矛盾纠纷多样化,而调解成功率事实上只有70%左右,已经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而矛盾纠纷的调处手段和调解方式的改进迫在眉睫。

三、现行人民调解存在的不足

(一)部分领导不够重视,社会公众认可度还不够。一是硬件配备存在缺陷,虽然乡已经实现上级规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有人、有钱、有场地”,但是人员是由村干部兼任,经费“实报实销”具有不稳定性。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十二条指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但是在乡居委会和大多数的村民委员经费依赖上级拨付,承担人民调解经费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落不到实处。二是部分领导不够重视,由于部分领导对调解工作认识不够,认为只要不造成上访就行了,造成调解工作只能依靠司法工作人员和村人民调解员单兵作战,而司法所现在仅有一名工作人员,在调解工作上难免力不从心。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不了解人民调解的优势,在矛盾纠纷发生时容易采取私力救济和直接提起诉讼,导致一些本来可以就地解决、就地化解的矛盾激化,甚至导致民转刑案件发生。

(二)调解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工作热情不够。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现有的112名调解员中,45岁以上的超过70%,大部分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调解时凭借经验居多,对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不够,制作协议书有一定困难,调解案件时极易出现法律和政策漏洞,造成调解好的案件出现反覆。由于前期调解工作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农村调解员工作时不仅没有相应的补助,而且是常常自己倒贴交通费用,使农村调解员对调解工作缺乏热情,有着“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怀一个样”,“不干不打紧,干了得罪人”的消极思想,严重影响了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调解员身兼数职,流动性大,不利于经验的形成和推广。由于村级调解组织成员大多数为村干部兼任,他们不仅要调解矛盾纠纷,更要村里村委会的各种事物,发生矛盾纠纷有疲于应付的现象,加上人员调整频繁,导致整个队伍不稳定,工作积极性差,好的经验无法得到总结和推广,制约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

(四)乡镇调解工作缺乏经费,给我乡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一是培训力度受限。由于无专项人民调解员培训经费,影响了人民调解员素质的提高。我乡人民调解员除司法所人员外,多数是由村委会主任、委员兼任,没有经过法律专业教育培训,对人民调解业务不熟悉。培训经费的不到位更使这个问题十分突出。目前对多数基层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一般是以会代训方式进行,极少有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二是制约了宣传工作的开展。许多发生在农村因民间纠纷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多为不懂法、不用法或无力承担诉讼费用,自行采取各种“手段”解决所致。因此,利用人民调解这一群众性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调解民间纠纷正是当前农民所急需,维护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所必须,而作为履行这些工作职能的人民调解组织却因没有专项工作经费,难以有效开展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纠纷的调解质量和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2篇】2022年毕业生乡镇司法所实习报告

在临近毕业之际,本着专业对口,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原则,经人介绍,我进入我的家乡浙江慈溪长河镇的镇司法所实习。与其他同学普遍选择的法院,检察院,律所不同,我之所以选择一个农村的基层单位,是本着深入基层,从最基本的干起的思想的。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县(区、市)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在基层政法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基层政法组织机构之一,它与公安派出所、法庭共同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的政法体系,成为我国基层司法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处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第一线。

因为去的是镇政府的一个部门,实习第一天,我一到单位就去找了陈所长,向他了解单位和实习情况。据陈所长介绍,司法所的工作主要是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基层法律服务,和信访接待这几块,而调解是这部门工作的大头。在自己的要求下,我被安排在调解这块。

司法所共有8名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重心,但都参与调解,分管镇里的几个村。出于好意,所长给我介绍了一个“师傅”,和我一个办公室。开始这几天,都靠他的指点,我才慢慢了解了自己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基本情况。整个这一个月,我和所里的8名同事都相处的比较愉快,而我的师傅更是和我成了要好的朋友。

