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专题心得体会 >

对园所文化的心得体会新版多篇

对园所文化的心得体会新版多篇

对园所文化的心得体会新版多篇

对园所文化的心得体会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可惜没能吃到家里的粽子,只能在学校超市买几个回来煮,也就算过节了。看着身边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回家陪家人过端午节了,不禁轻轻叹了一口气,有羡慕,有无奈,其中滋味,该是孤单一人在外求学,感觉无依无靠的人都明白的。

来广州读书这一年多,深深感受到自己对传统节日变得冷漠了。像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这些传统节日同学都会回家陪家人一起过,只有情人节、圣诞节和女生节这些我认为不痛不痒的节日才会全班同学一起过。像我这种不能回家又在广州感觉没有任何归属感的,只能宅在宿舍看看书、上上网,看着qq空间上同学炫回家后家人的各种关爱,默默地点一个“赞”。

据我在中大读书的同学说,他们学院今年给每个学生发了2个粽子,这就是中大学子的福利吧,住在中大附近的广外学子的只能当作没看见。中大孩子们你们就别得瑟了,广外校友在外有所作为,将来衣锦还校之时也是广外腾飞之时!

不过我也很享受这仅有的3天假期,《红楼梦》看了几遍,还是爱不释手,刚好放假有时间,今天又拿出来看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最后那两句“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子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再次引发我的感慨,突然好想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从心里承认了自己是一个不孝顺的女儿。

我突然又想起不久前在图书馆举办的空巢老人展上看到的那些老人,其中有一张照片的文字写到:我知道把老人放在这边不好,可是我城里的2个孩子要上学,我们夫妻俩要拼命赚钱,都是照顾得了老的照顾不了小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我羡慕那些能够每逢有节日就回家的同学,我也好想回家,帮忙料理做粽子的材料,然后美滋滋地跟老爸老妈老弟一起包粽子。家里的粽子里面的馅都是非常多的,岂是学校的粽子所能比的?去年我所在的社团也组织我们在一起包粽子,虽然包的粽子很好吃,大家也玩得很开心,可是那种感觉跟回家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家人有一种血缘情怀,那意味着至少这辈子我们是彼此在这个世上的依靠。

真感恩中国的这些传统节日都能流传下来,让那一颗颗在外奔波劳累的心可以在节日期间找到一个“借口”回家。是啊,家永远是温馨的港湾。像我这种因为求学和路途太远而不能回家的人,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不过也没关系啦,想想毛泽东的“孩儿立志出关山,学不成名誓不还”就ok啦,慢慢在外面磨练,终有属于你的一片天。

我从今年2月22号来广州就没有回过家,暑期打算在这边实习也不回家了,觉得自己好“狠心”,怎么就不回趟家呢?我也说不清其中缘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日子,也挺好的。

大大的端午节,小小的一点个人感想,还有小小的一个愿望:明年端午节回家。

对园所文化的心得体会篇2

金融业的竞争,是一种信誉的竞争,服务的竞争。谁的信誉好,谁的服务好,谁能更适应顾客的需要,谁就能占领更多的市场。银行服务体现的是银行管理水平的高低,孕育着银行本身的文化内涵和员工的精神风貌,展此刻公众面前的是一种品牌。那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笔者认为:银行作为服务行业,服务是立行之本,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措施,从服务质量、服务手段、服务资料、服务态度、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狠抓优质礼貌服务,构成“大服务”的格局,才能提高优质礼貌服务的整体水平。

服务是一种管理。优质礼貌服务水平的提高务必依靠于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严格规范的管理又能促进优质礼貌服务水平提高。优质礼貌服务的好坏体现着一家银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银行在实施优质礼貌服务战略过程中应严格依靠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规范、统一着装、仪表举止、礼貌用语、电话用语等,这些都务必构成制度,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严格执行。

服务是一种文化。银行构建服务文化体系包括:员工要有爱岗敬业的服务精神,要有以服务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要有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互帮互助和艰苦奋斗的务实精神,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一条船”思想和身为银行员工的自豪感等等,这种有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能够使银行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从而充分发挥这种服务文化的激励作用。

