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专题心得体会 >

感恩父亲的心得体会多篇

感恩父亲的心得体会多篇

感恩父亲的心得体会多篇

感恩父亲的心得体会篇1

为更加有效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深化感恩教育,淮河小学少先队继母亲节活动后紧紧抓住父亲节契机,精心组织策划了主题为感恩孝行父亲节感恩教育活动。

活动分四步进行。大队部在周一升旗仪式上首先进行动员,随后利用晨会课分班介绍父亲节的由来,接着放手让学生进行活动的自主设计,最终确定活动方案并实施。具体要求全体少先队员开展四个一活动:

1、对父亲说一句节日祝词,并汇报近来的学习情况。

2、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烧菜、盛饭、洗碗筷、烧开水……

3、送给父亲一件自制的小礼物。

4、一边给父亲捶捶背,一边听父亲讲孩子小时候受到无私关爱的一件事,并倾听父亲的教诲,改正自己的一个缺点,用实际行动来感恩。

连日来,学生精心制作贺卡,并在贺卡上写下对父亲的祝福。同时发放倡议书,倡议全校师生利用周末做力所能及的事,用实际行动感恩,让爸爸们能在这一天忘却平日的忙碌和艰辛,温馨的度过这一天特殊的日子。本次活动大队部还把它作为下半年评比校孝敬之星的一个依据。

在父亲节即将来临之际,灰埠小学校园里,父亲节礼物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很多学生都想借这个特殊的日子,向他们的父亲致意。

感恩父亲的心得体会篇2

父亲是个很神圣的称谓,里面蕴含了老人们生活的艰辛。每当听到刘和刚演唱的那首《父亲》的歌,我心里便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很多当父亲的含辛茹苦,负重前行。他们无怨无悔地支撑着一个家,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儿女们幸福就是他们的心愿。然而,现实语境下有些年轻人恰恰“欠缺”了一种感恩意识。有些年轻人认为只要不缺老人的吃喝穿,就是尽孝了,却忘记了“精神赡养”。殊不知,这同样是一种不孝行为。有些在外打工者常年不给父母打个电话,“常回家看看”更是成了老人们的一种奢望。更有甚者,干脆视老人为累赘,不进行任何的赡养义务,不仅有悖于情理,更为法律所不容。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受身父母,父母是我们的“恩人”,他们是世界上最无私,最讲奉献的人。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难道有着头脑的人竟然于动物不如?鉴于此,笔者以为颇有必要在父亲节来临之际对当下的年轻人进行一次“感恩教育”。要让年轻人懂得,孝敬父母是自己的法定义务,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不孝,谈何治国齐家平天下?

父母是我们的恩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无视父母的存在,都不能让他们伤心落泪。某种程度上讲,是否有感恩意识,直接考量着一个人的道德良心。每个父亲节都是一次感恩教育的契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弃。

感恩父亲的心得体会篇3

“爸爸”是我们每个人都再也熟悉不过的字眼。但是,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都像了解“爸爸”这个词似的了解自己的爸爸。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诗词去赞美母亲,但赞美父亲的却寥寥无几。

我觉得,出现这样的事情也是情有可原。记得原来曾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个男生不小心摔到了,膝盖上破了一大块,当他回到家中后,母亲心疼的说:“孩子,你怎么这样不小心呢?还痛不痛?”这个男孩子回答:“还好,妈妈。我已经不痛了。”孩子的父亲一直在旁边看着,沉默不语,但眼神里透出一丝关怀,一份爱。男孩子一直没有察觉到。过了一会儿,男孩子到一个拐弯处和朋友谈心。当男孩子看到爸爸的身影时,对自己的朋友说:“我的爸爸一点都不爱我,我摔成这个样子,他却什么也不说。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朋友饱含深情的说:“每一个父亲都是这样的。他们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因为他们不善于言表,他们的爱常常不被人察觉。不信,一会他走过来,到了这儿,他一定会放慢脚步,看着你离开的。”不一会儿,他的父亲便走了过来,事实也正向朋友所说的那样。男孩子的眼睛湿润了。

