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论文模板 >论文模板精选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新版多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一

1.1形式上多为大班教学,未能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特色

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个体掌握了多少“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而是是否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完整与和谐的人格、恰当和清晰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因此,与重视学科逻辑结构和知识体系的传统学科教学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集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分享以及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形式,每个教学班包括2~3个行政班级约100余名学生。伴随大班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课堂互动受限,课堂上教师多以单向的知识讲授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定位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课,难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以及组织有效的分享讨论,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1.2内容上丰富全面但针对性不足,未能就学生发展现状

进行深入指导从内容上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的范围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如心理困扰与异常心理的识别、心理咨询介绍等)、自我认识与发展(如自我意识培养、人格发展等)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如学习、恋爱、就业、压力应对、生命教育等)。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发展阶段个体心理健康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从预防、指导到矫正、治疗的多方面知识与技能。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一般只有32~36个学时,平均到每个主题就2~3个学时,如果每个主题都从基础知识点到活动体验与讨论再到实践应用,各环节都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很难真正给学生带来触动,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学生心理发展的短板和需求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更多困扰和需求,而有的学生则在学业或生涯发展方面需要更多的指导,这也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仅仅“全而泛”,应做到面与点相结合,在对重要主题领域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指导。

1.3设置上课堂教学集中在大一完成,不符合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个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也是随情境动态变化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遇到的典型问题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一般大一新生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新环境适应困难,难以应对各类变化;大二阶段开始涌现各类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困扰;大三阶段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学业倦怠、迷茫、生涯规划困扰;大四学生则最需要压力与挫折应对、就业困扰方面的指导。可见,心理健康课不是一劳永逸的课程,应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但就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来看,课程往往被安排在大一进行,只有极少学校还开设了全校范围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选修课,大一之后学生便很难再接触到心理健康相关的学习。这样一方面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内容与大一学生的发展特点不匹配,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缺乏共鸣,难以激发学生的体悟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当学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有相应的心理困扰和指导需求时,缺乏获得预防和发展性指导的途径,导致大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疾病症状。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模式探索

基于上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独特作用和既有问题,本文提出发展“面与点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压缩既有“面”的普及教育内容,即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自我认识与发展以及各类心理调适能力等重要领域的一般知识与技能学习;另一方面,增加“点”的针对性指导,即针对学生心理适应发展相对较弱的领域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在不同领域进行更深入、有针对性的学习。在现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改进。

2.1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分班教学,对不同学生群体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大一阶段除进行传统心理健康重要领域的普及教育外,还应增加基于学生发展现状的针对性指导。实践操作上可基于新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为分班教学提供依据。例如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制的《大学生心理适应量表》,从人际关系适应、学业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七个维度评估大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心理适应现状。基于测评结果可以将大一新生按照适应困扰最突出的领域进行分班,进而对具有相同适应问题和需求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2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在其他年级开设心理健

康延伸教育选修课程课堂教学途径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除大一以外,有必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需求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延伸教育课程,供有指导需求的学生选修。延伸课程亦属于“点”的指导,是围绕某一具体领域展开的深入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体验活动和讨论小组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通过培训有条件的辅导员、聘请专家讲座等多元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二

(一)课程目标的设计研究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吴娴兰、高霞认为在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时不能仅仅从认知的角度去考虑,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应当在认知的基础上增设情绪领域的教学目标。曾骊认为课程目标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着力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协调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协调而健康的发展。当前学者们虽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论述不同,但是观点比较一致,都将目标定位为以发展性目标为主,预防性目标为辅,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自助助人”的课程。

(二)课程体系的建构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狭义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广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课程体系。黄金来根据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证调查,认为以《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体、以相关心理学分枝为拓展和以系列专题讲座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是一种较为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邢静南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显现出“三大模块”的特点,即主干课程模块———以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为主导;支撑课程模块———以应用心理学课程为支撑;活动课程模块———以专题活动类课程为补充。可以看出,当前大多学者认为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以专题讲座、心理训练实践等为必要补充,多维度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体系内各部分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研究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在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习者的需要为主导,整合学科课程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标准、环境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生涯辅导、挫折教育、网络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的多是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通用教材或是任课教师自编的讲义,理论知识过多,缺乏趣味性、可读性,大多都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讲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情绪。因此,在选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因素,构建多层次的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邱开金、周晓玲通过对浙江、江苏、云南、河南、广东、湖北等六省42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函调查,认为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以学制为纽带,不同年级教授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知识,整个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通识类课程、职技类课程、心理健康类课程三大类课程。吴娴兰、高霞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很多,但侧重点不同、针对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时应当以多种教材作为基础,同时针对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时应考虑以下三点:一是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知识,二是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三是结合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