服务是一种精神。银行礼貌优质服务活动的核心资料是引导职工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行兴我荣,行荣我荣为服务理念,以信誉第一、优质服务、廉洁守法为职业道德规范标准。确立和完善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树立客户第一、主动服务、整体服务的观念。礼貌优质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领导到员工,从一线到二线,从经营业务到内部管理,从行里到行外,都要相互配合协调,使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

服务是银行经营的载体,是银行经营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银行经营务必透过银行服务才能实现,银行服务本质上就是银行经营。在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这天,一家银行的服务范围、服务资料、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其所能吸引的客户数量和工作效率,因此,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关系到银行经营的规模质量和效率,关系到银行的竞争潜力,决定了银行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

对园所文化的心得体会篇3

文化苦旅就是一部大的文化图书,它从各个方面让我体味文化这个高深晦涩的词语,喜欢余秋雨他的平实朴实的话语,伟大的文字工作者让我有幸了解中国文化的小皮毛,文化的探索是一个艰苦而又充满成就感的过程。

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就很喜欢余秋雨这个性情特别的作家,他的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能让我在放下书本后久久的陈思,个人感觉他的文章有一种文化的深沉感,关于《文化苦旅》这本书也不例外的让我深有感触。现在的国人缺少的就是一种关于民族的归属感,我们需要在对文化的探究当中感受到中华儿女的自豪感,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就像余秋雨先生在书当中指出来的,我们要保护好传统的珍贵的中华文化,对于古书的保护的研究要加紧了,对于那些自认为可又有可无的历史认知要加紧的普及真相。对于中华文化的保护发扬研究不是一个人一个小群体能够完成的,需要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凝聚力量团结一心去为之奋斗不息,只有一个民族的精神上面站起来了团结起来了才是真的强大了。

余秋雨先生是明智的学者啊,知道对于文化的研究保护或者是弘扬是一件很困难艰苦的正途,我们了解到了这个现状是不是应该要做点什么,必须要担当起自己作为炎黄子孙的责任,让我们从了解中华文化开始为了宣扬它做出自己的努力。

对园所文化的心得体会篇4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班级中进行良好的数学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班级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和资料,我认识到数学班级文化建设应从班级硬文化和班级软文化两方面去实践,下面是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班级数学文化建设的一些实践和总结。

一、班级硬文化建设

1、雏鹰评比栏

在构建班级数学文化时,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我利用班级墙壁上的“雏鹰评比栏”开设“日常评比区”和“作业展示区”两个栏目。“日常评比区”内贴有学生们的雏鹰争章,对学生们数学学习的成果进行评比、奖励,将学生获得的奖贴贴在上面,其中包括每周的数学口算,一个满分可获得一个奖贴,一篇四个口算全对再奖励一个印章;还包括对每次的课堂练习成绩进行的奖励,100分获得3个奖贴,95分以上获得2个奖贴。奖贴数每两周进行一次评比,兑换奖励。开设评比栏,目的让学生在展示中树立自信,展示自我。同时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不断地受到自我激励和对比激励,最终实现现有水平的超越。

2、书写展示区

设立在班级墙壁上,展示学生在日常中书写工整、漂亮的练习,主要包括数字的书写,竖式计算的书写,将优秀的书写进行展示,使学生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在学习别人的同时提高自己。

二、班级软文化建设

通过和其他老师学习和交流,我认识到在班级中树立优秀的榜样,注重及时鼓励和奖励非常重要。不仅要注重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我还比较关注以下方面做的好的学生,大力进行表扬。比如上课积极举手、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有优秀的学习习惯、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以及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学生等。

对于学生的优秀表现,注重及时鼓励和奖励。我在班中的奖励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印章奖励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印章本,专门积累学生获得的奖励印章。学生受到表扬后下课自己用班级印章盖在本子上。主要奖励的项目:数学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一枚印章,声音洪亮一枚印章,练习册书写工整一枚印章,每单元练习册错误全部改对并及时找老师复批一枚印章等。让学生自己盖印章,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养成良好习惯并非常有秩序的来盖印章。

