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精选 >

2020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多篇分享(新版多篇)

2020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多篇分享(新版多篇)

2020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多篇分享(新版多篇)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一

符合一定条件的动点所形成的图形,或者说,符合一定条件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叫做满足该条件的点的轨迹。

轨迹,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凡在轨迹上的点都符合给定的条件,这叫做轨迹的纯粹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轨迹上的点都不符合给定的条件,也就是符合给定条件的点必在轨迹上,这叫做轨迹的完备性(也叫做充分性)。

【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

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

⒈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

⒉写出点M的集合;

⒊列出方程=0;

⒋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

⒌检验。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

⒈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

⒉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定义法。

⒊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代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

⒋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

⒌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交轨法。

_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

③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

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

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个推导

利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a1q+a1q2+…+a1qn-1,

同乘q得:qSn=a1q+a1q2+a1q3+…+a1qn,

两式相减得(1-q)Sn=a1-a1qn,∴Sn=(q≠1)。

两个防范

(1)由an+1=qan,q≠0并不能立即断言{an}为等比数列,还要验证a1≠0.

(2)在运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必须注意对q=1与q≠1分类讨论,防止因忽略q=1这一特殊情形导致解题失误。

三种方法

等比数列的判断方法有:

(1)定义法:若an+1/an=q(q为非零常数)或an/an-1=q(q为非零常数且n≥2且n∈N_,则{an}是等比数列。

(2)中项公式法:在数列{an}中,an≠0且a=an·an+2(n∈N_,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若数列通项公式可写成an=c·qn(c,q均是不为0的常数,n∈N_,则{an}是等比数列。

注:前两种方法也可用来证明一个数列为等比数列。

高三数学备考复习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依托20__届取得的辉煌成绩,实现啸中学校发展蓝图,高三数学组必须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抓好高三数学复习,备战20__高考,切实落实“关注差异,开发潜能,多元发展”的教学方针。

二、复习要求

1、资源共享提升效率

统一使用《优化方案》,合理运用书利华网站上的人教版高三复习课件,适当补充其它课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效率。

2、立足单元形成网络

作好单元复习,这是一个将数学知识由“点——线——网”的过程,将分散的知识串成面、串成体,形成知识体系的网络化,将问题归类,进行知识迁移和联想、分解与组合,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仅重视单元内综合,更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关注在知识的交会点处设计问题。

3、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模拟题要定时定量训练,把训练当考试,积累经验、锤炼心理。选择题的训练立足基础,提高准确性,注重方法灵活性。填空题的训练注重训练学生准确、严谨、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基本运算能力,注重书写结果的规范性。解答题重视审题过程,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在问题的分析、思路发展过程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维的导向,在思维过程中点明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思路发现过程中所起的重点作用。

4、注重学生卷面表达的训练。

高考要获得好分数,除了具有较高的数学功底外,还要避免出现失误失分。一方面要通过试题训练使学生减少、避免马虎、失误丢分,还要强调学生的书面表达,训练学生答卷时做到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推证合理、详略适当,做到会的题目不丢分,不会做的题目也争取得部分步骤分。

5、做好试卷评析工作。

学生将常常面临模拟训练,教师的讲评试卷要分析题目考的哪些知识点、需要哪几种能力、体现哪些数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出题者意图。讲评中还要不断转换条件,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训练,不能只满足于就题论题,要注重探求解题规律,提高点评的质量和效益。

三、强化训练

1、不依靠题海取胜,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当训练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①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但也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所谓“新题”、“热题”。传统的好题,包括课本上的一些例、习题应成为保留节目。陈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

②控制题目的难度,在“稳”、“实”上狠下功夫,那些只有运用“特技”才能解决的“偏、怪、奇”的题,坚决摒弃。

2、突破一个“老大难”问题。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对而不全”是思想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缺欠重大步骤,中间某一步逻辑点过不去;或遗漏某一极端情况,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这个老大难问题应该认真重视,并综合治理加以解决。

3、注重应试技巧的培养。

(1)速度。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免“小题大做”。

(2)计算。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近年试题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

(3)表达。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因此,复习中要有书写要求,模拟考试后要求交“满分卷”。

四、教学教研

1、定时定点参加组内教研活动,严格实行签到

2、加强组内学习、观摩、听课、实现资源共享

3、加强复习课、习题课、试卷分析课型的探讨,形成高效课模

4、探讨培优补差措施,重视拔尖生、踩线生工作

5、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

五、复习进度

暑假:理科完成新课内容,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三角函数

第一周:平面向量

第二、三周:数列

第四周:数列

第五周:不等式

第六周:平面解析几何

第七周:平面解析几何

第八周:立体几何

第九周:立体几何

第十周:计数原理、概率

第十一周: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十二、三周:机动安排、复习迎考

第十四、五周:机动安排、复习迎考

第十六、七周:机动安排、复习迎考

第十八、九周:机动安排、复习迎考

六、其它

1、单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或备课组统一命制试题。

2、应掌握所教班级的高考目标,制定具体的培优补差措施。

3、按照文理、班级差异分版块定期交流教学、学生培养等信息。

4、对班级目标学生每周一次作业面批。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 篇四

函数

高考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 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板块。