(四)课程实施的过程研究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性要素,二是条件性要素,三是过程性要素。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要素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在教授活动中是主体,他们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并发挥着自觉能动性。但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总量匮乏,二是教学参与态度不积极,三是专业化水平不高。黎凤环基于教师胜任力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为参照标准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选择有利于提高胜任力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加强培训的组织实施,开展促进教育教学行为转化的培训效果的评估,可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应金萍等人借鉴欧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资格准入。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要素主要是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构成的教学环境。教学的物质条件作为一种有形环境,主要指教室及其配套设施等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的精神条件是一种无形环境,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课堂教学的状态与气氛等。王慧秋认为高职心理健康教学环境应该生活化,和谐的互动式心理环境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特色,它通常能引发学生的认同感、缺失感,激感共鸣,诱发行动愿望。同时,她强调了对话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陈丽华通过实践教学总结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三大要求:不应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而应是联系实际的应用课;不应是教师的理论“说教”课,而应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同时,师生之间要具有心理相容性。研究者们在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要素中集中探讨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学生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该课程的教法就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采用讲授式、自学式等教学方式,而只能另辟蹊径。教师通常运用自我述评法、角色扮演法、讨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行为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开放平台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也有研究者探讨了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如心理社团、团体咨询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五)课程效果的评价研究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学者们围绕两种方式,探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一是传统意义上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考察,二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针对学生成绩考核,应该扩大考核范围,降低期末考查成绩的比重,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把期末考查成绩与上课出勤守纪情况、课堂讨论、作业质量、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与调查研究等平时成绩和表现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温娟娟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将随机抽取的4个教学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为期半年的心理课程“整体教学”干预实验,探讨心理课堂教学对提高高职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实际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职生总体自我和谐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实验班学生的总体自我和谐发展(t=-2.101,P<0.05)较对照班有了显著提高。这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干预措施,心理健康知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六)课程管理的机制研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有完善的课程建设保障体系。首先,管理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健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学校工作诸多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其次,教师层面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哗众取宠的游戏课,同时也要加强师资水平培训。再次,学生层面也要更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看法,不是应付性的学习,而是为自我发展的学习。另外,发挥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部心理工作站、学生心理自助组织与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监、管、办的职能,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本文来自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反思

从上述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发现,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时间较为短暂,但还是涉及了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构建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此应予以肯定。但是,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一)研究内容方面首先,已有研究大都从研究者所在学校从事的教学实践出发,对课程实施进行探索或者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些侧面展开研究,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较少。其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尽管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研究也多为自下而上的经验总结,但深层次、系统性的理论提升尚显薄弱。

(二)研究视角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应该是健康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的交叉研究。但是,目前研究者多从健康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普遍缺乏从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视角,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科学而深入的开发与设计。其次,虽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共性为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性。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准职业人”特殊心理的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较少。

(三)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学者们的研究方法还局限于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调查法。总体上讲,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特殊性,应该采用相对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中缺乏对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的走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三

心理健康教育近三十年发展以来,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总体规划要有具体细致化要求,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具体全面指导,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中作出了明确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与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由此可见,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与形式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从课程观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含显性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也包含隐性课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显性课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显性课程就是学校在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进入到课表中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育,包含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少数高职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高职院校应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课程与发展性课程纳入必修课程,而选修课程也不可忽视,应将面对特殊群体的矫正性课程与延伸性课程纳入选修课中。在显性课程进度安排时也应根据不同年级来进行开设,例如大一新生普遍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大二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习心理问题,大三学生普遍面临的择业心理问题。同时,针对特殊群体的选修课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开设,针对学生干部心理素质、贫困生自信心、情绪压力调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开设,主要的开设目的是学生迫切需要的心理选修课程。(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是隐性课程,狭义的隐性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下取得的全部经验,主要通过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来让学生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心理能力与品质。在高职院校中,隐性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广义的隐性课程不仅包含学校情境下的经验知识的获得,还应包含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事件的影响。隐性课程中的社会环境中正面的或者负面的信息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隐性课程这方面学校、社会与家庭要三位一体来进行建构和努力,学校要注重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建设;政府与社区社会团体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家庭中要构建充满关爱、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1]。

