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经验交流材料 >

农村增收致富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农村增收致富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目录

农村增收致富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第一篇:农村增收致富经验交流第二篇:农村致富论文: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思考第三篇:加快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步伐第四篇:实现农民增收经验交流讲话稿第五篇:农村致富典型经验介绍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农村增收致富经验交流

农村增收致富经验交流

肃南县皇城镇北峰村是一个以裕固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畜牧业是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以争建创业型支部、争当服务型干部、争做带富型党员,促群众增收致富的"三争一促"活动为载体,组织引导党员创先进、争优秀、作表率,全村农牧民增收致富步伐不断加快。2014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84元。

一、强素质、建班子,提高带动能力

我们始终坚持把提高党员素质、强化组织建设作为创先争优的突破口来抓。依托镇党校、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网络等培训资源,以"学会一技、扶持一户、辐射一片、带动一村"为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积极把产业协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着力提高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形成了"强本领、争先进、促增收"的良好风气。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努力拓宽选人渠道,把带头致富、热心为群众服务的"能人"选入村"两委"班子。同时,把优化党员队伍年龄结构作为重点,培养35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11名,将6名产业发展能人、优秀青年充实到村干部后备库,全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针对牧民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坐、等、观、望"的实际,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引领党员示范户推广细毛羊集中舍饲喂养,舍饲喂养的细毛羊每只经济效益比天然放牧的至少增收200元。在党员示范户的带领下,牧户发展生态畜牧业,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积极性日渐高涨。

二、亮身份、比贡献,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坚持把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期盼的民生问题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我村牧业点分散,牧民群众诉求不能及时得到反映解决的现状,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筹资60多万元,建起了300平方米的村级阵地,设置了党员服务室、文化娱乐室、信访接待室等,阵地功能日趋完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我们大力推行以村干部联片抓点、村两委班子成员联院抓户、党员骨干联户包人;村干部工作接访、随机走访、民意暗访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访"制度,并建立了"有事找党员"帮扶机制,根据党员特长,组织无职党员设立民意收集岗、民政监督岗、社会治安联络岗、计划生育监督岗、草原生态管护岗和民事纠纷调解岗6个岗位,进一步拓宽了掌握和解决群众诉求的工作平台,方便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形式。活动开展以来,全村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80多件,调处矛盾纠纷60多起。针对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结合公开承诺制度的落实,组织开展了"四亮四评"活动,通过党务公开栏、党员服务公示牌等渠道,让党员把身份亮出来,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全村党员主动走访"找"难题、开门纳言"征"难题、分层梳理"定"难题、争先恐后"领"难题、千方百计"破"难题,使党员干部找准了服务群众的着力点,服务群众的责任感明显增强,使30多件影响我村经济发展和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得到解决,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

三、明思路、调结构,拓宽增收渠道

我们坚持把发挥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采取党支部引导、党员干部领办、致富能人带头、群众自愿联合的方式,组建了肃南县绿牧场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按照"支部+合作社+产业+牧户"的运作模式,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让牧民富在产业链上。针对合作社缺技术少资金等情况,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20余万元,建成占地5600平方米的畜产品交易市场1处,多功能库房1座,高标准屠宰车间1座,冷冻冷藏库房1座,羊舍2座,储毛棚1座,购置冷冻冷藏设备4套,牛羊肉经过加工远销河南、宁夏等地,每公斤平均价格比本地市场高出4元以上。同时,通过内请、外聘等方式适时向合作社派遣科技特派员、法律咨询员、信息服务员等人员开展咨询帮扶服务。今年,我们又与本村在外务工能人联合,以固定资产入股的方式成立了肃南县皇家牧场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智力引、政策扶、资金帮、技术撑等措施,全村90%的牧户依托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销售、产业化经营走上了致富路。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开展"把协会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协会致富带头人、把协会中带头致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活动,注重把有开拓精神、市场经验丰富、"双带"致富能力强的党员推选为专业合作社班子成员,针对牧区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组建了细毛羊生产党员技术服务队,通过分片驻点的形式,积极为群众开展绵羊人工授精、疫病防治、羔羊育肥、机械剪毛、分级整理及上市拍卖等实用技术培训,并投入资金配套机械剪毛棚、剪毛机、分级台、打包机等设备60台(件),努力提高高山细毛羊产品的综合品质,打造出了在县内外享有盛誉的"赛美努"、"九排松"畜产品品牌。近三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多元,年均增幅达15%以上。

第二篇:农村致富论文: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思考

农村致富论文: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乡广大农村妇女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肩并肩,手拉手,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她们积极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但是,受传统观念和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农村妇女仍在“生孩子做饭,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小圈子中徘徊,存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想富盼富不会致富,发展创新、致富奔小康的劲头不足,导致家庭经济拮据,个人收入水平较低。为充分发挥全乡农村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使广大妇女都能参与到发家致富的道路上来,我们对全乡妇女致富增收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基本状况

**乡地处马陵山区,总面积128平方公里, 55个行政村,是一个以种植粮食和蔬菜为主的农业乡镇。全乡共有65531万人,其中妇女劳动力14587人,2014年全乡人均纯收入3886元,其中妇女所占收入比例为42%。妇女从业结构主要有种植、养殖、加工、服务业、外出务工等。目前,全乡从事农业的妇女14000人,其中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妇女5000人;从事养殖业的妇女300人;加工业的 5000人、在当地企业就业的妇女职工1000人;外出打工人员2700人。妇女年收入在 2500— 4000元的 6000人,年收入 5000 元左右的5000人,年收入万元以上的3000人,有125 人因各种疾病不能从事生产劳动,其余人员主要是孩子小,家务负担重和生活富裕不需要妇女挣钱的人员,也有一部分人员缺少致富门路和资金。

二、有利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在致富增收方面表现为“三个增强”。

(一)致富意识增强。

近年来,通过积极开展“美在农家、富在庭院”,“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使广大农村妇女逐步摆脱“女主内,男主外”、“相夫教子”、“无才是德”等传统的束缚,认识到妇女参与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许多农村妇女带头搞起了种养加项目,主动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并成为山乡经济建设中的“致富带头人”。

