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工作总结 >学校工作总结 >

传承晋国成语典故文“化”中职学生总结报告

传承晋国成语典故文“化”中职学生总结报告

传承晋国成语典故文“化”中职学生总结报告

传承晋国成语典故文“化”中职学生总结报告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责任感,要从规则意识、担当精神、民族自信入手,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同时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础脉络,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让地域文化通过课程教学、学科渗透、学校地域文化环境建设、各类活动等方式,让地域文化在校园得以传承,并将其所包含的思想及精神能深深的烙印在新时代学生的脑海中,让优秀的地域文化得以传承是每一所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职责。

一、背景和现状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在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职业文化本无可厚非,但文化具有积淀和包容的特点,任何一种行业或企业文化都是根植于优秀地域文化之中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如果没有对优秀地域文化的大力弘扬和深刻理解,那对于行业文化的理解也将是片面的,这样,各专业建设的品质也将难以达到一定高度。现在,许多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即使有对于优秀地域文化的弘扬,也仅限于校园环境的打造上,重形式,少实质,缺少系统性的、多层次的弘扬教化手段,使学生对于优秀地域文化的认知能内悟于心,外化于行。

山西省曲沃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国家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地处曲沃县东城新区。而曲沃是素有“桐叶封唐地,三晋发端处”之美誉,历史上曾是“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的晋国建都之地。晋都曲沃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更是深厚,是中国成语典故之乡。近年来,学校乘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春风,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功能逐步提升。面对这难得的契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基于地域文化打造的校本课程,将极大地推动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在3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地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在这两年创建省级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学校过程中,学校基于曲沃这块晋国古都独有的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以晋国成语典故为载体努力搭建弘扬和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的平台,“文”化中职学生。因此,学校组织相关教师挖掘曲沃晋国成语典故文化资源,将曲沃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基本思路

职业学校的优势是立足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除了具有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外,还要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为地方或行业服务的意识。我们的基本思路如下:

1.地域文化入课堂,课程设置找准切入“点”

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由先辈通过不断融合和发展而成的,其涵盖范围甚广,种类多样、形式独特,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晋都曲沃是中国成语典故之乡。经初步统计,《汉语成语大辞典》中收录的5500多条成语,其中1500多条与晋国有关,300多条直接出自曲沃,这些成语典故很多寓意深刻,哲理性强,已经成为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座右铭,无论是对于古代的晋国人还是现在的曲沃人都有着强烈的教育意义和鼓舞作用。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特色,树立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的理念,确定以晋国成语典故为突破口,在晋国成语典故教学中将诚信、宽容、担当、创新、奋进、改革的本区域传统价值观进行弘扬,让学生在学习上不仅扩展了自身的知识面,进一步加深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更进一步增强家乡文化自豪感。

2.地域文化的校园环境建设,让教育连“点”成“线”

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性是校园教育中一块不可或缺的阵地,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转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渗透性、持久性,能更好的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优秀地域文化进入校园,绝对不能忽视在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地域特色文化氛围的重要性。首先,运用校园内的墙壁、楼梯转台、走廊、花园、橱窗等,用静态的文化展示栏展示晋国成语典故,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步入校园目光所至均能看到。其次,信息化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串成多条知识宣传教育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让学生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氛围去让更多优秀的地域文化所体现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3.地域文化系列活动,拓展校园空间并“线”成“面”

为了更好让优秀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地域文化的内涵,所以地域文化的传承不能局限于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读成语、写成语、讲成语、演成语、用成语等丰富多彩的成语活动,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地域文化的传承虽离不开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毕竟有局限性,传承晋国成语典故要突破校园,安排学生外出实践活动或者利用传统节假日、寒暑假等空闲时间,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发送活动指引、发布任务,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上去体验探究优秀的地域文化,探寻更多更广泛的优秀地域文化及其内在精神。

三、主要内容与成效

(一)建设晋国成语典故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首先致力于把校园打造成一个微型的晋国成语典故“博览馆”,努力营造一个全员学晋国成语、晋国用成语、研究晋国成语的文化环境。

