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工作总结 >调查报告 >

大学生职业调查报告多篇

大学生职业调查报告多篇

大学生职业调查报告多篇

【第1篇】2022年9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

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时髦的话题,许多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网络上也大肆炒作,一时间职业生涯规划成了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所以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或冷眼相对,或茫然无以适从,或使规划流于形式,或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来'规划',这都会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 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 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主要内容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3、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5、实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

6、评估与反馈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规划流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这一环做不好或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问题。

职业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的启示

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一个人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施恩根据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对职业锚提前进行预测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职业锚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

有些人也许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锚是什么,直到他们不得不做出某种重大选择的时候,一个人过去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才会集合成一个富有意义的模式(或职业锚),这个模式或职业锚会告诉此人,对他或她个人来说,到底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

1、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

具有较强的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往往不愿意选择那些带有一般管理性质的职业。相反,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或功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

2、管理型职业锚

有些人则表现出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动机,承担较高责任的管理职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当追问他们为什么相信自己具备获得这些职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时候,许多人回答说,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管理职位,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人际沟通能力(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纵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激励而不会受其困扰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的责任压力下不会变得无所作为的能力)。

3、创造型职业锚

有些大学生有这样一种需要:建立或创设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件署着他们名字的产品或工艺、一家他们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们成就的个人财富等等。

4、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

有些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似乎被一种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需要所驱使着,他们希望摆脱那种因在大企业中工作而依赖别人的境况,因为,当一个人在某家大企业中工作的时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调动、薪金等诸多方面都难免要受别人的摆布。这些毕业生中有许多人还有着强烈的技术或功能导向。然而,他们却不是到某一个企业中去追求这种职业导向,而是决定成为一位咨询专家,要么是自己独立工作,要么是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中的合伙人来工作。

5、安全型职业锚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极为重视长期的职业稳定和工作的保障,他们似乎比较愿意去从事这样一类职业:这些职业应当能够提供有保障的工作、体面的收入以及可*的未来生活。这种可*的未来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计划和较高的退休金来保证的。对于那些对地理安全性更感兴趣的人来说,如果追求更为优越的职业,意味着将要在他们的生活中注入一种不稳定或保障较差的地域因素的话,那么他们会觉得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维持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职业锚的人来说,安全则是意味着所依托的组织的安全性。他们可能优先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因为政府公务员看来还是一种终身性的职业。这些人显然更愿意让他们的雇主来决定他们去从事何种职业。

职业锚理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进行自我定位。

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求职之前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先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先要弄清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兴趣、才能、学识适合干什么。可通过自我分析与可*的量表工具的测量,评估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价值观,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要相应地改变,打破传统的'一业定终身'的理念,就业、再就业是大趋势,职业生涯规划也随之根据各种变化来调整。所以环境的变化导致自我观念的变化,反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上来,就不能一次把终生的职业生涯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确定下来。

再者,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内容是职业准备、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

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职业生涯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一种观点认为职业生涯的阶段主要可分为:① 职业准备期 :职业准备期是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职业意向后,从事职业的心理、知识、技能的准备以及等待就业机会。每个择业者都有选择一份理想职业的愿望与要求,准备充分的就能够很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顺利地进入职业角色;② 职业选择期:这是实际选择职业的时期,也是由潜在的劳动者变为现实劳动者的关键时期。职业选择不仅仅是个人挑选职业的过程,也是社会挑选劳动者的过程,只有个人与社会成功结合、相互认可,职业选择才会成功。③ 职业适应期 :择业者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存在一个适应过程,要完成从一个择业者到一个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要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等。④ 职业稳定期 :这一时期,个人的职业活动能力处于最旺盛时期,是创造业绩、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当然职业稳定是相对的,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才流动加快的今天,就业单位与职业岗位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⑤ 职业结束期 :由于年龄或身体状况原因,逐渐减弱职业活动能力与职业兴趣,从而结束职业生涯。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自己的职业锚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第2篇】2022年大学生职业观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中,对于每一位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在未来社会中获得成功,不得不对自己的将来做一份职业规划书。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观察在校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重视程度,职业规划状况,以及影响在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因素。

二、调查方法:

参考大学生职业调查规划标准,拟定调查问卷,从哈尔滨市部分大学中选取一些调查研究对象,以发放调查问卷为主要方式,并结合访谈等形式对哈尔滨市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状况调查。

三、调查时间:

20**年**月26日——20**年**月2日

四、调查结果:

1.考察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态度

[状况分析]:

(1)80%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自主、自立学习生活,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阶段,却养成了松散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没有计划,没有目的,自由散漫,无规律的作息时间。

(2)适应周期:两个星期到一年半不等,但大部分同学能在两个月左右适应生活的各方面。适应不了的,有退学或陪读现象。

[合理建议]:

(1)主动和老师和同学交流,寻找适应的建议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停止自由散漫

(3)端正学习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考察在校大学生自我能力锻炼状况

[状况分析]:

有80%的同学在校期间都有兼职,锻炼其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但只有34%的同学兼职针对所学专业。8%左右的同学没有加入社团,其他同学都有加入社团并适当担任一些职务,对自己多方面进行锻炼。

[合理建议]:

(1) 适当的加入社团,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2)注重兼职侧重点,目的是锻炼还是赚钱?

3.考察在校大学生制定大学规划的状况

[状况分析]:

1.制定大学规划:75%以上的同学在迈入大学后就会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

2.但是仍有一半的同学并没有生活目标和将来的生活规划,甚至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这种生活方式只注重眼前而不考虑长远,易导致生活空虚不规律。

[合理建议]:

1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理想作出正确的评价;

2关注现实生活和环境,确保计划的可实施性.

4.考察在校大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的状况

[状况分析]:

(1)制定职业规划书:制定职业规划书的人很少,仅占10%左右,大部分同学持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还有一少部分认为无需制定职业规划书。

(2)制定职业规划的必要性:绝大部分认为有制定职业规划的必要以确定未来方向,但其中大部分人目标模糊,并没有制定职业规划书,对待前景持边走边看的态度,已制定计划书的人寥寥无几,那些少部分认为没有必要制定职业计划书的人其将来一般都已经由家长安排妥当。

[影响因素]:

(1) 认清家庭状况,结合实际,合理制定职业规划书。

(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 考察在校大学生毕业去向状况

[状况分析]:

(1)毕业去向:部分随大众而行,考公务员,考研等,而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范畴,有的待毕业状况而定。

(2)就业地点:85%以上在校大学生打算去一些较发达的城市去工作,只有少数较为实际依专业,看社会需要而定去向。

[合理建议]:

(1)切合实际寻找自己的恰当位置,不盲目择业

(2)不随大众走拥挤路线,做好自我认知

6.考察在校大学生选择就业去向的原由

[状况分析]:

83%的同学认为在较发达的大城市具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毕业后拥挤于人才众多的大都市。只有10%左右愿意回家乡为家乡尽一份力,做贡献或去偏远地区支教,他们认为与其在渺小的存在于偌大的城市,不如寻找一个需要自己的地方