其实,这个孩子的父亲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他们和我们的母亲一样爱我们,疼我们,只不过是他们不善于言表而已。说到这儿,我便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的爸爸平时工作很忙,经常是早出晚归。所以,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也正因为这样,我对爸爸的感情远远没有对妈妈那样深厚。记得那时是我十周岁的生日。晚上九点,我已经钻进了温暖的被窝,准备睡觉了。就在这时,爸爸回来了。爸爸向我解释道:“女儿,爸爸原本是想回来陪你过生日的,可晚上,又临时有事,所以,现在才回来。我给你买了一个文具盒和一支钢笔。”爸爸从包里拿出文具盒和钢笔放在了我床边的桌子上后,便去睡觉了。我原以为,爸爸工作那么忙,已经把我的生日给忘了,没想到爸爸还记得。爸爸,你现在还在忙吗?累了,就休息一会吧。对了,祝您节日快乐!

感恩父亲的心得体会篇4

6月_日是今年的父亲节,在父亲节来临之际,让我想起了支撑我成长的父亲。其实,父亲节和母亲节一样,是一个温馨、纯美的节日。父亲节的倡导者布鲁斯•多德夫人告诉我们:她的母亲在生育第六个孩子时,因难产而死;她的父亲斯马特先生在南北战争结束后,为承担起抚养、教育六个孩子的重任,独自一人去了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乡下农场,白天辛劳地工作,晚上回家还要照料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当子女们盼望能让斯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际,斯马特先生却因多年的过度劳累而辞世。1909年斯马特先生辞世之年,当多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她特别想念父亲;多德夫人心中明白,她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与艰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

父亲,和母亲一样,对我们地成长同样影响深远。但在许多时候歌颂父亲并不是很多,一般都是歌颂母亲。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当自己也为人父亲以后,才逐渐意识到父亲的重要性。其实,我们掌心里留存父亲的温暖,血管里流淌着父亲的激情,脸庞在再现父亲的青春,眼神中继承了父亲的刚毅。

在我国,抒发中华民族的父子形象和人性里的自然光辉的名篇当中,吴健的《父爱无言》里有一段精彩描绘:父亲不善表达,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壮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经意的一瞥间,忽然发现父亲老了。父亲躬着身体,脸上却始终洋溢着快乐的笑,很虔诚、很温馨。他那稀疏的头发有些白了,发白的胡须直挺挺的同样很刺眼。那一刻,儿子手中一蹦一跳的金龟子,结结实实撞痛了我的心。

2007年在国外上映的电影《何日能再见父亲》,也讲述了一个40岁中年男人布莱克的故事。布莱克刚刚辞去工作,准备创作一部小说,但父亲阿瑟身患绝症的消息,让他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父亲对他专制的爱,不仅剥夺了他童年短暂的快乐,也让父子俩的感情渐渐疏远,当他慢慢走入成年、不断和父亲对抗时,父亲也在不断与病魔做斗争,但他一直无法忘记、释怀女人贝蒂跟父亲的那种关系。眼看着父亲就要离开人世,已身为人父的布莱克终于明白:多年缠绕在他心头的、他对父亲的疑问,是时候要找到答案了……看过影片的很多观众说,他们重温了一次久违的心灵之旅。这部电影的导演布雷克•莫里森说,很多人可能对父亲有意见,在某个时刻甚至仇视父亲。但是,这种人迟早都会遗憾和后悔,如果到了父亲病重或者离世,再去反省不该像以前那样对父亲,那就太迟了。

母亲的爱是叮咛,父亲的爱是注目;想母亲是白发,想父亲是背影;母亲的爱是有声,父亲的爱是无声!由于沟通方式的性别特点,我们总是不能和自己的父亲畅快地沟通,我们一直尊重甚至依赖父亲,可是却没有办法好好理解父亲的想法。在今天这个歌颂父亲伟大的节日,让我们暂时抛弃忙碌、暂停手头的工作,静静地回想父亲跟我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静静地回想我们跟父亲在一起的每一个快乐和不快乐。我们之间的很多人,今天可能也成为了一位父亲,也就更能感受到父亲把我们养育成人的辛苦。

