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论文模板 >论文模板精选 >

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

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

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69-02

一、前言

国内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2003年之后心理健康课程更是逐渐成为多数高校的必修课。然而受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软硬件条件制约以及不少高校教学双方对该课程实际重视程度的影响,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单一,多以集中讲座为主,无法实现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想要满足“90后”大学生群体个性需要非常困难。作为目前高校综合环境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形式改革和教学效果提升问题都是迫在眉睫的紧要课题。

体验式教学(Experiential Teaching)是近年教育学界的热点话题。这种方法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各种有效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我历、亲自感知、体验所要学习的知识,使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运用知识的一种多向传递互动教学模式[1]。体验式教学能够改变国内课堂占绝对比例的传统讲授范式。它通过案例分析、话剧表演、游戏演练、头脑风暴等方法和手段,利用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和深入的情感交流,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的同时又能考察出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获取新知,也能使教学效果的实现事半功倍。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体验式教学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验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考察其是否能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二、设计与应用

以2015年成都中医药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

1.对象选择。为了使研究结论满足统计学意义,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我校开设了本课程的大一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各抽取两个班,将其中的一个医学班、一个非医学班作为实验组,其余两个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138人,对照组139人,每组男女人数比例大致均等。

2.课程设计。采取“创设教学情境―交流分享体验―体验内化应用”三阶段模式,通过游戏、心理短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电影音乐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心理知识。实验组以班为单位开展体验式教学,围绕“适应与发展、自我的发展与认同、就业与学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两性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等7个专题进行(见表1);对照组也采用班级教学,主题、课时安排、授课教师均相同,但以传统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对比教学前后的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统计测评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

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组织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问卷由90个项目组成,分为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每个因子评分为五级(0―4),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得分越高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教学实验前后测试结果见表2。

3.效果分析。根据表2数据分析可以看到。教学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处在相似水平,实验样本满足统计学要求。

经过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学,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9项因子均发生了良性变化。但实验后,两个组的SCL-90变化差异在躯体化、敌对这两项上达到显著水平(P

三、结语

经过教学实践验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可行的。相比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运用三阶段模式的体验式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蕴含丰富体验和感悟的环境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也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改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

[2]全德。论二战前国外的教学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8):119-123.

[3]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3-145.

[4]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3):64-68.

[5]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8):1-4.

[6]艾军。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5):251-252.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二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吴娴兰、高霞认为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从认知的角度去考虑,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应当在认知的基础上增设情绪领域的教学目标。曾骊认为课程目标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着力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协调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协调而健康的发展。当前学者们虽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论述不同,但是观点比较一致,都将目标定位为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预防性目标为辅,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自助助人”的课程。

(二)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狭义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广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课程体系。黄金来根据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证调查,认为以《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以相关心理学分枝为拓展和以系列专题讲座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是一种较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邢静南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显现出“三大模块”的特点,即主干课程模块———以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为主导;支撑课程模块———以应用心理学课程为支撑;活动课程模块———以专题活动类课程为补充。可以看出,当前大多学者认为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以专题讲座、心理训练实践等为必要补充,多维度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体系内各部分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习者的需要为主导,整合学科课程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标准、环境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生涯辅导、挫折教育、网络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多是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通用教材或是任课教师自编的讲义,理论知识过多,缺乏趣味性、可读性,大多都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讲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情绪。因此,在选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因素,构建多层次的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邱开金、周晓玲通过对浙江、江苏、云南、河南、广东、湖北等六省42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函调查,认为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以学制为纽带,不同年级教授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整个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通识类课程、职技类课程、心理健康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吴娴兰、高霞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很多,但侧重点不同、针对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时应当以多种教材作为基础,同时针对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时应考虑以下三点:一是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知识,二是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三是结合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

