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信息简报 >

公安信息化建设【多篇】

公安信息化建设【多篇】

公安信息化建设【多篇】

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一

当前公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信息通信部门根据上级机关的具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基层基础工作放在优先位臵来抓,从网络建设、信息应用、规范化治理、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公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公安信息通信专网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基层单位,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网络,开展公安信息应用提供了高效、可靠的传输平台。二是“金盾工程”各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搭建了公安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和公安网安全保障体系,完成了“一机两用”监测系统、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系统建设,初步建成了安全、高效的包括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电子地图系统、监控系统以及把接、报、处警集于一体的统一指挥调度在内的、完整的公安现代化作战体系 ,为各警种、各部门实现网络化应用和网上信息共享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上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第一,部分民警对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不足,个别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到位。

公安部把“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作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由此可见,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应用水平是上级机关对基层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基层公安机关适应新时期基层公安工作的根本需要,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和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民警在对开展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特别是对公安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认识不到位,认为开展基层基础工作只是一句空话,走走过场而已。有的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思想观念没有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存在抓突击任务多,抓基础性工作少的现象,这些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第二,信息总体应用水平不够高,基础信息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高度动态化、信息化的社会环境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警务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公安工作的内在要求,而大量完整、准确、高度共享的基础信息是实现警务信息化的基础。尽管各地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公安信息总体应用水平还不够高,离警务信息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①信息掌控不够及时、基础基层源头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例如有的地方为了完成人口信息照片录入的任务,竟用同一张照片多次录入不同的人,形成照片重复,资料虚假,不能为实战发挥实际的作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违法犯罪嫌疑人的信息采集根本不重视,有的地方虽然制订了违法犯罪人员信息采集的考核办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按考核办法的要求办事,以致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资料没有及时、全面采集,有的地方虽然采集了,也没有及时录入,采集的信息不能得到利用。②警种部门配合不协调、情报信息分散零碎,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各地各警种之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归口管理体系,采集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利用。③全国各地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应用的效能不强。各地公安机关的信息没有统一归口,有时在网上能够看到外地公安机关有某一方面的信息资源库,但是因为不知道对方的用户名和口令,无法进入,不能共享利用。④信息研判能力弱,一些基层公安机关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研判制度,没有培养能够综合利用有关信息对本地的警情进行研判的专业人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信息为现实斗争服务功能的发挥,制约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第三,向基层的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大,基层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现实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公安机关各警种、各部门从事信息通信保障与服务的人员队伍是地市公安信通部门的基本细胞和基本单元,也是公安机关实现信息化的最基本的战斗实体,为这些基层单位解决正常的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是保证公安信息网的正常运行的根本。但目前,各地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所队的基层信息通信专业专职民警非常短缺,人员也不固定,且为兼职,工作负担重,难以应付正常信息通信工作;一些基层单位的信息化技术装备落后,由于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大,装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新,与现实信息通信工作的实际需求有较大的距离。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放慢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的建设步伐,影响公安业务信息化的进程。

第四、公安局域网没有固定的部门提供和建立公安局域网能独自动升级杀毒系统,没有固定的部门及时提供杀毒软件的升级包。目前公安局域网没有自己的杀毒、防毒系统,各地公安机关局域网使用的杀毒软件大多是下载的瑞星、金山毒霸等杀毒软件,在公安局域网内不能自动升级,一般在网上不能及时提供最新的系统级包,没有固定的部门提供升级包。有些地方的网页和计算机感染了病毒,通过局域网传播病毒的不能及时得到清除,对公安信息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甚至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产生严重后果。

三、加快和改进公安信息化基层基础工作的几点建议

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基层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

各地公安机关应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这一主题要求,充分熟悉到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在“三基”建设的最后一年里,把信息化基层基础建设臵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位臵,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工作措施上高度重视基层基础信息化建设,真正做到人、财、物向基层单位倾斜,为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经费保障。

㈡配齐配强基层技术警力,提高信通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

要实现公安信息化全面、可持续发展应该在配齐配强基层技术警力,提高信通队伍素质上下功夫。一方面采取内部调配、强化培训等

办法,解决信息通信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问题,真正将年富力强、懂技术的人才充实到信息化建设的第一线,确保基层技术警力与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量相适应。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基层民警利用信息网上作战的基本功练习,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组织基层民警立足本职岗位,结合业务工作实际,苦练基本功,信通部门民警要强化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练习,切实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使广大民警人人适应岗位、人人精通本职、人人胜任职责,成为本部门、本岗位的“行家里手”。

㈢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大力构建基础工作信息平台,努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实现“信息化建设要有新突破”的工作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大力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不断推进基层基础工作信息化。一要构建情报信息综合平台,实现信息的大整合、高共享、流程化。二要抓好情报信息采集工作,提高信息质量,切忌应付式、完成任务式的假、大、空。把基层基础工作与情报信息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完善的基层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机制,通过做深、做细、做实基层基础工作,扩大情报信息的来源,畅通信息渠道。要严把信息质量关,避免信息量少、质差、不规范等问题。三要强化信息的分析研判和实战功能,通过各类信息的实时关联比对,为一线侦查破案提供线索,把情报信息转化为战斗力。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㈣建立公安局域网能自动升级的杀毒、防毒系统,设立固定的部门及时提供公安局域网杀毒升级包。目前公安部 强制规定不能“一机两用”,杀毒软件不能能过互联网及时升级,有些管理员不懂得怎样使杀毒软件及时升级,计算机感染病毒后束手无策,所以,我们建议上级公安机关迅速建立公安局域网能自动升级的杀毒防毒系统,或者有部门及时在局域网提供升级包,有效提高公安局域网的防毒、杀毒功能,提高局域网的安全性。