(二)致富能力增强。

“绿色证书”培训、“农民夜校、“妇女致富经验交流会”及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使全乡60%以上的妇女接受了农业新技术培训,70%的农村妇女掌握了2门以上农村实用致富技术,同时,巾帼科技示范基地也在农村妇女致富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信息传播。基地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妇女,随时将市场供求信息和最新技术传递给妇女,能够有效地指导生产。二是试验示范。各基地不断引进新品种,研究试用新技术,使基地无论从品种还是技术上始终处于市场领先地位,起到带头带动作用。三是培训推广。我们以基地为课堂,通过现场观摩、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农村妇女进行培训,及时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给妇女群众。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基地接受了培训,学到了技术,在基地的带动下实现了增收致富,增强了农村妇女闯市场的信心和能力。

(三)就业群体实力增强。

农村妇女致富就业的渠道不断拓宽。目前,我们乡已形成了果蔬业、家庭养殖业、服装加工、工艺品加工业等百花齐放的发展势头,其中仅中国结工艺品一项,就拉动了院北、西苍等5个村3000名妇女就业。另外,按照上级有关精神,我们号召全乡农村妇女“跳出**发展**”,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妇女外出致富就业渠道,提高组织化程度,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使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转移成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条最有效、最快捷的渠道。据调查,眼下我们乡在各行各业中参与致富的妇女人数达16000多人,妇女正发展成为全乡经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守旧,缺乏竞争意识。

**乡依山傍水,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但为什么有的[:]村、有的户经济发展较快,妇女生活水平较高,有的村有的户面貌依旧,经济发展缓慢,究其原因就是妇女的思想观念观念问题,部分农村妇女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出来,市场经济意识还不强,墨守陈规,因循守旧,求安逸,怕吃苦,求享受,怕麻烦和传统的习惯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管理的老一套,由于这些妇女的思想陈旧、观念落后,因此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缺乏敢闯敢干的精神和敢冒尖的勇气,无论干什么都怕这怕那,搞企业怕赔本,搞买卖怕“砸锅”,种庄稼嫌粪臭,给人做活钱不多,只好围着锅台转,抱着孩子串,守着电视看,无论干什么都坐享其成,束手束脚,虽然路在脚下,却不敢大胆向前迈进,致使家庭经济状况一年不如一年。

(二)传统的观念限制了妇女在致富增收中的主导作用。

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仍然存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认为致富兴家是男人的事,女人只要带好孩子做好家务就行了,在致富增收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受“大气候”的影响,当前农村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中90%以上为男性,造成许多农村妇女成为家庭“留守人员”,一般家庭由于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使得妇女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到致富发家上项目上来,而许多村又没有适合妇女从事的家庭项目,于是形成了妇女想富盼富,苦于没有合适的致富门路。

(三)缺少主导产业和能人带动。

实践证明,一项好的产业可以有效带动一批农村妇女走上致富增收之路。而当前在农村这种能够起到带动作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是很多,许多地方一个村难找到一个效益可观,辐射面广的社会效益型项目。相当一部分农村妇女闭门摸索,各自为战,形不成群体优势。比如我们乡的院北村,原来由于没有一个象样的主导项目,在妇女致富方面一直是个薄弱村,自从村里引进了中国结工艺品加工项目后,这种局面立即得到了改观,现在村里70%以上的妇女坐家当上了“上班族”。另外,缺乏领头雁的带领也是制约农村妇女致富增收的“瓶颈”之一,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一个女能人可以一大批妇女走上致富发家的道路,比如我们乡孙塘 村的金梅,她通过从外地打工学来的纸绳编织技术,回村个人白手起家创办了金梅工艺制品厂,一个人带动了周围130多名农村妇女进厂就业。元堂村的陈兰香带头在村里搞起了大棚育桃项目,带动了本村48名农村妇女搞起了大棚蔬菜,大棚养鸡,大棚养花项目,从这层意义上说,能人带动的力量是无穷的。

四、建议及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妇女素质。

加强与农业和科技部门的联系,以乡镇劳动技能培训基地为依托,建立健全农村妇女培训网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分层次培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妇女劳动者、培养合格的非农产业务工者为主要任务,创新教育培训思路。具体操作中要量化指标、强化措施、分类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妇女的需要。

(二)选好配强妇代会主任,深化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和双带致富工程。

妇代会是妇联的最基层组织,妇代会主任是农村妇女的带头人。要选拔那些年纪轻、文化高、有市场经济头脑的经济型、敢闯敢干的开拓型、大公无私的奉献型妇女担任村妇代会主任,把妇代会主任带头致富、带领农村妇女致富的双带致富工程作为增加农村妇女收入的重要抓手,帮助妇女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实现增收致富。

(三)树立榜样,抓好典型。

在全乡范围内,树立几个方面的典型,如种植、养殖、加工等,让她们传授经验,以点带面,带领全乡妇女共同致富。

(四)大力培育示范基地、龙头项目和各类妇女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所在,要突出抓好结构调整、龙头企业、特色基地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四个关键环节,提高农村妇女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

(五)鼓励妇女参与民营经济发展,拓展增收渠道。

民营经济是乡村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是农民增收最现实的途径。要鼓励和扶持农村妇女参与民营经济发展,帮助落实好用地、资金、税收、进出口、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要促其向规模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

(六)继续开展巾帼扶贫行动。

在农村妇女中开展科技结对、扶贫结对等活动,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到人,实行一帮一或二帮一,帮助和带动更多的妇女成为致富能手。要在帮助贫困妇女争取小额贷款方面多做工作,为她们提供资金、项目和技术上的支持。

(七)发展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

要充分发挥劳务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加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进一步畅通输出渠道,做好权益维护,为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大跨度、大规模、有组织的转移创造条件。

通过提高农村妇女科技素质、转移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村妇女致富无门路现象的发生,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第三篇:加快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步伐

创新载体构筑平台

加快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步伐

——2014年黄圩镇“双学双比”工作汇报农村妇女是推进农村改革、加速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村妇女工作关系着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而“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又是农村妇女工作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紧密结合,是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开发农村妇女人力资

