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集结号》影评多篇

《集结号》影评多篇

《集结号》影评多篇

集结号观后感 篇一

“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听不见号声,你就是打剩的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接着打下去!”

“是!”

团长的命令,连长的回答,构成《集结号》整个故事的核心。1948年,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拖上个临时指导员共47人坚守汶河南岸旧窑厂,这是一个营的军力也只能抵挡四个小时的险要之地。

47条年轻的生命,有日夜盼望回去的家,有朝思慕想的亲人,47个鲜明的个性,触碰着心灵最深处的感动。几个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示着最真实的人性。

九连连长谷子地,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冷静而不失人情味,把每一个战士放在心里,胜于亲兄弟。在汶河南岸眼看着自己的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倒下,集结号又迟迟未响的疼痛与焦虑;当有人提出集结号已经吹响自己又真的没有听到,选择留守阵地时的坚忍;被误会是______俘虏时的忿忿;抗美援朝战场上面对地雷,怀想死去兄弟时的愧疚,渴望救赎的煎熬;一直坚持寻找已经改编了的独二师的坚持;在烈士陵园里得知集结号根本没有为九连吹响过时的愤怒;在旧窑厂誓死要将死去弟兄们的残骸挖出以证明他们坚持奋战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不是无名失踪者时的疯狂;迟来的追认烈士通知到来是的激动……

还有姜茂财,九连的阻击手,用身体支撑住了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坦克;还有吕宽沟,为谷子地找一块能走的手表,让他能知道时间而牺牲;还有黑子……

一个一个不仅仅高声呐喊口号的真英雄,每一个都是有着最淳朴原始的爱国情感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战士形象。残骸找到了,1948年到1958年,整整迟到了十年的证明,烈士的称号,他们不再是无名失踪者,也没有人能抹黑他们的功绩!

向谷子地、焦大棚这样长眠于地下的无名英雄致敬!

向所有默默无闻的英雄和烈士们致敬,这也是《集结号》最质朴最动人的声音。

《集结号》影评 篇二

枪声、炮声、哭号哀叫声不绝于耳。冯小刚先声夺人。断壁、破窑、敌我双方的驱体血肉横飞。谷子地震撼出场。这是一次听觉的冲击,这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整部电影悲壮而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说其悲壮并不是指其展现了战争对人的摧残、英雄的末路,也并不意指它借鉴了《拯救大兵雷恩》的宏大场面。我觉得更多的是看完整部电影给人的一种整体感受。那就是悲壮,一种令人震撼的悲壮。也许你要说它并没有逾越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战场真实,也没有达到韩国影片《太极旗飘扬》的高度,或许还有《兄弟连》的影子。但你无法否认那个卑微的老兵谷子地给予你灵魂的震颤。因为他折射着真实的人性光辉。

冯小刚以电影的手段为我们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上面的命令是让一个连队的战士坚守4小时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结果等了12个小时集结号也没有吹响过。结果是连长谷子地所带领的47个战士最终全部阵亡。从此谷子地开始了寻找真相的过程,当他找到吹集结号的号手时终于得知:集结号的确没有吹响,团长明知是要让这一个连的战士去送死,最终他选择了与自己交情最好的谷子地。谷子地这才明白,排长焦大鹏临死前的那句话其实是存有私心,是想给整个连队留

下几个“活种”。进入和平年代后,这47名战士被定为“失踪”,谷子地的后半生就在寻找47具遗骸、为追加他们“烈士”的称号而不停地奔走着??

