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本(通用多篇)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本(通用多篇)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范本(通用多篇)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篇一

第一章考勤范围、标准和计算办法

第一条考勤范围

考勤范围包括课程表安排的课时以及学院安排的政治学习、班会、实习、劳动、开会、等集体活动。

第二条考勤标准

(一)要求请假、请假未获准和超过假期而缺勤者(包括因放假未能按学院规定时间返院者)为旷课;

(二)老师点名或开始讲课后进入课室者为迟到;

(三)上课时未经任课老师允许而先行离开课室者为早退;

(四)检查人员检查时学生不在现场可确定为旷课。

第三条考勤计算办法

(一)考勤计算的基本单位为节(课时);

(二)迟到、早退3次为旷课1节;

(三)迟到或早退超过半节作旷课1节论;

(四)学院统一安排的活动按规定折合课时计算;

(五)6节折合1天。

第二章考勤程序与请假审批

第四条考勤程序

(一)课堂考勤表每次课一张,由任课老师考勤,上完课后即自行将考勤表保管好。班长应协助任课老师搞好考勤工作,同学们对考勤有疑问,应通过班长与任课老师核实,由任课老师或班主任更正。

(二)上课由任课老师考勤,学院安排的其他活动由班主任或负责该活动的老师考勤。一般情况下,不得擅自交由学生考勤。班长应及时将考勤表交任课老师,每次课程完成后在考勤表上签名,写明周次、课程名称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三)学生科负责复核和汇总全院考勤,星期一公布上周各班的考勤情况。

(四)班长、任课老师、班主任、学生科应按本制度要求做好各环节的工作并承担责任。班长应经常向班主任汇报学生出勤情况,协助任课老师搞好考勤工作;任课老师应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认真进行考勤,并主动向班主任反映有关情况;班主任应全面掌握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经常检查班长的工作情况,严格按请假审批权限办事;学生科应做好全院学生考勤的复核、汇总工作,及时对违反考勤制度的学生作出处理,并向教务科反映任课老师执行考勤制度的情况;教务科定期向各教研室、组反映任课老师执行考勤制度的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内容之一。各环节相互监督、检查,共同把考勤工作做好。

第五条请假审批手续

(一)学生请假必须填写请假单(包括病、事假),不得以电报、病假证明代替请假单。

(二)病假须附有院医务室或医院证明,3天以内由班主任审批,3天以上1周以内报学生科审批,1周以上报主管院长审批。

(三)事假必须在请假单上写明请假原因,1天以内由班主任审批,1天以上3天以内报学生科审批,3天以上报主管院长审批。

(四)按规定由学生科或主管院长审批的请假,一律先由班主任提出意见,再逐级上报、审批。

(五)学生干部无权批假。

(六)学生请假须将办妥手续的请假单交班长。事假必须事先办理请假手续,病假必须当天办理请假手续;特殊情况需要补假的,不论时间长短,一律书面陈述理由,由班主任上报学生科审批。

(七)学生在课堂上课时不得随便请假,有特殊情况者须征得任课老师同意,并于当天将办妥手续的请假单交给班长。未征得任课老师同意或虽征得同意,但未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的,一律按旷课处理。

(八)学生请假需办理请假手续,班主任确实不在学院时,可找学生科的同志代理。

(九)上课迟到者,下课后应找任课老师核实、更正考勤符号。

第三章违反考勤制度处理办法

第六条对违反考勤制度的学生,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一律通报学生所在单位或家长。

第七条一学期累计旷课(包括迟到、早退等折算的旷课)达到一定学时者,按下列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凡一学期累计旷课达20至29课时者,给以警告处分;旷课30至39课时者给以严重警告处分;旷课40至49课时者给以记过处分;旷课50课时以上者给以留校察看处分;旷课60学时以上者,折合为两周未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作退学处理。

第八条病、事假全学期累计超过四周者,作不能坚持学习处理,令其休学或退学。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模板 篇二