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好形式。一年来,我镇“双学双比”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妇女素质、发挥妇女作用为目标,以发动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组织开展了千名妇女学技术、百户家庭成规模、多个基地显特色等系列活动,培养了一批适应跨世纪发展需要的新型女农民,壮大了一批“妇”字号龙头企业,建立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深的示范基地,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种养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步伐,为我镇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围绕中心、深化内涵,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调动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服务,我们结合我镇农村和妇女工作实际,深入开展“科技致富工程”,不断深化“双学双比”内涵,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为繁荣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1、“妇”字号龙头项目和示范基地不断涌现。在活动中,我们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引导妇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以种植、畜禽、水产、果品、瓜菜、药材等为主导的特色产品。通过典型带路、活动推进的形式,有效地把广大农村妇女组织到了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生产的各个领域,使原有的蚕桑、浅水藕、林业基地不断做壮做大,药材、蔬菜、养殖等基地逐显成效,10多个生产、服务、加工行业的“妇”字号示范基地初具规模。

2、农村女科技致富女能手、营销户队伍不断壮大。在引导农村妇女向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同时,我们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大力发展种养加销一条龙服务、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新格局,并随之涌现了一大批“妇”字号龙头企业、女科技致富女能手和女营销户,她们分布于产、加、供、销各个环节,收到了培养一个龙头、发展一个产业、壮大一支队伍、带动一方致富的良好效果。现全镇共有“妇”字号龙头企业12家,科技致富女能手100多名,女营销大户20多个。

3、扶贫帮困工作常抓不懈。上半年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我们积极引导和组织发动广大女能手、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女干部、女职工及各类妇女先进人物以茶话会、上门慰问、捐助、免费健康体检的形式,帮助农村贫困妇女解决实际困难。下半年,开展了百名女干部和百名贫困妇女“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共有36名女干部和36名贫困妇女结成对子。两项活动在全镇起到了帮助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4、“环保知识进万家”宣传教育活动为绿化、清洁的黄圩谱写新乐章。为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环保意识,实现法律知识和科学知识进万家,2014年4至8月,我们紧紧围绕我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建绿色家园,创生态名镇”为主题的“环保知识进万家”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全镇各村(居)妇联组织坚持上下联动、周密部署、广泛宣传、狠抓落实,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开展了学习环保知识,清理环境卫生,美化绿化家园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宣传月活动中,发放宣传资料8000份,悬挂横幅12条,张贴标语200余张,出黑板报20余期,发竞赛试卷1000余份。在全镇掀起了一股学习环保知识、保护生态环境、关心环保事业的热潮。

二、依托科技、强化服务,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架桥铺路。从黄圩的实际情况来看,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占农村劳动力人口一半以上的妇女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因此,我们始终把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农业最终需要依靠科技解决问题”的战略思想,不断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增强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能力。

1、抓科技培训,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新型女农民。为切实抓好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根据实际,我们与镇成人中心心学校、镇党校等单位联合举办培训班,把培训分成镇、村(居)二级,层层进行。培训班直接面向广大妇女,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妇女实际需要设置课程,这种普及性培训大大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深受广大妇女群众的欢迎。一年来,根据我镇优势及农村妇女的实际需求,举办各类实用技术、新技术培训班30余期,2014多名妇女参加了培训。

2、送科技下乡,为农村妇女传递致富信息。为帮助妇女把学到的科技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尽快走上依

第四篇:实现农民增收经验交流讲话稿

抓特色、引新品,全力以赴保障农民增收

——在增加农民收入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xx单位xxx

(xx年xx月xx日)

xx镇是农业大镇,全镇有耕地面积xxx公顷,其中水田面积xxx公顷,旱地面积xxx公顷,共辖xx个村,xxx个村民小组,总农户xxx万户、xxx万人。我镇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种植、养殖业、林业、冬季种植业、芋苗黄瓜皮加工以及糖蔗种植等为主要特色产业。2014年全镇粮食总产量实现xxx万吨,同比增长xxx%,全镇农业总产值实现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xxx元,同比增长xxx%,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国家的强农、惠农和各种农业补贴政策在地方得到落实的具体体现并对我镇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结合东平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作如下经验交流:

一、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我镇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看,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是把粮食作为主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与产量;二是注重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塘龙村的芋苗加工,英梅村、良荔村的黄瓜皮加工,既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三是注重以市 1

场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的产品,如富新村、富门村以及石角村等开展冬菜种植业等。

二、保障粮食增产的前提下,着力发展冬季农业、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冬季农业种植方面

针对东平的气候情况和农产品生长特点等原因,镇党委、政府合理安排,精心部署,通过走“合作社+农户”路子,发挥种植专业合作社作用,为农户提供技术、种子、销售信息等服务,引导农民积极开展冬季种植,在全镇适宜开展冬季种植的村进行种植推广:将塘龙村、富门村和富新村等3个村作为冬季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双垌村、合江村作为沙塘桔种植基地、绿荣村、英梅村作为果蔗种植基地;石角村、火甲村作为无蔓南瓜种植基地以及在全镇大面积建设速生桉种植基地等。

为抓好冬季种植工作,镇党委、政府抽调农技干部、挂钩联系点干部,深入村屯,深入农户,强化宣传引导,及时组织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适时指导群众开展冬季植工作,及时组织群众开展施肥、浇灌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最大程度为冬季种植的丰产丰收提供更多技术支持与服务。

2014年我镇仅冬季马铃薯免耕种植一项收入就十分可观,全镇共收获马铃薯4500多吨,其中富门村农户率先进行连片经营,该村仅马铃薯种植收入一项就达30多万元;在果蔗、糖蔗种植方面亦吉报连连,全镇2014年共实现糖蔗产量3万多吨,为蔗农实现人均2014多元的经济收入。

(二)特色农业方面

我镇在农业发展方面注重特色农业的发展,鼓励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拓宽发展路子,增加农民收入。在保障农民粮食