1.打造晋国馆。结合示范校特色项目建设,学校专门打造晋国馆。晋国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晋国成语典故,这些成语典故按包容、诚信、改革、创新、奋进、担当六大类呈现;一部分是晋国主要君王和名人名臣,这些内容帮助我们了解晋国文化。呈现的形式有展板、视频、连环画、便携小册子等方式,而且晋国馆设计渗透了晋国成语元素,无论装饰、灯光都让我们仿佛回到了春秋时期,身临其境感悟晋国成语典故发生的背景。

2.打造晋国成语典故墙。学校的围墙,我们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展示许多耳熟能详的晋国成语典故,让学生阅读成语典故,了解成语的含义,感受成语悠久的历史。

3.打造晋国成语典故廊。学校图书楼走廊均布置成语,形成一条缤纷的“成语走廊”。走廊北侧布置了以“勤学修身”为主题的成语;走廊南侧,布置生动的“成语剪纸”,将剪纸艺术和成语故事结合起来。连紫藤花园游廊上都悬挂晋国成语典故,让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仍受晋国成语典故的熏陶。

4.打造晋国成语典故广场。学校无论是花园、草坪、树旁,还是秋千旁、自行车棚上,晋国成语典故展板无处不在,让学生随时随处都可以感受晋国成语典故的陶冶熏陶。

(二)建设晋国成语典故校本课程

为了扎实推进晋国成语典故传承工作,我们积极开发凸显晋国成语特色的、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晋国成语知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分层明确教学目标。中职一年级学生,要求能正确认读、正确书写晋国成语,加强成语积累,了解耳熟能详的晋国成语相关的典故。中职二年级,要求扩大成语积累面,理解成语的引申义,能正确运用常见的晋国成语。中职三年级,结合自己的实习经历,能够感受到曲沃深厚的晋国文化底蕴,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的情怀,激发学生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积极性。

2.分段编制校本教材。晋国成语典故课程是在晋国成语典故研究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发建设的一门人文素养教育类课程。经过一多年的努力,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对晋国成语典故资源广泛搜集、学习研讨、深度挖掘、分类整理等方式积极准备,编制了校本教材《晋国成语故事》《成语典故与晋文化传承》。《晋国成语故事》是插图本,中职一年级学生通过欣赏图片,感受成语典故内容,初步读懂蕴含其中的道理。《成语典故与晋文化传承》将成语典故分为诚信、包容、创新、担当、奋进、改革六部分,并附晋国简史,既尊重史实,又生动活泼,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成语典故与文化传承读物,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到晋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中职二年级,使用《成语典故与晋文化传承》,引导学生通过成语典故,把握了解晋国成语典故,感受晋国悠久的历史,把握晋国成语的内涵。中职三年级,使用《成语典故与晋文化传承》,主要学习晋国文化传承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晋都曲沃的成语典故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学生升学或走向社会做准备。

3.分类设计教学方式。中职一年级学生,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视频或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读读演演中了解成语。中职二年级,以小组合作为主,通过教师恰当点拨,读懂晋国成语典故,积累晋国成语典故。中职三年级,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组织学生自读交流,读懂教材,参加社会实践,理解成语,感悟晋都曲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三)建设晋国成语典故系列活动。

实践表明,只有坚持把德育活动、学科活动、艺体活动贯穿日常教育,让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推进晋国成语典故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建设晋国成语典故的系列活动,促使晋国成语典故生活化、游戏化。

1.建设常规化的晋国成语典故比赛。通过举办晋国成语听写大赛、讲晋国故事当晋文化传人等常规比赛,加深学生对晋国成语典故的了解和运用。

2.开发展示性的晋国成语典故活动。学校组织开展板报、编排晋国成语情景剧参与文艺汇演等成语展示活动。学生不但学习掌握了晋国成语,口头表达、写作能力、绘画能力、书法能力、表演能力和记忆能力等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3.积极组织旅游专业学生做讲解员,电商专业学生做公众号等专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晋国成语典故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学习,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向更多人展示了晋国成语典故知识。

