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读后感 >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多篇)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多篇)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多篇)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一

王小波的的这篇《沉默的大多数》很是耐读,这或许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相当大的关系。

与王小波文中所讲的一样,我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的那类人。这是少年时代养成的习惯,是一种难改的积习。小时候我也贫嘴聊舌,但到了一定的岁数之后就开始沉默寡言。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不会说话——在私下里我说的话比任何人都不少——这只意味着我放弃了权力。

后来,这样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其原因大概如王小波文章所写的“不说话的人不仅没有权力,而且会被人看作不存在,因为人们不会知道你。”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但有时不得不说很多话,从内心深处来讲,我觉得是那么得言不由衷。

尽管平时话语不多,但并不妨碍我对事物的观察,这也许与自己学过新闻学有关吧。虽然自己性格内向,但是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或许被常人不易差距,比较含蓄而已。

文字,对于自己来说,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可能很少有人读懂自己的`文字,正所谓“知音难求”。虽然,知道这不是个好习惯,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多年养成的性格,是很难一下子改掉的。不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吗,其实讲的就是这个事。这也谈不上“好不好”,只是最初与人沟通时,给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感觉。

“沉默是金,说话是银”,国人以“含蓄”著称,以“中庸”为准则。所谓“沉默的大多数”是由其根本原因的。虽然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沟通”是与人交往的一个“不二”法则,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含蓄的方式,我大概就是其中的一个吧!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400字 篇二

一看书名,大家可能认为这是一本抨击沉默的社会议论性书籍,其实不然——“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那么它是一本褒扬沉默品行的书吗?亦不是——“不说话的人不仅没有权力,而且会被人看做不存在,因为人们不会知道你”。

沉默的意义到底何在?

作者王小波青少年时期,因为家教,文革,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等原因,养成了沉默的习惯。对当时有先进思想的人们来说,长期的沉默未必是件坏事。那些积极发言的,积极参加活动的,都是所谓的“积极分子”,满嘴皆是“五讲四美三热爱”。进了话语圈就必须说那种话,当时言论的贫乏性可见一斑,更何况要靠话语来思索的人们!“好在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作者如是说。在当时,懂得从沉默中汲取养分,积蓄思想力量的人,才是识时务者。其实不单单在那特殊的时期,现在的我们难道不是在沉默中阅读,在无声中思考的吗?沉默是一片虚无,却包容万象,它接纳庞杂的意念,悄悄沉淀出支撑人生的、属于个人的信仰与思想。把嘴闭上,就把自己的宇宙打开了。

等到王小波那一辈的人生活恢复正常,他也开始在会上发言,写写稿子,踏入喧闹的话语圈,不再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了。却是一鸣惊人!王小波发现社会上种种“弱势群体”——“我忽然猛省到: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既然看出别人错误,疏忽,何不大胆的说出来?为什么不让别人看见你的存在,尤其是你的思想大放异彩的时候?我想,这也是鲁迅当年弃医从文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看来,作者用如此长的篇幅,无非是想对“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这个略微极端的言论进行补充。人总在沉默中学习,发问是偶然的,内在的消化和升华都是悄无声息的。你可以大多数时候都在沉默,像大多数人一样,也可以选择讲话,但并不一定 要爆发,更不会灭亡。有说有听,才为社会。沉默固有它的价值,但话语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大多数都在沉默,也就必须有人站出来呼告、叫喊,否则社会就不成社会。

王小波做到了。他选择安静地爆发。

他运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各种夸张的语言,把他奇异的思想演绎的活灵活现。他脑子所想的东西是多么与众不同,但往往带来令人叹服的正能量。他的小说、杂文恣意挥洒,又含蓄婉约。他用直白露骨的言论,批判文革,批判社会,批判思想;同时含蓄委婉地触及那些敏感的核心。语言诙谐幽默,毫不枯燥,他以寓言、戏谩、反讽的修辞方式写作,笔下的文字看似没有逻辑,话语和话语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具有很强的跳跃性。但是,当你静下来,跟着他的思路一步一脚印的走,摸索他想揭示的观念,一句一回首地反复品读,你就会被他震惊!接着是被折服!

