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论文模板 >论文模板精选 >

大学生就业政策论文精品多篇

大学生就业政策论文精品多篇

大学生就业政策论文精品多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篇一

摘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文章从认识误区、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和高等教育本身三方面分析了就业难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政府、社会和高校,包括毕业生本人共同解决的相应对策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

自1998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即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每年特定时间都会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1.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

1.1认识有误区

(1)扩招惹的祸。20xx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xx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xx年再增68万,达280万人,到20xx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可能将突破34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年紧过一年。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

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高学历比例1/3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2)大学毕业必然是精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所以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各方面来看创造出的价值都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3)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1.2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差强人意

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来自约1400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1.5亿农村富余劳力和近1000万城镇年度新增劳力的巨大压力。政府一直在努力通过发展服务业等多种途径缓解压力,但据权威预测,中国未来3~5年,每年城镇需安排2200~2300万人就业,即使经济保持7%~8%的增长率,仍会出现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

1.3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第三,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研究来自:

2.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对策思考

2.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2.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2.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市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并首次设立了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其创业培训规划包括入门培训、实务与创业培训、个性化辅导和开业跟踪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负责实施。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训充电、后创业实践,虽然在毕业时自主创业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但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必要的,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作好准备。去年年初江苏大学成立学生创业学校。武汉大学也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并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教材,在全体本科生中增设“创业课”,教有能力的学生“做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引导等也是高校应加强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

大学生就业去向论文 篇二

摘要:关工委虽然以组织老同志关心、教育下一代为工作目标,虽然在年纪、思维想法、工作理念与年轻人存在一定差距,但他们用几十年的匠人精神和工作经验引导年轻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面对当代年轻人因社会环境的外因和个人发展的内因双重因素影响而急剧改变的就业思潮,关工委如何顺应年轻人的思想,给予正确指导?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关工委;匠人精神;就业;创新创业

一、高职类学生面对的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面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有计划性地调整公司用人需求;通过鼓励学生创业,带动新型市场,分散就业压力。在全世界都在探讨“创新”、“变化”的今天,重提“忠诚”、“敬业”、“主动”之类的话题未免会让人觉得无趣和过时,但这些标贴却是关工委老同志们身上内化的绝对敬业、高度执行力和主动性工作美德,是他们希望传承给年轻人的就业“法宝”,而这是毕业生匮乏的宝贵品质。

1、就业竞争环境激烈

从多家门户招聘网站信息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工作经验,这两个词被提及的次数最多,而这恰恰给高职类学生砌上了双层隔墙。与本科相比,专科生只有3年的学习过程,在就职体验上稍逊一成;每年考研人数屡创新高,使得招聘市场对于学历要求也是水涨创高。连着很多年,只要到6月份,新闻总是不出例外地打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标语,这种日趋常态化的问题对于就业毕业生来说似乎“没有最难,只有能难”。

2、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经济差异也有扩大趋势,北上广及周边城市成为学生就业的首选,导致这些地区竞争异常激烈,其他城市出现“用人荒”。再加上高职类学校与本科高校存在较大专业差异,大部分本科院校专业布局大、广、深,高职类学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局限,导致专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文科类尤其明显,对外经贸类、外语类一度招生火爆却是就业困难专业。

3、就业期望值不匹配

根据最近几年麦克斯公司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追踪分析得出:80%以上的毕业生首选都是大公司、大公司或是企事业单位,认为福利待遇好、发展有前景,这一方面说明了公司效益带来的人才驱动,另一方面反映了毕业生的预期期望值与实际情况存在匹配困难。总结目前的就业形势,从外部环境来看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招聘信息不对称、难以优化配置;从学生个人因素来看最大的问题是知识能力不适应、思想准备不够。关工委可以依据问题导向,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实现有效就业。