(2)争做小老师

在某一方面做的很好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做小老师作为奖励。例如在平时和课堂练习中,口算题全对的学生,可以做小组内的口算小老师,负责坚持每天组内同学口算题卡的完成情况。

对园所文化的心得体会篇5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可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实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一种愿意负重敢于吃苦的力量,这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干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才让我数次在梦中拜倒在天一阁朱红大门前虔诚的膜拜,不自觉的问:你来了吗,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对园所文化的心得体会篇6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使员工发扬团队精神,拼搏进取,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蒋经理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学习了《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手册》的全部内容,作为一名电力企业员工来讲,从手册中基本了解了我们企业的一些基本价值理念、企业宗旨、企业发展战略、员工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通过学习手册,无论从那个角度和层面,都科学、合理、全面反映了我们的企业文化。

作为电力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有大型企业,要服务好社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与国际接轨,首先要建设坚强的电网、世界一流电网,以国际先进水平为导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多种技术功能的智能电网。

一个企业的文化品牌,让社会认识和让社会接受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如果品牌亲近社会、亲近老百姓、亲近合理的价值取向,就充分说明我们的品牌成功了!国电通公司确立的品牌完全符合社会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符合员工意愿,忠守了自己的职责。无论从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等等,既确立了员工立身的道德基石,又体现了员工勇挑重担、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既为企业发展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又体现企业和员工爱国爱企、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企业追求卓越,努力超越,实现创新,勇攀高峰,永不停步,追求企业价值的精神境界,是我们国家电网人奋力拼搏、实现跨越和突破的崇高理念。

一个企业具有超前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生存的必要前提。手册中的发展战略超前、可行、科学、支撑性强,及主调先进,智能化程度高。是符合公司在近期或中长期把公司建设成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的发展理念。从各个战略出发,着眼于标准,遵循了市场发展规律,创建了新机制,凝聚了发展合力,深化文化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国家电网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这些战略都基于加强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着力点,三个着力点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企业的财富是员工,员工是创造企业财富的源泉。从“创造财富”角色的角度,事前防范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至关重要。倡导员工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回报社会,维护企业形象和利益,从员工的角度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动员和号召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也进行约束,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员工在工作期间提出的“十个不准”,是员工在工作期间提出的基本底线要求,也就是说是员工不可逾越的“红线”。要求员工以企业利益为重,不谋个人私利,切切实实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把握好做人的底线,坚持做人标准,不断提升企业的外部整体形象。

无论我们处在什么职位上必须具备的就是一种责任意识。责任,就是能够敢于承担,不推诿,不拖拉;就是勇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就是努力专业技术,提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就是积极拓宽思路,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就是团结协作,不遗余力的支持他人的工作。马克思说过: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对他的员工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这句话很简单也很实在。确实,一个人只有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在执行中勇于负责,在每一个环节中力求完美有责任意识的人,无论处在什么职位,什么岗位,都能自觉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没有责任意识和不能承担责任的人,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责任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使我们明白优秀、先进、统一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在企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征程中,必须下功夫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员工以弘扬企业文化为动力,努力营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发展壮大企业积极工作,为构建和谐企业贡献力量。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壮大的源泉和动力。我们的服务要创新,制度要创新,管理要创新,文化同样要创新。

着力营造一个文化环境,对于企业创新十分必要。环境决定人,但人也可以改造环境。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鼓励创新,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创新举措,而且不要培养一批创新的个体和群体成员,使企业的文化环境与企业的创新文化相和谐。

要在平凡的工作中,转变传统的思维方法,改变习惯的传统做法。一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以求才、育才、励才、用才、留得住才的人才资源管理模式,要以“任人唯贤”正确的用人导向,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二是重视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四个文明建设的协调有序发展;三是严格遵守企业文化“公转”不“自转”的原则;四是加强企业文化管理,通过不断创新,建立起既有自己企业文化特色又能被大家广泛认同的管理模式。

