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灵感范文网 >

实用文 >实用文精选 >

新版侧重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多篇)

新版侧重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多篇)

新版侧重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多篇)

侧重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篇一

网络经济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论文

摘要:网络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掌握网络经济内涵与本质,深化对网络经济的研究和认识,加强对网络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已成为客观必要。本文认为陕西省高校《网络经济》课程设置上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教学模式和内容有待优化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为完善陕西高校《网络经济》课程教学、推动陕西本省整体网络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陕西省高校;网络经济课程;教学

一、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经济随之兴起,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经济学应运而生,国内高校也纷纷开设了《网络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与交叉性课程,《网络经济学》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网络经济的理解与把握,而且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电子商务分析、运作、管理等实践工作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和“互联网+”等概念的网络经济规模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发展引擎。此外,在新一轮的高等院校改革中,教育部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这些都对高校网络经济学的教育与网络经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高校的师资配备与教授方法。因此,高校必须增强网络经济课程教育的步伐,加快培养适应当下经济增长的网络经济人才。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高校网络经济课程教学现状的研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举措。

二、陕西省网络经济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足

陕西省教育主管部门对《网络经济》课程的重视程度较低,几乎没有高校将其作为经济学下独立的一级学科,这导致高校不能开设网络经济学专业,只能将《网络经济》课程作为其他专业的辅助课程,以此来培养与网络经济学相关的专业人才。这种设置进一步导致了陕西省高校中网络经济学学术带头人较少,从事《网络经济》课程教学的多为其他专业毕业的博士,网络经济学教学队伍相对落后,客观上导致了陕西省《网络经济》课程教学效果一般。

2、教学模式和内容有待优化

目前陕西省很多高校《网络经济》课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说教”特点明显。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只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参与。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参与与积极思考,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网络经济学中涉及的先进技术和成功案例往往为英文版教材。然而,到目前为止陕西省采用网络经济双语教学的高校寥寥无几。

3、课件设计和应用质量不高

多媒体课件是《网络经济》授课的辅助手段,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陕西省高校的《网络经济》课程教学中,虽然已经大规模地采用了多媒体手段,但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反应却比较冷漠。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网络经济》教学课件设计落后,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PPT的初级阶段,甚至有些课件设计画面凌乱,为了容下更多文字而缩小字号导致重点内容不够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件的质量以及课件的效果。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对课件的使用比较机械,那些非自行设计而是使用别人课件的教师不能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课件,结果教学效果不佳。

4、实验教学效果不佳

陕西省高校尚未专门建立《网络经济》课程实验室,主要利用电子商务等专业的研究和实习基地进行科研和实践活动,这使学生在实验中难以真正的体验以网络经济学为中心的运作和决策模式,不利于《网络经济》课程的学习。此外,部分高校虽然耗资建立了实验基地,但是没能完全地利用实验设备,降低了网络经济学教学的效果。部分高校没能与企业建立关于《网络经济》课程共同培养的战略合作项目,这使得高校培养的网络经济人才缺乏实践性。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在陕西省高校《网络经济》课程教学过程中,考核一般采用期末考试为主、考勤为辅的方式。老师通过闭卷考试来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成绩,并结合考勤平时成绩来确认期末最终成绩。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及时、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合理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模式。

三、提升《网络经济》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教育主管部门服务水平与重视程度

在中国步入经济新常态之际,正进行一场宏大的全方位改革,这场改革需要大量的网络经济专业人才。面对这种状况,教育主管部门不但需要着手扩大设立网络经济学专业的高校的数量,增加网络经济学专业招生规模,还需批准综合类的高校和财经类的高校的网络经济学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点。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高校网络经济课程的资金投入,促进高校的网络经济课程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对于陕西省财经类、综合类高校应积极申请网络经济学学士点,硕士点和博士点及博士点流动站,提高对网络经济学各层次、各领域、各地域人才的`培养。此外,陕西省高校应引进国外知名大学网络经济学专业硕士和博士人才,提升高校自身的师资力量。第三,设立《网络经济》课程教学研发团队,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研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并建立案例库。第四,高校要培养自己的网络经济学专业方向学术带头人,提升网络经济学专业方向学术带头人对该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的指导,提高高校网络经济学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提升高校网络经济学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

任课教师可以结合网络经济学的理论教学模块,强化案例教学,将网络经济学理论与实际案例、探讨分析与查阅资料有机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网络经济》授课教师还要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世界,调整网络经济学课程内容以紧跟当下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英语能力,通过阅读英文文献来了解世界的先进技术与案例,通过国际网络经济典型案例分析来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3、提升网络经济课件设计与应用质量

首先要转变对《网络经济》课件应用的认识问题。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网络经济》课程授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课堂教学气氛,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内容搬到课件里。其次,对《网络经济》课程教学课件要有设计与计划。根据每个高校不同的课程设置情况,对当前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手段情况进行整体统计,按照类别把实际使用课件上课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并明确课件的出处,以及利用课件上课教师的年龄结构。在此基础上,应对课件设计和应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第三,建立优秀教学课件的评选和奖励机制。对在实践教学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网路经济》课件的设计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并且不限于精神鼓励还可包括物质奖励。第四,建立高校间《网络经济》教学课件互通交流通道。对在实践中表现出较好教学效果的课件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通过设立校际甚至全国范围的《网络经济》课程课件互通交流平台,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及时、大范围的共享,从而有利于将《网络经济》课件成果转化为教学中的“生产力”,以最大程度上及时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4、加大实验室投入,与企业共同培养网络经济人才