一、学生必须按要求在每学期开学前一天到校报到,自开学第一天起开始考勤。

二、学生上课、自习、实验及规定参加的会议和校内外活动均进行考勤。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凡未请假、请假未获批准或超过假期未续假者,均视为旷课。迟到或早退四次以旷课一课时计。

三、在节、假日期间,必须按规定时间离校和返校,因故需提前离校或推迟返校者,须经班主任同意并报政教处批准;擅自提前离校或推迟返校者,均视为旷课。

四、对旷课学生,班主任要负责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其在一定范围进行检查。每学期旷课累计达12课时以上者,给予警告处分;达24课时以上者,给予记过处分;达48课时以上者,给予留校查看处分;达两周以上者,给予勒令退学处分。对旷课学生的处分,要按规定报批,并在校内张榜公布,同时通知其家长。

五、学生因故需请假者,通过班主任办理请假手续。请假3天以内,由班主任批准;请假3天以上7天以内,由政教处批准;请假7天以上,由主管校长批准。请假期满,应向班主任履行销假手续。

六、学生请假应事先办理手续,经批准后方为有效;除急病或紧急要事,一般不得事后补假。

七、学生请病假,须有校医务室或校外医院的休假证明;学生请事假,须有家长签署的请假条。

八、各教学班必须坚持每天考勤,政教处要定期公布各班出勤情况。

九、各教学班的出勤和考勤情况,是班级量化考核的重要依据。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篇三

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国家(校产)不受损失,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遵循“注意防范、自救互救、确保平安、减少损失”的原则,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1、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由校长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室向领导小组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

2、学校每月对学生进行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教育,教育形式多样化;每班每周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紧急突发问题处理方法、自救互救常识的教育、紧急电话(如110、119、122、120等)使用常识的教育。

3、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校内外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时以内报告教育局;学生出走、失踪及时报告;对事故的报告形成书面报告一式三份,一份报教育局,一份报公安派出所,一份由学校留存,不得隐瞒责任事故。

4、建立健全领导值班、教师值日、中青年教师护校队制度;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负责学校安全保卫的人员要经常和辖区的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公安派出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5、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树立敬业爱生思想,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心理变化,防患于未然,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学校。

6、外单位或部门借用学生上街宣传或参加庆典活动以及参加其他社会工作,未经县教育局分管安全副局长批准、校长办公会同意,不得擅自组织参加。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

7、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到校、按时回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8、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情况严重的,一时难以消除要立即封闭,并上报县教育局。

9、经常检查校内围墙、栏杆、扶手、门窗、楼梯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等设施的安全情况,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立即予以维修和拆除,确保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和相应设施既安全又可靠。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篇四

安全事项管理制度

为了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安全工作,学校每位教师必须把确保学生安全作为重要工作来对待,树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防微杜渐,万万不可麻痹大意,责任到事、到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管理事项规定如下:

1、严禁任何教师私自组织学生外出活动;

2、凡发现学生未到课堂,任课教师须查询原因,半小时不到的,及时通知班主任,班主任必须寻原因,并通知家长查明原因。

3、严禁任何教师私自组织非常规危险活动、游戏或实验。

4、教师发现学生有异常或心理疾病,可能导致本人或他人出现不可预知的伤害,须及时告家长(监护人),班主任要有明确记载,并及时通知相关任课教师;

5、发现学生意外伤害及时报告并协助妥善处理;

6、教职员工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教职员工不得私自拉接电线,发现漏电、短路等及时报告;

8、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制止。

9、值日教师须严格执行职责,加强学生巡视和核查工作。

10、教师在预知或发现易造成学生伤害的不可抗拒因素或可抗拒因素,应及时报告学校。

仪器实验管理制度

一、仪器室、实验室安全规定

1、仪器室、实验室应具备有灭火机、砂箱和水箱等消防工具。灭火机要定期更换药液。

2、易然、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要设地窖或专柜存放,应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使用时要加强管理,严防事故发生。