(四)课程实施的过程研究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性要素,二是条件性要素,三是过程性要素。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要素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教授活动中是主体,他们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并发挥着自觉能动性。但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总量匮乏,二是教学参与态度不积极,三是专业化水平不高。黎凤环基于教师胜任力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为参照标准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选择有利于提高胜任力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加强培训的组织实施,开展促进教育教学行为转化的培训效果的评估,可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应金萍等人借鉴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资格准入。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要素主要是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成的教学环境。教学的物质条件作为一种有形环境,主要指教室及其配套设施等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的精神条件是一种无形环境,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课堂教学的状态与气氛等。王慧秋认为高职心理健康教学环境应该生活化,和谐的互动式心理环境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特色,它通常能引发学生的认同感、缺失感,激感共鸣,诱发行动愿望。同时,她强调了对话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陈丽华通过实践教学总结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三大要求:不应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而应是联系实际的应用课;不应是教师的理论“说教”课,而应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同时,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研究者们在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要素中集中探讨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学生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法就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采用讲授式、自学式等教学方式,而只能另辟蹊径。教师通常运用自我述评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为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开放平台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也有研究者探讨了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如心理社团、团体咨询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五)课程效果的评价研究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学者们围绕两种方式,探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一是传统意义上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考察,二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针对学生成绩考核,应该扩大考核范围,降低期末考查成绩的比重,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把期末考查成绩与上课出勤守纪情况、课堂讨论、作业质量、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与调查研究等平时成绩和表现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温娟娟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将随机抽取的4个教学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为期半年的心理课程“整体教学”干预实验,探讨心理课堂教学对提高高职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实际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职生总体自我和谐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实验班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发展(t=-2.101,P<0.05)较对照班有了显著提高。这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干预措施,心理健康知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六)课程管理的机制研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有完善的课程建设保障体系。首先,管理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健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学校工作诸多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其次,教师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哗众取宠的游戏课,同时也要加强师资水平培训。再次,学生层面也要更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看法,不是应付性的学习,而是为自我发展的学习。另外,发挥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心理工作站、学生心理自助组织与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监、管、办的职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本文来自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反思

从上述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时间较为短暂,但还是涉及了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构建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此应予以肯定。但是,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一)研究内容方面首先,已有研究大都从研究者所在学校从事的教学实践出发,对课程实施进行探索或者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侧面展开研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较少。其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尽管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研究也多为自下而上的经验总结,但深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提升尚显薄弱。

(二)研究视角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应该是健康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的交叉研究。但是,目前研究者多从健康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普遍缺乏从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视角,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而深入的开发与设计。其次,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共性为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性。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准职业人”特殊心理的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较少。

(三)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学者们的研究方法还局限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调查法。总体上讲,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特殊性,应该采用相对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缺乏对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走向

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课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09-01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要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了3.4亿,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时,抑郁症很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不乐观,有过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90%以上,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个普遍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所作为。

2.已有心理健康课程作用甚微。2016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全国381名大学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86.3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不大。

3.健康心理是大学生求学就业的必备条件。青年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人力资源,其拥有健康心理是关键。现代心理学和成功学的研究逐渐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人一生的成功至关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指导,能够从实际操作中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大学生求学就业提供健康心理保障。

4.国家政策要求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具有指导作用。各地区各高校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心理测评结果,设定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有效针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建设。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开课形式选修课多于必修课。绝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多为选修课形式,与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普遍性程度较低,对于非专业学生的开放广度不够。

2.课程内容及模式不适合高校学生。大部分心理健康课程目标是培养专业型人才,以传授传统的学科知识为内容,没有把发展完美人格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3.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师资队伍不稳定,以辅导员为主,包括思想政治教师、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以及心理健康专任教师、外聘兼职教师等形式。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专职性不够。

4.授课模式以传统型课堂讲授为主,课堂学生容量较大,教师主体性多与学生主体性,多以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点,对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大。

三、构建“疗效型”心理健康必修课程的设想

所谓“疗效型”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即:在全体高校学生中开设的,通过集中授课和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多种形式开展的,针对每个学生不同心理问题而进行的知识传授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必修课程,以达到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良好效果。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课程性质必须是必修课,在所有学生中开展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握所有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但有助于帮助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更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2.课程开展的时间,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四个学年。一年级开设课程,以把握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以便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二、三年级把握学生的心理成长,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四年级有针对性对考研和就业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四个学年课程要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需要。