四、特色与创新

立足地域文化特征,探索晋国成语典故惠及全体学生,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径。以校内外合作育人共同体的建设为平台,以课程建设和实施为载体,以师资建设和社会参与为保障,在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学校教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上取得良好成效。

1.形成了校内外合力育人的联动机制

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其他任课教师和校外晋国文化研究协会、晋国博物馆、晋园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主动开发晋国成语典故课程资源,扩充课外校外教育资源库,打破校内外壁垒,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育人机制。

2.创建了凸显校外教育特色与学校需求的课程体系

依托曲沃得天独厚的晋国文化底蕴,结合晋国成语典故资源,根据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需要,重点编制了《成语典故与晋文化传承》等校本教材,语文教师运用校本教材将晋国成语典故带进课堂,让学生比较系统学习晋国成语典故;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晋国成语典故系列活动,鼓励学生读、写、说、演晋国成语典故。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共同构建了多层次、多类型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

3.打造了晋国文化特色校园,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以学校的标志性景点“晋国馆”为中心,以文化墙、橱窗、游廊、广场等为依托,以点带面展示晋国成语典故,使校园文化环境成为晋国成语典故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并组织旅游专业的学生为晋国文化校园做导游,助力晋国成语典故的推广和传播,从而带动曲沃县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推广应用效果

1.成就了教师。以晋国成语典故教学为切入点,积极依托晋文化研究学会,聘请专家学者,为教师做好专题培训,结合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在各种活动中注重提高教师的成语文化素养。我们的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制、校园环境的设计建设、成语活动的策划开展,传承晋国成语典故的每一步,都是对每一位研究教师的重大考验,都凝聚着每一位研究教师的心血,逐渐形成一个课程研发与实施能力很强的教师队伍。

2.丰富了学生。通过开展晋国成语典故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展示了成语的魅力、晋文化的博大,使学生更多了解了地域优秀文化,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成语系列活动和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获得荣誉、自豪和价值体验,并能通过对活动经历的反思,积累经验完善自我,获得真正的能力。

3.提升了学校竞争力。校本教材《成语典故与晋文化传承》的破茧而出,彰显了学校的特色教育彰显,提升了学校办学美誉度。打造晋文化校园文化环境,注重开放性、体验性、主体性,校园成为一个全员学晋国成语、用晋国成语、研究晋国成语的校园。晋国成语典故与校园活动和专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不断总结积累,在活动中汲取晋国成语典故精髓,并受到了媒体的关注。这几年,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结出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荣获“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临汾市德育示范学校”、“临汾市文明单位”、“晋文化传承基地”等殊荣。

4.推动了地域的发展。传承晋国成语典故,文化中职学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积极参与曲沃当地经济建设,开发晋国文化项目,弘扬和传承晋国文化,推动晋国文化走出曲沃,走向全国,不断增强晋国文化的传承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六、思考与展望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建设的晋国成语典故校本课程体系,能够与曲沃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参与性和适应性,极大调动了教师们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由枯燥抽象、封闭变得开放而富有活力。晋国成语典故校本课程的研究给学生打开了一扇优秀地域文化的窗口,引导学生踏进地域文化的门,弥补了学生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密切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审视、判断文化现象的能力,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良好的态度、价值观。

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具体表现在——

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晋国成语典故校本课程体系中,我们虽然按照六大类将晋国成语典故展示给学生,没有根据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挖掘提炼出根植于优秀地域文化之中又适应新时代发展校园文化核心理念。

晋国成语典故是曲沃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学校除了传承晋国成语典故,对于曲沃许多非遗文化的传承也势在必行,剪纸、碗碗腔、青铜技艺、曲沃名吃、品牌农产品等相关的技艺可以开设本土化课程,让学生在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不仅学会企业工厂的职业技能,同时也传承了地域本土技艺,避免了一些非遗“人亡艺亡”的可悲现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努力,力图通过后续研究,一方面继续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转变教师传统的课程观念,使其不断提高,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引起学生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全面提升学校的特色与品位。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gzzj/xuexiao/z9mzg1.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