3、制取有毒和有害气体的试验,应在通风处进行,有毒药品不能接触人体,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

4、使用易燃、易爆试剂或制取易燃、易爆气体时,一定要远离火源。

5、点燃可燃气体、必须检查气体纯度,以免爆炸,并应采取防爆措施。

6、嗅气体气味时,采取“招气入鼻”的方式,严禁用鼻子凑在容器上闻气味。

7、加热或倾倒液体时,切要注意液体飞溅造成灼伤。

8、稀释浓酸,特别是浓硫酸,要将浓酸缓缓注入水中,边倒边轻轻搅动,以免酸液飞溅,造成灼伤,切勿将水注入浓酸中。

9、实验室的`电路及用电设备要定期检修。在电源开关处安装漏电保护器。进行电学实验时,要求学生穿胶鞋进入试验台,不能打赤脚。

10、学生实验需用电源时,才能对学生试验台供电。不能用湿手操作各种开关、触摸各种用电器。实验完毕,及时关好开关,切断电源。

11、实验室内严禁吃东西或带餐具。

12、如发生触电、中毒、灼烧等意外事故要及时进行抢救,妥善处理。

二、实验室管理规则

1、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指派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专(兼)职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其他人员未经充许不得入内。

2、实验室用于:

(1)实验教学活动;

(2)课外科技活动;

(3)进行实验教学研究。培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4)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面向社会,为当地教学和经济研究服务,不准将实验室挪作它用。

3、做好实验课的管理工作:

(1)学期初按实验教学计划总体安排全校《实验课程表》;并分科分年级列出贴在墙上。

(2)演示实验于三天前登记。

(3)以上三种文字资料按学期初和学年度装订成册存档。

(4)分组实验或课外科技活动结束时由教师清点好仪器整理好环境,由实验员验收认为合格后方准离开实验室。遇有仪器损坏或丢失,要当场处理,不能拖延。

4、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1)实验室日志记载各次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及其它与实验有关和各项工作。

(2)实验技术档案记载研制、代用、改进实验装置麦自制教具情况、实验教学成果,科技成果的发明制作、新设计或探索性实验等方面情况。

(3)各种仪器说明书要分类长期存档。

(4)实验室(课)事故记录。

(5)有关实验室工作、文件杂志及书籍。

5、坚持勤俭节约的精神,节约水电、药品、材料,爱护仪器,充分发挥一钱一物的作用。

6、严格执行有关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者及时批评教育。实验员进实验室要穿工作服。

7、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创造出良好的科学环境的气氛。实验室应有科学家画像、实验挂图、实验陈列橱柜。各学科实验应体现学科特点。

三、实验员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积极执行学校实验教学计划,负责实验室设施的管理。

2、努力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熟悉教学仪器的'用途、性能、结构、使用和保养维修方法,能够排除仪器的一般故障。

3、积极协助有关教师制定实验计划和学生实验技能训练计划,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4、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自制教具和学生课外科技实验活动。

5、按实验计划和教师的“实验通知单”按时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及辅助器材。演示仪器放在准备台上或提盒内,分组实验有序的放在学生实验桌上。在实验室里张贴实验教学一览表及实验课课程表。

6、坚守工作岗位,协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解决实验中随时出现的问题,保证实验安全、顺利、准确地进行。

7、实验完毕,要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和效果评估,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做好仪器药品的清理、收藏和废液的回收处理工作。

8、经常保持实验室、仪器室、实验桌、仪器柜及仪器设备的清添洁卫生。

9、按要求保管好贵重仪器、危险品,应熟知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发生事故应急措施,并会使用消防器材。

10、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方法,努力提高实验室工作水平。

四、学生实验守则

1、实验前,应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的要求,了解实验基本原理的方法步骤。

2、进入实验室后按编组就位,遵守纪律,保持安静,根据实验的要求检查仪器,药品是否齐全完好。未经教师许可,不得摆弄仪器和试剂。

3、认真实验,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不准做与实验无关的事,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4、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积极思考分析实验结果,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5、要爱护仪器设备,爱惜药品、材料。节约用水用电。学生中实验中因犯操作规程而损坏仪器均应赔偿。