这一个月,我的主要工作是一些文件和资料的整理,修改。另外,每次外出调解,或是有人来访,我都会去旁听,以此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在这过程中,我明白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第一,我知道了立足实际的重要性。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组织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量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是法,理,情的结合。调解的最终目的是要消除纠纷,排除矛盾,而不是要达到惩治效果。所以,调解人员必须对纠纷双方都有足够了解,做到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是情;对本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尤其是经济情况,以及民风习俗,要有足够的了解,这是理;与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了解的通透,这是法。以上几点是基本要求,但如果想真心为人民办实事,还必须不急不躁,耐心细致,跟踪事件的发展。

第二,我知道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所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经验,知识储备各有不同,当有大的纠纷时,往往都是4.5个人一起出动,大家尽智尽力。若有疑难,大家会聚在一起交流,商讨对策。8个人是一个整体,但需要时一个人可以身兼两职,顶替另一个人的位置。

第三,我知道了补充学习的重要性。我4年的法学理论学习在这次实习中都没有直接涉及,但我却学到了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比如通过所里的学习资料我了解了城乡发展基本模式和本地区的劳动用工基本情况。

实习之后,通过自己的反思,我认识到了本地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劳资纠纷矛盾突出。劳资纠纷也称为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员工)与投资者(用人单位)之间由于种种利益冲突而发生的纠纷。由于我镇非公有制企业“多、小、散、杂”的特点,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家庭作坊式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用工制度不规范,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的劳资纠纷仍不容忽视。当前我镇劳资纠纷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特点:

1、劳资纠纷案件总量居高不下。随着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网络不断健全,劳动争议呈显性化,使近几年来我镇劳资纠纷数量明显上升。2、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纠纷数量占绝大多数,主要是私营和个体户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引发劳资纠纷。3、家庭作坊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资纠纷增多且处理难度大。我镇目前尚存在着大量家庭作坊,雇工人数少的几人,多则100多人,劳动用工极为混乱,是劳动争议产生和激化矛盾的源头之一。4、因追索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经济利益争议居主导地位。劳动关系双方对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权利的重视程度,由于劳动者处于劳动关系的弱者地位,个人很难为权利与用人单位抗衡,因此多从经济利益方面找回损失,而用人单位对违约出走的劳动者,也大多以经济赔偿为由提出申诉。

(二)表现形式:

1、因用人单位拖欠、克扣、截留劳动者工资,压低计件工价引发劳动争议。一些用人单位未依法按月以货币的形形式发放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每月只预借生活费甚至只发给餐菜票代生活费;有的用人单位接到生产订单后未公布计价单价就立即安排生产,在完成订单生产任务后也不公布计价单价,而在年终结算工资时压低计件工资;有的用人单位在春节期间截留一个月工资待春节过后劳动者回来工作才发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部分建筑企业因工程款不到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或劳动用工不规范,工程劳务层层转包分包,导致班组长侵吞工人工资后携款外逃,引发劳动者集体上访,造成恶劣影响;有的用人单位生产经营不景气,亏损严重,时常拖欠职工工资,个别企业主则采取携款逃匿的做法逃避支付职工工资。2、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引发大量的劳动争议。《劳动法》颁布实施后建立了以签订劳动合同为主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无故辞退职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擅自“跳槽”不支付违约金等情况屡有发生。

我认为,处理好这个问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遵规守法意识。

2、关口前移,健全完善协调机制。

3、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4、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5、加强对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

6、加强民主协商,充分发挥三方机制的作用。

7、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惩处用工者的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8、建立高效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

9、完善《劳动法》体系,使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有法可依。

其次,邻里纠纷也很突出。邻里纠纷也是相邻权纠纷。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以不损害其他相邻人的合法权益为原则。如果因权利的行使,给相邻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危害的,相邻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险和赔偿损失。在处理相邻关系时,相邻各方应该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

这次的实习,感触颇多。作为自己接触社会的第一站,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开始。我知道工作是一项热情的事业,并且要持之以恒的品质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我觉得重要的是在这段实习期间里,我第一次真正的融入了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掌握了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并且在次期间,我注意观察了前辈是怎样与上级交往,怎样处理之间的关系。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期间,我从末出现无故缺勤。我勤奋好学. 谦虚谨慎,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虚心听取。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并努力学到把学样学到的知道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状态,培养了我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素质。能够做到服从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尊重领导,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并始终坚持一条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