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

高考数学重点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重点掌握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难度比较小。

数列

数列这个板块,在高考中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

在高考数学考试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高三数学备考复习计划 篇五

平时的数学复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齐步走”,任务也较重,应接不暇。而寒假就可以自主支配,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拓展,能力问题的钻研,使“长”的更“长”,“短”的不“短”。 寒假是复习过程的中转站,更应当作考前的加油站,在这黄金时间内,不仅可以进行知识和方法自行拓展,也可以进行心理和生理的自我调整,斗志昂扬迎接新的挑战。

一、进行方法探索,提高学习效益。

方法的不妥有时会阻碍人的进步,有时是劳而无功。比如,一个自行车运动员,不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骑到月亮上去,因为方法不对。寒假期间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寻求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这些在平时是很难做到的。但是需要注意劳逸结合,养精蓄锐,保持有效的生活和学习规律,不打乱已经形成的“生物钟”。开学时,既保证了知识上心中有效,方法上得心应手,又保证了身心上精力充沛。

二、清理“知识账本”,适时查漏补缺。

到了寒假,无论从知识还是方法上都已经进行了复习,但都是以知识为载体,以章节为线索进行的,难免有支离分散的感觉,哪些地方已经掌握牢固,哪些地方尚待加强,必须一目了然。

整理自己的“知识账本”,可以按已经复习的知识顺序,兼用“尝试回忆”的方法,看是否能把有关知识回忆起来,一旦回忆不出来,就立即查课本或笔记,看是否是被忽视的环节或学习中的死角,作好记录,以便专项突破。在检查知识库时,不能省略,应全面仔细,看是否达到对知识的整体把握,有的知识虽有印象,但理解不深刻也应作好记录。这项工作应是“地毯式轰炸”,拉网式清理。只有这样,才能对所复习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知道哪些已驾轻就熟,哪些还模棱两可,使得后续工作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三、整理错题笔记,及时亡羊补牢。

由于题海战术的影响,许多同学,拼命做题,期望以多取胜,但常常事与愿违,不见提高,走访了一些同学,普遍觉得困惑他们的是有些错误很顽固,订正过了,评讲过了,还是重蹈覆辙。原因是没有重视错误,或没有诊断出错因,没有收到纠错的效果。

首先要求大家建立错题集,特别是那些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等典型错误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指出错误原因,经常翻阅,常常提醒,警钟长鸣,以绝后患。注意收集错题也有个度的问题,对于那些一时粗心的偶然失误,或一时情绪波动而产生的失误应另作他论。

错题病例也是财富,它有时暴露我们的知识缺陷,有时暴露我们的思维不足,有时暴露我们方法的不当,毛病暴露出来了,也就有了治疗的方向,提供了纠错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利用寒假这个时机,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到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点进行列举、归纳、对症下药、治标治本,使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会做的题目不会做错。

四、抓住典型问题,争取融会贯通。

由于题海战术的影响,同学们都以做多少套练习来衡量复习的投入度,殊不知有的练习属于同一层次上的重复劳动,有的还会形成负迁移,重点得不到强化。所以必须抓住典问题进行钻研的力度,扩大解题收益,提高能力层次。

关于例题的处理,不能停留在有方法、有思路、有结果就认为大功告成,草草收兵,曲终人散,就太可惜了。抓住一些典型问题,借题发挥,充分挖掘它的潜在功能。具体的就是解题后反思。反思题意,训练思维的严谨性; 反思过程与策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反思错误,激活思维的批判性; 反思关系,促进知识串联和方法的升华。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典型问题的引申变化:类比变化,有利于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推广变化,有利于递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开放性变化,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用性变化,有利于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五、适量模拟练习,保持应试活力。

适当模拟非常必要,从中体验考试策略和方法,明确要求,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校正改进,保证战之必胜。

模拟考试需要高度重视,一方面,要营造仿真的考试环境,限时完成。另一方面,要先在正确率上下功夫,以稳取胜,当正确率得到保证以后,速度会自然而然地提上去的。还要调节考试策略,适当分配各部分试题的答题时间,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直至合理。同时要学会把握答题节奏,正确对待难题和容易题,把试卷内容分成三类,一是容易上手,运算量不大的先做,并确保正确; 其二是有思路但运算或思维量较大,放在第二轮做; 最后解答困难题,即使解不出也无怨无悔,所以合理分配,学会放弃很重要。

模拟时要重视检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检查时不仅要检查解题过程和结果,还要检查题意,防止答非所问。还要重视检验的方法,如概念检验、量纲检验、不变量检验、一题多解检验、逻辑检验、数形检验、重新验算检验等,多管齐下,提高正确率。

要在模拟考试中提高心理适应度,遇难不慌,遇易不骄,稳扎稳打,精益求精。需强调的是要控制模拟的量,不能漫无目的的天天考,否则会疲倦了,麻木了,效果不言自明。

时间上放假了,精神上不能放假,应该抓住这个契机,给自己充电,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六

1、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

(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6)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对称;

