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心得体会 >专题心得体会 >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00字多篇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00字多篇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00字多篇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1

传承民族文化 赓续文化基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时强调,“潮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潮绣、潮雕、潮塑、潮剧以及功夫茶、潮州菜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弥足珍贵,实属难得。我们爱这个城市,就要呵护好她、建设好她。”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我们要肩负好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让民族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新,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让我们在不断前行中勿忘“来时路”。文化不仅仅体现在经史子集当中,也体现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透过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寻觅到历史发展的踪迹,感受到社会发展的兴衰荣辱。鉴往知来,不忘初心,坚守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根基所在。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要在不断前行的路途中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学习借鉴优秀发展经验,及时补足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将民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要珍惜和平、砥砺奋进、开拓创新,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新的辉煌。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让我们在走向复兴中凝聚“民族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凝聚着民族共识、体现着民族精神。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赓续民族精神,传承文化基因,留住文化根脉。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大对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要深刻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该向何处去。要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牢固树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守住“民族根”,凝聚“民族魂”。

文化是交流的桥梁,让我们在交流互鉴中培育“中国心”。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国家从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全面开放,经济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实现从“贫穷”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巨大飞跃,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显著提升。在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我们看到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深圳效应”“深圳质量”。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经济发展赋予新活力,增添新动能。要在不断扩大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注重培育“中国心”、共筑中国梦,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让各国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是最具竞争力的软实力,是培育中国发展脊梁的深厚土壤,是各民族情感联系的纽带,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自信则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当好民族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用心守住中华文化的根基,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能够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2

品诗经 话组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诗经》里有生活、有感悟、有情怀,作为组工干部,要善于向古人学习智慧,我们不但要读出古人之诗意,亦要激发当下之情怀。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理想信念里诠释忠诚情怀。“忠”即“忠诚”,一心一意一辈子跟党走。《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见,诠释忠诚之情就要守住初心从一而终。革命历史纪录片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内外”敌人,建立了新中国,细细琢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就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共产党员。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湖北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不顾绝症在身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组工干部要不忘初心使命,铭记革命历史,不断强化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坚守共产党员精神高地,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做到对党忠诚。旗帜鲜明跟党走,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平凡岗位上塑造工匠情怀。工匠,是中国人几千年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职业,他们专注于某一领域,以精湛技艺在人们生活中打下底色,他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推陈出新、认真踏实的精神获得人们称赞。《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阐明了古人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彩,干出极致,干到无可挑剔,这就是当下提倡的“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和人才之家,决定了组工干部应有敬业、专注、执着、创新的精神。组工干部要做组工业务的“活字典”、行家里手的“政策通”,在组工岗位上,塑造如切如磋的工匠情怀,怀工匠心、务工匠业,书写工匠情怀的组工人生。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在优良作风中践行担当情怀。担起该担当的责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崇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敢于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诗经·大雅·云汉》:“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整天小心战战兢兢,正如头上落下雷霆。组工干部应实干苦干敢担当,勤勤恳恳善作为,要守住敢于担当的初心,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急事难事能经受起摔打。担当作为,还要做到清正廉洁、以身作则。“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品德像高山一样的人,人们会敬仰他,也让人不禁以他的举止为行为准则。组工干部只有兢兢业业、率先垂范,以过硬的作风、实在的本领,以身作则当好领头雁,作风优、有担当,才能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组工事业才能一往无前。

组织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繁重,责任重大;组工干部,忠诚不渝,追求极致,迎难而上。古人智慧里,寻得今日之精髓,愿智慧与情怀,伴我组工成长之路。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3

学思政精神 当念好“术、学、道”三字经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文章。习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术”“学”“道”,不仅是对思政教师讲好思政课的要求,基层干部要做好基层工作,也应当念好“术学道”三字经,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念好“术”字经,以创新的工作方法,争做基层“小能手”。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应付差事,那‘到课率’、‘抬头率’势必大打折扣。”这就要求讲好思政课要有“术”。同样对于基层干部,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才能把事情办得又好又快,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成为基层办事的“小能手”。然而有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模板思维严重,尤其在年轻干部中。不可否认,合理地运用“模板”可以起到有效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对提高工作效率大有裨益,但运用尺度一旦“越线”,就会产生懒政怠政的“拿来主义”之嫌。因此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应该念好“术”字经,切忌“惯用方法”走天下。