我国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二

我国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治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犯罪手段 也日趋智能化、科技化和专业化。对于公安工作来说,只有主动搜集信息,客观分析信息,合理利用信息,才能把握当代社会治安的脉搏,才能从容不 迫地预防、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对严厉 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综合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实现公安工作可持 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安警务信息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借助高科技信息通信手段将公安警务 信息资源应用于现实公安工作,使公安警务信息资源得到整合并能真正服务 于实战。伴随着公安部“金盾工程”的实施,这几年来的公安警务信息化建 设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安网络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及应用软件开发、信 息应用技术方法创新等几个阶段。目前则致力于开发统一的警务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的警务信息平台,使各种警务信息在共享平台上实现充分而又高效 的集散。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大力倡导的“网上作战”,运用的主要也是各 类警务信息资源。公安警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能极大提高公安工作的效 率和侦查破案的攻坚能力。本文就如何有效整合公安警务信息资源,发挥公 安警务信息化最大效能,借鉴经济学原理,以帕累托改进的思路提出了解决 这些问题的一些设想。

引言

在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治安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犯 罪活动日趋智能化、科技化和专业化,对于公安工作来说,只有主动搜集情 报信息,客观分析,合理利用,才能把握社会治安的脉搏,才能从容不迫的 预防、控制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因此,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对严厉 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综合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实现公安工作 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以公安警务信息化为代表的公安信 息化建设是一场新的警务革命,它不但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产生重大影响,对现有的警务运行模式产生改变,同时还与公安民警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有些在机关工作了很多年的同志会突然间发现,自己在机关已经无事可做,有些人被调整到基层单位,更多的公安干警包括一些优秀民警会猛然发现自 己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警务信息化进程,甚至 有些警察会因此而下岗,但我们必须看到这就是公安警务信息化带来的必然 结果,不论大家是否愿意接受它,它都正在向我们走来。

(一)论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信息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观念,使人们不得不重新 认识信息时代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目前,随着公安工作方式变革 的不断推进,现代警务信息技术在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网上追逃、指纹会 战、视频防控、案件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和领域逐步推广应用。公安工 作向着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迈进。警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有效的提

高警力资源效能,增加了物力效能,提高了执法办案质量。目前,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借助现代信息通信手段将公安信息

资源更好的应用于公安工作中,使公安信息真正服务于实战。面对纷繁复杂 的各项警务工作,公安警务信息化能够帮助我们从源头抓起,从细节抓起,从管理抓起,掌握全面,了解动向,使我们能够真实而生动地把握各项中心 工作的脉搏,有序地分析、了解、调度和管理公安工作,公安警务信息化工 作将成为推动警务方式变革的根本的力量。现阶段警务活动、执法活动对网 络和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对信息采集、处理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伴 随一线民警的综合业务数据的不断采集和使用汇集,实现跨区域、现代化移 动办公,公安干警就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随时进入公安网络,可以 直接整合电子地图、人口信息、机动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在逃人员信息、被盗抢机动车信息等各类数据,充分满足社区民警、交警、刑警、巡警、治 安警等各类警务人员使用。

从实质上讲,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公安网上作战是公安机关借助信 息网络技术开辟的又一战场,是新时期对敌斗争的杀手锏。网上作战动用的 主要是各类公安信息资源,是现代条件下公安信息战的新模式。公安机关的 社会管理职能和侦查破案职能将从依托物质与人力为主,向以依托信息与知 识为主的模式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公安机关通过警务信息化建设将 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到各个实战部门,进而极大地推动公安工作效率和侦查破 案的攻坚能力。在这一改革进程中,如何发挥公安机关各个方面的最大效能,达到最优资源配置。本文运用帕累托改进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帕累 托改进原理是以著名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命名的,并基于帕 累托最优(PARETO EFFICIENCY)基础之上。帕累托最优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福利 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增加另外一方的福利。而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减少一方 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帕累托改进可以 在资源闲置或市场失效的情况下实现。在资源闲置的情况下一些人可以生产更多并从中受益,但又不会损害另外一些人的利益。本文希望能在公安资源 的优化配置上应用帕累托改进原理。对散见于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信息硬 件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在不损害原有信息资源单位和部门利益的基础上,使更多的部门和警种从警务信息化变革中受益。

(二)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

研究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研究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 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提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是以行政管理理论知 识和方法作支撑的。为了给各地、各部门在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 临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使建成的公安警务信息系统能 更好地发挥出服务公安工作的职能作用,本文是立足于当今我国公安警务信 息化建设的实际,特别是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从分析实 际问题入手,来提出直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的。文中采用了比较 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比较研究方法

通过网上收集访问各国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发达国家和我国 警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以及我国不同地区警务信息化建 设的实际情况的比较,借鉴成功经验,查找不足,提出解决我国公安警务信 息化建设实际问题的对策和策略。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中寻求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将公安

警务信息化建设与政府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应用和接受检验,从而促进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运用经济学的“帕累托”改进 原理分析民警如何在警务信息化建设中,面对大量的警务信息处理任务时能够始终保持高效。实现各单位各部门信息资源、信息硬件资源的合理整和,在不损害原有信息资源单位和部门利益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单位和部门从警

务信息化变革中受益 6不同步1问题,基本实现信息主导下的主动型、效能型警务。

近年来,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建设、信息管 理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信息应用技术方法的创新等几个阶段。日前则致 力于开发统一的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使各类警务信息在共享平台上实现充分而高效的集散。但是,由于对警务信息化涵义的不同理解和认 知,公安机关内部在各类信息应用主体,警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 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当前的警务信息化建 设,因此有必要明确公安警务信息化的具体含义,以此含义来审视当前警务 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以帕累托改进的思路对如何进一步推进公安警务 信息化建设提出对策。

1.相关概念解析

(1)政府信息化。政府信息化是对政府机关中一切需要电子化的业务信 息、工作流程、组织机构、管理体制、服务机制等进行信息化重构建设。形 成一个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的综合平台,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 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以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总 体素质,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政府监管,提高行政效率。2(2)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E-government的译词,这个概念在过去很 多表述中与“电子政府”有相当程度的重合和混淆。但是,随着政府信息化 的进程,“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各自的内容和区别日渐清晰,各自的 内涵和外延已经犁清。“电子政务”主要是政府机构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即 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电 子政务”的重点则在于“政务”,即政务的电子化。是政府内部工作业务的 信息化应用。我国从1999年的“政府上网年”,到2002年的“电子政务年”,发展至今,基本完成了“电子政务”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进入了“电子政府”