[合理建议]:

(1)大城市不一定是能找到工作的好地方。

(2) 寻找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目的地。

7.考察在校大学生生活目标与实际程度

[状况分析]:

(1)71%的同学有符合实际的目标包括回乡建设,考研等,但目标明确。

(2)有一半以上同学没有生活目标及职业规划,对待毕业去向持边走边看态度,不能把目标放长远,导致生活空虚。

[合理建议]:

(1)正确自我评价,培养自己的能力,注重联系实际。

(2)关注社会生活动态 ,确保职业规划的实际意义。

五、综合分析影响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因素

1、专业的冷热门: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有机整体,考虑到职业生涯,大学生首先想到的便是其专业的冷热门。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认为热门专业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不假思索便蜂拥而至,这样往往造成该专业方向人员拥挤,供大于求,那么热门专业也便不再热门,由此可见,冷热门并不稳定,是由社会需求而定,大学生们完全没有必要拥挤到这样一个容易热涨的专业,而应寻找适合自己的恰当的专业。

2、大都市与中小城镇:

大都市与那些中小城镇相比,只是发展快一些,经济发达一些,毕业人员达都愿意留在大都市之中,认为那里企业多、发展快,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实际上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人才也一样多,因此毕业生们应将其就业视野放宽一些,中小城镇也一样可以给你提供展示你才能的空间。

3、大公司与小企业:

大公司有良好的福利待遇、晋升、培训制度,并且在大公司工作的经理可以为其以后的求职带来便利,但大公司人才济济分工过细、过明确,长处不易被发现,其它能力也很难得到锻炼,因此,大公司与小企业各有千秋,毕业生们不要把目光局限于大的企业,好的小企业同样会是你的职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4、其他因素:

以上均为外部因素,要求同学们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特点、能力倾向以及自身所学都加以考虑,在生活和学习中,是否真正全面深入了解自己的特点,并且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影响毕业之后取得成就和个人生活天壤之别的重要原因。

六、初步结论

职业生涯规划

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

结合外界因素及自身因素,综合权衡考虑,自己定位

【第3篇】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问卷调查报告

大学生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未来才会有明确的方向。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问卷的调查报告,仅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次贷危机让我们当代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在未来就业的严峻形势,因此,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严谨而认真的规划对于每一个同学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为出发点,我进行了新生大学生活适应性调查,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对同学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有2个:

1.分析调查结果,进而探索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主流方向,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做探究与分析,最后给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合理化建议。

2.通过本次调查,让同学们再一次准确认识到目前(尤其是次贷危机发生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

具体有以下2个要点:

1.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盒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理,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2.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尚处在职业生涯的准备或起步阶段,正因如此,一份科学,完善,可行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调查的形式为:

1.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调查,网络调查)。

2.向辅导员,职业规划师和学长询问意见建议与心得体会

3.查阅相关资料(来源:网络、图书馆)。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一共设计了三道关于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并从大一的学生和网络问卷中随机调查了150份样本,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问题1:您认为大学生应该把重心放在?

a.全力学习,为以后的事业、深造做准备

b.以学习课程为主,兼顾社会锻炼

c.着重参加学生会等,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

d.直接参与社会

选项 a b c d

数据 14 118 13 5

问题2:您是否对本专业进行深入了解?

a.已有深入了解

b.了解一般

c.基本不了解

选项 a b c

数据 7 99 44

问题3:您将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a.毕业以后就业

b.毕业以后考研

c.毕业以后出国深造

选项 a b c

数据 44 83 23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问卷的结果中可以初步看出,在大学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88%)依然将学习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总体来说,大一新生认识到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并将继续学习以获得更高的学识来增加自己在未来就业中的身价砝码。但与此同时,只有9.3%的同学选择“尽全部精力学习”,而更多数同学选择了“以学习为主,兼顾社会锻炼”这一方式进行大学生活的安排,可见同学们普遍接受了“大学生活是我们走向社会的一个阶梯这一观点”,但同学们依然能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的主导作用,做到了本没有过分夸大所谓“能力”的作用而放弃学习。

在第三道题目中,我们直接向受访者询问了他们大学毕业以后的初步打算,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考研的道路,将近三成的同学选择了直接就业,还有15.3%的同学选择了出国进修。由此可以得出同学们在大学期间把重心放在学习上的意义:一是在院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在职业市场中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二是为将来的深造做准备。

做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自己的专业,在第二道题目中,我们想被调查者询问了有关对本专业了解方面的问题,只有4.7%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将近七成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认识模糊。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虽然打算毕业以后进行深造,抑或就业,但对自己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自己的专业)还是了解的有所不足。由此可见,虽然很多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只有以少部分同学能脚踏实地地做好细节工作。

总而言之,大一新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志向,并且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初步的规划,但依然有很多细节需要去了解,学习以及掌握。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哈佛商学院曾经做过一项抽样调查,问学生“十年后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100%的人选择在社会上拥有财富、成就和影响力。但是,他们中只有10%的人写下目标并作了规划。10年后,调查小组追踪发现,那10%为自己定下目标、作好规划的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是全部受访者的96%。这组数据,对于大一新生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从来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过长远规划,那么很可能等到了30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真正专长和对自己未来的准确定位,从而出现在毕业求职时处处碰壁,或对已有工作不太满足,不得不频繁转行,要花费很大力气和付出很大的机会成本,使自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相反,如果尽早完成一份完整而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么我们将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五.结束

完成了这次关于“上海电力学院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的问卷后,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这是我第一次做相关类型的调查,也许罗列的题目并不是十分合理,也许对样本的分析还有一些肤浅,但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与别人交流的一些技巧,并在沟通中与同学们一起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我们大一新生的重要性。

【第4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优秀调查报告

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时髦的话题,许多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网络上也大肆炒作,一时间职业生涯规划成了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所以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或冷眼相对,或茫然无以适从,或使规划流于形式,或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来'规划',这都会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 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 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主要内容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3、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第5篇】大学生职业规划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那个读了大学就有”金饭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作为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物大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的职业规划情况又如何呢?对此,我在湖南财专和互联网上对一些同学进行了调查。

调查人群以财专学生为主(17人,占85%),本科类学生为辅(3人,占15%)。其中大一10人(50%),大二8人(40%),大三2人(10%)。

在调查所学专业由谁选择的时候,7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选择的选项,25%的学生因学校调配学了现在所在专业,5%的学生因其他原因学现在所在专业。没有人选择父母亲戚帮他们选择了专业。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大的权力来决定自己所学的专业,父母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不可否认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而一部分学生因成绩等问题被学校调配专业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学校有时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但建议最好让学生学所选专业。

在调查是否喜欢所学专业时,40%的人很喜欢学的专业,40%的人有一点喜欢所学专业,15%的人不太喜欢所学专业,5%的人很不喜欢所学专业。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不太喜欢的人大都是因为爱好问题。而很不喜欢的人的专业也是他自己选的,当初选的时候就很糊涂,现在很不喜欢也不足为奇吧。