陕西省高校应进一步加大研究基地的建设,增进研究基地的实用性,提高研究基地对学生网络经济学学习的效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网络经济学。在加大实验基地的投入的同时,陕西省高校还应增强对网络经济学实验基地的利用程度,与企业签订共同培养网络经济人才的战略合作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实物处理能力。

5、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网络经济》课程的考核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考核。其中,理论知识的考核一般放在期末,主要是通过期末成绩来衡量,而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考核应放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主要通过平时成绩来衡量。理论知识的考核依旧可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而实践能力的考核可根据具体的考核项目而定。比如要考核学生的实验时,就将实验成绩作为评判实践能力的主要标准。综合能力的评判需要注意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结合起来。比如,可通过设置专题讨论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时教师先提前布置讨论题目或范围,学生根据需要自由组合成3-5人的讨论组,根据讨论题目搜集材料并进行现场讨论。然后教师根据讨论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与最终提交的讨论材料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打分,以此作为讨论组成员在综合能力中的最终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田夫,万仪。关于网络经济的研究综述[J].(02):76-78

[2]杨栋,郑亚琴。初探《网络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内江科技。(11):73

[3]张宇婷,郑亚琴。《网络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73-76

[4]杨瑞龙,朱春燕。网络经济学的发展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09):19-23

侧重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篇二

探索地域文化课程论文

摘要: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课程建设涵盖自然和人文,纵贯过去至未来。江苏省昆山中学在“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中,注重顶层设计,强调多元融合,突出教学改革,着力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科学化、制度化实施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助推了教师的自觉、持续发展,实现了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凸显出基地的辐射、服务功能。

关键词:江南水乡;课程基地;学校发展

9月,江苏省昆山中学开始承建江苏省普通高中“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12月,基地在由省教育厅组织的专项视导中获得“优秀”等次;之后,学校以更高的标准定位,全方位、深层次、持续性地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和实施。

一、诠释:江南水乡文化是特色鲜明的先进地域文化

本课程基地名称中的“江南”指狭义的江南,即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平原地带,它们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江南水乡文化是当地人创造、积累的地方性知识、意义系统和生存智慧,包括水乡人的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江南的传统建筑、风俗、文艺、物产、方言、历史、名士,等等。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江南水网如织,江南水乡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水的滋润和哺育,发端于此的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衍化出来的稻作文化莫不如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水体轻灵、清澈、宁静、内敛,多碧水微澜,少汹涌澎湃,孕育于这种特殊形态的江南水乡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水文化”有相同之处,却又独具一格。

(一)水之韵――柔美

“吴门青山外,渺渺湖荡波。”江南“水之韵”柔和、灵秀,塑造出江南水乡文化的优雅、柔美、温婉等。江南园林曲径通幽,水乡古镇河街相邻,传统建筑粉墙黛瓦,江南丝竹别有韵味,以及不时传来的吴侬细语,时常可见的片帆轻橹,无不如诗如画,透溢出秀美、细腻和灵气,给人以审美享受和心灵润泽。这种“不染纷华、修美于内”的江南水韵既能给学生以表象之美,又能培养他们深层次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二)水之智――尚真

“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者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离娄下》)江南“水之智”循理、执着、自由,孕育出江南水乡文化的求真、进取、创新等精神。“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水总能因势而流、因时而变,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水“不舍昼夜”,奔流不息,“历险致远,卒成不毁”(《韩诗外传》),是一种百折不回、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执着和坚韧;水可方可圆、可大可小、可动可静、可曲可直,善于灵活变通,敢于另辟蹊径,具有自主探索和创新的高超智慧。正是这些融进江南水乡人血液中的优秀品质,使曾经的“荆蛮之地”自东晋时期中华政权定都金陵起,逐步取代了中原地区,成为富甲天下的“人间天堂”。这些优秀元素可以促进学生增长智慧,引领学生追求卓越。

(三)水之德――至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水之德”谦卑、利他、至纯,滋养出江南水乡文化的谦逊、奉献、包容等品质。水滋养万物却与世无争,且甘居卑下,具有奉献、谦逊的品格;水“主量必平,盈不求概”,且不分高低贵贱皆无私给予,具有公平、公正的精神;水纳万物,且“以出以入,以就鲜洁”,具有博爱、包容的胸襟。江南水乡文化是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包容、融合、奉献的理念早已全面融入了江南水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成为江南水乡始终人文荟萃、社会平和的重要力量,这些高尚的品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开放精神和至善德行。

二、缘起:以地域文化的课程化促进学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优秀地域文化是课程体系的应有内涵

203月,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风情多姿多彩、千差万别,深蕴其中的先进元素是中华文明积极、永恒的价值追求,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精神食粮,是中学课程体系应该包含的内容。江南水乡文化的优美意境、丰富内涵和先进指向无不具有珍贵的教育价值,课程基地的建设有助于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江南水乡文化的育人功能亟须强化

随着国际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江南水乡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中不断发展;但同时,小桥、流水、人家、天井、园林、老街等能寄托江南乡愁的优美意象和文化符号不断减少,调查发现,约40%的高中生对江南水乡文化一无所知,其余同学也只是略知一二,如能说少许方言、了解传统建筑的外观、听过昆曲等。鉴于此,学校试图通过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和重点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化、立体化开发和实施江南水乡文化课程,激励学生在主动“探索水乡文化的环境起源,探寻水乡文化的优秀特质,探究水乡文化的当代价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审美体验,领悟文化内涵、增长实践智慧。

