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 >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精选9篇)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精选9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9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

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板书)

3.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

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4.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6.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7.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8.到了第三关就更难了,还闯吗?为自己鼓劲,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9.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

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10.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11.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12.试着自己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和同学交流。

课后反思:

对一些有难度的文章来说,教师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动讨论,通过读文解惑,是极好的教法和学法。在这种平等、互动、积极的学习气氛中,既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大胆的表现自己。使表达不够流畅的学生得到锻炼。我组织学生和同桌说一说,说给大家听听。然后通过看幻灯片看一看称象的过程。再换一些连词说一说称象的过程推选最好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从文字到图片,再从图片到文字,最后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在整个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表达自己。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复述课文之后,让学生评一评,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看到优点,更有自信。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更好的提高自己。

不足之处,在学生认识生字之后,应注意生字的巩固理解,不应该学字是学字,读文是读文。生字与学文脱节。

学生质疑时,遇到课文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应给学生及时解决或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如:一生提出来大象有多重时课文中没有涉及到。老师应随即补充一句“哪个同学知道?请你告诉他”或者鼓励大家查资料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老师置之不理。我觉得上课时还应加强自己课上应变的能力。下次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篇2:《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2、巩固“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

3、学习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杆秤、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在干什么?(称东西)

这是一杆?(称)你能用称来称东西吗?谁想来试一试?

2、导入课题——《称象》。

3、教写“称”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认读生词

3、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尝试复述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师:你知道大象到底有多大吗?你能不能把描写大象大的句子用“------”画出来。

(2)指导朗读。

(3)师:这头象真的是又高又大。(板书)

(4)师:这么大的象曹操喜欢吗?你怎么知道他喜欢的?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一自然段)

(5)引入难题——如何称象?

2、学习第3自然段

师:现在请同桌互相读一读(第3自然段),看看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1)第一个办法行吗?为什么不行呀?

(2)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第二个办法可以吗?为什么呀?所以曹操怎么样?

(3)师:又有人说,把大象宰掉,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你说没办法一起称,咱们就一块一块称。可是曹操却反对了,他可能会说什么?

(4)师:两个办法都被否定了,要想称象真是——太难了!(板书)

3、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方读得是否既正确又流利。

(3)指名读,齐读

(4)再读课文,寻找步骤

(5)质疑

(6)步骤解答

(7)图片解析,帮助理解

(8)利用关联词,练习复述

4、总结学习

师:曹冲的办法真的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结果如何。曹操的态度和之前一样吗?

(四)总结升华

1、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称象这篇课文,你觉得曹冲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聪明,爱动脑筋。)

2、师:爱动脑筋的你们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

(五)作业布置

篇3:《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

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板书)

3.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

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4.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6.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7.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最好的给大家说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8.到了第三关就更难了,还闯吗?为自己鼓劲,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9.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

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10.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11.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12.试着自己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和同学交流。

篇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2、“曹”是个姓氏,我们身边有没有姓“曹”的同学或者小伙伴。

3、介绍曹操和曹冲两人物。曹操是魏国的君王,是一个聪明人,他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英雄。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死后被追尊为【武帝】。他的父亲为曹嵩中常侍(西汉时皇帝近臣,给事左右,职掌顾问应对)大长秋(官名,皇后的卿)曹腾的养子。曹操的早年,曹操年少时就机警过人,并通权谋机变,,不规规矩矩地谋生做事。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

二、学习生字

1、范读,同时认准字音。

2、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认读生字。

(1)通过组词区分“称”和“秤”

(2)区分“里”和“量”。说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4、指名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

三、初知大意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四、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词语:木柱 曹冲 官员 几根 议论 重量

一杆秤 砍下 画线 为止

2、想一想,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自读,讲了一件什么事?(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

2、文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用“~~~”画出文中的句子。

3、这大象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它又高又大?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4、拓展:

(1)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两把大扇子),鼻子像(一个长长的钩子),尾巴像(一根小小的辫子).