。李银河评论王小波说:“我对他的思路老有一种意外惊喜的感觉。这是因为长这么大,满耳听的不是些陈词滥调,就是些蠢话傻话,而小波的思路却总是那么清新。这是他最让人感到神秘的地方。”

王小波说,“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阅读此书,我们要亲手引爆沉默与话语的原子弹!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三

博尔赫斯有句普通的名言,他说当作家写作的时候,他总是写他能写的东西,而不是写他想写的东西。我之所以说它是“普通的名言”,一方面我觉得他道出了书写本身某些难以言传的神秘;另外一方面我也觉得博尔赫斯道出的不过是一种写作的常识。是的,我毫无疑问肯定这是一种常识,被书写者自身因为沉迷于写作本身而忽略的常识。我们写作有多重的目的,但是无论多么复杂的目的都会自然导向一个方面:我们觉得通过写作能了解这个世界所不为人知的那一面。但是很奇怪,一旦我们觉得仿佛获知了这个世界的奥秘所在的时候,我们往往发现通过写作所传递出的貌似高深的东西其实大都是常识。这样以来,我们写作的终极目的发生了变化:我们原本以为是在发掘真理传递真理,其实我们不过是说出了某种常识。我们通过写作所做的不过是普及常识。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王小波。

我真正开始写作的时间是进入大学,是从进入大学的图书馆开始。而后的一段时间,我把我写作的文稿拿给我的一个老师看。令我十分惊讶的是,她对我的大部分文章都赞赏有佳,唯独对我原本十分看好的一篇关于王小波的评论文章提出严厉的批评。那个时期我十分喜欢王小波的文章,为了写好那篇评论文章,我甚至专门去书店把王小波的文集购入囊中。对于一个平时十分清贫的大学生来说,这样奢侈的购书经历自然十分的少见。所以可想而知我在这篇文章中倾注了多少心血,但是独独就是这篇文章遭到了否定。我自然十分的不悦,但是我当时可能觉得我的老师根本对王小波不了解所以才这样妄下定论,所以我后来又把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拿给她看,希望她从中给我文章一些认同。但是更没有想到,过了不久,我的老师主动约我谈谈。我以为她可能对我的文章有新的认识,兴冲冲感到她的办公室,却看到她严阵以待,很严肃的表情给我谈话。我有些忐忑不安的刚刚坐下来的时候,她开口就说,以后最好不要读王小波的作品,这种人写出的东西怎么能模仿呢。说着她还翻开我拿给她的那本《沉默的大多数》,里面很多地方都折叠做了记号,她指着书中的某个段落说,一个作家怎么能这样写东西呢?竟然把自己早年偷偷的拔别人自行车的气门芯事情写出来宣扬,而且还对此洋洋得意。最后她用一种总结的口气说,这样没有道德感,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怎么可能是一个高尚的作家!而且他的文体十分的散漫,大都是废话,语义重复不说,宣扬的都是很多低俗的价值观,我希望你不要学习这样的写作,多学些古典作家,模仿他们的写作,诸如此类。当时的我被她温柔的训斥弄的无可辩驳。但是我突然又有了一些庆幸,我庆幸的是当时并没有把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拿给她看,否则一定加上一条看淫秽小说的罪名。

在这里我提到了我的老师。我需要说明的是,我始终对我的这位老师充满敬意,她实际上是我大学期间最尊敬的一位老师。所以尽管我不能同意她当时对王小波的一系列批评,但是我已经意识到我们对写作本身有不同的认识。在我的老师看来,写作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们通过写作发掘、传递、宣扬乃至说教真理,通过写作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在写作上作一个社会的楷模,给社会发展一种良性的引导。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她不允许我们在写作中犯错,不允许写作中的不道德,不允许在写作中宣扬一种纯粹个人的价值观,要把写作的神圣义务贯彻到底。而在当时的我看来,写作就是一种纯粹私人的事情,写作的痛苦,写作的愉悦都与个体有关。我无法把写作当作一种教化和宣扬某些社会理念的手段。我所“能写的”和“想写的”无法统一。我所能写的无非是从我的一个个体出发,讲述我一个人和我背后通过有限的阅读积累起来的故事;而我想写的则实在太多,已经脱离了我个人所能承担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喜欢王小波。