(三)学校文化传承和特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昆山中学创办于1946年,所在地是江南水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发展地之一,受江南水乡环境浸染七十载,加上学校自身的追求和努力,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都深深烙上了江南水乡文化的印记。从外部形态看,老校区亭廊与绿树掩映,疏密有致,幽静清新;“江南水乡文化角”绿水环绕,以风格鲜明的门、窗、廊“隔景”或“障景”。从内在文化看,形成了以“传是”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传是,原为昆山先贤徐乾学的藏书楼名,表面字义为“传此(书)”,隐有“道统”之意。成为我校图书馆名后,“传是”的涵义得以扩展:一是“实事求是”,发展为“日知日行日成,求实求是求真”的昆中精神,强调循理、执着、进取、创新;二是“各是其是”,形成了“民主、多元、开明”的管理思路,突显包容、开放、自由,这些无不与江南水乡文化的特质相契合。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和发展的动力,建设“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是对办学特色的完善和彰显、学校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校“文化强校、特色立校”办学思路的体现。   (四)把握搬迁契机和整合原有基础的必然选择

20,昆山市政府规划用地300亩、投资7亿元易地重建昆山中学。我校牢牢抓住这一全面整合原有基础、提高办学品位、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绝好机会,绘制“建设江南水乡特色学校”的蓝图,提出“学校建在大水乡,校园建成小水乡”的思路,在校园环境、学校文化等方面全面融入江南水乡文化的优美意境和优秀特质。这一设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经费和政策方面,获得了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倾斜;在学术和研究方面,得到了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家范教授等专家和校友的无私帮助;在开发与实施方面,实现了与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过程互动、项目共建和成果共享,获得了周庄古镇等单位的鼎力相助。

三、举措:以资源建设与课程实施的相互促进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课程建设涵盖自然和人文,纵贯过去至未来,容易流于形式、失之片面。为使之得到全方位地落实,我们确立了相互促进的两大建设重点:一是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二是科学化、制度化实施校本课程。并将课程基地建设细分为10个具体项目,如建设水乡文化展览园区、打造水乡文化体验湖区、开发系列校本教材等等。努力为学生搭建互动学习的新平台、开启自主探索的新方向、开辟实践创新的新路径。

(一)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

1.开发多元资源,优化课程结构

领悟和传承地域文化需要直觉、灵感和想象力,离不开具体、形象、开放、互动的真实场景;但仅有外部环境的浸染,学生形成的认识可能是零星的、肤浅的、割裂的,这就要借助文本教材加以提升。为使课程基地建设的理念“落地生根”,我们开发了由物态环境和文本教材共同构成的多元、立体的课程资源,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江南园林的精美、古镇的精巧、昆曲的古韵、先贤的思想、民俗的纯朴,都纳入“走得进的场景、看得见的影像、听得清的录音、读得出的文本”之中。进而,既突破了单一的纸质课程的抽象性,又超越了单纯的直观环境的浅表化。

2.构建物态文化,活化课程载体

一是主题化打造“水韵校园”。在新校区,我校全方位打造洋溢着江南水乡韵味的特色校园,高标准建设承载着水乡文化内涵的展览园区和体验湖区。展览园内叠山理水、修竹倚墙、情景交融,是典型的苏州园林建筑;体验湖区轻波荡漾、绿树婆娑、小桥卧波,是传统的江南水乡风貌;室内和连廊则以“江南文明为主线、现代科技为手段”,再现江南水乡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加上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微型河湖、瀑布和物化的文化符号,营建出无处不在的水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丰富体验、形成感悟、滋养精神、完善人格。

二是多渠道开辟实践基地。以凝聚着江南水乡人文精华的周庄、锦溪、千灯等古镇作为校外教学和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体验和探索空间,引导他们置身于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文化意境中,自由探寻前人留下的生活痕迹,真切感受历史沉淀的文化气息,在潜移默化中体悟文化之真、之美、之善,使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素养的培育真正走出课堂和校园、走进社会和生活。

三是多样化搭建互动平台。物态环境的建设还特别注重互动性和人的可融入性。既突出人机互动,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获取信息、交互评价、展示成果;又重视操作互动,让学生在校园中就有动手制作、动口说唱的机会,进而建成了多种多样的学习、交流和实践互动平台。例如:在展览园区、专题网站、探究教室设立校本课程学习和资源查阅系统,在体验湖区和体验教室建成昆曲试唱、传统手艺学习等体验系统,在专题网站、探究教室提供相关的网站链接和文化书籍,预留学生的书画、摄影、微电影等作品展示空间,等等。

3.创编校本教材,彰显课程合力

由我校教师、本领域专家和当地文化研究人员组成编写团队,充分挖掘江南水乡文化的广义内涵、传统符号和现代元素,从中选取对学生素质提升最具促进作用的内容,经过“确定主题―分解目标―收集资料―编写初稿―实施评价―修订完善”,历时2年多编成了《江南古建筑》《水乡昆曲韵》《昆山水文化》等9本校本教材。每本教材都方向明确、内容精练,既照顾了江南水乡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又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和学校分学期实施。

教材编写遵循了目标性、科学性、主体性、学科性、基础性、趣味性、创新性、开放性、典型性等原则。以学科性为例,编写团队特别强调本土文化与国家课程的有机融合,力求用学科知识解读水乡文化,以水乡文化丰富学科教学。如:《江南古建筑》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美术、技术等学科内容,其中,“江南水乡为什么多濒水而居、临河成街、因河设城?为什么普遍存在天井式民居?”等问题直指生活中的地理,能引导学生领悟前人的生活和生存智慧,形成“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科学化、制度化实施校本课程