产量稳步提高的前提下,我镇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产业带发展,农民增收齐进步”。一是随着东平黄瓜皮、芋苗声名雀起,我镇大力鼓励农户做大做强黄瓜皮和芋苗的深加工,目前形成了以塘龙村、英梅村、良荔村以及石角村为主的芋苗、黄瓜种植基地。二是鼓励民营企业到东平镇去落户。结合我镇速生桉种植面积大、资源丰富的特点,我镇形成了以聚材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木材加工业。利用本地木材资源丰富的特点,各种木材加工业应势而起为东平农民的增收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了转移了农业劳动力。三是加强养殖业发展。养殖一直都是我镇农民增收的一个重大项目,但是采用传统养殖不仅无法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鼓励农户规模养殖、加入养殖合作社是我镇为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的具体措施。目前我镇形成了以广西辉澎农牧有限公司为主导的养殖龙头企业,在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镇目前拥有规模以上猪场301个,鸡场87多个,鱼塘面积6000多亩。家禽存栏41万羽,生猪存栏30.8269万头,2014年农民增收有望增加8%。

四、大力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增加农民流通收入。

在全镇范围内发展合作经济和经纪人队伍,做好农产品流通工作是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一是要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发挥农产品信息中心网络的作用,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和跟踪制度,对影响农民增收的大宗农产品做好预测预报;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逐步建立和完善优势产业的行业协会,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

上,发展各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市场流通中介组织、专业队伍、农民营销经纪人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加工储运等多种经营服务,不断搞活农产品的流通,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及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经过2014年我镇在交通基础设施大会战工作中取得的发展,我镇多数村实现了水泥硬化路通村工程,为我镇各村的农产品运输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进一步确保了我镇农民的增收。而我镇塘龙村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试点村,2014年国家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开展土地平整项目,大力推行我镇塘龙村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塘龙村的农业生产条件,为促进该村的农民收入提供了基础保障。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镇将以此次会议的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抓好我镇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抓住东平作为县“十二五”规划“东平至菱角农业经济带”的有利时机,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力度,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保证农民增收的稳定性。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势在必行。一要在提高单产水平上下功夫。充分利用现有力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培养种植能手示范带动,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增加粮食总产量。二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通过提高质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二)加大培养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产品增产增值。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增收的最好形式是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种养的积极性。最有效的办法是鼓励兴办民营乡镇种养龙头企业。要积极大胆吸取外地好的经验,好的办法,鼓励广大农民艰苦创业,兴办企业。同时,各村将加大本地特色种养业的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保证产业链条完善。如枫木村的肉兔养殖作为该村特色的增收产业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因此,鼓励兴办和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必不可少的。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收入提高。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目标,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本镇实际,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上下功夫,不断充实和完善农业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积极开辟市场,加强与外地优势农业龙头企业联系,将农业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民,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民增收。

第五篇:农村致富典型经验介绍

文章标题:农村致富典型经验介绍

[找文章到☆好范文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粮食加工我的成功之路

**镇**村赵晋成

我是四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村前励组村民赵晋成,如今正值不惑之年。“海纳百川,有容及大”,溪流由滴水而汇成海洋,面对四通公司今天的成功与名望,我不禁感慨万千,往事如烟,可堪回首……

十几年前,我才刚刚成家不久,却遭遇了一些飞来车祸,险些成为废人,不仅身受针石之苦,而且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负债累累。而**村人多地少,单一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在几个兄弟姐妹的帮助下,我做起了倒卖鸡蛋的小本生意,几番寒暑,几番风雨,一晃两三年过去了,手中稍微有了点积蓄。这时我搜集到一个重要的信息,许多农村人在沈阳、抚顺等地做生意,但只能用火车捎带货品,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受时间限制,十分不便,于是我想,如果有一辆车配货,不但能满足需求,而且效益一定十分可观。我不顾妻子的劝阻,东拼西凑买了一部解放牌大汽车,开始往城里送货,因而从此与杂粮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为别人带货的同时,我自己也捎带了一些货品,回来经加工后,在市场上零售;久而久之,经营的品种也逐渐增多,而小米的需求量超出其他种类。几个加工点加工的几乎都是我的货。一九九八年,小米成了销售的主导产品,经我销往吉林、黑龙江和周边的几大城市,生意大了,买卖火了,年底我又更换了两辆大货车,同时承包了一个粮谷加工厂,新的事业之旅开始了。

然而没有一个人做事总是一番风顺的,我也不例外。二00三年春,我从佳木斯提取了三百吨红小豆,货一到家,连连跌价,两个月不到,赔了十几万元。惨痛的代价使我总结出一条教训,知识的匮乏,信息的闭塞,是这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开始学英文,买电脑上网……

面临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二00三年初,我适时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四通股份责任有限公司”,在镇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扩大生产规模,兴建了两千平方米的厂房,增添玉米片膨化设备,招聘高级技师,利用当地盛产的玉米,转化饲料进行深加工。二00四年初,我公司与加拿大独资,大连天地人有限公司结成联袂,创建“天帮”牌猪用系列产品,并已成功投向市场,该产品预计年转化玉米五千吨,饲料四千五百吨,产值千万元,利税三万余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公司主导经营的小米、玉米楂、玉米片通过联网,已销到深圳、广州、武汉等南方各大城市,其产品因货真价实,品味独特而供不应求,随着产品的热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为下岗人员和剩余劳动力五十多人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

不经历风雨,见不到彩虹;今后我将一如既往,一往直前地推进我所热爱的事业,为**镇的经济发展服务。(王海军整理)

机械制造铸就成功路

**镇双岗子村刘刚

我叫刘刚,是双岗子村村民,天工机械制造公司经理。今年四十一岁,靠机械加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初中毕业以后,我没有旬其他农家子弟那样或是务民,或是经商,而是选择了靠技术发家致富的着道路。凭着小时候对机械的爱好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功底,我自己悟起了电焊技术。我先是到电焊修理部附近暗中“偷光”,之后再买来必要的设备和配件,自己练习。虽然我并不聪明,但我相信:勤能计拙,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手也烫了,眼也花了,衣服也“穿”也了几个小洞……终于我完了平生第一件作品——一个美观而又坚固的铁门在我手中诞生了。