3.课程目标设置要围绕心理健康知识、自我心理探索技能以及自我调解三者统一进行设置。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达到通过案例判断心理异常的学习目的;帮助学生掌握自我心理探索的技能,包括自我认知的技能、情绪管理技能及人际交往技能等;最终目标则是帮助学生自我调节,明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4.授课形式应采用集中串讲、实践课程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形式。集中传授学生理论知识,配合实践与心理测验,让学生全面感知自我心理动态,收集学生心理信息并针对每个学生心理课程做出计划。

5.课程内容以心理学理论为支撑,以实际学习和生活经验作为案例及分析内容。让学生多接触心理学研究成果,以积极人生观的树立、积极社会组织的构建、幸福感的形成等正面向上的内容为主,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6.评价体系要改变原有的一纸试卷为主的考试方法。评价体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测评;一部分是自我心理健康程度,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来测评,针对每个学生的测评结果,教师要有反馈教学,即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7.师资力量是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主导,担任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素质,必须是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从事者,必须取得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资格,热爱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用自己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学生。学校要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8.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课程要给每个学生建设心理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归档进行分析,把握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心理状态及变化,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高校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黄月胜,曹资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实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6(3):121-123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四

心理健康教育近三十年发展以来,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总体规划要有具体细致化要求,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具体全面指导,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中作出了明确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与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与形式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从课程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含显性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也包含隐性课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显性课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显性课程就是学校在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进入到课表中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育,包含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少数高职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课程与发展性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而选修课程也不可忽视,应将面对特殊群体的矫正性课程与延伸性课程纳入选修课中。在显性课程进度安排时也应根据不同年级来进行开设,例如大一新生普遍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大二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大三学生普遍面临的择业心理问题。同时,针对特殊群体的选修课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开设,针对学生干部心理素质、贫困生自信心、情绪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开设,主要的开设目的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选修课程。(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是隐性课程,狭义的隐性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下取得的全部经验,主要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来让学生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心理能力与品质。在高职院校中,隐性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隐性课程不仅包含学校情境下的经验知识的获得,还应包含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事件的影响。隐性课程中的社会环境中正面的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隐性课程这方面学校、社会与家庭要三位一体来进行建构和努力,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建设;政府与社区社会团体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家庭中要构建充满关爱、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1]。

二、纳入“积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一)积极的预防思想。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通常是把心理问题、因果分析、调适措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以案例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因及探讨解决方式,采取的是“关注问题”式的教育方式,这种课程内容安排从某种角度上往往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育对象,让学生过多的反思关注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容易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对号入座,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将积极心理学纳入课程内容中。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认为应更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认为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抵御精神疾病的能力,更注重探究如何帮助个体培养激发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以此便能积极的起到有效预防,如果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弱点与缺点,其实并不能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纳入“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观、自信、幸福感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3]。(二)兼顾社会层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方面应避免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与弱点,更多的帮助学生关注群体与社会心理的探讨,因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之外的隐性课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利用大学生心理社团,在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心理社团,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小组”“心理服务社”等,这样的社团群体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显性课程的内容。除了社团群体的影响之外,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如心理健康报纸,橱窗、宣传册、心理图片展览、心理电影赏析等传统媒体方式来进行,还应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三、“以发展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课程模块,以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延伸课程、热点课程作为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及专题活动等课程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形成科学全面的课程群体系。三大课程模块体系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主干课程模块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必选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围绕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开展延伸课程与热点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支撑;开展多种学生有兴趣的专题讲座与专题活动,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实施中,注重理论到实践的延伸,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角色扮演、心理视频等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性,提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师生在教学环节中应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老师能够去引导学生觉察、感受、发现自我,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对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动机与强烈的愿望,从而优化自身的行为习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人,需要从外在的教育转化程学生个体自觉、自省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应从教导式教学转变成自主式、探索式、对话式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应看成是师生共享智慧、经验、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组织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成长与升华。

作者:赵思思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9.