(2) 弯弯的月亮像(    )。

红红的太阳像(    )。

(   )像(   )

(3)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  )一边(  ),(  )一边(  )。

5、比一比: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第三自然段

1、官员们想出哪些称象的.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回答)

2、曹操听后态度怎么样?为什么直摇头?( “直摇头”说明曹操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

3、比较: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听了摇头。

第四自然段

1、想想,这段讲什么?

2、默读自然段,把曹冲说的话画下来,并用“△”画出称像时的动词。

3、交流:4些动词准确,具体写出了称像的步骤和方法。

3、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的过程。为什么往船上装石头时候,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想一想,和官员们的办法比,谁的办法更好?为什么?

4、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5、我们应该学习曹冲什么样的品质?(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品质)

6、比一比: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第五自然段

1、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

总结延伸

如果现在让你们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知识链接: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现存的大象仅两种,非洲象和亚洲象。非洲象体型较大,最大的雄象约7吨重,雌雄象都长有发达的象牙;亚洲象略小,最大的体重越5吨,仅雄象才长有发达的象牙。象的鼻子粗大,但能拾取针等细小物件。象的听力很强,能听出森林中的各种声响。但是它的视力极差,是著名的“近视眼”,对静止不动的东西只能看到10米远,即使活动的东西也只能看到30米远。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m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读书《百家姓》

20xx年6月,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出炉, “王李张刘”居前。“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为全国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达到9468万人,占总人口的7.1%。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板书设计:

赶象上船

船沉画线

装石画线

称石累加

篇5: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第一段写的是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段写的是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三段写的是官员们想出了几种称象的办法,曹操听了直摇头。

第四段写的是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第五段写的是人们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在三、四自然段中,通过官员们与曹冲不同的称象方法的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把一个聪颖、质朴的`儿童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自然段讲曹冲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曹冲的称象方法是用5句话说明的。第一句是总写。第二至第四句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一个步骤。文中通过“赶、沉、画、赶、装、沉、称”这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清楚地写出了称象过程,使学生理解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的称象方法。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曹冲称象的办法和过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训练学生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和复述一件事的能力。

3、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懂得曹冲称象的过程和道理,使学生明白:爱动脑筋能成为聪明的人。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本课的教学为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书写板书:6、曹冲称象。

(二)讲读课文。范读课文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播放多媒体课件)

思考: 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些什么? 体会到了曹操什么样的心情?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并知道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把什么比作什么? 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2、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能知道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

3、理解“议论”在课文中的意思。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呢?读出议论的语气。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学生能够说出两句的不同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了哪几种称象的方法?用(�C�C�C�C�C)画出来。

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播放多媒体课件)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最好?

指名读�C�C�C评议�C�C�C�C分角色读 。

(六)、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2、做实验突破难点。(播放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称象过程。

然后对学生可能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例如: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出的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们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七)、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

(学生回答:七岁。)(播放多媒体课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才:说明曹冲刚刚七岁,年纪很小。

(用船代秤,解决“提不动”的问题,用石代象解决宰象的问题,既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伤害大象,是一种科学的称象方法,与官员们笨拙的称象方法形成鲜明对比。)

曹冲才七岁的时候,就想出了这么好的称象方法,如果让你称象,你会用什么办法呢?同学们,曹冲只有七岁。按理说,大人们的经验应该比他丰富,可偏偏是他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了启发,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你可以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一说曹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吗?

(八)、总结全文。

1、曹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七岁的曹冲想办法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老师真心的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曹冲那样遇事多动脑筋,要勇于创新,做一个聪明的孩子。

(九)、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见附页。

(十)、板书设计。

篇6: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称象

�L �K

官员们 曹冲

造大秤  象上船, 画线, 象上岸

宰大象 装石头,齐线,称石头

直摇头←曹操→点头微笑

篇7: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可以让学生用熟字记生字的方法来记忆,重点区分“称”、与“秤”的读音和字形,并能正确区分木字旁与禾木旁。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3、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了解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事情要于动脑。

学习重点

1、会写本课6个生字,重点指导“岁”字。

2、熟练的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

称东西为了什么?