从此,我自立门户,在自己家中成立了修理部,给人们做大门,车棚等,创业的过程是艰难的,有时候活很少,我就自己研究技术,有时候活很多,很急,常常忙得团团转,眼睛都熬红了。

刚开始效益不是太好。有人劝我打“退堂鼓”。我都坚持已见,我想,任何事情都得经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成功有是一天两天的事。拿我们乡下人的话说,: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因此,我购买了相关书籍,努力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技巧,争取把最好的产品展示在人们面前。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虽然没有产生很大的效益,但我还是坚持到镇里去发展,那里一来人流物流量大,二来信息灵敏。于是我开始了第一次动迁。之后我转变了经营观念,由以前的大门,车棚改为加工粮食用的设备,开始生产各类加工粮食用的机械,由于产品质量好,加之市里人都爱吃深加工过的粮食产品,如小楂子,因而这类粮食加工机械特别好卖,产品供不应求

。人手不够用,我开始雇工十人,每人每月计件开资,员工多则每月千元,少则每月六七百元,产品基本上随产随销,近则本地及周边乡镇,远至辽吉黑再中转至全国各地,目前,只有海南和新疆二省区没有我生产的粮食加工机械。再后来,我先租后买下了镇机械厂,定厂名为“**粮食清理设备厂”,并荣登辽西蒙东信息网络图,号称“天工机械制造”。

然而我毕竟是个农民,虽然委多年不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我的粮食清理设备,其实质是充分挖掘粮食的附加值,充分体现粮食的价值,我不会小富即安,我要多生产出一些好的粮食加工产品,以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农业,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王海军整理)

杂粮运销大户娄云飞

**镇娄家村娄云飞

我叫娄云飞,是娄家村村民。现年三十三岁,九二年高考以几分之差,使我与大学无缘。但我坚信:“榜上无名,肢下有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并未因落榜而灰心丧气,而是静下心来琢磨自己将来的出路在何方。

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思后想,我认为与其守在家里足不出户,还不如外出做点小本生意,一来赚钱比较快,二业可以有机会见见外面的世界;当时我们村里有很多人都去城里卖杂粮,我也跟着去了,开始做起了小买卖。寒来暑往,秋收科藏,一晃儿在城里度过了两个春秋。我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现在城里人生活水平有了很朋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健康观念日益增强,许多人爱吃农村的小米,小楂子等五谷杂粮。我想,如果回家开个加工厂,利用家乡丰富的农业资源,加工小米,小楂子出售,销路一定会好。第二年春节刚过,我就把这个想法和父亲说了。父亲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方向,很支持我。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自己的钱不够,就多方筹措资金,购买设备,翻盖厂房,开始加工小楂子。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我只买了几样必要的设备,也没有雇工,多数劳动都是自己和家里人干。我们自己磨,自己筛,自己选购原料,自己到市场上销售。由于我讲究信誉,保证质量,所以销路十分畅通,产品供不应求,逐渐地开始雇工劳动,自己腾出时间联系业务,生意也越做越大。如今,我已拥有固定资产三十多万元,年加工玉米二百多万斤,产品销往我省十多个城市,并远销到吉林、哈尔滨等地,在不远的将来,我还要再扩大生产规模,并将产品进行绿色注册。

现在,我虽然小有成就,但归根结底我的成功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是时代给了我发家致富的机会。因此我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和向往。令我欣喜的是,今年五月我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我多年来艰苦努力的最好的证明。我相信,在党的富发政策的引导下,国家会更富强,人民会更加安居乐业。社会将更加进步,我的粮米加工厂也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王海军整理)

生猪及饲料经纪人

**镇平房村崔文利

我叫崔文利,是平坊村二组村民,如今已过不惑之年。回想我的创业经历,可谓坎坎坷坷,一言难尽。当年,家是普通中的普通,人是平凡中的平凡,和许多农村青年一样,也曾有过雄心壮志和梦想;残酷的现实一度使许多人放弃壮志激情,而我却从未被困境所束缚,从未被失败击倒。我想,万丈高楼平地起,英雄不怕出身低,只要艰苦奋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样可以有所作为,插上致富的翅膀。

最初我选择了边种地边做小买卖的方式,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外出经商,这样我一方面积累了虽然不很多但却十分必要的资金,同时也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是,农业是基础,没有农民的富裕,终究是虚假的繁荣,根本谈不上“共同富裕”。所以我想,应该创造一种环境使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位置:既能满足城市的消费需求,又能为广大农民致富铺路,同时也带动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才是一个比较完美的事业。

经过几番选择,最后我把目标锁定在生猪收购上,当时农民养猪的热情远不及现在,大型养殖户少,分散养殖较为普遍。由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猪的销售也就成了问题,常常有想卖猪的找不到收猪车,收猪车也不能及时收足生猪的情况。于是,我开始为二者牵线搭桥,保证收猪车及时收到生猪,养猪户能及时将猪卖出。这样,收猪车开着空车漫无目的到处乱跑的时候少了,养猪户到处联系买主的时间也省下了,双方的效率都提高了。

由于生猪的销路畅通,价格较好,促进了家庭养猪业的大发展,同时带动猪饲料价格不断上扬。我通过多方联系,又与北京某饲料公司在本地的总代理,每年经销饲料上千吨,覆盖了整个辽西地区。十几年来,我经手的生猪销往北京、河北等地,达十几万头。近几年我还为广大养猪户引进优良仔猪,使养猪户的收益有了很大提高。

我本人也从中获得了不少收益。每年收入都在十万以上,2014年花三十多万元翻盖了房屋,最近又花了三十多万元购置了家庭轿车,我自己步入小康之家,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养猪业的发展。我还组织了一支抓猪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也算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也或多或少算是为家乡做的一点贡献吧。当然我更希望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家乡经济的发展多多少少再略尽一些绵薄之力,也就无愧我心了。

(王海军整理)