1.科学化建构教学模型

课程资源提供了学习的外部条件,并不足以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精神的转变,这就需要通过科学实施来引导学生开展理性探索,而建构科学的教学模型是有效实施的关键。我校根据地域文化课程的特点,通过反复实践、提炼和完善,创构出“水韵体验式”教学模型(如下图)。

其一,以“水韵”为基。水韵,指江南水乡文化的特有意韵,蕴含着优雅、执着、创新、包容等优秀特质,它们既是课程的育人目标,也揭示了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如水般的文化浸润中实现心灵悟道,获得自主发展。

其二,以“体验”为径。以“创设情境,激发体验―对话交流,拓展体验―合作探究,概括体验―评价反思,内化体验―应用试验,升华体验”为基本学习流程,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非线性流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体验、多向交流、理性探索和实践(模拟)运用等活动,最终达成对本土文化的“体验―悦纳―反思―践行―内化―传承―创新”的课程目标。   2.制度化推进课程实施

制订学生自主选课制度、课程教学和研究制度、教学效益评价制度、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度等,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促进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例如:形成了“三定一动”型“走班式”教学实施制度和操作方式,即“教师定”(组建了包括2位正高级教师在内的授课团队)、“时间定”(每周三下午上课)、“地点定”(教师授课的教室固定)、“学生动”(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课)。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权,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又使课程实施规范而不失灵活性。

3.多样化拓展实践路径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学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仅有课堂教学还不能使学生深刻领悟抽象的文化内涵,更无法使他们提高实践能力。鉴于此,我校尝试以开放的方式办基地,经常将学生带进社会“大水乡”,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观察、感知和应用,实现水乡文化的活态传扬。

一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围绕“江南水乡文化”主题,先后开展了“昆曲回故乡”、“感受水乡周庄(锦溪、千灯、同里、西塘、f直)”、“文化昆山辩论赛”、“体验顾炎武思想”等大型实践活动,让学生亲临生动的、立体的、厚重的现场,在游学、操作、讨论等过程中形成顿悟、提升智慧;举办反映江南水乡文化的征文、摄影、书画、演艺、民间技艺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或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积累体悟、发展技能。

二是开展重点突出的探究活动。激励学生自愿组成相关的学生社团5个、研究性学习团队9个,支持他们经常开展田野调查、交流研讨等探究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又使课程基地在学生的参与下不断生成新的内容。例如:古镇是江南水乡传统文化的缩影和精华,“江南水乡古镇的合理利用”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本市的多个古镇为样本,开展实地调查和走访,查阅历史资料、专家观点和政府规划,并通过小组研讨、组际交流和反思融合,提出“保留古镇区、另建新镇区;保护和修复传统建筑;适度发展古镇生态旅游”等有价值的建议。通过这一探索过程,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古镇的文化价值,形成“保护文化根脉、关心居民生活”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成效:有效促进了学生、学校、教师的持续发展

(一)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以满足学生的个体成长需要为宗旨,以润泽学生的个体生命素养为核心,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探究、实践和基地建设的真正主体;以环境熏陶、课堂教学与实践研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立体化的课程系统,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文化、发现文化、享受文化、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逐步提高探索能力、厚积文化底蕴、增长实践智慧、养成高雅气质。例如:许多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基地的物态环境、校本教材和专题网站的建设,自主编印《水江南》、《江花》专刊和研究性学习成果集,社团活动成果(如书画、摄影等等)呈现于校园的多个场所,等等,都能反映他们的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获得了长足进步。

(二)助推了教师的自觉、持续发展

学校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宣传和激励,增强教师对课程基地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建立了广泛参与的教师建设团队,教师累计有152人次参与了校本教材的编写、校本课程的教学、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活动等,使一批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建构者和实践者;同时建立“江南水乡文化研究室”、名师工作室和课程教研组,有效构建了立体化的学习和研究体系。在此过程中,参与教师不仅拓宽了学养和情趣,还提升了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的责任感。例如:两位老师申报的“基于昆山水乡文化的特色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普通高中昆曲教学实践研究”分别成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和立项课题,张红俊、沈为慧等老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9篇,沈嘉华、洪敏等老师开设了江南水乡文化主题的国家、省、市级公开课7节,等等,都能体现参与教师在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获得的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近2年获评的2位正高级教师、1位特级教师和2位苏州市名教师都是课程基地的建设者和实施者。

(三)实现了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

通过课程基地暨“江南水乡特色学校”的建设,将江南水乡文化的优秀特质全面导入学校的环境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环境越发秀美、大气、灵动、和谐,极具江南水乡韵味;办学风格更加强调求是、开放、进取、创新,管理理念更为注重民主、透明、多元、包容。例如:全校范围内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改革、创造的活力,国际合作办学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教师素养在各尽所能、各取所长的主动发展过程不断提升,等等,都能体现江南水乡文化的综合影响及“传是”精神的大力弘扬。总体而言,课程基地建设使我校进一步明晰了发展愿景、优化了物态环境、推动了课程改革、丰富了文化内涵、突显了办学风格、提升了办学品位。