6、废液、废纸、火柴梗以及玻璃碎片等物应倒入废液缸及垃圾桶内,不得随便乱扔、乱倒、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实验完毕,应时清洗器具,整理好仪器药品,向实验教师点交清楚。搞好室内清洁卫生,关好水源、电源,养成良好地习惯。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模板 篇五

一、执行考勤制度是建立学校良好秩序的必要措施,通过考勤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二、学生必须积极参加教育计划的一切学习活动,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学生早读、上课、晚自习、实验、实习、升旗、课间操及学校规定的一切集体活动都实行考勤,因故不能参加者必须请假,凡未请假或超过请假者均以旷课论处,由各班按管理条例进行处理,具体执罚。

三、因病或特殊事情不能参加学习及活动者,必须事前填好请假单,办理请假手续。病假需要医生证明,请假一天以内由班主任批准,一天以上三天以内由年级主任批准,三天以上报政教处请主管校长批准。

四、放假回家应按规定时间离校和返校,无故提前离校或不按时回校者,作旷课论处。放假没有按时返校者,又没有家长的电话请假,班主任在当天晚上要与家长取得联系,核实学生的真正去向,按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五、学生请假必须凭家长签名的请假条,或电话请假。班主任将学生及家长签名的请假条统一收藏保管,然后要求学生填写政教处下发的请假条,班主任签名同意后,门卫才给予放行。

六、自习、上课的考勤由当节任课老师负责,各年级部自行制定学生考勤登记表,任课老师按学生到岗情况在登记表上填写:“全到”或“缺几人”,并签名,若有缺勤的,课后务必通知班主任,同时值日班干应在班务日志计载具体情况。其它情况考勤由值日班干负责。

七、发现无故旷课的学生由班长及时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通报家长,同时报告年级部主任,并调查了解学生去向,情况严重者报告政教处或校长室。查实情况后,按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八、每天晚二班主任要检查班务日志,及时了解当天的考勤情况,对于未请假旷到的学生及时进行处理,查明原因,减少安全隐患,并告知家长。

九、每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须将学生全学期出勤情况抄入学生档案或成绩报告单并告知学生家长,且与评优相结合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模板 篇六

1、学生因病或因事不能参加考试的,需事先由本人向辅导员提出申请,并附有效证明,提交教务批准后方可做缓考处理。

2、学生考试迟到15分钟及以上者,不准参加该科目的考试,该生将参加该科目的补考。

3、凡擅自不参加课程考试的学生,该课程一律作旷考处理,成绩以0分记录,不予补考。

4、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单门课程缺课(包括旷课和因病假、事假造成的缺课)超过课程总课时1/3及以上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试,学生应参加补考,且成绩上限以50分记;单门课程缺课(包括旷课和因病假、事假造成的缺课)超过课程总课时1/2及以上者,该课程应重修。

5、国际预科阶段期末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补考,无故不参加补考,作为考试不合格处理。

6、国际预科学年学分未达标者及升学考未合格者,将不能升入专业课一年级学习。

7、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期间,若有补考后仍不合格的课程,学生须在毕业前重修该门课程。

8、学生在专业课学习阶段,经过补考,一学年累计取得的学分数低于该学年应修学分总数60%的学生,作留级处理,学生将重新学习上学年的课程,已通过的课程可申请免修。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篇七

为了更好地争取家长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发挥学校、家庭的整体教育功能,特制定建设小学教师与家长联系制度:

一、班主任每学年对任教学生要普遍交谈一次以上。家访时要以表扬、鼓励学生为主,同时向家长客观地通报、分析学生在校情况,和家长一起共同商讨教育的方法与措施。每次家访或谈话要有记录,以备检查。