身残志不残勇闯致富路

**镇晏家村王忠洲

我叫王忠州,是本镇晏家村三组一位普通村民,今年41岁,是一个残疾人,有一个孩子,3口人,我身残志不残,在十来年的养猪创业道路上,凭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靠党的富民政策和勤劳的双手,一步一个脚印走上致富道路的,从开始养几十头猪小打小闹发展到目前年养500—600头猪,2014年出栏肥猪300多头,获纯利5万多元,今年可出栏肥猪500头,获利可突破10万元,十来年的艰苦创业,不仅使我偿到了养猪致富的甜头,而且也使我的家庭收入增长了,家庭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这其中也饱尝了创业的艰辛与苦辣……

人活着就要奋斗,只有奋斗才能使生活更美好,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和供孩子念书,我当过木匠、养过三轮车,搞了一年多的杂粮运输,正当日子有了好转的时候,一场大祸降临到我的头上。97年在一次杂粮运输中,在阜新不幸发生车翻,致使我腰骨折,下肢瘫痪,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给了我沉重的打击,使我的家庭陷入了万分痛苦的境地之中,在挫折和打击面前,我没有被吓倒,在困境当中,我没有绝望,我想,致富的道路千万条,搞杂粮运输不成,就和妻子商量,决定在家养猪闯市场大干一场,在贤惠善良能干妻子的大力支持下和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以自己的胆识和意志开始了第二次养猪创业,于是开始建猪舍,购仔猪,买饲料,97年养了100多头,由于缺乏养猪技术和经验,当年赔了5000多元,本来就受过一次打击的我,面对赔本的养猪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时,我心里的难受劲就别提了,想干别的吗,一是自己身体受限制,二是养猪摊子已铺到这儿了,不干逼着自己也得干,既然点子打在养猪上,我就下定决定,矢志不移,在养猪致富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我勇敢地面对市场经济的残酷现实和养猪亏损的现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探索养猪规律和技术,买来养猪技术书籍,苦苦钻研饲养管理技术,生猪防疫灭病知识,边干边学,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几年的养猪实践中,我体会到养好猪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除了种10亩承包田之外,我和我爱人几乎每天都起早贪晚劳动14—15个小时,我除了帮助爱人出出谋,划划策,算算帐外,其余劳动包括饲料加工,喂食、起圈、垫圈、防疫、治病全部由我爱人承担,有时停电了,电井抽不出水,就到附近家打的井压水挑到家,有时晚上遇到猪来了毛病,就钻到猪圈里,细心观察,小毛病就自己看,大毛病自己看不了就去请兽医,不管是风天雨天,不管是白天夜晚,为了养猪业,为了自己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我和爱人就把全部精力和汗水全部投入到养猪事业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养猪摸索和实践,不仅掌握了养猪的馒头管理技术和防病灭病知识,也使家庭养猪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规模不断扩大,收入逐年增加,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厚的回报,98年养猪200余头,获利2万多元,第一次偿到养猪甜关的我,更加坚定了我养猪的决心与信念,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每年都增加投资5000—10000元,建圈购猪,滚雪球式向前发展,2014年还投资1000多元买一台粉碎机,自己加工饲料,降低成本,同时加强了饲养管理,进一步提高养猪效益,99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获利2—3万元,2014年获利5万元,2014年上半年出栏200多头,获利4万多元,下半年可出栏300多头,可获利6万多元,8年多养猪从失败到成功的创业史使我深深体会到,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再站立起来的精神和勇气,一个人只要坚定信念,就汉有干不成的事,同时,8年多养猪实践地摸索也一套自己的养猪经验和方法:那就是“三看”、“两定”、“一搭配”,三看就是:平时注意看猪的精神状态;喂时注意看猪的食欲;扫圈时注意看猪的粪便,发现精神不振,身上带褥草,不爱吃食或粪便不正常,都是发病的预兆,要立即隔离观察,及时治疗,“两定”就是喂食定时间,定娄量。一搭配,就是不分冬夏,饲

料一律实行精、粗合理科学搭配,60公斤前采取高能高蛋白饲料,每公斤含消化能3.0—3.1兆卡,粗蛋白16—17,不限量自由采食,60公斤后,由于对蛋白质需求相对减少,可限其进食总量,大体上可喂8成饱,这样即不会严重降低全期日增重,又能增加瘦肉率,提高养猪效益,我把自己总结出的养猪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不管是谁家,只要打一声招呼,就有求必应,让大家一齐富起来。

我虽然在养猪致富道路上获得了成功,但在成功与喜悦面前,并没有满足,我要采取两条腿走路,在大力发展养猪业的基础上,投资2.5万元,又新建一栋面积224平方米的鸡舍,9月份可投入生产,可养蛋鸡2014—3000只,年可创纯收入2万—3万元,路就在你我的脚下,我相信,只要坚定致富信念,依靠科学,瞄准市场,勇于吃苦,奋力拼搏,就一定走出一条成功致富之路。(穆守文整理)

新型养猪致富的带头人

**镇前邢村邢建光

我叫邢建光,今年35岁,是前邢村六组的一位农民,作为一名党员,不但自己率先致富,而且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做一名新型养猪致富带头人不仅是我应尽的义务,也是我多年的愿望,这个愿望经过自己十四年的苦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今天终于实现了,十四年的养猪生涯,经历过顺境,也有过逆境,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饱尝了创业的艰辛,十四年累计出栏肥猪2800多头,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仅2014年出栏420头,获纯利9万元,今年上半年出栏270头,获纯利6万元,预计下半年可出栏300头,全年获纯利润可突破11万元,有人说我养猪每斤毛猪比别人多卖0.2元—0.3元是不是养猪有什么秘诀呢?如果说我养猪有什么所谓秘诀的话,那么在这里我可以毫无保留地欣慰地告诉大家,那训是走自繁、自养、自防新型成功养猪致富之路。

