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

某县林地资源开发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某县林地资源开发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我县林地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某县林地资源开发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省**县位于**省北部,属黄泛冲击平原。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引进南方意杨栽植成功以来,**的杨树栽植面积逐年增加,到目前,**县森林覆盖率已达42,拥有意杨成片林60万亩,木材加工企业1000多家,年加工木材100万m3。2014年,**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称号,2014年9月,中国杨树节暨首届中国杨树产业博览会在**县成功举办,使“中国意杨之乡”响彻海内外。

随着开发利用杨树林地资源,延伸农民增收链条,成为**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充分的调研,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思路:60万亩林地资源中,可开发利用的有45万亩,其中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6万亩。“十一五”期间,将建设6个产值超1亿元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基地,10个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产值在1亿元以(在好范 文 网搜索更多的文章:)上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示范村;扶持500个主营产业突出、年产值超百万元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大户。林地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将达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2014元以上,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将累计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确保林地资源开发合理有序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大力实施微型林网建设工程、河渠绿化工程、绿色通道工程、高地岗区和沿湖低洼地造林工程、庄台林改造工程以及四旁植树工程等绿化造林重点工程,确保每年新植杨树500万株,逐步实现“意杨之乡,生态家园”的目标。在林木采伐过程中坚持林地总面积不减、林木总量不减的原则,确保林业资源动态平衡、逐年递增。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林地优势特色产业林农复合经营是林、农、牧、副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高产出的复合生产系统,具有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的特点。进行林地综合开发利用要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外向型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立和培育林地特色产业。在徐淮高速路、泗沭路等绿色通道两侧建设菌菜产业带,重点发展食用菌,推进我县食用菌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在六塘河建立水禽养殖产业带,发展四季鹅、草鹅、优质商品鸭;在黄河故道建设家畜、家禽养殖带,充分利用林地草场优势,稳步发展食草型养殖业,发展生态猪、生态鸡、生态羊,加快畜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规模效益;在沿湖乡镇建设水产养殖产业带,开发大面积的滩涂和滩地,利用沟河发展养殖业,使农、林、渔有机结合,形成多产业结构。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建设林地资源综合开发载体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1)催生一批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围绕畜禽、菌菜两大支柱产业,鼓励投资者兴办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2)培大一批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的成长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引导省食品集团**养殖场等企业,抓好产、加、销一体化经营。(3)配套一批产业发展服务流通型农业企业。积极引导饲料加工企业、家畜家禽种苗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服务型农业企业瞄准市场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加强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

开发打造绿色品牌,抢占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制高点充分利用中国“意杨之乡”的绿色品牌,开发绿色有机产品项目,构建绿色有机产品通道,引导绿色有机产品消费。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易会、产品洽谈会,大力宣传林地绿色产品营养价值,突出其绿色品质和保健功能,扩大产品品牌效应。要从原料到成品,从产品到包装,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监测,树立良好的林地产品信誉。要大打有机绿色产品品牌战,提高林地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塑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依托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为主体的自然水系,集地貌、河流、农田、园林、人文景观为一体,最终建成以森林资源、生态观光、娱乐休闲、避暑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历史研究等为主题的森林公园,推动生态旅游与林业生产共同发展。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林地水系整理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等。建立精干、高效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兴农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健全植物病虫草综合防治和动物重大疫病防治体系,为全县林地资源综合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安全保证。加强信息技术在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引导林地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民协会组成大型、多级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及时为林地种养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第二篇: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某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矿产资源做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合理开发和加工利用,必将带动当地矿产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县应该认清湘南大开发的新形势,抢抓机遇,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拉伸我县第二产业,尤其是矿产品精深加工业的产业链,加速推进县新型工业化,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逐步与粤

港澳产业地区实行对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交通与矿产资源概况

县位于郴州市的东南端,东界江西省崇义县,南接广东仁化县、乐昌市,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说。濠头、集龙、热水3乡镇与江西的崇义县接壤,三江口、大坪、井坡、小垣、盈洞、文明6乡镇与广东省的仁化县、乐昌市相连。省道s324线、县道三塘公路通往江西;106国道、三长公路、井小公路、盈九公路以及已开工建设的厦蓉高速段连接广东。交通便利,给我县与粤港澳经济快速对接和经济合作提供了条件。

