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论文模板 >开题报告 >

社会学开题报告多篇

社会学开题报告多篇

社会学开题报告多篇

【第1篇】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秀

社会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秀范文

一、研究课程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程度的实证研究

二、研究方向

农村社会学

三、研究意义

从理论上来说,目前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文献的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心理、教育、管理和社会学。不同的研究领域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方式,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就会不一样。用社会学的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多,但是真正深入、仔细的学术探究并不多。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而且这个现实也长期存在,这给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研究素材,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目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最重要的便是社会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所以,笔者试图通过实地考察与研究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将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具体情况、非留守与留守两类儿童进行社会化各项指标的测量和比对。该研究对于社会化理论的丰富和延展具有一定作用。

从实践上来说,人在初级社会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指引与指导,在性格方面有可能产生一定的缺陷,对人格的健全和品德的培养都有一定影响。最后有可能导致适应能力差、甚至产生违法行为。留守儿童是打工经济

孕育的一个新群体,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并且有增加的趋势。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其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够顺利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人口素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是未来的接班入,所以可能要影响到几代入,其代价是无法估量的。同时,留守儿童需要大家的关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帮助与爱护,使其能在其中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暧。

四、研究思路

本调查研究从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出发,通过选取湖南省溆浦县龙王江乡的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以及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详细深入考察了当地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状况。利用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及访谈内容,分析了龙王江乡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基本状况,并根据学习情况与目标、生活技能、社会交往与心理、社会规范四大社会化维度对农村两类之间的社会化状况进行差异比较,详细的剖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社会化状况。并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五、论文提纲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 2 研究视角

1. 3 文献综述

2、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核心概念界定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区域与对象

2.5 研究样本结构

2.6 被调查儿童父母的相关情况

2.7父母在外打工情况

2.8 小结

3、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

3.1 学习社会化状况

3.2 生活技能社会化状况

3.3 交往社会化状况

3.4 规范社会化状况

3.5 小结

4、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监护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无法对儿童学业提供帮助

4.2 与监护人沟通过少,留守儿童孤独感较高

4.3 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致使留守儿童劳动负担加重

4.4 与父母缺乏沟通,导致亲情疏远

5、加速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对策

5.1 家庭支持

5.2 监护人支持

5.3 学校与教师支持

5.4 农村社区支持

5.5 社会支持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2篇】开题报告-人类社会学

一、选题名称:

从消费美学到工作伦理--华中科技大学就业市场中人力资本消费现象的研究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扩招已进行了十个年头,社会学专业开题报告。全国高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逐渐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生教育变成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在学校里学到的书本知识在资本市场中得不到很好的运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与企业处于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学生找寻薪酬福利较为完善的企业,企业却在寻找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实际上,供求失衡,就业的紧迫感和竞争的危机感,大大削弱了大学生的博弈力量。企业对成熟人才的需求约占总需求的七成以上,毕业生实战技能的缺乏使他们处于下风。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趁市'竞相提高门槛,明明本科生可胜任的工作,偏打出'硕士以上学历'等高要求。

尽管目前为止,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是一个大众生产社会与精英消费社会并举的双轨化社会,但是城市已经正在步入消费社会。消费已经成为与传统的经济、声望、权力和职业分层同等的重要地位。

大学生选择企业以及企业选择大学生这都是一种类似与物质消费的消费现象,不同的是这里消费的是人力资本。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能够找到多份工作,使得他们可以挑选钟爱的企业,另外还有些大学生只能找到一份工作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使得他们被企业随意挑选。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的这种困境,探寻不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并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以便于可以为国家教育在学科建设方面、企业在岗位设置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在齐格蒙特·鲍曼的《工作、消费、新穷人》中提出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从工作伦理向消费美学的转变。但是在中国社会中大学生就业却遭遇到从消费美学向工作伦理的逆转变的一个过程,希望可以通过研究可以找出这种转变的原因所在。