[出示课件:大象图片]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

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办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

生认读“曹、称”。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四)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名当小老师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

五)检查生词、生字掌握情况。

过渡: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老师讲得这么精彩,一些词宝宝也要和我们交朋友呢!

1.[演示课件]出示生词,

(六)指导朗读。

过渡: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这篇课文了。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三、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指导“岁”的书写。

四、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

(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学生看课件自由读生词。

2.[卡片]学生领读生词。

3.提出词语中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交流。

4.测读

5.男女赛读。

6.同桌赛读。

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3.同桌交换本子写生字。

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和 柱 谁

块 岁 站

篇8: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盛水的玻璃器皿、木船模型、玩具象、小石子、秤。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这头象又高又大,到底有多重呢?怎么称呢?今天学习古时候一个称象的故事。

板书课题:称象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用熟悉的方式解决。

2、检查识字效果。

(1)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2)认读字卡,交流识字方法。

三、熟读感悟。

1、再读课文,讨论:如果现在你的`面前有一头大象,你有什么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2、学生讨论后汇报。(无论哪种方法,教师都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3、师:官员们有哪些方法?

学生汇报:

(1)造一杆大秤。

(2)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师:曹操对这两种办法什么态度?(直摇头)

师:曹冲听了官员的话后怎么说?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讨论:曹冲的办法共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汇报。指生到黑板上画。

5、师生共同做实验演示称象的过程。

6、师:为什么曹冲这么小的年纪就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

(注意观察事物、爱动脑筋、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

篇9: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基于以上认识,再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知识与技能

1.在制作过程中学会看一些纸工折粘的符号;

2.学会画点画线的标记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对称形折纸、剪纸法来制作纸手工艺品;

2.巩固折、画、剪、粘等手工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认真、耐心、细致与合作的习惯;

2.渗透语文学科知识,在学学玩玩说说中体会乐趣,增强动手动脑和创作能力,激发劳动兴趣。

【教学设计】

下面我简要说说如何指导学生折纸、画点、画线这一教学过程。这也是本课中我将攻克的教学难点。

定位

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卡纸,然后指导学生将纸对折再对折变成边长为12厘米的小正方形。折好后,让学生检查小正方形的边沿是否都对齐,然后重点提醒学生要将纸的开口朝右朝下地平放在桌面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纸的对折和摆放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裁剪出的作品能否展开变成曹冲称象模型,所以特别需要指导和提醒学生准确操作。)

定点

完成定位后,提示学生拿好铅笔和直尺。先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演示,一边听我的讲解,如何在折好的.小正方形的每条边沿上标注出两个三等分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回忆标注:将尺跟纸边对齐,每四厘米画一个点。

边上的八个三等分点标注出后,还要再标注中间的四个点。我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该如何标注。然后确定一个方法,如:将尺对齐左右两边的点摆放,每四厘米画一个点。

最后给这12个点分别用字母标注好。

(设计意图:四条边上的8个点的确定能为下一步准确快速画线提供帮助;而中间4个点的确定则能使所画线条的长短方位更加精确。)

定形

有了纸上的这12个点,下面画线条就能比较容易把握了。我仍旧先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演示,一边听我的讲解,即如何利用三等分点将线条标注好。如:表示大象鼻子的两条线就要尤其强调,右边的一条直线在中间左边的两个三等分点之间,但是离上边的点大概还有一厘米。而右边的线则是弧形的。

之后再让学生讨论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看投影实物,将线条标注好。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点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线条是如何在点之间产生的,从而更方便学生记忆,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导学生折纸、画点、画线这一环节,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要观察记忆,专心致志,又强调自主学习,耐心细致,做到眼、口、手、脑并用,真正实现了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xzy/jiaoxuesheji/yj3wr7.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