二、纳入“积极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一)积极的预防思想。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安排方面,通常是把心理问题、因果分析、调适措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以案例导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成因及探讨解决方式,采取的是“关注问题”式的教育方式,这种课程内容安排从某种角度上往往将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消极的受教育对象,让学生过多的反思关注甚至怀疑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往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还容易让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进行对号入座,反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2]。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将积极心理学纳入课程内容中。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情绪体验,认为应更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弱点,认为个体自身具有积极的抵御精神疾病的能力,更注重探究如何帮助个体培养激发自身的这些优秀品质,以此便能积极的起到有效预防,如果仅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弱点与缺点,其实并不能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因此,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中纳入“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则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观、自信、幸福感等方面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3]。(二)兼顾社会层面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方面应避免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与弱点,更多的帮助学生关注群体与社会心理的探讨,因为人的内在积极力量的激发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在课堂之外的隐性课程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利用大学生心理社团,在多数高职院校中,都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心理社团,如“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小组”“心理服务社”等,这样的社团群体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隐性课程的形式来弥补显性课程的内容。除了社团群体的影响之外,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通过如心理健康报纸,橱窗、宣传册、心理图片展览、心理电影赏析等传统媒体方式来进行,还应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网络直播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三、“以发展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三大模块的课程群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干课程模块,以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延伸课程、热点课程作为支撑课程模块,以专题讲座及专题活动等课程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形成科学全面的课程群体系。三大课程模块体系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主干课程模块应结合高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必选课程的实用性;同时,围绕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开展延伸课程与热点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支撑;开展多种学生有兴趣的专题讲座与专题活动,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作为补充课程模块,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实施中,注重理论到实践的延伸,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心理角色扮演、心理视频等多元化的辅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中的相关性,提升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师生在教学环节中应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相互尊重,彼此信任,老师能够去引导学生觉察、感受、发现自我,在讨论、争辩中提高对心理健康调适的能力,调动学生改善自我的动机与强烈的愿望,从而优化自身的行为习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为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人,需要从外在的教育转化程学生个体自觉、自省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应从教导式教学转变成自主式、探索式、对话式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也应看成是师生共享智慧、经验、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与组织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心理成长与升华。

作者:赵思思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9.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论文 篇四

【关键词】新课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1. 新课标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的理论依据 在新课标中,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目标,从课程结构到课程实施与评价,几乎都能在教育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各个理论中找到依据,可见两者结合的必然性。新课标的大纲,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很多都可以在心理学,尤其是在智力心理和学习心理学中的理论找到渊源和根据,我国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作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的“智能多元论”,正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早在八十年代提出来的心理智能观,他以生物学为基础,科学地将心理中最复杂的因素-智能分为类,较为客观地吻合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并强调,每种智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为教育要开发学生的智能提供了心理理论依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过去注重的学习结果转向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 “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正是非常强调这一点。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索学习法”,也正是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的“发现法”。新课标中注重的课堂组织设计,也符合心理学教授奥苏贝尔 “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理论。高中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科的内容构成一个统一体,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但不能互相替代。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体育为本,智育、美育和劳育以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服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具体包括: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控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各育之中,与学科教育教学并行不悖,目标统一。

2.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2.1 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也有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人格和心理问题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危害”比学科教学能力低下所带来的影响更坏。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保健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关键从自我做起。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终身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2.2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以态度影响态度、以知识丰富知识、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情感熏陶情感、以健康促进健康”实现教育的目的。

(1)引导学生立志成才。首先要求学生从高一开始作出目标定位和心理定位,避免陷入盲目、空虚、迷惘状态,出现心理偏差。具体由“导师”研究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预测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优缺点和亮点,建立自信;引导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制定周密的远期和近期学习计划,并为实现目标全力以赴。

(2)改善校园育人环境。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受环境影响和意志支配,环境育人的道理是显然的。学校的育人环境包括校园物质环境(硬环境)和校园精神环。

(3)立足课堂教学“以情育人” 。课堂作为专门育人的教学环境,让师生通过情感交流、传承文明、探索新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人格、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个性。①营造安全心理空间。课堂教学要突出“知识导学”和“情感导学”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以消除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②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课堂导学首先要导兴趣:一要挖掘趣味性教学内容。二要运用幽默式教学艺术。③培养学生情感。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都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因素,潜藏于教学环境、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之中。学科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从学科知识中得到情感源泉,还可以从教师身上汲取情感力量。发挥学科优势。理科教学以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美熏陶学生,培养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文科知识蕴藏更丰富的情感财富,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为学生开发心灵”、熏陶人格和感化学生个性。政治、法制、哲学教育让学生识别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增强明辨是非能力。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lwmb/jingxuan/gyry64.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