新的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企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一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充分认识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建设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既需要全民动员,转变观念,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坚持“内强素质”(提高安全素质、质量素质、效益素质、科技素质和队伍素质),“外塑形象”(塑造认真负责的国企形象、真诚规范的服务形象、严格高效的管理形象、公平诚信的市场形象和团结进取的团队形象),用发展的眼光、实事求是的方法,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讨新思路,坚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建设”,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对园所文化的心得体会篇7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五千年总结下来的文化,个人的金钱欲望和享受的生活状态占据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传统的优良的东西,越发珍贵起来。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然而,众多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德行教育。

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因此出现了德行危机。人们大声疾呼,要恢复中国人固有的传统美德,诸如公正、诚实、良知等等。

社会上的许多现象让人感到震惊,例如12岁的孩子贩毒、14岁的女孩子生孩子、16岁的中学生残忍的杀死母亲,…;虽然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感受阳光雨露,可是,他们纯洁的心灵被污染了,从小就丧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走上了邪路。

人的成长,主要决定于他所接受的基础教育影响,我们把家庭教育称之为扎根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正是因为它对人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的,直接决定孩子基本道德品质形成,价值观的取向方向。简单的说做人的最基本原则、道德习惯大多都是由家庭来完成的。

中国传统教育把家庭教育看成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开始,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这一传统为孔孟承传下来,成为维系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人从一出生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在家庭之中孩子从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学习如何处理好这些基本的伦理关系,所以古语讲:“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接受了母亲言传身教的正确影响,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与人和睦相处、形成了谦恭有礼、严谨诚信的待人接物态度,培养起了忠孝悌信、礼义廉耻的品格,走入学校、进入社会才知道如何让与朋友、同事、乃至于陌路人的和谐交往相 处。

可现在许多人可能智育上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德育却捉襟见肘。举几个身边的例子:乘车时,学生在那里安然的坐着,却不给身边的老奶奶让座,甚至有时在车内能听到人们大讲脏话,互相彼此漫骂,随地乱扔废纸……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文明离他们越来越远,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也消失殆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为首,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人生当中有很多挑战,改坏习惯的过程是不断上进的,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总会有很多波折的曲线上升。在我们平常处事行事的过程中,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各自择,天心地宁;各相择,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家里的每个人,都做好了,那这个家自然兴盛,自然和谐。

在我们的人生中,处处都充满了抉择,从择食、择言、择业、择偶、择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要有判断力,要有智慧,而这些都归于我们是否学明白了,不能因为我们自己退却的心,消极的心,坏习气而打败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会有大得。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文学是要靠聚沙成塔般积累的,如果你想一步登天,那只是沙上建塔,徒劳无功。一个人的道德也是一样,也要不断的积累,古人说厚德载物,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厚德,一个人才能不断的发展下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物质条件只能满足人们更大的欲望,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熟、进步、懂事。“家贫出孝子”,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留下能够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但不能给他留下无法生存的包袱”,还有人这样说:孩子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有何用?孩子没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又有何用?物质财富总会有用尽的一天,常言到:富不过三辈。能让自己的孩子自食其力才是最大的财富。

文化影响着后来者,后来者又传承、修正并补充着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文化在碰撞中平稳地发展与进步着,波澜不惊。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我们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即使有所涉猎可能也会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可是到底什么是时尚,什么是潮流!那些听起来华丽无比的词语真的让你过得好吗。很多人在寻求人生的归宿,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生命状态。可是却有太多人在追寻中迷失自己出发的目的,最后偏离得面目全非。

别说物欲太多,诱惑太美,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你不能在永久的黑夜找到灵魂的归属,只会在阴森的坟场游荡。根源在于你舍不舍得放掉手里抓着的堕落之绳,试着找到星点的光。前卫的东西未必就是绝对的好,很多时候传统的东西也许能指引你找到灵魂的归宿。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zhuanti/nglq7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