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演讲稿 >演讲稿精选 >

大学校长在201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大学校长在201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第一篇:大学校长在201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学校长在201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精选多篇)

站在人生流水线上的我们

----在长江大学201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张昌民

2014年6月21日

亲爱的2014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为2014届毕业生送行。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向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的毕业生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同时,我想结合自己最近学习的体会,送给大家六个字:传承、批判、超越。

上个星期,有一位老师发来电子邮件问我:“校长,老师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吗?”这个问题使我思索了好几天,直到现在还在思考。那么老师到底是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应不应该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学生到底是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应不应该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想来想去,我还是认为老师不应该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一是如果把老师说成是工人,很多人会认为这贬低了教师的崇高,二是将教育过程比成流水线,显然是将学校培育人的工作简单化了,贬低了学校的神圣......

这位老师的提问使我突发奇想:人的一生不就是一条流水线吗?我们经过母腹十月怀胎之后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三岁左右进入幼儿园,然后上小学、初中、高中,经过一步步的艰苦努力,进入形形色色的大学,或读专科,或读本科,接着读硕士、攻博士,之后,也就是今天,我们将被推上另一道工序:进入社会。我们凭借自己在前二十多年练就的品质,在社会这座大熔炉里,接受风与火的洗礼,锤与打的考验,在经受这些洗礼与考验的同时,我们既在消耗着社会,也在奉献着社会。这是一道精彩纷呈的工序,无论我们每个人是否愿意,你都不由自主地被推到这条流水线上去挣扎,去抗争,去奋斗,去享乐。就在这条流水线上,有人被塑造成英雄,有人被塑造成败类,有人被塑造成伟人、大家、巨贾,有人被塑造成痞子、流氓、囚犯,而大多数人被变成普普通通的社会公民。

此后再过三四十年,我们会发现,某一天我们会被勒令不再工作;又过三四十年,当我们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模模糊糊地回忆起自己几十年来在这条流水线上被翻来覆去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忽然明白,这条流水线已经到了尽头。

虽然人生确实像一条流水线,但经过流水线的每一道工序,我们的肉体和灵魂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在传承、批判和超越中进行。

我们要学会传承。传承就是生物学上的遗传,遗传是保持物种稳定性的根本方式。生物种没有传承就会发生急速的变异,社会没有传承就会处于混乱之中。无论高等教育如何快速发展,培育人才永远是我们需要传承的事业。培育人才是大学区别于其它社会机构的显著标志,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提高和培养人的心智使之趋于完善是高等教育的理想和目标。

在即将进入社会的当口,我建议同学们在纷繁复杂的情感交织中,在杯箸交错的聚会之余,冷静的思考一下,在大学期间或者在人生流水线的前几道工序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值得传承的东西:是校园里春天的樱花灿烂,还是课堂上老师的精确推导,是傍晚林荫小路上的窃窃私语,还是运动场上的酣畅淋漓,是比赛获得大奖后的喜悦,还是“挂科”时的沮丧,到底有哪些值得保留,值得珍藏。

传承是过滤器,留下沉静,滤掉浮躁;留下欢乐,滤掉忧伤;留下友谊,滤掉矛盾;留下精华,滤掉糟粕。传承让我们将美好的校园时光铭记,传承让我们学会感恩,感谢社会,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母校。正是有了社会、家庭、学校这样的环境,有了父母、老师和同学这样的亲人和朋友,我们才能够在人生的流水线上顺利前行。

传承是进步,让我们忘掉烦恼、忘掉怨恨,加深理解、促进和谐、增强团结。大学期间,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官僚腐败、道德沦丧、学术不端、亲情淡漠、同学不和、朋友背离等现象的困扰。尤其是随着人口的增长、信息披露的加速以及社会传播渠道的增加,这些问题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痛苦与烦恼。每一个有正义感和进取心的有志青年都应该坚信人类不断进步的必然趋势,坚信生物界、自然界和谐共处以及地球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协调发展的必然规律,坚信热爱和理解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理念。

我们要学会批判。英国原高等教育研究会主席罗纳德?巴内特说过:“批判性思维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批判乃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所在”。批判就要有评判的标准,就像评判考卷需要标准答案一样,但评判的标准又分为内部评判标准和外部评判标准。内部评判标准是对一个学校、一个院系、一个学科、一个班级乃至每个学生自身形成的标准而言的。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已经习惯了老师所给予的道德方面的训导,习惯了专业方面的模型、术语、理论和定律,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形成了自己的评判标准。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进行的内部批判就是对学习大纲和课堂上所讲的内部标准进行反思,审视传统的定律、模型是否真的无懈可击。在批判性态度中,常识与学术性的世界观都被视为观点,而不是对世界的绝对说明。批判催生了心智自由,而促进人的心智自由才是高等教育的真正理想。

