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方案 >

高一语文《红烛》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语文《红烛》教案(精品多篇)

高一语文《红烛》教案(精品多篇)

红烛作文800字 篇一

一张张稚气的小脸,一双双渴求的双眸,充满希冀的凝望着您;在那三尺讲台上,您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耕耘着这个百花园,点缀着每一朵甜美的笑。我聆听您的教诲,混沌空白的头脑被您渊博的知识填满;淘气顽皮的幼童,在您的谆谆教导下,已经羽翼丰满,在荆棘密布的人生道路上欣然面对。而今,半个世纪过去了,那情依旧,那景依然,那敬愈增,那爱愈浓。

人生五十载,弹指一挥间。就让我点燃一支红烛,在她闪烁的烛光下,回顾曾经为我解疑释惑、传知授教的每一位老师吧。从我的父辈,到我;从我,到我的儿子,一代代,一辈辈,是您,给了我们启蒙,给了我们知识。而今,又到了九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每一位录取进大学的莘莘学子,每一名走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不都是您辛勤浇灌的丰硕果实,不都凝结着您殷殷的期盼,蕴含着您深深的情结?

从八岁入学那天起,我几乎每天都要喊:老师好!那么今天,就让我这个已步入知天命之年、毕业已40多年的老学生再深情地道一声:老师好!您的乌发已被岁月染白;您的风貌年华已随着一批批遍布天下的桃李而增添了数道皱纹。教书、治学、育人的您,就像那燃烧的红烛,点燃的是自己,照亮的是一代又一代的桃李芬芳,祖国栋梁。

唱响一曲《红烛颂》,朗诵一首《园丁赞》,怎么能表达我对您无限的崇敬和深深的谢意。如梭的岁月中,我用您传授的科学知识,努力工作,报效社会。我牢记您“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的教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天,在属于您的金秋时节里,我可以自豪地告诉您: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我无论是在天涯海角,都在心里默默地用我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老师您的节日,来表达我对您的思念和敬意。

金秋时节,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老师的佳节;金色的秋天,是一支献给老师的歌。因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长如父母,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永远记着您,永远祝福您。看火红的高粱那就是对您的诚挚祝福!丰硕的米穗那就是对您的最好报答!低垂的枝头那就是对您的崇高敬礼!

红烛 篇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像园丁,辛勤栽培祖国的花朵。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一路走来,令我最难忘的就是三年级时教我数学的杨老师。

杨老师长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样子,她对我们十分严厉。记得那是三年级的一次期中测试,老师把试卷发下来后,我看了一遍题目,觉得很容易,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开始做了起来。因为前几次考得都不错,这次的题目又不难,所以做完后,我也没有好好检查,就交了上去。下午,试卷发下来后,我看了眼试卷上的分数,一下子怔住了。75分?怎么只有75分?那试卷上一个个鲜红的叉叉,仿佛正在嘲笑我呢!我呆坐在座位上,不知所措。到了傍晚,老师清点试卷的时候,发现其他同学都交了,只有我的试卷还没交,就让我到办公室里去。我忐忑不安地走进了办公室,生怕老师会批评我。杨老师看到我来了,严厉地问:“糜轩涵,这次考试怎么考得这么差?”“我……”杨老师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这次考得不好没关系,下次努力就行。但是你要记住,骄兵必败,凡事都要谦虚,不能太骄傲。”我听了,点了点头,心想:“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让老师失望。”这以后,我发奋学习,终于,在下一次的数学测验中,我获得了全班第二的好成绩,拿到试卷后,我发现老师正看着我,眼里充满了赞赏与喜悦,我开心地笑了。

杨老师虽然对我们很严厉,但也十分关心我们。班里同学生病受伤了,杨老师总是十分照顾他们。记得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同学摔伤了,杨老师连忙把他扶到办公室里,给他涂好药,并打电话给他的家长,然后才来上课。

杨老师对我的无私教育和对同学们的关怀,我永生难忘,她就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师。

红烛 篇三

记忆中,那根红烛绽出了一朵绚丽的火花,殊不知,那红烛燃尽,流下了多少眼泪,散落了多少辛劳。

——题记

(1)红烛

伴着清晨微凉的冷风,一抹熟悉的身影早早的来到刚刚苏醒的校园,用自己的辛苦照顾和关心着他的学生,用自己对教育的热情教导着他的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和引导着他的学生,好似一根红烛,燃烧着,摇曳着,忍受着火焰的灼热。宁愿把自己融化,也要为了照亮别人忍受这煎熬,依旧的挺立在烛火中。

