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 >

《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第一课时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与能力:理解积累“交卸、狼藉、簌簌、赋闲、颓唐、琐屑”等词语;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朴素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珍爱亲情,理解、感恩、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朴素而饱含深情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型:新授课 教法:诵读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大家平时仔细观察过别⼈的背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篇著名的纪实散⽂,作为语⽂材料的传统篇⽬,它感动了很多很多读者,因为它写出了⼈世间至深至诚的⽗⼦之爱,现在就让我们⼀起来品味朱⾃清先⽣的《背影》。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最大的创作成就是散文,文风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散文代表作品有《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等。

3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纪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在南京为他送行的背影。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祖母的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俩在浦口车站惜别。想起这些,朱自清不禁泪如泉涌,写下了这篇感情真挚的散文。

读准字音:

马褂(ɡuà)搀扶(chān)交卸(xiè) 奔丧(bēn sānɡ)

狼藉(jí) 赋闲(fù)迂腐(yū)栅栏(zhà)

琐屑(suǒ xiè)差使(chāi) 典质(diǎn)踌躇(chóu chú)

蹒跚(pán shān)颓唐(tuí) 举箸(zhù) 簌簌(sù sù)

拭泪(shì)游逛(ɡuànɡ)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记叙了作者与父亲奔丧完毕,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的情景。

2.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品味与感悟:

1.体味“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一句中“蹒跚”一词的妙处。

“蹒跚”一词很关键,父亲在平地上走路都是蹒跚而行的,可想而知上下月台就更加难了,更加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一句中,为什么用“攀”不用“抓”?

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

3.“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倾”字妙在哪里?

“倾”字用得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4.“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写的如何?

“真是太聪明了”是反语,表达了对父亲临行前细心关照中所蕴涵的爱子之心不能理解的追悔。

5.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两个“自然”表现了对父亲老年性格发生变化的理解,比在浦口车站时的感触又深化了一层。

教学板书:

纪实散文、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蹒跚、攀、向左微倾

《背影》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识与能力: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探究学习文章在细节描写时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父亲、品味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在描写细节时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四次背影的不同,把握文章的主旨。

课型:新授课 教法:诵读法、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导语

我们上节课共同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已经梳理清楚了,我们这节课再次走进原文,体会文章中深沉的父子之情。

二、新课展开

1.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这几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四次。

(1)第一次:点题的背影。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此处的“背影”,只是开门见山地引入文章。作者的意图在于为后文做铺垫,渲染悲凉的气氛。

(2)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出现在父亲买橘时的场景之中。作者先采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勾画出父亲的大体外貌,呼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然后作者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父亲老态龙钟、步履艰难的情形,感人至深。

(3)第三次:离别时的背影。出现在父亲与儿子告别后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此时依依惜别,加深了读者对背影的印象。

(4)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出现在读父亲来信的情景之中。父亲老境颓唐,信中寥寥几语,令人酸楚不已。同时父亲对儿子的惦记依然如故,这就使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把“我”对父亲的殷切怀念和感受交织在一起。

2.细节描写,准确传神。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3.语言朴实,饱含深情。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四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含有深沉的爱;平淡的话语里往往有不平静的心情,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

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追忆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教学板书:

背影

想 看 别 念

思 望 父 别

念 父 子 后

父 买 惜 思

亲 橘 别 念

课后作业:

请运用细节描写,写出父亲劳作的艰辛。(150字左右)

标签: 背影 教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xzy/jiaoxuesheji/5wl0pv.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