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方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多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多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多篇)

《除法》教学设计 篇一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包括两方面:一是已知什么(42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二是求什么(要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进而从这个实际问题中出抽象数学模型:42可以分成几个6?或者42是6的几倍?于是知道要列除法算式42÷6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讨论,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根据“六七四十二”得42÷6=7,再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解释这个7的实际意义,并写出问题的答案:要为小鸟准备7间房子。这个过程就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且同时也发现了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小鸟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鸟只数×房子间数。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用哪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指导时,要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是什么,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因为学生往往从实际问题字面上的意义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计算;其次,要强调计算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去检验和解释它的意义,并写出答案。这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

单元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部分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对除法意义有初步的体会,会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和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包括“长颈鹿和小鸟”“小兔安家”和“游乐场”三节。本单元的标题是“除法”,除法与乘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除法关联着“倍”的意义,除法又以乘法口诀为最基本的口算工具。这个单元综合了除法的这些特征与联系,所以,本单元也是本册教材在“数与计算”领域的一次复习与提高。 “长颈鹿和小鸟”复习除法的意义,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小兔安家”复习除法的两类问题;“运动场”强调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在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打好基础。

长颈鹿与小鸟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包括两方面:一是已知什么(42只小鸟,6只小鸟住一间房子),二是求什么(要为小鸟准备几间房子)。进而从这个实际问题中出抽象数学模型:42可以分成几个6?或者42是6的几倍?于是知道要列除法算式42÷6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用什么方法求商的讨论,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根据“六七四十二”得42÷6=7,再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解释这个7的实际意义,并写出问题的答案:要为小鸟准备7间房子。这个过程就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且同时也发现了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小鸟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鸟只数×房子间数。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明确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用哪一句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指导时,要强调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是什么,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因为学生往往从实际问题字面上的意义直接就列出除法算式计算;其次,要强调计算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去检验和解释它的意义,并写出答案。这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思维过程。

小兔安家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小兔安家”的情境图中没有提出数学问题。从图中发现并利用有关的数学信息(小兔只数,房子间数)提出数学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是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去做的第一件事情。针对具体情境,教材中提出两个问题,代表除法问题的两种基本类型,目的是引导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一类是求“每间房子住几只小兔”,另一类是求“需要几间房子”。会根据具体情境提出这两类数学问题,是以理解情境中蕴涵的数量关系为前提的。因此,提出数学问题这个教学环节本身也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学时,教师应以“小兔安家”为主题,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简单地记录提出的问题。然后启发学生把所提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成两类,再回到教材中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学生比较这两个问题及其算式的区别与联系。

事实上,上述两类除法问题包含了相同的数量关系,即小兔的总数=每间房子住的小兔的只数×房子的间数。体会到这一层联系,有助于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内在联系,以及除法的意义。

游乐场教学目标

1.结合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游乐场”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其中包含很多数学信息。如,小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乘4人;碰碰车有4辆,每辆可乘2人;每张小火车票3 元,每张碰碰车票5元等,是显而易见的。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实际上是要他们去发现能够联系其中有关信息的数量关系。例如,“小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能乘4人,这列小火车一共能乘多少人?”如果能提出这个问题,那么他一定意识到:小火车满载的人数=每节车厢可乘的人数×车厢的数量。能够提出“每张小火车票3元,买7张应付多少元”也意味着他懂得:应付的钱=每张小火车票的价格×车票的张数。教材采用“你问我答”的方式,互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对问答双方,都提出了理解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要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量关系。

教学时,教师要发现学生提出的好问题,让大家借鉴,开阔数学的视野,提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什么是好的数学问题呢?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高问题的综合性。如果学生还提不出好问题,教师要加以启发引导。如:“能坐满一节小火车车厢的乘客,去玩碰碰车时,需要几辆碰碰车?”这个数学问题就用上了情境中两个没有必然联系的信息。又如:“买6张小火车车票的钱,能买几张碰碰车的车票”这个问题涉及两步运算。对学生提出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可以不要求他们列式,但可以让他们交流想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1.列三组题.

42 6= 72 8= 72 4=

7 6 = 8 9 = 18 4=

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问: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

板书:

2.设疑引出课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

用等分除说明:因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

用包含除说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个7,63个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

2.教师反馈,小结.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3.初步练习: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例7.

出示例7: 24635=

(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

(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3)问: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

(4)问:第二种验算方法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结果不等于被除数,能说明计算正确吗?要想使结果等于被除数,应该怎样办?(小组讨论)

(5)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小组讨论)

明确:因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个5,而是比493个5多4,所以493个5多4就是5493+4,结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数.

(6)问: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

(7)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5.提高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428 20xx 8567

三、练习与质疑

1.计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验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题的得数.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

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游戏:鸽子送信.(出示课件鸽子送信)

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

1.用乘法检验下面各题的得数,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546=59 16637=239

2.462 5523 20173

684 1386 34119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图体温并解答

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

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

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图意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

2、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汇报

⑴224/2=112(本) 112/4=28(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⑵4*2=8(层) 224/8=28(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4、讨论比较。

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三、应用提高

1、想想做做1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2、想想做做2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想想做做3

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

注意提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

解答后同桌学生交流比较。

四、课堂作业

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xzy/jiaoyufangan/46d2z6.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