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专题心得体会 >

小时代心得体会范本多篇

小时代心得体会范本多篇

小时代心得体会范本多篇

小时代心得体会篇1

嘉兴南湖——党的诞生地,小小的红船几经磨砺,已经发展成为搭载八千多万党员的红色巨轮。作为红色基地,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站在新起点,迈进新时代,需要全民族人民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做有信仰、能实践、敢创新的新时代“追梦人”,让“红船精神”绽放出新时代新光芒。

一、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始终不渝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坚持理想信念是新时代“追梦人”必须补足的精神之钙,“领导干部要立家规、共产党员要正家风”,把合格党员标准融入家庭建设,筑就一个个健康的家庭细胞,为成就新时代有理想信念的大家庭奠定良好根基。

二、弘扬“红船精神”,担当有所作为。“敢于担当”就是在推进发展中要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直面矛盾,敢于“亮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过硬的作风,聚集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有所作为,就是要务实肯干,真真切切地为群众干实事,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难题。党员干部要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好,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谋福利。

三、弘扬“红船精神”,善于实践创新。只有不断的实践、创新,才能丰富自我,服务人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在新时代改革发展浪潮中,面对新思想、新形势和新任务,需要勇于实践和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新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需要我们打破常规,拓展思路,善于开拓创新,只有不断地实践创新,才能丰富自我,服务人民,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总之,我们要在新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在“红船精神”的鼓舞下,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切实把“四大意识”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上,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站在新时代新起点,绽放出新时代新的光芒。

小时代心得体会篇2

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同我一般年纪,可小小的他们却做出了令人惊叹之举。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感染、激励着我奋勇向前,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片中讲述了全国十个少年怀着不同理想,并努力奋斗的事迹。有勤学好思的董天成,服务别人的邵子矜,身残志坚的颜玉宏,红色讲解员张力文,传承壮医的刘艺媛,弘扬国粹的曹语璨,提倡健康联盟的范修睿,酷爱绘画的林峻德,温暖他人的宁希澄,志存高远的黄郁微。

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自强自立,身残志坚的颜玉宏,他因小儿麻痹症而导致双腿无法站立、行走,可即使这样,他仍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老师、同学帮忙,当要求他坐着上早读时,他不把自己视为残疾人,与同班同学一起站立。而且学习也十分刻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他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作家,他要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来,激励向他一样的人能奋勇向前。他用行动践行着:自己一定行,做最好的自己。

还有一位——压轴登场的黄郁微。她小小年纪,却已走上国际的舞台上,她的自信从容,落落大方,无不彰显着我是中华好少年。无不使我深感敬佩。全国英语第一的她,仍每年早上坚持听半个小时的英语,直至今天。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每位少年,他们之所以“好”,是因为他们:不以善小而不为,志存高远,刻苦勤勉,自强自立,活泼开朗,热爱祖国,学科学,用科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反观自己,同是新时代的少年,每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总想依赖父母、老师,不会像他们一样直面困难,勇敢,坚强……

这次的观看,让我深深明白人要有理想,有目标,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努力使自己成为德、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奋斗。

小时代心得体会篇3

张连印,男,汉族,山西左云人,194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他1964年入伍,在党的培养下,经过部队的淬炼,从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放牛娃,成长为军队高级干部。在40年的军旅生涯中,他铁心跟党走,一心谋打赢,把全部青春献给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事业。2003年退休后,他毅然回到家乡,绿化荒山、防风治沙,改善生态、造福村民,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18年来,带领团队共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为左云县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不图名不图利,为了造林倾尽积蓄,将生态建设成果全部无偿交给集体;他建设党性教育基地,面向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教育,身体力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宣讲党的光辉历史,受到当地群众高度赞誉,被誉为“新时代的甘祖昌”“穿军装的杨善洲”。先后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军先进退休干部”。

张连印同志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普遍认为,张连印同志是初心使命的真挚坚守者、“两山论”的生动实践者、革命传统的模范传承者,是心系人民、造福家乡的“绿化将军”;很多老同志认为,张连印同志老骥伏枥、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绿化祖国,是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的生动践行者,是广大老年人学习践行的榜样。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张连印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张连印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和河北省委、山西省委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和青年学生代表参加了发布仪式。

小时代心得体会篇4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做一个好老师,共同的特质必不可少,这就是提出的四条标准。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做一个好老师,就是要按照的要求,不能只“授业”“解惑”而不“传道”,而是要把“传道”放在第一位,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一个好老师,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积极引导学生筑梦、追梦和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小时代心得体会篇5

这是前所未有的成功典范。

12月2日,朱有勇荣获“时代楷模”称号。多年来,他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已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这是坚守初心的科研示范。

30多年来,朱有勇带领团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不断创新突破,从利用物种多样性创建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到如今把生境多样性研究应用在三七、冬季马铃薯、早熟葡萄、冬早蔬菜、柠檬等特色产业,每一项科研成果都让农民得到实惠。

有人说,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而朱有勇总是难以割舍对土地的感情与牵挂。正如他所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赖化学农药控制作物病害不足百年。然而在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中,农民靠什么控制病虫害?这是朱有勇的研究生导师段永嘉先生留下的“一道不会回答的考题”。为了解答这道题,朱有勇开始了数十年的科学探索之路。

作物品种单一化大面积种植易造成病虫害爆发流行,是世界农业生产的重大难题。如何既减少农药用量又控制病虫害?这个命题难倒了全球的农科专家。

人类的智慧往往从“问号”开始。如果换一种思路,在栽培上实现品种多样性,是否会简单一些?朱有勇在思考、在探索。

上世纪80年代,云南很多地方的水稻稻瘟病很严重。一次,正为稻瘟病防控之法苦苦思索的朱有勇出差路过石屏县,路边田野里一个奇异的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发现,有些稻田出现了稻瘟病,而另一些间栽了高矮不同两种水稻的田里患病现象很轻微。“难道稻瘟病的发病率与水稻间栽有关?带着疑问,朱有勇展开了近千次的试验研究。

然而,想要走通这条途径需要回答3个问题,一是能否控制病害?二是控制病害机理是什么?三是能否推广应用?

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攻克病虫害的“细节”慢慢勾勒出来,效果越来越明显了。经过30多年的研究,朱有勇和他的团队逐渐掌握了作物多样性是如何控制病害的科学原理。

20__年,朱有勇的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在《自然》杂志发表。如今,这项成果已大面积推广到了滇、黔、川、湘、赣等省份,及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天拉长、地拉宽、站好队、换好位。”为了能把这些复杂的机理简单化,让老百姓易懂,朱有勇把作物多样性抗病害的机理,编成了十二字简单的顺口溜。“其实就是改变播种节令,打破传统的农业结构;以前都是散种,现在排好队,科学地排列行距和株距;今年这里种这样,明年就种另外一样,利用植物间的相克相生减少病害,达到优质高产。”朱有勇笑着说。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zhuanti/l4v719.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