在调查小时候梦想的职业着一项中,教师(20%)、医生(20%)、金领(15%)、商人(10%)人数较多。很容易看出的一个道理:小孩子对乐于奉献的老师和救死扶伤的医生是非常崇拜的啊!至于金领这个行业,出来的时间并不长,据我所知在被调查这小时侯还未出现,即使出现了,也不是一个小孩所能想到的。

但我们再来看一看现在这些大学生们最想做的职业是什么。调查显示,比重最高的是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占20%。而想从事证券分析师、银行职员、投资人等金融领域的人占到35%。而始终坚持以教师为职业的就一人,但她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是乱写的”。而选择医生为职业的人只能说很抱歉没有了。

通过对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想从商的人越来越多,想从事金融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而从事教师、医生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商人的增多我们可以说是大学生的市场意识提高了,渴望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没有什么值得议论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无道理。但教师、医生行业人数的减少可能也说明一部分大学生对物质文明追求上升,对精神文明追求有所下降吧,又或是他们看到了一些社会的阴暗面后看法有所改变吧。(从事金融行业人数可能是因为调查主体是财经类院校学生,受到了所学专业影响。)

上大学前很深刻想过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的人为40%,想过一点点的为35%,没想过的为25%。上大学后认为与自己所想职业差距非常大的站60%,有一定距离的占35%,没有差距的占5%。由此可见,大多数人来上大学之前是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在上大学后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处境,直面就业的压力。

至于爱好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读书、运动。承认爱好与职业影响非常大的人占到60%,承认有影响但不大的占35%,认为没影响的占5%。又此看来,职业选择时还是应该考虑一下爱好的问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有自己的规划的。又到了毕业生离校的季节,祝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吧。

【第6篇】202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

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时髦的话题,许多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网络上也大肆炒作,一时间职业生涯规划成了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所以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或冷眼相对,或茫然无以适从,或使规划流于形式,或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来规划,这都会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 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 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主要内容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3、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5、实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

6、评估与反馈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规划流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这一环做不好或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问题。

职业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的启示

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一个人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施恩根据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对职业锚提前进行预测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职业锚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

有些人也许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锚是什么,直到他们不得不做出某种重大选择的时候,一个人过去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才会集合成一个富有意义的模式(或职业锚),这个模式或职业锚会告诉此人,对他或她个人来说,到底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

1、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

具有较强的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往往不愿意选择那些带有一般管理性质的职业。相反,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或功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

2、管理型职业锚

3、创造型职业锚

有些大学生有这样一种需要:建立或创设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件署着他们名字的产品或工艺、一家他们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们成就的个人财富等等。

4、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

有些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似乎被一种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需要所驱使着,他们希望摆脱那种因在大企业中工作而依赖别人的境况,因为,当一个人在某家大企业中工作的时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调动、薪金等诸多方面都难免要受别人的摆布。这些毕业生中有许多人还有着强烈的技术或功能导向。然而,他们却不是到某一个企业中去追求这种职业导向,而是决定成为一位咨询专家,要么是自己独立工作,要么是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中的合伙人来工作。

5、安全型职业锚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极为重视长期的职业稳定和工作的保障,他们似乎比较愿意去从事这样一类职业:这些职业应当能够提供有保障的工作、体面的收入以及可*的未来生活。这种可*的未来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计划和较高的退休金来保证的。对于那些对地理安全性更感兴趣的人来说,如果追求更为优越的职业,意味着将要在他们的生活中注入一种不稳定或保障较差的地域因素的话,那么他们会觉得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维持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职业锚的人来说,安全则是意味着所依托的组织的安全性。他们可能优先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因为政府公务员看来还是一种终身性的职业。这些人显然更愿意让他们的雇主来决定他们去从事何种职业。

职业锚理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进行自我定位。

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求职之前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先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先要弄清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兴趣、才能、学识适合干什么。可通过自我分析与可*的量表工具的测量,评估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价值观,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要相应地改变,打破传统的一业定终身的理念,就业、再就业是大趋势,职业生涯规划也随之根据各种变化来调整。所以环境的变化导致自我观念的变化,反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上来,就不能一次把终生的职业生涯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确定下来。

再者,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内容是职业准备、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

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职业生涯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一种观点认为职业生涯的阶段主要可分为:① 职业准备期 :职业准备期是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职业意向后,从事职业的心理、知识、技能的准备以及等待就业机会。每个择业者都有选择一份理想职业的愿望与要求,准备充分的就能够很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顺利地进入职业角色;② 职业选择期:这是实际选择职业的时期,也是由潜在的劳动者变为现实劳动者的关键时期。职业选择不仅仅是个人挑选职业的过程,也是社会挑选劳动者的过程,只有个人与社会成功结合、相互认可,职业选择才会成功。③ 职业适应期 :择业者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存在一个适应过程,要完成从一个择业者到一个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要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等。④ 职业稳定期 :这一时期,个人的职业活动能力处于最旺盛时期,是创造业绩、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当然职业稳定是相对的,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才流动加快的今天,就业单位与职业岗位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⑤ 职业结束期 :由于年龄或身体状况原因,逐渐减弱职业活动能力与职业兴趣,从而结束职业生涯。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自己的职业锚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第7篇】2022年大学生职业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那个读了大学就有”金饭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作为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物大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的职业规划情况又如何呢?对此,我在湖南财专和互联网上对一些同学进行了调查.

调查人群以财专学生为主(17人,占85%),本科类学生为辅(3人,占15%).其中大一10人(50%),大二8人(40%),大三2人(10%).

在调查所学专业由谁选择的时候,7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选择的选项,25%的学生因学校调配学了现在所在专业,5%的学生因其他原因学现在所在专业.没有人选择父母亲戚帮他们选择了专业.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有很大的权力来决定自己所学的专业,父母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不可否认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而一部分学生因成绩等问题被学校调配专业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学校有时要站在大局的角度考虑,但建议最好让学生学所选专业.

在调查是否喜欢所学专业时,40%的人很喜欢学的专业,40%的人有一点喜欢所学专业,15%的人不太喜欢所学专业,5%的人很不喜欢所学专业.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不太喜欢的人大都是因为爱好问题.而很不喜欢的人的专业也是他自己选的,当初选的时候就很糊涂,现在很不喜欢也不足为奇吧.

在调查小时候梦想的职业着一项中,教师(20%)、医生(20%)、金领(15%)、商人(10%)人数较多.很容易看出的一个道理:小孩子对乐于奉献的老师和救死扶伤的医生是非常崇拜的啊!至于金领这个行业,出来的时间并不长,据我所知在被调查这小时侯还未出现,即使出现了,也不是一个小孩所能想到的.