或许,在那个年代,多数人的父亲并不是很富裕,他们没有能力给我们富足或奢侈的生活。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富足的物质生活并不是父亲给予我们的最伟大的礼物。我们应该记住和珍爱父亲的辛劳与付出,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个付出。我们是否依然记得,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父亲步行或骑自行车到学校接送我们。当父亲没有能力给我们想要的东西时,他的脸上露出的那种难言的感伤;当我们经过努力在学校获得好成绩时,父亲的脸上露出的那种欣慰的微笑;当我们远离家门去外地深造或工作时,父亲的脸上露出的那种离别的忧伤;当我们从外地赶回家团聚时,父亲的脸上露出的那种热切的期盼……

我们的父亲也许老了,也许有些颤抖甚至站都站不稳了,也许他们活在世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之中的一些人,可能会把父亲送入老人院,他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无论如何,让我们好好地善待我们的父亲,最起码不要让自己将来觉得后悔。

我们今天怎么对待父亲,也就是我们的孩子未来如何对待我们。父亲节提醒我们,也反思我们如何对待父亲的日子。我们对父亲为我们所做的事情心存感激了吗?就算今天我们在社会中已经有尊贵显赫的地位,我们在内心里是不是还把父亲当成值得尊敬的一家之主?我们在做出重大决定时,是不是也会找父亲商量并听取他的建议?

父亲节,一个温情的日子,我们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如果说子女是一棵“小树”,母爱就是提供它茁壮成长的土壤,父爱就是提供它健康成长的养分。如果说孩子是一个“巨人”,父爱就是他脚下得以站立的肩膀。父爱的深沉、父爱的伟岸、父爱的弘远,如同生命的镜子,永远给子女于启迪和教诲。父亲永远是挡箭牌,是人生道路上的那盏灯。父亲是一堵墙,遮风挡雨。父亲是一座山,顶天立地。父亲是一片海,胸怀宽广。不管如何,让我们珍爱父亲的辛劳与付出。

今天是父亲节,是一年中我们要特别感谢父亲的节日。为生活忙碌的日子里,每个月都尽自己微小的力量,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哪怕很小很小,但却满是我们最诚挚、真切的爱,让我们共同说一声,父亲节快乐!愿天下父亲幸福安康!

感恩父亲的心得体会篇5

父亲节来临,微信、微博上各类祝福语开始刷屏,一些购物网站也推出父亲节礼物清单或排行榜,受到网友追捧。对此,一些老人直言:“子女们有这份孝心当然是好的,可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在平时多花些时间陪陪我们。”话虽平常,个中意味却耐人深思。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内敛。随着社会更加开放,母亲节、父亲节等逐渐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这些节日里公开向父母表达孝心。不过,节日期间的关爱密集但也短暂,更像一种“突击式”尽孝,让精神赡养如细水长流,才是父母内心真实的情感需要。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很多地方的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保障,精神与情感层面的需求愈发凸显。

在农村,青壮年劳力普遍外出务工,大量老人“空巢”留守,日常陪伴无从谈起;即使在城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坐下来静静“听妈妈唠叨”、“跟爸爸谈谈工作上的事情”,对不少年轻人也并非易事。于是,“节日集中,平常稀松”、“重物质供养,轻精神赡养”成为相当一部人表达孝心的常态。

节日“突击尽孝”是现实的无奈,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体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亿多,占总人口的15.5%。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仍将快速发展。面对“银发浪潮”冲击,我们不仅需要考虑解决好老人的养老、就医等基本需求,也要针对老人“空巢”和“情感空心”等难题,努力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当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满足以后,精神满足成为决定老人生活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当我们在追逐物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略了父母的内心感受。别只是逢年过节才想到关爱父母,想方设法“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开心快乐,不让老人“空巢”又“空心”,才是我们当前最为迫切的孝道。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zhuanti/1934p9.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