(四)发挥了基地的辐射、服务功能

课程基地要能辐射、影响、带动其他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地域文化课程还要能服务社会、造福家乡,目前,“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初步显现出辐射他校和服务社会的作用。例如:建设经验的视频介绍作为苏州市代表之一,上传江苏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校课程”栏目;江南水乡特色学校建设成效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典型,在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举办的“大夏论道课改与教研”全国中学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交流;江南水乡文化展览园区、体验湖区成为“昆山市民看昆山”的景点之一;邓解芳老师参与昆山市高新区“昆曲”网络课程建设,并为多个团体、社区开设讲座;师生志愿者团队和社团(如昆曲)义务为学校或社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研究性学习成果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等等。

五、体会:以关键工作为突破口提高基地建设的效益和层次

(一)注重顶层设计,拓展基地建设的高度与广度   课程基地建设涉及面广,是一项长效工作,学校要着眼长远,注重顶层设计,前瞻性地定位建设目标,最好能将其与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融为一体,做到“高标准定位、整体性规划,项目化推进、系统化实施”。

1.高标准定位、整体性规划

我校在易地重建之初,广泛邀请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分析学校的优势和传统,确立“建设江南水乡特色学校”的核心目标;在获得充足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后,从校园环境到精神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并关注每个细节,从外而内精心构建最具江南水乡韵味的新学校。例如:校内开辟专门的江南水乡文化区,并分别命名为“是园”、“容湖”;通过多方争取,将校外的城市干道命名为“传是路”;围绕江南水乡文化的特质和学校传统文化的精髓,系统设计校训、校风等精神文化层面的学校标识,等等。

2.项目化推进、系统化实施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设立“课程基地建设办公室”负责课程基地建设的具体事务,成立“江南水乡文化研究室”负责课程基地建设的学术研究和指导,以统筹安排、系统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工作;将建设工作细分为10个具体项目,并分解每个项目的建设目标、内容、重点和难点,明确建设时间,建立项目组组长负责制,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促进课程基地建设的有序、有效推进。

(二)强调多元融合,彰显课程基地的活力和张力

综合性课程是对学校课程的重构,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能促进学校走向特色发展之路。这类课程的建设贯穿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全面融合、优化配置学校的各种要素,才能彰显基地的活力和张力,提升学校发展的系统性。

在“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融合了多种理念、资源、要素、活动等。在建设目标上,突出地域先进文化与学校传统文化、发展特色的全面融合;在建设内容上,强调江南水乡文化与国家课程的双向渗透,江南水乡文化的原生态意蕴(传统价值)与现代化气息(当代价值)的有机融合,江南水乡文化核心要素与昆山本地经典元素的科学整合;在建设路径上,注重物态环境与文本教材、校园环境与周边资源、已有基础与新建项目、课堂教学与实践创新、直观体验与理性探究,以及学校、教师、学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的有机融合。

(三)突出教学变革,促进学生素养的内化与转化

教学方式的变革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程基地的建设效益,是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命题。地域文化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实践智慧的培养,而学生从课本、课堂中获得的认识和价值观常常会停留在概念、观念层面;因此,我校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为原则构建“水韵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此统领基地的各类教学和实践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创设具象化的学习情境和学生的亲身经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直观理解;强调合作探究和评价反思,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和概括能力;重视回归生活实践的模拟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明智考虑和合理抉择“行”的能力,等等。在这种“学以致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主动传承和弘扬家乡优秀文化的激情、能力与行动;还能通过客观理性地求真、身体力行地求善,将本土优秀文化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有血有肉的精神养分和实实在在的实践行为,为将来以文明、高雅的方式参与生产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自己的人生趋于至善。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既直指教育的根本意义,又能引导学生轻松提升学业成绩,目前已广泛影响到我校国家课程的教学活动。

“以优秀地域文化育人、兴校”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基地建设是一种有价值的挑战和创新,必然要经历漫长的探索、优化过程,我校将一如既往地扎实做好后续工作,力争让每位昆中学子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时,都能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去求知、去生活、去创造。

侧重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篇三

财务会计课程建设探索论文

一、教学指导思想

(一)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

会计人才培养必须贴近市场。从会计职业能力结构分析认为精财务、会核算、懂管理、有特色是今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基本趋势。财务会计学课程又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结合职业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唐山学院会计系财务会计学课程组重新设计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理论、技术与方法,增强职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个性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对学生课程拓展能力的培养,使课程的教学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尝试构建全方位教学过程

要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目标,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改革。为此,我们从08级会计学本科开始设计实施方法,从09级会计学本科开始部分尝试,从横向上,将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按教学环节划分为三大模块,即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答疑。从纵向上,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基于问题式的合班上课小组(班)讨论合作性教学模式。在每一模块中确定阶段性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媒体的混合和教学方法的混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二、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法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改革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课程组教师开展教育观念讨论,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单纯职业技能培养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观念,明确教育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应用性和创新性结合起来,以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职业生涯多变的复杂环境。因此,我们将教育观念的转变作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起点,并指导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改革课堂教学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课程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行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方法。以学生熟悉的上市公司为背景资料,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相互配合,使晦涩难懂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得以掌握,提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同时也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为配合唐山学院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课程率先推行了“合班理论授课、小组合作性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团体协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合班理论授课、小组合作性学习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在主讲教师的引导性授课的前提下,通过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的指导,将大量的基础学习和深入学习工作交给学生在课后完成,促使学生课下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撰写学习报告、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等工作,实现财务会计学课程创新学习的目的。