(2)泪

亲爱的老师,当您送走一批又一批您苦心教育出来的学生时,您曾落下了多少眼泪?曾经每天都能见到的脸庞,在那一天却离开了您的视线,那时的您是否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们最终还是向梦想进发了,忧的是,这一别,便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聚。

离别时,是否会想起这些年来的往事?是否会被学生最后的话语所感动?是否会伴着浓浓的离别愁绪而潸然泪下?而我们懂得,即使有再多的离别,也无法改变您对教育的坚持。

(3)红烛泪

红烛泪,挟着爱心和关切,在背后默默的照料;红烛泪,挂着微笑和鼓励,默默地为我们付出;红烛泪,带着严厉和鞭策,使我们不断的进步。那红烛,你的泪驱走了不安,取走了懒散,那温暖的火光照进我们的心里,给我们带来了一片清新的知识天地。谢谢您对我们的付出,我相信,那根红烛绽开的火光,定能照亮人们的心房。

(4)吾爱红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深深的赞扬。

教师,那是多么神圣而辛劳的职业啊,可他们不辞辛劳,勤奋的耕耘者,却从来不求什么回报。在栽培了无数莘莘学子之后,却还是那样默默的笑着,默默的培育下一代的孩子。

吾爱教师,吾爱红烛。

吾爱红烛之关切,吾爱红烛之敬业,吾爱红烛之奉献。细细想来,若是没有教师的默默付出,又怎来的日益昌盛的祖国?那燃尽自己而照亮别人的精神,怎能不让人为之动摇?

吾爱红烛,爱之深,爱之切。

教师点评:结构新颖,语言优美。小作者以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字里行间渗透出质朴的情感,是一篇很好的作文。

红烛 篇四

老师,像一根红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老师,像一棵大树,洒下浓荫,造福他人;老师,像一汪泉水,流尽自己,滋润他人。“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在我们的人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我们付出了许多宝贵的年华。

我的语文老师是宋老师。她个子不高,皮肤白皙,留着一头不短也不长的卷发,戴着一副眼镜,眼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待人也非常的温和。

我的语文老师教学经验很丰富。宋老师给我们上课时,会在前一天做好上课要用的教学课件,在给我们讲课时,宋老师能将课本内容与课件内容相结合,还会在黑板上为我们写出情节曲线,原本复杂难懂的课文,只要经过宋老师的讲解,就会变得又简单又容易理解。宋老师在给我们排座位时,是根据“一帮一”的形式来调换的。比如:把字写得好的同学和字写得不太好的同学调在一起,在不知不觉的学习生活中,字写得不太好的同学就可以随着字写得好的同学将字形纠正过来,将书写提高一个大台阶。

我的语文老师很敬业。宋老师前几周到别的城市去学习了,虽然在外面,但她还是心系我班。在临走的那天,宋老师列了一张单子,将哪一节课要做哪一项作业都详细地列了出来,宋老师还隔几天会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询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让我们班干部要多多帮助学困生,并且配合好代课老师的工作。宋老师在考试前夕,会给我们印一些“句子训练复习题”和“思品知识资料”,有助于我们复习、巩固知识,还能学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宋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还是学校的教导主任,又有我们班的语文课,又有学校的各种事情,但无论再忙,宋老师都会抽出时间给我们上语文课,给我们传授知识,所以说宋老师很敬业。

如果说老师是大海,那我们就是在大海中乘风破浪的帆船;如果说老师是天空,那我们就是在天空中展翅飞翔的小鸟;如果说老师是园丁,那我们就是园丁辛勤培育的小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您总是默默付出而不求回报,我无以为报,只能给您说一句最诚挚的话——谢谢您,老师!

红烛 篇五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老师不悔不倦,无私奉献的体现。老师就像那辛勤的园丁,为了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劳累使其鬓角已沾染几分灰白。为了我们,散发出无尽的热量,不知疲倦。

我们的吴金萍吴老师,作为我们的班主任,尽职尽责,总是关心着每一位同学的情况。哪位同学身体不舒服了,哪位同学学习出了问题,她都是了如指掌,更是会为我们提出最恳切的建议,如父母一般关怀着我们,尽心尽责,任劳任怨。

记得有段时间,我们班的某位同学学习上出现了问题,在几次考试中连连失利,也付出了努力,结果却是差强人意。吴老师立刻注意到了这个情况,也是对这位同学的情况十分上心,及时的找他进行了谈话,多次进行心理交流,沟通,辅导,并和家长加紧联系,对该同学的问题进行多方位解决。终于,在吴老师的耐心帮助下,这位同学成绩不再忽上忽下,而是像那大鹏一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最近一次考试中,考出了喜人的成绩,也考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对于这位同学取得的巨大进步,吴老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考后又对该同学谆谆嘱咐:不可骄傲自负,也不要过度自谦,保持心态,考出自己的最好,考出最好的自己!有了吴老师的悉心教辅以及对每个同学都不轻言放弃的执着,同学们也是对学习十分上心,一时间,班内学习风气良好,个个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作为我们的英语老师,吴老师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每一堂课都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甚至花费自己为数不多休息的时间去“加班”批改我们的作业。吴老师凭借着多年的精准眼光及丰富经验,找准了我们每位同学的短处,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步步弥补不足之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因为吴老师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优秀的我们。在此,我想代表我们班全体同学,对您说:

“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谢谢您!”

