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 >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去摘,只有王戎没有摘并告诉他们李子是苦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目的跟从的道理。

学情分析:

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学建议:

教师可范读课文,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韵律和节奏,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先让学生借助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粗知原文大意。教师再抓住文言文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予以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现代文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难点: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理解题意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历史故事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能说出故事的名字吗? ( 出示《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图片,学生说名字)司马光和曹冲儿时都是古代聪明孩子的代表。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古代一位7岁的聪明孩子,他叫王戎。

2.“戎”是今天要学会写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右上部的“戈”代表兵器,左下的横、撇代表铠甲,两部分合在一起是武器的总称。书写的时候,"戎”字的斜钩要写得挺拔舒展。(板书课题)这一课说的是谁的故事?(王戎)

3.师:借助注释,我们知道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有才能、有个性的文人,常常相约在竹林里饮酒游乐,创作文章,王戎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4.读课题,理解题意。

5.师:谁能借助插图和注释用一句话说一说,课题讲了关于王戎的一件什么事?(王戎不去摘道路旁边的李子)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至少读三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生自由练读)

2.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不是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通顺了。

3.同学们,小古文不太好读,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好停顿,读出小古文的味道来。之前我们学习《司马光)和《守株待兔》时,已经学过借助停领线读好停顿的方法,遇到停顿线,要记得停一停。(教师示范读,指名两个学生读,生自由练读。)

4.回声读。

三、运用方法,理解文意

1.小组合作说说古文的意思。

2.学习汇报

(1)指导理解最长的句子:“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为戎不动。”

预设:他们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果子,都把树枝压弯了。小朋友们都争着跑过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结合学生汇报相机指导理解“多子折枝”“折”的意思。

(2)此时此刻,王戎身边的朋友只想干什么?指导理解“竞走”。

师:“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走”也有跑的意思,如我们学过的《守株待兔》中说“兔走触株”,走马观花、东奔西走、飞禽走兽。

(3)指导理解其余三句话的意思。小组交流回答。

3.学习完故事,你觉得故事中的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借助图片,复述故事。

1.按故事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图画。先用“我看到……我认为是……这一句”说图画,再进行排序。

2.复述故事,练习背诵。

五、推荐好书。

师:这样读小古文有意思吗?王戎小小年纪就能道出“苦李"的真相,他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相传这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他的门客-起编写的一本小说集,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有名望却不愿做官的人的言行和轶事。“时光入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在《世说新语》中,还介绍了许多这样的俊杰。

六、作业超市。

1.必答题

(1)辨字组词

戎()竞( )唯() 诸( )

戒()竟( )维() 者( )

2.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①尝与诸小儿游。( )

②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

③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④取之,信然。()

2.选答题

①说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如果你在场,听了王成说李子是苦的,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xzy/jiaoxuesheji/293jvg.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