每家每户都想过好日子,都想早日富裕起来,都有一本难念的致富经,而我的养猪致富经得从1991年说起,91年乡镇企业转制后,就回家务农我想只靠种大田高梁玉米,不干点别的是富不起来的,尤其是当时正年纪轻轻,总想干点事业的我更是不安于种大田,当时正是养猪热,看见周围许多人通过养猪富起来,心里就气得慌,于是,养猪致富的梦想在我心里就扎了根,何不大干一场子,干出个样子来,一来自己致富,二来也给群众做个样子,要是能这样,该有多好哇?于是,我东挪西借凑了4万元资金,办起了家庭养猪场,一次购进了100多头仔猪,可是出栏时由于当时生猪价格低,再加上猪的品质较差等诸多因素,不但没挣钱,而且还赔了不少钱,损失惨重,创业的艰辛与痛苦使我感到,干一番事业没有胆识和恒心是不行的,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吃一堑,不长一智,我看到听到许多名人在成功的背后也不是一番风顺,也有过挫折和失败。此时,一心想致富的我不但没有灰心丧气,更加坚定了养猪信念,反而使我的头脑变得更加清醒起来。决心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虽然损失的是资金,但却从失败中找到了经验和教训,我认真查找失败的原因,同时,多次到附近猪考察,认为要重新崛起,必须打破传统养猪观念,依靠科学、降低成本、创新方法,选育优良种猪,走自繁、自养、自防新型养猪致富之路,先后从北京、吉林、阜新购进长白、大白、皮特兰、阜新等地购进优良品种18头,当年就有5头种猪开始产仔虽然只产42头,但到年底一算帐,就获利13000余元。有了收入,心里就有了些底,就和爱人商量,扩大规模,在原有10个育肥圈的基础上,又建38个母猪圈,同时购买许多科学养猪、种猪管理、防疫灭病的技术书籍,白天没工,就晚上钻研学习养猪技术,有时直到深夜,光学习书本还不行,还要结合实践,细心观察,为了把种猪养好,提高种猪的配种率,保胎率和成活率,每当种猪产仔时,就钻进产房里昼夜管护,遇到冬天严寒,还要加温,遇到猪得了病,开始求教兽医,后来学会了防疫,就自己来防,总之,在养猪过程中,不知受了多少苦,挨了多少累,也不知道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在猪的产房里度过的。然而,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在多年的自繁、自养、自防养猪实践中,不仅在育肥方面,而且在配种、保胎、繁育仔猪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母猪要保持适当的膘情,不要过肥,肥了不准胎或产仔少,瘦了出死胎或易流产,在产仔前,为了保胎产仔前7天用土霉素连喂7天,产仔后口服链霉素,过一个小时后吃奶,同时,猪群养防结合起来,按时防疫注射,做好防疫灭病,定期消毒,讲究卫生,控制发病,由于自己在多年养猪实践中掌握一条龙的饲养管理和防疫灭病技术,产仔成活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效益不断提高,由年产15窝,窝产7—10头,育成率80。提高到年产23窝,窝产10—12头,育成率达95以上,目前,我养猪群全部实现了“三化”,即公猪纯种化、母猪良种化、仔猪杂交化,由于自繁、自养、仔猪均是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不仅生长快,肉质好,瘦肉率高,出栏比别的养猪户提前15—30天,而且外地客商争相购买,每公斤毛猪高于别人0.6元左右,2014年出栏200多头,获纯利5万元,2014年又扩大了养猪规模,投资3万元修建了24个封闭式产仔室,投资1万元又建了10个育肥圈,投资1.5万元引进长白、大白种公猪2头,在2014年获利9万元的基础上,2014年养猪又上一个新台阶,年底可出栏570头,每头纯利在200元以上,纯收入可突破11万元。

品种是效益的根本,规模是效益的基础,管理是效益的关键,这是我多年自繁、自养、自防养猪最深体会,我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我把自身的养猪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本村附周边群众,帮助提供种猪,登门进行技术指导,现在全村靠自繁、自养的户由原来的几户发展到100多户,无梁殿、新立屯、胡家、镇安乡等地的养猪户纷纷前来购买种猪,我都是按商品猪的价格售出,使养猪户深受欢迎与好评,如今,我自繁、自养的杂交猪内质和瘦肉率比以前更高了,相比之下卖的价格也高于别人,相应的利润也更大了,不仅带动了本村而且带动了全镇及周边地区养猪业的发展,我也因此先后被镇、县评为先进党员,党员模范标兵等荣誉称号。

荣誉只属于过去,未来更需要开拓,我决心以此为加油站,再接再励,奋力拼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再创养猪业的新辉煌,带去更多的农户早日致富奔小康。(穆守文整理)

办好家庭养鸡场勤劳致富奔小康

**镇大孙家村孙立庄

我是大孙家村一名普通村民,名叫孙立庄,今年50岁,我从80年开始养300只蛋鸡,(存栏),年纯收入不足5000元(养鸡)发展到现在年养蛋鸡3500只(存栏),仅养鸡年纯收入超5万元,靠办家庭养鸡场勤劳致富,走上小康道路的,不仅供3个孩子念书,其中一个孩子上大学,还有存款,不仅自己富起来,还帮助带动本村30来户走上了养鸡致富道路。