三、相关研究状况

消费社会这一概念是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首次在其早起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出的,意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鲍德里亚认为没有可靠的方式可以确定需要,需要看起来是以一种魔术般的方式出现,如果需要是天生的,那么它的扩大也没有任何理由。他指出生产出来的并不是对某一就具体物品的需要,而是为需要而需要、为欲望而欲望,是一种对任何物品的普遍需要。鲍德里亚并不认为消费是消费者欲望的自由实现,而是认为消费是被制度控制的另外一种生活,一句话,消费不是自由王国,而是强化依赖性的场所。

布丢认为人有时自己转化为一种经济资本,即文化资本。而文化资本不仅仅是消费,而且必须是以一种得体和适宜的方式进行消费的观念。对于布丢来说,时间和金钱都被包括在文化资本中,这里关键的概念是教育,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这些教育机构越会被认为是权威机构,这个人文化资本的贮备就越多。

在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一书中,鲍曼阐述了在生产型的社会中,工人把生产工作看作是一种天职,每种工作都是平等的,某人所从事的工作提供其生活的必需;但是所从事的工作类别,限定了他在与其最直接邻近的范围内,和在那个想象中被成为'社会'的整体中,其所合理期望或者要求的地位。工作是个人的社会方位和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工作类型界定了与某人匹敌的对手,他可以将自己与之相比较并找到自己的定位,比他优秀的人,他可以给予尊敬,比他差劲的人,他有权期望或者要求其顺从,开题报告《社会学专业开题报告》。工作类型界定了某人应该符合和服从的生活标准,界定了其在社会生活里,应当'不辜负期望'的那些人,和应当与其划清界限的那些人。

鲍曼认为工作伦理是一种工具,使用这种工具的目标,就是对工厂体制的顺从,以及导致独立的丧失,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顺从工厂体制的压迫。而具备消费美学的工作,是工作者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重要的是拥有更多可以自由使用的选择,可以期许的公众顺应与自尊越多。他们可以享受美好生活,可以满足消费市场中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工作可以被拔高到令人入胜的层级,成为精制的美学对象,事实上成为艺术、经验,同时否认其他的获取报酬的职业类型有任何的价值。

四、关键概念说明

1.工作伦理

'工作伦理是什么?简言之,工作伦理是一项戒律,其附带两项坦言不讳的前提,和两个心照不宣的预设。

第一项前提是:人类为了获得生存与快乐所必需的事物,必须去做那些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并值得为此支付报酬的事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都是要交换的,'以牙还牙';为了获取,你必须先给予。

第二项前提是:满足于一个人所获得的事物且安于拥有较少而不是更多的东西,这是错误的,像是道德上的闹剧,并且愚蠢至极;一旦已经获得的看似令人满意,就停止发展自我,停止继续奋斗,这是毫无价值和不合理的做法;除非是为了汲取力量做更多的工作,否则休息就是有失尊严的事情。换句话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一项高贵并且能够令人高贵的活动。

2.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在生产社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使用与实用价值.在消费社会,人们则更多的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

消费社会是指后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确实,在消费社会里,价值与生产都具有了文化的含义。传统社会的生产只是艰难地满足生存的必需,而消费社会显然把生活和生产都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范围。消费(consume)一词,按照威廉斯的说法,其最早的含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费瑟斯通在论及消费文化时指出,作为浪费、过度使用与花费的消费,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主义强调中,表现的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情形,因此,这样的消费必须加以控制和疏导。古典或传统的经济价值观念总是与短缺联系在一起,但工业资本主义的生产的不断扩大,其结果必然导制过剩。消费的观念就变得日益重要,这是后工业化生产所必需的前提。资本主义生产经历过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大萧条,消费的观念就成为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精神支柱。'消费文化'(consumer culture)这个术语是用于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费瑟斯通指出:'这里有双层的涵义: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运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

3.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人力资本价格模型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

