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论文模板 >教学论文模板 >

基于目标意识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目标意识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目标意识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目标意识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 **

内容摘要基于目标意识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围绕着“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的目标设计和组织教学。笔者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从确立科学的教育目标、规划基于目标的环节、创设基于目标的情境三个维度作出了阐述,努力从追逐目标的角度,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育目标 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有效教学成为专家、教师的重要研究内容,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课程理论的研究也已经进入专家、教师的视野。课程理论的核心是教育目标,它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提出:“教育目标是选择材料、勾划内容、编制教学程序,以及制定测验和考试的准则。”①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果教师能以强烈的目标意识为依托,始终围绕着“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的目标设计和组织教学,将有利于教学工作往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的一种新探索。

笔者以人教版《历史》选修1《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以下简称《庆历新政》)一课为例,从基于目标意识下的有效教学探索出发,谈谈自己在这个方面的初步思考与实践。

一、确立科学的目标保障有效教学

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历史课程标准》和专家的建议,教育目标的来源是多元的。

正因为如此,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除了传授历史知识外,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思维、判断、行为能力的训练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科学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至少应当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1.历史味——彰显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学科是一门解释性学科,从史料中寻找历史真相并理解真相是历史学习最基本的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必须有思维的载体——材料。有效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教师以典型的历史材料为依托,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利用,即科学的解释与合理的挖掘,从而推断出历史结论,感悟历史。

在上《庆历新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北宋中期官吏升降方面的严重弊端,笔者呈现了一则材料:

今文资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假如庶僚中有一贤于众者,……众皆指为生事,必嫉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随而挤陷。 ——《范仲淹全集》

依托材料,笔者设置了两个问题:

问题1:“‘磨勘’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和思考,引导学生明白北宋中期的“磨勘”制度是一种不问政绩好坏,只讲年限资历,人人均能升迁的制度。

问题2:“这种制度的存在会带来怎样的消极风气?”

依托材料,学生基本能得出当时存在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官员从政风气,对政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非常不利的。

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从理解历史到论从史出的过程。在具有浓厚历史探究味的课堂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人情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英国著名教育哲学家约翰·怀特曾说:“教育应该增进受教育者的幸福。”说明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尤其是要让受教育者获得幸福、感受幸福。基于目标意识下的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需要的情感需求,所以教师在上课时既要有物(知识与方法的传授),也要有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与鼓励)。

在《庆历新政》一课中,当讲到范仲淹吏治改革时,笔者呈现了一则小故事:

范仲淹选监司到各地审查官员,并将他们报上来的不才者一笔勾之。富弼说:“一笔勾掉这些官员很容易,但你知道他们一家都在哭?”范仲淹说:“一家哭有比一个地区的百姓哭厉害吗?”遂悉罢之。

我请一位同学以他自己的理解把这个故事讲述出来,要求讲故事的同学尽量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合适的语调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表达出来。

在某次上课结束后,有位老师跟我说:“这个环节没有必要,浪费了很多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学生也基本是照着材料读一下,这个环节完全可以由教师讲述来代替。”

从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建议实为中肯。但从教育目标实现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这个环节必须拥有,因为这主要是“见人”的需要。安排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展现其讲故事的才能,收获自信,赢得赞扬。学生讲述和教师讲述相比,对学生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事实上,有些学生讲得非常好,语言生动幽默,声音抑扬顿挫,还用上了一些时髦用语,如“我是来打酱油的”、“超级打酱油者”,赢得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

3.现实味——关注现实和未来的需要

《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联系的一个过程。因此,从教育目标设定的角度来说,有效的历史课堂,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发展,甚至思考未来。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施良方说:“我们今天对课程目标所作出的抉择,其结果将在二十年后同我们见面。”②所以,历史教师基于对社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所确立的教育目标,对公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庆历新政》一课,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让学生“了解北宋中期所面临的统治危机,知道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笔者在设计教学时,正是基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与未来”的思考,希望学生能从本课的学习中不仅感悟到改革者的勇气、智慧和“忧患”思想,更理解改革之艰难和改革事关国家与民族之命运。故将本课的主题定为:千年之“忧”(不仅是历史之忧,而且也是现在之忧)。最后笔者是这样总结的:“1043年范仲淹庆历新政至今,历史已‘穿越’近千年,范仲淹之忧也已‘穿越’近千年。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一场伟大改革的关键时刻。与范仲淹一样,不少心忧天下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正在积极地推动和参与当代中国的改革。那么,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以烛照当下的改革呢?但愿到2043年,你们能成为“千年之忧”的成功挑战者!”