县有着明显的矿产资源优势,矿种多,有色金属矿尤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铁、钨、钼、铋、莹石等23种。现已开采的有铁、钨、钼、铋、煤、萤石等。钨、钼、铋分布在小垣、井坡、大坪、三江口、热水、濠头、马桥、附城等乡镇。铁矿分布在附城、大坪、井坡、永丰一带。煤矿分布在文明、外沙、濠头、土桥等地。石灰石是县内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建材资源,主产于土桥、外沙、延寿、文明、田庄、泉水、永丰等乡镇。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特有的区位、资源优势为经济提供了先天的发展条件。我县必须抢抓机遇,在实施“向南要市场、向北争政策、向内挖潜力”战略举措中,重点把握来之不易的政策支持、深挖自身潜力,积极与南方发达地区实行良性快速对接。但目前我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缺乏有效的监管、规划,并伴随较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合过程中,仍存在较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资源的非法、无序开采严重,整合难度大。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源开采、利用长期缺乏有效监管,无证开采、权力寻租违规开采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权力的介入造成当地行政部门在整治非法矿山时难以落实工作,无法彻底根治非法采矿的混乱局面。

2、乱采乱开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矿产资源大量集中无序开采,矿区周边环境不可能承载如此严重的环境破坏。植被、山林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人居房屋没有了基石作依托,地下水断流,地基下沉等现象越发严重,甚至作为农民生存之本的耕地也逐步遭受到毁灭性破坏。

3、有水快流思想依然严重,矿产资源在某些地段出现枯竭。矿产资源做为不可再生资源,在不合理开采之后必将枯竭。资源无计划粗放开采、利用率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并没有带动当地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县乡的新型工业化程度依然低下,许多矿产资源在开采提炼之后直接卖往外地,并没有给当地生产力、工业化带来较大促进。仅单纯属于资源输出型。截止目前,县区内还未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矿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体系和引进有实力企业与当地资源产品形成配套互补,由此造成当地矿产品缺乏高科技含量,市场价值、附加值不高,这严重阻碍我县经济和相应产业做大做强。

三、整合县域矿产资源,加速相关产业对接

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对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自主性是经济发展、产业进步的根本动力。县虽矿产丰富,但与之配套的产业链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缓慢。但如今政策强、趋势明,我县承接发达地区第二产业转移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

1、提升有色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一是领导把关,带头引进先进的矿产加工技术、企业,针对当地各乡镇矿产情况制定引进项目计划,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二是重视技能培训。形成“理论+技术+培训”的模式,要求在当地招收的工人、管理人员,迅速掌握各自企业的高新科技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三是重点抓现有工业园区,切实把污染大、科技含量不高、不对口的企业清除出园区,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保型、能支撑当地矿产加工产业链的大中型企业。四是整合矿产资源,引进科技含量高的矿产品加工企业,对初级矿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从而拉长加工产业链,形成“采矿+选矿+冶炼+初成品+科技产品”的格局。从而促进我县新型工业化,提升县承接发达地区科技产业的能力。四是优化环境,提供资金、人力资源和优惠政策,筑巢引凤。

2、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实现资源有序开采。严厉整治、查处官商勾结合营矿山的行为;打击各类非法违规开采,严格审查开采企业的资质,确保新秩序的建立和完善。

3、控制开、选、冶等企业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利用先进技术、预警系统对污染源进行跟踪、观察,并联合环保、国土等部门切实抓

好污染处理、生态环境的恢复,确保矿区人民生产、生活安定和谐。

4、破除有水快流、乱采乱开的思想。坚持合理开采、充分利用,促进第二产业与发达地区长效对接,促进矿产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各级行政部门责、权、利对等的工作模式。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国家政策,也要适当考虑当地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提高部门的行政

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相应的决策权限和能力,减少因责任大,权、利小或无带来的巨大压力。可特许支持乡镇一级在本区域内限量兴办乡镇矿产加工企业,确保企业能自主创新、自主经营,整体走上集团式发展道路。

依托资源优势,用大产业驱动大发展。整合矿产资源,加速与粤港澳建立对接,提升矿产品精深加工,是我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湘南大开发的必然要求。坚持因地置宜,以产业建设为重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工业园为平台,集中力量抓好矿产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才能为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篇:某县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调研报告