二、匠人精神的三点体现引导树立正确就业意识

一般说起匠人,我们的理解是把那些只会埋头干事不知创新的人叫作匠人,前不久,李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于关工委的老同志来说,他们是对本职工作中“匠人精神”最好的诠释。第一,“匠人”的'敬业精神。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仅是日本社会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而且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沉淀。他们对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也是本职责任。年轻人要学的不仅仅是聆听老一辈的人的教诲,更要将敬业精神付诸行动。第二,“匠人”的执行力。“匠人”对于自己要完成的事业精益求精,也外显在强大的执行力上。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与现在年轻人光说不做、办事拖拉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匠人”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将自己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完全显现在强大的执行力上。第三,“匠人”的主动性。传统教育充斥太多“被动教育”,上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似乎没有多少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执行,父母似乎掌握着子女人生的主动性,毕业生或主动或被动地丧失了支配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三、关工委如何在实际工作帮助实现有效就业

1、就业知识的普及化

就业成果作为考量一个学校工作的硬性指标,得到了学校的有效重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就业培训纳入必修课程;完善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方案,把就业素质作为基本素质之一等措施都是为保障学生就业做出的努力。但是与专业课程授课存在明显不同的是:学生通过3-4年的渐进式学习掌握专业课程知识,只想通过1-2个月的密集型授课就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受用一生的就业技能,这几乎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关工委在每个大学阶段有计划地安排就业培训、就业讲座。通过阶段性专业知识普及,让学生在入校后就能实现有效的就业规划,而不是等到大三再考虑“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2、就业实战的常态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虽然谈起来有些陈旧,但这一理念却永不过时。再好的专业培养都是为了进入社会后的实践运用,实战好比容器,将学习过的知识置于这个容器中。关工委可以利用自己长期工作的经验,为学生搭建在校实战平台。定期开展模拟招聘、网上招聘会,让学生们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得到增长;运用公司人脉,推荐优秀学生开展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短期集中培训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3、就业机制的完善化

目前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保障机制随之完善,很多学校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起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受到个人潜力和市场机遇的阻碍因素,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会选择就业。但是就业的配套保证体系却没能跟上时代需求,依然停留在每年11月和4月的招聘推荐会上。关工委可以组建就业特长生工作室,激起学生对就业的内在需求;创立就业毕业生保障组,提供一站式咨询、困难帮扶体系、多元化的推荐就业等方式。从学生进校后就能对就业产生认同并积极采取措施,保障自身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剑敏。高校基层关工委工作着力点及路径选择[J]。前沿,2010(10):177-179.

[2]朱文武。高校关工委工作的价值及其拓展研究[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3]曹蕾。高校关工委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19):196-197.

大学生就业去向论文 篇三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其实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就业素质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希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同样,企业也希望吸纳高素质人才。本调研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素质,并对其调查,了解大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来应对就业和企业又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从而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学生,素质,就业,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9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XX年,这个数字将变为八、九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据数据记载,截止到XX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今后,以我们高邮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三、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3.1超七成学生不明企业的人才要求

在被问及“你是否尝试了解目标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时,有20%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没必要”,50.8%的学生表示“尝试过,但仍然一知半解”。显然,超过70%的学生并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尽管在当今社会,人们一直强调就业的双向选择,但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市场决定了大学生相对企业处于弱势的局面,企业的择才标准往往成为大学生择业的参考标准。在此情势下,学生需要科学地对市场做分析,需要关注那些未来希望从事的行业、职位的信息,甚至对目标企业的运行状况、企业文化也要知根知底,这样才有助于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一个合格的商人起码要知道顾客要的是什么,然后来判断自己能否提供。如果连目标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定位都不清楚,对企业性质、企业文化等信息的了解程度更加少得可怜,求职自然会四处碰壁。

3.2了解企业人才要求的好处:

3.2.1、有的放矢,明确自己该“秀”哪块才能提高求职命中率;

3.2.2、若明确自己达不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择业期望值,节省人力、物力;

3.2.3、通过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定义,对该目标企业有更深的认识,为之后撰写简历、面试打下基础,甚至在就业初期都将受益匪浅;