29年前,我怀着一颗报孝祖国的赤子之心参了军,并在79年在部队光荣地入了党,80年复员,人的志气是最可贵的东西,复员后,我就决心扎根农村,建设家乡,立志走养鸡致富道路,一开始时,由于没有多大本钱,盖了90平方米鸡舍,养了300只蛋鸡,先省养点,试试看,同时还做些给别人开车的生意,经过几年的学习,摸索和精心饲养,加上自己有时间就看养鸡技术书籍,细心专研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在没黑没白与鸡打交道中自己逐步掌握了养鸡技术,也在实践中学会了一套蛋鸡防疫程序,养鸡虽然遇到行情低时也赔过,但算起总帐来,还是挣钱,这更加坚定了我养鸡致富的决心,逐年增加存栏量,随着养鸡规模的逐年扩大,效益也越来越高,但规模还不算太大,也想要想多挣钱,就得大干,不能只养几百只,要超过千只,但大干不能盲目是干,必须搞好市场调查,掌握市场行情和信息,还要引进优良品种,于是在以前养鸡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于2014年养鸡扩大到1500只,引的品种是美国进口海兰褐,抗病、产蛋率高,规模大了,随这而来的劳动强度加大了,付出的辛苦也可想而知,为了提高育成率,在鸡雏出厂运到家,马上放到育雏室,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必须把育雏室温度在0—7周龄控制在34℃—35℃,以后每周降2℃,直到产蛋温度控制18—20℃,由于精心护理,我育锥成活率在98以上,为了提高产蛋率,不断采用新技术配制饲料,买名牌厂家的料精,按科学方法配料,这样配制的饲料不但营养丰富,鸡吃了长的快,产蛋多,在饲喂过程中,做到定时定量,早5—6点喂,中午11—12点喂,晚上5—6点喂,并且每天保持16小时光照,为了防止蛋鸡因打雷等应急刺激产蛋率下降,在受到惊吓时喂淀解多维,里面含1f18种微生素,连续喂3—5天,由于做到科学饲养,严格管理,鸡的产蛋率最高时达到90以上,高峰期维持到4—5个月;加上鸡蛋价格平稳,2014年当年每只鸡获线利12元,1500只蛋鸡获纯利1.8万元,2014年发展到2014只,获纯利2.5万元,今年存栏3500只,由于价格看好,每斤鸡蛋2.60元,每只鸡或获纯利15元以上,3500只可获纯利5.25万元,目前,我已拥有2间打料室,2间库房,4间育雏室,有二栋3000平方米蛋鸡鸡舍,还有一辆三轮运输车,总结二十多年养鸡致富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条,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敢于投资,敢闯敢试,其次,要引最优的品种,这是养好鸡的基础,靠品种取胜,如我引进高产抗病、市场前景好的海兰褐鸡,二是把好配料关,三是把好管理关,四是把好防疫关,蛋鸡防疫特别重要,一个环节防不好,就会影响全局,我在从进雏到产蛋14项防疫程序一项都不能疏漏,同时要做好定期消毒,每周消毒一次,确保蛋鸡成活率和产蛋率,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了技术和经验不封锁,自己富了不忘大家,不论哪家养鸡户有了病,只要找到我,我都热心去看,直到看好病为止,我还帮助养鸡户联系销售,不仅让养鸡户能把鸡蛋卖出去,还能卖上好价钱,在我的帮助带动下,先后有30来户通过养鸡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奋斗没有止境,小富不能即安,我还准备投资3万元再建一个面积为200平方米的蛋鸡舍,使存栏蛋鸡达5000只以上,年饲养量超万只,我相信,只要勇于开拓,奋力进取,并为之所钏爱的事业,洒下辛勤的汗水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穆守文整理)

粮米加工使我走上了致富路

**镇崔岗子村李志岭

我叫李志岭,是崔岗子村一位普通村民,今年42岁,中国共产党党员,4口之家,致富的道路千万条,有的靠养殖业致富,有的靠运输业发家,而我靠粮米加工走上致富的。8年的艰苦创业不仅向社会提供近千万斤优质高梁米,而且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8年年获纯收入12万余元。

97年以前,我养了一台三轮车,做拉粮食买卖,一年到头,由于给别人拉粮食也挣不了几个钱,由于自己经常给粮米加工大户拉粮食,看见粮米加工大户挣的钱是我的好几倍,就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光给别人干不如自己干,不妨也搞粮米加工或许能多挣些钱,没有本钱,我就贷点款,凑了3万元于97年开了个粮米加工厂,当时厂房面积不足50平方米,只是对外加工磨米,平均每天也只能加工2014斤左右,每年利润不到1万元,虽然利润小,但毕竟有利可图,于是在几年加工的基础上,利润越来越多,信心也越来越足,2014年决定大干,花2万元买7间本村机站房,把原来对外加工变自己上外边拉高梁米,搞专业自己加工,起大早开三轮车去阜新等地购高梁,早去晚归,几乎一天一趟,由于收购的高梁米质好,6a—30,加上加工时严把质量关,米好吃耐烂(好煮),深受用户欢迎,不到3天就几乎全部卖掉,每天加工量由原来的2014斤上升到最多时的4000—5000斤,平均每天也在3000斤以上,每斤纯利润2分以上,2014年加工优质高梁米110余万斤,仅粮米加工一项年获纯利2.2万余元,2014年获利2.3万元,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2014年又继续扩大生产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外购高梁量,加班加点,有时晚上加工到10多点钟,预计2014年全年可加工高梁米130万斤以上,可获纯利3万元,在我腰包鼓起来的背后,也有说不清的苦涩和汗水,做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粮米加工也是如此,有时到阜新去收购高梁,进一个屯收不着,就跑下一个屯,一天下来不知跑几个屯才能收满,为了不耽误时间,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若要赶上刮风下雨天,道不好走,就更受罪了,车误住了,开不动,就把粮食从车上卸下来,车开过去,再把粮食抬上去。为了赶集占市场,就得起大早,无论严寒酷暑,8年如一日,就这样硬是创出了一条粮米加工致富之路,如果说自己致富有什么经验的话,那就是:看准市场大胆干,遇到困难不动摇,精打细算严管理,靠一流质量占市场。

在我致富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帮助带动其它加工户,从不保守,主动提供致富信息,同时,还热心为村民服务,虽然不对外加工,但是村民来我这加工粮食,我从没有拒之门外,并且还免费,几年来,经我免费为村民加工粮食的不下几十户,不仅赢得了村民的好评,也是我做为一名党员心系群众应该做的。

追求是打破满足的动力,单一(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加工高梁米致富,我并没有满足,找打算上几个加工小米,打楂等几个新项目,把粮米加工这篇致富文章做大做强,这正是:粮米加工真可行,勤劳致富不受穷,多亏党的好政策,步步登高奔前程。

《农村致富典型经验介绍(第2页)》来源于本站,欢迎阅读农村致富典型经验介绍(第2页)。

您可能对以下相关范文感兴趣:

农村创业致富经验积累

农村致富典型经验介绍

唐坊镇四项措施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关于基层团组织建设和服务农村青年增收致富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全市农村妇女就地转移增收致富情况的调查报告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jiaoliu/j0r0g.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