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教学资源 >教学工作总结 >

教学体验总结多篇

教学体验总结多篇

教学体验总结多篇

【第1篇】2022年“提高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范文

3.研究的结论与取得的经验

(1)作文与阅读只有打动孩子的内心深处,孩子们才会有自己的“语言”。

许多孩子厌烦习作、畏惧习作,也有孩子“硬着头皮”写了几行语病叠出的作文,的孩子从作文选中借鉴改写了一部分“优秀”的作文,真正达到课程标准的学生只能占到班级中的1/7—1/5。这样的现状让人忧心,但当阅读和习作触动了孩子心底的那样“神经”,触动心底里那最柔软的地方,孩子因“学习”而被“禁锢”的思维打开了,语言因思维而活跃了。许多孩子写出了平常不能想到不能写出的话语。

(2)感受:感动不是一件精美的印刷品。

总以为孩子的心很容易被感动,这你就大错特错了,他们的心灵并还缺乏敏锐,但当你用成人的方式去熏陶感染时,就会遭遇《感动中国》的尴尬。《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很优秀的节目,特别是每年岁初的颁奖晚会,获奖人物的“丰功伟绩”总会让人热泪盈眶,但孩子拒绝这种“高雅的感动”他们容易接受感性和直观,即使是六年级的学生。如果你把一件精美的印刷品带进课堂,别指望什么“出彩”,教师必须让孩子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否则“艺术品”也罢,只能高高在上。

(3)体验:主题,一道丰盛的阅读和习作大餐。

课题开展的主题教学给全校语文教师形成了一种视听的、超常规的冲击,特别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阅读主题,以文章的阅读为主干,附以2—精美短小的文章,让孩子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体悟。如《奇迹》一课,以《奔跑的母亲》为主干,附以《母亲的速度》、《“拔河”》两篇课文,形成了有机的整体,表现了母亲在对子女爱的作用下作出的“奇迹”,从而让孩子们明白了,在母亲的心中,孩子是最主要的力量,作为孩子要珍惜母爱,理解母爱,体谅母亲,报答母亲。丰富的主题阅读积累了孩子们的语言,开阔他们的视野,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在此基础上进行批注的感悟,思想就有了“语言的载体”。许多善于联想的孩子写出了很多优美作文。

4.存在的问题与希望

(1)问题:课题有研究因学校过于繁忙的工作,受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虽能按计划有序开展,但各位课题组成员深入的程度还不够。本课题相关书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研究需要。课间活动内容与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学生参与体验活动时对活动本身的关注过多,而到写作文时仍有“有话倒不出”的现象。

(2)希望:课题组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构建优秀团队,确保课题研究时间,课题研究有序稳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在彼此感恩的情感激荡中,课题研究将些理性,些稳健,出成果。

“提高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组

【第2篇】“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总结

一、研究概况:

1、课题研究背景

新课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音乐新课程倡导“以审美为核心”,其中反映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是以直接关注“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因此,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新课程理念,把握课堂教学规律,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使其健康成长。“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一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构建和实施的。

2、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创设情境—聆听感悟—表现创造—拓展延伸。

模式的研究,主要以音乐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音乐教学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过程,力求实现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兴趣出发,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渴望,进而引导学生感受领悟,保持探索音乐学习领域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开发心智潜能。

3、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课题实验目标的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xx年.7-2022.8(目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课题模式进行实验)

第二阶段:2022.9-2022.7(目标:在实践中总结得失,进一步落实课题目标)

4、课题研究对象:七年级学生,总计400人

5、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

二、实际效果:

从学生方面说:

1、学生学习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乐于主动倾听和学习音乐。

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教学方式突出体现了其教学优越性: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如在讲授广东音乐之前,教师围绕授课内容,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与内容相关连的视频:播放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实况演出,视觉与听觉的冲击顿时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激发起学生学习了解倾听广东音乐的愿望,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增强。

2、学生学习的方法变“肤浅”为“深入”,乐于主动深入体验音乐。

音乐艺术,是一门听觉艺术。聆听音乐的感受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初听乐曲(或歌曲),学生往往凭借直觉印象及个人喜好来评价其好听或是不好听,速度快或者慢,情绪是忧伤或是喜悦,而很难另有说法,或者是感到无从说起。然而,教材中每一部音乐作品的选编都有其典型性特征,能够深入体验这些作品,正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充分聆听并把握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恰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细节的微妙之处,如:

民乐合奏曲《江南好》开始部分教师设计问题提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由哪些乐器模拟演奏的?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样的演奏方式来表现的?”由于这些问题的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到乐器音色、其演奏技法及整体的听觉印象,进而通过速度、节奏特点来体验音乐语言的表述方式;第二部分在分析音乐速度逐渐加快,力度逐步增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到音乐情绪及色彩的变化、感受扬琴音色的变化,进而了解其丰富的演奏技法。