4.消费美学

在消费社会中,选择的自由设定了消费社会里层级阶梯,并且也设定了消费社会成员,消费者记录其生活热望的框架--此框架界定了朝向自我提升并包含'美好生活'图景的努力方向。个人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重要是拥有更多可以自由使用的选择,那在社会阶层里的位置就更高,可以期许的公众顺应与自尊就更多,也因此更接近'美好生活'的理想。消费美学指的是从美学的价值来评定工作,工作必须是'有趣的'--多种多样、让人兴奋、容许冒险、包含一定程度(但不会过度)的风险,且总是有机会获得新的感受,可以使工作上升到令人入胜的层级,成为精制的美学对象,事实上成为艺术、经验,同时否认其他的获得报酬的职业类型有任何价值。

戒律的内容如下:即使你看不到工作所能带来的那些你确实没有,或者你认为不需要的东西,你也应该继续工作。工作就是好事,而不工作,是种罪恶。

如果没有这个心照不宣的预设,这些前提和戒律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如此这般显见,而这个预设是,大多数人拥有可出售的工作能力,而且通过出售这一能力能够维持生活,并能够作为交换条件获得他们渴望得到的;无论他们拥有什么,都是对于过去的工作和继续工作的意愿的奖赏。工作是所有人类的普遍状态;而不工作则是反常的。大多数人在履行他们的职责,要求他们与那些有工作能力却因为种种理由没有工作的他者来分享他们所得的利益或是好处,这对他们而言有失公允。另一项心照不宣的预设是:只有被他者承认其价值的劳动--可以要求薪水和工资的劳动,可以用来买卖的劳动--才具有工作伦理所认可的道德价值。这尽管简单,但是我们会慢慢理解往后的含义,从实践中不断出发。

【第3篇】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状况研究

——对北京、武汉、上海、广州、黑龙江、西安等城市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条件之下,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日益深化的今天,竞争成为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进化论在今天这个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影响,更具普遍性,而且获得了更加形象的体现。当代世界,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世界。竞争已经被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了。竞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了。对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生存的人们来讲,竞争变成了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展现其创造力的主要手段。

21世纪的竞争将比以前更加残酷。国家和国家在竞争,企业和企业在竞争,组织和组织在竞争,个人和个人也在竞争。面对这一充满竞争的社会,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竞争都是无法回避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成了一种严峻的生存现实。若想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获得立足之地,就要树立起竞争的意识。

青年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社会的精英,他们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全球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大学生又具有怎样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观念?他们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问题。

目前,关于竞争观的研究在经济学领域已有丰富、详实的资料,但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关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竞争观的研究还不多。而且,就现有的资料来看,对大学生的竞争观的研究,大都是定性的研究,是一般性的理论描述,缺乏的是实证性研究。本文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目前的竞争意识状况进行描述,并借鉴经济学和心理学对有关竞争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建构了“大学生竞争意识影响因素模型”,并对其做了定量的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以期在这一过程中得出有启发性的见解。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有关竞争理论的研究

1.中国古代思想家之竞争观

法家认为,竞争源自“财寡”,人性本恶,贪图私人利、彼此竞争是人类的本性,是人固有的生存需要所决定的。人类无法取消竞争,且只有竞争才有发展,主张“人定胜天”,同时主张靠礼仪刑法来控制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儒家极力反对竞争,宣扬“性善论”,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实行仁政”,“和为贵”,人与人之间要“谦恭退让”;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即普天之下人人相爱,反对国家间之间的弱肉强食;道家主张“无为、清虚、静止”,重视人的本性、反对人性在竞争中被异化。

2.西方思想家的竞争观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认为,人的本性是竞争的;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783)在他的名著《人口论》中第一次提出“生存竞争”这个概念。他认为,生存竞争时大自然的智慧的一种表现,它使穷人不至于变得懒惰和软弱;以达尔文、赫胥黎、高尔顿为代表的进化论者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赫胥黎将生存竞争的概念引入了人类社会,认为人不仅有动物的趋乐避苦本能,而且也有动物不具备的良心和同情心,因此,使人类的每一个社会更有效地同自然状态或同其他社会进行生存斗争;弗兰西斯·高而顿(1822—1911)在对人种的研究中发现不同人种和不同个体在生存竞争中之所以有不同的表现和成绩,除了环境的因素外,还有种的和个体心理素质方面的原因。他为人们认识人的生存竞争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辨证地看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竞争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导致了阶级的分化,造就了无产阶级,导致了贫穷、失业、饥饿、道德败坏和死亡。