4、函数的周期性

(1)y=f(x)对x∈R时,f(x+a)=f(x-a)或f(x-2a)=f(x)(a>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

(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6)y=f(x)对x∈R时,f(x+a)=-f(x)(或f(x+a)=,则y=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5、方程k=f(x)有解k∈D(D为f(x)的值域);

6、a≥f(x)恒成立a≥[f(x)]max,;a≤f(x)恒成立a≤[f(x)]min;

7、(1)(a>0a≠1,b>0,n∈R+);

(2)logaN=(a>0,a≠1,b>0,b≠1);

(3)logab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

(4)alogaN=N(a>0,a≠1,N>0);

8、判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

(1)A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

(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9、能熟练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10、对于反函数,应掌握以下一些结论:

(1)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

(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

(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4)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6)y=f(x)与y=f-1(x)互为反函数,设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有f[f--1(x)]=x(x∈B),f--1[f(x)]=x(x∈A);

11、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12、依据单调性

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

13、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1)分离参数法;

(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组)求解;

a(1)=a,a(n)为公差为r的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

a(n)=a(n-1)+r=a(n-2)+2r=、、、=a[n-(n-1)]+(n-1)r=a(1)+(n-1)r=a+(n-1)r、

可用归纳法证明。

n=1时,a(1)=a+(1-1)r=a。成立。

假设n=k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成立。a(k)=a+(k-1)r

则,n=k+1时,a(k+1)=a(k)+r=a+(k-1)r+r=a+[(k+1)-1]r、

通项公式也成立。

因此,由归纳法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正确的。

求和公式:

S(n)=a(1)+a(2)+、、、+a(n)

=a+(a+r)+、、、+[a+(n-1)r]

=na+r[1+2+、、、+(n-1)]

=na+n(n-1)r/2

同样,可用归纳法证明求和公式。

a(1)=a,a(n)为公比为r(r不等于0)的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a(n)=a(n-1)r=a(n-2)r^2=、、、=a[n-(n-1)]r^(n-1)=a(1)r^(n-1)=ar^(n-1)、

可用归纳法证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

S(n)=a(1)+a(2)+、、、+a(n)

=a+ar+、、、+ar^(n-1)

=a[1+r+、、、+r^(n-1)]

r不等于1时,

S(n)=a[1-r^n]/[1-r]

r=1时,

S(n)=na、

同样,可用归纳法证明求和公式。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七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0.

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注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了吗?

25、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26、你知道存在的条件吗?(你理解数列、有穷数列、无穷数列的概念吗?你知道无穷数列的前项和与所有项的和的不同吗?什么样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必定存在?

27、数列单调性问题能否等同于对应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数列是特殊函数,但其定义域中的值不是连续的。)

28、应用数学归纳法一要注意步骤齐全,二要注意从到过程中,先假设时成立,再结合一些数学方法用来证明时也成立。

29、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你清楚吗?,若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那它归哪个象限呢?你知道锐角与第一象限的角;终边相同的角和相等的角的区别吗?

30、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内的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定义你知道吗?

31、在解三角问题时,你注意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的定义域了吗?你注意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有界性了吗?

32、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切割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异角化同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

33、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34、你还记得某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吗?

35、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及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你会写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吗?会写简单的`三角不等式的解集吗?(要注意数形结合与书写规范,可别忘了),你是否清楚函数的图象可以由函数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吗?

36、函数的图象的平移,方程的平移以及点的平移公式易混:

(1)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函数的图象左移2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y=2(x+2)+4-3,即y=2x+5.

(2)方程表示的图形的平移为“左+右-,上-下+”;如直线左移2个个单位且下移3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2(x+2)-(y+3)+4=0,即y=2x+5.

(3)点的平移公式:点P(x,y)按向量平移到点P(x,y),则x=x+hy=y+k.

37、在三角函数中求一个角时,注意考虑两方面了吗?(先求出某一个三角函数值,再判定角的范围)

38、形如的周期都是,但的周期为。

39、正弦定理时易忘比值还等于2R。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篇八

1、数列的定义、分类与通项公式

(1)数列的定义:

①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②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2)数列的分类:

分类标准类型满足条件

项数有穷数列项数有限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

项与项间的大小关系递增数列an+1>an其中n∈N

减数列an+1

常数列an+1=an

(3)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序号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果已知数列{an}的首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n≥2)(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数列的递推公式。

3、对数列概念的理解

(1)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一个数列不仅与构成它的“数”有关,而且还与这些“数”的排列顺序有关,这有别于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因此,若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两个数列。

(2)数列中的数可以重复出现,而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出现,这也是数列与数集的区别。

4、数列的函数特征

数列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_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特殊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的函数解析式,即f(n)=an(n∈N_.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 篇九

不等式分类:

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大于等于符号)“≤”(小于等于符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通常不等式中的数是实数,字母也代表实数,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F(x,y,……,z)≤G(x,y,……,z)(其中不等号也可以为<,≥,>中某一个),两边的解析式的公共定义域称为不等式的定义域,不等式既可以表达一个命题,也可以表示一个问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zzj/gongzuojingxuan/qww0mp.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