二、规划基于目标的环节推动有效教学

确立科学的教育目标只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如何推动有效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环节。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可分为教学的导入,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结尾。每个环节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价值,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与雕琢。

1.设计课堂起始状态,激发好奇心

课堂的起始状态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因此每节课开始时总应该要有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注意的信息和调动学生探究欲的环节。

《庆历新政》一课,讲述的是北宋中期的社会状况和改革。此部分内容对于现在的高中学生比较陌生。如何设计本课的起始状态让学生有所兴趣,又能为接下去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呢?笔者从《国史大纲》中选择了一个有关宋仁宗和范仲淹的小故事引入:

今天我们探讨的内容是有关北宋皇帝(宋仁宗)、宰相(范仲淹)以及国家发展之间的故事。有一天,宋仁宗把天章阁(宋代皇家藏书阁,臣子不允许进入,如因特例被请进,就是最高接待规格)打开了,把范仲淹请了进来,并赐坐(这也是最高接待规格)。宋仁宗当面给范仲淹以纸和笔,让他写出改革的方案

教师由绘声绘色的故事开始本课,给学生一种轻松、亲切的感觉。在讲故事过程中,教师特别强调宋仁宗对范仲淹高规格接待的信息。然后抛出问题:

宋仁宗为什么要如此高规格接待范仲淹?

范仲淹有何能耐会得到皇帝如此青睐?

宋仁宗要范仲淹对哪些问题进行改革?

通过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对比较陌生的学习内容产生了一定的探究兴趣,也为接下去分析改革的背景奠定基础。

2.组织课堂推进过程,调动探究欲

精心设计好课堂的起始状态之后,重点就应该是组织课堂的推进过程。泰勒就如何组织课堂也有精彩论述,他认为课程目标有效组织的重要要素之一是顺序性。他指出,“顺序性强调:重要的是把每一个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入、广泛的探讨。”③所以,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应体现教师精心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推动有效教学。

在《庆历新政》的上课过程中,笔者把标题设计为“千年之忧——回眸范仲淹和庆历新政”,同时设计了三个子标题:

子标题一:范仲淹因何而忧?

首先,向学生呈现范仲淹的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那么范仲淹为何如此忧国忧民呢?然后,从当时北宋社会冗官、冗兵、冗费三大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弊病。

子标题二:范仲淹以何解忧?

范仲淹根据自己28年的为官经历,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是吏治不整。所以,范仲淹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整顿吏治上。主要是从官员的选拔和官员的升降两个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结果如何呢?笔者用了课本的一句话:新法被宣布废止,庆历新政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从而引出子标题三。

子标题三:范仲淹之忧何以未解?

此环节中,笔者给学生呈现了几个不同的分析角度(材料分别来源于:教材,南宋人叶适,《宋史·范仲淹传》,邓广铭,方健等),然后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思考以下问题:

(1)以上不同观点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的?

(2)从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看,你最认同哪一观点?为什么?

通过范仲淹的一个“忧”字,将庆历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失败原因串联起来。每一个内容的分析都是基于对前一个内容学习的基础之上,三个子标题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又前后呼应,在一个个教学内容的探究过程中把本课推向一个个新的高潮。

3.安排课堂收尾工作,体现期待性

结尾作为课堂教学的压轴部分,用时虽不多,却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节有价值的历史课,学生走出教室的状态跟进来时的状态应该是有所不一样的。要么面带笑容,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要么若有所思,关心着一个更深的问题。总之,一节有价值的历史课应该能够给学生点什么。所以精心安排课堂的收尾工作,既是追逐教育目标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又会深化教育目标、激发下一次的学习期待。

最后笔者总结:回眸范仲淹和庆历新政,一代代心忧天下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都试图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烛照自身的改革之路。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一场伟大改革的关键时刻,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我们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智慧和启示呢?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共同努力的呢?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三、创设基于目标的情境演绎有效教学

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环节为教学的顺利开展铺好道路,如何使这条道路走得有亮点、有特色呢?创设并运用基于目标的情境非常重要。