我们在大学里大多致力于本学科知识的吸收和探究,很少关心学科以外的因素对本学科的影响,我们很少关注批判,即使关注了也只是关注内部批判,对外部批判关注极少。

进入社会以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关注外部批判。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考虑建筑的社会影响,文学专业的学生要回答“什么是好作品”的问题,化学专业的学生要研究化学工作和农业化学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要研究石油的开采和利用带来的地缘政治和国内政治问题。

我们要学会超越。超越是事物进步的本质。不论是原子的裂解还是基因的转变,不论是朝代的更迭还是技术的换代,不论是婴儿变成老者还是幼苗长成大树,一切成长的过程都是超越的过程。

我们要超越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学校主要是学习前人创造的知识,进入社会之后,我们要学会创造新的知识。毕业就是进入了社会大课堂,是新的学习的开始。我们必须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不断用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充实和提高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批判分析的能力,惟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地有所作为,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我们要超越老师。古语有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就是鼓励学生要超越老师。当今社会,信息化、国际化、全球化、大众化和市场化对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身处非洲草原的孩子就可以在线学习美国最好大学的课程。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个人品行和智慧水平不应该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标准和障碍。

我们要超越眼花缭乱的社会万象,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寻找社会发展的主流,寻找人生的真谛。如果我们囿于现实环境,就会陷入大气污染、汽车噪音、尔虞我诈、贪腐慵懒、自私自利等各方面无休止的困扰之中。现实社会中没有仙山琼阁,也没有世外桃源,我们只有不断地超越现实,才能找到人生的清凉世界。

超越需要勇气,没有勇气是难以实现超越的。超越需要勤奋,没有时间和汗水的付出就无法找到超越的途径。超越需要智慧,没有科学指导的超越无异于蛮干。超越需要逆向思维,没有批判就难以超越,唯有反思才能达到真正的心智自由。

同学们,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已经被推向了人生的新的征程,你们将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一个无限美好的世界,也是一个热火朝天但又暗流涌动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激情、希望和机遇,也充满着浮躁、游戏和陷阱。当老师们不断用网络热词代替四书五经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当学生把昔日尊敬的师长先生称呼为“哥哥”“叔叔”的时候,我们更应当保持大学人应有的沉静、沉思和沉稳,坚守高等教育的崇高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传承、批判和超越的大学精神!

我希望,长江大学的毕业生都能成为最有思想的智者!

谢谢大家!

第二篇:大学校长在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七月的高等教育,关注两件大事:高考与就业。七月北京最开心的中学校长是谁,要等高考以后才能揭晓。要问七月北京最高兴的大学校长是谁,恐怕我应该是其中一个。(掌声)因为,今年大学毕业一次就业率统计数字已有透露,北邮研究生100%,全市第一;(掌声)本科生96%,全市并列第一;(掌声)高等职业技术大专生90%,还是北京市第一。(热烈掌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部分毕业生离校以后继续寻找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是很正常的,据我了解,剑桥大学的一次就业率通常为70%。但这并不是说,一所大学可以不关心毕业生的就业。恰恰相反,北邮一直将毕业生的就业当成是自己办学的灵魂。

大学毕业生,或工作,或攻读更高的学位,都应该算是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此以前,你们是小学-中学-大学,宿舍-教室-食堂简单的学校生活模式,毕业以后你们面临的第一个人生课题是:适应社会。

“社会”是个很复杂、很难定义的概念,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来开展“适应社会”这样的讨论。正如大家学习了十几年数学,不一定说得清“数”的概念。

社会是一个区域,它有自己的地理、气候、食品和自然资源。只有适应社会自然条件的人得以生存。社会是一个人群,分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务或者说不同的阶层,一个没有对社会作出过劳动贡献的人,社会不会接受他,不允许他依靠救济赖以生活。社会是一个系统,有它严格的游戏规划:法律、规制、章程,社会不能原谅甚至要制裁违背系统游戏规则的个人。社会人群间的联络沟通靠语言,不能理解、不能使用社会群体语言的个人实际上与社会处于一种绝缘的状态。社会有一套传统:它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不尊重社会传统的个人会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

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必须明白,社会不会再象老师那样,欣赏你的天真清纯。社会将会关心但不会迁就你这样一个年青的新成员,社会要求你遵守规则,社会期望你劳动、贡献。社会与自然一样奉行一条法则:适者生存。

社会的经济在发展,资金的投向一年年在转、学术研究的热点一年年在变,新的学科、新的岗位不断涌现,旧的技术、旧的行业逐惭淡出。所谓适应社会,要求年青的大学毕业生调整自我的专业方向和就业选择,让自己的才华和特长与(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谐地合上节拍。

如果说,大学填志愿或多或少还有你家长的“强迫”,班主任的“误导”,抑或自己高考分数的“无奈”,那末,到社会,所有的选择都是你自己一个人决策。诚然,朋友可以建议,老师可以指点,但是风险要由你一个人承担。