1.合班理论授课。课堂上进行“五讲”教学,即讲知识的。背景、讲重点、讲难点、讲热点、讲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与手段。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一方面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贯通、融合和相互渗透,以减少原来教学内容之间的重叠以及罗列现象。这不仅有利于减少教学时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寻找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课程的精华。另一方面,应用新的会计改革成果对某些经典内容加以创新处理,使之富有新意。在讲授方法上,采用“五讲教学法”。即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讲解,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讲重点,讲难点,讲热点问题,讲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手段,讲知识产生的背景。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实际上是对合班上课所获取知识的一个总结运用和必要补充的环节。小组讨论是将研讨内容事先布置下去,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撰写个人学习心得,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研讨,撰写发言报告。最后在小组讨论课上进行集中发言。指导教师对每一组的工作过程及结果均要进行点评及总结。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达到对所讲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的目的,使理论与实践得以有机结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增加财务会计案例研讨。通过组成研讨小组,选择不同的案例,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资料查阅、撰写读书笔记、小组讨论,记录过程,进而找出存在的问题、适用的会计准则,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见,形成小组分析报告,并进行课堂发言、回答老师与学生的提问。通过案例研讨,不仅锻炼学生的资料收集与文献阅读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财务会计实习与实验的长效机制。实践性教学是教学的重要方面,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是在坚持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作用,在理论指导基础上,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展开认识实习,课内案例研讨,综合模拟实验(包括手工和电算化实验)、毕业实习,形成了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相结合、仿真模拟与企业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1)认识实习。在学习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前一个学期期末,利用一周的时间,提前对学生进行财务会计课程的动员,并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聘请企业界人士为学生开设讲座,激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事业等单位去实地观摩、见习,增加学生对财务会计学课程内容的感性认识,在实习的过程中,完成以下任务:建立导师制。目的是:在学生以后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晦涩难懂的理论问题,这时学生可以通过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向指导教师求助,解决理论联系实际脱节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锻炼学生将课堂所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了解所在见习单位的会计机构、人员构成、岗位设置与流程。第三,见习结束后,学生提交实习或调查报告

(2)集中模拟实习。第三学期期末,利用二周时间进行集中模拟实习。通过此次实习,提高学生会计基本业务的处理能力。这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里进行的以一个企业一周期(一般选择12月份)的代表性会计资料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其相应的核算工具,模仿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仿真演练形式。开设综合模拟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根据财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会计实务操作的适应能力。因此,在设计综合模拟实习资料时,我们以多元化、集团化经营的企业为蓝本,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贸企业等不同行业的经济业务,让学生模拟建账、处理各种会计业务、登记各种账簿、成本核算、对账、结账、利润分配及年终决算、财务报告的编制整个财务核算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对企业的整个会计业务流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3)毕业实习。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亲身参与实务工作,将财务会计学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务中,通过实际操作,增加对实际工作的认识,并掌握基本技能,为日后从事实务工作奠定基础。通过上述一系列实践教学,增加了学生对财务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资料均来自于企业实务工作,与企业同步,在校期间受到良好的、严格的、科学的规范化训练,所以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发挥出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特色,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有很多学生甚至直接签约实习单位,这在社会上已经形成共识,连续几年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均为90%以上。

(四)为学生营造探究性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

为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研究,让学生与导师联系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当中。学生通过导师科学研究的熏陶,使学生逐渐地接触前沿理论,同时关注会计实务的运作情况,查阅参考资料,通过这些过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文字,持之以恒,不仅增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改进考核方法,注重过程考核和应用能力考评

学习成绩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为了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转变,我们对原有的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一是在考核方式上,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终考试成绩分别占60%和40%。二是在考核内容上,减少知识性试题的份量,增加案例分析等能力性试题的份量,侧重于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防止和杜绝了平时不认真学习,到期末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真正做到“弄懂、学活、会用”。

三、结语

通过以上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唐山学院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建设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被评为唐山学院的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等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部的目标———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J

参考资料:

[1]蒋卫东。导向式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30).

[2]张海水。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商业会计,,(01).

[3]李慧思。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商业会计,2014,(03).

侧重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篇四

工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作为当前世界产品设计界最具活力的新兴创新领域,信息产品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该类产品设计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让学生切实掌握相关产品设计的基础技术知识和创新方法,提升设计实践能力,本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方式和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工业设计;信息产品;教学改革

信息产品是当前世界产品设计界最具活力的创新领域,也是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等产品创新设计大国占领国际市场,引领全球人民生活方式转变的主要手段。苹果公司深入挖掘手机用户在操作方式上的潜在需求,通过引入触控技术来取代传统的按键技术而设计出的触屏智能手机,不仅为其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利益,也直接改变了人们的手机使用方式,乃至其生活方式。同样,GoogleGlasses的发布,则直接开启了可穿戴产品的研发热潮,而目前正在逐渐升温的“智能硬件”也是信息产品的代表性的发展领域。由此可见,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产品不仅是未来产品设计的研发热点,也成为当前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然而现有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多围绕传统的包豪斯教育体系展开,以艺术、设计和人文等内容为主,学生对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电机控制以及无线通讯等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偏低,在技术性课程学习上存在“重知识记忆而轻主动应用”、“强技术复制而弱主动创新”的问题。部分学生能够提出某些信息类产品的创新构思,但其设计大部分停留在概念设计和功能阐释阶段,而且还存在因缺少实践验证而导致的“假想设计”现象。为了让学生掌握一般信息产品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具备较强的产品实现能力,需要对该类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方式和课程资源设计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索和实践。

一、信息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产品设计课程在国内开展的时间较短,其主要授课内容大多围绕物联网、智能传感器和可穿戴计算现阶段热门技术展开,因此,其主讲教师则主要来自机械电子或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由于这些专业的教师通常缺乏工业设计专业背景,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组成以及学习认知规律不太了解,在之前的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课程内容独立性较强,授课知识点多而散乱