虽然我们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您却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

红烛 篇六

蜡烛的。一生用于生命的燃烧,用自己的生命去照亮未知的世界。而老师正如蜡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我不敢说他有多出名,但是我认为他是我最值得去赞扬的老师!他的样子和普通人相差无几,剪的发型正常是短短的平顶。皮肤黝黑,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老师,倒与农民有几分相似。他的身材并不高大,这个冬季常见他穿着一件烟灰色皮夹克,稳稳的脚步在教师、食堂、办公室和宿舍四点之间往返。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师却让我铭记于心。

陈老师教化学,同时也是我们的班主任。他赏罚分明,是我最值得佩服的一点。他曾对我们说:“一个班的纪律好,这个班的成绩就不会差。”他对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要求十分严格,记得有一次,我违反了课堂纪律,他知道后,对我进行了严肃的处理。事后,他心平气和的叫我要努力学习,不能再违纪。该严肃的时候就严肃,该平和的时候就平和,他不似其他那些老师动不动就是“体能锻炼”,这点,我十分佩服。

他相貌平平,教学水平却是相当高。以前我的化学只能考个四五十分,并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而是我不太认真,但自从到了陈老师班上,第一次月考就考了78分,这并不是一味地吹嘘,而是我内心的想法。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再强调,不会再重头讲,班上的同学曾戏谑道:“原本不会的,听老师说了这么多遍,也会了。”这是陈老师针对我们的学习水平来教学,不厌其烦,耐心讲解。对于这点,我也十分佩服。

下课时,他经常往教室跑,一是看看班上同学的学习情况,二是和大家拉近距离。在课间总能看到他和大家一起有说有笑的,不像师生关系,更像是一种朋友关系。考得好,他总会教我们不要骄傲,再创佳绩;考得不好时,他依旧教我们不要气馁,要总结经验教训。陈老师这种邻家大哥的做法,赢得了我们每个人真心对待。这一点,我更加钦佩!

就像红烛一般,他总是在“燃烧”自己,来帮助我们在黑暗中开拓道路。李商隐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来形容陈老师再合适不过,他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却点燃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梦。

红烛 篇七

我曾经,是那么讨厌蜡烛。一坨油腻的蜡,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比一夜黑(煤油灯)更气人!煤油灯起码还有个罩,它连罩都没有。一次点烛写诗,烧焦了头发都不知道,于是顶着一团焦发过了两三周。

还有一次在寒假里,我准备做一条长引线,接到鞭炮上,这样我就能在屋里点燃屋外树上的那串鞭炮。

引线的做法较为简单,用冰冷的刀子削下火柴的头,再粘到带蜡的棉线上。我从吃了早饭开始忙活到九点多,就要大功告成之时,棉线上的火柴头不小心碰到了烛焰上,易燃的火柴头哪里受得了如此炙热?瞬间,两个小时的努力化为缥缈烟,变淡,散开了啊哦!我的引线!气得我抓起蜡烛扔了。以后,我不再将蜡烛点燃。

可是,一次停电,让我改变了对蜡烛的看法。

在老家的一天夜里,当我照例打开电灯,享受它的光明之时,灯却闪了几下,灭了!坏了,停电了!百年不遇的停电让我赶上了!我心爱的书籍没法看了,上网查资料也成了泡影!屋里顿时黯淡无光,屋外也是一片漆黑,我顿时急得在家里团团转。家里仅存的两盏油灯,一盏在厨房,一盏被奶奶拿着去了兔舍。我没辙,想起来了,对!还有蜡烛,权当应急了。赶紧摸索着从书桌上拿起一支红烛,放在烛台上,用火柴点燃,屋内瞬间亮了起来。这个蜡烛是我闲来无事时亲手制作的,收集十几个残烛头,合成此大烛。它较粗,比我手掌长一点儿,略方,每个面都刻有萬古長存四个字,这些字都是我用牙签一笔一笔刻上的。

看着这盏红烛慢慢变短,最后,四面的萬古長存也终究不见了。我恍然,当初只被我当做一个摆件的蜡烛,今天夜里却焕发了光芒,这是它生命的光!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经常赞颂的烛光!它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短暂到燃尽了,也就终结了;它的生命又是多么的辉煌,即使短暂,也要发出最耀眼的光芒!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红烛,才有了今天的发达昌盛,才有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光辉灿烂。后来,我把它的残体小心地从烛台上剥下来,当成了标本,封为一级重器。

红烛,无香气,亦不漂亮,它却以生命作料,燃了自己,照亮他人,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人们赞颂吗?