念好“学”字经,以勤学的工作态度,争做基层“小能手”。习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有知识视野,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之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学问勤中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数古语启示我们,要想知识视野广,必须得勤学,这不仅仅是习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的要求,也是基层干部应有的工作态度。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等高科技技术应运而生,基层干部一定要保持勤学的工作态度,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时俱进。考上公务员是上岸了,但上岸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牢记习总书记所说的,“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在新的起点保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工作态度,才能做好基层工作,成为基层“小能手”。

念好“道”字经,以探索的工作精神,争做基层“小能手”。“道可道,非常道”。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最核心的解释就是客观规律。习总书记强调,“讲好思政课,一定要分析矛盾、把握规律,既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政课建设,又要始终把握持之以恒的内在因素”。作为基层干部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琐碎又繁重的基层工作,要以探索的工作精神,洞察出“上面千条线”存在的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化繁为简,才能更好地成为“多面手”“全科医生”,成为基层干事创业中的“小能手”。

以“术”为帆、以“学”为桨、以“道”为筏,助力基层“小能手”,在基层历练的无际大海中扬帆远航,为圆中国梦劈波斩浪!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4

年轻干部须在学习“下深水”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不忘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对广大年轻干部寄予厚望,蕴含着修身立德、做人为政的深刻启示。

学习是个“老话题”,同时又面临新使命。对年轻干部来讲,学习的内容不断更新、要求也在提高,须保持学习的高远追求、坚毅执着、钻研精神,才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干事创业本领,早日成长成熟起来,能够在事业上独当一面。

要有“男儿须读五车书”的高远追求,孜孜不倦学。岁月匆匆如流水,沧海一粟过烟云。对每个人来讲,学习的时间有限,蹉跎一天就少一天,如果不能树立远大学习目标,抓住青春年华提升自己,一辈子必然“泯然众人矣”。年轻干部的事务杂、工作累,学习时间少,如果没有高远目标为指引,更容易迷失学习方向、失去自我,甚至半途而废。要以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榜样,对业务、理论学习目标精准定位,倒逼自己克服思想惰性,忍受“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寂寞,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热情饱满、不辞辛劳的学习劲头。

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毅执着,长年累月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年轻干部抓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浪费大把时间虚度光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学习相对枯燥,三分学习热情迟早会褪去,只有依靠坚定的信念、高度的自律,才能年复一年坚持下来。总书记曾引用“蓄电池理论”,指出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年轻干部要有危机意识,把理论学习当成自我“充电”,一辈子不间断重复这个过程,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规律,确保随时都有“能量”可放,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使命任务,远离“本领不足”风险。或许这个过程会很辛苦、孤独、乏味,但只要坚持到底,就定能收获颇丰。

要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由浅入深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我们党的系列理论和思想,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闪烁出新思想的光芒,只有坚持深耕细刨、学思共用,才能深入理论的丰沃“土壤”,吸收到其中的精华营养。年轻干部要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耐心,每读一次,都要深思一次,不断参悟领会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内涵;要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恐慌意识,善于溯古求源、洞鉴古今,结合时代背景把理论的形成、发展研究透,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活用自如指导实践。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5

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七专题“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有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总书记提出的“开放合作,命运与共”的主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潮流,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作壁上观;全球化浪潮中面对的惊涛骇浪,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因此,对待经济全球化,我们只有秉持合作理念因势而谋,树立创新理念应势而动,贯彻共享理念顺势而为,才能够取得经济新成绩,实现改革新突破,到达开放新境界。