信息产品设计不仅要求学生有工业设计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具备一些工科背景的技术基础,例如程序开发、电子电路技术、机械设计和计算机控制方法等。在现有的传统工业设计教学理论体系中,上述教学内容相对缺乏,也没有有机地串联起来。而且,要在相对有限的授课课时中(通常为64课时),尽可能将源自不同课程的零散知识讲解清楚,不仅教学难度比较大,学生学习起来也相对吃力,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二)工科式课程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

由于程序设计、电路基础、控制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大部分设置在工科课程中,因此由上述内容组成的信息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组织方式和讲授方法也多延续传统工科课程的教学模式,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相对抽象的形式给出。例如,在讲解运动控制中电机驱动模块时,通常的教学方法是先简单阐述不同电机的驱动原理后,直接讲解基于PWM(脉宽调制)的驱动方法。然而长期处于艺术和设计专业教育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更习惯于从感性了解到理性掌握的学习认知过程,他们更熟悉并喜欢形象化的知识讲解。因此,这种传统的、以抽象理论为主的授课形式,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他们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应用。

(三)缺乏实践锻炼,学生对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较低

工业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应用型学科,非常强调贴近实际、贴近产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前沿的设计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设计实践能力。之前的信息产品设计以理论授课为主,课堂练习为辅,而且课堂实验也多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知识点而进行的专项练习。整体的教学环节中缺少一个可以整合多个知识点的、完整的设计实践练习,学生们虽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对技术的理解和整合应用能力较低。也正是因为缺少实例验证,不进行真实可用的产品原型设计,导致学生在其后的信息产品设计中存在较多的主观臆测现象。

(四)学生主动创新意识薄弱

课堂教学中,多关注学生对某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常以学生是否能够记忆或实现某一个具体功能要求为考核内容,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多数学生能够通过死记硬背和单任务训练而记忆较多的知识点,但缺乏“利用技术进行创新”这一工业设计学生所应具备的必要能力。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现有产品的“技术复制”上,以能够重现他人的产品功能为主,而创新设计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首先组建了由工业设计专业教师为主讲教师,兼以不同专业“技术教师”和来自设计第一线的“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授课团队。此外,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等多方面开展了教学改革探索,具体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梳理和组织

鉴于授课时间少,学生基础差的现状,教学团队从现有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信息产品设计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与国内外信息产品设计热点领域最为直接相关的“应用型知识”作为授课内容。一方面,弱化知识的理论背景及其数学基础,以“改理论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为主要内容;另一方面,确立以“信息的感知——计算处理——控制反馈”为主体的理论授课框架,强调信息产品设计过程中,多通道信息流的流动过程和控制,强调信息的多途径获取和多通道信息指令的控制实现,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讲授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创新设计方法。同时,针对现有信息产品的功能组成特征,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组织方式,将整个教学内容分解为信息产品系统组成、典型传感器原理与使用、无线通讯原理与基本技术、运动的感知与控制、交互模式与实现方法等教学模块。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Arduino”为硬件平台,作为信息采集、处理和指令发出的硬件核心;选择与Arduino无缝链接的“Processing”为软件平台,以便于通过完成具体的设计项目实践强化理论教学成果。图1给出了本教学内容的组成框架。

(二)从感性到理性教学方法

基于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认识习惯,有针对性地提出“从产品感性认识到基本理论分析”和“从理性知识学习到感性设计实践”这两个互逆的教学过程。并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分别使用“案例式教学法”和“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法”,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点。其中,“从产品的感性认识到基本理论分析”教学过程主要借助于经典的产品案例,通过对该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物理解剖以及不同部件的功能原理阐述等方法,让学生获得“什么技术可以完成什么功能”这一个感性认识。而“从理性知识学习到感性设计实践”这个教学过程主要采用动手实践法,通过课堂布置简单的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模仿设计到创新设计的两个递进式的训练过程,解决“什么样的产品功能需要什么技术和手段得以实现”问题。另外,“小组式”的深化讨论过程也有效地强化了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图2是本教学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图。以“超声波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教学模块为例,其教学过程可以简略设计如下:首先,引入典型产品案例。这里采用史蒂夫霍弗的Tacit(AHapticWristRangefinder)为例,如图3所示。通过与学生一起对产品功能进行解析,适当引出超声波传感器在判断物体位置、距离和密度等作用及其原理,并对其如何与Arduino的结合使用方法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通过具体产品而对技术产生感性认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采用“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法”,给出一个具体的创新设计项目,引导学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其他单元知识,设计并实施自己的设计思想。图4是学生利用超声波传感器设计出的“量尺手套”原型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既可以进行距离测量,也可在挥动手臂时,因手臂与四周障碍物体的不同距离而产生不同音节的连续乐音。

(三)采用“设计实践”考核模式

采用“实际设计实践”能力考核为课程考核方法,允许学生自由组建合作小组,根据其团队对设计主题的理解,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并要求学生利用功能性的实物模型来公开发表自己的设计方案。邀请不同专业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共同组成考核组,对学生作品的设计定位、功能创新、产业化前景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专业点评和解答。力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切实掌握基础的技术知识和制作能力,更试图引导学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并强化学生对理论学习及技术实践的兴趣和主动意识,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