3近代社会学家的竞争观

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认为竞争是人类进步的最有力的工具;社会学鼻祖埃米尔·涂尔干(1857—1917)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不是竞争,而是团结和合作,社会应该通过其制约功能来限制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鼓励人们的合作;德国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1858—1918)则认为,人有一种希望竞争和冲突的本性,这种本性是人际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人维持个人自主性和完整性的手段。

(二)有关竞争的特点的研究

竞争的类型:安竞争的性质,可以分为政治竞争、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社会竞争、文化竞争五大类;竞争的性质:社会性、冲突性、公平性、胜负性、自由性和公开性;竞争的对象:指人们在竞争中所追求并极力要得到的东西,可以是物资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竞争的方式(宏观的):战争、阶级斗争、自由竞争、垄断、竞选、招标和投标、竞争性考试、劳动竞赛、体育比赛、文化竞赛、职务和待遇的竞争;竞争的功能:竞争的个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社会竞争的原则: 1.权利保证原则 2.优胜劣汰原则;3.共同发展原则;4.道德原则;5.公平原则;6.合法原则。

(三)竞争的心理观的研究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竞争观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天性赋予人发展竞争性时的不同的“初速度”,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的成就动机和人的竞争观念有密切的关系。跨文化的智力测试还表明,抱负与意志是竞争心理的内核。

美国心理学家j. l.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认为:影响竞争的因素主要有:刺激、动机、威胁、交流信息、奖金和竞赛者个人的特性。

(四)有关竞争观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方式和出身阶层会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并进而影响人的竞争观念;男女两性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和竞争性;由于职业特征的影响,军人、政治家、企业家、运动员比其他人更喜欢竞争,也更善于竞争;自然科学家比其他人有较少的攻击性,他们的成就动机常指向对事物的认识而不是为了和什么人竞赛;出身于较好文化背景的家庭、儿童少年时代接触过大量的名人角色示范的人,常常会表现出比较高度成就动机,也能取得较出色的成就。

有人认为影响人的竞争观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包括智力水平和“攻击性”素质;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收入、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包括学校的类型,教师水平,启蒙时期是否遇到有影响力的老师等;个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包括智力、气质、性格、成就动机、抱负水平和意志品质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截至目前,关于竞争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理论方面,缺乏实证性研究,大都是宏观的研究而较少有针对某一群体的研究,而且关于竞争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也没有详细的分析模型。本文则主要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试图建构一个竞争意识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希望在这一过程中得出有启发性的见解。

三、研究的思路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描述了大学生竞争意识状况的一般特征,并主要对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做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试图澄清哪些主要的因素对大学生的竞争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主要运用的社会学理论有功能主义的理论和人际交换理论。

在建构“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影响因素模型”时,主要借鉴了价值哲学中对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变量的分析(一是主体的情境变量,如认知、情感、意志等;二是客体的刺激变量,如物质、能量、信息对人的刺激作用等;三是客观环境变量,如所处的客观的环境、氛围、条件等。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体系就是人的价值观。);社会心理学中对认知理论关于人的知觉的整饰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有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修正该模型,并希望在此过程中得出富有启发性的见解。这一模型的初步框架为:(见图1)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是:

大学生自身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越强,对竞争的各组成要素的认知水平越高,家庭背景越好,社会环境越有利于竞争则其竞争的意识就越强

具体的研究假设:

年龄、性别、宗教信仰、专业类别与竞争意识的强弱不相关;

个体受教育的程度越高,竞争的意识就越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越强,竞争的意识就越弱;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竞争意识的强弱有关;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观念越强,竞争的意识就越强;个人主义观念越强,竞争的意识就越强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竞争的意识就越强;父母的职业与竞争意识的强弱有关系;家庭的收入与竞争意识的强弱有关系;