3.2.4、通过对企业的了解,将降低遭受求职陷阱、上当受骗的几率。

在平日的采访中我们发现,许多在读大学生很难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会涉及哪些行业、职位说出个大概。据报道,前不久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公共就业服务进高校的活动中,只有不到30%的学生认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不到25%的学生能清楚或比较清楚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劣势,而对未来3~5年的发展计划比较模糊的却占到35%,甚至还有15%学生表示从未考虑过这些问题。结合前程无忧此次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众多学生在自身及就业目标的认识度不够,方式方法上也存在问题。求职前不知自己“卖”的是什么,不知该怎样“卖”,不知道该“卖”给谁,成为了横在大学生就业前三道隐型的壁垒;同时也进一步折射出国内高校对于学生职业规划开展的落后。

不明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的后遗症还表现在对自身的估计与期望上,超脱实际凭空对自身的评价通常会产生偏差。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有40.3%的学生认为自己就是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期望。反观低于30%的表示“很明确企业对人才定义”的学生中,有69.6%的学生认为自己还不能满足企业的人才期望。其中有72%的学生表示自己不能满足的理由来源于自身能力素质的不达标。仅有6.5%的学生认为“道德品质”是最重要的人才标准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人际沟通、工作态度、创新意识、道德品质这六项人才基本素质,在大学生眼里哪一项是最为重要的呢?调查结果显示,“工作经验”排在第一,占总量的48.4%。其次为“专业知识”,占到17.8%,“工作态度”以11%位居第三。而仅有6.5%的学生认为“道德品质”是最重要的人才标准,在学生眼里最重要的人才标准榜中垫底。

大学生就业政策论文 篇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高峰期已然而至,就业困难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针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现行就业政策虽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但仍有不足之处,本文将对现行就业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 就业政策 问题 对策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递增。高效毕业生数量从2004的 280万,逐年递增到2010年的630余万人。毕业生人数剧增,而初次就业率却逐年下降。据统计,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 ,2005年同期为72.6%, 2006年同期为71.9%, 2007年同期为70.9%,2008年同期为70%,2009年为68%。从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世界经济发展明显放缓,经济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实体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急剧上升,美国、欧盟各大经济体失业率先后达到近二十年以来的最高点。在我国,就业形势同样严峻,特别是大学生就业情况,在金融危机和毕业生人数剧增的双重压力影响下越来越严峻。一方面 金融危机对生产部门的影响导致不少企业缩减或取消了大学生招聘,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限,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另一方面,政府机构改革,精兵简政,国企改革,人员分流,在一定程度上又压缩了就业岗位;再加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每年的毕业生数量远多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增大。

二、我国现行大学生就业政策综述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被提高到国家政策的高度,综合来看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或偏远贫困地区就业

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围绕基层面向群众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领域,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在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时也要进一步扩大招考录用的比例。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地方项目,鼓励和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础就业,并给予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障。

(二)减免税费,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引进高校毕业生人才

相关政策规定,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招用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可按规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定享受最高为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对困难国企保留高校毕业生的情况给予社保补贴或岗位补贴,困难国企开展在岗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资金补贴等。

(三)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为了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2009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规定,在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合伙经营可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 、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

(四)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及高校要加强协作,采取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进校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重点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落实人员、场地和经费。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招聘活动安全保障,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

三、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政策不切合大学生就业心理,政策效果不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的行为是在一定的心理活动支配下产生的,而这种心理活动又是由某种心理需要引起的。所以政策制定是否合理,能否顺利执行以及可否产生预期的政策效果,都取决于政策与人们心理需求的拟合程度。因此,现行的就业促进政策效果不明显、执行力度不足,其根本原因还是政策措施没有适应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二)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以及完善的政策保障大学生的就业

从我国的就业促进法律体系来看,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明确规范基本法律,促进大学生就业立法基本尚为空白。于是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不规范用工普遍存在。女大学生受到性别歧视、学历层次低的受到学历歧视、外地大学生受到地域或户籍歧视等横行肆虐,这些都抑制了大学生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匹配,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政策评估体系不健全