红烛 篇八

蜡烛的一生用于生命的燃烧,用自己的生命去照亮未知的世界。而老师正如蜡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我不敢说他有多出名,但是我认为他是我最值得去赞扬的老师!他的样子和普通人相差无几,剪的发型正常是短短的平顶。皮肤黝黑,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老师,倒与农民有几分相似。他的身材并不高大,这个冬季常见他穿着一件烟灰色皮夹克,稳稳的脚步在教师、食堂、办公室和宿舍四点之间往返。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师却让我铭记于心。

陈老师教化学,同时也是我们的班主任。他赏罚分明,是我最值得佩服的一点。他曾对我们说:“一个班的纪律好,这个班的成绩就不会差。”他对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要求十分严格,记得有一次,我违反了课堂纪律,他知道后,对我进行了严肃的处理。事后,他心平气和的叫我要努力学习,不能再违纪。该严肃的时候就严肃,该平和的时候就平和,他不似其他那些老师动不动就是“体能锻炼”,这点,我十分佩服。

他相貌平平,教学水平却是相当高。以前我的化学只能考个四五十分,并不是老师教得不好,而是我不太认真,但自从到了陈老师班上,第一次月考就考了78分,这并不是一味地吹嘘,而是我内心的想法。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再强调,不会再重头讲,班上的同学曾戏谑道:“原本不会的,听老师说了这么多遍,也会了。”这是陈老师针对我们的学习水平来教学,不厌其烦,耐心讲解。对于这点,我也十分佩服。

下课时,他经常往教室跑,一是看看班上同学的学习情况,二是和大家拉近距离。在课间总能看到他和大家一起有说有笑的,不像师生关系,更像是一种朋友关系。考得好,他总会教我们不要骄傲,再创佳绩;考得不好时,他依旧教我们不要气馁,要总结经验教训。陈老师这种邻家大哥的做法,赢得了我们每个人真心对待。这一点,我更加钦佩!

就像红烛一般,他总是在“燃烧”自己,来帮助我们在黑暗中开拓道路。李商隐有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来形容陈老师再合适不过,他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却点燃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梦。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必修语文《红烛》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中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具体寓意,欣赏在诗歌的意象中所创造的艺术效果。

2、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其抒情脉络。

【教学重点】

诗歌的表现手法,在诗歌的意象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

诗歌的抒情脉络

【教学方法】

诗歌吟咏法、欣赏、点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课文内容导入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

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二、课文讲解

1、第1节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一个“吐”字,逼真地摹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那颗赤子之心,是如此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2、第2节

第2、第3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和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并非“一误再误”,“红烛啊!不误,不误!”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3、第3节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 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

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4、第4节

第4节含义比较深刻,应作为教读的重点。 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价值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尸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犹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第5—7节

第5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古代诗词中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做“烛泪”。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人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对此毫无敬意,相反却“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6、第8、9节

第8、第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三、全诗总结

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境界,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红烛 篇十

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撑起了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们献出了所有的光和热,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燃烧,不停的燃烧!

您讲的课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的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带我到达一个斑斓的新世界……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哪来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再将你们赞扬!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机!

您为花儿的盛开,果实的成熟而忙碌着,却不要一丝回报。您就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让小树茁壮成长,让树枝长出丰硕的果实。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是您,让我走向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世界,也是您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奥秘,您为我们的事操碎了心,白了双鬓。而我最要感谢您的就是——学习!

只有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才会是这个重要的节日送给您最真诚的礼物,它是无价的,它代表着一个学生对老师“爱”的回报。我们的辛勤努力,换来您的快乐、高兴也是值得的,让您有一群令人骄傲、自豪的学生,让您为我们少操心,帮您减轻负担,看见您累了让您休息一会儿,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就是学生对老师的爱,对老师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装满了爱,装满了我们对老师的懊悔,装满了对老师的尊敬,装满了对老师的热爱,装满了对老师的赞扬……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时,决不送上一桶水,需要一桶水时,也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正是老师您教育的艺术性啊!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他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幸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这满地怒放的鲜花,哪一片没有您的笑影?啊!老师,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jxzy/jiaoyufangan/zmr899.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