但是毫无疑问,现在的王小波已经面目全非了。他由原来的一遍遍讲述从自身写作经验获得的常识的王小波变成了现在被过度阐释变成神话的王小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转变,王小波生前写作的时候不止一次说他在讲述常识,但是现在我们认为他讲述的都是真理。一个华丽的转身之后,王小波成为了神话,以至于去世十年之后,我们(包括写这篇文章的我)还在不遗余力的写文章祭奠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写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说,我觉得我已经写了我的最好的作品,然而,我不认为我的写作生命已经结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和我年轻的时候相比,现在的青春距离我更近了。这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老人对自己一生谦卑而自足的总结。我们丝毫不认为这是一种夸大,当博尔赫斯说“我已经写了我的最好的作品”的时候。当然,我们不可能猜测说王小波去世之前十分也如此这般的想过他的一生。实际上,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王小波去世的时候很可能是痛苦缠身,他不可能如此悠闲的思考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无论王小波生前十分这样想过这个问题,他的短暂的一生都是一种遗憾,他的写作更是遗憾。无疑,他在写作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王小波生前很看好自己的小说,而不是自己的杂文。但是被公众迅速接受的却是他的杂文。实际上这并不奇怪。对于王小波来说,写小说是纯粹私人性的一面,他喜欢在自己的小说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虚构,在他的小说世界中,虚构等同于现实。而在进行杂文书写的时候,他所显示出的。是他公众的一面,需要承担道义和责任。但是正如“能写的”和“想写的”总不统一,长期形成的焦虑和分裂让他不堪重负。《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把王小波的杂文一度推向公众前台的朱伟先生就曾披露,王小波写杂文后来无法忍受自己写作方面灵感的枯竭而痛不欲生。我认为,正是王小波被看好的杂文害了他,他实际上向往的还是那种写小说的生活。他生前实际上很想从公共写作领域中退回到私人的写作领域。但是,他的公共写作或者说杂文写作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让他无法退缩。自己“能写的”和自己“想写的”始终无法统一的时候,这种写作过程中的分裂同样会导致精神和肉体上的分裂,这个还没有来得及写出自己最好的作品的人就这样在痛苦中悄无声息的离去了。

叔本华曾说,当我们阅读时,我们是在用别人的思想在思考。但是,阅读王小波文章的时候,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们是在用他的思想去思考么?看看现在已经面目全非的王小波,已经被奉为大师的王小波,已经被过度阐释的王小波,我真的希望我们能真正的用王小波的思想去思考。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四

作者王小波,众所周知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的作品描写和叙述都很生动,甚至是充满了露骨的真实。由此在我看来,与其说他是一位小说家,不如说他是一名斗士,为自由而战的斗士。

《沉默的大多数》这是一本杂文集。作者自身对名字是这么解释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中国似乎任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我们都知道杂文的精髓在于批判,而“胆子”似乎是很关键的一环。本书的开篇《沉默的大多数》,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动机,但看起来更像一杯壮胆的烈酒。他说自己因为“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隐喻。

我们如今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便捷的互联网、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消磨着我们的耐心,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同时我们内心又常常空洞肤浅,沉默地对待周围的人,同时在虚无的网络中寻找虚无的知己,在现实的社会中面对封闭的自我。

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那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在我周围,像我这样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龙应台女士曾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外国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是懦弱,是不对的。是一种错误生活方式!“她举了好几个连续的例子说明了各种各样的”沉默“。这样的沉默,其实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各扫自家房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

沉默不一定是坏事,但在需要声音的时候保持沉默就是一种懦弱,一种对生活,对困难的逃避,对人类的冷漠。也许有人对王小波的看法并不赞同,但你不得不承认,他敢于质疑善于批判的态度是绝对值得尊敬的,这是一个群体精神进步的源泉。我们需要像王小波一样的斗士,需要斗士一样的战斗精神。

最后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做到像王小波书中所写的那样——当一切开始以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了,只希望我们以后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的时候,不再害怕!

《沉默的大多数》优秀读后感 篇五

我素来期待能读王小波先生的书,借此机会拜读《沉默的大多数》。虽未读完,但心下拜服矣。不论王小波先生有没有文采,只是那一份诚恳和幽默便足以令其它评价顿时失去意义。

这本书题目是“沉默的大多数”。如同题目所述,这本书就是在说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思考以及先生对于事物的观点,而这些观点是没多少人当时曾说出口的——而至少如今看来又十分明显的。说是明显可能有些名过其实,因为如今我虽不知人们是否想过先生的观点,但是所表现出来的则仍是浑噩不觉,而且乐在其中。这不禁让我感到失望和疑惑:是先生的观点仍是太超前了,还是人们的思考这些年来未曾进步?