当前只能看到政府出台的关于保障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的政策规划,实施细则等,而没有对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做任何的交代,这反映了政府对政策的评估重视还不够,即使有一定的评估,也只是政府内部的评估,而没有相应的专家和政府外的评估机构,这样无法反映出客观状况。这首先对政策执行反馈是十分不利的,由于没有有效的评估机构,政策制定部门就很难得到有效的反馈来验证其政策是否合理,对存在的问题也就很难发现和纠正。

四、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支持体系的对策分析

(一)深入调查和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整和制定政策措施

了解大学生心理需求尤为重要,只有对大学生心理进行深入了解,才能制定出有效、可持续的就业促进政策。通过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以之为依据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 才能使政策效果得到更显著的体现,此外要注意分析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思考其解决方法。

(二)完善政策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法律保障

首先,要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够确保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权利,能够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其次,加大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力度,将各类促进就业的政策落到实处,再次,加强宏观调控,建立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及城市社区、农村地区吸纳大学生。深化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建立有效的政策评估信息系统

政策评估是政策延续、调整和终结的重要依据,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是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是政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也是公共部门构建良好社会形象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提高政策水平。首先,建立科学的政策评估标准。它是衡量大学生政策的利弊优劣的指标或准则。对于政策评估而言,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评估,因此,建立政策评估标准是进行政策评估的起点,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内容。其次,进行全面综合评估。采取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健全公共政策评估的信息系统,确保评估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扩大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加强评估专家队伍建设;加强公共政策评估的制度建设及对评估工作的监督。再次,加大对公共政策评估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介传播迅速与广泛的特点,发挥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传播与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 潇智勇: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6):35

[2] 周燕: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01):31

[3] 郭平、颜烨弘: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及建议[J],湖南社会科学,2010,(05):170

[4] 陈梦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若干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9,(16):204

[5] 万茗: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5):130

[6] 董元梅: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问题及对策建议[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9):126-127

大学生就业去向论文 篇五

[摘要]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乃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文章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指出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创业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

一、创业与创业教育

创业是指创设新的职业、创办新的企业。创业能力是指工资形式就业以外的“自我就业”能力,这种能力与市场行为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一新的教育概念。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非常重要。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将它提高到与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

1999年4月在汉城召开第二届国际高等教育大会,会议的主要文件中关于创业教育的一段论述:“为了迎接21世纪的新挑战和变革的需求,革新教育和培训过程必须包括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形式就业还是自我谋职都同等重要。”1998年,德国大学校长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在今后5~10年中,把每届毕业生从现在的10%的创业率提高到20%~30%。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通过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培养了一大批立业、创业的实用人才。农业部在农业专科学校开展了培养不端“铁饭碗”,以家庭经营专业户为目标的招生就业改革。通过改革,大部分毕业生走上了自我创业的致富之路。1988年湖南针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了农村家庭经营专业,培养专业农户和独立经营的技术服务人才。1994年青岛市政府提出富民工程,培养一批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职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是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口增长要到2050年才能停止。据预测,我国人口2010年为13.81亿,2050年为15.82亿。按《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到2010年入学率接近15%,若按每年新出生人口为2000万计算,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500万人,每年毕业生将在500万以上。据介绍,2005我国各类高校在校学生总计已超过1500万。而今后高等教育入学率将继续增加,毕业生也就相应增加。据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一直保持在60%以上,面对这样沉重的就业压力,如果高等学校再按照过去的思路培养人才,以所谓的“适应性”来抢占现成的就业岗位,路就会越走越窄。转变大学生毕业就是到社会上寻求工作岗位的就业观念,树立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自己创业,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思路,提倡和鼓励自主创业。若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树立创业教育新理念,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三、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

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或者30%,而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并且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据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中,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根据中华英才网发布的《2006中国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及求职心理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在回答“毕业后的意向”时,79.2%选择找工作,选择毕业后创业的仅有4.3%。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很不成熟。

2008年1月,四川大学发布的《我国本科毕业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显示,在最近10年四川大学156个本科毕业生创业实例中,失败的占83.9%。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一)自主创业参与者少,旁观者多

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种种优惠条件,但是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据华南某高校于2004年对5所重点高校1400名大学生做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4.57%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可是最终创业的却不足1%,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的状态。全国各地的高校情况基本上都是如此。2004届的广东高校毕业生约为13.028万人,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一两位同学;2004届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中,也只有一名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这条路。大学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