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五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高职院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本文从课程管理、课程目标及内容、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对策,力求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管理混乱

1、课程形同虚设

许多高职院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以应付各种检查,以一两堂全校性质的讲座就将该课程敷衍过去,课时常常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之中,但是在具体开设课程时往往忽略了它,甚至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用以开设其他课程;部分高职院校教务部门甚至以“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安排紧张为由,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式纳入教学管理体系,这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又一瓶颈。

2、课程归属混乱

部分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通识类课程由基础教学部门管理,由基础教学部门邀请相关教师上课,课程偏重于传授知识,课程实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而另一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划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管理,但是由于心理咨询中心是行政机构,不属于教学部门,在管理中缺乏系统的教学管理。

(二)课程目标理想化

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从课程目标设计上看,有些目标设置过于理想,而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实际需要。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

(三)课程实施过程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的专业教学,学生大量背诵这些专业术语,对于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毫无益处。

(四)课程考核过程中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缺乏理论指导,课程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部分高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一个活动体验课程,这个体验的过程很重要,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过程认为并不重要,而部分高校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却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而仅采用书面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考核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这一手段很难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水平。书面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到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这种定量的考核方法并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

二、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为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笔者建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明确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体验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灵成长,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感受才能获得心灵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应当是体验性的课程,是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或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最终掌握调节健康心态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遴选适合高职大学生的心理教材

近年来,由于社会的急剧变迁、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接受到多元的文化、多元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融合与冲突的过程中,高职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态度行为与需要上产生了显著的变化。笔者认为应当从大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所选择的教材内容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扰,为他们在生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提供书面的指导。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

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选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正如达克沃斯描述的教学观:“我为学生提供情境,促使他们思考,并观察他们如何做。他们告诉我如何思考,而不是我告诉他们如何思考。”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七环节教学法,这七个环节是:引起动机――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榜样行为――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引导同学们在提出问题、联系自我、深入讨论和相互争辩中获得对一些问题的亲身感受或体验,在深刻的体验中澄清对一些问题的错误认识,获得正确认识。当然,该教学法对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难度更大,所以应该与其他方法相互辅助,如:角色扮演、心理测验等。

(四)构建科学地课程考核方法

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六

>>浅谈中职生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略 对中职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体会 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浅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中职生的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点滴尝试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思考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浅析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教育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略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肖冬梅")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相较于同龄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学校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帮助其培养兴趣、端正态度,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态,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此外,社会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切实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路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51-02

现代健康理论强调,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共同构成了人的健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能够最有效地发挥人体潜能,科学合理地解决人与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来说,心理健康主要包括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无重大心理疾病两方面的内容。而心理健康的首要和基本条件就是无心理疾病,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舒缓压力、调整心态,积极顺应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使心理始终保持一种最佳的运行状态。

一 端正思想认识,搭建合理机构,贯彻落实教育责任

1.端正态度,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势和闪光点

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对待学生要平等、尊重,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着手,努力发现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和赞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约束和完善自我;要深入学生,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挖掘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缓解压抑、焦虑的情绪;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为学生提供耐心的引导,不能单纯地予以批评或者指责,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为了将学生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可以定期向学生发放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亲临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者举办学术论坛,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不定期的交流学习心得,从而制定出卓有成效的教育举措。

2.制定长远发展目标,落实责任制度

除了要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以外,还要制定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校长负责管理,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学生组织和管理部门,由各科室分别承担责任,各部门要具体协调和沟通,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抓好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 积极调整教学计划,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育

1.积极调整教学计划,坚持因材施教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对于纯理论性的学习缺乏兴趣,更青睐于有挑战性、易操作且前卫的技能和知识。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开设实践性强且特色鲜明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发掘自身价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其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加积极地适应社会需求;大力开设专业实践类课程,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大胆专研,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妥善解决实际问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有效克服焦虑和自卑情绪,切实树立竞争意识;要尽可能开设学生感兴趣的新课程,实时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选修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首先,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弱,要保证文化课教学效果,最关键的就是消除学生的抵触和畏惧心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学生行动导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适当增设调查课、实践课、活动课以及讨论课等。例如在语文课中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以及成语沙龙等形式,数学课适当引用生活数学以及趣味数学等,英语课则增添游戏和对话环节,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感受文化课的魅力,从而主动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新型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再次,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入角色扮演、演讲答辩以及课堂讨论等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乐趣,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会自我剖析和解读,从而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推动自身的全面综合发展。最后,要改变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法,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引入实践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企业实际锻炼的过程中增加实践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课程作用。