(四)通过“项目实战”巩固和提升教学效果

强调“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强化教学。整合浙江工业大学现有的浙江省工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以及多个校企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资源。一方面,购置3D打印机、多种材料加工设备以及必要的电子元器件,建立“信息产品技术实践平台”。除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产品样机制作空间外,还由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和学生共同组成创客团队,积极参加创客大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另外一方面,根据企业的实际设计任务,明确学生设计实战任务选题,借以保证课程的理论教学和技术实践“接地气”。

三、结语

避免枯燥而单调的理论授课,采用案例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应用的能力。而面向当前国内外产品设计界的主要发展趋势,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交互类产品创新的基本设计思维和技术实现方法,也为学生的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设计实践的考核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思想,并有效地让将不同之前的机械设计、设计调研和编程基础的等原本相对割裂的课程知识充分串联起来。

侧重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篇五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本文探讨了课堂教学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依据移动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校外培训中心联合优化移动通信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借助校外培训中心较先进的实验设备深化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掌握程度,增加学生实际项目经验,从而提升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4G、5G移动通信;电子信息专业;移动网络规划;移动网络管理

【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JY170307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17-0026-01

前言

《移动通信》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课程主要讲述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移动通信系统(GSM,CDMA)的关键技术,包括移动通信中调制解调算法,移动通信信道传播特性和抗衰落技术,时分多址(TDMA)数字蜂窝网的组网原理等[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移动通信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2]。

一、课程内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移动通信教学需要介绍各种信号调制解调的算法,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移动信道的特征;陆地移动信道的传输损耗;移动信道的传播模型。信号分集接收、纠错编码技术和均衡技术,组网技术的多址访问、区域覆盖、信道配置、网络结构、信令和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技术,GSM系统总体、无线接口、控制与管理和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课程还需要补充介绍4G、5G移动通信核心技术原理[3]。

在移动通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技术对课堂教学理论内容要求不断提高[4]。在以前,我国移动通信处于由数字无线电技术组成的数字蜂窝组网技术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时代。-,移动通信发展到基于CDMA技术的3G通信时代。之后,移动通信进入4G时代,典型代表是数据传输速率显著增大。目前,5G通信技术标准已经正在制定。不同阶段移动通信关键核心技术进展较大,移动通信课程不仅需要介绍基础理论知识,还要补充最新技术发展。增加了课程难度,对有限的课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有限课时内讲授完移动通信基础组网技术和最新技术发展是移动通信教学的一个难点[2,5]。

第二,移动通信课程试验箱无法保证全部学生深入学习移动通信关键核心技术。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为例,我学校之前使用的南京润众科技有限公司RZ8001移动通信实验箱。该实验箱可以完成各伪随机序列产生,信号编码、调制和解调波形实测等基础实验,以及移动通信7号信令演示等系统实验。

上述实验可以加强学生对移动通信基础算法的掌握,但是无法促进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更深入地学习,制约了教学效果。移动通信实验设备价格较贵,如果仅仅依靠学校更新试验设备,是无法赶上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步伐[3]。因此如何有效开展符合最新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实验环节,就成为了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的另一个难点[2]。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移动通信教学质量,我校电子信息专业与中兴通讯学院西安培训实习中心合作,合理优化课堂教学与实习内容,从多个方面提高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中重点讲授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和最新进展,负责理论方面教学。中兴通讯学院西安培训实习中心负责实践环节教学。中兴通讯学院西安培训实习中心拥有较先进的通信设备试验机房,如无线类的3G,GSM,CDMA,WLAN等。培训过程按照企业要求开展,可以有效保证实践环节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将部分先学课程中介绍过知识点让学生自主进行复习,教师讲授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和知识点。将《通信原理》和《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已经学习过调制解调算法原理和纠错编码技术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复习,对相关算法进行仿真,包括调制解调原理概述、数字频率调制、数字相位调制、噪声与干扰、纠错编码技术等。学生以作业形式汇报学习结果,保证学生对移动通信基础算法的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移动信道传播特性、陆地移动信道的传输损耗;移动信道传播模型、组网技术、多址技术、区域覆盖和信道配置、网络结构、信令、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GSM系统的无线接口、控制与管理、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等内容。同时,补充介绍4G通信核心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智能天线技术思想,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基于IP的核心网技术,拓展介绍5G通信技术发展趋势。上述内容的`学习保证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基础框架具有较为扎实的掌握。

在中兴通讯学院西安培训中心实习中,重点突出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搭建、配置和管理。实习内容包括学生实践操作GSM网络质量评估和双频优化,无线参数设置与调整、GSM网络网络规划,路测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分析讨论无线网络优化实际案例等。以LTE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为背景,学生自动进行频分双工(FDD)的基站硬件配置,时分双工(TDD)基站硬件配置和网管配置操作(FDD和TDD)。上述实习内容和移动通信课堂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互为补充。在强调移动通信网络基础原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最新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在实习过程中,重点强调学生自主动手能力,以考试和答辩相结合的形式对实习效果进行考核。

三、结束语

移动通信是电子信息专业面向未来通信技术发展需求的必要课程。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与商用技术发展的差距。借助面向应用的实践培训,增强学生在移动通信技术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较好地提升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就业和深造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顾朝志,李世宝,卢晓轩,“《移动通信》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53-54.

[2]啜钢,王文博,齐兆群,孙卓,“移动通信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85-90.

[3]喻婷,余晓玫,“应用技术型大学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7:173-173,.

[4]莊陵,曹建玲,李强,“新移动通信技术背景下的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36.

[5]张璘,林峰,“4G背景下《移动通信原理》课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6(18)105-106.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lgfww.com/syw/shiyongjingxuan/lvq0w7.html
专题