但我们再来看一看现在这些大学生们最想做的职业是什么.调查显示,比重最高的是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占20%.而想从事证券分析师、银行职员、投资人等金融领域的人占到35%.而始终坚持以教师为职业的就一人,但她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是乱写的”.而选择医生为职业的人只能说很抱歉没有了.

通过对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想从商的人越来越多,想从事金融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而从事教师、医生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商人的增多我们可以说是大学生的市场意识提高了,渴望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没有什么值得议论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无道理.但教师、医生行业人数的减少可能也说明一部分大学生对物质文明追求上升,对精神文明追求有所下降吧,又或是他们看到了一些社会的阴暗面后看法有所改变吧.(从事金融行业人数可能是因为调查主体是财经类院校学生,受到了所学专业影响.)

上大学前很深刻想过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的人为40%,想过一点点的为35%,没想过的为25%.上大学后认为与自己所想职业差距非常大的站60%,有一定距离的占35%,没有差距的占5%.由此可见,大多数人来上大学之前是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在上大学后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处境,直面就业的压力.

至于爱好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读书、运动.承认爱好与职业影响非常大的人占到60%,承认有影响但不大的占35%,认为没影响的占5%.又此看来,职业选择时还是应该考虑一下爱好的问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有自己的规划的.又到了毕业生离校的季节,祝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吧.

2017年大学生职业调查报告(2)

90年代新好青年,独生子女第一代……现在的大学生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11月20日后,各招生单位将会蜂拥进入各高校抢人才。那么究竟大学生们最喜欢去什么企业?他们的就业价值观是什么?他们怎么找工作? 最近,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大学就业》杂志所做的一份《首届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报告》就对此给出了答案。

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环境占13%、经济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专业对口占4%、出国机会占4%、解决户口占4%、知名度占2%。

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学生将它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凭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调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西安1%、重庆0.94%、武汉0.52%以及其他城市共占13.79%。

大学生想挣多少钱?

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们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XX元,认为XX-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数和1000-1500元其中认为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的与希望值在1000-1500 元的大学生数量相当,各约占15%。只有9.4%的人满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资。

据国家城调总队的XX年全国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为21577.24元。我们仅与深圳进行比较,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也不过1798元,可见,大学生对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较理想化的。

大学生,一定得“专业对口”吗?

那句成语“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当问到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时,44%的人回答“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30%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近3/4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两成。甚至为了某种原因愿意放弃专业的占5%。经常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第一个单位能留大学生多久?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相对来说在1-3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死守饭碗已经成为过去时,不跳槽才难。

当被问到“您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多久?”时,25%的人回答1-2年,29%的人回答2-3年。6%的人回答3-4年。还有18%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如果按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为5年的话,再加上还有2%的人只想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内会有70%的人离开第一份工作。希望“尽量稳定下去”的只有两成。

大学生们希望多大岁数功成名就?

59%的人希望能在28-35岁间打拼出一番事业。20%的人希望成功时间是25-28岁。大部分人期望的成熟期集中在25-35岁间。在35-45岁间磨练有成的占9%,无所谓的占9%,希望25岁以下年少即得志的占2%,希望自己在45岁以上才成功——宛如姜太公垂钓遇文王者最少,只占1%。

大学生找工作准备什么?

大学生们清楚地定位了自己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他们认为企业看重的个性应该是“勇于创新”(18%)、踏实(17%)、合作(16%)、乐于参与竞争(10%)等,与信息时代倡导的个性特征相吻合。

而面试是将这些自信和气质的外在化体现。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1/4的人觉得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必要购置的是“面试服装”,22%的人觉得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还有15%的人一定会在找工作过程中添置bp机,13%的人会特意购买电脑,当然书籍(8%)、上网卡(6%)、化妆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们为找工作做了预算,四成人准备花500-1500元,还有23%的人准备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准备花100元以下。

2017年大学生职业调查报告(3)

图书馆学毕业的学生到底到哪里去了?三个大的方面:图书馆,考研、出国,其他。其他是指就业未在图书馆的。这几年变化的一个趋势,从02-XX年,到图书馆的趋势有所下降,不去图书馆的有所上升。

有些人认为图书馆学教育适应面很广,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图书馆学学生大量不去图书馆,不能说是图书馆学教育的成功。

毕业的硕士生的去向,从这个图来看,48%到图书馆。还有一些教学,14%。还有13%的读博或者出国。25%其他行业。研究生是报了这个志愿,为什么还有25%的学生去了其他行业,值得我们思考。

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调查

这些年图书馆新进的员工中,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偏少。图书馆学毕业在图书馆任职情况来看。怎么发挥图书馆学毕业的专业特长,还是值得领导者思考的问题。

从图书馆学毕业发挥作用的情况来看,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发挥作用最好的岗位是分类编目,其次是文献采访和参考咨询。图书馆学毕业难以发挥作用的岗位是系统和网络维护和软件开发,还有一些是流通阅览。虽然流通阅览是占比例最多的岗位,还是有一些馆长认为他们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图书馆学毕业生不能胜任所在岗位工作的原因:

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学得不系统、不扎实;

图书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图书馆实践脱节;

图书馆学专业知识陈旧,跟不上图书馆实际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学课程太偏重理论性、方法与技术的内容偏少;

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缺乏其他学科知识背景。

对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表现请馆长进行了评价。认为他们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优秀的占61%,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88.6%,其次是团队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录用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 32.54%。

调查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贵馆招收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新员工,在求职者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您更倾向于?”共设计了5个选项。共有112份问卷参与回答了此问题。录用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 30.95。不考虑专业背景,关键看能力 20.63%。

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对图书馆职业的满意程度,47%满意,51%基本满意,不满意的只有2%。

图书馆员眼中的职业竞争力,认为不断地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最多的,跟对馆长的调查一致。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俄能力,还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图书馆学专业毕业认为自身从事图书馆职业的优势是系统的的图书馆学知识。

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与图书馆员的职业竞争力,方法类的课程,图书馆员们认为非常重要,接受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人可能理解得更深一些,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不是一种职业培训。专业课程对于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程度来看,他们认为实用性强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课程内容新颖。

最后一个是,不同教学形式对图书馆员职业竞争力的影响。最有收获的教学方式是课程实习。最不看重的是毕业论文。

毕业生对图书馆学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提出意见。认为最多的是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加强实践知识也是占比例比较多的。

2017年大学生职业调查报告(4)

一.引言

的次贷危机让我们当代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了在未来就业的严峻形势,因此,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严谨而认真的规划对于每一个同学都是必不可少的。由此为出发点,我进行了新生大学生活适应性调查,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对同学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有2个:

1.分析调查结果,进而探索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主流方向,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做探究与分析,最后给出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合理化建议。

2.通过本次调查,让同学们再一次准确认识到目前(尤其是次贷危机发生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

具体有以下2个要点:

1.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盒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理,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2.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尚处在职业生涯的准备或起步阶段,正因如此,一份科学,完善,可行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调查的形式为:

1.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调查,网络调查)。

2.向辅导员,职业规划师和学长询问意见建议与心得体会。

3.查阅相关资料(来源:网络、图书馆)。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一共设计了三道关于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并从大一的学生和网络问卷中随机调查了150份样本,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问题1:您认为大学生应该把重心放在?

a.全力学习,为以后的事业、深造做准备

b.以学习课程为主,兼顾社会锻炼

c.着重参加学生会等,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

d.直接参与社会

选项 a b c d

数据 14 118 13 5

问题2:您是否对本专业进行深入了解?

a.已有深入了解

b.了解一般

c.基本不了解

选项 a b c

数据 7 99 44

问题3:您将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a.毕业以后就业

b.毕业以后考研

c.毕业以后出国深造

选项 a b c

数据 44 83 23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问卷的结果中可以初步看出,在大学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88%)依然将学习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总体来说,大一新生认识到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并将继续学习以获得更高的学识来增加自己在未来就业中的身价砝码。但与此同时,只有9.3%的同学选择“尽全部精力学习”,而更多数同学选择了“以学习为主,兼顾社会锻炼”这一方式进行大学生活的安排,可见同学们普遍接受了“大学生活是我们走向社会的一个阶梯这一观点”,但同学们依然能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的主导作用,做到了本没有过分夸大所谓“能力”的作用而放弃学习。

在第三道题目中,我们直接向受访者询问了他们大学毕业以后的初步打算,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考研的道路,将近三成的同学选择了直接就业,还有15.3%的同学选择了出国进修。由此可以得出同学们在大学期间把重心放在学习上的意义:一是在院系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在职业市场中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二是为将来的深造做准备。

做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自己的专业,在第二道题目中,我们想被调查者询问了有关对本专业了解方面的问题,只有4.7%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将近七成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认识模糊。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虽然打算毕业以后进行深造,抑或就业,但对自己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自己的专业)还是了解的有所不足。由此可见,虽然很多同学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只有以少部分同学能脚踏实地地做好细节工作。

总而言之,大一新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志向,并且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初步的规划,但依然有很多细节需要去了解,学习以及掌握。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哈佛商学院曾经做过一项抽样调查,问学生“十年后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100%的人选择在社会上拥有财富、成就和影响力。但是,他们中只有10%的人写下目标并作了规划。10年后,调查小组追踪发现,那10%为自己定下目标、作好规划的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是全部受访者的96%。这组数据,对于大一新生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从来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过长远规划,那么很可能等到了30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真正专长和对自己未来的准确定位,从而出现在毕业求职时处处碰壁,或对已有工作不太满足,不得不频繁转行,要花费很大力气和付出很大的机会成本,使自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相反,如果尽早完成一份完整而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那么我们将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五.结束

完成了这次关于“上海电力学院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的问卷后,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这是我第一次做相关类型的调查,也许罗列的题目并不是十分合理,也许对样本的分析还有一些肤浅,但我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与别人交流的一些技巧,并在沟通中与同学们一起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我们大一新生的重要性。

【第8篇】大学生职业需求调查报告

图书馆学毕业的学生到底到哪里去了?三个大的方面:图书馆,考研、出国,其他。其他是指就业未在图书馆的。这几年变化的一个趋势,从02-xx年,到图书馆的趋势有所下降,不去图书馆的有所上升。

有些人认为图书馆学教育适应面很广,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图书馆学学生大量不去图书馆,不能说是图书馆学教育的成功。

毕业的硕士生的去向,从这个图来看,48%到图书馆。还有一些教学,14%。还有13%的读博或者出国。25%其他行业。研究生是报了这个志愿,为什么还有25%的学生去了其他行业,值得我们思考。

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调查

这些年图书馆新进的员工中,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偏少。图书馆学毕业在图书馆任职情况来看。怎么发挥图书馆学毕业的专业特长,还是值得领导者思考的问题。

从图书馆学毕业发挥作用的情况来看,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发挥作用最好的岗位是分类编目,其次是文献采访和参考咨询。图书馆学毕业难以发挥作用的岗位是系统和网络维护和软件开发,还有一些是流通阅览。虽然流通阅览是占比例最多的岗位,还是有一些馆长认为他们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图书馆学毕业生不能胜任所在岗位工作的原因:

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学得不系统、不扎实;

图书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图书馆实践脱节;

图书馆学专业知识陈旧,跟不上图书馆实际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学课程太偏重理论性、方法与技术的内容偏少;

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缺乏其他学科知识背景。

对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表现请馆长进行了评价。认为他们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优秀的占61%,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88.6%,其次是团队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录用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 32.54%。

调查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贵馆招收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新员工,在求职者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您更倾向于?”共设计了5个选项。共有112份问卷参与回答了此问题。录用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 30.95。不考虑专业背景,关键看能力 20.63%。

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对图书馆职业的满意程度,47%满意,51%基本满意,不满意的只有2%。

图书馆员眼中的职业竞争力,认为不断地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最多的,跟对馆长的调查一致。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俄能力,还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图书馆学专业毕业认为自身从事图书馆职业的优势是系统的的图书馆学知识。

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与图书馆员的职业竞争力,方法类的课程,图书馆员们认为非常重要,接受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人可能理解得更深一些,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不是一种职业培训。专业课程对于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程度来看,他们认为实用性强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课程内容新颖。

最后一个是,不同教学形式对图书馆员职业竞争力的影响。最有收获的教学方式是课程实习。最不看重的是毕业论文。

毕业生对图书馆学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提出意见。认为最多的是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加强实践知识也是占比例比较多的。

【第9篇】广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

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前所未有。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一是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二是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三是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本次调查包括广州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职业期望状况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

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与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只有21.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五花八门的专业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从而选了一个自己以后不喜欢的专业。另外,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个同学对考古学很有兴趣,但社会需求相对比较少,此时可能会产生心理冲突,也许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但赚钱的专业,梦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如果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势必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择业。

二、对自我认识程度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各面能力,兴趣等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较多的大学生未能很好地关注自身特点,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那么,这里便牵涉到了大学生就业生涯目标的问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4.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没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就有显著性差异,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园里,舒适、闲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绝对经济支持,使很多大学生忘却或暂时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很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的确是每天都只是读书,缺乏对就业的准确和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调查中,发现有73.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需要更详细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四、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将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城市位置、兴趣爱好、社会地位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见下图),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试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的被试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广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一下特点:(一)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低;(二)广州市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三)广州市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足,学生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四)广州市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特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第10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报告

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时髦的话题,许多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网络上也大肆炒作,一时间职业生涯规划成了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所以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或冷眼相对,或茫然无以适从,或使规划流于形式,或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来'规划',这都会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 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 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主要内容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3、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5、实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

6、评估与反馈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规划流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这一环做不好或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问题。

职业锚对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的启示

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一个人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以及态度和价值观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施恩根据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对职业锚提前进行预测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职业锚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过程所产生的动态结果。

有些人也许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锚是什么,直到他们不得不做出某种重大选择的时候,一个人过去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性向等等才会集合成一个富有意义的模式(或职业锚),这个模式或职业锚会告诉此人,对他或她个人来说,到底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种职业锚:

1、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

具有较强的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的人往往不愿意选择那些带有一般管理性质的职业。相反,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或功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

2、管理型职业锚

有些人则表现出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动机,承担较高责任的管理职位是这些人的最终目标。当追问他们为什么相信自己具备获得这些职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时候,许多人回答说,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有资格获得管理职位,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人际沟通能力(在各种层次上影响、监督、领导、操纵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际危机面前只会受到激励而不会受其困扰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较高的责任压力下不会变得无所作为的能力)。

3、创造型职业锚

有些大学生有这样一种需要:建立或创设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件署着他们名字的产品或工艺、一家他们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们成就的个人财富等等。

4、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

有些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似乎被一种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需要所驱使着,他们希望摆脱那种因在大企业中工作而依赖别人的境况,因为,当一个人在某家大企业中工作的时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调动、薪金等诸多方面都难免要受别人的摆布。这些毕业生中有许多人还有着强烈的技术或功能导向。然而,他们却不是到某一个企业中去追求这种职业导向,而是决定成为一位咨询专家,要么是自己独立工作,要么是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企业中的合伙人来工作。

5、安全型职业锚

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极为重视长期的职业稳定和工作的保障,他们似乎比较愿意去从事这样一类职业:这些职业应当能够提供有保障的工作、体面的收入以及可*的未来生活。这种可*的未来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计划和较高的退休金来保证的。对于那些对地理安全性更感兴趣的人来说,如果追求更为优越的职业,意味着将要在他们的生活中注入一种不稳定或保障较差的地域因素的话,那么他们会觉得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维持一种稳定的、有保障的职业对他们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对于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职业锚的人来说,安全则是意味着所依托的组织的安全性。他们可能优先选择到政府机关工作,因为政府公务员看来还是一种终身性的职业。这些人显然更愿意让他们的雇主来决定他们去从事何种职业。

职业锚理论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进行自我定位。

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环节,它决定着个人职业生涯的方向,也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求职之前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先要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先要弄清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兴趣、才能、学识适合干什么。可通过自我分析与可*的量表工具的测量,评估自己的职业倾向、能力倾向和职业价值观,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当今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化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要相应地改变,打破传统的'一业定终身'的理念,就业、再就业是大趋势,职业生涯规划也随之根据各种变化来调整。所以环境的变化导致自我观念的变化,反映到职业生涯规划上来,就不能一次把终生的职业生涯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确定下来。

再者,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内容是职业准备、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

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来看,职业生涯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一种观点认为职业生涯的阶段主要可分为:① 职业准备期 :职业准备期是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职业意向后,从事职业的心理、知识、技能的准备以及等待就业机会。每个择业者都有选择一份理想职业的愿望与要求,准备充分的就能够很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顺利地进入职业角色;② 职业选择期:这是实际选择职业的时期,也是由潜在的劳动者变为现实劳动者的关键时期。职业选择不仅仅是个人挑选职业的过程,也是社会挑选劳动者的过程,只有个人与社会成功结合、相互认可,职业选择才会成功。③ 职业适应期 :择业者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存在一个适应过程,要完成从一个择业者到一个职业工作者的角色转换。要尽快适应新的角色、新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人际关系等。④ 职业稳定期 :这一时期,个人的职业活动能力处于最旺盛时期,是创造业绩、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当然职业稳定是相对的,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才流动加快的今天,就业单位与职业岗位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⑤ 职业结束期 :由于年龄或身体状况原因,逐渐减弱职业活动能力与职业兴趣,从而结束职业生涯。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侧重点在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三个阶段。大学生要对职业进行物质、心理、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充分的准备,还要根据各方面的分析与自己的职业锚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活动要有一定的合理的心理预期,包括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都要快速适应,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第11篇】大学生职业需求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职业需求的调查报告

图书馆学毕业的学生到底到哪里去了?三个大的方面:图书馆,考研、出国,其他。其他是指就业未在图书馆的。这几年变化的一个趋势,从02-xx年,到图书馆的趋势有所下降,不去图书馆的有所上升。

有些人认为图书馆学教育适应面很广,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图书馆学学生大量不去图书馆,不能说是图书馆学教育的成功。

毕业的硕士生的去向,从这个图来看,48%到图书馆。还有一些教学,14%。还有13%的读博或者出国。25%其他行业。研究生是报了这个志愿,为什么还有25%的学生去了其他行业,值得我们思考。

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调查

这些年图书馆新进的员工中,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偏少。图书馆学毕业在图书馆任职情况来看。怎么发挥图书馆学毕业的专业特长,还是值得领导者思考的问题。

从图书馆学毕业发挥作用的情况来看,图书馆学专业毕业发挥作用最好的岗位是分类编目,其次是文献采访和参考咨询。图书馆学毕业难以发挥作用的岗位是系统和网络维护和软件开发,还有一些是流通阅览。虽然流通阅览是占比例最多的岗位,还是有一些馆长认为他们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图书馆学毕业生不能胜任所在岗位工作的原因:

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学得不系统、不扎实;

图书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图书馆实践脱节;

图书馆学专业知识陈旧,跟不上图书馆实际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学课程太偏重理论性、方法与技术的内容偏少;

图书馆学专业学生缺乏其他学科知识背景。

对图书馆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工作表现请馆长进行了评价。认为他们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优秀的占61%,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88.6%,其次是团队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录用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 32.54%。

调查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贵馆招收从事专业性工作的新员工,在求职者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您更倾向于?”共设计了5个选项。共有112份问卷参与回答了此问题。录用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 30.95。不考虑专业背景,关键看能力 20.63%。

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对图书馆职业的满意程度,47%满意,51%基本满意,不满意的只有2%。

图书馆员眼中的职业竞争力,认为不断地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最多的,跟对馆长的调查一致。不断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俄能力,还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图书馆学专业毕业认为自身从事图书馆职业的优势是系统的的图书馆学知识。

图书馆学专业课程与图书馆员的职业竞争力,方法类的课程,图书馆员们认为非常重要,接受过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人可能理解得更深一些,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不是一种职业培训。专业课程对于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程度来看,他们认为实用性强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课程内容新颖。

最后一个是,不同教学形式对图书馆员职业竞争力的影响。最有收获的教学方式是课程实习。最不看重的是毕业论文。

毕业生对图书馆学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提出意见。认为最多的是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加强实践知识也是占比例比较多的。

【第12篇】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调查报告

90年代新好青年,独生子女第一代……现在的大学生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11月20日后,各招生单位将会蜂拥进入各高校抢人才。那么究竟大学生们最喜欢去什么企业?他们的就业价值观是什么?他们怎么找工作? 最近,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大学就业》杂志所做的一份《首届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报告》就对此给出了答案。

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环境占13%、经济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专业对口占4%、出国机会占4%、解决户口占4%、知名度占2%。

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学生将它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凭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调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西安1%、重庆0.94%、武汉0.52%以及其他城市共占13.79%。

大学生想挣多少钱?