【第3篇】乡镇司法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有关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明确,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面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的工作机制。实施社区矫正符合国际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具有行刑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增进罪犯和社会的联系,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

但是当前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应该探寻突破困境的出路,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一、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从**年首先在**镇和**镇启动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年社区矫正工作全面铺开,近年来,司法局及乡镇司法所认真履行职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级配合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美丽**这一主线,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和工作制度,认真管理好社区服刑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我县辖xx个乡镇、x个垦殖场和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年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x人,依法解除社区矫正x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x人。其中:管制x人、缓刑x、假释x人、暂予监外执行x人、剥夺政治权利x人。社区矫正对象具有城镇户口x人、农业户口x人,男性x人,女性x人,农村社区矫正对象占总数的x%。年龄分布为xx岁以下x人、xx至xx岁x人、xx至xx岁x人、xx至xx岁x人,xx岁以上x人。依数据分析,我县社区矫正对象多为农村户籍的男性青壮年,被判刑罚主要为缓刑,主要集中在我县北边乡镇。

二、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承担的职责。

司法所作为我国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职能工作部门,作为县区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承担着面向基层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等项重要任务,同时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组织开展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和帮教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代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处理民间纠纷。

从**年起,**县开始实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乡镇司法所的职能有所增加。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基层司法所要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接收组织宣告社区矫正人员,确定社区矫正小组,制定矫正方案,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司法所要监督社区矫正人员的定期报告,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社区进行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及时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所告;对社区矫正人员x日以内的外出审批;组织日常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并实施分类管理等。在期满解除矫正时,司法所要对社区矫正人员作出书面鉴定,提出安置帮教建议;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向社区矫正人员告知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交接等。此外,司法所经县级司法行政部门授权,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社会调查评估等。

三、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有责无权是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根据“两高两部”《通知》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而我国的《刑罚》第xx条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管制、拘役、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五类社区服刑罪犯由公安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现行刑事法律与《通知》规定的冲突,直接导致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主体与工作主体的分离。这种分离的状态又使得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权责模糊不清。模糊的职权规定使得我们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权责很难界定。权责的错位又使得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的具体执行当中的角色非常尴尬,这样成倍的增长了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行政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司法机关即社区矫正机关应当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对其进行矫正教育。这种矫正教育是强制性的,但是这种强制性必须要以相应的法律和强制措施作为后盾。作为社区矫正人员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教往往只能使用说服教育,这也就必然导致社区矫正人员对被矫正人员实施的矫正教育缺乏权威性,也就有可能使社区矫正工作流于形式。当前我国的各种法律法规规定了司法机关的社区矫正的职责、权限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当遵守的纪律,但是又没有明确规定社区矫正人员不履行义务、不遵守纪律是否可以实施强制措施、可以使用何种强制措施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度。例如被判处管制和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尽管其可能经常严重违反纪律甚至实施违法行为,但是只要其不故意犯罪,社区矫正机关所能采取的办法只能是批评教育,很难产生教育和管理的效果。又例如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打着外出治病的旗号,不经监督机关的同意,擅自离开居住地,社区矫正机关针对这种情况能采取的强制措施也仅仅只能是警告,只要其不实施故意犯罪,矫正机关也就很难要求监狱机关将其收监。有责无权使得社区矫正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种种尴尬。

(二)人员不稳、专业不强是困扰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问题。

1、职能增加,配置不变。从**年前后看,我县xx个乡镇司法所新增社区矫正要作职能,但人员配置上依旧延用了老配置,一般都是x到x名工作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是具体承担矫正工作的主要力量,x—x名司法所工作人员,他们承担着辖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九项工作职能,工作强度大,使得他们真正用于社区矫正的精力和时间较少。如**年长平司法所包括所长在内x人,东源司法所包括所长仅x人,桐木司法所x人,鸡冠山司法所x人,最多的**镇司法所x人。社区矫正职能增加,但是近几年人员数量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我县xx个乡镇司法所中没有一个司法所设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对比我县各乡镇司法所人员数量和乡镇司法所的职能,我县乡镇司法所确实力量薄弱。