[1]是指公安机关与犯罪嫌疑人的不在同一时间出现,比如警察上班,小偷休息,警察下班小偷作案。[2]蒋晶论中国政府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在明确公安警务信息化的概念前,先明确一下公安警务活动的概念,公 安警务活动是公安机关各部门依各自职能开展的活动,警务活动是由公安机 关的职能与性质所决定,并与公安机关的职责与义务相适应,随着社会治安 形势的变化及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从世界范围来看,近代大致 经历了四次警务革命,警务的含义随着警务改革的变化,其内涵与外延也不 断变化。“我国目前处于由传统反应型警务向主动型警务的变革过程中,一方 面逐渐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警务理念与警务模式,同时又要结合我国实 际,有自己的特色。”中外警务理念的不同,新旧警务理念的冲突,使得对于 警务的含义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根据有关学者的观点,结合我国现阶段 警务工作的,现实及发展,对于警务,大致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层含义:狭 义的警务是指法律明文规定的属于警察职责范围内的一切事务。广义的警务,是指警察为了实现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赋予的职权,所从事的对稳定社会 治安有意义的活动,除了包括狭义警察工作打击处理的职能外,更侧重强调 防范与服务的职能。并且把服务的职能上升为公安机关的直接职能,在以前,服务职能主要是通过打击犯罪职能与管理职能间接体现的。此外,有的学者 还尝试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定义警务,如公安大学王太元教授认为:广义的 警务还包括除警察之外的其他人所实施的维护治安的行为。1

3.公安警务信息化的概念

对警务信息化含义的理解和认识,涉及到警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问题,是警务信息化的建设者和推动者首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但无论 是在学术界还是在警界内部,对于这一问题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认知。有的侧 重于警务信息化的技术特征表现,即认为警务信息化是指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有的认为是各类与警 务工作有关的信息在收集、加工、传递、积累、利用整体上作为一种资源的[1]。警务信息化若干问题研究。的发展阶段。

(3)电子政府。对于“电子政府”,不同的国家政府、各研究机构的 定义并不相同。世界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是:“电子政府”是指政府将新 的信息和通讯技术运用到政府的全部职能中,特别是利用互联网及相关技术 的网络化潜能来改革政府的结构和运作。世界银行对“电子政府”的定义更 为全面:“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与公众、企业、其他政府机构的关系。这些技术可以方便政府更好地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改进政府与产业界的互动关系、通过使公众更方便地获得信息来增加公民权 利、实现更有效率的政府管理。通过电子政府的构建,政府可以实现减少政 府腐败、提高政府透明度、增加政府收入和节约成本的目的。“电子政府” 从名称上,还存在着诸如以下几种相近的称谓如“电子化政府”、“数字政 府”、“连线政府”、“网络政府”、“在线政府”、“虚拟政府”等等

3。尽管各方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对“电子政府”的内容已经形成了共识。“电 子政府”的重点在于“政府”的网络化,意味着政府组织、结构相对于传统 政府体制的变革,是政府管理服务社会的网络形式。即是互联网上以新的政 府管理服务方式与网上用户信息互动的门户网站。换言之,“电子政府”是 一个提供统一服务和具有统一形象的政府总体,它以互联网门户网站的形式 出现,其信息处理和工作流程由“电子政务”作后台信息支撑。中国中央政 府门户网站于日正式开通。目前所建设的 “电子政府”,主要集中在行政领域,强调“政务公开”和“管理服务”两 大职能,逐步实现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电子政府”更重要的政治 意义在于顺应时代趋势,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引导公众需求,缓解因公众需 求膨胀而沟通渠道滞塞所产生的政治压力。

2.公安警务活动的概念

一、公安警务信息化概述

始于1984 年的公安信息系统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电子政务

1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龙头,电子政务已成为各级政府日常工作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础之一,公安信息系统建设更显重要,没有公安警务信息系统的应用运行就根本谈不到完整的电子政务建设。近年 来随着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伴随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 项警务工作对警务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

(一)公安警务信息化概念

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公安信息化建设,也为构建现代 警务机制、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契机。从 2003年开始,公安机关紧紧依托“金盾工程 2”建设,全面加快了公安信息化建设步伐,公

安警务信息化的推进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警务运行成本,提高了打击犯罪、侦 查破案的能力,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而且引领了公安工作理念的更新,警 务运行机制、队伍管理机制的变革。2008年,我国公安机关根据形势任务和

工作要求的变化,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 公安机关坚持用信息主导警务,确保警力部署始终跟着不断发展变化的警情 走,积极探索调整基层警务勤务机制,大力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四班三运转3 等勤务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警力部署的全时空覆盖,解决猫鼠

四 班 三 运 转 就 是 把 民 警 分 成 四 个 班 组,每 个 班 组 上 两 天 白 班,再 上 两 天 中 班,再 上 两 天 夜 班,然 后 休 息 两 天。质和量得到警务工作人员广泛认同并在工作中得以普及;也有的认为警务信

息化是在各个警务工作领域和绝大多数警务行为中广泛、有效地采用先进的 信息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解放警力。上述看法都有 其合理性,但仅是从警务信息化的某一个侧面来表述的,要以此认识为基点 并用于指导警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则又有缺乏全局性、系统性及前瞻 性之虞。事实上,警务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的警务 活动方式,并配合以组织、人才、机制等创新的综合警务创新模式,是在现 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警务模式,更是对现 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对传统的公安观念、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和 组织结构等的优化和改革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新的“警务革命”,它 不仅能带来公安工作在观念上的改变,机制上的创新,同时也是未来警力和 战斗力的主要增长点。公安警务信息化就是要促进信息技术和公安业务工作 的有机结合,而这种结合,要求我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对现行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和改革。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产生,导致现代警 务活动越来越依赖网络,有些警务活动直接在网络上进行。在上世纪末和本 世纪初开展的全国统一“破案追逃”中,其基本的作战方式是“网上追逃”。这种警务活动新方式,催化产生了公安工作的新机制,昭示了公安网上作战 的新纪元的到来。