竞争的目标越明确,与自己的利益关系越密切,竞争的意识就越强;与竞争对手的关系越是良性的,竞争的意识就越强;对竞争规则越了解,竞争的意识就越强。

竞争环境的公平性,自由性,法律政策的支持性。

四、研究类型:

本研究为解释性的定量研究。

五、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1、研究对象:普通高校中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2、抽样与资料收集方法: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实证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采取封闭式结构问卷的调查方法。利用7月“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课题组对北京、上海、黑龙江、陕西、广东5个省、直辖市的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总体进行的分阶段立意抽样,共获得418个有效样本的调查数据。

3、数据分析:使用spss11.0进行录入处理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主要采取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双变量相关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二)、个案访谈法:

为了具体了解大学生对竞争的态度和看法,我们每个调查点都选择了一定的个案进行了访谈。共有个案¬___个。

(三)、文献法:收集了有关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相关资料,查阅了大量有关竞争的资料,检索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操作化:

(一)大学生:指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年龄在18-30岁之间。主要是指,截至7月仍在校读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二)竞争:广义的竞争,泛指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争胜、赶超或斗争。而作为人学等社会科学范畴的竞争,则是一种狭义的竞争,专指人类的社会竞争,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们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而展开的争优劣、争胜负、争存亡的角逐和较量。

本文所指的竞争是狭义的社会竞争:即不同的阶层、集团、群体或个人之间为争取社会地位、声望、名誉等而展开的竞争。

(三)竞争意识:是指人们对竞争的积极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意志等心理体验的总和。竞争意识是人对客观存在的竞争事实的反映。它可以操作化为下列指标:

1.竞争观念(对竞争的认知)

2.竞争态度

3.竞争目标

4.竞争手段

5.与竞争对手的关系

6.对竞争的规则、竞争的法律、制度环境的认识

7.自身参与竞争的能力素质

七、论文的大纲:

(一)导论

1.问题的提出,

2.文献综述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5.基本概念的界定

6.研究方法及样本的概况

(二)研究的背景

1.研究的宏观背景:.全球化影响、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

2.竞争观的理论溯源: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竞争观;西方思想家的竞争观

(三)我国目前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的特点

1. 对竞争的态度特点

2. 通常采用的竞争手段的特点

3. 对竞争的目标的认知特点

4竞争行为的参与特点

5.与竞争对手的关系的特点

6.对竞争的环境的认知特点

(四)我国目前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个人的基本特征

1.1个人的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受教育水平、家庭背景、所学专业类别

1.2个人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

2. 竞争目标本身的特性

3. 竞争对手的特性

4. 竞争的情境特征

5.竞争环境的特性:国家的法律、法规、机会的均等与否

(五)结论

1.大学生竞争意识的总的特点

2.主要影响因素

3.修正模型

4.提出改进大学生竞争意识状况的建议性措施。

(六)讨论

本研究的优点和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重点:利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总结归纳出目前我国大学生竞争意识的特点,建构了“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难点:受调查资料的局限,有些详细的资料未能直接。分析时有点困难。

(三)创新点:利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建构了自己的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和修正。

附参考文献:

注释:

①《现在与未来——中国青年人生观现状》1989年

②《大学生人生观现状和轨迹》1988.12期

③《不安的太阳》,《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2期。

④ 成就动机:一种追求成功或成功地达到某种卓越水平的心理动力,是激发人们投入竞争的最基本的原动力,《竞争 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会昌著,2000年4月。(m)

⑤ 个性的“大五”影响因素国外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由北京发展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总结归纳。

⑥ 当代价值学家s.c·珮珀提出的。s.c·珮珀:《价值源泉》,转引杨祯钦:《价值哲学简介》,载《现代外国哲学》(3),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⑦《中国青年人生观调查》1993(m)

参考文献:

⑴《竞争 社会—心理—文化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会昌著,2000年4月。

⑵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er),《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⑶ [美]j. l.弗里德曼,d.o.希尔斯,j.m.卡尔史密斯等著,高地、高佳等译:《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第1版。