三 培养专业兴趣,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形成自信心理

当前,中职学生对社会、对职业普遍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对前途也抱着迷茫的状态。学校要针对入学新生开展专题讲座或者专业教育,邀请行业专家、专业教师或者优秀毕业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职业教育理念,充分认清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优势,运用适合的方法学习自己感兴趣或者喜欢的专业,从而明确今后的择业方向和奋斗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人的能力主要分为两类,包括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学习能力。相较于普通学生而言,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理论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热情,但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明显优于普通高中学生。由此,学校可以以此为着眼点,在教学中渗透专业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学校要坚持专业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协调发展,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不定期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训练,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并选拔优秀学生,将其推送至更高级别的专业技能竞赛,有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学有所用,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四 搭建畅通的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正处于叛逆期,对人生有着诸多的纠结和困惑;有着较强的个人主义,不愿对外表露心迹,沟通能力欠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构建微博、QQ聊天群、心理健康社团、心理咨询电话、悄悄话信箱以及好朋友聊天室等沟通渠道,对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困惑和感受。为团体或学生个体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释放心情。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研究团队,研究和分析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入学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鼓励学生正视自身缺陷和不足,并积极进行调节,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塑造健康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五 构建心理教育网络

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学校、家庭、班团、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渠道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技能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堂教学 高校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

现在社会上对80后的大学生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草莓一族。具体而言,就是说外表光鲜,还疙疙瘩瘩的挺有个性,而内部却苍白绵软,缺乏内涵,不堪压力,稍有挫折,就会成为一团稀泥。这种状态就对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边面面对的是被冠之以“草莓族”称号的大学生,另一边面对的是巨大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就业形势。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覆盖面广,受众学生人数多。因此,探讨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的原则

(一)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立足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从而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如人际关系、学业问题、自我意识、情绪调控、亲密关系、职业规划等。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缓解他们在成长和成才过程中出现的困扰,提高自我认同感,曾强课程的实际效果。

(二)要立足于心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能够脱离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理论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贯穿心理学理论,让学生在认知和理解层面上将知识系统化。通过学习心理学理论,掌握了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够把握自己的情绪,有效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要立足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视频、案例、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

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案例教学法

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是通过对一个案例(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特殊情景)进行讨论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1.现实性。案例是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真实再现,贴近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替代性。案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但不是发生在学生中间,能够通过讨论案例来学生自身带来启示,是一种间接的、非创伤性的学习,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案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以利于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2.案例要贴近大学生实际。选择的案例,要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引发大学生强烈的兴趣,从而开展深入的思考和探讨。3.案例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念是发散式的,灵活的,存在一些非主流的思想观念。因此要及时对学生的观念加以辨别和引导,避免案例带给学生负面影响。

(二)心理测量教学

心理测量(psychometrics)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进行的测量。在教学中常用的是心理量表和问卷,通过心理问卷和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等方面。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专业的心理测验或问卷的科学性强,具有可靠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客观真实的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自己。同时,心理测量也不能在教学中过多的使用,要配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使用,它是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因为测量内容一般是由题目组成的,过量的使用会导致课堂教学气氛冷淡,教学效果下降,指导性不足。

(三)视频教学

教学资源中,有很多的视频资料。视频通常的解释为“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超过24桢(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比如,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有《心理访谈》、《社会广角》等心理类节目,有《心灵捕手》、《雨人》等心理影片。这些视频材料的内容丰富,表达信息全面,能够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等特点。

选择视频材料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则:1.典型性原则。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材料,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2.现实性原则。在选择视频材料时,要围绕课程主旨和教学内容来选择,使视频材料为教学目的服务。3.引导性原则。视频材料的使用一定要配合讲解、讨论等活动进行,要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材料的内涵以及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课堂讨论教学

课堂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通过讨论或辩论,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课堂形式。课堂讨论式具有学生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等特点,易于为学生接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开展课堂讨论,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在课堂讨论式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讨论问题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教师选择的讨论内容应该是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每一位同学的思考,才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2.教师要在讨论中及时把握学生的讨论导向。在讨论中,既要让大多数同学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又要化解因为观点不同而导致的感情上的伤害,使讨论存在观点层面,能够达成“求同存异”的共识,把课堂讨论作为一个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窗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宋健梅。“草莓族”耐挫力培养三部曲。教育科学论坛,2008,8.