网上作战是公安机关依托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全国公安信息

网,借助社会综合信息网,进行案件线索的发现、查询,以及嫌疑人发现和 查证等各项案件侦查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将侦查工作的传统运作模式直接 嫁接到网络信息的运作上来。网络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的同时,也使人们的 延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在这个公安信息网络中,警察的视野就不仅仅局限 于自己所在的所(队),而是整个公安处(局)。当公安信息网与全省信息网连接

时,视野就不是公安处(局),而是整个公安厅。在这个网络中,我们可以做到 六路,耳听八方”,身在基层所(队),心有全处、全省乃至全国。

(二)公安警务信息化对公安工作的作用

1.能够提高公安机关的打击防范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资金、物资的大流动和科学技 术的不断进步,公安机关单靠过去的“人海战术”、“手工劳动”已经远远 不能适应当前打击犯罪、预防犯罪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现在高

10“眼观 科技犯罪和智能型犯罪日益突出,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严峻的形势发展使公 安工作对科技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安机关破案率的高 低,最终取决于公安机关的科技水平。近几年公安机关运用 DNA比对、指纹

鉴定、信息检索等现代化的手段侦破案件、预防犯罪,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案 件和高科技犯罪,效果已经在公安工作手段中得到充分体现。由于以金盾工 程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现在公安机关很多警务活动直 接就在网络上进行。通过网上检索排查,网上通缉嫌疑人,网上布控赃物,网上查询信息,网上比对指纹,日常查询检索等方式方法,公安机关破获了

大量案件。公安实践已经证明实,加强信息化建能够提高我们的打击和预防 能力,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公安信息化建 设势在必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实在公安机关就是战斗力。公安警务信息

化建设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要通过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增强公安机关的打击和防范能力,提高办案效率。衡量公安警务信 息化建设的成败,要看其社会效益如何,要从社会整体上来衡量其利弊得失。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能够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要有利于增

3.能够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公安工作要跟上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敢于引进和善于运

用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主动融入大局,顺应潮流,加快发展公安科技,更好 的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日益富裕并已初步实现小康社 会目标的广大群众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公安机关不断提高信 息化建设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公共安全服务的技术含量。

4.能够有效缓解当前警力不足的问题

警力不足是长期困挠和制约公安基层长足发展的瓶颈和难题。按照警力 和人口比,中国是万分之十一到十二,而国际平均数字是万分之三十。要做 好公安工作,就必须破解这个难题。尽管经过多年的磨砺,公安民警的基本 素质、警务技能和专业素养都比过去有了明显改善。但是,与当前越来越复 杂严峻的工作任务相比较,警力不足的矛盾不仅仍然存在而且日益突出,特 别是基层实战单位警力明显不足,一线民警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在 当前民警数量不可能大批量增加的形势下,坚持科技强警,坚持警务信息化 建设,向警务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必将成为缓解警力不足的关键途径。

二、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在网络建设、信息应用、机制建设、规范化

治理等方面,不断地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安信息的通信基础设施 趋于完善,公安通信专网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基层单位,形成了广泛的信息 高速网络,为公安信息应用提供了可靠、高效的传输平台。

“金盾工程” 1 各项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搭建了公安信息系统应用的支撑平台及公安网安全保 障体系,完成了“一机两用” 2 监测系统、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系统建设,初

步建设成了安全、高效的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监控系统、电子地图系统,为各个部门、各警种实现网络化应用和网上信息共享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是,在公安警务信息化的建设上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公安警务信息化基层 工作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的环节。

(一)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中民警思想认识不到位

公安警务信息建设以其准确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为侦破工作带来了极

大的便利,因受传统警务模式的影响,民警还无法深刻领悟公安警务信息化 建设的实质。一些领导和民警对警务信息化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往往认为警 务信息化是技术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仍旧习惯于拼消耗、大兵团作战,习惯于吃大锅饭,因为不能用“大信息”指导“小动作”,加剧了我国警力 不足的现象。部分民警对公安警务信息化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不去,个别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到位。公安部把

“全方面加强公安警务信息的化建设,提高公安工作现代化水平” 作为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十项重点工作之一,由此可 即公安业务用计算机连接互联网或外单位网络。

强公安机关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的能力,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 安居乐业。脱离了这一根本性的衡量标准,就不会有成功的公安警务信息化。公安信息网络的建成,为侦察破案、打击犯罪所带来的巨大的成效,网上追 逃,已经实实在在地显示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果没有这个信息网络,取 得这样大的成绩是不可想象的。同时,加快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也将有力地 促进公安执法和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增强公开性、透明度,有利于加强社 会舆论监督,从制度上、机制上有效避免各种弄虚作假、徇私枉法、管理不 严等现象的产生,保障各项公安执法和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安队伍的廉洁。因此,加快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步伐,不但会促进整个公安队伍革命化、正 规化、现代化进程,还能满足其他执法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进而为全 社会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服务。应对日趋严峻的治安形势的需要。

2.能够提高公安工作发展水平

在“三基”工程建设工作中,明确了“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信息化” 的工作目标,把“提升信息化水平”放在首位。公安警务信息化工作是“三 基” 1 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公 安工作水平和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决定公安工作发展水平的关键 因素。全面加强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赢得公安 工作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是应对现实斗争、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的迫 切需要,是遵循公安工作内在规律、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在当前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员大流动的环境下,社会不稳定因素多 样化、复杂化,治安情况日趋严峻。其中,各类刑事犯罪不仅案件总量大,恶性案件多,而且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的犯罪分子占有一定比例,智能化、职业化、组织化特征明显,公安机关工作的压力和任务加重,必须通过警务 信息化的应用来增强刑事斗争的能力。