又如:在介绍吹打乐《龙腾虎跃》一课中,教师精心选取不同鼓声的片段欣赏,从其音色对比,敲击方式,及配器的层次上引导学生感受激越热烈的气氛。教师在某一乐段中关于鼓的描述是这样的:各种鼓敲击鼓沿儿的演奏以及竹板有规律的声音,形成了一段富有个性的音响背景,同时更加突出了大鼓雄浑粗犷深沉激越的声音。娴熟的排鼓演奏声音清脆悦耳,节奏鲜明轻快,华丽流畅的鼓点一气呵成,呈现出一段色彩绚丽的听觉效果,加之人声应和更是锦上添花,增添了喜悦的情绪。各类鼓声完美融合、交织错落,使得此乐段的演奏声部清晰,张弛有度、层次分明。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聆听并有所感悟后,才可能精心选取到特色片段进行欣赏并设计出有效问题,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感性的语言描述将会引导学生发展乐思,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主动欣赏,深入地体验和感悟音乐。

3、学生学习的效果变“胆怯”为“自信”,乐于主动参与合作表现音乐,对音乐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自信,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提问及练习中,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将会增添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学中面对学生唱歌跑调现象(见教学叙事《让飞扬的歌声伴随心灵成长》中案例),积极引导和鼓励,最终学生树立起了学习音乐的信心,没有因为“跑调”现象而对音乐课望而生畏。

4、对教师而言:因为教学方式的改变,引起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及课堂学习效果的改变,由此反过来促进教师反省自身,充实提高业务理论和专业技能,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结论:

“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必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鉴赏音乐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音乐领域学习探索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并且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了合作探究意识,从而达到了高效低耗的课堂教学效果,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鉴赏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

四、问题讨论:

“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适用于音乐课不同课型(唱歌课或欣赏课)的研究和实践,在教学中我更多偏重于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实验研究。因为,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快速成长,七年级学生面临着变声期的不适应,自我意识的急剧增强,逐渐不愿意开口唱歌,因此,教学内容也应据学生实际情况而作相应调整。唱歌课课型不再成为音乐课的主要课型,而欣赏课则以其创作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配器丰富、表现形式新颖多变等全新的视听效果而越来越受到学生的认可。

因此,我想: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此模式在运用于唱歌课的教学时,则可以在“主动体验”模式下,更多加强声音音色训练、气息控制、歌曲艺术处理及多种演唱的表现形式上,在实践中对比、强化人声演唱的不同效果,并尝试适当的教法和学法,提高中学生对唱歌课的兴趣及演唱水平。

【第3篇】校园高中实习老师总结 实习教学体验

本站范文网最近发表了名为《校园高中实习老师总结 实习教学体验》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下面给大家带来文章——校园高中实习老师总结 实习教学体验。

两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高中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三〈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使用的是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

作为一名跨专业半路出家的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生,我深知自己有许多不足与缺陷,如基本功不够扎实、语文教学经验无等。因此,我对教学工作要求非常严格,不敢有任何怠慢,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地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教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外因,最终只有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起作用。因此,在这两个月中我通过各种小比赛和一些评比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诗歌单元就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学习唐诗、宋词就开展了“唐诗大战”、“决战宋词之巅”活动;学习古文单元就举行了“联合对抗”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了主动探究性学习的学习习惯。热门思想汇报学生基本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

二、精讲课本范文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对课本范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教案书写工整详细,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真正做到了有备而上。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再在此基础上,我系统地搞好专题练习,如语音题、字词改错题、修改病句题、古诗名句默写题等,有计划地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

三、阅读教学长抓不放

高中阶段,特别是理科班,语文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而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外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保证每个星期都腾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购买了些《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课外书在学生中传阅。另外结合作文教学,经常给学生们朗读一些高考满分作文,还把一些学生写得好的作文作为范文朗读。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们的阅读面得到了很好地拓展。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想学生们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必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锻炼学生的朗诵能力;开展演讲活动,阅读《演讲与口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上讲台表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

这次实习,我还听了十几位其他老师的课,从他们不同的授课方式中,吸取了许多的经验,发现每个老师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我才明白“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应该说这次实习,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认为教师应该塑造个性化教学的观念越来越明显、清晰。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课。怎样上好它,每位语文老师应该根据个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是无止境的。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很多。在今后的研究生学习中,应努力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面对各种挑战,出色的完成任务。

以上是《校园高中实习老师总结 实习教学体验》的本站范文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学生、学习、教学、语文、自己、老师、因此、实习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第4篇】主动体验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一、研究概况:

1、课题研究背景

新课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音乐新课程倡导“以审美为核心”,其中反映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是以直接关注“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因此,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新课程理念,把握课堂教学规律,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智潜能,使其健康成长。“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就是在这一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构建和实施的。

2、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创设情境—聆听感悟—表现创造—拓展延伸。

模式的研究,主要以音乐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得音乐教学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过程,力求实现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兴趣出发,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渴望,进而引导学生感受领悟,保持探索音乐学习领域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开发心智潜能。

3、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课题实验目标的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2年.7-2022.8(目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课题模式进行实验)

第二阶段:2022.9-2022.7(目标:在实践中总结得失,进一步落实课题目标)

4、课题研究对象:七年级学生,总计400人

5、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

二、实际效果:

从学生方面说:

1、学生学习的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乐于主动倾听和学习音乐。

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的教学方式突出体现了其教学优越性:在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如在讲授广东音乐之前,教师围绕授课内容,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与内容相关连的视频:播放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实况演出,视觉与听觉的冲击顿时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激发起学生学习了解倾听广东音乐的愿望,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增强。

2、学生学习的方法变“肤浅”为“深入”,乐于主动深入体验音乐。

音乐艺术,是一门听觉艺术。聆听音乐的感受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初听乐曲(或歌曲),学生往往凭借直觉印象及个人喜好来评价其好听或是不好听,速度快或者慢,情绪是忧伤或是喜悦,而很难另有说法,或者是感到无从说起。然而,教材中每一部音乐作品的选编都有其典型性特征,能够深入体验这些作品,正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充分聆听并把握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恰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细节的微妙之处,如:

民乐合奏曲《江南好》开始部分教师设计问题提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由哪些乐器模拟演奏的?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样的演奏方式来表现的?”由于这些问题的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到乐器音色、其演奏技法及整体的听觉印象,进而通过速度、节奏特点来体验音乐语言的表述方式;第二部分在分析音乐速度逐渐加快,力度逐步增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到音乐情绪及色彩的变化、感受扬琴音色的变化,进而了解其丰富的演奏技法。

又如:在介绍吹打乐《龙腾虎跃》一课中,教师精心选取不同鼓声的片段欣赏,从其音色对比,敲击方式,及配器的层次上引导学生感受激越热烈的气氛。教师在某一乐段中关于鼓的描述是这样的:各种鼓敲击鼓沿儿的演奏以及竹板有规律的声音,形成了一段富有个性的音响背景,同时更加突出了大鼓雄浑粗犷深沉激越的声音。娴熟的排鼓演奏声音清脆悦耳,节奏鲜明轻快,华丽流畅的鼓点一气呵成,呈现出一段色彩绚丽的听觉效果,加之人声应和更是锦上添花,增添了喜悦的情绪。各类鼓声完美融合、交织错落,使得此乐段的演奏声部清晰,张弛有度、层次分明。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聆听并有所感悟后,才可能精心选取到特色片段进行欣赏并设计出有效问题,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感性的语言描述将会引导学生发展乐思,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主动欣赏,深入地体验和感悟音乐。

3、学生学习的效果变“胆怯”为“自信”,乐于主动参与合作表现音乐,对音乐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自信,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提问及练习中,教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将会增添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学中面对学生唱歌跑调现象(见教学叙事《让飞扬的歌声伴随心灵成长》中案例),积极引导和鼓励,最终学生树立起了学习音乐的信心,没有因为“跑调”现象而对音乐课望而生畏。

4、对教师而言:因为教学方式的改变,引起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及课堂学习效果的改变,由此反过来促进教师反省自身,充实提高业务理论和专业技能,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结论:

“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模式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必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鉴赏音乐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音乐领域学习探索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并且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了合作探究意识,从而达到了高效低耗的课堂教学效果,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鉴赏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心智潜能。

四、问题讨论:

“主动体验”音乐教学模式适用于音乐课不同课型(唱歌课或欣赏课)的研究和实践,在教学中我更多偏重于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实验研究。因为,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快速成长,七年级学生面临着变声期的不适应,自我意识的急剧增强,逐渐不愿意开口唱歌,因此,教学内容也应据学生实际情况而作相应调整。唱歌课课型不再成为音乐课的主要课型,而欣赏课则以其创作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配器丰富、表现形式新颖多变等全新的视听效果而越来越受到学生的认可。

因此,我想: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此模式在运用于唱歌课的教学时,则可以在“主动体验”模式下,更多加强声音音色训练、气息控制、歌曲艺术处理及多种演唱的表现形式上,在实践中对比、强化人声演唱的不同效果,并尝试适当的教法和学法,提高中学生对唱歌课的兴趣及演唱水平。

标签: 多篇 教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xzy/jiaoxuegongzuo/7y92zp.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