2、人员变动频繁,业务时常生疏。社区矫正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网络信息化的要求更高更强。按照《江西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定,所长的任免由县(市、区)司法局协助组织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新任司法所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的x个月以上的初任培训,方能持证上岗。但是每年各乡镇司法所人员变动频繁均未按照此标准操作,造成新进入司法所的人员业务不够熟练,每年都要对分管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样耗时耗力又耗钱。比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三年来,长平、东源、鸡冠山、**镇等乡镇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三年都有所变动。而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我县乡镇还没有。

3、社区矫正工作要求高,专业队伍人员少,任务重。社区矫正工作自从我县司法局对社区矫正人员采用gprs卫星定位后,特别是随着我县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的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人员监管、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运用等都采用无纸化办公,这样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网络化的要求更高,心理素质要求更强,但是目前为止,我县xx个乡镇司法所中没有一个司法所设立专门而长期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细,任务重,压力大,如**镇司法所在册的社区矫正人员xx人,要对xx个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到位,矫正到位,没有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是很难做到。另外按照《江西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定,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大专以上的占xx%,但是我县xx个乡镇司法所没有一个达到此标准,离社区矫正工作需具备的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全方位的人才需要更是相差甚远。

4、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区矫正志愿是社区矫正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可以为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重返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群众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识还较为淡薄,自愿来做社区矫正志愿者的人数很少。因而我县的矫正力量单薄,矫正效果难突出。

(三)经费短缺是制约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瓶颈。

按照上级要求,对每个社区矫正人员的投入经费每年需达xxxx元/人,而县财政对社区矫正经费预算为x万/年,按我县去年在册社区矫正人员来算,社区矫正的经费缺口达xx余万元。投入过少,保障不力,致使社区矫正工作陷入困境。

(四)人员分散、地域广阔也是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困扰之一。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也受地域因素制约。由于我县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对象数量大,目前在册的农村社区矫正人员xxx人,占总数的xx%。由于很多乡镇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较远,庞大的地域面积,加上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分散,流动性较大,都给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而我县所有乡镇x到x人的司法所是很难做好农村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工作的。

四、几点建议:

1、社区矫正本质上属于刑法执行活动,为了体现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监督,建议把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纳入警察编制和制定统一的着装制式。

2、扩大经费投入。县财政应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情况,按照上级要求,统筹谋划、适当倾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逐步改善司法所的交通工具、办公设施和经费投入,为其开展好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必需的经费保证;

3、充实工作队伍。加强人力配备。要按照依法承担社区矫正工作对司法行政机关的新要求,科学、合理地解决司法行政机关的专项编制、人力补充和职责设定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利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等方式,招录一批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这个队伍中来。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的社区矫正队伍,为其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

4、提高队伍素质。有针对性对组织队伍培训,吸取他人别地的经验,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素质,减少人员流动,稳定矫正工作队伍。

5、加强配合协作。社区矫正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国泰民安的大事,单靠司法行政机关“单打独斗”收效甚微。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狱及其管理机关、看守所等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顾全大局、鼎立协作,在各司其职中加强配合,克服司法行政机关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

6、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的作用,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性质和内容、社区矫正的执行方式等内容,从而让全社会都知晓和关注社区矫正,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争取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

乡镇司法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第4篇】xxxx年毕业生乡镇司法所实习报告范文

在临近毕业之际,本着专业对口,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原则,经人介绍,我进入我的家乡浙江慈溪长河镇的镇司法所实习。与其他同学普遍选择的法院,检察院,律所不同,我之所以选择一个农村的基层单位,是本着深入基层,从最基本的干起的思想的。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县(区、市)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在基层政法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基层政法组织机构之一,它与公安派出所、法庭共同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的政法体系,成为我国基层司法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处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第一线。

因为去的是镇政府的一个部门,实习第一天,我一到单位就去找了陈所长,向他了解单位和实习情况。据陈所长介绍,司法所的工作主要是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基层法律服务,和信访接待这几块,而调解是这部门工作的大头。在自己的要求下,我被安排在调解这块。