一是谈“讨论”。先生说:“我们这个社会里的论战大多要从平等等讨论转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批判,这是因讨论的方式决定的;根据我的观察,这些讨论里不是争谁对谁错,而是争谁好谁坏。一旦争出了结果,一方的好人身份既定,另一方是坏蛋就昭然若揭;好人方对坏蛋放当然还有些话要说,不但要批判,还要揭发。”这种讨论变成批判的现象如今常见得很,辩论双方难以坐下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谈论转基因是否有害会转变成对学历经验的质疑、讨论男女平等会认为有心理障碍、讨论医保改革政策会受到不分是非的人身攻击,不一而足。这些人可能并不了解如何寻求问题本身的答案,而是拘泥于自己的认知抓住不放,想尽一切歪理邪说企图驳倒对方、让对方名誉扫地,似乎这才是某些人争论的目的。可惜的是,虽然这个道理很浅显,没有多少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即使说不过对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因此尝试攻击对方以期获得道德上的优势;可惜本来也不会获得道德上的优势,然而若争论的另一方却也不懂该如何化解,只能和他对骂——这就不再是讨论问题了,两个人的争论也就是到此为止,余下的就是难听且浪费时间的人身攻击,要是有条件,说不定还能打起来。人们的认知水平难道只能到这个地步吗?

另一个是谈“实践”:“给计算机编程和解几何题有共通之处:对了马上能知道对,错了也马上知道错,干干脆脆。你用不着像孟夫子那样,养吾浩然之气,然后觉得自己事事都对。……有些大学问家有着另外一种经历:他大概没有做对过什么习题,也没有编对过什么程序,只是忽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都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之类。这种豁然贯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动了,以至于他觉得自己用不着什么证明,必定是很聪明。”这就指出了实践之于感性体验和思考的优越性,并且强调了忽视现实情况是很蠢的一件事。其中计算机编程和几何题都算是科学范畴,因此也强调了科学性的重要性。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医里不少糟粕就像孟夫子那样:觉得自己有用,所以自己就一定有用,都不用思考、不用质疑,自然也不用做什么科学研究证明一下。不光如此,数学物理这种学科没有科学素养固然做不好,真正怕的是文科本来基于经验和文字的观点如果不顾现实、不顾自然规律,胡编乱造,那也很容易说服自己就是对的——所谓道理并不是固定的、只有一个的,脱离现实的观点从来也站不住脚。

其实先生写了很多很多内容,其中核心内容就是敢讲真话、尊重事实、不讲假话空话。这可能听起来像口号一样,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对不熟的人百般恭维、对讨论中的观点不加思考地赞扬、害怕提出反对意见、对任何人或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这都对自己和听者毫无帮助和长进。这相当于你灌了一碗鸡汤,然后又吐出来邀请听者喝一样——令人恶心。我希望假话空话最好能不存在,凡事人们能过脑子——但是事实不可能如此。假话空话听起来才好听、才暂时不会引起矛盾,确实如此,但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一个组织想团结起来发展,绝不是靠搪塞恭维来进步的;一个人想提高自己,就要认真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认识朋友,就要掏心窝子说真话。事实上并不是人们都傻到想不到该如何做,而是碍于面子不敢做。这就是略有荒唐的事情——我也会荒唐,但不能总是荒唐着。说真话的人会成为攻击的焦点,做实事的人会成为弹劾的中心,人们在大家都虚伪的时候,为了保存自己也选择虚伪,而不敢站出来说一句真实的、却没人敢说的话;说假话的反而能活得很好。这就是中国的人情社会,它不讲逻辑、不讲事实,讲的是人际关系。为了“和谐”的关系,人们也主动选择沉默——没人牵头担责任,我为什么要站出来呢?如果只有我站出来了呢?于是虚伪成了文化的主流,人们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虚伪的事实,却害怕并攻击表现出真实的人,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是异类——这真是悲哀。