为切实做到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永续利用”,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近期笔者随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对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记录于后:[本站文章- 找范文,到本站]

一、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政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上下齐心,艰苦创业,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较好成效。全市主要景区景点旅游公路已基本建成,移动电话网络基本实现了无缝覆盖,水、电、程控直拔电话、闭路电视等基础设施亦基本具备,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初见成效,城市旅游功能日趋完善。在开发的同时,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也提上了议事日程,有的成立了景区(点)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专门机构,落实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使文物古迹得以修复和利用。2014年共接待游客12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27亿元人民币,2014年共接待游客1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1亿元人民币,2014年1-9月共接待游客200.1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68亿元人民币,仅十一黄金周游客量就达15.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67.1万元人民币。

**属旅游温冷地区,景区景点开发建设起步较晚,虽有后发优势,也还存在以下薄弱环节:一是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我市旅游资源对外宣传渠道不宽,缺乏力度和强大的气势及较高的宣传层面。二是保护力度不大。有的地方景区(点)保护区域来进行明确界定,开发控制不严,部分优秀资源经多年改造,与传统风貌茫然无存。三是开发进展较慢。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部分景(区)点接待设施尚有待完善。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形象。

一是在中国著名旅游网上精心制作网页,及时通过互联网将**旅游信息传向世界各地。二是在省以上主要媒体特别是在旅游电视、报纸上进行滚动式轰炸宣传,形成强烈的视听冲击,拓展并巩固外界对**旅游的注意力。三是策划组织在**开展富有创意的节庆活动,全力以赴搞好“中国百姓生活游”主题活动四川启动仪式,并辅之以如思源文化节、华蓥山庙会、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岳池农家文化节、邻水脐橙文化节,以节造势,扩大**对外影响和知名度。四是加强与主要客源地的互动,采取多种形式到重庆、北京、上海、深圳及港澳等地宣传促销。五是积极参加全国、全省的旅游交易活动。六是积极申报思源广场“实事求实”宝鼎吉尼斯世界纪录,以丰富**人文标志。七是征集确定**旅游形象标志,在入境处、主要景区及城区游客集散地凸显出来,给游客以深刻的烙印,同时继续办好本地媒体的专题节(栏)目,强化对内宣传,增强市民的旅游服务意识,营造旅游良好环境。

(二)加大保护力度,在保护的前提下搞好开发。

----搞好旅游规划。要督促各地尽快完成旅游总体规划和景区(点)的修建性详规、控制性详规,旅游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遵循规划,决不允许违背规划乱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发生。

----强化资源保护。要对“三窑三场”进行彻底整治,消除景区内及进入景区沿途的视觉污染;坚决打击滥砍乱伐、乱挖乱建的行为,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搞好生态建设。要将水保、退耕还林、天保等国家扶持的项目向旅游区倾斜,并恢复以规划景区红线内的生态植被。应控制景区游人数量,杜绝违背生态学原则的建设和行为,确保生态平衡。

----维护文物安全。文物、文化遗产要遵循“保护、开发、利用、效益”的原则,必须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特别是古建筑,决不能随意拆迁、改造,开发也必须是恢复性开发,以加大对文物、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力度,确保文物安全。

(三)加大开发力度,充分发挥资源效益。

----着力夯实基础设施。硬化或油化通往主要景区景点的公路,开通旅游专线客运。同时,要继续完善主要景区景点的水、电、通讯、闭路电视、因特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建好旅游目的地。除打造好城市这个游客集散地外,以邓小平故居保护区为龙头、以华蓥山为重点、以独特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必须争分夺秒加快速度,确保“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旅游线路各节点目的地的建成。

----配套完善推出的旅游线路各个环节上的餐饮、住宿、购物、厕所、医疗、邮政等相关设施。

----研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市场前景的旅游商品,特别是邓小平同志百周年诞辰系列纪念品。

(四)必须强化落实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力度,强化职能,加强协调,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旅游部门全力抓,成员单位配合抓的良好格局。市级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协作配合,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共谋旅游业的发展。尽快健全市、县、景区旅游管理工作机构,保证有人办事,有能人办事,有条件办事。