故事终归是故事,无论它多么感人。当我们跳出故事冷静的思考时,不难发现:每个人灵魂深处的血性都彰显着人性的至真至善。当听说集结号已经吹响,谷子地向战友求证时那充满期望的眼神,让人久久难忘。一方面他坚守着一个战士的信念和责任,而另一方面他又期待着集结号——那生命的希望之音奏响。人性中固有的矛盾,在战争这个特殊环境下展示得一览无余,这使得人物真实而又富于表现力,传达出了导演对生命价值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思考。毫无疑问,从深层次上讲,是这一点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当然,内容的无可挑剔不等于影片的完美无瑕。在结构和手法上,有人说前半部分的武戏过于紧张,紧张得令人透不过气来,后半部分的文戏过于拖沓、煽情,拖沓得让人无可奈何,煽情煽得过于直白;也有人说整部电影只靠几个回闪镜头来结构过渡显得有些生硬;更有人认为编导很无知,因为当中根本就没有集结号等等问题,不一而足。可是瑕不掩瑜,我们没法否认武戏打得精彩,高潮迭起,文戏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我们不得不肯定影片中细节的伏笔铺垫得恰如其分,前后的照应相得益彰;同时我们也不会为到底有没有集结号而置编导于死地。因为事实是看过之后我们被感动了,我们被震撼了,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影片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战争的真实——我

们不愿意听到的“救命”,受伤的战士喊了;我们不愿意看到正面人物的死亡,结果指导员却被毫不留情的炸成两截。它没有像以往我们看过的国产战争题材的影片那样——正面人物在战场上都是无所畏惧,哪怕伤之将死,也一定会保持一个光辉的形象。然而,战争就是战争。死的不总是敌人,这是常识。又有哪一次战争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生活的真实,他不悖于艺术的真实。曾几何时,我们强调了艺术的感染力,却脱离了生活的真实。以枪杀俘虏来发泄失去战友的悲愤,这不符合我们已有的战争片的规律,但这或许就是战争的真实。所以,当冯小刚以他的方式来解读战争时,的确令我们耳目一新。这也许就是令我们产生共鸣的又一原因吧。

当然,令我们潸然泪下的最外在的应是影片中谷子地穷其后半生的为弟兄们的正名——它不仅仅是为了让家属多得几百斤粮食。他要为他的早已被置之死地的弟兄们正名,这不单单是对自己的救赎,使自己不再背负良心的十字架。更重要的是他的那种一定要找到死去的战友们的执着,他的那种一定要追封他们为烈士的偏拗,从始至终都闪现着人性的美好,也是对死去战友们最好的告慰。

纵观全片,战争之处,精彩连连;和平www.之时,泪点无限。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惨烈的战争之中折射的人性光辉。

《集结号》影评 篇三

战争是残酷的。

它真正残酷的地方不在于有多危险,会死多少人,而是在于即使你死了,也没有人会记得你是谁,你为何而死,甚至没人知道你曾经活过。

有句话说人这一辈子要死三次:在生物学上死亡,在社会里消失,在他人记忆中消亡。

而在战争中死去几乎就是立刻死了个干净,死的如同路边不知名的小虫,就好像,你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在国家利益面前,人命就像尘土一样卑微。

我相信谷子地心里一定是为他这帮兄弟自豪的,他有多自豪,知道真相后就有多愤怒。他们为之牺牲的,反过来背叛了他们。他们不是赵一曼瞿秋白那样愿为信念而死的斗士,而是会恐惧会流泪的普通人而已。

他不是无法接受死亡,我相信就算他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死战到底”,这样的硬汉也只会咬着牙说一句“不就是个死吗,怂个球”。他无法接受的,只是他们这些人洒尽了鲜血,却根本没有人在乎,没有人记得。牺牲了的团长还有块碑供人凭吊,他的弟兄们却被埋在荒郊野地,头盔被人当尿壶。一条人命甚至不能为家人多换一斤粮食。

如果世界抛弃了你,你还愿为它牺牲吗?若你注定会被遗忘,你又会怎样度过余生?

久远前的动植物死亡后,沉积千万年,就会变成煤,在漫长的岁月之中面目全非。我们只是享受它们带来的好处而已,至于它们原本是什么,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

所以我想,谷子地在煤堆上,大约是什么都挖不出来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99ywgv.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