[2]覃干超。加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高教论坛,2008,4:95-96.

[3]李静。心理学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4:19-24.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八

【关键词】肥胖大学生 体育 心理课程

一、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建设意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肥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如今,肥胖已向低龄化迅速发展,继而产生了各种继发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并且不少肥胖学生在心理上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人际敏感等症状。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肥胖大学生的体育与心理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应利用多种渠道对特别肥胖学生群体进行体育与心理教育,体育课应有特殊教学手段,其锻炼目的应以减肥和改善体质为主要目的,并以此作为体育课成绩是否合格的依据之一。保证他们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知识,真正做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提高。

二、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理论建设的必要性

(一)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

2002 年新《纲要》颁布实施后,明确规定了五个基本目标和五个领域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当然也适用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在普适的目标基础上还应该有适当的调整和针对性。但目前各校的大纲上并没有比较具体、明确的特殊体育课程目标,对应于新《纲要》的5个基本目标和5个领域目标,都是比较侧重于身体健康目标,对于心理、社会适应等目标的要求偏弱。对于肥胖大学生来说,不但注重身体健康目标,更应注重心理健康目标。(1)通过特殊体育课程教学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身体得以康复或好转,身体部分器官与肢体功能不断提高。

(二)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建设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大学体育教育,和谐的基础是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基本利益可以得到保障,大学体育要想均衡稳定地发展,必须关注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特殊体育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则更多地是体现人文关怀。这里所说的人,固然是指人的总和,但体现人文关怀,更应向弱者和弱势群体倾斜。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该实现所有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目前,学校人们对肥胖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肥胖大学生不敢与参加体育锻炼,不可避免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三)遵守高等教育与体育等的政策法规需要

我国《体育法》、《高等教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了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权利,这也使得教育公平、机会均等和人文关怀理念顺利的渗入教育环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响应政策的号召。新《纲要》第四部分第十条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而肥胖大学生则属于身体异常范畴。也是校园里的特殊群体,特殊体形往往会给身心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活动迟缓、笨拙,心血管系统负担较重等,一般通过不了正常的体育课程考试,常有自卑感。更令人担优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与肥胖相关的病症,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身上也在不断的发生,且患病年龄提前10~20年。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肥胖检出率呈成倍上升趋势[1]。

比较新旧《纲要》的提法,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从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的对象,还是课程结构本身,都较以往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体现了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应指向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呼吁教育公平的大环境下,新《纲要》的出台,使近年来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研究明显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理论建设基础

(一)健康教育理论基础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我们通常称之为“健康三维观”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给健康重新下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条件和规范,通过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激发其增进健康的愿望,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实现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终身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健康的概念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加的科学、全面、完整、系统。健康教育力度不够严重影响着我国21世纪人才的素质。要在大学四年使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较大的改善,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切实普及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肥胖大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与正常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坚强的背后心理压力更大,也愈更加的脆弱,身心障碍造成其不能很好的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适应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他们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而健康教育的健康自我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营养与健康、人际交往,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等内容是特殊体育理论教育不可或缺的素材。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基础

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对于肥胖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更需要注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此“健康”需更加全面,更具该群体特征所需的健康水平。此外,体育学科诸多课程,诸如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心理学以及体育保健学等将为构建肥胖大学生的体育心理基础提供最为专业的理论基础。肥胖大学生体育心理理论与其他学生体育理论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它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直接引用、借鉴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可促进体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被诸多高校列为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应借鉴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的一些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于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体系建设。

四、小结

目前,肥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高校肥胖大学生比例的不断增加,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课程理论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完善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应利用多种渠道对特别肥胖学生群体进行体育与心理教育,保证他们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体育锻炼,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0945)

参考文献:

[1] 傅兰英,盛伟,王小引。青少年女学生综合减肥方法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

[2] 王拢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3]马维平。特殊体育论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 24(4) .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lwmb/jingxuan/dq9qy4.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