司法所共有8名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重心,但都参与调解,分管镇里的几个村。出于好意,所长给我介绍了一个“师傅”,和我一个办公室。开始这几天,都靠他的指点,我才慢慢了解了自己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基本情况。整个这一个月,我和所里的8名同事都相处的比较愉快,而我的师傅更是和我成了要好的朋友。

这一个月,我的主要工作是一些文件和资料的整理,修改。另外,每次外出调解,或是有人来访,我都会去旁听,以此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在这过程中,我明白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第一,我知道了立足实际的重要性。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组织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量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是法,理,情的结合。调解的最终目的是要消除纠纷,排除矛盾,而不是要达到惩治效果。所以,调解人员必须对纠纷双方都有足够了解,做到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是情;对本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尤其是经济情况,以及民风习俗,要有足够的了解,这是理;与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了解的通透,这是法。以上几点是基本要求,但如果想真心为人民办实事,还必须不急不躁,耐心细致,跟踪事件的发展。

第二,我知道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所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经验,知识储备各有不同,当有大的纠纷时,往往都是4.5个人一起出动,大家尽智尽力。若有疑难,大家会聚在一起交流,商讨对策。8个人是一个整体,但需要时一个人可以身兼两职,顶替另一个人的位置。

第三,我知道了补充学习的重要性。我4年的法学理论学习在这次实习中都没有直接涉及,但我却学到了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比如通过所里的学习资料我了解了城乡发展基本模式和本地区的劳动用工基本情况。

实习之后,通过自己的反思,我认识到了本地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劳资纠纷矛盾突出。劳资纠纷也称为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员工)与投资者(用人单位)之间由于种种利益冲突而发生的纠纷。由于我镇非公有制企业“多、小、散、杂”的特点,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家庭作坊式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用工制度不规范,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的劳资纠纷仍不容忽视。当前我镇劳资纠纷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特点:

1、劳资纠纷案件总量居高不下。随着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网络不断健全,劳动争议呈显性化,使近几年来我镇劳资纠纷数量明显上升。2、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纠纷数量占绝大多数,主要是私营和个体户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引发劳资纠纷。3、家庭作坊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资纠纷增多且处理难度大。我镇目前尚存在着大量家庭作坊,雇工人数少的几人,多则100多人,劳动用工极为混乱,是劳动争议产生和激化矛盾的源头之一。4、因追索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经济利益争议居主导地位。劳动关系双方对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权利的重视程度,由于劳动者处于劳动关系的弱者地位,个人很难为权利与用人单位抗衡,因此多从经济利益方面找回损失,而用人单位对违约出走的劳动者,也大多以经济赔偿为由提出申诉。

(二)表现形式:

1、因用人单位拖欠、克扣、截留劳动者工资,压低计件工价引发劳动争议。一些用人单位未依法按月以货币的形形式发放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每月只预借生活费甚至只发给餐菜票代生活费;有的用人单位接到生产订单后未公布计价单价就立即安排生产,在完成订单生产任务后也不公布计价单价,而在年终结算工资时压低计件工资;有的用人单位在春节期间截留一个月工资待春节过后劳动者回来工作才发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部分建筑企业因工程款不到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或劳动用工不规范,工程劳务层层转包分包,导致班组长侵吞工人工资后携款外逃,引发劳动者集体上访,造成恶劣影响;有的用人单位生产经营不景气,亏损严重,时常拖欠职工工资,个别企业主则采取携款逃匿的做法逃避支付职工工资。2、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引发大量的劳动争议。《劳动法》颁布实施后建立了以签订劳动合同为主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无故辞退职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擅自“跳槽”不支付违约金等情况屡有发生。

我认为,处理好这个问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遵规守法意识。

2、关口前移,健全完善协调机制。

3、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4、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5、加强对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

6、加强民主协商,充分发挥三方机制的作用。

7、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惩处用工者的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8、建立高效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

9、完善《劳动法》体系,使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有法可依。

其次,邻里纠纷也很突出。邻里纠纷也是相邻权纠纷。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以不损害其他相邻人的合法权益为原则。如果因权利的行使,给相邻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危害的,相邻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险和赔偿损失。在处理相邻关系时,相邻各方应该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