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们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XX元,认为XX-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数和1000-1500元其中认为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的与希望值在1000-1500 元的大学生数量相当,各约占15%。只有9.4%的人满意每月1000元以下的工资。

据国家城调总队的XX年全国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深圳,人均为21577.24元。我们仅与深圳进行比较,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也不过1798元,可见,大学生对自己薪金的期望是比较理想化的。

大学生,一定得“专业对口”吗?

那句成语“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当问到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时,44%的人回答“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30%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近3/4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两成。甚至为了某种原因愿意放弃专业的占5%。经常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

第一个单位能留大学生多久?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稳定性相对来说在1-3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死守饭碗已经成为过去时,不跳槽才难。

当被问到“您打算在第一个单位工作多久?”时,25%的人回答1-2年,29%的人回答2-3年。6%的人回答3-4年。还有18%的人回答在“合同期内”,如果按照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为5年的话,再加上还有2%的人只想在第一个单位工作“一年以下”,5年之内会有70%的人离开第一份工作。希望“尽量稳定下去”的只有两成。

大学生们希望多大岁数功成名就?

59%的人希望能在28-35岁间打拼出一番事业。20%的人希望成功时间是25-28岁。大部分人期望的成熟期集中在25-35岁间。在35-45岁间磨练有成的占9%,无所谓的占9%,希望25岁以下年少即得志的占2%,希望自己在45岁以上才成功——宛如姜太公垂钓遇文王者最少,只占1%。

大学生找工作准备什么?

大学生们清楚地定位了自己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他们认为企业看重的个性应该是“勇于创新”(18%)、踏实(17%)、合作(16%)、乐于参与竞争(10%)等,与信息时代倡导的个性特征相吻合。

而面试是将这些自信和气质的外在化体现。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1/4的人觉得在求职过程中最有必要购置的是“面试服装”,22%的人觉得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还有15%的人一定会在找工作过程中添置bp机,13%的人会特意购买电脑,当然书籍(8%)、上网卡(6%)、化妆品(3%)等也是不可少的。他们为找工作做了预算,四成人准备花500-1500元,还有23%的人准备花1500元以上,只有8%的人准备花100元以下。

【第13篇】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的调查报告范文

鉴于本人上学期在学校就业办当学生助理及我姐是今年的,我对相关的就业信息较为关注和了解。因此,寒假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家庭,而且关系到学校办学、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目前,“市场导向、政治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各高等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无一不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重视和发展信息化建设,在充实利用毕业生就业的各种资源上下功夫。但我个人认为,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就业过程中带有根本性、长远性的一个问题。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调查报告得出的一组组数据对上述问题的论证:2022年大学生就业调查中显示,六成人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半数人认为托熟人求职最有效,六成用人单位称课程设置不合理。据《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高校生达到413万,比去年增加了75万,增长率为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这将意味着,将近有六成的面临岗位缺口。并且通过对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相关人士得出:24.14%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9.8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头痛的问题。另外一组数据表明,高达5 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而且,就这一点上,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我们对当今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再从我们学校近年的就业情况来折射出广东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情况:

三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生源地情况

生源地 生源地人数 在此生源地就业人数 回生源地人数(含未就业) 回生源地率 回生源地就业人数 相对应就业率

广东省湛江 249 239 125 50.20% 71 56.80%

广东省茂名 145 123 62 42.76% 35 56.45%

广东省阳江 61 31 30 49.18% 17 56.67%

广东省江门 108 126 66 61.11% 41 62.12%

广东省云浮 46 42 30 65.22% 21 70.00%

广东省肇庆 77 75 54 70.13% 43 79.63%

广东省佛山 1056 817 972 92.05% 843 86.73%

广东省南海 1177 1309 970 82.41% 817 84.23%

广东省广州 476 508 424 89.08% 296 69.81%

广东省中山 37 35 34 91.89% 27 79.41%

广东省珠海 49 57 45 91.84% 28 62.22%

广东省东莞 42 48 39 92.86% 31 79.49%

广东省深圳 83 91 79 95.18% 43 54.43%

广东省惠州 126 119 72 57.14% 55 76.39%

广东省清远 68 47 36 52.94% 25 69.44%

广东省韶关 104 105 59 56.73% 32 54.24%

广东省河源 77 67 35 45.45% 27 77.14%

广东省汕头 234 209 131 55.98% 100 76.34%

广东省汕尾 72 90 32 44.44% 16 50.00%

广东省揭阳 147 125 60 40.82% 35 58.33%

广东省梅州 196 169 73 37.24% 53 72.60%

广东省潮州 126 113 72 57.14% 50 69.44%

北京市海淀区 1 1 0 0.00% 0 0.00%

四川省成都市 1 0 0.00% 0 0.00%

湖南省宜章县 1 1 100.00% 1 100.00%

广西壮族自治氏荔蒲县 1 1 0 0.00% 0 0.00%

海南省儋州市 1 1 0 0.00% 0 0.00%

河南省新乡市市辖区 1 1 0 0.00% 0 0.00%

黑龙江省肇源县 1 1 0 0.00% 0 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辖区 1 1 1 100.00% 1 1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1 1 0 0.00% 0 0.00%

云南省曲靖市市辖区 1 2 0 0.00% 0 0.00%

安徽省庐江县 1 1 0 0.00% 0 0.00%

湖北武汉市 1

总计 4771 4556 3502 73.40% 2708 77.33%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就业率总体情况不错,回生源地发展的学生广东省的所占比率较多,其他省市回生源地发展的人数较少,多数人都选择留在广东省工作。

我校之所以取得如此可喜的就业率,与我校开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是分不开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的职业及承担的职业角色的发展道路,它是由个体的自我概念、职业兴趣和爱好、职业意向、职业行为、专业和工作的匹配等有机整合。按照spear的生涯时空发展理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大致分成:成长——幻想、兴趣、能力阶段;探索——明确、细化、实施阶段;明确——稳定、巩固、进步阶段;维持——把握、更新、改革阶段;脱离——减退、退出阶段。职业生涯探索阶段恰好是大学生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教育有必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

同时,高等学校重视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控制人才在市场上高流动状况及流动的无序性,使学生理性地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给自己一个理性、正确及相对准确的定位,使得目前高等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出现的“抢业”、盲目择业”、“高违约章”、“高就业成本”等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克服用人单位缺少“想聘之才”、学生“无业可就”的现象,使社会更加稳定和有序。

但是,目前大部分毕业生没有一个完善的自我概念,不懂得规划职业生涯,对自己的发展计划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准确进行职业定位。这说明,我们虽然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强调毕业生就业指导,但目前提供的就业指导,但目前提供的指导教育还不是全面的系统的,还不是一种能够真正满足学生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实现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统一的指导教育,还没有真正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向毕业生提供一种整合服务。