----扩大对外开放。力保正式签约旅游项目的商家加快项目的建设速度,如期竣工运营;力促达成意向协议的商家达成正式开发协议,尽快开工建设;力备一

批市场前景好、建设基础条件具备的包括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服务设施在内的旅游项目,积极参加招商洽谈会,力求取得实效。

----加大导向投入。要研究制定并落实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投资、贷款等财政、金融政策和旅游企业发展优惠政策以及相关部门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市、县两级财政都要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打入预算盘子,使旅游规划、公益性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宣传促销及旅游人才培养有相应的经费保障。

-----争取国省支持。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灵活多样的公关活动,打好“邓小平故里”牌,争取成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列为西部地区重点旅游线路重要节点,争取旅游国债支持,从而为**旅游业的腾飞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外部动力。

----加强行业管理。要积极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规范各个环节的旅游服务。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的规范整顿工作,净化**旅游市场。依法治理,严肃查处违规违章的人和事,确保游客的合法权益,把**建成旅游安全与服务最佳目的地。

-----提高服务水平。应开放旅游企业市场,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引市外、省外有实力的知名旅游企业到**经营,优化**旅游企业结构。应在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的同时,探索规范化管理的新路子,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通过自学、委培、培训、引进、在本地大、中专包括职业高中设立旅游专业等方式迅速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造就更多的优秀旅游人才。

----逗硬考核奖惩。对旅游业发展实行单项目标管理,进入年底综合目标考核,对完成目标任务好的单位及责任人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及责任人进行处罚,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作为综合评价市级机关和各区(市、县)领导班子及成员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某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县是集“边、山、少、穷、战”为一体的全国首批重点扶持开发县,位于**省南部,与越南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3公里。全县国土面积3096.86平方公里,辖八乡一镇,81个村委会2个社区756个村民小组,世居哈尼、彝、瑶、傣、拉祜、汉六种民族,总人口215833人,少数民族人口212778人,占总人口的98.6%,其中,哈尼族人口占

总人口的88.2%,是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201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8177万元,同比增长20.8%,财政收入8355万元,增长36.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7499万元,增长35.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18元,增长15.1%。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一)历年扶贫开发情况

1986年,**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9281.2万元,建成153个温饱示范村,15个重点村、113个整村推进村、2个小康示范村,安居温饱农户3668户16510人,组织输出劳务85000人次,解决了8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86元增加到1406元,农民人均口粮从280公斤增加到310公斤。

截止2014年年底,共经实施项目的村有273个,其中,大兴镇36个,涉及10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3931户17690人;牛孔乡31个,涉及10个村委会31个村民小组1624户7308人;大水沟乡26个,涉及7个村委会26个村民小组1828户8226人;大黑山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3101户13954人;半坡14个,涉及5个村委会14个村民小组685户3082人;戈奎32个,涉及8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2964户13337人;平河28个,涉及10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783户8025人;三猛46个,涉及8个村委会46个村民小组2752户12386人;骑马坝28个,涉及7个村委会28个村民小组1523户6853人。

(二)取得的成效

1、群众解决温饱步伐加快。通过推广“两杂”,发展冬季农业,项目村群众粮食获得了丰收,通过推广科学养猪、种植蔬菜、改造低产茶园、发展经济林果,群众经济收入不断增加。

2、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稳定解决温饱打下了基础。通过建设卫生路、架电、通路、猪厩、沼气、厕所、人畜饮水、安居工程、新开农田、新修水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养殖业、经济林、冬季农业等途径,各项目村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科学养猪、科学种田,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等目标,为下一步稳定解决温饱和更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改观,生态得到改善。通过文化活动室、卫生路、厕所、猪厩、沼气等项目建设,改变了昔日猪、鸡到处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村子的卫生面貌明显改观,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明显改善,通过村广电工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改善了教育文化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科技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4、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各项目村建设前养猪大都采用放养,熟喂的老办法,出栏一头肥猪需一年半至两年,效益很低,户均仅有1-2头猪,通过扶持建盖猪厩,培训技术,更换品种,实行厩养和科学喂养等项目建设后,疾病得到控制,存活率明显提高,出栏周期缩短,效益显著提高。

5、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项目村建设不但本村群众受益,也对周边村寨产生了辐射作用,起到示范样板作用,周边村寨纷纷效仿,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三)经验和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一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项目乡镇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贫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以规划组织、落实资金管理、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二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人,做到了扶贫项目实施一项,巩固一片,带动一方。