我至今记得领取国际驾驶执照时受到提醒的一句话,“驾照不证明你的开车技术,它只说明你学会了怎样在马路上安全地学习驾驶”。在今天颁发毕业证的典礼上,我们不妨也采用相同的逻辑来这样说,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掌握了从业的全部本领,它只证明你具备了要适应社会的观念,掌握了学习的手段,也懂得了在关键时候要作出正确的选择。

前不久,我陪同刘淇市长会见美国客人,其中一位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教授邓越凡,他是在卡斯比计划中由国内几所著名学府的物理系学生中选派赴美攻读物理博士的,毕业后发现在美国并不好找工作,于是立即转向计算机,几经努力,进入计算机学科,再加上刻苦工作,终于在并行计算方面颇有造诣,成就斐然。在北邮,作过第二次选择的教授也不少,电信学院顾婉仪教授本科学习物理、信息学院杨义先教授本科学习数学、雷振明教授本科学习地质,经管学院吕廷杰、阚凯力教授本科分别学习无线电工程和电气工程。理学转工学、理工转管理、学术转行政、学校转企业,这样的例子其实屡见不鲜,其中的实质内涵只有一个:适应社会、适应时代。

第三篇:大学校长在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学校长在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学就像校门口的公交车,坐上车,去了又回,那是又开始了一个学期;坐上车,去了不回,就毕业了。时光飞逝,岁月如歌,转眼又到了毕业的时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毕业了,曾经那些不在意的人和事,现在想来多么珍贵。在嘉园的几年,你一定会记得在映日荷花旁边早读英语;一定会记得在 “抢手”的图书馆艰难抢占座位;一定记得和一帮球友在运动场上挥洒青春的汗水;一定会记得和同学或者情侣一起去爬那美丽的象山;一定会记得由于晚上通宵上网砍“怪兽”,第二天逃课了,明天开始你再也不用逃课了,因为没有课上了,你毕业了。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在母校读书的时候,你肯定埋怨过母校饭堂的饭菜难吃;你肯定埋怨过居住的宿舍条件太差,冬寒夏热;你肯定埋怨过学校管理不人性化,大学生了还被抓来做早操、早读;你肯定埋怨过辅导员太严厉,不过只是逃课了,就给抓到辅导员办公室里面谈理想、谈人生。母校是什么?你刚来的时候巴不得早点走,可真当你要走的时候又急切的希望能多留一两天,哪怕是天天6:30起来做早操也想继续留下了。

2014年,当你经过了黑色六月的高考后,来到了嘉园,心中是考上了大学的喜悦还是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伤感?记得军训的时候,在烈日下面整齐的喊着口号,逐渐的融入了班集体,看着教官们在世纪广场的英姿飒爽的表演,都忍不住欢呼鼓掌。刚刚来到嘉园,记得觉得什么都是那么新鲜,有那么多的团学组织和社团都在抢“生意”,突然发现原来哥(姐)也是一个人才,深受社团的欢迎,于是见到社团招新就报名,见到团学组织招干就上去pk,什么都是那么的有激情。刚来嘉园,当发现自己爱慕的校花(院花)给师兄先下手追走后,同宿舍的男生都异口同声说了一句吃不到葡萄的心理话:“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在这里,留下了你和她(他)从相遇、相识、表白到花前月下的美好记忆,在那象山、荷花池、焕昌园可能都留下你们这对情侣的足迹。还记得第一个学期刚过,班里不少同学“挂科”了,而自己光荣的全部考试都通过了,还光荣的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奖学金;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新生杯篮球场、校运会、足球比赛、唱歌大赛……青春就是要轻舞飞扬,就是要年少猖狂,就是要淋漓尽致;还记得每次考那该死的四级英语,让你感叹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四级英语考了424分。转眼就是到了大四了,你已是嘉园的大师兄、大师姐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也成为小师弟、小师妹们口中的传说。在享受完“考试不挂科、感情有着落”的悠闲大学生活后,是否让你在激烈的求职过程中倍感艰辛?是否也在感叹自己为什么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为什么我爸不是李刚?也许更多的同学,早已经充分准备,信心满满,过关斩将顺利签约就业,正在为以后远大的奋斗目标积极筹划。今天,几个人用同样的钥匙,打开同一扇门。几个人用同样的目光,跟空荡的寝室说再见,我们一起毕业了。

毕业后,作为80末代的你们,可能要面对更多艰难。当你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用钱;当你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用钱。你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你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当你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你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连买房的首期都付不起!毕业后,也许你将成为蚁族、成为蜗居族、成为北漂族,但是千万不能成为“啃老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青春是你们最大的本钱,你们赢得起,输的起,有什么可怕的!