所谓基于目标的情境,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教师引入与内容相适应的学习资料,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并激活其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为追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情境的创设和运用应注意以下两个重要方向。

1.调动合适的学习经验创设情景

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对所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④,即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相关信息储备。调动合适的学习经验是情境的创设与顺利展开的重要载体。对于教师来说,又“是一种比较富有创造性的过程”⑤。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高中生,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创设情境、推进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的探究欲望会更强烈,探究效果也会更好。

《庆历新政》一课中,从“范仲淹因何而忧?”过渡到“范仲淹以何解忧?”的过程中,笔者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根据你们所了解古人解忧的方式有哪些?”本教学环节的实施,主要是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思考古人解忧方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思考和反馈的积极性。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古人解忧的方式:

学生1:喝酒解忧,借酒消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学生2:写写诗词,抒发情感,发表牢骚

学生3:归隐山林,成为陶渊明式的隐士,不问世事

学生4:因难而上,积极进行改革,化忧为乐

……

通过不同解忧方式的比较和思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范仲淹“积极进取,因难而上”的选择的勇气和价值。

(2)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加以联系

课堂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学习环节不可割裂。科学的教学情境的设置,还可以将学习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前后呼应,激发思维。

《庆历新政》中,笔者在分析“范仲淹之忧何以未解?”之前,先根据前面的学习内容,梳理了这次改革的相关信息,创设了以下情境:

◆这次改革,有着位高权重的支持者Yes or No?

◆这次改革,有着经验丰富的政治家Yes or No?

◆这次改革,有着道德高尚的改革者Yes or No?

◆这次改革,有着切中时弊的改革措施Yes or No?

学生通过回忆和梳理刚才学过的相关信息,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均是肯定的,这就说明其实庆历新政似乎有很大的成功可能。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既回顾了前面的知识,又为接下去分析庆历新政失败原因提供了很好的思考角度,分析也能够更加彻底,更加深刻。

2.依据某一情境有方向、有梯度地探究

情境设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积极地参与、体验、感悟、思考与探究,依托于一定情境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是,现在有些探究却陷入到误区。为了有这种形式而探究,为了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而探究,出现探究的内容太大,太空,探究的方向不明确或者探究的难度一下子拔得很高的问题。基于目标意识下的探究,是课堂实施的重要环节,跟前后授课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即需要探究;同时,探究应该是有明确方向的,教师引领学生朝着某一方向进行思考与讨论,即可以探究;还有,这种探究应注意问题的梯度,能够形成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动态学习过程,即探究可以不断深入。这样的探究环节才是有价值的,有效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庆历新政》一课中,笔者安排了一些基于目标意识下的有价值的情境探究。在讲述范仲淹改革内容之前,给学生呈现了范仲淹为官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官名

1015年

广德军(今安徽)司理参军(狱官)

1021年

泰州海陵(今江苏)盐仓监官

1024年

兴化(今江苏)县令

1029年

河中府(今山西)通判

1033年

右司谏(京城谏官)

1038年

越州(今浙江)知府

1043年

参知政事(副宰相)

同时,为了便于学生从中获取对于改革有利的信息,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从这张表格中,你能获得关于范仲淹为官时间、为官地域、为官官职方面的什么信息?

笔者在设问时给予了三个角度的提示,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信息,认识到范仲淹从事政治改革的诸多有利条件,也为接下去思考改革失败原因埋下伏笔。

在分析官吏选拔改革内容时,笔者给学生呈现了一则材料:

宋朝实行恩荫制度,这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中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弟、亲属、及门客等享受此特权。……功臣死后,推恩可达二十余人。

同时设置了三个问题:

问题1:宋朝“恩荫”制度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问题2:这种制度的存在会带来那些弊端?

问题3:范仲淹对这种制度的改革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

这三个问题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思维模式,注意问题的深度和梯度,层层推进,由浅入深,重视学生学习的动态发展过程。如此基于情境的探究对学生掌握知识、锻炼方法、培养能力、养成素质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基于教学目标下的有效教学的尝试,始终依托的是“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的目标来设计和组织教学。通过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规划基于目标的环节,创设基于目标的情景,在目标意识的引领下,推进有效教学的深入开展。当然,笔者的思考和实践刚刚开始,期盼着同仁的指导和共同探讨,将这个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lwmb/jiaoxue/vm3ljm.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