公安三基是指抓基层、打基层、苦练基本功。

见,全面加强公安警务信息基层基础建设,提高公安警务信息化基层基础应 用是上级机关对基层公安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基层公安机关适应新时期基 层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和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民警对开展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特别是对公安警 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认识不到位,认为开展警务信息基层基础工作是一句空 话、走走过场而已。有的部门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没有引起重视,思想观 念完全没有适应形势的发展,存在抓基础性工作少、抓突击任务多的现象

。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不利于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体制。长期形成 的思维方式,侧重于对事物的行政管理,过分依赖于上传下达和按指令办事,往往出现信息不准,过程失控,决策失误等现象。现代管理方式则侧重对信 息的管理,要形成对信息的传输、采集、共享、备份、分析、加工和应用的 新的思维方式。公安警务对信息化的实现,首先取决于人的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公安干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带来的新 变化,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应尽快建立适应公安警务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运 行机制。

(二)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中民警操作技能和录入信息质量不到 位

纵观我国公安系统对现有人员结构来看,主要包括社会招聘干部、录用 的公务员和复原转业军人,公安系统专业性技术型人才的更新和补充速度缓 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公安民警在提高自身素质上还跟不上信息时 代发展的要求。公安民警的信息化业务水平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近年 来公安系统大力开展计算机知识培训,优化人员的素质结构,公安系统人员 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基层真正拥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

员不多,既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又精通公安管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太少。目前基层公安机关能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程序的人员,大多为县区公安 机关信息通讯部门的专业的技术人员,大部分管理一线人员仅限于操作和应 用管理软件。由公安系统开发推广的现有单项管理应用软件,每一项软件都 纳入了应用考核,基层公安机关及民警既忙于各种软件考核又忙于完成公安 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软件的应用层次。公安系统信息技术人才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虽然公安机关每年都组织民警进行系统操作的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各警种考虑到大多数民警的操作不够熟练和基层工作过于繁忙等因素,没有 把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使用作为经常化的目标,而把信息的采集输入 工作交给专门负责的民警,以致于一部分民警一开始就缺少实际锻炼操作的 机会,把培训过的一些操作细节都逐渐淡忘,谈不上树立运用系统服务实战 的意识,形成对系统信息采集工作的一种惰性,主观上依靠专职人员和负责 信息的民警去录入。部分办案民警对信息的及时采集与录入意识不强,对所 受理的案件信息、破获案件的信息和抓获的人员情况没能及时传递给录入人 员,以致信息时效性差。也有的因为办案民警未参与信息采集与录入工作,致使现场勘查、作案规律特点、作案过程分析等信息的填写不能体现信息的 真实性和准确性,信息质量不高,失去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民警整体应用技能,把提高信息采集、录入、信息应用的能力和本领作 为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民警刻苦练习计算机的操作、舆情研判、网上作战等各项技能,形成“实用要我学,兴趣引我学,工作要我学” 1 的浓

厚科技强警氛围。一是实战促进学。推行无纸化办公,狠抓网上查询比对、网上破案、网上追逃,让民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二是典型带着学。开展 一系列的“信息采集能手”、“信息应用标兵”等评选活动,树立和培养一

到巡逻防控和侦查破案等各个环节上来,由于对信息录入的质量没有形成完 善的监督与考核办法,导致部分单位民警只是从应付心态出发,为完成数量 任务而工作,不用心去采集信息,不考虑信息的可用性,录入了大量的垃圾、虚假信息,这样的信息是不能发挥实际作用的。所以在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 时代。公安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必须迅速调整科技强警战略的发 展思维,把信息化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必 由之路。

2.警种部门配合不协调、情报信息分散零碎,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各

地各警种之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归口管理体系统,采集的信息不能得 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各地公安机关的信息没有统一的归口,有时在网上能够 看到外地公安机关有某一方面的信息资源库,但是因为不知道对方的用户名 和口令就无法进入,不能共享利用。不同业务部门存在着本位意识,存在各 自为战的现象,信息的共享性不强,工作落实上合力不明显,限制了基层信 息警务建设。同时已建成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也存在自我封闭的现象,信息 不能互通共享的现象,于此同时民警还要为各个业务系统重复输入信息,重 复性的性的工作增大大加民警的劳动量。

3.信息研判能力弱,一些基层公安机关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研判

制度,没有培养能够综合利用有关信息对本地的警情进行研判的专业人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信息为现实斗争服务效能的发挥,制约了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

(四)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的中的网络安全防范不到位

1.网络安全基础薄弱

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大多数在建设之初都忽略了安全的问题,即使考虑了

同时管理意识落后,仅把信息安全的主要精力放在传统的“看家护院”工作 模式上,公安信息系统重大泄密问题时有发生,泄密隐患还大量存在,严重 危害国家安全。2008年上半年,我国安全机关侦破了一起间谍案,发现大量 针对我“金盾工程”的情报资料,其中既有涉及国家秘密的重要文件,也有 公安系统的内部秘密。一些部门尽管没有发生泄密问题,但却存在着大量的 泄密隐患。据《公安工作》报道,近期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福建省福州 市公安局国保支队一名民警将存储有国家绝密文件的移动硬盘联接到互联网 的计算机中,幸好被及时发现并制止,没有造成重大损失。敌对势力的窥探 是全天候的,如果管理不到位的话,就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除此之外,也 有一部分民警擅自为社会上一些人查阅、提供人口基本信息等,这些信息虽 不算是国家秘密,但属于敏感信息,涉及到公民的隐私,极易侵犯公民的隐 私权。

1同时还有少数人在公安信息网上私自搭建各种网络游戏、聊天室、视 频点播、“点对点”下载服务等违规网站,占用了宝贵的公安网络信息资源。违规网站产生的大量网络流量,极易引起网络通路的堵塞,对正常的公安业 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干扰。

4.公安网络安全防范技术保障不到位

公安业务数据库是公安工作的宝贵资源,同时也是公安工作的敏感信息,但相当一部分的地方数据库用户名和口令管理不到位,长此以往将无密可保,无险可防。近几年来,公安部大力推广 PKI/PMI平台的建设,就是要为各地数