二、学校设立《学校与家庭联系本》。走读班学生每天要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其它要求登记好,回家请家长检查签名,住宿班学生每周要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其它要求登记好,回家请家长检查签名。

三、对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后进学生,教师除利用“学校与家庭联系本”联系外,应视学生的表现情况,采取电话、面谈等多种形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学校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会或进行一次家长接待日。此外,各年级、各班可根据教师学生的需要举行部分家长座谈会。

五、各年级、各班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利用他们协调家长之间的关系,协调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并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篇八

为提高校本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执教”和“科研兴校”方针,全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加大校本教研工作力度,以校本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目的,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师生语言文字素养,把我校教研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使全体教师不断更新理念,开拓视野,转变方法,提高能力,确立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程价值观。

2、不断探索切实可行地校本教研工作途径、方式、方法。

3、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4、全力抓好已立项课题的研究,努力使立项课题出成果结题。

5、开展好新课程的研究活动,学习新思想,实践新理念,建设一支适应新课改的新型教师队伍。

6、抓好校本教研的各项管理工作及资料建档工作。

7、规范学校语言文字,总结并推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方法措施

1、为保证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机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后勤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全力抓好教研工作。

2、制定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

3、学校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公开课、研讨交流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总结、交流、提高活动。

4、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期活动计划,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形式不拘,做好课题的月汇报工作,要通过不断的反思来调整课题实施计划,提高研究的实效性。鼓励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及电化教育设备),并及时地做好活动的记录工作和资料的整理工作,以便资料的归档。

5、着力推进新课程的研究活动。课题组、教研组要做好课程的评价改革工作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工作,同时全面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工作。

6、严格考核,有效激励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篇九

一、校本教研规章制度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学习制度

1、全体教师要提高参训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每次培训要履行签到手续。

2、保证学习时间,按时参加培训,认真记笔记,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3、积极参与研讨活动,讲座时要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切实提高自身能力;

4、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突击,更不准弄虚作假;

5、实行阶段性考核制度,每学完一部分内容都要进行阶段验收,对该阶段验收成绩不合格者,需继续学习,重新考核,直至合格为止。

6、端正学风和考风,自觉维护教师形象;

7、校本培训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三、教研考勤制度

1、教研不许迟到或者早退,迟到或早退按上班迟到早退处理。

2、要按要求签到,不许让他人代替签到。

3、有正当理由而请假者,要把本次学习内容自己找时间补上。

四、教研质量考评制度

(一)优秀教育案例评析制度

1、选取优秀教育论文、案例编辑成册。

2、学校范围内评析。

3、全员参与,共同评析。

4、评出等级,予以奖励。

(二)校本教研奖励制度

1、物资奖励

发表文章:市级奖励200元、省级300元、国家级500元。

2、量化考核奖励

发表文章:校级2分、县级3分、市级5分、省级7分、国家级8分。

(三)优秀课改成果展示制度

1、学校定期举办优秀课改成果展示、交流、汇报活动。

2、每学年将教师撰写的优秀教学论文、案例、教学反思、教学精彩片段进行交流、形成资源共享,并把论文、案例编辑成册。

3、对各学科的优秀课,学校将向上级教研部门推荐。

小学班级管理细则 篇十

一、校本教研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推进新课程实验。

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负总责,分管校长直接抓,科研、教务部门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工作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

2、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导向,深化培训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工作水平,以培训增后劲,用教研促发展。

3、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本学科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不断探究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

4、了解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最新成果,能独立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在当地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

5、通过学习、借鉴、引进、交流,进一步深化语文“自能学习”、数学“问题自主解决”课题实验,不断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6、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7、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8、探索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技术,形成以校为本的教研与培训的典型案例。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骨干教师献课、优质课竞赛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教师结合课改发展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己制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教师与同伴的对话。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以教师或教学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内容,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维、新思想、新方法。

3、专业引领。教师与专家的对话。一方面聘请校内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直接解决教师们思想和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引进先进教育思想,借此将教改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24dmz9.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