这次的实习,感触颇多。作为自己接触社会的第一站,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开始。我知道工作是一项热情的事业,并且要持之以恒的品质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我觉得重要的是在这段实习期间里,我第一次真正的融入了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掌握了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并且在次期间,我注意观察了前辈是怎样与上级交往,怎样处理之间的关系。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期间,我从末出现无故缺勤。我勤奋好学. 谦虚谨慎,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虚心听取。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并努力学到把学样学到的知道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状态,培养了我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素质。能够做到服从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尊重领导,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并始终坚持一条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

【第5篇】毕业生乡镇司法所实习报告范文

在临近毕业之际,本着专业对口,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原则,经人介绍,我进入我的家乡浙江慈溪长河镇的镇司法所实习。与其他同学普遍选择的法院,检察院,律所不同,我之所以选择一个农村的基层单位,是本着深入基层,从最基本的干起的思想的。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县(区、市)司法局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在基层政法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基层政法组织机构之一,它与公安派出所、法庭共同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的政法体系,成为我国基层司法运行机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体系中,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参与基层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处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第一线。

因为去的是镇政府的一个部门,实习第一天,我一到单位就去找了陈所长,向他了解单位和实习情况。据陈所长介绍,司法所的工作主要是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基层法律服务,和信访接待这几块,而调解是这部门工作的大头。在自己的要求下,我被安排在调解这块。

司法所共有8名同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重心,但都参与调解,分管镇里的几个村。出于好意,所长给我介绍了一个“师傅”,和我一个办公室。开始这几天,都靠他的指点,我才慢慢了解了自己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基本情况。整个这一个月,我和所里的8名同事都相处的比较愉快,而我的师傅更是和我成了要好的朋友。

这一个月,我的主要工作是一些文件和资料的整理,修改。另外,每次外出调解,或是有人来访,我都会去旁听,以此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在这过程中,我明白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第一,我知道了立足实际的重要性。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组织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互量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是法,理,情的结合。调解的最终目的是要消除纠纷,排除矛盾,而不是要达到惩治效果。所以,调解人员必须对纠纷双方都有足够了解,做到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是情;对本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尤其是经济情况,以及民风习俗,要有足够的了解,这是理;与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了解的通透,这是法。以上几点是基本要求,但如果想真心为人民办实事,还必须不急不躁,耐心细致,跟踪事件的发展。

第二,我知道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所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经验,知识储备各有不同,当有大的纠纷时,往往都是4.5个人一起出动,大家尽智尽力。若有疑难,大家会聚在一起交流,商讨对策。8个人是一个整体,但需要时一个人可以身兼两职,顶替另一个人的位置。

第三,我知道了补充学习的重要性。我4年的法学理论学习在这次实习中都没有直接涉及,但我却学到了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比如通过所里的学习资料我了解了城乡发展基本模式和本地区的劳动用工基本情况。

实习之后,通过自己的反思,我认识到了本地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劳资纠纷矛盾突出。劳资纠纷也称为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员工)与投资者(用人单位)之间由于种种利益冲突而发生的纠纷。由于我镇非公有制企业“多、小、散、杂”的特点,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家庭作坊式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用工制度不规范,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的劳资纠纷仍不容忽视。当前我镇劳资纠纷的主要特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特点:

1、劳资纠纷案件总量居高不下。随着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和网络不断健全,劳动争议呈显性化,使近几年来我镇劳资纠纷数量明显上升。2、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纠纷数量占绝大多数,主要是私营和个体户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引发劳资纠纷。3、家庭作坊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资纠纷增多且处理难度大。我镇目前尚存在着大量家庭作坊,雇工人数少的几人,多则100多人,劳动用工极为混乱,是劳动争议产生和激化矛盾的源头之一。4、因追索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经济利益争议居主导地位。劳动关系双方对经济利益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权利的重视程度,由于劳动者处于劳动关系的弱者地位,个人很难为权利与用人单位抗衡,因此多从经济利益方面找回损失,而用人单位对违约出走的劳动者,也大多以经济赔偿为由提出申诉。