⑷ 彭冉玲:《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⑸ 李昊:《生存只能靠自己》,中国商业出版社,4月

⑹ 张书琛:《体制转轨时期珠江三角洲人的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0月。

⑺ 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桂园图书公司出版社,1989年3月。

⑻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7月。

⑼ 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桂园图书公司出版社,1989年3月。

⑽ 秦维红:《论竞争是人的本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5期。

⑾ 王植树彬等主编:《现代人才素质概论》,中央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⒁ 凡禹主编:《竞争之道与合作之道》,北京民主建设出版社,1999年9月。

【第4篇】开题报告--人类社会学

一、选题名称:

从消费美学到工作伦理--华中科技大学就业市场中人力资本消费现象的研究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扩招已进行了十个年头,社会学专业开题报告。全国高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逐渐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生教育变成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在学校里学到的书本知识在资本市场中得不到很好的运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与企业处于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学生找寻薪酬福利较为完善的企业,企业却在寻找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实际上,供求失衡,就业的紧迫感和竞争的危机感,大大削弱了大学生的博弈力量。企业对成熟人才的需求约占总需求的七成以上,毕业生实战技能的缺乏使他们处于下风。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趁市'竞相提高门槛,明明本科生可胜任的工作,偏打出'硕士以上学历'等高要求。

尽管目前为止,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是一个大众生产社会与精英消费社会并举的双轨化社会,但是城市已经正在步入消费社会。消费已经成为与传统的经济、声望、权力和职业分层同等的重要地位。

大学生选择企业以及企业选择大学生这都是一种类似与物质消费的消费现象,不同的是这里消费的是人力资本。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能够找到多份工作,使得他们可以挑选钟爱的企业,另外还有些大学生只能找到一份工作或者根本找不到工作,使得他们被企业随意挑选。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的这种困境,探寻不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并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以便于可以为国家教育在学科建设方面、企业在岗位设置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在齐格蒙特·鲍曼的《工作、消费、新穷人》中提出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从工作伦理向消费美学的转变。但是在中国社会中大学生就业却遭遇到从消费美学向工作伦理的逆转变的一个过程,希望可以通过研究可以找出这种转变的原因所在。

三、相关研究状况

消费社会这一概念是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首次在其早起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出的,意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鲍德里亚认为没有可靠的方式可以确定需要,需要看起来是以一种魔术般的方式出现,如果需要是天生的,那么它的扩大也没有任何理由。他指出生产出来的并不是对某一就具体物品的需要,而是为需要而需要、为欲望而欲望,是一种对任何物品的普遍需要。鲍德里亚并不认为消费是消费者欲望的自由实现,而是认为消费是被制度控制的另外一种生活,一句话,消费不是自由王国,而是强化依赖性的场所。

布丢认为人有时自己转化为一种经济资本,即文化资本。而文化资本不仅仅是消费,而且必须是以一种得体和适宜的方式进行消费的观念。对于布丢来说,时间和金钱都被包括在文化资本中,这里关键的概念是教育,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这些教育机构越会被认为是权威机构,这个人文化资本的贮备就越多。

在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一书中,鲍曼阐述了在生产型的社会中,工人把生产工作看作是一种天职,每种工作都是平等的,某人所从事的工作提供其生活的必需;但是所从事的工作类别,限定了他在与其最直接邻近的范围内,和在那个想象中被成为'社会'的整体中,其所合理期望或者要求的地位。工作是个人的社会方位和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工作类型界定了与某人匹敌的对手,他可以将自己与之相比较并找到自己的定位,比他优秀的人,他可以给予尊敬,比他差劲的人,他有权期望或者要求其顺从,开题报告《社会学专业开题报告》。工作类型界定了某人应该符合和服从的生活标准,界定了其在社会生活里,应当'不辜负期望'的那些人,和应当与其划清界限的那些人。