王小波先生算是酣畅淋漓地把他的话写了出来,可是好笑的是,即使大家都认真读过王小波先生的书、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也难多两个人站出来说句实话;说实话的人仍会显得不合群,并且因此失去名誉;中国人的态度并未改变。因此,即使我自己愿意按自己的愿望表达、行动,我也对中国人未来一段时间内改变说假话的可能性不抱希望。我只是疑惑,这些人在设了重重规定下带着镣铐跳舞的时候,是否在享受自己言不由衷带来的好处呢?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六

《沉默的大多数》是收录王小波杂文最全的一本。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杂文,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并快乐着。

王小波说: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

王小波的杂文别具特色,自成一体。幽默的笔调,使得文章妙趣横生,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索。品读时,你能体会到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如《椰子树与平等》、《卡拉OK与驴鸣镇》、《驴和人的新寓言》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都是异常幽默犀利的好文章。椰子树与平等;卡拉OK与驴鸣镇,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他拉到一起,说出了特别的味道,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如在《驴和人的新寓言》一文中,他从驴的角度去谈父子与路人的行为,说他要替受罪的驴说话,当翻译义不容辞。文中驴被老子和儿子四脚抬起的时候叫喊,“我得罪谁了,你们这么捏咕我!”得出了这篇新寓言的寓意是:“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与原来寓言的寓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大相径庭,但同样意味深长。而且,在论述的过程中,幽默诙谐之处信手拈来。许多口语的使用,让文章更为生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加强了文章的穿透力和说服力。

王小波说,选择沉默的人应该是有什么隐衷或者干脆是因为对语言产生了厌恶感。

我并非如此,只是觉得在被这个社会同化着。年小时口没遮拦别人还可以不予计较,因为把你看做孩子。等有一天真正走进了社会,这种特权就自动被剥夺了。说话不小心?很好,请自己承担祸从口出的后果。于是我们终于变得沉默,同时年少时的锋芒毕露、棱棱角角也就被慢慢磨圆了。当然沉默只属于成年人,小孩子们是不屑于此的,他们总是天真可爱的,有话要说时,完全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心中想说的话,不一次说尽是绝不会罢休的。我真是羡慕孩子们的执着,也希望自己能够再回到童年时代,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只是因为我对那时的真实有着一种特殊的怀念,那时的我是不沉默的。

我很喜欢王小波,调侃、睿智,在玩笑中说着智慧和讽刺,这是一种洒脱和无奈。《沉默的大多数》很不错,王小波是比较深切体会什么是自由的并且努力过着一种内心自由的生活,可以说他很有观察力也很诙谐。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篇七

前几天,有幸读到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略有感触。

文章以王小波的自身经历为线索,先讲述了他怎样选择沉默的经过。从小时候的大跃进,到大学时候革命及让人啼笑皆非的现实,很难让人联想到所谓的美好。周围很多人喊着所谓的口号与教条,以此来成为这个主流群体“话语圈”的一部分。从内心鄙视话语圈的王小波,选择了沉默。选择沉默,是因为一些话在某一环境下无法说出口,或说出了也无用。沉默有自己的语言。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人常在你楼道门口放了一辆自行车,妨碍了你的进出,而你又是一个认真的人。你劝告他,或去跟居委反映,说:同志,五讲四美,请你注意。对方的很有可能,会说你这人真“事儿”。同时你也可以用沉默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种行为的厌恶,把他车胎的气放掉,当然是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

一种文化必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尔巴乔夫说过这样的话:有一件事是公开的秘密,假如你想给自己盖个小房子,就得给主管官员些贿赂,再到国家的工地上偷点建筑材料。这样的事干得说不得,属于沉默;再加上讲这些话时,戈氏是苏共,所以当然语惊四座。还有一点要补充的,那就是:属于沉默的事用话讲了出来,总是这么怪怪的。

沉默也可以传播。在某些年代里,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漫延着。把这叫作传播,多少有点过甚其辞,但也不离大谱。在沉默的年代里,人们也在传播小道消息,这件事破坏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这种话语我们只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说,比方说,公共厕所。最起码在追查谣言时,我们是这样交待的:这话我是在厕所里听说的!这样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艰巨的呓语,不值得认真对待。另外,公厕虽然也是公共场合,但我有种强烈的欲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为它太脏了。

我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从我懂事的年龄,就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生于一个神圣的时代,多么幸福;在甜蜜之余也有一点怀疑:这么多美事怎么都叫我赶上了。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duhougan/vmq046.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