用合作理念,吹响世界经济“团结集结号”。经济全球化引发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和延伸将各个国家和地区以一种史无前例、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我们要继续扩大市场开放,有更加开放的市场才会有更加紧密的合作,要激发市场活力,让更多国家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蓬勃力量,也要降低关税、建立进口贸易示范区,让他们感受到诚挚的欢迎、合作的意愿、真诚的态度,从而主动伸出“合作之手”,拆除“隔阂之墙”。此外,我们也要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发挥倡导作用和引领作用,用积极的谋划求同存异,用坦诚的交流达成共识,用共同的行动强化落实,通过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合作,使世界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用创新理念,齐奏世界经济“发展交响乐”。创新始终是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发动机”,只有牢固树立创新理念,摈弃固步自封的思维,跳出“舒适圈”,走出“自满区”,才能够激发增长动力,让世界经济这辆“快车”真正跑出高速度。我们要继续完善开放格局,不能搞片面的、低层次的、少数领域的开放,而是要通过创新开放政策,全力推动开放的理念深入人心、开放的行动落到实处,通过鼓励自贸区勇于尝试,打造对外开放样板,进一步以点带面,从而实现全面的、高层次的、全领域的开放。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相关条例准则,不断推动建设法律更加完备、市场更加多元、经营更加便利、文化更加包容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这棵“大树”能够深植于肥沃的营商环境“土壤”之中,健康生长,结出经济快速发展的“甜美之果”。

用共享理念,共谱世界经济“大同和谐曲”。“达则兼济天下”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为世界谋大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和风范担当,只有以共享理念指导行动、以慷慨的姿态去分享成果、以无私的境界去帮助他人,才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焕发生机。“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就是对共享理念的最好诠释,我们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分享中国经济的“增长红利”,以“一带一路”带动世界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此外,新冠疫情防治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在他国遭遇疫情时我们也积极伸出援手,共享医疗经验,为世界提供了战胜疫情、恢复经济的“中国方案”。世界各国也应当在教育、科技、医疗等多方面共享经验和成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稳步增长,谱写出“世界大同”的动人乐章。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世界经济发展需群策群力。相信我们通过加强合作、加大创新、加快共享,一定能够建设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一定能够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6

朋友,当你头戴红色的圣诞帽,喷着圣诞喷雪,和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时,你可记得,在重阳那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们登高望远的情景?

朋友,当你还在愚人节尽情欢乐时,你可想过在即将来临的清明节,去缅怀逝去的亲人?

朋友,当你和朋友们庆祝“洋节”的时候,你可想到,其实你更应该陪伴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去倾听民族古乐的动人琴声呢?

朋友,在西方节日的冲击下,你是否记得自己的肤色,就是你脚下土地的颜色?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血液里还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

让我们闭上眼睛,好好思考吧!

当今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渗透的社会。闭关自守的时代已是一去不复返,只有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不曾改变的是中华的传统文化。

仅仅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尽的乐曲,品不透的茶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的爆竹敲响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悦昭示着新一年的美好憧憬;“清时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我们缅怀故者,抚慰亡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登高望远的时刻,秋风就在念亲心切的旅人身旁轻轻吟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千里共婵娟……

那份牵肠挂肚的哀愁,那些溢满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飘逸的白云,永存于中华民族的上空,而今猛然回首,却不见了它们的芳踪。是不是情人节的玫瑰遮住了年轻人的视线,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灯火?或许是浓香的巧克力堆积如山,含在年轻人的嘴里满口生香,以致掩盖了中秋的薄酒?

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都在有意无意中延续文化,“洋节”的到来,带给了我们新鲜活跃的视觉冲击力的开放的西方文化,它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见闻,活跃了我们的思想,对我们是有益的,但我们更应珍惜,继承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继承传统节日,就是把心结紧紧系牢,让精神久久传承,即使漂泊异乡,身处险境,也能勇于奋起,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声声,曾让西方感动;中秋赏月,七夕庙会,曾让世人感怀。所以,我们要坚守共同的财富,担起肩上的责任,让中国传统节日代代相传。

亲爱的朋友,当你流连于“洋节”的霓虹灯里时,可别忘了,你更应该重返故里,因为那不曾改变的传统文化是你自己的一缕节日的阳光!

标签: 心得体会 多篇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xdth/zhuanti/r5pj41.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