2、突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体两翼”战略,围绕整村推进、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易地扶贫开发等扶贫项目,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推进。二是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培训和转移工作,不断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在项目资金管理上,继续坚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度、项目责任人制度和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存储,封闭运行,树立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的思想。

4、积极引导贫困人口,发扬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精神,解决温饱、消除贫困。转变“要我干”的被

第五篇:抢占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制高点

抢占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制高点

侍鹏

江苏省泗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属黄泛冲击平原。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引进南方意杨栽植成功以来,泗阳的杨树栽植面积逐年增加,到目前,泗阳县森林覆盖率已达42%,拥有意杨成片林60万亩,木材加工企业1000多家,年加工木材100万m3。2014年,泗阳县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意杨之乡”称号,2014年9月,中国杨树节暨首届中国杨树产业博览会在泗阳县成功举办,使“中国意杨之乡”响彻海内外。

随着开发利用杨树林地资源,延伸农民增收链条,成为泗阳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充分的调研,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思路:60万亩林地资源中,可开发利用的有45万亩,其中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26万亩。“十一五”期间,将建设6个产值超1亿元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基地,10个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示范村;扶持500个主营产业突出、年产值超百万元的林地资源综合开发示范大户。林地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将达5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2014元以上,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将累计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确保林地资源开发合理有序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大力实施微型林网建设工程、河渠绿化工程、绿色通道工程、高地岗区和沿湖低洼地造林工程、庄台林改造工程以及四旁植树工程等绿化造林重点工程,确保每年新植杨树500万株,逐步实现“意杨之乡,生态家园”的目标。在林木采伐过程中坚持林地总面积不减、林木总量不减的原则,确保林业资源动态平衡、逐年递增。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培育林地优势特色产业林农复合经营是林、农、牧、副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高产出的复合生产系统,

具有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的特点。进行林地综合开发利用要按照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高效、观光、外向型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建立和培育林地特色产业。在徐淮高速路、泗沭路等绿色通道两侧建设菌菜产业带,重点发展食用菌,推进我县食用菌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在六塘河建立水禽养殖产业带,发展四季鹅、草鹅、优质商品鸭;在黄河故道建设家畜、家禽养殖带,充分利用林地草场优势,稳步发展食草型养殖业,发展生态猪、生态鸡、生态羊,加快畜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规模效益;在沿湖乡镇建设水产养殖产业带,开发大面积的滩涂和滩地,利用沟河发展养殖业,使农、林、渔有机结合,形成多产业结构。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建设林地资源综合开发载体坚持“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带动力和辐射力。(1)催生一批劳动密集型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围绕畜禽、菌菜两大支柱产业,鼓励投资者兴办农产品深度加工企业,鼓励现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2)培大一批有科技创新开发能力的成长型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和引导省食品集团泗阳养殖场等企业,抓好产、加、销一体化经营。(3)配套一批产业发展服务流通型农业企业。积极引导饲料加工企业、家畜家禽种苗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服务型农业企业瞄准市场发展生产,组织销售,加强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

开发打造绿色品牌,抢占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制高点充分利用中国“意杨之乡”的绿色品牌,开发绿色有机产品项目,构建绿色有机产品通道,引导绿色有机产品消费。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易会、产品洽谈会,大力宣传林地绿色产品营养价值,突出其绿色品质和保健功能,扩大产品品牌效应。要从原料到成品,从产品到包装,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监测,树立良好的林地产品信誉。要大打有机绿色产品品牌战,提高林地绿色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塑造绿色生态旅游品牌。依托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为主体

的自然水系,集地貌、河流、农田、园林、人文景观为一体,最终建成以森林资源、生态观光、娱乐休闲、避暑度假、科学考察、科普教育、历史研究等为主题的森林公园,推动生态旅游与林业生产共同发展。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林地水系整理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等。建立精干、高效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科技兴农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健全植物病虫草综合防治和动物重大疫病防治体系,为全县林地资源综合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安全保证。加强信息技术在林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引导林地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农民协会组成大型、多级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及时为林地种养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保证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作者:江苏省宿迁市委常委、泗阳县委书记 侍鹏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zzj/diaoyan/gvx1y.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