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第1篇: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4、培养学生的分析、感悟能力。

5、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张图片,你们想看吗?

2、看了左边这张图片,你的心情怎样?看了右边这张图片,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3、右边这幅图中的沙尘暴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我们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大家知道警惕是什么意思吗?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就是提放、小心大自然的报复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什么?(另一方面,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2、哪个自然段的内容说明了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一道理?(2)

3、哪个自然段的内容说明了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这一道理?(3、4)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个现象看出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1)理解食物链、生态平衡。

(2)为什么说这种平衡是微妙的?

(3)为了说明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一道理,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的方法有什么好处?(信服)

(4)你还能举出有关食物链、生态平衡的例子吗?

5、默读第4、5自然段,想一想,哪些事例说明了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这一道理?

(1)捕捉护林益鸟,就会破坏树木生长。问:破坏树木生长的后果是什么?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是谁造成的?

(2)捕捉黄鼠狼,老鼠成灾。问老鼠成灾的后果是什么?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是谁造成的?

(3)人们砍去森林,破坏草原,导致黑色风暴。

狂风为什么会刮起黄沙和尘土?土地被暴晒的结果会怎样?(松散)

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是谁造成的?

(4)、第3、4自然段是用什么写法来说明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这一道理的?

(5)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读第4自然段?(沉重)

6、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写了一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是什么?(鸟类减少)

你知道鸟类为什么会减少吗?(树木资源遭到破坏)

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这里的环境是怎样的环境呢?破坏这一环境的是谁?

7、你还知道哪些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而导致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事情?

8、怎样才能防止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呢?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怎样才能防止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呢?

善待大自然,我们该怎么做?

9、这节课我们还学到了一种什么方法是什么?

你会用举例子的写法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吗?

电脑的用处可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有很多好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篇: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这篇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范文写得很出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能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处罚”的道理。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教学准备:

有关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课件;大自然美景的课件;有关1934年美国黑色风暴的纪录片和有关近几年沙尘暴的纪录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仅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自然。(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2、看完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1)我们的国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

(2)这么美的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3、揭示课题。

大自然不但让人尽情享受着美丽的景色,它还无私的奉献着它的全部资源,养育着全世界几十亿的人口。可人类却用自私和贪婪回报大自然的慷慨,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二、自由读文,边读边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2、再读课文 提出问题。

预设:(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

(2)大自然会怎样报复我们?

(3)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教师梳理问题并板书。(板书3个问题)

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交流你理解了哪些问题。

三、合作交流,共议主题。

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

预设:⑴因为我们破坏了大自然。

所以用书上的话说,就是“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板书)

2、让我们齐读文章第一段。(生读)

(1)第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句子:“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重点理解“环境”一词。

(3)人类对树木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鸟类的生存,因它们之间 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处罚。(教师指板书)

3、再看黑板上的这句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1)什么是生态平衡?

(2)破坏生态平衡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4、找出有关于生态平衡的部分读一读,可借助书上图示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5、为了让同学们能更直观的了解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录像。(放有关于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录像)

6、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板书食物链和生态平衡)

小结: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人类以及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他们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大家只有都严格遵守自然规律,才能相安无事的生存。而一但有一方破坏了这个生存规则,那么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7、本文作者就列举了一些事例来说明“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自由读3~5自然段,看看作者都列举了哪些事例。

预设:(1)如果人类捕捉护林益鸟,就会破坏树林的生长。

(2)如果人类长期捕杀黄鼠狼,就会造成鼠害成灾。

(3)1934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草原而遭受了黑色风暴的袭击。

四、拓展升华,重视环保。

1、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由于人类破坏生态平衡而造成的自然灾害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把自己收集到的这方面资料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 预设:沙尘暴、酸雨、虫灾??

同学们,听到这些,我们的心都为之颤抖。无论是谁破坏了生态平衡,都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段录像。(放录像)

2、看完这段片子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1)我们不但要保护好自然界中的动物,还要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滥砍滥伐。

(3)我们要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那就是,我们要善待大自然,就要像对待我们的亲人朋友那样去关心它,爱护它,保护它,敬畏它,让我们来齐读最后一段。

总结:同学们,面对大自然对人类无情的报复,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让警钟长鸣!

扩展资料

什么是酸雨?简单地说,酸雨就是酸性的雨。煤含杂质硫,约百分之一,在燃烧中将排放酸性气体它们在高空中为雨雪冲刷,溶解,雨成为了酸雨,

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如一九八一年

七、八月间四川省内近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相继发生两次暴雨,造成特大的洪灾,人畜伤亡较大,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亿元以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水土流失惊人,每年有50亿吨土壤流失,有600万亩的肥沃土壤被冲泻入海,每年水库的泥沙淤积总量达1600万立方米。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滥垦、滥伐和滥牧,植被遭到破坏,加剧了大面积土地的沙化。

60年代开始,核能开发带来了放射性污染,人工合成有机农药的广泛使用带来全球水域的农药污染,化石能源消耗量的激增,不仅出现了SO2在空气中二次污染形成的酸雨,而且使空气中CO2的含量大大增加,产生了温室效应,这将引起世界性气候的大变化。

1999年,4月3日至4日,呼和浩特地区接连两天发生持续大风及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发生时,遮天蔽日,能见度极低,空气中充满了微细的沙粒。这次沙尘暴的范围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一直到东部的通辽市南部,瞬时风力为每秒16米。伊克昭盟达拉特旗风力最高达到10级。

前苏联自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沿岸和高加索的部分地区,盲目大量开垦荒地,到1963年的10年中垦荒面积6000万公顷。由于耕作制度混乱,又缺乏防护林带,加之气候干旱,造成新垦荒地风蚀严重。每年春季疏松的表土被大风刮起,形成沙尘暴。1960年3月和4月的沙尘暴席卷了俄罗斯南部平原广大地区,使垦荒地区春季作物受灾面积达400万公顷以上。1963年的沙尘暴比1960年更为严重,在哈萨克被开垦的土地上,受灾面积达2000万公顷。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些地区,由于对森林的极度砍伐,更加速了沙尘暴的发生

二氧化碳增多形成温室效应:工厂及交通运输、家庭大量燃烧化工燃料,再加上滥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全球海平面升高,危及部分岛屿和大洲沿海低地的安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75x29.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