(二)表现形式:

1、因用人单位拖欠、克扣、截留劳动者工资,压低计件工价引发劳动争议。一些用人单位未依法按月以货币的形形式发放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每月只预借生活费甚至只发给餐菜票代生活费;有的用人单位接到生产订单后未公布计价单价就立即安排生产,在完成订单生产任务后也不公布计价单价,而在年终结算工资时压低计件工资;有的用人单位在春节期间截留一个月工资待春节过后劳动者回来工作才发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部分建筑企业因工程款不到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或劳动用工不规范,工程劳务层层转包分包,导致班组长侵吞工人工资后携款外逃,引发劳动者集体上访,造成恶劣影响;有的用人单位生产经营不景气,亏损严重,时常拖欠职工工资,个别企业主则采取携款逃匿的做法逃避支付职工工资。2、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引发大量的劳动争议。《劳动法》颁布实施后建立了以签订劳动合同为主的新型劳动用工制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无故辞退职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擅自“跳槽”不支付违约金等情况屡有发生。

我认为,处理好这个问题,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遵规守法意识。

2、关口前移,健全完善协调机制。

3、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4、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5、加强对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

6、加强民主协商,充分发挥三方机制的作用。

7、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惩处用工者的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8、建立高效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

9、完善《劳动法》体系,使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有法可依。

其次,邻里纠纷也很突出。邻里纠纷也是相邻权纠纷。相邻权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来说,在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间,任何一方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权或使用权,享有要求其他相邻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权利。相邻权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限制和延伸。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以不损害其他相邻人的合法权益为原则。如果因权利的行使,给相邻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危害的,相邻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险和赔偿损失。在处理相邻关系时,相邻各方应该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

这次的实习,感触颇多。作为自己接触社会的第一站,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开始。我知道工作是一项热情的事业,并且要持之以恒的品质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我觉得重要的是在这段实习期间里,我第一次真正的融入了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掌握了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并且在次期间,我注意观察了前辈是怎样与上级交往,怎样处理之间的关系。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期间,我从末出现无故缺勤。我勤奋好学. 谦虚谨慎,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虚心听取。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并努力学到把学样学到的知道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佳状态,培养了我执着的敬业精神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也培养了我的耐心和素质。能够做到服从指挥,与同事友好相处,尊重领导,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并始终坚持一条原则: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

【第6篇】2022年乡镇司法所所长述职述廉报告

一年来,本人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及其它班子成员的帮助下,积极地做好我镇司法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在干部群众中宣传党的法律法规,同时做好人民内部矛盾的调解工作,避免恶性群众事件的发生。现将一年来的工作述职述廉如下: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升政治业务素质

学习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我从事的工作中,大多是有“讲究”的工作,既有政策性很强的基层行政工作,也有原则性很强的基层司法服务工作,工作所系,均要坚持不断学习。因此,自己除了认真完成党委中心学习组安排的学习任务外,平时还挤出时间坚持自学,重点学习了党的xx大报告,xx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决议,xx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讲话,以及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十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我也认真学习了《宪法》、《人民调解法》、《土地法》等与基层工作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把学习得到的认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从中了解国家及省市区政策走向、战略规划对地方工作的指导性作用,从而也使自己提高了认识高度和档次,清晰了工作思路和政治思维。一年中,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以及参加专题培训班,不同形式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也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努力工作,竭力于尽职尽责