嘉园将永远是你们心灵的港湾,力量的源泉。不说再见,我们后会有期。把记忆都留在心里最深处,等待我们的还有更长,更值得挑战的路程!加油吧,长大的学子们,相信你们都是好样的!在这个最后离别的时刻,让我们共同唱起嘉应学院校歌——《远航》。

第四篇:毕业发言:大学校长在201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内容来自冀教网 http://

亲爱的2014届毕业生们:

现在是公元2014年6月26日下午两点,在这个隆重而庄严的时刻,作为大学第39任校长,我荣幸地为你们刚刚完成的伟大旅程而见证,为你们未来鹰击长空的追梦之路饯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以光荣的交大人之名毕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我提议,请全体毕业生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掌声,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向倾情服务你们的教职员工,向拳拳关爱你们的父母亲人,向默默支持你们的朋友,表示深深的感谢!

这些日子,穿着学士服的你们成为交大校园最美的风景,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楼一宇,回荡着你们的欢笑,珍藏着你们的不舍。四年前,你们胸怀梦想,踌躇满志地走进了这座以“交通大学”命名的学府。四年来,你们在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城市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知识的大学探索。在这里,你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发展,你们学会了批判性思维;在这里,你们的人文素养得到了提升,你们开始关注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这里,通过与你们的同学同场竞技和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你们的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得到了强化;在过去的四年里,你们中的许多人也曾去海外游学,拓宽人生视野,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你们是知识传授、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和受益者。在这四年里,你们感受到了追梦之路的困惑与迷茫,也遇见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奥运盛事的辉煌,地震旱灾的困厄,世博盛会的精彩,金融风暴的席卷,你们都感同身受。四年里,你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宽容别人,如何应对人生的困惑迷惘和挑战。

在背起行囊的时候,你们心中也许对未来还有不可避免的焦虑。但是,四年交大文化与精神的熏陶,历代交大杰出学长的成就以及你们自身的素质,都告诉我们,你们的个人事业必将取得成功。可是,居安思危,向来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根植于我们交大精神和传统的“思源致远”,当付诸于实践,把个人放在国家和历史的大格局中的时候,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交大人,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中华民族目前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复兴的进程中。同学们,你们将肩负着帮助这个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们作为同龄人中受过最好教育的未来领袖,在这样一个转型大时代中,肩负着超越任何个人和地域局限的历史责任。我们的老校长唐文治,明确地将交大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造就领袖人才”,以期将交大学生“分播吾国,作为模范”。因此,无论你们所学习的是工程、数学、物理、生物,还是文学、经济和管理,你们必须以更高的公民责任心响应时代的召唤,你们必须用过人的智慧和奉献的精神去提升国家知识创新的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未来的30年,是你们职业生涯发展的

青年和壮年期。你们将成为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引领这个民族甚至世界的前进方向。

古道长亭,终有一别。临行前,作为你们的师长,我想送给大家三句话。

1、思源致远,重塑社会的道德观。

大学的四年,对一生来说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不要忘记你们的父母,你们的老师,支持你的朋友和国家纳税人,他们为培养你们付出的心血,远远超过你们的想象。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自强,不要怨恨;在取得成就的时候,要感恩,不要自大。在任何合作中,都不要把全部的荣誉和利益留给自己。

你们作为交大为未来培养的创新型领袖人才,承担着重塑社会道德观的重任。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都是这个国家的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都是这个社会的良心、公平和正义的最后堡垒。大学毕业生的精神和道德修养,决定着国家社会未来的面貌,不仅如此,中国是一个占有世界5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大学生的修养和思想,甚至决定着世界的走向。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虽小,其心不小;恶虽小,其心已恶。

2、不畏困厄,永远坚守出发时的理想。

纵观世界,一流的强国,必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必定造就卓越的学生。而理想是成就卓越的必要条件。梦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理想的树立,是一生的追求和精神的原动力。它不是短视的急功近利。理想,就像天上的北斗星,就像心里的指南针。它让你远离人云亦云的平庸,激励你为了伟大的目标不懈地奋斗。人生如果没有理想,就如同河中的小草随波逐流。要知道,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理想,就比漫无目的人走得要快。你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很多是和我一样,在文革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那一年的考试,永久地改变了我们很多人和国家的命运。我的很多优秀的年长的同学,他们之所以可以重返课堂,因为他们即便在人生最看不到希望的黑暗中,在身体和精神双重的压抑下,仍然坚守着他们最初的读书做科学的理想。都说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如果,你有理想,你就永远是那个准备最好的人。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贫穷困厄中,可是,人生的路没有坦途,永远的一帆风顺即便在童话里也不存在。理想就像黑夜里海上的灯塔,它让你在挫折和失败中永远怀抱着希望,而有了希望才会坚持,只有坚持,不抛弃,不放弃,才会有最后的成功。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yjg/yanjiangjingxuan/8m8d3.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