(二)自主创业多集中于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

大学生在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一旦学生毕业脱离学校后,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为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所以,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选择了启动资金少且风险相对较小、较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如餐厅、咨询、零售等小而适合自己的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经验。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培训极其缺乏。近年来,国内创业教育逐渐升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家华介绍,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这些高校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探索,形成了“课堂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及“综合式创业教育”三种比较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但是,中国的创业教育还属于经济学领域,还没有成为一级学科,甚至连二级学科都不是;各个高校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做这方面的探索,但是还没有系统地纳入到国家的教学安排中。

四、实施创业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1、创业意识的养成。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并具有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就应该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对创业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创业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等心理品质,为他们日后自主创业打下坚定的心理基础。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是创业必备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是创业人才成长中所需培养的重要因素。

3、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包括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通过创业教育让大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职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懂得与创业有关的国家政策法规,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市场调查和预测市场走向的能力。

4、创业知识结构的建构。一个人知识面越广,结构越合理,创造力也就越大。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业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教学计划中,除了安排系统的专业职业知识外,还要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文化课、创业课,形成多元化课程体系,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加强自主创业教育

1、高等院校应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表述是进行课程选择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高等院校应该开设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及正确选择创业项目,从而改善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靠少数学生的自我摸索,有一定盲目性的状况。针对创业基础、实务知识和创业选择的培训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必须发挥教学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作用,才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例如,在美国的某些大学中开设“企业经营计划”等课程;法国的某些大学设有“企业创办学”等课程。而我国尚未在高校中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因此,必须把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增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并在原有的相关课程中增加创业教育内容。

首先,改革课程设置,在教育内容上进行延伸和拓宽。开设专门的学科课程,如“创造学”“科技发明学”等课程,并编写相关的教材。教材内容应包括创业风险、创业心理、创业技巧、创业理论、创业法制常识等不同的内容。并以创业需要为切合点,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且必须掌握的市场经营和生产管理知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课堂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其次,结合专业课教学,通过渗透、结合、强化的方式,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创业教育不要求打破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专门的创业教育,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中挖掘、开发、增强创业教育的内容。在课程建设上提倡“文理互补”等多科协作方式,加强“通才”培养,为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高等院校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创业教育不仅要改革课程设置,还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正如布莫(er)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教师只是依据早已设计好了的课程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习的质量必然会受到损害。创业教育条件下,教育质量的评价将主要由社会做出,对学生来说,与创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创业欲望以及自信心与进取精神,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这样的教学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或教学进行技术性革新,也不是传统教育、教学的现代包装,而是一种较为全面的、彻底的教学改革。

3、高等院校应积极实施个性化辅导与开业跟踪扶持。针对创业意向进行个性化辅导与开业跟踪扶持,高校通过过程辅导和政府、社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目前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还没有健全或者落实,这就要求国家制定长期战略和政策。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优化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方面要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自主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往往是资金的缺乏,毕业生跨出校门进行自主创业时根本没有任何资金积累,这就需要政府开辟融资渠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部门加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之门。要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进而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氛围。再者,政府、社会和学校的指导、支持和保护等一条龙服务应贯穿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四)转变社会观念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打破那些认为“学而优则仕”、去大公司、政府机关才是找了一份好工作的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尤其是大学生的父母应当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去探索,在创业过程中,父母要关心他们的创业,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社会还必须提供一定的社会舆论导向,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向社会广泛宣传,给予大学生舆论上的支持。在创业者遇到暂时的挫折时,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参考文献]

[1]郭必裕。开展创新教育是培育创业人才的基础[J]。煤炭高等教育,2002(6)。

[2]胡放。谈创业教育中的育人观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

[3]叶育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3)。

[4]欧清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障碍与对策探微[J]。教育与现代化,2004(3)。

[5]赵志生。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6)。

[6]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

[7]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8]蔡楷有。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4)。

[9]王永祯。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初探[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lwmb/jingxuan/4zd556.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