据库的建设提供一个既能保证信息安全又能实现信息共享的环境,但目前 PKI/PMI平台在全国应用的普及速度还不够。系统运行通报显示,目前全国数 字证书发放率平均为

35%,湖北、湖南、陕西等一些省份的证书发放率还不 到10%;全国数字证书使用率平均为 40%,浙江、安徽、江苏等一些省份用得

比较好,但湖南、江西等一些省份的使用率还不到 25%,这说明一大半证书

安全,也只是把安全建立在物理安全层面上,另外,目前公安网上普遍使用 的协议,比如 TCP/IP 协议

1,在制订之初也没有把安全问题考虑在内,也就没

有任何安全可言。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是公安网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来 源,现在公安网的安全性主要依赖于加密和身份鉴别、存取控制策略等技术 手段。面对危害网络信息系统的种种威胁,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保证网 络信息的安全与保密。随着公安系统对网络资源依赖程度的加强,涉及国家 安全的所有重大问题都会在网络上表现出来。

2.公安网络安全防范观念淡薄。

目前,公安警务信息系统日益面临着各方面的安全威胁,而且出现更频 繁、更具挑战性和日益高科技的势头。但是许多公安机关对保证信息安全的 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往往只注重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只关心 有多少单位联网,有多少台电脑联网等问题,对公安信息安全则“淡然处之”。同时,许多公安网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规现象还普遍存在。许多电脑 在没有进行物理隔离的时候,既联内网又接外网,出现了“一机两用”的行 为,致使公安机关内部网络的信息安全面临重大隐患。多数公安机关计算机 网络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高,采用了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是“一穷二白”。许 多公安机关的信息系统安全还仅仅依赖于初级防火墙和简单的口令等方面,系统安全等级与其承担的任务极不协调。

3.公安网络安全防范监管措施不到位

目前公安系统仍缺乏一个统一有效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相关的 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还不能满足对网络依法管理的需要。表现在 安全等级制度不够完善,涉密信息安全等级的管理缺乏科学性手段,组织与 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等方面。经常是管但又管不好、管不了,以致执法不力。。批不同层面的典型,积极总结推广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好做法、好经验,激励 民警学习。三是制度逼着学。结合各警种工作岗位的实际技能要求,制定民 警岗位科学技术素质标准,实行计算机应用合格证制度,对不达标民警采取 离岗脱产的方式举办集中培训班,逼着民警学习。

(三)公安警务信息化建设中民警实战应用水平不到位

目前高度信息化、动态化的社会环境对公安基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公安警务信息化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功能还没得到充分地发挥,警务信 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公安工作上的内在要求,而大量完整、准确、高度共享的基础信息则是实现警务信息化的基础。应充分认识以“打 防控主干应用”为龙头推进警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按照“整合资源、重 在统一”原则,以推行基层信息采集规范化为切入口积极整合信息资源。推 动打防控一体化进程。虽然各地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公安信息总体应用水平还不够高,距离警务信息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 距,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

1.基层源头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警务信息掌控不够及时,例如,有的地方为了完成人口信息照片录入的工作任务,竟然用同一张照片多次录 入不同的人,形成虚假资料,不能为实战发挥实际的作用。还有一些地方对 违法犯罪嫌疑人的信息采集不够重视,有的地方虽然制订了违法犯罪人员网 上信息采集的考核办法,但却没有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的规则去执行,导致违 法犯罪人员的信息资料不能及时、全面采集,有的地方虽然采集了,但却没 有及时录入,采集的信息不能得到较好的利用。1 高质量的大量信息是警务信

息化应用的关键。现在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将信息工作很好地穿插应用

公安信息化建设方案框架 篇三

目录

第1章 **信息化建设要求。.。.。.。.。.。.。.。.。.。.。.。.。.。.。.。.。.。.。.。.。.。.。.。.。.。.。.3

1.1 基础建设。.。.。.。.。.。.。.。.。.。.。.。.。.。.。.。.。.。.。.。.。.。.。.。.。.。.。.。.。.。.。.。3 1.1.1 建设目标。.。.。.。.。.。.。.。.。.。.。.。.。.。.。.。.。.。.。.。.。.。.。.。.。.。.。.。.。.3 1.1.2 建设原则。.。.。.。.。.。.。.。.。.。.。.。.。.。.。.。.。.。.。.。.。.。.。.。.。.。.。.。.。.3 1.1.3 建设需求。.。.。.。.。.。.。.。.。.。.。.。.。.。.。.。.。.。.。.。.。.。.。.。.。.。.。.。.。.5 1.1.4 建设性能要求。.。.。.。.。.。.。.。.。.。.。.。.。.。.。.。.。.。.。.。.。.。.。.。.。.。.5