据我在校期间,作为就业办助理协助一些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过程中,我对06届毕业生的师兄师姐进行了个别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06届毕业生对于就业,信心略显不足。对就业形式表示不乐观,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应对能力差,工作经验贫乏。

(2)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金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3)“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思想主流,由此可能引发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较大的差异。

(4)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籍贯、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就业的选择都偏向于珠三角。

(5)要充分认识“德才兼备”的重要性。

由此,大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设计,真正把握这许多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直接关系到未来人生的基本走向与成就。

作为校方,像我们的就业指导中心,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指导和教育。

根据近年来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下表)

单位性质 人数 所占百分比

企业 2556 53.54%

升学(出国)人数 585 12.25%

自主择业(其他灵活就业) 242 5.07%

其他事业单位 168 3.52%

普教系统 99 2.07%

国家机关 74 1.55%

国有单位 36 0.75%

自主创业 22 0.46%

高等院校 8 0.17%

党群系统 1 0.02%

退学及休学学生 7 0.15%

结业生 1 0.02%

其他未知 450 9.43%

未就业 525 11.00%

总计 4774

就上表,我们作为就业指导中心,要针对大部分学生选择民营、私营的展开集体指导,对个别的就业群体开展教育,那样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上岗人数,帮助未就业的学生。

并且,要针对本校区的本专科学生的专业特色开展工作,力求更多企业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为我校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

总的来说,就是培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以及提供正确的自我评估的教育与指导;当学生进行职业探索时,要为其创造合适的实训、实践机会;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培训和指导;提供相应的心理指导和帮助。

总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实现时下的愿望,实现预定的目标,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满足,每天快乐充实的学习生活,这已经是我们大学生涯的成功之道。珍惜机会吧,成功不会太远。

【第14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调查报告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调查显示,就业压力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最主要的困扰,作为大学生最为关心的大事——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呈现的新情况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背景紧密相连,当代大学生就业背景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就业问题一直都面临很大的挑战,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所以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尽早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很重要的。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的目的

通过学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我想实地了解一下更多企业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要求和对毕业生的人才需求情况。此次“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报告”主要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职业发展的看法和前景展望;

2、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

3、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看法和所面临的困难

(二)调查形式

1、时间:201*年3月25日

2、方式:访谈

3、被调查者:谭旺

(三)调查内容

1、该企业在用人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对大学生的要求);

2、基于当代大学的不足,该企业使用大学生的情况(人数、比例、需求);

3、我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

三、调查的结果

(一)该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1、扎实的理论知识与相关的实习经验现结合

对于我们专科生来说,学历首先就是我们的一个不利的优势,而且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与我们一起面临就业,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和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对于企业来讲他们看重的是你的做事能力和精湛的业务素质。

2、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1)从诚信方面,为人要诚实,不能投机取巧,要踏踏实实。多数企业要求员工具有忠诚度,不要想着这山盼着那山高。

(2)拼搏方面的,雇主都喜欢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很高的兴趣,并能够持之以恒的进行全身心投入,热爱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

(3)个人修养方面,具有自知之明,谦虚、好学,努力进取,具有团队精神,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能够影响其他成员,树立标杆模范。

(4)技能方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胜任,并能不断的进行创新,熟练掌握并能运用适应自己岗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3、企业用人的四原则

(1)创造利润

这是企业对员工最本质的要求。也就是说,从根本上讲,企业聘用员工是为企业盈利服务的,它需要员工从一些特定方面贡献自己体能和智能,从而保质保量并且最好是超额地完成企业所希望看到的工作结果。在此过程中,企业总是希望员工工作的结果(价值)大于它为获得员工的工作成果所付出的代价。

(2)服从

在现实中,当不能用利润标准来考核员工的绩效时,一些服从性较好的员工便往往被认为是好员工。也因此之故,不论在西方企业中,还是在东方企业中,服从成为企业衡量员工素质和能力高低好坏的重要指标。

(3)适应性

每一个员工的dna、受教育的背景和经验都不一样,而企业要求员工们遵守的则是“一视同仁”的企业标准。这就对员工构成了一个要求:适应性。这个要求存在的逻辑之一是,有差异的个体之间需要相互适应,才能维持组织的和谐和效率,而组织的和谐和效率是保障企业盈利的条件。另有一个原因: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处在永恒的和多样的变化之中,环境变化之后抑或是之前,企业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实现利润,会经常创新自身的标准,因而它进一步要求它的员工具有适应新标准的能力。

(4)形象

这是一个企业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构成的非常残酷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又并非不公平的要求,“形象”往往被企业看作是自己公司的形象体现。这一针对各具体岗位员工的“外在”要求,来自社会价值标准,即当一个社会普遍认为某一岗位应当由某种类型的人来做时,一个具体的企业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类似的标准评估相应岗位的人才。

(二)大学生的不足与缺陷,该如何改进

(1)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拥有自己的专科学历、专业知识、和实习经历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我们那需要改进的是我们的眼高手低思想和做事能力。

(2)端正心态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期望、自己的目标要是定的太高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很难成功。所以我们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恰当的定位和目标,一步步的来实现,我们可以先就业再择业,这样可以不断学习和总结。

(三)该企业使用大学生的情况

1、该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大学生的需求是比较好的,首先自己本身就是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他们愿意接受有自主创业想法的人才,只要有胆识的、有能力都可聘用。

2、该企业中的大学生人数和比例人数不多还处于创业和完善阶段,但是,该企业新型的人才,每年都会组织校园招聘活动广招人才。

(四)调查体会

通过此次的实地调查我真的是体会很深啊,每个人都会有创造一番事业,成就自己一生的梦想,但是有多少人会去做呢?有多少人会事先做好准备,准备随时出击呢?但是谭旺会这样,他跟我讲:“想做就去做,不要瞻前顾后,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在访谈过程中,谭旺在说到创业人脉积累时,还笑谈自己身在校园却时常与外面的商店老板或国内公司经理闲话家常,有事没事就与老板或者比他阅历广泛的业务员聊聊天。“多个朋友多个多条路。你把它当成生意人,他也那生意的嘴脸对你;你对他以诚相待,他也把你当朋友。做生意、创业并不需要太功利,毕竟交朋友本身就有益于身心。说罢哈哈大笑。”从他的谈吐中我丝毫感受不到创业的的艰难,他爱很乐观也很执着。

每个人都有创业的梦想,每个想创业的人都在为自己寻找机会, 谭旺也不过是他们众多人中普遍的一员。只不过他自己明白:“想”与“做”永远是两码事,想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就必须按照自己的设想,立足专业,走出校园,走出常规,坚定不移的去做!

【第15篇】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报告

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所以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或冷眼相对,或茫然无以适从,或使规划流于形式,或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来'规划',这都会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职业生涯规划及其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 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 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主要内容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评价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2、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3、环境评价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

4、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才能、性格、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5、实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

6、评估与反馈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个规划流程中正确的自我评价是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环节,这一环做不好或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问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zzj/diaocha/42nrd4.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