鲍曼认为工作伦理是一种工具,使用这种工具的目标,就是对工厂体制的顺从,以及导致独立的丧失,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顺从工厂体制的压迫。而具备消费美学的工作,是工作者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重要的是拥有更多可以自由使用的选择,可以期许的公众顺应与自尊越多。他们可以享受美好生活,可以满足消费市场中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工作可以被拔高到令人入胜的层级,成为精制的美学对象,事实上成为艺术、经验,同时否认其他的获取报酬的职业类型有任何的价值。

四、关键概念说明

1.工作伦理

'工作伦理是什么?简言之,工作伦理是一项戒律,其附带两项坦言不讳的前提,和两个心照不宣的预设。

第一项前提是:人类为了获得生存与快乐所必需的事物,必须去做那些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并值得为此支付报酬的事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都是要交换的,'以牙还牙';为了获取,你必须先给予。

第二项前提是:满足于一个人所获得的事物且安于拥有较少而不是更多的东西,这是错误的,像是道德上的闹剧,并且愚蠢至极;一旦已经获得的看似令人满意,就停止发展自我,停止继续奋斗,这是毫无价值和不合理的做法;除非是为了汲取力量做更多的工作,否则休息就是有失尊严的事情。换句话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一项高贵并且能够令人高贵的活动。

2.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在生产社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使用与实用价值.在消费社会,人们则更多的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性与形象价值。

消费社会是指后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确实,在消费社会里,价值与生产都具有了文化的含义。传统社会的生产只是艰难地满足生存的必需,而消费社会显然把生活和生产都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范围。消费(consume)一词,按照威廉斯的说法,其最早的含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费瑟斯通在论及消费文化时指出,作为浪费、过度使用与花费的消费,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主义强调中,表现的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情形,因此,这样的消费必须加以控制和疏导。古典或传统的经济价值观念总是与短缺联系在一起,但工业资本主义的生产的不断扩大,其结果必然导制过剩。消费的观念就变得日益重要,这是后工业化生产所必需的前提。资本主义生产经历过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大萧条,消费的观念就成为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精神支柱。'消费文化'(consumer culture)这个术语是用于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具有核心地位。费瑟斯通指出:'这里有双层的涵义: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运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

3.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人力资本价格模型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

4.消费美学

在消费社会中,选择的自由设定了消费社会里层级阶梯,并且也设定了消费社会成员,消费者记录其生活热望的框架--此框架界定了朝向自我提升并包含'美好生活'图景的努力方向。个人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重要是拥有更多可以自由使用的选择,那在社会阶层里的位置就更高,可以期许的公众顺应与自尊就更多,也因此更接近'美好生活'的理想。消费美学指的是从美学的价值来评定工作,工作必须是'有趣的'--多种多样、让人兴奋、容许冒险、包含一定程度(但不会过度)的风险,且总是有机会获得新的感受,可以使工作上升到令人入胜的层级,成为精制的美学对象,事实上成为艺术、经验,同时否认其他的获得报酬的职业类型有任何价值。

戒律的内容如下:即使你看不到工作所能带来的那些你确实没有,或者你认为不需要的东西,你也应该继续工作。工作就是好事,而不工作,是种罪恶。

如果没有这个心照不宣的预设,这些前提和戒律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如此这般显见,而这个预设是,大多数人拥有可出售的工作能力,而且通过出售这一能力能够维持生活,并能够作为交换条件获得他们渴望得到的;无论他们拥有什么,都是对于过去的工作和继续工作的意愿的奖赏。工作是所有人类的普遍状态;而不工作则是反常的。大多数人在履行他们的职责,要求他们与那些有工作能力却因为种种理由没有工作的他者来分享他们所得的利益或是好处,这对他们而言有失公允。另一项心照不宣的预设是:只有被他者承认其价值的劳动--可以要求薪水和工资的劳动,可以用来买卖的劳动--才具有工作伦理所认可的道德价值。这尽管简单,但是我们会慢慢理解往后的含义,从实践中不断出发。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lwmb/kaiti/4656lp.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