第2章 硬件平台建设方案。.。.。.。.。.。.。.。.。.。.。.。.。.。.。.。.。.。.。.。.。.。.。.。.。.。.。.6

2.1 数据中心网络设计。.。.。.。.。.。.。.。.。.。.。.。.。.。.。.。.。.。.。.。.。.。.。.。.。.。.7 2.1.1 网络逻辑架构。.。.。.。.。.。.。.。.。.。.。.。.。.。.。.。.。.。.。.。.。.。.。.。.。.。.7 2.2 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设计。.。.。.。.。.。.。.。.。.。.。.。.。.。.。.。.。.。.。.。.。.。.7 2.2.1 服务器设计目标。.。.。.。.。.。.。.。.。.。.。.。.。.。.。.。.。.。.。.。.。.。.。.。.。7 2.2.2 系统拓扑结构。.。.。.。.。.。.。.。.。.。.。.。.。.。.。.。.。.。.。.。.。.。.。.。.。.。.8 2.2.3 数据库服务器。.。.。.。.。.。.。.。.。.。.。.。.。.。.。.。.。.。.。.。.。.。.。.。.。.。.9 2.2.4 应用服务器。.。.。.。.。.。.。.。.。.。.。.。.。.。.。.。.。.。.。.。.。.。.。.。.。.。.。.。9 2.3 存储设计。.。.。.。.。.。.。.。.。.。.。.。.。.。.。.。.。.。.。.。.。.。.。.。.。.。.。.。.。.。.。10 2.3.1 存储资源区设计。.。.。.。.。.。.。.。.。.。.。.。.。.。.。.。.。.。.。.。.。.。.。.。10 2.3.2 存储可靠性设计。.。.。.。.。.。.。.。.。.。.。.。.。.。.。.。.。.。.。.。.。.。.。.。10 2.3.3 磁盘阵列、SAN交换机。.。.。.。.。.。.。.。.。.。.。.。.。.。.。.。.。.。.。.。.10 2.4 虚拟化设计。.。.。.。.。.。.。.。.。.。.。.。.。.。.。.。.。.。.。.。.。.。.。.。.。.。.。.。.。.11 2.4.1 服务器软件配置。.。.。.。.。.。.。.。.。.。.。.。.。.。.。.。.。.。.。.。.。.。.。.。11 2.4.2 网络设计。.。.。.。.。.。.。.。.。.。.。.。.。.。.。.。.。.。.。.。.。.。.。.。.。.。.。.。.11 2.4.3 IP及服务。.。.。.。.。.。.。.。.。.。.。.。.。.。.。.。.。.。.。.。.。.。.。.。.。.。.。.。11 2.4.4 存储设计。.。.。.。.。.。.。.。.。.。.。.。.。.。.。.。.。.。.。.。.。.。.。.。.。.。.。.。.11 2.4.5 高可用性HA方案。.。.。.。.。.。.。.。.。.。.。.。.。.。.。.。.。.。.。.。.。.。.。.11 2.4.6 灾难恢复DR方案。.。.。.。.。.。.。.。.。.。.。.。.。.。.。.。.。.。.。.。.。.。.。.11

2.5 备份系统设计。.。.。.。.。.。.。.。.。.。.。.。.。.。.。.。.。.。.。.。.。.。.。.。.。.。.。.。.11 2.5.1 保证数据不丢失的实时备份。.。.。.。.。.。.。.。.。.。.。.。.。.。.。.。.。12 2.5.2 全方位保护的平台和应用。.。.。.。.。.。.。.。.。.。.。.。.。.。.。.。.。.。.12 2.5.3 双重保障的 D2D2R 异地数据容灾。.。.。.。.。.。.。.。.。.。.。.。.。.12 2.5.4 优化容灾性能的源端重复数据删除。.。.。.。.。.。.。.。.。.。.。.。.。12 2.5.5 更智能的数据周期管理。.。.。.。.。.。.。.。.。.。.。.。.。.。.。.。.。.。.。.。12

第3章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清单。.。.。.。.。.。.。.。.。.。.。.。.。.。.。.。.。.。.。.。.。1

2第1章 **信息化建设要求

1.1 基础建设

1.1.1 建设目标

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按照“集约高效、共享开放、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原则,以“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构架,建成涉密与非涉密两个业务平台,实现各部门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开展政务大数据开发利用,为信息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在有效降低重复建设投资、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需调配、即需即用、有效共享。

1.1.2 建设原则

(1)集中性原则

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要以管理系统集中、数据集中、处理集中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备、统一开发与应用。

(2)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和开发,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选择技术先进、具有一定代表水平并且成熟的技术方法和产品来建设。

(3)可靠性和可用性原则

系统设计建设应采用高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系统的应变能力、容错能力和纠错能力,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系统功能要求实用性强、可用性好,确保系统能长期、稳定、高效地使用。

(4)效益性和实用性原则

系统设计开发应全面考虑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性价比和投入产出比等诸多因素、考虑经济投入规模和实际使用价值,系统建设要力求达到经济收益好、社会效益高、资金投入少、实用价值高。

(5)前瞻性、可扩展性原则

系统规划、设计应具一定的前导和超前意识,确保系统在较长时期内先进和稳固,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升级能力,使系统能顺利地实现向更新一代设备、技术平台的平滑升级。

(6)安全、保密性原则

从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多角度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采用多种手段对安全性和保密性进行控制来确保业务经营信息的安全。

(7)急用先行、稳步实施原则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遵循急用先行的原则,优先建设急需的系统,同时要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全局,逐步完成信息化系统建设。

1.1.3 建设需求

客户的基础需求,要达到某某作用

1.1.4 建设性能要求

 支持32位和64位操作系统,兼容现有市场上主流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软件;

 支持远程数据镜像或拷贝功能数据,快速、自动的数据备份与管理;

 拥有灵活良好的扩展性,能满足今后系统扩充和升级需要;

第2章 硬件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能够充分结合客户实际情况,利用现有已建成成果以及需要实现客户需求的新增硬件基础

2.1 数据中心网络设计

网络建设充分利用政法现有的网络结构体系,新建网络与电子政务内外网对接,从而并满足上层业务应用需求,具体参见如下章节内容。

2.1.1 网络逻辑架构

根据需求进行规划,其逻辑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1-1 网络的逻辑架构(根据实际情况绘制)

 现有业务网络  所需业务网络  是否涉密网络

2.2 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设计

数据中心服务器平台根据主流应用软件架构的需要,根据应用功能及所承载的系统软件的不同,可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虚拟化服务器、GIS服务器、应用中间件服务器等

2.2.1 服务器设计目标

先进性、实用性:设备选型时考虑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选择目前国内的主流机型。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以联机事务处理为主,在服务器选型时主要考虑其事务处理能力,不片面追求其CPU的速度和内存的空间。

I/O处理能力:本项目数据量大、数据有效期长,这就决定了未来信息系统运行中主要的瓶颈在于系统的I/O处理能力,选择I/O处理能力强的服务器和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是选型中的要点。

安全可靠性:系统需要7*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在选型时不仅要求选择单机可靠性高(如采用多路CPU、内存CHIPKILL技术、冗余电源等),而且要选择能够提供好的集群解决方案的品牌。

