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论语名句精彩多篇

论语名句精彩多篇

论语名句精彩多篇

论语名言警句 篇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5、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论语名句填空集锦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24、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25、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6、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2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2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32、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论语》经典名句 篇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4.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定下来。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工具准备好。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但一个普通人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8.言必信,行必果。

讲话诚实,做事果敢。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统治者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切勿强加给别人。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又好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真正高尚的人重视的是正义感,坚持自己的处世原则,而卑贱的人仅仅狭隘地从自身利益出发。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

14.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1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他人工作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传授我的知识,自己是否熟悉了?

16.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吗?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而改正缺点。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2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犹如流水一般,不论昼夜,时刻流逝。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冬天来临的时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单纯追求速度就无法达到目的,只顾小利,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25.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26.道不同,不相为谋。

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无法共事。

27.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习礼仪,就不能够在人群中立足。

2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2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3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性情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我们要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

3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

3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当初我对于别人,是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别人,是听到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34.有教无类。

不管贵贱贤愚,哪一类人都给予教育。

3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用自己正确的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36.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行仁义之事的时候,即使是老师也不用谦让。

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38.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不可以不刚强坚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路程遥远。

4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4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往,要守信用。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经典名句 篇三

1、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3、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4、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7、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8、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9、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0、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1、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2、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3、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14、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5、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6、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7、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8、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9、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0、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21、佛Z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22、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4、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25、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6、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27、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28、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29、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30、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31、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3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33、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3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5、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36、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7、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8、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5z15z8.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