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专题心得体会 >

给《再说长江》配音有感

给《再说长江》配音有感

准备纪录片《再说长江》的配音作业时,我是很兴奋的,早前就了解过李易老师的一些配音作品,能够给李易老师曾配过音的纪录片重新配音,我很激动,加上自己的声音条件本身偏向浑厚类,于是这个稿件,我最开始能想到的处理方式就是模仿!

给《再说长江》配音有感

李易老师那浑厚而极富磁性的嗓音,不加修饰就很动听。不过,倘若1982年高考前没人撺掇他考“广院”,恐怕他也未必会走上靠“声音”吃饭这条路。科班出身的他,对枯燥的理论和一些同行玩命的“傻练”很不以为然。他说:“我不反对练功,但我一般把精力放在‘听’和‘看’上,使琢磨劲儿。播音需要多动脑子,而不是一味地‘吊嗓子’。有些人练功存在误区,他们操着浓重的播音腔,对着墙‘慷慨激昂’。其实,声音只是表达语言的一种载体,只要自然就好。音色好固然在表达上占优势,但表达的内容才是关键的。我觉得播音更多是靠感觉,因为现在的辅助手段完全可以帮你美化声音,但感觉是美化不出来的。”

所以今天想借着李易老师的话,来谈谈配音过程中,我的一些创作感受。

一、对象感

对象感从哪儿来?对象感是“播音员主持人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在这些概念当中,总是会觉得有些抽象,不好理解,而到我自己开始创作时,我逐渐发现。对象感其实就是需要我们把“聚光灯打到听众身上”,即结合稿件传达需要,稿件传播的目的、内在语,来分析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听众想听的是什么,由此决定我应该播的是什么。

错误的想法是“我是播音员,我想怎么播,就怎么播,我的声音好听,我就这么播”,这是我本学期所犯的错误,忽略了受众的需求、稿件的目的和作者的表达内容,只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这样当然不会有对象感。

二、播稿前如何寻找对象感

对象感是和稿件传播的目的、内在语等紧密相关的。

首先明确的是在这篇稿件当中,我们的角色是一名给“游客”介绍长江的“导游”,也就是说,在这篇稿件中,我们的声音体现形式,应该是“退居幕后”声音往回走,注重讲述的感觉,配合着纪录片的画面,给观众们介绍长江的厚重人文,神奇自然和长江流域人们的生存状态!

其次,是《再说长江》这部纪录片的配音目的,在我看来《再说长江》是一部以“长江为表,发展为里”的纪录片,即表面上是在讲述长江的变化,长江二十年间如何的发展,而实际上是在讲述中国在这二十年间的发展之迅速,变化之巨大!所以,声音的表现形式,在讲述的同时,又要有对于中国二十年间的发展巨变的民族自豪感!此时,内在语就不言而喻了,每句话的内在语自然是有细微差别,但就整体而言,内在语是“中国发展迅速,未来可期!”

最后,《再说长江》是作为《话说长江》的续篇来播放的,因此也要满足受众的期待心理,综上,在开始配音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声音形式、情感基调和心理状态的准备!

三、播稿中如何体现对象感

在做好准备后,进入稿件,开始根据稿件的具体内容,讲述给观众,这样就能完成最后一步——体现对象感!

单纯在心理准备是不足以体现对象感的,实际的体现,正如李易老师所说还是要体现在声音上!

首先是讲述感,在《再说长江》中,想要配出讲述感,首先是要明确,我们是配音员,不能抢戏,是在介绍长江,这就要求我们的声音略微往回走,要气息下沉,咽喉位置放松,让气息贯通,这时采用胸腔共鸣的方法,使声音听起来,有讲述感,厚重感,历史感。

其次是这篇稿件需要的“民族自豪感”,在刚开始处理这篇稿件的时候,我单纯的去模仿李易老师的声音,回听的时候发现,给人听感上会很差,整体声音是非常消极,口腔扁平,声带紧张的,只注重形式,没有想到听众的需求,没有注重表达稿件内容。

再次去回听李易老师的配音时,我发现,李易老师虽然气息沉稳,声音浑厚,但一开口,就一种积极的状态让观众感受到积极的播讲欲望,澎湃的民族激情和自豪感,于是带着这样的感觉,这次我加上了提颧肌,让声音听起来更积极,同时字音也更加明亮,更容易体现出稿件中的“民族自豪感”。

四、《再说长江》和我

录制完《再说长江》后,我开始发现了一种新的练习专业的方式,模仿!最开始录的时候确实是想刻意的去追求李易老师浑厚的声音状态,可能是听得多了吧,在最后的几遍中,真的找到了合适的发声位置,但这里所说的模仿不是指单纯模仿声音,而是通过模仿对方的处理,去了解这些播音大家的用声方式,以及处理稿件的方式,这对初学者的我来说,让我感觉是我这个阶段进步最快的方式!

学习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艺考两年,科班三年了,这是一个始终让我充满新鲜感的专业;大二时期为了大三的专业方向发愁,课上当时有次作业,是录制《再说长江》,老师先给播放了一下这部影片,当时就深深的被李易老师磁性、饱满、浑厚、具有表达力的声音给征服了。自那以后心里也种下了一颗学习纪录片的种子,而这次小学期作业,二十分钟的语言量,同时讲讲我的家乡,我第一时间又是想到了这部由李易老师配音的纪录片——--《再说长江》。

五、配音中遇到的困难

配音过程中遇到了些许困难,语言篇幅量很大,很多,有个别的句子语义不通顺,琢磨了很久才让自己把真正表达的内核,读出来;

配音时间过长,声带会出现疲劳的感觉。

标签: 有感 配音 长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zhuanti/807967.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