可扩充、升级能力:在系统选型时,要考虑到系统今后的发展情况,在设备选型时留有一定的余地,同时也要求所选用的设备除了本身具有较好的可扩充能力外,同时具有较完整的产品系列。原厂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衡量设备可扩充、升级能力的重要标准。

厂家的售后服务:厂家的售后服务质量如何,是选择产品时的一个重要因素。衡量厂家售后服务水平的标准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响应时间、备品备件的储备、故障诊断手段、故障排除时间和售后服务的体系

最高性价比:用户方希望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性能是永远不变的道理。

2.2.2 系统拓扑结构

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采用的服务器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GIS服务器、应用中间件服务器、社会管理系统服务器等。

服务器构成为: 数据库服务器*台 应用服务器*台

系统平台服务器拓扑图:

2.2.3 数据库服务器

讲述服务器作用

2.2.4 应用服务器

讲述服务器作用

2.3 存储设计

2.3.1 存储资源区设计

存储资源池有多样化的需求,主要包括各系统的生产存储资源,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各类数据库存储资源,本地资源池等。

存储资源池的需求

2.3.2 存储可靠性设计

讲述存储功能

2.3.3 磁盘阵列、SAN交换机

磁盘阵列可以组建磁盘阵列柜为集群服务器提供储存解决方案,数据中心所有服务器存贮均采用SAN方式。

磁盘阵列方案介绍

规划中,中心机房采用FC-SAN的方式连接方式,最大可以连接16 台服务器,并提供相应磁盘存储服务。本次连接磁盘阵列的服务器有数据库服务器、3台应用服务器(Cluster1)。

在FC-SAN 中存在着其灵活的连接方式,通过链路层交换提供

及时、多路的点对点的连接。通过专用、高性能的光纤通道交换机进行连接,同时可进行多对设备之间点对点的通信,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总带宽随设备的增多而相应增大,在增多的同时丝毫不影响这个系统的性能。在链路中使用光纤介质,不仅完全可以避免因传输过程中各种电磁干扰,而且可以有效达到远距离的I/O 通道连接。

在FC-SAN 中所使用的核心交换设备-光纤交换机均带具有高可靠性及高性能的ASIC 芯片设计,使整个处理过程完全基于硬件级别的高效处理。同样在连接至主机的HBA 设计中,绝大多数操作独立处理,完全不耗费主机处理资源。

2.4 虚拟化设计

2.4.1 服务器软件配置 2.4.2 网络设计 2.4.3 IP及服务 2.4.4 存储设计 2.4.5 高可用性HA方案 2.4.6 灾难恢复DR方案

2.5 备份系统设计、2.5.1 保证数据不丢失的实时备份 2.5.2 全方位保护的平台和应用 2.5.3 双重保障的 D2D2R 异地数据容灾 2.5.4 优化容灾性能的源端重复数据删除 2.5.5 更智能的数据周期管理

第3章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清单

公安信息化建设 篇四

公安信息化建设

公安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引领和管理公安工作的手段和过程!公安工作就是信息第一,谁先掌握各类数字、信息,谁就先取得工作的主动权,工作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实现筠连的跨跃式发展、才能保一方社会和谐平安,长治才能久安

构建信息化建设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以“解决基层基础信息来源、归类、应用”为目的,搭建了由信息采集、整合、应用三层结构组成的基础工作综合信息平台。丰富信息来源基础,夯实信息化建设支撑公安信息研判。在信息建设中,信息来源应该采取自采和调采两种方式采集,可以大大拓展信息来源,有效缓解了基层的采集任务丰富了信息平台的内容,而且确保了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更新法制观念、力推信息化应用,形成全警参与的整体合力。使基层民警具备五会能力(即会打字、会查询、会比对、会信息录入、会下载资料)信息化建设专业性强,建立民警的信息技术人才刻不容缓。一是增加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民警的专业技术培训,让他们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且熟悉公安业务,但应该为他们提供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以提高其技术水平。三是要集中全局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技术队伍。利用这支技术队伍,逐步渗透项目开发的各个领域,系统规划、功能设计及推广培训等应以公安自身的技术力量为主导,以利技术人员掌握核心技术,为进行自主开发或者自行修改创造条件。

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从组织机构、职责分工等方面实行制度化,确保信息化建设不出任何差错,即要维护公安机关声誉,又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要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不管硬件、软件都需要进行维护管理,要从制度上明确人员职责等,对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有功人员予以物质奖励,对违反规定给单位和个人造成社会影响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进一步增加了管理力度。

公安信息化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其职责是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和服务。公安信息化表面上是服务于公安机关,实质上是为整个社会提供服务。公安信息化作为政府信息化的一部分,是以服务社会为根本宗旨的。衡量公安信息化的成败,要看其的社会效益如何,要从社会整体上来衡量其利弊得失。因此,成功的公安信息化,必须要能够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要有利于增强公安机关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的能力,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脱离了这一根本性的衡量标准,就不会有成功的公安信息化。

公安接入网是公安网中覆盖面最大、最贴近基层民警和群众生活的网络,也是公安信息最原始的采集点,是保证公安信息及时准确上网的关键所在,更是公安信息网服务社会的一个主要渠道。当前我省公安接入网建设还很落后,许多派出所采集到的数据不能及时上网,不能及时获得公安信息网上的信息,不能为社会民众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公安信息化的发展。要实现公安信息化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必须加快接入网建设,早日将公安信息网延伸到公安机关的每个角落,延伸到人民群众的身边。

公安信息化必须实行社会化,但是公安机关作为一个特殊的政府部门,与其他政府机关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就是公安工作具有保密性质,因此公安信息化要依托社会化,但绝不能依赖社会化。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和涉密业务,公安机关要保持自主开发、管理和维护能力,以确保信息安全,确保公安机关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公安信息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走社会化道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公安信息化,坚持公安信息化为社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安信息化健康快速的发展。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jianbao/6309p5.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