本人所负工作,虚实相间,但所虚不虚,所实更实,皆是党委政府一个时期或是全年的工作重点。对待每一项工作,我均明细于心中,竭力做到既尽职,又尽责。

(一)宣传工作。一是抓好中心组理论学习。镇党委中心组坚持了每月一次理论学习制度,及时认真学习上级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使镇党委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思想作风更加过硬。二是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今年,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和我镇的实际工作的进展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报道工作。首先是完善了宣传队伍,制定了宣传报道奖励措施,并认真兑现。其次是认真搞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推介,重点报道致富能手。同时落实宣传报道奖励措施。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围绕全区全镇的工作重点开展新闻宣传和信息上报。三是围绕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清明节,组织中小学生到芦家庙战斗纪念碑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建党90周年之际,组织开展了由镇机关、镇直单位、中小学校、村委会、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利用“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组织镇班子成员到村宣讲xx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文明创建工作。我是今年8月份开始主抓文明创建工作的,在前任分管同志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农村“四创”和“七个一”工程,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制定了创建工作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结合中心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干部岗位责任制。始终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创建工作形势分析制度、每月一次的创建工作督查制度,建立镇村干部创建工作包保制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各村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在沿集镇街道和主要路段的村还建立了环卫队伍。各个组织齐抓共管,各负其责,收效十分明显,广大干群文明创建的意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二是努力营造创建氛围。利用会议、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司法工作,加强对各村调委会的领导,加大调解力度,解决好各种民事纠纷,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开展家庭美德教育,树立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今年上半年,我镇经过层层评选,认真把关,选出了一批“好媳妇”、“尊老爱亲户”、“双文明家庭户”和“十佳好少年”进行了隆重表彰。下半年,经过群众推荐、村公示,镇考察,我镇又向市区推荐了两名“尊老爱亲户”和一名“双文明户”。

三是围绕农村“四创”和“七个一”工程建议镇政府重点投入。成立了固定的环卫工作队,人员工资到位,机械和环卫工具到位;拿出近20万元分别建设了××垃圾圾场、王楼垃圾场和××集及王楼新村水冲式厕所两座以及沿街10座垃圾池;投资94万元,新修了××集主街道水泥路;投入60万元建设了镇中心文化图书室:投资20万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农贸市场;投资20万元建设一个镇中心文化广场,并进行了外围绿化。

四是突出重点,着力治理镇容镇貌。沿街私搭乱建和乱堆乱放是边远乡镇的一大顽疾,针对这种现象,经过强势的宣传,坚决向困难进军,在今年9月2日依法进行了“拆违”行动,共拆除违章搭建的店外棚(屋)172处,有力打击了王楼、××沿街和主干道两侧私搭乱建现象,有效遏制了此种势头的蔓延和再发展。12月初,我们又集中力量清理了主街道两侧的乱堆乱放堆积物326处。“脏、乱、差”现象有明显改观。

五是实实在在把“四创”活动推向深入。以王楼村为典型,制定了规划,健全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等村级民间组织及其章程。

(三)司法工作。主要分以下几块:

一是人民调解工作。在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下,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坚持配合行政村每周排查一次、镇综治办每半月排查一次的工作制度,并形成制度化、经常化。截止11月底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均超过138起,立卷存档32卷,调解成功率98%以上,使绝大部分矛盾纠纷都及时化解在基层,无因调解不及时而引起的民转刑案件和群众性集体上访案件的发生。

二是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按照区司法局的工作要求,在信息规范化建设中,进一步对辖区内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重新排摸和信息核对。管理全镇社区矫正人员12人次,现在矫5人,已解除矫正7人,无一重新犯罪。管理刑释解教人员65人次,现帮教46人,并对所有人员逐一建档立卡进行安置帮教,帮教率为100%。

三是法制宣传工作。结合××镇实际,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见,采取多种形势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综治宣传月、信访宣传月、“12。4”宣传日等活动,宣传涉农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的主要有: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信访条例、物权法等。认真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单位等“法律六进”活动,为各中小学学生、行政村农民上法制课至少6场次,受教育人员XX多人,解答法律咨询百余人次,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另外协助党委副书记分管的几项工作,以其述职为准。对于包村工作,是全镇整体工作的一部分,这里不再重述。

三、廉洁自律,不断增强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始终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增强自律意识,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坚持廉洁从政。认真学习《廉政准则》,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做人、处事道德底线,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回顾XX年的工作、学习和廉政建设情况,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二是工作的全面性不够,有顾此失彼的现象;三是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应对复杂局面和多种工作交织时处理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今后我要时刻注意,不断改进。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工作研究,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多向其它班子成员学习,汲取经验教训。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zichazijiu/gn8g27.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